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文言文常见词语知识点汇总(一).doc
文言文高频实词汇总打印
文言文高频实词汇总打印一、名词。
1. 君(jūn)-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
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
君王。
君上。
国君。
君权。
君临。
君侧。
- 古代的封号:商君。
平原君。
信陵君。
长安君。
- 对对方的尊称:张君。
诸君。
2. 臣(chén)-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
臣子。
臣服。
君臣。
-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 古人谦称自己。
3. 民(mín)-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
民主。
民国。
民法。
公民。
国民。
- 指人或人群:居民。
民族。
-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
民歌。
民谚。
民俗。
民风。
4. 国(gu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
国土。
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
国号。
国度(指国家)。
国策。
国情。
国法。
国力。
国防。
国威。
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
国格。
国魂。
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 特指中国的:国产。
国货。
国粹。
国乐(yuè)。
国药。
5. 山(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山崖。
山峦。
山川。
山路。
山头。
山明水秀。
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
亦称“房山”)。
- 形容大声:山响。
山呼万岁。
6. 水(shu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
水滴石穿。
水泄不通。
- 河流:汉水。
湘水。
- 江河湖海的通称。
水库。
水利。
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
水可载舟。
跋山涉水。
依山傍水。
- 液汁:水笔。
墨水。
-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
外水。
肥水。
二、动词。
1. 行(xíng/háng)- 读xíng时:- 走:行走。
步行。
旅行。
行踪。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认识并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认识并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文言词语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熟练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非常关键。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适当地了解并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对他们的语文学习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就三年级语文上册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并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
一、名词类文言词语1. 小河清、扁舟、青草、花草、白云、渔船、竹篱、秋风等词语,都是用来描述大自然景物的名词类文言词语。
通过观察并记忆这些词语,学生能够更好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
2. 父亲、母亲、弟弟、姐姐、哥哥、妹妹等家庭成员称谓,也是常见的文言词语。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与家人交流的机会,通过使用这些文言词语,能够更加文雅地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与敬意。
二、动词类文言词语1. 研磨、拾捡、瞻仰、观察、躬身、徘徊等词语都是用来描述人们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类文言词语。
学生通过运用这些词语,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周围人们的所作所为,达到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的目的。
2. 敦厚、睿智、细腻、深沉、温柔、豪爽等词语是用来描述人物性格特点的动词类文言词语。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言词语所表达的意义来理解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形容词类文言词语1. 雄壮、寒冷、温暖、灼热、柔软、舒适等词语都是用来形容物体的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类文言词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解并运用这些形容词,能够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形态和特点。
2. 明亮、幽深、空旷、狭窄、繁华、清幽等词语是用来描绘环境特点的形容词类文言词语。
学生可以通过运用这些词语,准确地描述所处环境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与认识常见的文言词语,可以帮助三年级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上下文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
此外,学生还应逐渐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通过不断地运用,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文言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文言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小学三年级是孩子们接触文言文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文言文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初步感知。
以下是三年级上册文言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常见的文言字词1、“之”字“之”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多样。
常见的有:作助词,相当于“的”,如“山川之美”;作代词,指代人或事物,如“友人惭,下车引之”(这里的“之”指代元方)。
2、“于”字表示“在”,例如“于土墙凹凸处”;有时也表示“到”,如“至于夏水襄陵”。
3、“其”字作代词,可指代“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如“其邻人之父亦云”;有时也指代“那”“那个”“那些”,如“其人弗能应也”。
4、“而”字常用来连接两个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比如“敏而好学”中表示并列;“学而时习之”中表示承接;“人不知而不愠”中表示转折。
二、简单的文言句式1、判断句以“……者,……也”“……,……也”“……者,……”等形式来表示判断。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省略句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主语、宾语等成分。
如“(吾)日中时远也”,省略了主语“吾”。
3、倒装句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如“何有于我哉?”正常语序应为“于我有何哉?”三、文言文的朗读与停顿朗读文言文时,要注意字音的准确,特别要注意一些多音字在文言文中的读音。
