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管切开的护理PPT课件
经人工气道吸入气体温度应达32~34℃,相对湿度95~100%,绝对湿度至少36mg/L。吸入气体温度达到37℃、水分子44mg/L、相对湿度100%时可达到最佳温湿化效果。
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HME) 雾化器雾化吸入 间断给药法 气道内注入或滴入湿化液
气道湿化
湿化方式的选择
气道湿化
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HME) 也称人工鼻,是仿生骆驼鼻子制作而成的一种湿化装置。它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能保持管道本身的干燥,避免通气环路中冷凝物的凝聚,而且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但 HME能使死腔量、气道阻力和呼吸做功增加,且HME只能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 ,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气,因此,对于那些原来就存在脱水、低温或肺部疾患引起分泌物潴留的患者HME并不理想。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吸痰的临床指征
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喉鸣音 出现人机对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 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吸困难 血氧饱和度下降 血压及心率的改变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吸痰并发症
低氧血症 心律失常 肺不张 气道损伤 感染、出血、疼痛等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注意氧储备,吸痰前后予提高吸氧浓度
01
必要时使用简易呼吸囊给予高通气量(禁忌症除外)
02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强调手卫生的问题)
03
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
04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
05
吸痰时间小于15秒
06
吸引压力适当
07
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深部拔出时才给予负压
08
预防吸痰相关合并症要注意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05
血氧饱和度改善
04
潮气量增加
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HME) 雾化器雾化吸入 间断给药法 气道内注入或滴入湿化液
气道湿化
湿化方式的选择
气道湿化
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HME) 也称人工鼻,是仿生骆驼鼻子制作而成的一种湿化装置。它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能保持管道本身的干燥,避免通气环路中冷凝物的凝聚,而且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但 HME能使死腔量、气道阻力和呼吸做功增加,且HME只能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 ,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气,因此,对于那些原来就存在脱水、低温或肺部疾患引起分泌物潴留的患者HME并不理想。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吸痰的临床指征
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喉鸣音 出现人机对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 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吸困难 血氧饱和度下降 血压及心率的改变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吸痰并发症
低氧血症 心律失常 肺不张 气道损伤 感染、出血、疼痛等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注意氧储备,吸痰前后予提高吸氧浓度
01
必要时使用简易呼吸囊给予高通气量(禁忌症除外)
02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强调手卫生的问题)
03
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
04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
05
吸痰时间小于15秒
06
吸引压力适当
07
