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人教版秋季班(教师版)第1讲 三角形--尖子班

合集下载

2024_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核心考点专题01三角形的基础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_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核心考点专题01三角形的基础含解析新人教版

期中考点专题01 三角形的基础重点突破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特性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边三角形:底边与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即三边都相等。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重点(1)三角形的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随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两个条件满意其中一个即可)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就是: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a,b,c,则a+b>c或c-b<a。

(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分别为a,b,求第三边长度的范围:|a-b|<c<a+b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及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要使多边形具有稳定性,方法是将多边形分成多个三角形,这样多边形就具有稳定性了。

考查题型考查题型一三角形的个数问题典例1.(2024·西林县期中)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D【提示】依据三角形的定义解答即可,由不在同始终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详解】图中的三角形有:△ABC,△BCD,△BCE,△ABE,△CDE共5个.故选D.【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始终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为三角形的角.变式1-1.(2024·秦皇岛市期中)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D【解析】图中的三角形有: △ABD, △ADE, △AEC, △ABE, △ADC, △ABC,共6个.故选D.变式1-2.(2024·洛阳市期末)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4个B.6个C.8个D.10个【答案】C【提示】依据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详解】图中的三角形是,共8个故选:C.【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定义,驾驭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是解题关键.变式1-3.(2024·恩施市期中)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有()A.6个B.8个C.10个D.12个【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以O为一个顶点的有△CBO、△CDO、△ABO、△ADO,不以O为顶点的三角形有△CAD、△CBA、△BCD、△BAD,共有8个.故选B.考查题型二三角形的分类典例2(2024·石家庄市期末)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态是()A.等边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试题提示: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即可判定△ABC的形态.解:∵∠A=20°,∠B=60°,∴∠C=180°﹣∠A﹣∠B=180°﹣20°﹣60°=100°,∴△ABC是钝角三角形.故选D.变式2-1.(2024·黄冈市期中)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肯定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B【解析】试题提示: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最大角为90°,因式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变式2-2.(2024·深圳市期中)在△ABC中,若∠A:∠B:∠C=1:3:5,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形态不确定【答案】C【提示】依据∠A:∠B:∠C=1:3:5,可设∠A=x°,∠B=3x°,∠C=5x°,再依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得方程x+3x+5x=180,解方程算出x的值,即可推断出△ABC的形态.【详解】解:∵∠A:∠B:∠C=1:3:5,∴设∠A=x°,∠B=3x°,∠C=5x°,∴x+3x+5x=180,解得:x=20,∴∠C=5×20°=100°,∴△ABC是钝角三角形.故选:C.【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利用方程思想列出三个角的关系式.变式2-3.(2024·石家庄市期末)下面给出的四个三角形都有一部分被遮挡,其中不能确定三角形类型的是()A.B.C.D.【答案】A【提示】依据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一一推断即可.【详解】视察图象可知:选项B,D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选项C中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选项A中的三角形无法判定三角形的类型.故选A.【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解题的关键是娴熟驾驭基本学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考查题型三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典例3.(2024·宜兴市期末)下列各组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4cm、4cm、5cm B.4cm、6cm、11cmC.4cm、5cm、6cm D.5cm、12cm、13cm【答案】B【提示】依据三角形的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各选项提示推断后利用解除法求解.【详解】A 、4485+=>,∴445cm cm cm 、、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 、461011+=<,∴4611cm cm cm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 、5496+=>,∴456cm cm cm 、、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 、5121713+=>,∴51213cm cm cm 、、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基础题,熟记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1.(2024·太仓市)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2B .15C .12或15D .18【答案】B【解析】试题提示:依据题意,要分状况探讨:①、3是腰;②、3是底.必需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①若3是腰,则另一腰也是3,底是6,但是3+3=6,∴不构成三角形,舍去.②若3是底,则腰是6,6.3+6>6,符合条件.成立.∴C=3+6+6=15.故选B .变式3-2.(2024·兰州市期末)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22B .17C .13D .17或22【答案】A【提示】分4是腰长和底边两种状况探讨求解即可.【详解】解:4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4、9,∵4+4=8<9,∴不能组成三角形,4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9、9,能组成三角形,周长=4+9+9=22,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故选A .【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难点在于分状况探讨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推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cm cm长的两根木棒首尾相接成一个三角形的变式3-3.(2024·哈尔滨市期中)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9,是()A.4cm B.5cm C.9cm D.13cm【答案】C【提示】依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逐一推断选项,即可.【详解】∵4+4<9,cm cm长的木棒首尾相接,不能组成三角形,∴4cm,49,∴A错误;∵5+4=9,cm cm长的木棒首尾相接,不能组成三角形,∴5cm,49,∴B错误;∵9+4>9,cm cm长的木棒能组成三角形,∴9cm,49,∴C正确;∵4+9=13,cm cm长的木棒,不能组成三角形,∴13cm,49,∴D错误;故选C.【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驾驭“三角形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m-=,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变式3-4.(2024·濮阳市期末)若实数m,n满意20则△ABC的周长是( )A.12 B.8 C.10 D.10或8【答案】C【提示】依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m n的值,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m-=【详解】20m n∴==2,4,当三角形的腰长为2时,224+=,构不成三角形;++=.当三角形的腰长为4时,三角形的周长为:44210故答案选:C.【名师点拨】考查非负数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驾驭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考查题型四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典例4.(2024·三明市期末)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7,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1 B.2 C.8 D.11【答案】C【提示】依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确定出第三边的范围,据此依据选项即可推断. 【详解】设第三边长为x,则有7-3<x<7+3,即4<x<10,视察只有C选项符合,故选 C.【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娴熟驾驭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a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可以是()变式4-1.(2024·龙岩市期中)若长度分别为,3,5A.1 B.2 C.3 D.8【答案】C【提示】依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5﹣3<a<5+3,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5﹣3<a<5+3,即2<a<8,由此可得,符合条件的只有选项C,故选C.【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能依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出5﹣3<a<5+3是解此题的关键,留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变式4-2.(2024·齐齐哈尔市期末)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13,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A.2 B.3 C.5 D.13【答案】B【提示】依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x的取值范围,一一推断可得答案. 【详解】解:依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13-2<x<13+2,即11<x<15,因为取正整数,故x的取值为12、13、14,即这样的三角形共有3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构成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变式4-3.(2024·广州市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8,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A .5或7B .7或9C .7D .9【答案】B 【详解】依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5<第三边<11,依据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7或9.故选B.考查题型五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典例5.(2024·德州市期末)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1和4,第三边长为整数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A .7B .8C .9D .10【答案】C【提示】依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依据第三边是整数,从而求得周长.【详解】设第三边为x ,依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4-1<x <4+1,即3<x <5,∵x 为整数,∴x 的值为4.三角形的周长为1+4+4=9.故选C.【名师点拨】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正确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变式5-1.(2024·汕头市期中)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a b c b a c +----的值是( )A .2c -B .22b c -C .22a c -D .22a b - 【答案】B【提示】依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随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到a+b-c >0,b -a -c <0,再依据肯定值的性质进行化简计算.【详解】依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b-c>0,b -a -c <0.∴原式= a+b-c −(a +c −b)= 22b c -.故选择B 项.【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和肯定值,解题的关键是娴熟驾驭三角形三边关系.变式5-2.(2024·保定市期末)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 ,B 的距离,小明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 ,测得OA=15米,OB=10米,A ,B 间的距离可能是( )A.30米B.25米C.20米D.5米【答案】C【解析】设A,B间的距离为x.依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15-10<x<15+10,解得:5<x<25,所以,A,B之间的距离可能是20m.故选C.变式5-3.(2024·滨州市期末)若(a﹣3)2+|b﹣6|=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2 B.15 C.12或15 D.18【答案】B【提示】依据非负数的和为零,可得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可得a、b的值,依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三角形的腰,依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得答案.【详解】由(a﹣3)2+|b﹣6|=0,得a﹣3=0,b﹣6=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底边长为3,周长为6+6+3=15,故选B.【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利用非负数的和为零得出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是解题关键.变式5-4.(2024·南开区期末)假如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7,且两边的差为1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13 B.5 C.5或13 D.1【答案】A【详解】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则底边长为x﹣12或x+12,当底边长为x﹣12时,依据题意,2x+x﹣12=27,解得x=13,∴腰长为13;当底边长为x+12时,依据题意,2x+x+12=27,解得x=5,因为5+5<17,所以构不成三角形,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的长为13,故选A.考查题型六三角形的稳定性典例6.(2024·路北区期中)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B.C.D.【答案】A【提示】依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进行推断即可得.【详解】A、具有稳定性,符合题意;B、不具有稳定性,故不符合题意;C、不具有稳定性,故不符合题意;D、不具有稳定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正确驾驭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变式6-1.(2024·乌鲁木齐市期末)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垂线段最短C.三角形具有稳定性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提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其它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把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则多边形的形态就不会变更.解:这样做的道理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C.变式6-2.(2024·安阳市期末)王师傅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还要再钉上几根木条?().A.0根B.1根C.2根D.3根【答案】B【解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连接一条对角线,即可得到两个三角形,故选B变式6-3.(2024·济南市期末)如图,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其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垂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答案】A【提示】依据点A、B、O组成一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答.【详解】解: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将其固定,正好形成三角形的形态,所以,主要运用的几何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故答案选A.【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变式6-4.(2024·深圳市期末)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依据是( )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三角形有稳定性D.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答案】C【详解】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的依据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C.【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基础题.变式6-5.(2024·抚顺市期中)人字梯中间一般会设计一“拉杆”,这样做的道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垂线段最短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答案】D【提示】依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解答即可.【详解】解:人字梯中间一般会设计一“拉杆”,是为了形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来增加其稳定性,故选:D.【名师点拨】此题考查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依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解答.。