同时,要学会根据文意进行恰当的停顿。
比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的停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理解文意三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内容通常比较简单,多以小故事为主。
在理解文意时,可以结合注释和插图,先弄清楚每个字词的意思,再把它们串联起来理解整个句子和故事的含义。
例如《司马光》这篇文言文,通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样的描述,展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
孩子们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把自己代入到故事中,更好地感受文言文所传达的情境。
五、背诵与积累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古文词汇必备初中三年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古文词汇必备初中三年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古文中常见的基本词汇1. 起始词:伊、予、汝、尔、卿、余、吾、既、曷例句:吾辈学生当有担当之心。
2. 人称代词:彼、之、若、余、予、尔例句:若只望前进一步,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
3. 形容词:佳、良、美、善、好、恶、凶、喜、妙、奇例句:绘画良久之际,方得一幅佳作。
4. 动词:行、行步、行止、策、使、为、处、居、视、听、思例句:视万物而思其理,方可明真理。
5. 连词:然、兮、而、故、乃、则、焉、之例句:不经一番彷徨,哪得珍藏的智慧之宝。
6. 副词:可、自、固、已、仍、常、亦、犹、往、必、无例句:努力向前,定能攀登上成功的顶峰。
7. 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例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二、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形容抽象的概念或其他事物。
例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2. 排比:通过对两个或多个词、短语或句子的逐一列举,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例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 对仗:通过将句子或短语分成两部分,使得对应的句子或短语在音韵和结构上相似,增强语句的韵律美和意境。
例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 比拟: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形象。
例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 倒装:将语序颠倒,常用于句首或句中,以突出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语气或情感。
例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三、古文中常见的句式结构1. 并列句:具有并列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句子并列在一起。
例句:山高水长,天地间,人间百态,生生不息。
2. 现象句:提出具体事物或情况的句子。
例句:夜深人静,窗外传来虫鸣之声。
3. 倒装句:将句子的语序调换,以突出句首的词语或句子。
例句:课间休息,教室里一片嬉笑声。
4. 陈述句:陈述一种事实或真理。
例句:人之初,性本善。
四、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形容抽象的概念或其他事物。
三年级古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古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三年级古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三年级学习的古文知识点博大精深,包含了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下面对三年级古文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古文基础知识1. 古文的特点:古文通常采用文言文形式,注重表达含蓄、深入的意思,引用典故、修辞手法丰富。
2. 古文的阅读方法:阅读古文时,要注重理解上下文的关系,注意词语的多义和典故的引用。
可以通过理解古文的语境、研究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二、常见的古文知识点1. 古文名句(1)《孟子》:“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2)《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古文名句是古代文化的精髓,通过阅读、背诵和解析古文名句,可以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 古文篇目古代文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古文篇目,如《触龙说赵飞燕卧冰》、《游子吟》、《将进酒》等。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古文篇目,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考。
3. 古代典故古代典故是指流传至今、具有一定内涵和修辞特点的故事。
比如《梦幻黄粱》、《岳阳楼记》等。
了解古代典故可以帮助理解古文中隐含的意思和情感。
4. 古文修辞手法古文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古文的含义。
三、古文学习有效方法1. 多读经典古文:读经典古文,增加对古文的理解和体会,提高阅读水平。
2. 善用词典和工具书:在阅读古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字典进行解释,了解更多的古文用词。
3. 多理解上下文关系:古文的表达方式通常比较含蓄隐晦,需要通过理解上下文的关系,提炼出真正的含义。
4. 多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总结古文知识点,将所学内容进行归类和归纳,便于记忆和理解。
通过对三年级古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古文的基础知识,增加对古文的理解和体会。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并能够在阅读古文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文言文词语归纳整理
文言文词语归纳整理
一、五行归纳
1. 金:黄金、玉、银、珍宝等
2. 木:树木、竹、木材、木料等
3. 水:江河、海洋、波浪、流水等
4. 火:火焰、炎热、烈火、烈阳等
5. 土:土地、泥土、尘埃、山峰等
二、农业类归纳
1. 农田:田地、稻田、田野、麦田等
2. 农作物:庄稼、谷物、粮食、蔬菜等
3. 农事:耕种、播种、收获、种植等
4. 农具:犁、耙、锄、镰刀等
三、天文地理类归纳
1. 天空:苍穹、天幕、星空、云朵等
2. 地面:大地、沙漠、高山、平原等
3. 天气:晴朗、阴云、雷雨、寒冷等
4. 方位:东、南、西、北等
四、人体类归纳
1. 身体部位:头颅、躯干、四肢、内脏等
2. 器官:心脏、肺腑、肾脏、脑髓等
3. 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4. 行为:思考、行走、休息、进食等
五、社会生活类归纳
1. 家庭: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
2. 社交:朋友、同事、邻居、亲戚等
3. 学校:老师、学生、课堂、教室等
4. 职业:医生、农民、工人、教师等
六、动植物类归纳
1. 动物:鸟兽、昆虫、鱼类、畜生等
2. 植物:花草、树木、水草、果实等
3. 食物:肉类、蔬菜、米饭、面食等
4. 饮品:茶水、果汁、酒类、饮料等
七、文化艺术类归纳
1. 书法:硬笔、软笔、字迹、墨汁等