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深部拔出时才给予负压
08
预防吸痰相关合并症要注意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05
血氧饱和度改善
04
潮气量增加
气管切开术幻灯片课件
用小拉钩将切口向两侧对称拉开,一一结扎、切断皮下组织内的较大浅 静脉。在呼吸困难的患者,这些小静脉怒张变粗,必须结扎,以免术中
出血,影响手术。
颈前静脉丛
14
手术方法
3、分离气管前组织:
纵行切开白线;
血管钳沿中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
状肌; 暴露甲状腺峡部,可在其下缘稍加分离,
用小钩将峡部向上牵引,必要时也可将峡
甲状腺最下动脉
甲状腺下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 小儿胸腺 左头臂静脉
上纵隔的结构
6
气切中重要的出血血管
甲状腺最下动脉(10%)
7
奇静脉丛
适应证
(1)喉阻塞:急性喉炎、喉水肿、喉或下咽部肿瘤、喉白喉、喉异物、两侧声 带外展麻痹、喉气管瘢痕狭窄,以及邻近器官疾病压迫或累及喉及气管造成呼吸 困难者。
10
手术方法
1、常规消毒、麻醉
一般应用1%普鲁卡因或者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少许局麻。 显露气管后作气管穿刺时,可向内滴入利多卡因0.2~0.3ml,进行气 管粘膜的麻醉。 情况紧急,或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时,可不用麻醉。
11
手术方法
1.体位 仰卧位,肩部与颈下垫枕,并保持颈后仰位, 头部正中,病情不许可时可采用半坐位。
8 (6)下呼吸道异物因病情危急或条件限制时,可经气管切开取出异物。
气管切开术的缺点
发声功能丧失
失去对空气的加温加湿作用
失去声门关闭作用
术后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9
术前准备
征得家属同意,说明手术必要性及可能发生的意外。
准备好手术照明灯,吸引器,直接喉镜和气管插管。
准备好气管包、气管套管、局麻药、注射器等
气切术周围毗邻重要结构
出血,影响手术。
颈前静脉丛
14
手术方法
3、分离气管前组织:
纵行切开白线;
血管钳沿中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
状肌; 暴露甲状腺峡部,可在其下缘稍加分离,
用小钩将峡部向上牵引,必要时也可将峡
甲状腺最下动脉
甲状腺下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 小儿胸腺 左头臂静脉
上纵隔的结构
6
气切中重要的出血血管
甲状腺最下动脉(10%)
7
奇静脉丛
适应证
(1)喉阻塞:急性喉炎、喉水肿、喉或下咽部肿瘤、喉白喉、喉异物、两侧声 带外展麻痹、喉气管瘢痕狭窄,以及邻近器官疾病压迫或累及喉及气管造成呼吸 困难者。
10
手术方法
1、常规消毒、麻醉
一般应用1%普鲁卡因或者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少许局麻。 显露气管后作气管穿刺时,可向内滴入利多卡因0.2~0.3ml,进行气 管粘膜的麻醉。 情况紧急,或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时,可不用麻醉。
11
手术方法
1.体位 仰卧位,肩部与颈下垫枕,并保持颈后仰位, 头部正中,病情不许可时可采用半坐位。
8 (6)下呼吸道异物因病情危急或条件限制时,可经气管切开取出异物。
气管切开术的缺点
发声功能丧失
失去对空气的加温加湿作用
失去声门关闭作用
术后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9
术前准备
征得家属同意,说明手术必要性及可能发生的意外。
准备好手术照明灯,吸引器,直接喉镜和气管插管。
准备好气管包、气管套管、局麻药、注射器等
气切术周围毗邻重要结构
气管切开术-PPT课件
后 - 食管 侧 - 颈部 A、 V、 N。
气切套管
规格 6.0/7.0/7.5/8.0/8.5/9.0/10.0
经皮气切完整包装
• 扩张钳。 • 穿刺针,套管,空针。 • 导丝和推送架。 • 带有孔内芯气管套管。 • 刀片。 • 皮肤扩张器。 • 弹力固定带。
操作步骤
第一步:病人面朝上平卧,颈肩部下方垫物使头后仰成过伸位
气管切开术
适应证
• 1.各种原因的喉梗阻和颈段气管阻塞
• 2.各种原因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 3.口腔、颌面、咽、喉、颈部手术的病人, 为了便于麻醉和维持手术前后呼吸道通 畅,可预防性气管切开。
• 4.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功能减退
颈段气管
解剖
上 - 环状软骨 下 - 胸骨上窝 前 - 皮肤、筋膜、甲状腺峡(2- 4 环),无名动脉(7-8环)
第五步:送入导丝。
第六步: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扩开组织和气管壁。
特别注意:
在扩张前应该上下拉动 导丝,使导丝顺直,避 免导丝曲折,扩张到不 应该扩张的组织。
第七步:将内侧开槽的专利扩张钳夹在导丝 上,沿导丝将扩张钳滑入气管前壁,张开钳 子使气管前壁前方的软组织扩张,在扩张钳 打开的状态下移去扩张钳。
• 应注意的是皮下气肿常与纵隔气肿及气胸同时发生。气管 切开术后套管通畅而患者呼吸困难仍不能缓解者,应及时 拍摄胸部X线片,根据病情予适当的治疗。皮下气肿一般 不需特殊治疗。轻度皮下气肿一般可在一周左右自行吸收。
(二)气胸