1三角形课件八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人教版

1三角形课件八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人教版

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问题1 三角形是我们熟悉的图形,观察下列图 片,你能说一说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吗?
c
b
第6页,共21页。
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追问:对于教科书图11.1-1中的三角形,你能说出三角形的
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它的边、顶点与内角吗?
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 接所组成的一个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解:因为4 + 4<10, 不符合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所以不能围成腰长为4 的等腰三角形. 由以上讨论可知, 可以围成底边长为4 cm的等腰三角形.
第19页,共21页。
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三角形按角怎样分类?按边呢? (3)三角形的边具有怎样的性质?是怎样得到的?
第20页,共21页。
为什么?
解:如果4 cm长的边为底边,设腰长为x cm,则 4 + 2x = 18. 解得 x = 7.
如果4 cm长的边为腰,设底边长为x cm, 则4×2 + x = 18. 解得 x = 10.
第18页,共21页。
巩固并运用“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例2 用一条长为18 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 形.(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 cm的等腰三角形吗? 为什么?
八年级 上册
11.1.1 三角形的边
第1页,共21页。
第2页,共21页。
第3页,共21页。
第4页,共21页。
•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及三角形的分类. 2.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运用这
个性质解决问题. • 学习重点: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和运用.
第5页,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尖端班精品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尖端班精品讲义
量常常有误差,这种验证不是严格的“数学证明”,不能完全令人信服,且形状不同的三角 形有无数多个,不可能一一验证,因此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去证明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一定等于 180°.
已知:△ABC,求证:∠A+∠B+∠C=180°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由内角和定理不难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反之: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外角 把△ABC 的一边 BC 延长,得到∠ACD.象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 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求证:∠ACD=∠A+∠B.
【练 5】已知△ABC 中,∠A=60°.
(1)如图①,∠ABC、∠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O,则∠BOC=
度;
(2)如图②,∠ABC、∠ACB 的三等分线分别对应交于 O1、O2,则∠BO2C=
度;
(3)如图③,∠ABC、∠ACB 的 n 等分线分别对应交于 O1、O2,…On-1(内部有 n
-1 个点),
(1)求证:∠1+∠2=90°;
(2)BF 平分∠ABD 交 CD 的延长线于 F 点,若∠ABC=70°,求∠F 的大小;
(3)若 H 是 BC 上一动点,F 是 BA 延长线上一点,FH 交 BD 于 M,交 AD 于 O,FG 平分∠BFH,交 DE 于 N,交 BC 于 G.当 H 在 BC 上运动时(不与 B 重合),求 证: BAD DMH 的值为定值. DNG
求∠BOn-1C(用 n 的代数式表示);
(4)如图③,已知∠ABC、∠ACB 的 n 等分线分别对应交于 O1、O2,…On-1,
若∠BOn-1C=90°,求 n.
【例 8】(1)如图,求∠A+∠B+∠C+∠D+∠E+∠F=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教案)第十一章 三角形(全章 分课时 含反思)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教案)第十一章 三角形(全章 分课时 含反思)

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1.1三角形的边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顶点、边、角,会数三角形的个数.(重点)2.能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重点)3.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点)一、情境导入出示金字塔、战机、大桥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三角形,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问:你能不能给三角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三角形的概念图中的锐角三角形有( )A.2个B.3个C.4个D.5个解析:(1)以A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ABC、△ADC共2个;(2)以E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EDC共1个.所以图中锐角三角形的个数有2+1=3(个).故选B.方法总结:数三角形的个数,可以按照数线段条数的方法,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那么就有n (n -1)2条线段,也可以与线段外的一点组成n (n -1)2个三角形.探究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类型一】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5cm B .5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解析:选项A 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B 中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选项C 中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D 中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方法总结: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类型二】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11 B .4<x <7 C .-3<x <11 D .x >3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 ,∴7-4<x <7+4,即3<x <11.故选A. 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时还要结合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解决.【类型三】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可得出第三边长的两种情况,再根据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解.解: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4+9>9,故4,9,9能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9+9=22.方法总结:在求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所求出的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类型四】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综合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a -b -c |+|b -c -a |+|c +a -b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即可.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 -b -c <0,b -c -a <0,c +a -b >0.∴|a -b -c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c +a -b =3c +a -b .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的符号去掉,最后进行化简.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进行化简.三、板书设计三角形的边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并能够对其进行简单的应用.(重点) 2.能够准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难点)一、情境导入这里有一块三角形的蛋糕,如果兄弟两个想要平分的话,你该怎么办呢?本节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三角形的高【类型一】三角形高的画法画△ABC 的边AB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解析: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根据概念可知.解:过点C 作边AB 的垂线段,即画AB 边上的高CD ,所以画法正确的是D.故选D. 方法总结: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必须满足:(1)过该边所对的顶点;(2)垂足必须在该边或在该边的延长线上.【类型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高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5,BC =6,AD ⊥BC 于点D ,且AD =4,若点P 在边AC 上移动,则B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BP ⊥AC 时,BP 有最小值.由△ABC 的面积公式可知12AD ·BC=12BP ·AC ,解得BP =245. 方法总结:解答此题可利用面积相等作桥梁(但不求面积)求三角形的高,这种解题方法通常称为“面积法”.探究点二:三角形的中线【类型一】应用三角形的中线求线段的长在△ABC 中,AC =5cm ,AD 是△ABC 的中线,若△ABD 的周长比△ADC 的周长大2cm ,则BA =________.解析: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BD =CD ,∴△ABD 的周长-△ADC 的周长=(BA +BD +AD )-(AC +AD +CD )=BA -AC ,∴BA -5=2,∴BA =7cm.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理解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ABD 与△ADC 的周长之差转化为边长的差.【类型二】利用中线解决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如图,在△ABC 中,E 是BC 上的一点,EC =2BE ,点D 是AC 的中点,设△ABC ,△ADF 和△BEF 的面积分别为S △ABC ,S △ADF 和S △BEF ,且S △ABC =12,则S △ADF -S △BEF =________.解析:∵点D 是AC 的中点,∴AD =12AC .∵S △ABC =12,∴S △ABD =12S △ABC =12×12=6.∵EC=2BE ,S △ABC =12,∴S △ABE =13S △ABC =13×12=4.∵S △ABD -S △ABE =(S △ADF +S △ABF )-(S △ABF +S △BEF )=S △ADF -S △BEF ,即S △ADF -S △BEF =S △ABD -S △ABE =6-4=2.故答案为2.方法总结: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高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底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探究点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E 是△ABC 的高,∠BAC =60°,∠BCE =40°,求∠ADB 的度数.解析:根据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 =60°,得出∠BAD =30°,再利用CE 是△ABC 的高,∠BCE =40°,得出∠B 的度数,进而得出∠ADB 的度数.解:∵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 =60°,∴∠DAC =∠BAD =30°.∵CE 是△ABC 的高,∠BCE =40°,∴∠B =50°,∴∠ADB =180°-∠B -∠BAD =180°-50°-30°=100°.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灵活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表示方法,同时此类问题往往和三角形的高综合考查.三、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2.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连接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本节课由实际问题“平分三角形蛋糕”引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进而学习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然后从画图入手,分三种情况:即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培养学生形成分类讨论思想,同时,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对这三种线段留下清晰的形象,然后结合这些具体形象叙述它们的定义以及表示方法,最后通过例题进一步巩固.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1.通过观察、感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重点)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难点)一、情境导入一天数学小博士听到三角形和四边形在一起争论“有稳定性好还是没有稳定性好?”先听它们是怎么说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我最好,因为我牢固,不易变形,所以我最受欢迎,不像你四边形,你没有坚定的立场!”四边形:“灵活性强,可伸可缩,我的这些优点比起你三角形那呆板、简单、一成不变的形式不知有多优越!”三角形:“我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如三角尺、钢架桥、起重机、屋顶的钢架,我的用途大!”四边形:“我的用途广,像活动衣架、缩放尺、活动铁门等,人类的生活因为我而丰富多彩!”假如你是数学小博士,你会如何来调解它们的争论?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三角形的稳定性【类型一】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要使四边形木架(用4根木条钉成)不变形,至少需要加钉1根木条固定,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加2根木条固定,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加3根木条固定,…,那么要使一个n 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几根木条固定?解析:由于多边形(三边以上的)不具有稳定性,将其转化为三角形后木架的形状就不变了.根据具体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经验及题中所加木条可找到一般规律.解: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作(n -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所以,要使一个n 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n -3)根木条固定.方法总结: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时,所需要的木条根数,可从具体到一般去发现规律,然后验证求解.【类型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大家经常看到有些学校、小区的大门都使用了伸缩门,它常常做成四边形的形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解析:从四边形特性的角度考虑.解:伸缩门做成四边形的形状,是利用四边形易变形这一特性. 方法总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实例都利用了这一性质,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三、板书设计三角形的稳定性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3.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 4.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应用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探寻三角形稳定性的数学含义,进而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为什么不易变形”,再回归生活,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易变形”是三角形的稳定性的一个表现,一种应用,而不是将三角形的稳定性与“不易变形”划等号.这样的教学既使得学生对稳定性有了正确清楚的认识,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奠定了认知的基础.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 三角形的内角1.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证明方法.(难点)2.能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重点)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三兄弟之争)在一个直角三角形村庄里,住着三个内角,平时它们非常团结,有一天,老三不高兴了,对老大说:“凭什么你的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老大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要被拆散,围不起来了!”“为什么呢?”老二、老三纳闷起来……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类型一】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已知,如图,D 是△ABC 中BC 边延长线上一点,DF ⊥AB 交AB 于F ,交AC 于E ,若∠A =46°,∠D =50°.求∠ACB 的度数.解析:在Rt △DFB 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 的度数,再在△ABC 中求∠ACB 的度数即可.解:在△DFB 中,∵DF ⊥AB ,∴∠DFB =90°.∵∠D =50°,∠DFB +∠D +∠B =180°,∴∠B =40°.在△ABC 中,∵∠A =46°,∠B =40°,∴∠ACB =180°-∠A -∠B =94°.方法总结:求三角形的内角,必然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关,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图形特点,在不同的三角形中,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类型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判定 解析:设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x ,2x ,3x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得x +2x +3x =180°,解得x =30°,∴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90°,即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方法总结:在解决有关比例问题时,通常先设比例系数,然后列方程求解.【类型三】三角形的内角与角平分线、高的综合运用在△ABC 中,∠A =12∠B =13∠ACB ,CD 是△ABC 的高,CE 是∠ACB 的角平分线,求∠DCE 的度数.解析:根据已知条件用∠A 表示出∠B 和∠ACB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 ,再求出∠ACB ,∠ACD ,最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CE 即可求得∠DCE 的度数.解:∵∠A =12∠B =13∠ACB ,设∠A =x ,∴∠B =2x ,∠ACB =3x .∵∠A +∠B +∠ACB =180°,∴x +2x +3x =180°,解得x =30°,∴∠A =30°,∠ACB =90°.∵CD 是△ABC 的高,∴∠ADC =90°,∴∠ACD =180°-90°-30°=60°.∵CE 是∠ACB 的角平分线,∴∠ACE =12×90°=45°,∴∠DCE =∠ACD -∠ACE =60°-45°=15°.方法总结:本题是常见的几何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找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图形解答.探究点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类型一】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运用如图,CE ⊥AF ,垂足为E ,CE 与BF 相交于点D ,∠F =40°,∠C =30°,求∠EDF 、∠DBC 的度数.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求出∠EDF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 +∠DBC =∠F +∠DEF ,然后求解即可.解:∵CE ⊥AF ,∴∠DEF =90°,∴∠EDF =90°-∠F =90°-40°=5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C +∠DBC +∠CDB =∠F +∠DEF +∠EDF ,∴30°+∠DBC =40°+90°,∴∠DBC=100°.方法总结:本题主要利用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本节课通过一段对话设置疑问,巧设悬念,激发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提出猜想.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必要的提示指明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在学生提出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不同方法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操作活动和说明自己的想法,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接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11.2.2三角形的外角1.掌握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重点)2.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进行相关的几何计算和证明,并体会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关系.(难点)一、情境导入足球比赛中的数学知识在绿茵场上,某球员在A处受到阻挡需要传球,请帮助他做出选择,应传给在B处的球员还是C处的球员,使其射门不易射偏.(不考虑其他因素)请同学们帮助他做出选择.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三角形的外角【类型一】应用三角形的外角求角的度数如图所示,P为△ABC内一点,∠BPC=150°,∠ABP=20°,∠ACP=30°,求∠A的度数.解析:延长BP交AC于E或连接AP并延长,构造三角形的外角,再利用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A的度数.解:延长BP交AC于点E,则∠BPC,∠PEC分别为△PCE,△ABE的外角,∴∠BPC=∠PEC +∠PCE,∠PEC=∠ABE+∠A,∴∠PEC=∠BPC-∠PCE=150°-30°=120°.∴∠A=∠PEC-∠ABE=120°-20°=100°.方法总结: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将已知与未知的角联系起来是计算角的度数的方法.【类型二】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把几个角的和分别转化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已知:如图为一五角星,求证:∠A+∠B+∠C+∠D+∠E=180°.解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EFG=∠B+∠D,∠EGF=∠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E+∠EGF+∠EFG=180°,代入即可得证.证明:∵∠EFG、∠EGF分别是△BDF、△ACG的外角,∴∠EFG=∠B+∠D,∠EGF=∠A +∠C.又∵在△EFG中,∠E+∠EGF+∠EFG=180°,∴∠A+∠B+∠C+∠D+∠E=180°.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将分散的角集中到某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解决.【类型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综合应用如图①,∠ACD是△ABC的外角,BE平分∠ABC,CE平分∠ACD,且BE、CE交于点E.(1)如果∠A=60°,∠ABC=50°,求∠E的度数;(2)猜想:∠E与∠A有什么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即可);(3)如图②,点E 是△ABC 两外角平分线BE 、CE 的交点,探索∠E 与∠A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先计算特殊角的情况,再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结合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概念解决.解:(1)根据外角的性质得∠ACD =∠A +∠ABC =60°+50°=110°,∵BE 平分∠ABC ,CE 平分∠ACD ,∴∠1=12∠ACD =55°,∠2=12∠ABC =25°.∵∠E +∠2=∠1,∴∠E =∠1-∠2=30°;(2)猜想:∠E =12∠A ;(3)∵BE 、CE 是两外角的平分线,∴∠2=12∠CBD ,∠4=12∠BCF ,而∠CBD =∠A +∠ACB ,∠BCF =∠A +∠ABC ,∴∠2=12(∠A +∠ACB ),∠4=12(∠A +∠ABC ).∵∠E +∠2+∠4=180°,∴∠E +12(∠A +∠ACB )+12(∠A +∠ABC )=180°,即∠E +12∠A +12(∠A +∠ACB +∠ABC )=180°.∵∠A +∠ACB +∠ABC =180°,∴∠E +12∠A =90°.方法总结:对于本题发现的结论要予以重视:图①中,∠E =12∠A ;图②中,∠E =90°-12∠A .三、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外角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本节的知识内容很突出,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外角及其性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自主探索,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经历整个探索过程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灵活性,感受数学基础的重要性,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1.3.1多边形1.掌握多边形的定义及其有关概念,理解正多边形及其相关概念.(重点)2.正确区分凹多边形和凸多边形.(重点)3.理解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概念,探索一个多边形能画几条对角线.(难点)一、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建筑方面等的图片(包含一个或多个明显的多边形).问题:请学生观察图片,在图中能找出哪些多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都是四边形,还有边数很多的图形,它们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应用,引出本节课课题:多边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多边形的概念【类型一】多边形及其概念下列图形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解析:根据凸多边形的概念,如果多边形的边都在任意一条边所在的直线的同旁,该多边形即是凸多边形,否则即是凹多边形.由此可得选项D的图形不是凸多边形.故选D.方法总结:多边形可分为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辨别凸多边形可有两种方法:(1)画多边形任何一边所在的直线,整个多边形都在此直线的同一侧;(2)每个内角的度数均小于180°.通常所说的多边形指凸多边形.【类型二】确定多边形的边数若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变成十五边形,则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可能为( ) A .14或15或16 B .15或16 C .14或16 D .15或16或17解析: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一条,也可能不变或减少了一条,则多边形的边数是14,15或16.故选A.方法总结: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一条,也可能不变或减少了一条,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亲自动手画一下.探究点二:多边形的对角线【类型一】确定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________条对角线,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________条对角线,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________条对角线,请猜想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________条对角线,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________条对角线,从而推导出n 边形共有________条对角线.解析:根据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 -3)条对角线.从n 个顶点出发引出n (n -3)条对角线,而每条重复一次,可得答案.解: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1条对角线,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2条对角线,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3条对角线,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4条对角线,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 -3)条对角线,从而推导出n 边形共有n (n -3)2条对角线.方法总结:(1)多边形有n 条边,则经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有(n -3)条;(2)多边形有n 条边,对角线的条数为n (n -3)2.【类型二】根据对角线条数确定多边形的边数从一个多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出发都只有5条对角线,则它的边数是( ) A .6 B .7 C .8 D .9解析:设这个多边形是n 边形.依题意,得n -3=5,解得n =8.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8.故选C.【类型三】根据分成三角形的个数,确定多边形的边数连接多边形的一个顶点与其他顶点的线段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则原多边形是( )A .五边形B .六边形C .七边形D .八边形解析:设原多边形是n 边形,则n -2=6,解得n =8.故选D.方法总结: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 -3)条对角线,这(n -3)条对角线把n 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探究点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下列图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A.等腰三角形B.长方形C.正方形D.五边都相等的五边形解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进行解答.正方形四个角相等,四条边都相等,故选C.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正多边形的定义,各个角相等、各条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三、板书设计多边形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2.相关概念:顶点、边、内角、对角线.3.多边形的对角线: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条数为(n-3)条;n边形共有对角线n(n-3)2条(n≥3).4.正多边形:如果多边形的各边都相等,各内角也都相等,那么就称为正多边形.本节课采取的是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都有表达和倾听的机会,每个人的价值作用都能显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锻炼,明白了和他人怎样合作,取长补短.在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探究步骤,充分估计探究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障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组织引导和巡视力度.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1.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重点) 2.灵活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解决有关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演示:清晨,小明沿一个多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路按逆时针方向跑步.提出问题:(1)小明是沿着几边形的广场在跑步? (2)你知道这个多边形的各部分的名称吗? (3)你会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吗? 导入:小明每从一条小路转到下一条小路时,身体总要转过一个角,你知道是哪些角吗? 你知道它们的和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同小明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多边形的内角和 【类型一】利用内角和求边数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它是( ) A .四边形 B .五边形 C .六边形 D .七边形 解析: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 -2)·180°.设它是n 边形,根据题意得(n -2)·180=540,解得n =5.故选B.方法总结: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 A .1620° B .1800°C .1980°D .以上答案都有可能解析:1800÷180=10,∴原多边形边数为10+2=12.∵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边数可能减1,可能不变,也可能加1,∴新多边形的边数可能是11,12,13,∴新多边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620°,1800°,1980°.故选D.方法总结: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边数可能减1,可能不变,也可能加1.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原多边形的边数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三】复杂图形中的角度计算如图,∠1+∠2+∠3+∠4+∠5+∠6+∠7=( ) A .450° B .540° C .630° D .720°。