2. 绘画:山水、人物、花鸟、静物等
3. 音乐:歌曲、乐器、音符、旋律等
4. 舞蹈:舞姿、舞步、舞台、舞蹈家等
以上是对文言文词语的归纳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文言文知识点完整版
小学文言文知识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愉快、高兴。
02、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0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
0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0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郑人买履》)“坐”通“座”,座位。
06、出门看火伴。
(《木兰诗》)“火”通“伙”,伙伴。
07、才美不外见。
(《马说》)“见”通“现”,出现。
08、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0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偏”通“遍”,遍及、普遍。
10、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没有。
古今异义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 6、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7、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
(《出师表》)8、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9、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
(《出师表》)10、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小学文言文必备重点词汇(实词、虚词常考精编)①
小学文言文必备重点词汇(常考)①(共五份)1.安: 本义: 安稳、平安、安定、平静。
①怎么。
例句: 安求其能千里也?翻译: 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②安逸。
例句:然后知, 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 就知道忧愁足以使人生存, 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2.卑: 本义: 低劣、卑微。
例: 卑鄙①(智力)低下。
例句: 非天质之卑。
翻译: 不是因为天资低下。
②身份卑微。
例句: 先帝不以臣卑鄙。
翻译: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
3.备: 本义: 准备①详尽。
例句: 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②具备。
例句: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
翻译: 同时响起, 各种绝妙的效果都具备了。
4、被: 本义: 被子。
①通假字, 同“披”, 穿。
例句:皆被绮绣。
翻译:都穿着华丽的绸缎。
5.鄙: 本义: 粗俗、浅薄①边境。
例句: 蜀之鄙有二僧。
翻译: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
②鄙陋、目光短浅。
例句:肉食者鄙。
翻译:大官们眼光短浅, 不能深谋远虑。
③出身鄙野。
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翻译: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 出身鄙野。
6.毕: 本义: 完成、终结。
例: 毕业①全部。
例句: 群响毕绝。
翻译: 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7、薄: 本义: 厚度小。
①贫瘠。
例: 薄田: 贫瘠的土地。
②轻视。
例句: 不宜妄自菲薄(bo二声)。
翻译: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
8、策: 本义: 计策、计谋①马鞭。
例句: 执策而临之。
翻译: 拿着鞭子面对它。
②鞭打、驱使。
例句: 策之不以其道。
翻译: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
③记录。
例句: 策勋十二传。
翻译: 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
④计谋。
例句:束手无策。
翻译:形容就像捆住了手, 没有一点办法。
9、长:本义:尺寸长, 与短相对。
头领、领导, 如:班长。
①永远。
例句: 死者长已矣。
翻译: 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②zhǎng, 排行最大。
例句:木兰无长兄。
翻译:木兰没有兄长10、称: 本义: 称量。
文言文知识点大全小学
文言文知识点大全小学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文言文知识点大全,希望能对小朋友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文言文常见字词1、实词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日”“月”“山”“水”等。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如“走”“跑”“笑”“哭”等。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如“美”“丑”“高”“矮”等。
数词:表示数目,如“一”“二”“三”等。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如“个”“只”“匹”等。
2、虚词之:①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
②用作助词,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用作动词,“到……去”。
其:①用作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的”“它的”“他们的”等。
②用作副词,表示推测、反问、期望等语气。
而:①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②用作代词,通“尔”,你、你的。
以:①用作介词,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式、工具、条件等,译为“用”“拿”“凭借”“按照”等。
②用作连词,表目的、原因等。
于:①用作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译为“在”“到”“从”“对”“对于”等。
②用作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
二、文言文常见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形式有“……者,……也”“……,……也”“……者,……”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夫战,勇气也。
”“刘备,天下枭雄。
”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
例如:“(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3、倒装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何陋之有?”“时人莫之许也。
”定语后置:通常在中心语和定语之间加“之”字,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如“马之千里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状语后置: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文言文常见字词总结
文言文常见字词总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语言,它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表达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对文言文中常见的字词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字词。