• 右胸膜顶较高,以儿童为甚。若手术分离偏向右 侧,位置较低,易伤及胸膜顶引起气胸。若双侧 胸膜顶均受损伤,形成双侧气胸,病人可立即死 亡。
瘢痕狭窄者可用喉及气管扩张器反复扩张或作喉气管成形 术。
气切套管
规格 6.0/7.0/7.5/8.0/8.5/9.0/10.0
经皮气切完整包装
• 扩张钳。 • 穿刺针,套管,空针。 • 导丝和推送架。 • 带有孔内芯气管套管。 • 刀片。 • 皮肤扩张器。 • 弹力固定带。
操作步骤
第一步:病人面朝上平卧,颈肩部下方垫物使头后仰成过伸位
气管切开术
适应证
• 1.各种原因的喉梗阻和颈段气管阻塞
• 2.各种原因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 3.口腔、颌面、咽、喉、颈部手术的病人, 为了便于麻醉和维持手术前后呼吸道通 畅,可预防性气管切开。
• 4.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功能减退
颈段气管
解剖
上 - 环状软骨 下 - 胸骨上窝 前 - 皮肤、筋膜、甲状腺峡(2- 4 环),无名动脉(7-8环)
第五步:送入导丝。
第六步: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扩开组织和气管壁。
特别注意:
在扩张前应该上下拉动 导丝,使导丝顺直,避 免导丝曲折,扩张到不 应该扩张的组织。
第七步:将内侧开槽的专利扩张钳夹在导丝 上,沿导丝将扩张钳滑入气管前壁,张开钳 子使气管前壁前方的软组织扩张,在扩张钳 打开的状态下移去扩张钳。
• 应注意的是皮下气肿常与纵隔气肿及气胸同时发生。气管 切开术后套管通畅而患者呼吸困难仍不能缓解者,应及时 拍摄胸部X线片,根据病情予适当的治疗。皮下气肿一般 不需特殊治疗。轻度皮下气肿一般可在一周左右自行吸收。
(二)气胸
• 右胸膜顶较高,以儿童为甚。若手术分离偏向右 侧,位置较低,易伤及胸膜顶引起气胸。若双侧 胸膜顶均受损伤,形成双侧气胸,病人可立即死 亡。
瘢痕狭窄者可用喉及气管扩张器反复扩张或作喉气管成形 术。
气管切开的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2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5. 气管套管的护理 ① 严密观察气切处有无渗血,切口周围的皮肤有无皮下
气肿,气管套管脱出、阻塞,外套管固定要适宜, ② 切口周围开口纱布每天更换1-2次,如被污染随时更
换,套管周围的皮肤用0.5%碘伏消毒, 1~2次/天,以 防切口感染。
2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6. 气管套管的更换 ① 协助患者适宜卧位, 头略后仰。 ② 撤下覆盖于患者气管套管口处的纱布,一手固定外套管,另
➢ 吸痰前:湿化、雾化吸入;鼓励有效咳痰,昏迷病人翻 身拍背;高流量给氧。
➢ 吸痰时:<15s,边旋转边吸引。 ➢ 吸痰后:给氧,观察患者反应。
2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正确有效的吸痰方法为: ① 发现患者口唇发绀应停止吸痰,吸纯氧使患者Sp02达95%以上再吸。 ② 吸痰管每次更换先吸净气管内分泌液,再进行咽部、口腔、鼻腔吸痰,
2. 化学法: ① 先用清洁布或者棉签将金属套管的异物除去,
然后清水冲洗。 ② 置于酒精里面进行浸泡至少30分钟。 ③ 用无菌方法取出再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 3. 消毒后放于气管外套管前抽5mL灭菌注射用水 沿内套管内外壁冲洗,冲洗液注入培养试管中送 培养,细菌培养由检验科完成。 4. 每天消毒时间:10am-16pm-22pm-4am。
⑥ 声门时、及时、正确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决 呼吸困难,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更是气管切开 患者治疗护理中最重要的部分,
② 气管切开后伤口,套管的无菌护理,合理氧疗及 饮食护理,
③ 细致耐心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康复,避免各种
气管切开的护理
主讲人:XXX
目录
1 气管切开的相关知识 2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3 出院指导
气管切开及护理PPT课件
23
气管切开术适应症:
4、外伤性气管切开 由于外伤病人病情较为严重,常伴有呼吸道梗
阻,出现呼吸困难或昏迷。严重的外伤可直接或 间接影响呼吸功能,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为保 障呼吸道通畅,必须施行气管切开。
如:喉外伤发生的呼吸道梗阻应及早行气管切 开术,不仅可以预防性解除呼吸困难,还可以使 喉部伤口得到休息,有利于早日愈合。
21
气管切开术适应症:
2、抢救性气管切开 如颅脑及胸部损伤,急性有机磷中毒等危重病
人,当出现呼吸道梗阻,全身缺氧时,可施行 抢救性气管切开。
22
气管切开术适应症:
3、预防性气管切开 预防外科手源自并发症,由于手术创伤增加,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人也相应增多,主要表现为呼 吸道分泌物增多,排痰无力,血液中氧分压下 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为保证手术成功,常 常先进行气管切开,以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气管切开及护理
