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一例

合集下载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占所有脂肪肉瘤的30%,类似脂肪瘤,脂肪组织> 75% 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有局部复发和发生去分化的 倾向,几乎从不转移 肿瘤巨大,部位较深, 常位于腹膜后和四肢深部,境 界清楚。肿瘤几乎全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并由纤维组 织分成大小不等的叶,酷似脂肪瘤。瘤细胞轻度多形, 在某些纤维组织区可见空泡性细胞,胞核大而深染多形。 如纤维组织增多,可称为硬化性脂肪肉瘤。 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又包括脂肪瘤样脂肪肉瘤、硬化性脂 肪肉瘤
毛发或者钙化。
增强扫描后实性成分可见强化。
畸胎瘤
例1
例2
鉴别诊断
平滑肌肉瘤
占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第2位,女性多见
腹膜后类圆形或分叶状巨大肿块。
起源于腹膜后平滑肌、下腔静脉壁平滑肌,可侵犯血管腔内。
特征:实行肿块,信号/密度欠均匀,其内可见多发不规则坏死与
囊变。不含脂肪。
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不均匀明显强化,也可呈不规则环形强化。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脂肪瘤样脂肪肉瘤(LLS) 大体病理上肿瘤呈分叶状,可有假包膜,切面黄色,质 软。镜下瘤细胞分化好,绝大部分由分化近乎成熟的脂 肪细胞组成
硬化性脂肪肉瘤(SLS)
硬化性脂肪肉瘤以含有大量胶原纤维组织为主,细胞成 分少,所以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CT 见肿瘤内大部分成分呈脂肪密度,肿块巨大,边界清楚,瘤 内可见云絮状、条纹状边缘模糊的略高密度影及粗细不一间隔 , 假包膜,血供多不丰富,增强扫描有强化 CT图像上,分隔及不均质是其特点, CT所示的云絮状、条纹状 略高密度影及分隔与脂肪母细胞、梭形细胞、胶原和纤维组织等 成分有关 MRI T1WI、T2WI上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信号明显下降,常含 有纤维分隔和局灶性的其他非脂肪结构, 在Gd-DTPA增强后轻 微强化。

腹膜后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腹膜后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2020/3/24
6
定性
• 患者老年男性患者,发病时间较短。 • 主要位于腹膜后间隙,周围脂肪间隙渗出、浸
润,周围大血管被包绕,形成“包埋”征象。 • 肿瘤体积大、范围广、形态不规则,局部呈融
合性生长。 • 肿瘤主要以软组织密度为主,盆腔右侧区肿块
内可见混杂少许 密度影。 • 延迟强化,强化尚均匀,周围血管局部可见充
病例分析思路
诊断需要解决的问题 病变的部位 病变与其他器官的关系 定性诊断
是影像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020/3/24
4
定位
• 该病例显示很清楚,病灶位于腹膜后及盆腔内。
指横膈以下和盆膈以上,腹后壁和后
腹膜之间的区域,常简称为“腹膜后”。是一个
疏松组织构成的大间隙,范围甚大,腹膜后间隙
的疾病有 、 、 、
织细胞瘤的特征性改变
2020/3/24
28
2020/3/24
29
2020/3/24
30
CT显示“轨道征”
2020/3/24
31
• 淋巴瘤
发热、盗汗,可有腹痛
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生于50岁以上,霍奇金淋巴瘤多发发 生在15-35岁
CT:腹膜后沿大血管分布的界限清楚的多发肿大淋巴结, 伴或不伴有局部融合,形态不规则,密度均匀,出血、坏 死、钙化少见。增强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静脉期 轻度或中度持续强化,延迟期病变均匀持续性强化,少数 中央坏死的表现为环形强化
2020/3/24
20
2020/3/24
21
分型 分化型
黏液型 圆细胞脂型 多形性 去分化型
2020/3/24
CT表现
脂肪密度肿物,不均匀, 有网状分隔(脂肪瘤样) 或无脂肪成分的等密度或 低密度肿物(硬化性)