一、常见的人称代词1. 余:指我。
2. 予:指我,多用于诗词中。
3. 者:指他,多用于古代文章中。
4. 尔、汝:指你。
二、常见的动词1. 行:做,进行。
2. 居:住,居住。
3. 归:回家,归去。
4. 游:游玩。
5. 卧:睡觉。
6. 望:看,瞧。
7. 食:吃,进食。
三、常见的形容词1. 素:原来,一直。
2. 红颜:美女。
3. 幽深:深远。
4. 悠悠:长久、永远。
四、常见的名词1. 汝:你,多用于古代詩詞文章中。
2. 人间:人世间。
3. 朝阳:早晨的阳光。
4. 明月:明亮的月亮。
5. 山水:山和水的景色。
五、常见的副词1. 今:现在。
2. 往:朝,向。
3. 乃:就是。
4. 不已:终止不断。
六、常见的连词1. 而:表示递进或转折的关系。
2. 又:表示并列或递进的关系。
3. 若:如果。
七、常见的句式1. 莫......乎:用于反问句,表达劝告或禁止的意义。
2. 以......为......:表示拿某个事物作为某个标准。
八、常见的谚语或成语1. 人生如梦:比喻人生短暂。
2. 亡羊补牢:比喻事情出了问题后才想办法解决。
3.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形容拖延、不积极的态度。
以上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字词总结。
文言文能够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常见的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也能够在写作或阅读中灵活运用。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接触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新挑战。
但别担心,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三年级文言文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一、常见的文言词汇1、人称代词吾:我。
例如:“吾乃张三。
”意思就是“我是张三。
”汝:你。
像“汝安知鱼之乐?”就是“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其:他(她、它)。
比如“择其善者而从之”里的“其”指的就是“他们”。
2、指示代词此:这。
“此乃何物?”就是“这是什么?”彼:那。
“彼处风景甚好。
”说的是“那里的风景很好。
”3、动词走:跑。
和我们现在说的“走”意思不一样哦,“儿童急走追黄蝶”里的“走”就是“跑”。
去:离开。
“去国怀乡”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4、形容词美:美丽。
“吾妻之美我者”可不是说“我的妻子很美我”,而是“我的妻子认为我美”,这里的“美”是“认为……美”的意思。
二、常见的文言句式1、判断句者,也。
比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意思是“陈胜是阳城人。
”乃、则、即。
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
2、省略句省略主语。
比如“(我)日中时(我)始至。
”省略宾语。
“可以(之)为师矣。
”这里省略了“之”,指代前面提到的内容。
3、倒装句宾语前置。
“何陋之有?”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状语后置。
“于厅事之东北角”正常语序是“于东北角厅事”。
三、文言文的朗读与断句朗读文言文时,要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断句是很重要的一项技能,一般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来断。
比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根据意思和语法,这样断句就能更好地理解句子。
四、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文言文时,要做到“信、达、雅”。
“信”就是忠实原文,“达”是通顺流畅,“雅”是优美有文采。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字词和句子顺序,直接翻译。
比如“学而时习之”,就直接翻译成“学习并且按时温习它”。
意译是在直译无法准确表达意思时,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灵活翻译。
三年级文言文必背
三年级文言文必背
1. 原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 字词解释
- 戏:玩耍。
- 于:在。
- 庭:庭院。
-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 足跌:失足。
- 没:淹没。
- 皆:全,都。
- 弃去:逃走。
- 持:拿。
- 击:击打。
- 迸:涌出。
3. 译文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1. 原文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 字词解释
- 株:树桩。
- 走:跑。
- 触:撞到。
- 折颈:折断脖子。
- 因:于是。
- 释:放下。
-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 冀:希望。
3. 译文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常见文言文词汇知识点梳理
常见文言文词汇知识点梳理一、文言虚词在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一)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
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
例:肉食在者谋之。
(《曹刿论战》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4、指示代词,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何陋之有。
(《陋室铭》)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例: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
例: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注:此处作实词)(二)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译为:用,拿。
例:以刀劈狼首。
(《狼》)以王命聚之。
(《捕蛇者说》)③译为:凭,靠。
例:何以战。
(《曹刿论战》)④译为:根据,按。
例: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⑤译为:因为。
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阳楼记》)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也可译为:以致。
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
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三)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关系等关系。
1、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
文言文中文言词语解释归纳
文言文中文言词语解释归纳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运用了许多独特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进行解释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古代文言词语解释归纳1. 余:代词,指代“我”,常出现在古文中,表示说话人自己。
2. 朕:代词,古代皇帝自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我”。
3. 者:助词,用于名词或代词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4. 乃: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
