浙大远程法理学离线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远程电路原理作业解答

浙江大学远程电路原理作业解答

电路原理作业一1-1:注意电流的方向。

1-2:求电压过程中注意电压的正负。

1-3:U、I为关联参考方向时吸收功率,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发出功率。

1-4:注意I0和受控电流源的方向相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时或忽略内在电阻R消耗的功率。

1-5:可根据分压和分流的性质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支路电流法求。

1-6:先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列出IS的功率方程,解方程可得。

1-7:两个电源串联后加在R上。

1-8: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欧姆定律。

1-9:列出R功率的表达式,然后应用数学方法求解最大值。

1-10:注意分清题目中的受控源是电压源还是电流源;先设法求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然后再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求I。

1-11:输入电阻是从电路的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等于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比。

一般可以在输入端加一个电压U,然后求出输入电流I,U/I的值就是输入电阻。

1-12:先求各节点电压(设一参考接地点,利用电源电压降可求出另外两节点电压),然后可求出各支路电流。

1-13:首先选定参考接地点,求出R1上的电压,从而求出I1,然后再求U和U ab。

1-14:按从右向左的次序依次求各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求I时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或者根据电阻的等效变换关系直接求出(A1+I)(流过最左边0.5欧电阻的电流)和A2的关系。

1-15:功率守恒,先求U s(等于R1两端的电压)。

1-16:选定参考接地点,求出各点电位。

U ab等于a、b两点电位之差。

电路原理作业二2-1:支路电流法。

2-2:支路电流法。

2-3:略。

2-4:网孔电流法,选定四个独立网孔电流回路,列出四个方程求解。

2-5:节点电压法。

2-6:节点电压法。

列节点电压方程时,受控源当作普通电压源处理,最后再加一条受控源电压方程,总共两个方程。

2-7:首先用节点电压法求出各节点电压,然后即可求出所要求的值。

电路原理作业三3-1:在题图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源开路;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短路。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刑法总论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刑法总论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刑法总论》课程作业(必做)姓名:刘洪健学号:717085044022年级:2017秋学习中心:宁海—————————————————————————————第1章刑法概说一、单项选择题1.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1998年12月29日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 A )A.单行刑法B.附属刑法C.变更刑法D.普通刑法2.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采用了( C )。

A.形式的犯罪概念B.实质的犯罪概念C.混合的犯罪概念D.中国式的犯罪概念二、多项选择题1.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C )A. 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B. 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C. 《刑法》分则有不少条文并列规定“伪造”与“变造”,这排除了在其他一些条文中将“变造”解释为“伪造”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可能性D. 《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

2.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BC )A. 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B. 一个解释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可以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作缩小解释C. 刑法中类推解释被禁止,扩大解释被允许,扩大解释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D. 当然解释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三、案例分析题1. 赵某(18周岁)为了让经商的父亲多给自己一些零花钱竟将自己的左手小指齐根部剁下,装在信封里,并让孙某将信封送到赵家楼下的食杂店,让店主交给赵的父亲。

随后孙某按赵某的意思给赵的父亲打电话:“你的儿子已经被我们绑架了,拿50万元来赎人,千万不要报警,否则你就等着收尸吧。

浙大远程控制理论离线作业答案

浙大远程控制理论离线作业答案

浙大远程教育控制理论离线作业第一章1-1 与开环系统相比,闭环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1-2 分析一个控制系统从以下三方面分析: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1-3图1-1 (a),(b)所示均为调速系统。

(1) 分别画出图1-3(a)、图(b)所示系统的方框图。

给出图1-1(a) 所示系统正确的反馈连线方式。

(2) 指出在恒值输入条件下,图1-1(a),(b) 所示系统中哪个是有差系统,哪个是无差系统,说明其道理。

图1-1 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图解图1-1(a)正确的反馈连接方式如图1-1 (a)中虚线所示。

(1)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2) 图1-1 (a) 所示的系统是有差系统,图1-1 (b) 所示的系统是无差系统。