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
ICU
张敬芝
1
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是麻醉机或通气机呼吸气路与病人 解剖气道之间最后一级管道连接的统称.包括 面罩、鼻罩,通气道,气管内导管,和支气管 内导管等等。
2
面罩
面罩是不侵入呼吸道经病人口、鼻腔通气的简单人工 气道,适用于现场急救的通气管理。在普通面罩的主体 上安装一个操作口,即为插管面罩。可在正压通气支持 下进行纤维内镜操作。
24
气管切开术适应症:
5、治疗性气管切开 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昏迷和无自主呼吸的病人应施
行治疗性气管切开,它有利于维持呼吸道正常节 律,并防止肺部感染。
当老年人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时,肺储备功能下 降,常出现痰滞留。在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不 佳时,对呼吸衰竭,肺气肿等应及时施行气管切 开,吸出呼吸道滞留的分泌物,迅速缓解全身缺 氧状态。
气管切开术适应症:
4、外伤性气管切开 由于外伤病人病情较为严重,常伴有呼吸道梗
阻,出现呼吸困难或昏迷。严重的外伤可直接或 间接影响呼吸功能,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为保 障呼吸道通畅,必须施行气管切开。
如:喉外伤发生的呼吸道梗阻应及早行气管切 开术,不仅可以预防性解除呼吸困难,还可以使 喉部伤口得到休息,有利于早日愈合。
21
气管切开术适应症:
2、抢救性气管切开 如颅脑及胸部损伤,急性有机磷中毒等危重病
人,当出现呼吸道梗阻,全身缺氧时,可施行 抢救性气管切开。
22
气管切开术适应症:
3、预防性气管切开 预防外科手源自并发症,由于手术创伤增加,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人也相应增多,主要表现为呼 吸道分泌物增多,排痰无力,血液中氧分压下 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为保证手术成功,常 常先进行气管切开,以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气管切开及护理
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
ICU
张敬芝
1
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是麻醉机或通气机呼吸气路与病人 解剖气道之间最后一级管道连接的统称.包括 面罩、鼻罩,通气道,气管内导管,和支气管 内导管等等。
2
面罩
面罩是不侵入呼吸道经病人口、鼻腔通气的简单人工 气道,适用于现场急救的通气管理。在普通面罩的主体 上安装一个操作口,即为插管面罩。可在正压通气支持 下进行纤维内镜操作。
24
气管切开术适应症:
5、治疗性气管切开 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昏迷和无自主呼吸的病人应施
行治疗性气管切开,它有利于维持呼吸道正常节 律,并防止肺部感染。
当老年人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时,肺储备功能下 降,常出现痰滞留。在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不 佳时,对呼吸衰竭,肺气肿等应及时施行气管切 开,吸出呼吸道滞留的分泌物,迅速缓解全身缺 氧状态。
气管切开术PPT课件
2019/11/27
.
8
七、术前准备:
1、严重呼吸困难,准备气管插管。 若气管切开过程中出现呼吸停止时立即 插管,或气管切开前先插管,以免术中 出现意外。
2、器材准备: 气管切开包、手套、治疗盘(消毒液、 棉球、纱布块、麻药)、抽吸器、橡皮 导尿管、头灯、氧气、气管套管。
2019/11/27
.
9
八、手术方法:
2019/11/27
.
2
三、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喉梗阻、造成呼吸困难。 原发性病灶不能在短期解除,如喉部炎症、外伤、异物肿瘤、先天性 疾病。 2、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某些原因所致咳嗽无力或消失,呼吸肌瘫痪,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下 呼吸道,影响肺泡气体交换。 如:药物中毒、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烧伤、胸部挤压伤、颌面 外伤、休克肺等所致昏迷患者。 3、预防性气管切开: 以防喉头水肿、喉部狭窄、血液流入下呼吸道,如:颅脑、口腔、咽 喉部大手术。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需人工呼吸。
2019/11/27
.
3
四、气道阻塞症状
1、吸气性呼吸困难: 当喉腔狭窄时,缺氧病人用力吸气,将微向上倾斜的声带推至水平, 使两侧声带边缘靠拢,使已狭窄的声门裂变得更窄,致吸入困难。 呼气时气流冲开水平位声带,使其向上外倾斜,增大了声门裂,空气 则较顺利呼出。 2、吸气深而慢: 吸入气流受阻,进入肺泡的气流速度减慢,延长了肺扩张时间, 延缓了肺牵张反射,对呼气的抑制作用,致吸气延长。
1、体位:仰卧、垫肩、头 后仰、使所管向前突起,上述 体位可使颈推向前压迫所管, 严重缺氧病可采取半坐位、坐 位、气管插管。
2019/11/27
.