5. 其: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
6. 故:副词,表示原因、缘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此”。
7. 且:连词,表示补充说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并且”。
8. 之:助词,用于名词或代词后,表示所指的对象。
9. 亦:副词,表示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也”。
10. 焉:副词,表示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哪里”。
二、文言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1. 倍加:表示程度加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更加”。
例句:其智慧倍加,非同凡响。
2. 屡次:表示多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多次”。
例句:他屡次前来道歉,表示了他的诚意。
3. 非常:表示程度异常,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非常”。
例句:这个消息非常令人震惊。
4. 甚至:表示进一步扩大,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甚至于”。
例句:他的成绩很好,甚至超过了其他同学。
5. 难以:表示困难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很难”。
例句: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难以解答。
三、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1. 对仗:一种修辞手法,指在诗歌或韵文中使用相对的词语或句子结构。
例句:天上的星星,人间的灯火。
2. 比喻:一种修辞手法,用某个具体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
例句:他的声音如春风般温柔。
3. 夸张:一种修辞手法,夸大事物的程度或描述。
例句:他吃了一整天的饭菜,简直能吃下一头牛。
四、文言文的句式和篇章结构文言文的句式通常比较复杂,采用倒装、使役动词等形式,注重修辞和表达的准确性。
篇章结构一般采用开头叙事,中间阐述,结尾总结。
小学文言文知识点.docx
小学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愉快、高兴。
02、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0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
0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0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郑人买履》)“坐”通“座”,座位。
06、出门看火伴。
(《木兰诗》)“火”通“伙”,伙伴。
07、才美不外见。
(《马说》)“见”通“现”,出现。
08、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0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偏”通“遍”,遍及、普遍。
10、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没有。
古今异义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3 、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 6、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7、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
(《出师表》)8 、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9 、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
(《出师表》)10、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孟子>二章》)11、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12、汤古义:热水。
初中三年级文言文知识点
初中三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三的同学来说,掌握扎实的文言文知识,不仅有助于应对中考,更能提升语文素养。
以下是为大家梳理的初中三年级文言文知识点。
一、实词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初三同学需要重点掌握常见实词的含义。
1、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那些在古代和现代用法不同的词。
例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妻子”在古代是“妻子和儿女”。
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还有“无论”“稍稍”“绝境”等。
2、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比如“故”,可以表示“原因”“旧的”“所以”等;“间”可以表示“间隔”“中间”“私自”等。
3、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
如“具答之”中的“具”通“俱”,“要还家”中的“要”通“邀”。
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
(1)名词作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中的“蹄”,本是名词“蹄子”,这里用作动词,“用蹄子踢”。
(2)名词作状语,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是“像狗一样”。
(3)动词作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指“产出”“收入”。
(4)形容词作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分别是“亲近”“疏远”。
二、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对理解文意起着重要作用。
1、“之”(1)作代词,代人、事、物,如“渔人甚异之”。
(2)作助词,“的”,如“忘路之远近”;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何陋之有”;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马之千里者”;补足音节,无实义,如“久之,目似瞑”。
2、“其”(1)作代词,代人、代物、代事,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作语气助词,表推测、反问、期望等语气,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而”(1)表并列,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文言文常用词汇总结
文言文常用词汇总结动词- 行:做,做事情- 则:行动,进行- 至:到达,到达一个地方- 聚:聚集,把人聚集到一起- 敷:铺开,展开- 乘:乘坐,搭乘- 前:前进,向前走- 迁:搬家,迁移- 升:向上,往上走- 远:远离,离开- 邻:邻接,紧挨着- 创:创造,创办- 筑:建筑,构造- 架:搭建,架设名词- 民:人民,百姓- 国:国家,江山- 地:地方,土地- 人:人类,众生- 事:事件,事情- 物:事物,物品- 位:地位,身份- 时:时刻,时间- 道:道理,道德- 年:年份,岁月- 步:脚步,踏实- 风:风采,风度- 云:云彩,飘逸- 水:江水,清澈- 日:白日,阳光形容词- 富:富有,财富- 贫:贫穷,贫苦- 美:美丽,美好- 破:破败,残破- 善:善良,善行- 真:真实,真实地- 妙:优秀,精妙- 繁:繁多,丰富- 明:明亮,清晰- 高:高大,崇高- 平:平静,平和- 敦:敦厚,和善- 久:长久,长时间副词- 皆:都,都是- 亦:也,同样- 甚:非常,很- 威:很,非常- 亦:也,同样- 乃:就是,正是- 仅:只,仅仅- 曾:曾经,曾经有过- 有:有时,有时候- 得:得到,获得- 多:多么,多少- 且:而且,还有- 不:不再,不再发生- 恒:一直,始终如一- 斯:如此,如此地代词- 尔:你,你的- 余:我,我的- 之:他,她,它- 吾:我,我的- 我:我,我的- 人:人们,他们,她们连词- 及:和,以及- 与:和,与其- 又:并且,而且- 乃:所以,因此- 若:如果,假如- 以:以及,用以- 若:如果,假如- 故:因此,所以- 则:那么,因此- 即:就是,即是- 宜:应该,应当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词汇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三年级文言文知识点