图1-1 (a)中,当给定恒值电压信号,系统运行达到稳态时,电动机转速的恒定是以发电机提供恒定电压为条件,对应发电机激磁绕组中电流一定是恒定值。

这意味着放大器前端电压是非零的常值。

因此,常值偏差电压存在是系统稳定工作的前提,故系统有差。

图1-1 (b)中,给定恒定电压,电动机达到稳定转速时,对应发电机激磁绕组中的励磁电流恒定,这意味着执行电动机处于停转状态,放大器前端电压必然为0,故系统无差。

1-4图1-3 (a),(b)所示的系统均为电压调节系统。

假设空载时两系统发电机端电压均为110V,试问带上负载后,图1-3(a),(b)中哪个能保持110V不变,哪个电压会低于110V?为什么?图1-3 电压调节系统工作原理图解带上负载后,开始由于负载的影响,图1-3(a)与(b)系统的端电压都要下降,但图(a)中所示系统能恢复到110V,而图(b) 所示系统却不能。

理由如下:图(a)系统,当u低于给定电压时,其偏差电压经放大器K放大后,驱动电机D转动,经减I增大,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会升高,从而使偏差电速器带动电刷,使发电机F的激磁电流j压减小,直至偏差电压为零时,电机才停止转动。

2021.8浙大远程离线作业

2021.8浙大远程离线作业

2021.8浙大远程离线作业----38531408-6ea1-11ec-99b4-7cb59b590d7d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法律基础》课程作业姓名:年级:学号:学习中心:―――――――――――――――――――――――――――――一、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立法的概念和程序?2.简述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条件是什么?第1页共4页4.代理的概念和特点。

5.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6.中国刑罚的概念和类型。

二、案例分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刘、张、曲和王是同学和朋友。

一天,四人共同投资200元(含每人50元)参观长城。

第二天中午回到学校时,我发现只剩下8元钱了。

碰巧学校门口的相关人员正在出售福利彩票,每张2元。

刘建议8元不值得分享。

只要买四张福利彩票,每人一张,也许就能赢得大奖。

其他三人立即同意了。

于是他们买了四张福利彩票,每人各分一张。

我立即兑现奖品,发现曲的福利彩票中了头奖,奖金1000元,其他三人没有中奖。

因此,其他三人要求与瞿平分1000元奖金。

瞿认为福利彩票已分发给个人,中奖者应属于他。

他不同意平分他们。

四人对此进行了辩论,另外三人向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处理。

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第2页共4页2、甲方在2022年7月5日授权甲方以甲方名义销售甲方的笔记本电脑,价格不得低于8000元。

B的朋友c想花6000元买下它。

B对C说:“我们都是好朋友。

A说最低价格是8000元,但我想他会同意以6000元的价格卖给你。

”然后,乙方以甲方的名义以6000元的价格将笔记本电脑出售给丙方。

请使用您的法律知识分析交易的法律效力。

3.1999年4月1日,某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曹雪芹后裔申请《红楼梦》版权。

曹雪芹第16代孙曹某,现定居北京,去年获得一本流失民间的曹氏家谱,查明自己是曹雪芹的后裔,遂决定向国家版权机构申请拥有《红楼梦》版权。

这则新闻是这家报纸的编辑们,在4月1日“愚人节”制造的虚假新闻。

[最新]面向对象离线离线功课

[最新]面向对象离线离线功课

[最新]面向对象离线离线功课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作业姓名: 王庆炀学号: 712096012004 年级: 2012年秋学习中心: 文成分中心—————————————————————————————第2章【2.3】测试下面的注释(它在C++风格的单行注释中套入了类似于C的注释)是否有效。

//this is a strange /*way to do a comment*/答:此注释有效,单行注释中可以嵌套/*……*/方式的注释。

【2.4】以下这个简短的C++程序不可能编译通过,为什么,#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sum({int a,b,c;cout<<"Enter two numbers:";cin>>a>>b;c=sum(a,b);cout<<"sum is:"<<c;return 0;}sum(int a,int b){ return a+b;}答:不能通过编译。