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一例PPT课件

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一例PPT课件
25
诊断及鉴别诊断
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又包括脂肪瘤样脂肪肉瘤 (lipoma-like liposarcoma, LLS)、硬化性脂肪 肉瘤(sclerosingliposarcoma, SLS)
15
Discussion
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其生物学行为不同,预后有很 大差异,CT 表现也各有特点
分化好的脂肪肉瘤为低度恶性,黏液性脂肪肉瘤 为中度恶性肿瘤,后三型属高度恶性肿瘤
大多数的去分化成分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可 为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等,甚至骨 肉瘤、软骨肉瘤,两种成分分界清楚
23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S)
去分化脂肪肉瘤的 CT 增强扫描显示,其软组织 肉瘤部分随其不同的组织学成分可呈不均质强化, MRI-T2WI 常高于骨骼肌信号
典型的 CT表现为脂肪样成分中出现等于或高于 肌肉密度的肿块,增强扫描早期不均匀强化,两 种成分界限分明,延迟扫描明显均匀强化
PLS与RCLS这两型脂肪肉瘤均较少见,但其恶 性度高,更具侵袭性,且术后易复发
21
Discussion
PLS与RCLS因这两型肿瘤内基本不含较成熟的脂 肪成分,不含或仅含少量黏液成分,且易发生坏死, 故影像学表现为质地不均的软组织肿块
CT扫描呈骨骼肌密度,增强后呈中重度强化,其 内坏死灶增强扫描不强化,MRI-T2WI表现为略高、 等混杂信号。这两种类型的影像学难以区分,确诊 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脂肪肉瘤起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并向脂肪细胞分 化而形成,所以脂肪肉瘤可发生于原先没有成熟 脂肪组织存在的部位,尤其好发于深部的软组织, 最常见于大腿和腹膜后
脂肪肉瘤约占软组织肿瘤的16%~18%,发病率仅 次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腹膜后原发肿瘤75%为恶性,脂肪肉瘤占其中的 33%,在腹膜后肿瘤中居第一位

脂肪肉瘤一例CT表现 PPT

脂肪肉瘤一例CT表现 PPT
脂肪肉瘤约占软组织肿瘤的16%~18%,发病率仅 次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腹膜后原发肿瘤75%为恶性,脂肪肉瘤占其中的 33%,在腹膜后肿瘤中居第一位
Discussion
病理分为分化好的脂肪肉瘤、黏液性脂肪肉瘤 (myxoid liposarcoma, MLS)、多形性脂肪肉瘤 (pleomorphic liposarcoma, PLS)、圆细胞性脂 肪肉瘤(round-celled liposarcoma, RCLS)及去 分 化 脂 肪 肉 瘤 (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DDLS)。
PLS与RCLS这两型脂肪肉瘤均较少见,但其恶 性度高,更具侵袭性,且术后易复发
Discussion
PLS与RCLS因这两型肿瘤内基本不含较成熟的脂 肪成分,不含或仅含少量黏液成分,且易发生坏死, 故影像学表现为质地不均的软组织肿块
CT扫描呈骨骼肌密度,增强后呈中重度强化,其 内坏死灶增强扫描不强化,MRI-T2WI表现为略高、 等混杂信号。这两种类型的影像学难以区分,确诊 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DL的发生从时间上来说可分为同时性、异时性, 即可以为原发,也可以继发于分化好的脂肪肉瘤 一概念由Evans在1979年首先提出,可 为原发或为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复发而来。复发病 例有原发脂肪肉瘤病史可提示本病
Coindre 等对25例原诊断为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 细胞瘤的患者重新进行观察,并行免疫组化和细 胞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肿瘤可见分化 良好的脂肪肉瘤区域,免疫组化及细胞遗传学所 见也同脂肪肉瘤,故认为这些病例其实大多为去 分化脂肪肉瘤
肿块大时可占据大部分的腹、盆腔并推移肠曲, 易于包绕大血管及腹盆腔脏器,沿各间隙侵袭性 生长是其特点
脂肪瘤样脂肪肉瘤(LLS)

脂肪肉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脂肪肉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病史:患者,女,53岁,因“进食后恶心20余天”入院治疗。

影像科检查:如图1-3所示(均为轴位平扫)图1图2图3基础解剖影像:图4 CT门脉期胰腺水平图5 CT门脉期胰腺水平腹膜后彩色示意图图6 CT门脉期肾脏水平图7 CT门脉期肾脏水平腹膜后彩色示意图图8 CT门脉期肾门水平图9 CT门脉期肾门水平腹膜后彩色示意图图10 CT门脉期结肠水平图11 CT门脉期结肠水平腹膜后彩色示意图图4-11所示分别为正常成人腹部增强门脉期胰腺水平、肾脏水平、结肠水平轴位图像及腹膜后彩色示意图(节选自《CT与MRI断层解剖学袖珍图谱-心胸腹盆》),CT图像中因口服对比剂,胃肠道内可见高密度对比剂影,彩色示意图中黄色区域为腹膜后区域,包括胰腺、双肾等组织器官。

图4-5所示为胰腺水平,清楚显示肝脏(绿色箭头)、门静脉主干(蓝色箭头)、胰腺(棕色箭头)、脾脏(黄色箭头)。

图6-9所示肾脏水平,清楚显示双肾(白色箭头)。

图10-11所示升降结肠水平,右侧为升结肠、左侧为降结肠(黑色箭头)。

图1图2图3图1-3所示腹部平扫:左腹及腹膜后见团块样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蓝色箭头),上至左侧横膈、下至髂总动脉分叉处水平、大小约为19.8cmX13.2x29.3cm,其内见条样钙化影及多发片状脂肪样低密度(黄色箭头),腹腔内相邻脏器受压右移。