2017秋季班尖子班第1讲讲义

2017秋季班尖子班第1讲讲义

= 14 × 34 − ( −1) × 2 = 478
3
x x = −1 ( x1 x2 ) = ( −1) =
7 7 1 2 7 7
所以求作的方程为 y 2 − 478 y − 1 = 0. 【例 8】★★★★★ 若实数 x, y 满足
x y x y + 3 = 1, 3 + 3 = 1 , 3 3 3 3 3 3 +4 3 +6 5 +4 5 +6 则x + y = __________ .
对值大. 故选 C . 【例 4】★★★☆☆ 设 x1、x2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4 x 2 − ( 3m − 5 ) x − 6m 2 = 0 的两个实数
根,且
x1 3 = ,求 m 的值. x2 2
【分析】由题意知,
3m − 5 3m 2 x1 + x2 = , x1 x2 = − 4 2 2 3 m ∵ m 2 ≥ 0 ,∴ x1 x2 = − ≤0 2 x1 3 x2 2 x1 3 − , = − ∵ = ∴ = x2 2 x1 3 x2 2 2 x12 + x2 13 = − ,解得 ∴ m1 5, m2 1, = = x1 x2 6
x17 + x2 7 = ( x13 + x23 )( x14 + x2 4 ) − ( x1 x2 ) ( x1 + x2 )
3
( x12 + x22 ) − 2 ( x1 x2 ) = 62 − 2 × ( −1) = 34
2 2 2
− 3 x1 x2 ( x1 + x2 )= 23 − 3 × ( −1) × 2= 14
【例 2】★★☆☆☆ 已知 x1 , x2 是一元二次方程 x 2 + mx + n = 0 的两个实数解,且

初二数学人教版秋季班(学生版版)第1讲 三角形--基础班

初二数学人教版秋季班(学生版版)第1讲 三角形--基础班

第1讲三角形知识点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解题技巧:“当三条线段中最长的线段小于另两条线段之和时,或当三条线段中最短的线段大于另两条线段之差时,即可组成三角形”【典例】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化简:|a+b﹣c|﹣|a﹣b﹣c|+|a﹣b+2c|=________.【随堂练习】1.(2018春•郓城县期末)若三角形三条边长分别是1,a,5(其中a为整数),则a的取值为_____.2.(2018春•洛宁县期末)三角形的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奇数,且三角形的周长小于30,求三边的长.知识点2 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等底同高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典例】A B C的面积是14,求△ABC1.如图,A、B、C分别是线段A1B、B1C、C1A的中点,若111的面积?【随堂练习】1.(2018•门头沟区一模)如图所示,有一条线段是△ABC(AB>AC)的中线,该线段是()A.线段GH B.线段AD C.线段AE D.线段AF2.(2017秋•钦州期末)钝角三角形三边上的中线的交点在此三角形____(填写“内”或“外”或“边上”).知识点3三角形的高线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2、三角形的面积:(1)三角形的面积:底与高乘积的一半(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3)高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边长度之比【典例】1.如图,△ABC中,AB=AC,CG⊥AB于G,P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PK⊥AB于K,PM ⊥AC于M,探究线段PK、PM与CG之间的数量关系.【随堂练习】1.(2018春•茌平县期末)下列各组图形中,AD是△ABC的高的图形是()A.B.C.D.知识点4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交点在三角形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一、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1. 定义。