在using namespace std:后面加上sum(int a,int b) 【2.5】回答问题。

(1) 以下两个函数原型是否等价:float fun(int a,float b,char *c);float fun(int,float,char * );(2) 以下两个函数的第一行是否等价:float fun(int a,float b,char * c);float fun(int,float,char * );答(1)这两个函数原型是等价的,函数原型中的参数名可以缺省。

(2)这两个函数的第1行是不等价的,因为这个函数的第1行中必须包含参数名。

【2.6】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D )。

A(int *p=new int(10); B(int *p=new int[10];C(int *p=new int; D(int *p=new int[40](0);【2.7】假设已经有定义“const char * const name="chen";”下面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D )。

春浙大远程教育法律基础离线作业

春浙大远程教育法律基础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观察课《法律基础》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一、简答题(共 6 小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简述法的实质与特色是什么?答:法的实质:法的阶级性和共同性;法最后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他,法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制于其他一些因素,像地理因素、历史传统、国家形式、文化看法、宗教民俗以致国际环境等,都能对法产生重要影响。

法的特色: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法是国家拟订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拥有宽泛性、明确性和必然性的特色;法以权益和义务为主要内容;法是由国家逼迫力保证其推行的社会规范,拥有特其他逼迫性。

2.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答: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推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财产; 4)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

3.民法的基本源则有哪些?答:民法的基本源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相同原则; 2. 自觉原则; 3. 诚实信用原则; 4. 权益不得滥用原则。

4.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有哪些?答: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在于法律确认并保护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要求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切合法律的要求,即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具备必然的条件。

其中实质条件有三:①行为人要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②行为人表示要真实;③不违反罪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公共道德。

任何民事法律行为均要切合此三条实质条件,否则不能够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见效。

5.债的发生依照主要有哪几种?答: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合同缔约上的过错。

6.简述我国犯罪组成的要件。

答:犯罪组成包括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二、案例剖析:(共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赵某因出门打工,将一祖传古玩交由邻居钱某保留。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法学《民法总论》离线作业答案综述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法学《民法总论》离线作业答案综述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民法总论》课程作业答案第一章民法概述一、简答题1、答: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这一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具有不同的含义:第一,民法可分为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民法典,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则包括所有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如在我国,虽尚未制定民法典,但已经制定《民法通则》、《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拍卖法》、《信托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民事法律,以及其他大量的民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

它们都是我国实质意义上的民法的组成部分。

第二,民法可分为广义的民法和狭义的民法。

广义的民法就是私法全体,是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而狭义的民法,是指除商法以外的私法,不包括商法典以及商事特别法。

我国实行民商合一的体例,由民法统一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商法只是民法的特别法,包含于民法之中,因此我国民法是指广义的民法。

2、答:民法上的财产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

有形财产是有形的物质实体,如土地、房屋、机器等。

有形是就财产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并不单指可见物;电、天然气等肉眼无法分别的物体,也属于有形财产。

无形财产包括债权等各种财产权利。

财产关系是以财产为媒介发生的,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

大部分法律调整财产关系,民法只调整财产关系的一部分,即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归属利用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财产归属利用关系是人们对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反映在权利上主要是物权;财产流转关系是在财产转移时发生的社会关系,反映在权利上主要是债权。

2016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法理学离线作业答案

2016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法理学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法理学》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编法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法学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法学体系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研究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所研究的范围也就十分广泛,从而形成若干分支学科。

这些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就是法学体系。

3.法理学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4.法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等。

二、简答题1. 国家认可法律的情形主要有哪几种?1、赋予社会上既存的某些一般的社会规则;2、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赋予国际规范以域内效力;3、判例法国家对判例中所蕴含的法理的分析与归纳;4、赋予权威法学家的学说以法律效力。

2. 法的社会规范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1、规范性;2、普遍性;3、从法的规范性和普遍性两个属性中还可以派生出法的其他一些属性:如效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等。

3. 法具有的国家强制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法是一种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第二、法的强制具有潜在性的特征;第三、法的强制性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二编法的起源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 法系依据法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2.法律移植指现成的可用来表征同时代(共时性)的国家间相互引进和吸收法律这种实践的术语。