部编三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新挑战,但也是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一部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部编三年级文言文的知识世界。
一、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在三年级的文言文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词汇,比如“曰”,它的意思就是“说”。
像“吾”,指的是“我”。
“汝”呢,则表示“你”。
还有“子”,可以理解为“先生”或者“您”。
再比如“走”这个字,在文言文中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走路”,而是“跑”的意思。
“汤”也不是喝的汤,而是“热水”。
这些词汇的意思和我们现代的理解有所不同,需要小朋友们特别注意。
二、文言文的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是用来断定事物的性质或情况的句子。
常见的形式有“……者,……也”。
比如“陈胜者,阳城人也”,意思就是“陈胜是阳城人”。
2、省略句文言文中常常会省略一些成分。
比如“(_____)见渔人,乃大惊”,这里就省略了主语“村中人”。
3、倒装句倒装句的语序和我们平常说话的语序不太一样。
比如“何陋之有”,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文言文的朗读朗读文言文可是很有讲究的。
首先要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一些多音字在文言文中的读音。
然后要注意停顿,一般是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停顿。
比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读起来就更能理解句子的意思啦。
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1、结合注释课文中的注释可是理解文言文的好帮手,一定要认真看。
2、联系上下文有时候单独看一个句子不太明白,但是结合上下文就能猜出大概的意思。
3、想象画面在脑海中想象文言文所描述的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五、经典文言文篇目三年级会学到一些简单又有趣的文言文,比如《司马光》。
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通过这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还有《守株待兔》,它告诉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劳而获。
六、文言文的学习意义学习文言文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还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文言文知识手册-常考实词汇总-第一组
常考实词第一组1.故(1)因此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4(女娃在东海游玩时,淹死在海里,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2).......的原因,缘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4(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到两个小孩在辩论,问他们讨论的原因。
)(3)旧的,原来的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4(温习学过的旧知识从而的德奥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个点可以成为老师。
)2.顾(1)回头看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陈太丘的朋友下车拉元方,元方进家门不回头看他。
)(2)看顾左右而言他。
4(齐宣王看着傍边的人,说别的话题)(3)探望,拜访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4(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草庐拜访我。
)(4)关心,照顾三岁贯汝,莫我肯顾4(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
)3.去(1)离开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4(穷人见了东施,带着妻子儿女远远地跑步离开。
)(2)距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4(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距离人很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3)去除,除掉死肌,杀三虫。
去4(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
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4(因为长久离开群体,原本的伤口没有愈合,恐惧的心理没有消除。
)4.然(1)......的样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4(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样子)回到家。
)(2)正确,对鸦信为然,喜不自胜。
4(乌鸦信以为真,十分开心。
)(3)如此,这样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4(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世上的事情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啊!)5.适(1)恰巧,正好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
4(正好被一只饥饿的狐狸看见了,它想夺走乌鸦的食物。
)(2)到......去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4(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想要抓猪去杀。
)6.止(1)停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方式主要还是在于对字词的理解能力,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很多词语都有其独特的表达含义,学生在进行文言文练习时读不懂读不通,主要还是因为对句子中的某一个字不熟悉不认识,因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去习惯阅读。本篇收集了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单个字的意思,帮助学生做好课外知识的收集,提高学习阅读效率,文言文在今后的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内容,所以学生可以提早起步,打好基础。
1、益:增加
2、趋:小步快走,古时臣下面见君主的一种礼节。
3、亡,通“无”,不(尖端)
4、失:离开(尖端)
5、谓:对……说。
6、市:市场
动词——做人质
9、加:更。
10、请以战喻中的请:请允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