10
2、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部浸润麻醉。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PPT课件
术中规范操作
术后密切观察与护理
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感染 风险。
定期检查切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处理原则和方法
早期发现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发症迹象。
及时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并发症,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 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多学科协作
感谢您的观看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ppt课件
目录
• 气管切开术概述 • 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 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机制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要点 • 总结与展望
01 气管切开术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通过切开气管 前壁,插入气管套管以建立新的 呼吸通道的急救手术。
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挽 救患者生命。
监测生命体征
记录出入量
定期监测患者体温、脉搏 、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 入量,为治疗提供重要
依据。
关注并发症
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 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
处理并报告医生。
06 总结与展望
提高对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深入了解并发症的种类和危害
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气管切开术可能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 感染、出血、气道狭窄等,充分认识到这些并发症对患者造 成的危害。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深入研究并发症发生机制
医学界应加强对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发生机制的研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提供理论支持。
开展临床试验和研究
鼓励医护人员和科研机构开展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 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气管切开护理 ppt课件
27.04.2020
❖ 3、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 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 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 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 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 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 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 管内。❖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 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 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 内空气。
❖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 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 不致停滞。
气管切开手术护理
❖ (一)气管切开术的概述 ❖ (二)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 ❖ (三)气管切开的位置 ❖ (四)气管切开术前准备 ❖ (五)气管切开术中配合 ❖ (六)术后护理 ❖ (七)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 (八)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 (九)吸痰护理 ❖ (十)气管套管的护理 ❖ (十一)气道湿化护理 ❖ (十二)拔管的护理 ❖ (十三)讨论
27.04.2020
❖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 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 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 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 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 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27.04.2020
❖ 2、肩下垫枕后仰使病人充分暴露颈部,消毒,铺巾,局部 麻醉后,在第二软骨环和第三软骨环之间的正前方作一长约 1.5CM左右的横切口,仅切开皮肤,经切口穿刺,有突破感 并抽吸有气体确定穿刺套管针在气管针在气管内后拔出针芯, 并使外套客向下倾斜45度置入导丝后,再拔除套管;扩张器 沿导丝扩开颈前组织和气管前局后退出,用一把特殊的尖端 带孔的气管扩张钳顺着导丝再次扩开颈前组织和气管前壁后 退出,将气管插管退出,两人默契配合拔除套管管芯和导丝, 确认气管套管位置正常后,将原有插管完全退出,固定气管 套管,将气囊充气。清理气道,继续拉呼吸机辅助通气,根 据病人情况调整呼吸机各项参数。
❖ 3、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 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 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 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 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 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 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 管内。❖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 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 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 内空气。
❖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 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 不致停滞。
气管切开手术护理
❖ (一)气管切开术的概述 ❖ (二)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 ❖ (三)气管切开的位置 ❖ (四)气管切开术前准备 ❖ (五)气管切开术中配合 ❖ (六)术后护理 ❖ (七)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 (八)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 (九)吸痰护理 ❖ (十)气管套管的护理 ❖ (十一)气道湿化护理 ❖ (十二)拔管的护理 ❖ (十三)讨论
27.04.2020
❖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 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 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 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 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 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27.04.2020
❖ 2、肩下垫枕后仰使病人充分暴露颈部,消毒,铺巾,局部 麻醉后,在第二软骨环和第三软骨环之间的正前方作一长约 1.5CM左右的横切口,仅切开皮肤,经切口穿刺,有突破感 并抽吸有气体确定穿刺套管针在气管针在气管内后拔出针芯, 并使外套客向下倾斜45度置入导丝后,再拔除套管;扩张器 沿导丝扩开颈前组织和气管前局后退出,用一把特殊的尖端 带孔的气管扩张钳顺着导丝再次扩开颈前组织和气管前壁后 退出,将气管插管退出,两人默契配合拔除套管管芯和导丝, 确认气管套管位置正常后,将原有插管完全退出,固定气管 套管,将气囊充气。清理气道,继续拉呼吸机辅助通气,根 据病人情况调整呼吸机各项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