3.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等,是指以古罗马法为基础,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以及在其法律传统的影响下而仿照它们而制定的各国法律体系的总称。

4.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即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

浙大远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离线作业

浙大远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离线作业一、填空题:【1,1,2】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关系,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关系。

【2,1,2】为了最快地存取数据元素,物理结构宜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3,1,2】存储结构可根据数据元素在机器中的位置是否一定连续分为顺序存储结构__,链式存储结构___。

【4,1,3】度量算法效率可通过时间复杂度__来进行。

【5,1,3】设n 为正整数,下面程序段中前置以记号@的语句的频度是n(n+1)/2。

for (i=0; i<n; i++){for (j=0; j<n; j++)if (i+j==n-1)@ a[i][j]=0;}【6,1,3】设n 为正整数,试确定下列各程序段中前置以记号@的语句的频度:(1) i=1; k=0;while (i<=n-1){i++;@ k+=10 * i; // 语句的频度是________n-1______________。

}(2) k=0;for (i=1;i<=n;i++){for (j=i; j<=n;j++)@ k++; // 语句的频度是____n(n+1)/2__________________。

}【7,3,2】线性表(a1,a2,…,a n)有两种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请就这两种存储结构完成下列填充:1__顺序_ 存储密度较大;__顺序__存储利用率较高;__顺序__可以随机存取;__链式___不可以随机存取;__链式__插入和删除操作比较方便。

【8,3,2】从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时,需向前移动n-i 个元素。

【9,3,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条件是____Head->next=NULL ______。

【10,3,2】在一个单链表中p所指结点(p所指不是最后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由指针s所指结点,应执行s->next=__ p->next ___;和p->next=___ s_____的操作。

法律基础离线作业--浙大远程

法律基础离线作业--浙大远程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法律基础》课程作业姓名:胡晓莉学号:714010312002 年级:2014春学习中心:绍兴学习中心—————————————————————————————一、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法的本质是什么?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2、民事代理的法律特征。

答1、代理人须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

2、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3、代理实施的行为是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不能代理。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接受或承担3、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

答: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所构成的。

4、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要件。

答: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第56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实施与其意思能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而在能力范围之外的行为,除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外,不发生法律效力,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纯获利益的行为不受该条件的限制。

(二)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指的是行为人内心的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一致。

也即不存在认识错误、欺诈、胁迫等外在因素而使得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不一致。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这种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1.标的合法 2.形式合法 3.不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5、结婚的法定条件。

答:婚姻法: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法律程序一、名词解释1.法律程序答:法律规定的人们从事法律行为时必须遵守的过程、方式和手续,它是对法律行为的形式要求,是实现实体权利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

2.正当程序答:正当程序是一种为了限制恣意,通过角色分派与交涉而进行的、具有高度职业自治的理性选择的活动过程。

二、简答题1.正当程序对于法治的普遍意义有哪些?(1)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

(2)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力制衡的机制。

(3)正当的法律程序是解纷效率的保证。

(4)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实现的手段。

(5)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法律权威的保障。

2.为什么说法律程序具有相对独立的?(1)法律程序的合理性有其自身的评判标准。

(2)程序具有独立的可信度。

(3)程序法发展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4)程序传统可自成一派。

(5)可能相对落后或超前。

3.简述一般法律程序的特点。

(1)法律程序是针对特定的行为而做出要求的。

(2)法律程序是由时间要求和空间要求构成的。

(3)程序具有形式性。

三、论述题1.试述正当程序特征与要素?答:(一)正当程序的特征1、角色分化2、有意识的阻隔3、直观的公正4、意见交涉概而言之,正当程序是一种为了限制恣意,通过角色分派而进行的、具有高度职业自治的理性选择的活动过程。