-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

例如,在△ABC中,A、B、C是顶点,AB、BC、AC是边,∠A、∠B、∠C是角。

2. 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3. 三角形的分类。

-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可以用“Rt△”表示,如Rt△ABC,其中直角所对的边称为斜边,夹直角的两条边称为直角边。

-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 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 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三个角都是60°。

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 定理。

-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例如,在△ABC中,AB + BC>AC,AB+AC > BC,BC + AC>AB。

2. 推论。

-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即AC - AB < BC,AC - BC < AB,BC - AB < AC。

- 作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例如,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cm、4cm、5cm,因为3 + 4>5,3+5>4,4 + 5>3,同时5 - 3<4,5 - 4<3,4 - 3<5,所以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

三、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1. 三角形的高。

- 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 性质:- 三角形有三条高。

-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它的两条高,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的高,一条在三角形内部,另外两条在三角形外部。

8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尖子班讲义

8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尖子班讲义

A BCDEF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讲义)一、知识点睛1.辅助线的定义:为了解决几何问题,在原图基础之上另外添加的直线或线段称为辅助线.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2.辅助线的原则:添加辅助线,构造新图形,形成新关系,建立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桥梁,把问题转化成自己已经会解的情况. 3.辅助线的作用:①把分散的条件转为集中;②把复杂的图形转为基本图形. 4.添加辅助线的注意事项:明确目的,多次尝试. 5.“三角形全等”辅助线:见中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________________. 6.倍长中线的作法:ABCDDCB AM延长AD 到E ,使DE=AD , 延长MD 到E ,使DE=MD ,连接BE 连接CE二、精讲精练1. 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AB +AC >2AD .2. 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且BD =CD .求证:AB =AC .BADCABDC延长F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3. 如图,CB 是△AEC 的中线,CD 是△ABC 的中线,且AC =AB .求证:①CE =2CD ;②CB 平分∠DCE .4. 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E 是AD 上一点,BE =AC ,BE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F . 求证:∠AEF =∠EAF .5. 如图,在△ABC 中,AD 交BC 于点D ,点E 是BC 中点,EF ∥AD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 ,交AB 于点G ,BG =CF . 求证: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6.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边的中点,G ,F 分别为AD ,BC 边上的点,GE ⊥EF . 求证:GF =AG +BF .A F EB D CAEB DCB GE D CAF DG AEBFCA F EB DC BGEDC AF7. 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边C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FE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EB =90°,连接FD ,取FD 的中点G ,连接EG ,CG . 求证:EG =CG 且EG ⊥CG .三、回顾与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知识点睛】见中线要倍长,倍长之后证全等. 【精讲精练】1.证明略(提示:延长AD 到点E ,使DE =AD ,连接BE ,证明△BED ≌△CAD ) 2.证明略(提示:延长AD 到点E ,使DE =AD ,连接BE ,证明△BED ≌△CAD ) 3.证明略(提示:延长CD 到点F ,使DF =CD ,连接BF ,证明△BDF ≌△ADC ,△CBE ≌△CBF )4.证明略(提示:延长AD 到点M ,使DM =AD ,连接BM ,证明△ADC ≌△MDB )5.证明略(提示:延长EF 到点M ,使EM =EF ,连接BM ,证明△CFE ≌△BME ) 6.证明略(提示:延长GE 交CB 延长线于点M ,证明 △AEG ≌△BEM )7.证明略(提示:延长EG 交CD 延长线于点M ,证明 △FGE ≌△DGM ,再证明三角形EG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F EBGCD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每日一题(4.15 4.19)1.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AD +BC ,E 是CD 的中点. 求证:AE ⊥BE .EDCB A2. 已知:如图,在△ABC 中,D 为BC 边中点,∠BDA =∠BAD ,E 为BD 中点,连接AE .求证:∠C =∠BAE .E D CA3. 已知:如图,△ABC 与△B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 ⊥AC ,ED ⊥BD ,垂足分别为点A ,点D ,连接EC ,F 为EC 中点,连接AF ,DF ,猜测AF ,DF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FED CA4. 已知:如图,D 为线段AB 的中点,在AB 上任取一点C (不与点A ,B ,D 重合),分别以AC ,BC 为斜边在AB 同侧作等腰Rt △ACE 与等腰Rt △BCF ,∠AEC =∠CFB =90°,连接DE ,DF ,EF . 求证:△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DE F5.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E 为BC 边的中点,∠BAE =∠EAF ,A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试探究线段AB 与A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EDCBA【参考答案】1. 证明: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FADEC B∵AD ∥BC∴∠D =∠DCF ,∠DAE =∠F ∵E 是CD 的中点∴DE =CE在△ADE 和△FCE 中=⎧⎪∠=∠⎨⎪=⎩∠∠D FCE DAE F DE CE ∴△ADE ≌△FCE (AAS ) ∴AD =FC ,AE =FE ∵AB =AD +BC ∴AB =CF +BC =BF 在△ABE 和△FBE 中=⎧⎪=⎨⎪=⎩AB FB BE BE AE FE ∴△ABE ≌△FBE (SSS ) ∴∠ABE =∠FBE =90° 即AE ⊥BE2. 证明:延长AE 到F ,使得EF =AE ,连接DF .AB CDE∵E 为BD 中点 ∴BE =ED在△ABE 和△FDE 中=⎧⎪=⎨⎪=⎩∠∠BE DE BEA DEF AE FE ∴△ABE ≌△FDE (SAS )∴AB =FD ,∠BAF =∠F ,∠B =∠FDE ∵∠BDA =∠BAD ∴BD =AB∵D 为BC 边中点 ∴CD =BD =AB =FD ∵∠BDA =∠BAD∴∠ADF =∠BDA +∠FDE ,∠ADC =∠B +∠BAD 即∠ADF =∠ADC 在△FAD 和△CAD 中=⎧⎪=⎨⎪=⎩∠∠FD CD FDA CDA AD AD ∴△FAD ≌△CAD (SAS ) ∴∠F =∠C ∴∠C =∠BAE3. 解:AF ⊥DF ,AF =DF ,理由如下: 延长DF 交AC 于点P .P AD EFC∵BA ⊥AC ,ED ⊥BD ∴∠BAC =∠EDA=90° ∴DE ∥AC ∴∠DEC =∠ECA ∵F 为EC 中点 ∴EF =FC在△EDF 和△CPF 中DEF PCF EFD CFP EF CF ∠=∠⎧⎪=⎨⎪=⎩∠∠ ∴△EDF ≌△CPF (AAS ) ∴DE =CP ,DF=PF∵△ABC 与△B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AC ,DE=BD ∴AB -BD=AB -DE=AC -CP 即AD =AP在△DAF 和△PAF 中DF PF AF AF AD AP =⎧⎪=⎨⎪=⎩∴△DAF ≌△PAF (SSS )∴∠DFA =∠PFA =90°,∠DAF =∠PAF =45° ∴AF ⊥DF ,AF =DF4. 证明:延长ED 到点G ,使得DG =DE ,连接BG ,FGDCAE FB∵D 为线段AB 的中点 ∴AD =BD在△EDA 和△GDB 中=⎧⎪=⎨⎪=⎩∠∠ED GD EDA GDB DA DB ∴△EDA ≌△GDB (SAS ) ∴EA =GB ,∠A =∠GBD∵△ACE 与△B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 =CE =BG ,CF =FB ,∠A =∠ECA =∠FCB =∠FBC =45° ∴∠ECF =90°,∠FBG =∠FBD +∠GBD =90° 在△ECF 和△GBF 中=⎧⎪=⎨⎪=⎩∠∠EC BG ECF GBF CF BF ∴△ECF ≌△GBF (SAS ) ∴EF =GF ,∠EFC =∠GFB ∵∠CFB =∠CFG +∠GFB =90° ∴∠EFG =∠EFC +∠CFG =90° 在△EFD 和△GFD 中,=⎧⎪=⎨⎪=⎩EF GF FD FD ED GD ∴△EFD ≌△GFD (SSS )∴∠EDF =∠GDF =90°,∠EFD =∠GFD =45° ∴ED =DF∴△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5. 解:AB =AF +CF ,理由如下: 延长AE 交DF 的延长线于点G .CFEBAD∵E 为BC 边的中点 ∴BE =CE ∵AB ∥DC∴∠B =∠BCG ,∠BAG =∠G 在△ABE 和△GCE 中=⎧⎪=⎨⎪=⎩∠∠∠∠B GCE BAE G BE CE ∴△ABE ≌△GCE (AAS ) ∴AB =GC ∵∠BAE =∠EAF ∴∠G =∠EAF ∴AF =GF ∵GC = GF +FC ∴AB =AF +CF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随堂测试)1. 在△ABC 中,AC =5,中线AD =4,则边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D ,E 在BC 上,且DE =EC ,过D 作DF ∥BA 交AE 于点F ,DF =AC . 求证:AE 平分∠BAC .FEC A【参考答案】1.3<AB<132.证明略(提示:延长AE 到点M ,使EM =AE ,连接DM , 证明△DME ≌△CAE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作业)3.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5,AC =3,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B C D A4.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在BC 上,点F 是CD 的中点,且AF ⊥AB ,若AD =2.7,BE =AE =5,求CE 的长.ABC D EF5. 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分别以AB ,AC 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EF =2AD .EAFCB6. 如图,在△ABC 中,AB >AC ,E 为BC 边的中点,AD 为∠BAC 的平分线,过E 作AD 的平行线,交AB 于F ,交CA 的延长线于G .求证:BF =CG .AC DEFG7. 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任取一点E ,作EF ⊥AB 交BD 于点F ,取FD 的中点G ,连接EG ,CG . 求证:EG =CG 且EG ⊥CG .BE AFGC D8. 已知:如图,∠ACB =90°,AC =BC ,D 为AB 上一点,连接CD ,AE ⊥CD 于E ,BF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F . 求证:△BCF ≌△CAE .ABC D EF9. 多项式9x 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能使它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式,则可以加上的单项式共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AD <42.2.3(提示:延长AF 交BC 于点G ,导角证明AE =EG )3.证明略(提示:延长AD 到点P ,使得AD =PD ,连接CP ,证明△ABD ≌△PCD ,△EAF ≌△PCA )4.证明略(提示:延长FE 到点H ,使得FE =EH ,连接CH ,证明△BFE ≌△CHE ,导角)5.证明略(提示:延长EG 交AD 于点P ,连接CE ,CP ) 6.证明略7.5;-1,-9x 2,-6x ,6x ,814x 4。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一)、三角形相关概念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的表示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其中线段AB、BC、A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一条射线.②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注意: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注意:①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②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要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c〉a,c+a>b.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a—c,c〉b-a.注意:判定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只需看两条较短的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三)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那么它的形状、大小都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起重机的支架采用三角形结构就是这个道理.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推理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四)三角形的内角结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表示:在△ABC中,∠A+∠B+∠C=180°(1)构造平角①可过A点作MN∥BC(如图)②可过一边上任一点,作另两边的平行线(如图)(2)构造邻补角,可延长任一边得邻补角(如图)构造同旁内角,过任一顶点作射线平行于对边(如图)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表示: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那么∠A+∠B=90°(因为∠A+∠B+∠C=180°)2题图D C B A E E A C B A C B A B C A BC E E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如:在△ABC 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如:△ABC 中,已知∠A :∠B :∠C=2:3:4,求∠A 、∠B 、∠C 的度数.(五)三角形的外角1.意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如图,∠ACD 为△ABC 的一个外角,∠BCE 也是△ABC 的一个外角, 这两个角为对顶角,大小相等. 2.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一课)精品PPT课件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一课)精品PPT课件

