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课文二年级下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80189d4431b90d6d85c722.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6篇)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84c6a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9.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6篇)《传统节日》是一首民谣,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过节习俗,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文是可爱的小编惊云帮大家整编的6篇传统节日课文二年级下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贴、宵、巷、祭、舟、艾、堂、乞、巧、郎、饼、赏”等15个生字,会写“转、贴”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的识记和书写。
2、流利朗诵并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谈话入新课1、小朋友们,春节刚刚过去,你是怎么庆祝春节的呢?(收红包、逛花市、拜年、贴春联……)2、小朋友们的节日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像春节这样的在我们国家流传了很久,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传统”二字读音(传:翘舌音;统:后鼻音)。
二、多种形式读童谣1、请学生借助拼音,按照自己的节奏读好课文。
2、这篇课文是一首童谣(板书),童谣有两个大的特点,一是顺口,二是有趣。
为什么呢?因为它的语言比较简单,读起来有节奏感,还很押韵哦。
所以你们不知不觉地就齐读到一起去了,就是你们不知不觉的齐读就把童谣的特点读出来了。
(所以小朋友们刚刚齐读起来啊特别好听)。
3、齐读。
4、请生自由练习读。
5、男女生比赛读:我们班是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呢?男女比赛读读看。
6、小组赛读:一个句号是一句,这篇课文正好有八句,我们有八列小火车,一列读一句,看看那一列小火车开得好。
7、快读:大家都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提高难度了可不可以?这次我要加快速度读,你听:春节到……(快速读)。
这次还是男女生比赛,但注意要快而不乱,看看男生快还是女生快(读乱了就打住接上重新读)。
8、慢读:快的读好了,我们还能再升级,怎么升呢?这次我们要读得慢一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7931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7.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春节是农历一年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喜庆的气氛和丰盛的食品让人兴高采烈。
年夜饭是最重要的饭菜,还有饺子、汤圆等寓意团圆和美好生活的食品。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会在这一天吃汤圆、赏花灯。
人们也会玩猜灯谜的游戏,在传统文化中留下了美好的习俗。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带给人们欢乐,更让人们珍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习俗;2.能够描述春节、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和各种美食;3.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为《传统节日》。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理解、问答互动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
教学过程1.热身启蒙:由教师问一些关于“春节”、“元宵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默读本课文,理解文中涉及的生词和短语。
3.群体讨论:教师带领全班讨论春节、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和各种美食,让学生了解和描述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和文化习俗(例如:在春节吃什么食品;元宵节猜谜语的规则等)。
4.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集思广益,共同编写一篇简短的介绍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章,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5.总结检查: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盘,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重视。
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通过问答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课堂表达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表现评价或闭卷测试的方式。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从内心深处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年级语文下册2传统节日课件(共24张PPT)
![二年级语文下册2传统节日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8e1f7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7.png)
(2) 按照时间顺序给这些传统节日排一排。
春节(农月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月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节七月七中秋节
自由表达
你是怎样过这些传统节日的?当时有什么感 觉?选择其中一幅图联系自身实际说一说。
泼水节
火把节
斗牛节(苗族) 雪顿节(西藏)
学写汉字
tiē
jìng
贴敬
zhuǎn
转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贴转
敬
艾热
团闹
“闹”是半包围结构,注意“门”的笔顺,先 写点。“团”是全包围结构,注意写完里面的 “才”之后再封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2课 传统节日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艾、舟、 热、闹”这4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 的先后给这些节日排序。
3.有感情朗读课文,当堂背诵一、二两句。 4.联系生活,选春节和元宵节,说说自己 是怎么过节的,激发对传统佳节的爱好之情。
导入新知
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多种 多样,它们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 日,也是我国悠扬历史文化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认读生字
读一读
xiàng jì ài
jú
táng shǎng
巷 祭艾菊 堂赏
qǐ
qiǎo láng zhōu
乞巧郎舟
zhōu
舟
甲骨文
朗读课文
(1)民谣中提到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 些?