(二)正当程序的要素1、对立面2、决定者3、信息4、对话5、结果第十一章法律渊源一、名词解释1.法律渊源答:法律渊源,是指具有不同来源、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2.规性法律文件的规化答:规性法律文件的规化是指立法主体应以统一的规格和标准制定和修改各种形式的规性法律文件,使一国属于法律渊源的各种规性法律文件成为效力等级分明、结构严谨、协调统一的整体。

3.法的溯及力答:法的溯及力是指新法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可否加以适用的效力。

二、简答题1.简述规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答:规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方式,对已经制度的规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归纳和加工,使其系统化的活动。

规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1)法规清理,又称法规整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围的规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2)法规汇编,又称法律汇编,是指在不改变法规容的前提下,将规性法律文件按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予以排列,汇编成册;(3)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

三、论述题1.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原始习惯与法有何不同?(1)二者产生的方式不同(2)二者体现的意志不同(3)二者调整的容不同(4)二者的根本目的不同(5)二者适用的围不同(6)二者实施的方式不同第十二章法律解释一、名词解释1.法律解释答:法律解释,指对实定法规性含义的阐明。

2.司法解释答:在国外,司法解释是指作为裁判机关的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就个案所涉及的问题而对有关的规性法律文件所进行的解释。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则主要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针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出现的法律具体适用问题所进行的解释。

3.立法解释(狭义)答:立法解释(狭义)一般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全国人大以及其本身所制定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

二、简答题1.试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答:(1)法律是概括的、抽象的,只有经过解释,才能成为具体行为的规标准(2)法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经过解释,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3)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经过不断的解释,法律才能趋于完善。

2.实质推理的适用围或者作用是什么?答:(1)当法律无明文规定时,弥补法律漏洞。

(2)当被适用的法律规定含糊时,推演法律合理语义。

(3)当被适用的法律规定相互抵触或者存在竞合时,确定或者选择其中的合理规则。

(4)当被适用的法律规定违背法律客观目的时,规避不合理的法律。

3.请列举四种最主要的法律解释方法,并对它们作一简要说明。

答:(1)语义解释或文字解释或者语法解释或者文理解释。

(2)论理解释或者体系解释或者逻辑解释(3)历史解释或者立法者原意解释(4)目的解释4.抽象法律解释与具体法律解释的区别?答:抽象法律解释是指法定国家机关的一种专门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解释形成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一般解释性活动,它具有立法性质。

具体法律解释是指在具体个案的司法裁判活动中,法官通过具体说明法律的含义而将法律适用于具体个案事实的解释性活动,它是司法性质的。

可见它们在解释主体、目的、过程与性质都存在差别。

三、论述题1.法律的运用离不开法律的解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妥当运用各种法律解释的方法?试谈谈你的看法?答:第一,法律解释应该首先从文理解释开始,并将其作为所有解释的基础。

第二,如果文理解释能够得出明确的结论,法律解释就到此为止。

第三,如进行文理解释得出复数的解释结果,则开始采用论理解释或体系解释,继而采用历史解释的方法,以探求法律规的意旨;在意旨确定的前提下,继续适用扩解释,限缩解释或当然解释,探查法律的意义容;如果仍旧不能澄清法律的意义,则进一步做目的解释,探求立法目的,或者在上述方法已经初步确立法律的意义,再作目的解释,检查是否符合立法的目的;而在法律规意义容确定之后,再做合宪性解释,以审查是否符合宪法的基本价值。

第四,如果采用上述解释方法还是无法确定解释结论,则可以进一步适用比较法解释和社会学解释;第五,论理解释、比较法解释或社会学解释的结果与文理解释结果相抵触时,在不超出法律文义可能的围时,以文理解释以外的解释(如论理解释、比较法解释、社会学解释)为准;第六,解释后存在相互抵触的解释命题,但各命题均符合法律意义,此时可进行利益衡量或价值判断,从中选出具有伦理正当性的命题,作为解释结论。

第十三章法律推理一、名词解释1. 法律推理答: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2. 形式推理答:形式推理是指解决法律问题时所运用的演绎方法、归纳方法和类推方法。