A
A’
O
O’
B
B’
课 本 P8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 做法如下:如图, 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 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 过角尺顶点 C的射线OC便是AOB的平分线.为什么?
解:在CMO和CNO中,
OM=ON,
CM=CN,
O
CO=CO,
2. 分别以B'、C'为圆心,
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 你能得出什
两弧交于点A ';
么结论?
3. 连接线段A'B'、A'C'.
则Δ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 为“边边边”或“SSS”。
用上面的结论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
探究活动
一个条件可以吗?
1. 有一条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2. 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不一定全等 不一定全等
结论:有一个条件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探究活动
两个条件可以吗?
1. 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不一定全等
2. 有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证明:在△ABC和△ADC中
A
AB=AD ( 已知 ) BC=CD (已知 )
B
D
AC= AC (公共边 )
∴ △ABC ≌ △ADC(SSS)
C
证明的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 证全等时要用的间接条件要先证好; ②三角形全等书写三步骤:
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 写出全等结论

学而思初二数学暑假班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认识.尖子班.教师版

学而思初二数学暑假班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认识.尖子班.教师版

1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买玻璃漫画释义满分晋级1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4级 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5级 全等中的 基本模型 三角形6级 特殊三角形之 等腰三角形暑期班 第一讲暑期班 第二讲暑期班 第四讲2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一、概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对应顶点: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为对应顶点. 对应角: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角为对应角. 对应边: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边为对应边.如图,若ABC △与A B C '''△全等,记作“ABC A B C '''△≌△”,其中顶点A 、B 、C 分别与顶点A '、B '、C '对应.注意: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的一般规律是:⑴把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翻折或旋转,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则重合的边就是对应边,重合的角就是对应角,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把对应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⑵有公共边时,则公共边为对应边;有公共角时,则公共角为对应角(对顶角为对应角);最大边与最大边(最小边与最小边)为对应边;最大角与最大角(最小角与最小角)为对应角.模块一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知识导航知识互联网CB A B'A'3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⑴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⑵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⑶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例1】 ⑴ 如果ABC DEF △≌△,则AB 的对应边是_______,AC 的对应边是_______ ,C∠的对应角是_______ ,DEF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两个三角形的周长ABC C △______DEF C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ABC S △_____DEF S △(填“>”、“=”、“<”).⑵ 如图,若ABC AEF △≌△,AB AE =,B E ∠=∠,则对应结论①AC AF =;②FAB EAB ∠=∠;③EF BC =; ④EAB FAC ∠=∠中 正确结论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东城区期末检测)⑶如图所示,若△ABE ≌△ACF ,且AB =5,AE =3,则EC 的长为( )A .2B .3C .4D .2.5【解析】 ⑴DE ,DF ,F ∠,ABC ∠,=,=;⑵C ;⑶A.【例2】 如图,已知ABC ADE △≌△,且10CAD ∠=︒,25B ∠=︒,120EAB ∠=︒,求DFB ∠的度数.【解析】 ∵ABC ADE △≌△∴25D B ∠=∠=︒,DAE BAC ∠=∠又∵10120CAD EAB ∠=︒∠=︒,∴11()(12010)5522DAE BAC EAB CAD ∠=∠=∠-∠=︒-︒=︒∴10552590DFB BAF B FAC CAB B ∠=∠+∠=∠+∠+∠=︒+︒+︒=︒【教师备选】如图,△ABC ≌△ADE 中,BA ⊥AE ,∠BAC =30°,AD =5,求BD 的长. 【解析】由题意得:∠BAC =∠DAE =30°,AB =AD ,∠BAE =90°,∴∠CAD =30°,夯实基础能力提升F E CB A F G EDCBAF ECB AEDCBA4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BAD =60°,∴△ABD 是等边三角形. 故可得:BD =AD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⑴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 .⑵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 . ⑶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 .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中的一个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 .⑸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 .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相等的边或角 是否全等全等:√ 不全等:×公理或推论(简写)三条边 √ SSS 两边一角 两边夹角√ SAS 两边与其中一边对角 × 两角一边 两角和夹边 √ ASA 两角与其中一角对边√ AAS 三角×特殊:直角三角形中,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选用斜边直角边“HL ”.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SSS尺规作图:已知ABC △,画一个A B C '''△,使A'B'AB A'C'AC B'C'BC ===,,. 并判断A B C '''△和ABC △是否全等.知识导航知识导航模块二 全等三角形的判断5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C BAC'B'A'【点评】 学生版方框内需要填充.【引例】已知:如图,AB DE AC DF BE CF ===,,.求证:AC DF ∥.分析:要证AC DF ∥,需证ACB DFE ∠=∠,只要证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BE CF =( )∴BE EC CF EC +=+( ) 即BC =_____. 在ABC △和DEF △中,()()()__________________AB BC AC =⎧⎪=⎨⎪=⎩∴__________≌___________( )∴ACB DFE ∠=∠( )∴AC DF ∥( )【解析】 分析:只要证ABC DEF △≌△.证明:∵BE CF =(已知)∴BE EC CF EC +=+(等量加等量和相等) 即BC EF =.在ABC △和DEF △中, AB DEBC EFAC DF =⎧⎪=⎨⎪=⎩(已知)(已证)(已知) ∴ABC DEF △≌△(SSS ).∴ACB DF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AC D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 此题非常基础,就是要给学生呈现一个标准的书写格式,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老师们一定要给学生强调到位,突出证明过程的重要性.夯实基础FEDCBA6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例3】 已知:如图,A 、F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B =DE ,BF =EC ,AC =DF .⑴求证:AB ∥DE ;⑵又知∠D =30°,∠DEC =15°,求∠CFB 的度数.【解析】 ⑴∵AC =DF ,∴AC FC DF FC -=-,即AF CD = 在ABF △和DEC △中,AB DEBF EC AF DC =⎧⎪=⎨⎪=⎩,∴(SSS)ABF DEC △≌△ ∴∠D =∠A ∴AB ∥DE .⑵ ∵ABF DEC △≌△∴∠D =∠A =30°,∠DEC =∠ABF =15° ∴∠CFB=∠A +∠ABF =45°.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AS尺规作图:已知ABC △,画一个A B C '''△,使A'B'AB A'C'AC A'A ==∠=∠,,. 并判断A B C '''△和ABC △C BAEDA'B'C'【点评】 学生版方框内需要填充.【例4】 如图,在△ABC 中,AB=CB ,∠ABC=90º,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边上,且BE=BD ,连结AE 、DE 、DC . ⑴求证:△ABE ≌△CBD ;能力提升知识导航能力提升AD FCBE ECDB A7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⑵若∠CAE=30º,求∠BCD 的度数.(2012西城一模)【解析】⑴∵ ∠ABC =90º,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 ∴ ∠A BE =∠CBD =90º . 在△ABE 和△CBD 中,⎪⎩⎪⎨⎧=∠=∠=,,,BD BE CBD ABE CB AB∴ △ABE ≌△CBD (SAS)⑵∵ AB =CB ,∠ABC =90º,∴ ∠CAB =45°. 又∵ ∠CAE =30º, ∴ ∠BAE =15°. ∵ △ABE ≌△CBD , ∴ ∠BCD =∠BAE =15°.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ASA &AAS尺规作图:已知ABC △,画一个A B C '''△,使B'C'BC B'B C'C =∠=∠∠=∠,,. 并判断A B C '''△和ABC △是否全等.C BAED C'B'A'思考:若将C'C ∠=∠改成A'A ∠=∠呢?画出的A'B'C'△和ABC △全等吗? 【点评】 学生版方框内需要填充.知识导航8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例5】 已知,如图,点D 在边BC 上,点E 在△ABC 外部,DE 交AC 于F ,若AD =AB ,∠1=∠2=∠3.求证:BC=DE . (2012石景山二模)【解析】∵∠1=∠2=∠3∴∠BAC =∠DAE 又∵∠DFC =∠AFE ∴∠C =∠E在△ABC 和△ADE 中BAC DAE C EAB AD ∠=∠⎧⎪∠=∠⎨⎪=⎩∴△ABC ≌△ADE (AAS) ∴BC =DE .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HL尺规作图:已知Rt ABC △,画一个Rt A B C '''△,使B'C'BC A'B'AB ==,.并判断A B C '''△和ABC △是否全等.C B AB'A'N C'M【点评】 学生版方框内需要填充.【例6】 已知:如图,AC 平分∠BAD ,CE ⊥AB 于E ,CF ⊥AD 于F ,且BC =DC ,求证:BE =DF . 【解析】∵AC 平分∠BAD∴∠FAC =∠EAC能力提升知识导航能力提升321F ED C BA F EDCBA9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又∵CE ⊥AB 于E ,CF ⊥AD 于F ∴∠F =∠CEA =90° 在△FAC 和△EAC 中 F CEA FAC EAC AC AC ∠=∠⎧⎪∠=∠⎨⎪=⎩∴△FAC ≌△EAC (AAS) ∴CF =CE ,在Rt △BEC 和Rt △DFC 中 BC DCCE CF =⎧⎨=⎩∴Rt △BEC ≌ Rt △DFC (HL) ∴BE =DF .【探究对象】全等三角形中图形所涉及的基本构图【探究目的】从构图角度更加熟悉全等三角形的图形及常规解法,辅以全国中考题作为例题【探究一】共边型 平移 对称 (翻折)【变式1】如图,己知AC =BD ,要使△ABC ≌△DCB ,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 (填一个即可) (2012黑龙江齐齐哈尔)【解析】∵AC =BD ,BC 是公共边,∴要使△ABC ≌△DCB ,需添加:①AB =DC (SSS )或②∠ACB =∠DBC (SAS )【变式2】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求证:∠DBC =∠DCB(2012江苏常州)DCBA10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解析】∵AD 平分∠BAC ,∴∠BAD =∠CAD又∵AB =AC ,AD =AD ,∴△BAD ≌△CAD (SAS )∴BD =CD ∴∠DBC =∠DCB【备注】等腰三角形基本知识请老师酌情补充.【变式3】如图,点E ,F 在BC 上,BE =CF ,∠A =∠D ,∠B =∠C ,求证:AB =DC .(2012广西钦州)【解析】∵点E ,F 在BC 上,BE =CF ,∴BE +EF =CFR +EF ,即BF =CE在△ABF 和△DCE 中,∵∠A =∠D ,∠B =∠C ,BF =CE , ∴△ABF ≌△DCE (AAS ) ∴AB =DC【探究二】共角型【变式4】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BE 、CD 相交于点O ,AE =AD ,要使△ABE ≌△ACD ,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只需一个即可,图中不能再添加其他点或线).(2012青海)【解析】∵∠A =∠A ,AE =AD∴添加:∠ADC =∠AEB (ASA ),∠B =∠C (AAS ),AB =AC (SAS ),∠BDO =∠CEO (ASA )可得△ABE ≌△ACD故填:∠ADC =∠AEB 或∠B =∠C 或AB =AC 或∠BDO =∠CEO .【变式5】如图所示,AB =DB ,∠ABD =∠CBE ,要使△ABC ≌△DBE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DCB AFEABCDOEC BDA11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件 (只需添加一个即可) .(2012山东潍坊)【解析】∵∠ABD =∠CBE ,∴∠ABD +∠ABE =∠CBE +∠ABE即∠ABC =∠DBE 又∵AB =DB∴添加:∠BDE =∠BAC (ASA ),BE =BC (SAS ),∠ACB =∠DEB (AAS )可得△ABC ≌△DBE故填:∠BDE =∠BAC 或BE =BC 或∠ACB =∠DEB .