课后练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aa50e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a.png)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步提⾼教育教学⽔平。
教学反思⼀直以来是教师提⾼个⼈业务⽔平的⼀种有效⼿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家⼀直⾮常重视。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传统节⽇》原⽂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传统节⽇》原⽂ 春节到,⼈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街⼩巷⼈如潮。
清明节,⾬纷纷, 先⼈墓前去蔡扫。
过端午,赛龙⾈, 粽⾹艾⾹满堂飘。
七⽉七,来乞巧, ⽜郎织⼥会鹊桥。
过中秋,吃⽉饼, ⼗五圆⽉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 踏秋赏菊去登⾼。
转眼⼜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2.⼩学⼆年级语⽂《传统节⽇》教学反思 《传统节⽇》是⼀⾸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全⽂共有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
第⼋句和第⼀句话相呼应,表⽰新春佳节转眼⼜⾄,全⽂语⾔平实,句式整齐,易读易记。
上课伊始,我借春节来唤起学⽣对春节的回味。
充分调动学⽣的积极性,引导学⽣主动参与进来,使课堂⼀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时间顺序进⾏教学。
⾸先让学⽣⾃由朗读课⽂,找出课⽂中分别提到了哪些传统节⽇,然后在读通课⽂的基础上逐句讲解,让学⽣在认识8个传统节⽇的同时了解各个节⽇的习俗。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学中我还进⾏了拓展,学⽣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对此较为感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增加了⼀个讲故事的环节,让学⽣在课上讲讲有关传统节⽇的神话故事,在这⼀环节,部分学⽣准备充分,所以表现很好。
教学时,我先让学⽣⾃学⽣字词,然后指导学⽣读⽂,随⽂识字,让学⽣在具体的语⾔环境中理解字词含义,突破识字教学的重点。
接着让学⽣⾃主学习,圈画课⽂中所写到的传统节⽇及节⽇习俗,并在评论区交流⾃⼰的学习收获,再连线全班汇报交流,加深对韵⽂的理解。
二年级《传统节日》课文
![二年级《传统节日》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002d4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8.png)
二年级《传统节日》课文传统节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教材分析:《传统节日》以长短句的形式,介绍我国一些传统节日。
本文讲解的祖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跟西方的节日不一样,它是流传了很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节日。
我会写的生字:贴 tiē(贴画)(张贴)(补贴)(贴心)街 jiē(街道)(沿街)(街上)(街灯)舟 zhōu(龙舟)(渔舟)(轻舟)(泛舟)艾ài(艾草)(艾子)(艾灸)(艾香)敬 jìnɡ(敬爱)(敬礼)(敬酒)(敬意)转 zhuǎn(转眼)(转身)(转头)(转让)团 tuán(团员)(团圆)(团结)(面团)热 rè(热爱)(热水)(冷热)(炎热)闹 nào(热闹)(打闹)(闹钟)(闹事)我会认的生字:传 chuán(传统、传说、传话)统 tǒng(统一、总统、统考)宵 xiāo(元宵、宵夜、今宵)巷 xiàng(小巷、巷子、巷口)祭 jì(祭拜、公祭、祭文)堂 táng(课堂、礼堂、堂弟)乞 qǐ(乞讨、乞求、乞巧)巧 qiǎo(灵巧、巧干、巧手)郎 láng(新郎、郎中、令郎)饼 bǐng(饼干、画饼、豆饼)赏 shǎng(玩赏、观赏、赏金)菊 jú(菊花、黄菊、墨菊)课文重点问题:1、本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本文介绍了7 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本文介绍了春节的哪些典型习俗?你知道春节的习俗,除了这些习俗外还有什么?本文介绍了春节的习俗有“贴窗花,放鞭炮”。
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给压岁钱,还有贴春联。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46d2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9.png)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一、内容概览课文《传统节日》是一篇描绘中国传统节日的生动文章,选入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文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和美好习俗。
文章开头先介绍了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描绘了家人团聚、欢庆新年的温馨画面。
随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依次展开,每个节日都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特色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比如元宵节的花灯璀璨,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等。
接下来是课文的主题部分,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述,传递了传统文化的韵味。
如春节贴春联、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章还强调了这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面,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文的朗读、背诵和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节日》是一篇富有情感、生动有趣的课文,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案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1. 简述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当我们翻开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时候,会发现其中一篇引人入胜的课文——《传统节日》。
这篇课文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还传递了深厚的文化情感。
那么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首先这套教材是教育部组织专家精心编写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二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语文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
部编教材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旨在通过生动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年级课文传统节日原文
![二年级课文传统节日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9bc03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2.png)
二年级课文传统节日原文
以下是二年级课文《传统节日》的原文:
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还有各种民族节日。
春节,我们吃团圆饭,放烟火,拜年,发红包。
元宵节,我们吃汤圆,赏花灯。
端午节,我们吃粽子,赛龙舟。
中秋节,我们吃月饼,赏月。
清明节,我们扫墓,祭祖。
重阳节,我们登高,赏菊。
这些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和传统。
春节放鞭炮,元宵节赏花灯,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清明节扫墓,重阳节登高赏菊。
这些节日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
《传统节日》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精品PPT课件
![《传统节日》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38f61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d.png)
语文精品课件 二年级下册
01 课前导读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 月十五、九月初九……知道这是些什么节 日吗?这些节日是我国民间世代相传的一 些纪念活动,每个节日,人们都会用不同 的方式来庆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 下我国的传统节日。
01 课前导读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能够托起上半部分。
02 字词揭秘
nào
结构: 半包围 部首: 门 组词: 热闹 闹事 造句: 春节要吃一顿热闹的团圆饭。 书写指导: “门”要写的方正,
“市”不要超出“门”。
02 字词揭秘
【祭扫】: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造句:清明节,人们到先人坟前去祭扫。
【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造句:我们家大年三十中午吃团圆饭。
中秋节
(吃月饼 赏月)
七月七
(乞巧)
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叶)
05 课堂练习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上“ ”。
【登高】:上到高处; 也特指重阳节登山也叫登高。 造句:重阳节这天,我和爸爸去登高。
【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造句:日月如梭,一转眼我就小学毕业了。
03 课文精讲
思考: 1.文中提到了哪些节日? 2.不同的节日各有哪些活动形式? 3.你知道这些节日的日期吗?