3. 演绎推理答: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特殊性的知识。

其特点是结论寓于前提之中,或者说结论与前提具有蕴涵关系,所以它又是必然性的推理。

只要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是必然真实的。

演绎推理主要表现为三段论推理。

4. 三段论答:所谓三段论是由三个直言判断组成的演绎推理,它借助于一个共同的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结起来,从而推出一个直言判断的推理,它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

5. 归纳推理答: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原则的推理。

6. 类比推理答: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点的推理。

7. 辩证推理答:法律适用中的辩证推理又称实质推理,它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作为推理的前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

二、简答题1.试述法律推理的特征。

答:第一,它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

第二,以法律与事实为两个已知的判断,即作为推理的前提。

第三,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

第四,其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

第五,它是以法律为推理对象,首先对法律进行推理、选择和辨别论证。

2.简述辩证推理的特点。

答:第一,辩证推理是法官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命题时所进行的选择过程。

第二,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所引起的疑难问题。

第三,辩证推理是法官的主观辩证法对法律或案件客观事实的辩证关系的认识的推出过程,它必须建立在事物的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之上。

第四,辩证推理是法官经过对具体事物的矛盾运动的研究而作的较长的复杂的推出过程。

3.实质推理的适用围或者作用是什么?答:(1)当法律无明文规定时,弥补法律漏洞。

(2)当被适用的法律规定含糊时,推演法律合理语义。

(3)当被适用的法律规定相互抵触或者存在竞合时,确定或者选择其中的合理规则。

(4)当被适用的法律规定违背法律客观目的时,规避不合理的法律。

三、论述题1.试从疑难案件(针对法官的法律推理而言)的发生原因出发论述实质推理。

答:第一,实在法的局限性与案件事实的非常规性是形成疑难案件(针对法官的法律推理而言)的根本原因。

实在法的局限性一般有四种:(1)法律语言的模糊性;(2)法律规之间相互冲突;(3)法律空白或者漏洞;(4)明显反正或不科学的法律规。

由于实在法的局限性与案件事实的非常规性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作为法律推理的两个前提的不确定性。

因此法官必须对作为三段论推理大前提的法律本身进行重新确定,法官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的推理形式不一定局限于严格的形式逻辑。

这种推理是针对案件所涉的实质容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效性证明,因而可称为实质推理、辩证推理、实践推理。

第二,法律适用中的实质推理是指:当推理的前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或者竞争的法律命题时,法官借助于辩证逻辑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疑难。

实质推理是结合了司法直觉、知识与形式推理的复杂推理过程。

第三,实质推理的作用和应用围:(1)当被适用的法律语言模糊时,推演法律合理语义;(2)当被适用的法律规之间相冲突时,确定或者选择其中的合理规则;(3)当法律无明文规定时,弥补法律漏洞;(4)当被适用的法律规定违背法律客观目的时,规避不合理的法律。

第四,实质推理与价值判断之间密切相融,如何进行实质推理中价值判断的理性证立有三种基本的理论取向:法律渊源理论、法律解释理论、法律论证理论。

2.试从辩证推理适用的围出发分析辨证推理出现的原因。

答:(1)辩证推理适用的围:A、对案件事实及其法律后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且对如何处理此案存在不同以至矛盾的理由。

B、法律虽然有规定,但它的规定是原则和模糊的,以至可以根据同一规定提出两种或多种对立的处理理由。

C、法律规定就是矛盾的,即存在着两种互相冲突的法律规定。

D、法律虽然有确定规定,但由于新情况的出现,适用这一规定在社会后果上具有严重的不合理性。

(2)辩证推理出现的原因是法律的漏洞、法律的模糊、法律的冲突、法律的不良。

统一起来讲就是法律的不确定性。

而法律不确定性的根源则在于塑造法律的社会生活本身是复杂多变化的。

第十四章法律历史一、名词解释1. 法系答:法系是依据法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2.法律移植答:法律移植是指现成的可用来表征同时代(共时性)的国家间相互引进和吸收法律这种实践的术语。

3.大陆法系答: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等,是指以古罗马法为基础,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以及在其法律传统的影响下而仿照它们而制定的各国法律体系的总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