【探究三】平行型【变式6】如图,AD ∥BC ,E 是AB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 ,点G 在BC边上,且∠GDF =∠ADF .求证:△ADE ≌△BFE .(2012江苏镇江节选)【解析】∵AD ∥BC ,∴∠ADE =∠BFE∵E 是AB 的中点,∴AE =BE 又∵∠AED =∠BEF ∴△ADE ≌△BFE (AAS )【变式7】如图,点E 、F 在AC 上,AB ∥CD ,AB =CD ,AE =CF .求证:△ABF ≌△DCE .(2012福建福州)EABDCG EFA B CD12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解析】∵ AB ∥CD ,∴ ∠A =∠C∵ AE =CF ,∴ AE +EF =CF +EF ,即 AF =CE又∵ AB =DC ,∴ △ABF ≌△DCE (SAS )【变式8】如图,点A 、B 、D 、E 在同一直线上,AD =EB ,BC ∥DF ,∠C =∠F .求证:AC =EF .(2012四川宜宾)【解析】∵AD =EB ∴AD ﹣BD =EB ﹣BD ,即AB =ED又∵BC ∥DF ,∴∠CBD =∠FDB ∴∠ABC =∠EDF 又∵∠C =∠F ,∴△ABC ≌△EDF (AAS ) ∴AC =EF .【点评】此题AB =ED 的证明,也可看成是共边型. 【探究四】垂直型【变式9】如图,在△ABC 中,∠C =90°,点D 是AB 边上的一点,DM ⊥AB ,且AC=MD ,过点M 作ME ∥BC 交AB 于点E .求证:△ABC ≌△MED .(2012云南)【解析】∵MD ⊥AB ,∴∠MDE =∠C =90°∵ME ∥BC ,∴∠B =∠MED 又∵AC=MD∴△ABC ≌△MED (AAS ).【变式10】如图,已知△ABC 中,45ABC ∠=︒,F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4CD =,则线段DF 的长度为( ).A .22B . 4C .32D .42FEDCBAEFDABCMED CBA13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2011安徽芜湖)【解析】∵45ABC ∠=︒,AD 是△ABC 的高∴在等腰Rt △ABD 中,AD =BD∵∠BDF =∠ADC =90°,则根据“8字型”∠FBD =∠CAD ∴△BDF ≌△ADC (ASA ). ∴DF =CD =4,故选B .【变式11】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CE ⊥BE ,CE 与AB 相交于点F ,AD ⊥CF于点D ,且AD 平分∠F AC ,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加以证明. (2010吉林)【解析】△ADC ≌△ADF 、△ADC ≌△CEB 、△ADF ≌△CEB (写出其中两对即可)证法一:若选择△ADC ≌△ADF∵AD 平分∠F AC ,∴∠CAD =∠F AD ∵AD ⊥CF ,∴∠ADC =∠ADF =90° ∴△ADC ≌△ADF (ASA )证法二:若选择△ADC ≌△CEB∵AD ⊥CE ,BE ⊥CE ,∴∠ADC =∠CEB =90° ∵∠ACB =90°,∴∠ACD +∠ECB =90° 又∵∠ACD +∠DAC =90°,∴∠DAC =∠ECB 又∵AC =CB ,∴△ADC ≌△CEB (AAS )【例7】 如图所示为我国边境线上某界河,其中A 点在境外,我国地质勘探人员在不跨越国界的情况下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间的距离,请你给出解决方案并加以证明. 【解析】可以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CD =BC 再作出BF的垂线DE ,使A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的DE 的长就是AB 的长. 证明:在△ABC 和△EDC 中能力提升模块三 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应用AFD C B AFED CA B FEDCBA14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ABC EDC ACB ECD BC DC ∠=∠⎧⎪∠=∠⎨⎪=⎩∴△ABC ≌△EDC (ASA ) ∴AB =ED【例8】 如图所示,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⑴你能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吗?如果再加上AB AC =呢?⑵在⑴的基础上,连接EF 交AD 于M ,你能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吗? ⑶在⑵的基础上,当∠BAC =90︒时,你能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吗?【解析】⑴△AED ≌△AFD ;△AED ≌△AFD ,△BED ≌△CFD ,△ABD ≌△ACD⑵△ABD ≌ACD ,△ADE ≌△ADF ,△BDE ≌△CDF ,△AEM ≌△AFM , △DEM ≌△DFM⑶△ABD ≌△ACD ,△ADE ≌△ADF ≌△BDE ≌△CDF , △AEM ≌△AFM ≌△DEM ≌DFM .【教师备选】为什么SSA 不能判定全等尺规作图:已知线段a b ,和角α,求作ABC △,使得BC a AC b A α==∠=,,,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探索创新FE DCBA M FEDCBAabαB'CBA15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16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训练1. 已知:如图,AC 与BD 交于O 点,AB DC ∥,AB DC =.⑴ 求证:AC 与BD 互相平分;⑵ 若过O 点作直线l ,分别交AB DC 、于E F 、两点, 求证:OE OF =.【解析】 ⑴ ∵AB DC ∥,∴A C ∠=∠,在AOB △和COD △中, A CAOB COD AB CD ∠=∠⎧⎪∠=∠⎨⎪=⎩∴()AAS AOB COD △≌△, ∴AO CO BO DO ==,, 即AC 与BD 互相平分. ⑵由⑴可知AO CO =, 在AOE △和COF △中, AOE COF A C AO CO ∠=∠⎧⎪∠=∠⎨⎪=⎩∴()AAS AOE COF △≌△, ∴OE OF =另:证明BOE DOF △≌△也可.训练2. 如右图所示,AB CD ∥,AC DB ∥,AB CD =,AD 与BC 交于O ,AE BC ⊥于E ,DF BC ⊥于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哪几对?并简单说明理由.【解析】 7对:AOB △≌DOC △;AOC △≌DOB △;AEO △≌DFO △; AEC △≌DFB △;ABC △≌DCB △;ABD △≌DCA △; AEB △≌CFD △.理由略.训练3. 请分别按给出的条件画ABC △(不写画法),并说明所作的三角形是否唯一;如果有不唯一的,想一想,为什么?⑴ 1202cm 4cm B AB AC ∠=︒==,,;⑵ 902cm 3cm B AB AC ∠=︒==,,; ⑶ 302cm 3cm B AB AC ∠=︒==,,; ⑷ 302cm 2cm B AB AC ∠=︒==,,; ⑸ 302cm 1cm B AB AC ∠=︒==,,; ⑹ 302cm 1.5cm B AB AC ∠=︒==,,;思维拓展训练(选讲)AFEO D CBlOF EDCBA17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解析】 只有⑹所作的三角形不唯一.训练4. 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⑴ 请你画图举例说明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⑵ 阅读与证明:对于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它们全等. 可证明如下:已知:ABC △、111A 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11AB A B =,11BC B C =,1C C ∠=∠.求证:111ABC A B C △≌△.(先把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 证明:分别过点B ,1B 作BD AC ⊥于D ,1111B D AC ⊥于1D ,则11190BDC B D C ∠=∠=︒,(如果需要添加辅助线,先说明辅助线做法)DCBAD 1C 1B 1A 1∵在BCD △和111B C D △中,11111190BDC B D C C C BC B C∠=∠=︒⎧⎪∠=∠⎨⎪=⎩∴111()BCD B C D AAS △≌△ ∴11BD B D =∵在ADB △和111A D B △中,111111190BD B D AB A B ADB A D B =⎧⎪=⎨⎪∠=∠=︒⎩∴ 111()ADB A D B HL △≌△,∴ 1A A ∠=∠, ∵在ABC △和111A B C △中,1111A A C C BC B C∠=∠⎧⎪∠=∠⎨⎪=⎩∴ 111()ABC A B C AAS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你们来试试吧! ⑶归纳与叙述:由⑴、⑵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解析】⑴;⑵略;⑶若ABC △、111A 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或均为直角三角形或均为钝角三角形,且11AB A B =,11BC B C =,1C C ∠=∠,则111ABC A B C △≌△.18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题型一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巩固练习【练习1】 ①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⑴ ;⑵ ;⑶ ;⑷ ;⑸ ;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边、对应角、周长、面积都分别 . ② 两个三角形具备下列( )条件,则它们一定全等. A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 B .三个角对应相等C .两角和一组对应边相等D .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③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D .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析】 ①⑴定义,⑵SAS ,⑶ASA ,⑷AAS ,⑸SSS ,⑹HL ;相等.②C ;③D .【练习2】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解析】 30︒.题型二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巩固练习【练习3】 已知:如图,C 为BE 上一点,点A D ,分别在BE 两侧.AB ED ∥,AB CE =,BC ED =.求证:AC CD =.(北京中考试题)【解析】 ∵AB ED ∥,∴B E ∠=∠.在ABC △和CED △中, AB CE B E BC ED =⎧⎪∠=∠⎨⎪=⎩,,, ∴ABC CED △≌△. ∴AC CD =.【练习4】 如图所示,已知AC BC ⊥,AD BD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试证明CE DF =.实战演练FE DCBAA CEDBDCBA19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分析】 法一,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可以利用“HL ”证明ABC BAD △≌△,得到CAB DBA ∠=∠,然后再利用“AAS ”证明CAE DBF △≌△,即可得出CE DF =.法二,此题在证明了ABC BAD △≌△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ABC BAD S S =△△,而这两个三角形又是同底的,可以得出高CE 等于高DF .【解析】 法一:∵AC BC ⊥,AD BD ⊥,∴90ACB BDA ∠=∠=°. 在Rt ABC △和Rt BAD △中, ()AB BA BC AD =⎧⎨=⎩边,,公共 ∴Rt Rt (HL)ABC BAD △≌△,∴AC BD =,CAB DB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CE AB ⊥于点E ,DF AB ⊥于点F , ∴90CEA DFB ∠=∠=°. 在CAE △和DBF △中, 90CEA DFB CAE DBF AC BD ∠=∠=⎧⎪∠=∠⎨⎪=⎩°,,, ∴(AAS)CAE DBF △≌△,∴CE D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法二:∵AC BC ⊥,AD BD ⊥,∴90ACB BDA ∠=∠=°. 在Rt ABC △和Rt BAD △中, AB BA BC AD =⎧⎨=⎩,,∴Rt Rt (HL)ABC BAD △≌△, ∴ABC BAD S S =△△.又∵AB AB =,CE AB ⊥,DF AB ⊥, ∴CE DF =.【点评】 本题方法一通过两次直角三角形全等得到结论,其中第一次全等运用了“HL ”,第二次全等运用了“AAS ”,要注意区别.通过方法二我们可以知道有时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相等也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题型三 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应用 巩固练习【练习5】 ⑴如图,AB CD =,AD 、BC 相交于点O ,要使ABO DCO △≌△,应添加的条件为 .(添加一个条件即可)⑵在ABC △和A B C '''△中,AB A B ''=,B 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 定能保证ABC A B C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A .BCBC ''= B .A A '∠=∠ C .AC A C ''=D .C C '∠=∠ 【解析】 ⑴A D ∠=∠或B C ∠=∠;⑵C .O DCBA20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测1.⑴如果ABC DEF △≌△,且ABC △的周长是100cm ,A 、B 分别与D 、E 对应,且 30AB =cm ,25DF =cm ,那么BC 的长为 . ⑵ABC △中,::4:3:2BAC ACB ABC ∠∠∠=,且ABC DEF △≌△,则DEF ∠=______.【解析】 ⑴∵ABC △≌DEF △,∴25DF AC ==cm .又∵ABC △的周长是100cm ,∴(1003025)cm 45cm BC =--= ⑵∵ABC △≌DEF △,∴DEF ABC ∠=∠.又∵::4:3:2BAC ACB ABC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40ABC ∠=︒,∴40DEF ∠=︒.测2.如图所示,ABC △中,D 、E 分别在AC 、AB 上,BD 与CE 交于 点O ,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 DCO ∠=∠;②BEO CDO ∠=∠;③BE CD =;④OB OC = 上述四个条件中,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形) .【解析】 ①③、①④、②③、②④.测3.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C ≠B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4对B. 6对.C.8对D.10对 【解析】 C课后测A BCDEOODCBA第十五种品格:创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所以创新是时代的必须,也是所有人快速进步的必要手段.【创新的三个层次】一、处处是创造之处,人人是创造之人;二、敢想敢做,有付出定会有收获;三、坚持敢于创新的理念,持之以恒,追求奋斗,终会辉煌.钓鱼钓出食品冷冻法1940年,美国皮革商巴察在出售了自己的食品冷冻法专利后得到了3000万美元.这笔财富的获得完全得益于他的钓鱼爱好.巴察经常去纽芬兰海岸,在结了冰的海上凿洞钓鱼.从海水中钓起的鱼放在冰上立即被冻得硬梆梆的.当几天后食用这些冻鱼时,巴察发现只要鱼身上的冰不溶化,鱼味就不变.根据这一发现,巴察着手试验将肉和蔬菜冰冻起来.他高兴地发现,只要把肉和蔬菜冻得像那些鱼一样,就能保持新鲜.经过反复试验,他进一步发现:冰冻的速度和方法不同,会影响食品冰冻后的味道和保鲜程度.经过几个月废寝忘食的摸索,巴察为他发明的食物冰冻法申请了专利.由于这是一种具有极大潜力和应用范围的新技术,所以找上门来的人很多.巴察待价而沽,最终,通用食品公司以3000万美元的巨款把这项专利拿到了手.处处留心自己身边的机会,锲而不舍地加以探究,便会开发出新的财富.初二暑期·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21。