03 课文精讲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02 字词揭秘
我会认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zhōu ài
传统贴 宵 巷舟艾
táng qǐ qiǎo láng bǐng shǎng jú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f655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a.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语文教案《传统节日》是一首民谣,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过节习俗,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下面是由我们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语文教案,一起来看下吧!《传统节日》课文原文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传统节日》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202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202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9d9a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5.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
2、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也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
3、知道三个主要传统的民族节日的来历,这些节日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4、知道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日期几习俗。
情感:1、感受过传统民族节日的快乐和喜庆。
2、对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行为:1、能说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日期、习俗和来历。
2、能分辨公历和农历。
3、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以及它们的日期、来历和主要习俗。
难点:会看日历,知道公历和农历的不同。
教学过程:一、学看日历,引进课题1、出示十月份日历师:我们刚刚过了金秋十月,今年的十月份,你们过得开心吗?(APEC会议放假5天、国庆又放假7天、还有重阳节和中秋节)看一下每个小组的年历,你能说出十月份的节日吗?(师出示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2、这一个月里有三个节日,那么一年12个月中还有哪些节日,你知道吗?(出示节日卡片)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讨论以下有关节日的话题好吗?(出示课题:……节日)3、这个日历,你会不会看?请小组讨论一下日历有几种看法?(日历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阳历,也称公历,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历法;另一种是阴历,也称农历,是我国古人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发明的一种历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法。
)4、看你面前的日历,再看看黑板上这么多的节日,你能区分公历的节日和农历的节日吗?5、在这么多公历的节日中,老师还可以把他们分分类,你看得出吗?(引导观察6月1日国际儿童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等)6、(大黑板上的节日)这里的节日就是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我国的传统的民族节日。
传统节日课文二年级下 (2)
![传统节日课文二年级下 (2)](https://img.taocdn.com/s3/m/144c07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3.png)
传统节日课文二年级下1. 春节春节,又称为中国的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庆祝,是中国农历的“元旦”。
1.1 节日由来根据中国古代的传说,春节的起源与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有关。
相传这个怪兽每年都会在除夕的晚上出来吃掉村子里的人和牲畜。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怪兽害怕红色、光亮和响声,于是他们打鼓、放鞭炮、挂灯笼以吓跑这个怪兽。
从此以后,这些习俗就成为了中国春节的传统。
1.2 传统习俗•贴春联:人们在春节前和除夕前会用毛笔和黑墨水写上吉祥的话语,然后将它们粘贴在门上。
这个习俗代表着家庭的祝福和祈福。
•包饺子:家人们一起包饺子,这象征着团圆和友好的氛围。
饺子通常是中国家庭春节餐桌上的必备美食。
•拜年:家人和亲朋好友相互拜年,互道祝福。
长辈通常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作为祝福和吉祥。
1.3 阅读材料例子大家常常说:“过年是最重要的节日。
”每到农历的正月,中国人就要庆祝春节了。
在春节前,父母要为家里贴上春联。
春联上写着祝福的话语,而钟新鲜、火辣辣的年夜饭,让人的家总是布满了笑声、欢乐声节日的气氛总是弥漫开来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它通常在农历二月十四或十五之间。
这个节日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深远的意义。
2.1 节日由来清明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祭祀活动。
在古代,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也需要食物和供品来安抚,因此他们会到祖先的坟前祭拜和扫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活动逐渐发展成了一个节日,被称为清明节。
2.2 传统习俗•扫墓: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是扫墓。
人们会整理墓地,烧香、祭拜逝去的亲人,并给他们献上美食和鲜花。
•插柳:在清明节,人们还会插柳枝。
柳树是中国的传统植物,它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踏青:另一个流行的清明节传统是踏青。
人们会在这一天出门郊游,欣赏春天的美景。
2.3 阅读材料例子清晨,太阳升起。
古人称这个时候为“日出”,是一天的开始。
在清明这个节日里,我和家人一起去扫墓。
中国传统节日课文
![中国传统节日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52c87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b.png)
话说咱们的中国传统节日
一说到中国传统节日,那可真是个热闹劲儿,比过年放鞭炮还响堂!咱们中国人啊,对节日那是情有独钟,每个节日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和讲究,就像是一本本活生生的历史书,代代相传,讲也讲不完。
先说说春节吧,那可是咱们一年到头最期盼的大日子。
一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得忙活起来,大扫除、贴春联、挂灯笼,红红火火一片。
除夕晚上,全家人围坐一桌,吃顿丰盛的年夜饭,电视里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外面鞭炮声声,那叫一个喜庆!大年初一,更是要穿上新衣裳,走亲访友,拜年问好,压岁钱也是收到手软。
再来说说端午节,这可是为了纪念咱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一到端午,家家户户都得包粽子,那糯米、红枣、豆沙馅儿,包得严严实实,再用绳子一捆,下锅一煮,那香味儿能飘十里远!还有赛龙舟,江面上龙舟竞渡,鼓声震天,大伙儿加油鼓劲,热闹得不得了。