人教版八年级培优课堂讲义 第01讲 认识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培优课堂讲义 第01讲 认识三角形

第01讲认识三角形考点·方法·破译1.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2.知道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内角、外角) .4.掌握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5.会用方程的思想解与三角形基本要素相关的问题.6.会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到基本图形,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典·考题·赏析【例1】若的三边分别为4,x,9,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当周长为奇数时,x=_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第三边小于两边之和而大于两边之差故5<x<13,18<l<26;周长为19时,x=6,周长为21时,x =8,周长为23时,x=10,周长为25时,x=12,【变式题组】01.若△ABC的三边分别为4,x,9,且9为最长边,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02.设△ABC三边为a,b,c的长度均为正整数,且a<b<c,a+b+c=13,则以a,b,c为边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___个.03.用9根同样长的火柴棒在桌面上摆一个三角形(不许折断)并全部用完,能摆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个数是().A.1 B.2 C.3 D.4【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8cm,周长为58cm,试求三角形三边的长.【解法指导】对等腰三角形,题目没有交代底边和腰,要给予讨论.当18cm为腰时,底边为58-18×2=22,则三边为18,18,22. 当18cm为底边时,腰为58182=20,则三边为20,20,18.此两种情况都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18cm ,18cm ,22cm 或18cm , 20,20cm . 【变式题组】01.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 ,12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 .24cmB .30cmC .24cm 或30cmD .18cm0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条边的是( )A .13cmB .6cmC .5cmD .4cm0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和10两部分,则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_______.【例3】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DE 是△ADC 的中线,EF 是△DEC 的中线,FG 是△EFC 的中线,若S △GFC =1cm 2,则S △ABC =_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中线将原三角形面积一分为二,由FG 为△EFC 的中线,知S △EFC =2S △GFC =2.又由EF 为△DEC 中线,S △DEC =2S △EFC =4.同理S △ADC =8,S △ABC =16.【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BE 的中点,S △ABC =4,则S △EFC =______________.02.如图,点D 是等腰△ABC 底边BC上任意一点,DE ⊥AB 于E ,DF ⊥AC 于F ,若一腰上的高为4cm ,则DE +DF =______________.0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AB ) ,点E 在BC 上,且AE =AD ,DF ⊥AE 于F ,则DF 与AB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例4】已知,如图,则∠A +∠B +∠C +∠D +∠E =_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这是本章的一个基本图形,其基本方法为构造三角形或四边形内角和,结合八字形角的关系即ABCD,∠A +∠B =∠C +∠D .故连结BC 有∠A +∠D =∠DBC +∠ACB ,∴∠A +∠B +∠C +∠D +∠E =180°【变式题组】01.如图,则∠A +∠B +∠C +∠D +∠E =______________.(第2题图)FECA02.如图,则∠A +∠B +∠C +∠D +∠E +∠F =______________. 03.如图,则∠A +∠B +∠C +∠D +∠E +∠F =______________.【例5】如图,已知∠A =70°,BO 、CO 分别平分∠ABC 、∠ACB .则∠BOC = _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这是本章另一个基本图形,其结论为∠BOC =12∠A +90°.证法如下: ∠BOC =180°-∠OBC -∠OCB =180°-12∠ABC -12∠ACB =180°-12(180°-∠A )= 90°+12∠A .所以∠BOC =125°. 【变式题组】01.如图,∠A =70°,∠B =40°,∠C =20°,则∠BOC =______________. °,点P 、O 分别是∠ABC 、∠ACB 的三等分线的交点,则∠OPC =______________.03.如图,∠O =140°,∠P =100°,BP 、CP 分别平分∠ABO 、∠ACO ,则∠A =______________.【例6】如图,已知∠B =35°,∠C =47°,AD ⊥BC ,AE 平分∠BAC ,则∠EAD =_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EAD =90°-∠AED =90°-(∠B +∠BAE )= 90°-∠B -12(180°-∠B -∠C )= 90°-∠B -90°+12∠B + 12∠C =12(∠C -∠B ) ,故∠EAD =6°.【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B =39°,∠C =61°,BD ⊥AC ,AE 平分∠BAC ,则∠BFE =__________.02.如图,在△ABC 中,∠ACB =40°,AD 平分∠BAC ,∠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P ,点F 是BC 上一动点(F 、D 不重合) ,过点F 作EF ⊥BC 交于点E ,下列结论:①∠P +∠DEF 为定值,②∠P -∠DEF 为定值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例7】如图,在平面内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至△AB ′C ′,使CC ′∥AB ,若∠BAC =70°,则旋转角α=_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利用平移、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这条性质来解题.∵CC ′∥AB ,∴∠C ′CA =∠CAB =70°,又AC =AC ′,∴∠C ′AC =180°-2×70°=40°【变式题组】01如图,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板画∠AOB =45°,并将三角板沿OB 方向平移到如图所示的虚线后绕点M 逆时针方向旋转22°,则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OA 的直角α=______________.(例6题图)E DA02.如图,在平面内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α角度得到△OA ′B ′,若点A ′在AB 上时,则旋转角α=______________.(∠AOB =90°,∠B =30°)3.如图,△ABE 和△ACD 是△ABC 沿着AB 边,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BAC =130°,则∠α=__________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 .5个B .6个C .7个D .8个02.如果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确定03.有4条线段,长度分别是4cm ,8cm ,10cm ,12cm ,选其中三条组成三角形,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0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C .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D .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05.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06.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07.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5cm ,另一边长是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08.三角形三条边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三角形的周长不大于18,则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09.如图,在△ABC 中,∠A =42°,∠B 与∠C 的三等分线,分别交于点D 、E ,则∠BDC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E D A10.如图,光线l 照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在平面镜Ⅰ、Ⅱ之间来回反射,已知∠α=55,∠γ=75°,∠β=______________. 11.如图,点D 、E 、F 分别是BC 、AD 、BE 的中点,且S △EFC =1,则S △ABC =______________. 12.如图,已知: ∠1=∠2,∠3=∠4,∠BAC =63°,则∠DAC =______________. 13.如图,已知点D 、E 是BC 上的点,且BE =AB ,CD =CA ,∠DAE =13∠BAC ,求∠BAC 的度数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在△ABC 中,2∠A =3∠B ,且∠C -30°=∠A +∠B ,则△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B .C .0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a 、b 、c 的长都是整数,且a ≤b ≤c ,如果b =7,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A .21个B .28个C .49个D .54个03.在△ABC 中,∠A =50°,高BE 、CF 交于O 点,则∠BOC =______________.04.在等腰△ABC 中,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6°,则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 05.如图,BP 平分∠ABC 交CD 于点F ,DP 平分∠ADC 交AB 于点E ,若∠A =40°,∠C =38°,则∠P = ______________.06.周长为30,且各边长互不相等且都是整数的三角形有多少个?07.设△ABC 三边a 、b 、c 的长度均为自然数,且周长不大于30,并满足(a -b ) 2+(a -c ) 2+(b -c ) 2=26,问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注:全等三角形只算一个)08.在一次数学小组活动后,小明清理课桌上的三角形模型,经清点,共有11个钝角,15个直角,100个锐角,于是他把这些数据写在“数学园地”上征答:“共有多少个锐角三角形?”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09.现有长为150cm 的铁丝,要截成n (n >2)小段,每段的长为不小于1cm 的整数,如果其中任意3小段都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求n 的最大值,此时有几种方法将该铁丝截成满足条件的n 段?10.如图,在△BCD 中,BE 平分∠DBC 交CD 于F ,延长BC 至G ,CE 平分∠DCG ,且EC 、DB 的延长线交于A 点,若∠A =30°,∠DFE =75°.(第13题图)E ACGF E ACD(1)求证: ∠DFE=∠A+∠D+∠E;(2)求∠E的度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 解直角三角形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解直角三角形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版