中秋节呢,就是咱们团圆的好日子了。
这天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就像是个大银盘挂在天上。
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一桌好菜,当然少不了月饼这个主角。
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各种口味儿任你挑,甜的、咸的、豆沙的、五仁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聊天,别提有多温馨了。
除了这些,咱们还有清明节祭祖扫墓、重阳节敬老登高、元宵节赏灯吃汤圆……每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习俗和意义,让咱们的生活充满了色彩和乐趣。
所以说啊,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它们承载着咱们的文化和历史,是咱们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体现。
咱们得好好珍惜这些传统节日,让它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8ac54bb4daa58da1114a08.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完整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aaed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7.png)
ài
艾香
组词:艾草 艾灸
造句:艾草可以用于针灸。
音序:A 部首:艹
结构: 上下
书写指导:右边首笔撇的收笔,末笔捺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末笔捺要写舒展。
敬
jìng
敬老
组词:敬爱 敬重
造句:敬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音序:J 部首:攵
结构: 左右
书写指导:第三笔是竖,右边“专”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我会读课文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学习课文
过春节人们要做什么呢?
节日名称
sú传统习俗
—
﹏﹏﹏ ﹏﹏﹏
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春节到了,人们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贴春联
拜年
农历正月初一
自由朗读其余课文,思考:1.文中还写了哪些传统节日? 用“—”画出来。2.不同的节日各有哪些传统习俗?用“﹏”画出来。
读一读,想一想。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心情。
读一读古诗,猜一猜它们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
元 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zhè luó dù juān zhǎi yù
jiān yí é lù rǔ
sǔn duān yuán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浙”,形声字,左边是“氵”,右边是“折”。不要多写一点。
课后作业
书写指导:贝字旁的撇要写长,最后一笔是“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避让“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同节日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听词猜节日,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放鞭炮,拿红包(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节,公历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3、师小结:像这些风俗习惯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4、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
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
4、开火车读生字。
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3、分小组对读课文。
4、男女生对读课文。
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
6、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
四、畅谈春节,导入课文内容。
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春节)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习俗呢?
3、你还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习俗活动吗?
(贴窗花、放鞭炮、贴春联、贴倒福、吃年夜饭、守岁、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戚等)
4、闯年关活动
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
五、品读课文,了解其余几个传统节日
1、了解元宵节时间习俗(时间在农历的正月十五。
)
(1)元宵节:吃汤圆(元宵)、看花灯
(2)赏花灯的热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
(4)指导朗读。
2、了解清明节。
(时间在公历的4月3—5日)
(1)清明节:祭祀、扫墓。
(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学们参加过扫墓吗?主要准备些什么?怎么做?
3、了解端午节。
(时间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
(1)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2)观看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3)指导朗读课文中的语句,读出喜庆的语气。
4、了解乞巧节。
(时间在农历的七月初七,又叫七夕节。
)
(1)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语句。
5、了解中秋节。
(时间在农历的八月十五。
)
(1)吃月饼、赏月亮,欢度中秋佳节。
(2)请学生试着说出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
(北宋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说说你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6、了解重阳节。
(时间在农历的九月初九。
)
(1)讲解重阳节的习俗: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喝菊花酒。
(2) 请学生试着说出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词。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教育学生学会孝敬亲人、尊敬长辈。
六、再读课文,感受传统节日。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3、男女生对读。
八、拓展延伸。
1、说说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
九、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富,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财富,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能够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十、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你喜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