例4:一段路基的横断面是梯形,高为4.2米, 上底的宽是 12.51米,路基的坡面与地面的倾 角分别为32°和28°,求路基下底的宽(精 确到0.1米) tan32°=0.6249 tan28°=0.5371
D
高4.2 A
32° E
12.51
C
28学到了哪些知识?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2、测珠穆朗玛峰的测量方法之一
最多60米为一个测量站,在测量站的两端设 立两个标尺,通过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可以 测算出两根标尺之间的高差。我们再以起算 面为基准,把这一站一站的高差不断累加起 来,一直测向珠峰。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 得到珠峰的高度。
六、实践探索作业
• 1 、教材第120页13题。 • 2 、运用你学到的数学知识设计一种 • 测量珠峰的方案。
铅垂线
视线
仰角 俯角
水平线
视线
例3:如图,为了测量电线杆的高
度AB,在离电线杆22.7米的C处,
用高1.20米的测角仪CD测 得电线
杆顶端B的仰α=22°,求电线杆
AB的高(精确到0.1米)
tan22°=0.4040
B
D
α
E
C
A
解: 在RtΔBDE中, BE=DE×tan α
=AC×tan α
B
=22.7×tan 22°
≈9.17
D
α=22°
E
AB=BE+AE 1.2
=BE+CD
C
22.7
A
=9.17+1.20
≈10.4(米)
答:电线杆的高度约为10.4米
三、活学活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三角形知识点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解题技巧:“当三条线段中最长的线段小于另两条线段之和时,或当三条线段中最短的线段大于另两条线段之差时,即可组成三角形”【典例】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化简:|a+b﹣c|﹣|a﹣b﹣c|+|a﹣b+2c|=________.【答案】3a﹣b【解析】解:∵△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c,∴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a+b﹣c=(a+b)-c>0,a﹣b﹣c=a-(b+c)<0,a﹣b+c=(a+c)-b>0(即a﹣b+2c>0),∴|a+b﹣c|﹣|a﹣b﹣c|+|a﹣b+2c|=a+b﹣c-[-(a﹣b﹣c)]+(a﹣b+2c)=3a﹣b故答案为:3a﹣b【方法总结】本题是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性质的综合问题:1、怎样判断绝对值内三边运算值的正负:①当绝对值内有一个减号时,三边运算值是正,例如|a+b﹣c|= a+b﹣c②有绝对值内有两个或三个减号时,三边运算值是负,例如|a﹣b﹣c|=-(a﹣b﹣c)2、注意“-|a ﹣b ﹣c|”在去绝对值符号的时候,为避免错误,可写成-[-(a ﹣b ﹣c )]的形式,再去括号。

a ﹣b+2c 可看做(a ﹣b+c )+c ,再判断正负。

【随堂练习】1.(2018秋•嘉善县期末)若ABC ∆三边a 、b 、c 的长都是偶数,且a b c <,若2(b k k =是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10 个(用k 的代数式表示).【解答】解:若三边能构成三角形则必有两小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a b c +>. b c ,b c a b ∴<+,又c b a b -<<,三角形的三边a ,b ,c 的长都是整数,02a k ∴<<,1a ∴=,k .当2a =时,57c <<,此时,6c =;当3a =时,58c <<,此时,6c =,7;当4a =时,59c <<,此时,6c =,7,8;当5a =时,510c <<,此时,6c =,7,8,9;∴一共有123410+++=个.故答案为:10.2.(2019春•昌江区校级期中)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m +,10,21m -,则m 的取值范围为 313m << .【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即(21)(2)10(21)(2)10m m m m -++>⎧⎨--+<⎩, 解不等式组得,313m <<.二.解答题(共1小题)3.(2016春•石狮市期末)如图,已知ABC ∆.(1)若4AB =,5AC =,则BC 边的取值范围是 19BC << ;(2)点D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过点D 作//DE AC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若55E ∠=︒,125ACD ∠=︒,求B ∠的度数.【解答】解:(1)4AB=,5AC=,∴-<<+,BC5445即19<<,BC故答案为:19<<;BC(2)125ACD∠=︒,∴∠=︒-∠=︒,18055ACB ACDDE AC,//∴∠=∠=︒.BDE ACB55∠=︒,55E∴∠=︒-∠-∠=︒-︒-︒=︒.180180555570B E BDE知识点2 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等底同高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典例】A B C的面积是14,求△ABC1.如图,A、B、C分别是线段A1B、B1C、C1A的中点,若111的面积?【解析】解:如图,连接AB1,BC1,CA1,∵A 、B 分别是线段A 1B ,B 1C 的中点,∴111A AB ABB S S =△△,1ABB ABC S S =△△∴111A AB ABB ABC S S S ==△△△,∴111112A BB A AB ABB ABC S S S S =+=△△△△,同理:111122B CC ABC A AC ABC S S S S ==△△△△,,∴111111111714A B C A BB B CC A AC ABC ABC S S S S S S =+++==△△△△△△∴2ABC S =△,【方法总结】本题已知:A 、B 、C 分别是线段A 1B 、B 1C 、C 1A 的中点,所以我们连接AB 1,BC 1,CA 1,使A 1B 、B 1C 、C 1A 成为三角形的中线,寻找三角形面积的关系,从而得到111A B C 与△ABC 面积的关系。

知识点3三角形的高线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2、三角形的面积:(1)三角形的面积:底与高乘积的一半(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高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边长度之比【典例】1.如图,△ABC 中,AB=AC ,CG ⊥AB 于G ,P 为线段BC 上的一动点,PK ⊥AB 于K ,PM ⊥AC 于M ,探究线段PK 、PM 与CG 之间的数量关系.【解析】解:连接AP,∵CG⊥AB,PK⊥AB,PM⊥AC,∴S△ABC=12AB•CG,S△ABP=12AB•PK,S△ACP=12AC•PM,∵S△ABC=S△ABP+S△ACP,∴12AB•CG=12AB•PK+12AC•PM,即AB•CG=AB•PK+AC•PM,∵AB=AC,∴CG=PK+PM.【方法总结】本题利用三角形面积相等,确定线段的关系:连接AP,可分别表示出△ABP、△ACP和△ABC的面积,根据面积相等可找到PK、PM与CG之间的关系.知识点4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交点在三角形内。

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典例】1.已知△ABC,如图,若D点是△ABC内任一点,BD、CD分别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上,则∠D、∠A的关系为_________【答案】1902D A ∠=︒+∠【解析】解:(1):∵BD、CD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DBC=12∠ABC,∠DCB=12∠ACB,∵∠BDC=180°﹣∠DBC﹣∠DCB=180°-12(∠ABC+∠ACB)∵∠ABC+∠ACB=180°﹣∠A,∴∠BDC =180°﹣12(180°﹣∠A)=90°+12∠A,即190D A ∠=︒+∠.2【随堂练习】1.(2019春•凤翔县期末)如图,在ABC∆中,90ACB∠=︒,CD AD⊥,垂足为点D,有下列说法:①点A与点B的距离是线段AB的长;②点A到直线CD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③线段CD是ABC∆边AB上的高;④线段CD是BCD∆边BD上的高.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答】解:①、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得出:点A 与点B 的距离是线段AB 的长,∴①正确;②、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是线段AD 的长,∴②正确;③、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ABC ∆边AB 上的高是线段CD ,∴③正确; ④、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DBC ∆边BD 上的高是线段CD ,∴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共4个.故选:D .2.(2018秋•柯桥区期末)在ABC ∆中,A ∠是钝角, 下列图中画BC 边上的高线正确的是( )A .B .C .D .【解答】解: 过点A 作直线BC 的垂线段, 即画BC 边上的高, 所以画法正确的是D .故选:D .二.解答题(共4小题)3.(2019春•洛宁县期中)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C ∆的周长比ABD ∆的周长多5cm ,AB 与AC 的和为13cm ,求AC 的长.【解答】解:AD 是BC 边上的中线,D ∴为BC 的中点,CD BD =.ADC ∆的周长ABD -∆的周长5cm =.5AC AB cm ∴-=.又13AB AC cm +=,9AC cm ∴=.即AC 的长度是9m .4.(2019春•合浦县期中)如图,在ABC ∆中,CF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中线,若2AE =,3AF =,且ABC ∆的周长为15,求BC 的长.【解答】解:CF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中线,2AE =,3AF =, 2236AB AF ∴==⨯=,2224AC AE ==⨯=,ABC ∆的周长为15,15645BC ∴=--=.5.(2019春•上蔡县期末)如图,ABC ∆中,AD 是高,AE 、BF 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50CAB ∠=︒,60C ∠=︒,求DAE ∠和BOA ∠的度数.【解答】解:50CAB ∠=︒,60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