影像诊断:左腹及腹膜后巨大占位病变,考虑脂肪肉瘤。

分析:知识点-腹膜后器官1、定义:腹膜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脏器表面的一侧薄而光滑的浆膜,呈半透明状。

分为壁腹膜及脏腹膜。

具有分泌、吸收、保护、支持、修复功能。

2、腹腔与腹膜腔:腹膜腔由壁腹膜和脏腹膜相互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腹腔指膈以下、盆膈以上、腹前壁和腹后壁之间的腔隙。

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如对腹膜外脏器进行手术,不需要通过腹膜腔,外科对此类病变部位有明确概念。

需要在诊断中予以说明、提示。

3、腹膜内位、间位、外位器官:腹膜内位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脏、卵巢和输卵管。

脂肪肉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脂肪肉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脂肪源性肉瘤,分化差的成分可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瘤、平滑肌肉瘤,少数为骨肉瘤或软骨肉瘤 • 去分化代表肿瘤的倒退,返祖现象,恶性程14 度增高。
去分化脂肪肉瘤
CT: 表现以实性肿块为主,含有或多或少量的脂肪密度,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
化,与骨骼肌肉密度相似。 MRI: 由脂肪性和非脂肪性成分组成,两者之间分解清楚,呈截然中断现象 脂肪性成分的MRI表现类似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非脂肪性成分的MRI信号略不均匀,在T1WI与肌肉信号相似,T2WI可以高于
201911110男56岁粘液型脂肪肉瘤201911111高分化型脂肪肉瘤高分化型脂肪肉瘤约占约占3030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有局部复发和发生去分化的倾向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有局部复发和发生去分化的倾向几乎从不转移几乎从不转移部位较深常位于部位较深常位于腹膜后和四肢深部肿瘤巨大腹膜后和四肢深部肿瘤巨大位于腹膜后者形态可位于腹膜后者形态可以不规则位于四肢者常沿着肢体的长轴发展边界清楚周围结构如以不规则位于四肢者常沿着肢体的长轴发展边界清楚周围结构如血管神经束等常被推压以为血管神经束等常被推压以为病理
病理: 大体呈胶冻状; 组织学:粘液基质、毛细血管网、不同分化程度的脂肪
细胞
6
粘液型脂肪肉瘤
CT:肿瘤的密度依据成分不同而各异 一般介于水与软组织密度之间 实性成分较多者呈稍低于肌肉密度; 含粘液成分较多者,密度接近于水 增强示轻度强化或絮状、网格状明显强化
MRI: T1WI大部分病变与肌肉的信号相似,可含有脂肪高信号; T2主要呈明显高信号,内可有簇状的切面黄色,镜下成熟脂肪
硬化性脂肪肉瘤,大量胶原纤维成分,细胞成分少
11
高分化脂肪肉瘤
• CT: • 以脂肪密度为主的巨大肿块,中间伴有纤维间隔,部分病理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
一、病历资料
主诉:发现右大腿包块4年余。 现病史: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大腿包块,当时约黄豆大 小,未予特殊重视。后患者感包块逐渐增大,3年前患者至外院 就诊后行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不详)。2年前患者发现右 大腿包块复发并逐渐增大,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 诊,门诊拟“右大腿包块”收住入院。 专科情况:右大腿内侧见一大小约20cm*10cm大小肿块,边界 尚清,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血管无怒张,右膝关节活动可, 右足背动脉搏动可,末梢血运及感觉可。 门诊资料:我院门诊X线提示右大腿中下段软组织肿块。 诊断:右大腿包块
五、鉴别诊断
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征性,影像 学检查以MRI为最佳。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脂肪瘤:多发生于皮下软组织内,边界 清楚,平片、CT、MRI上与人体脂肪组织等 密度、等信号。
(2)其他类型软组织肿瘤:如纤维肉瘤、神 经源性肿瘤等,与脂肪含量少的脂肪肉瘤鉴别 困难,薄层CT及MRI上发现有脂肪密度或信 号灶时,有助于脂肪肉瘤的诊断。
影像学表现:
MRI:肿瘤呈大小不一、形态不整、边界不清、信
号强度不均的软组织肿块。根据肿瘤成分不同,其 MRI信号有所不同。圆细胞型含脂肪量少,多为等 T1等T2信号;黏液性以含液体囊性成分为主,多表 现为长T1长T2信号,此型最常见;分化良好、含脂 肪成分较多的脂肪肉瘤,则表现为不均匀的短T1中 长T2信号。瘤内纤维间隔呈低信号。
四、讨论
影像学表现:
CT: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以脂肪成分为主,表现 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影,与良性脂肪瘤表现类似; 而恶性程度较高的脂肪肉瘤,所含脂肪成分较少, 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呈侵润性 生长,边界多不清楚。肿瘤内通常无钙化。增强扫 描肿瘤非脂肪性的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

磁共振诊断巨大脂肪肉瘤1例

磁共振诊断巨大脂肪肉瘤1例

磁共振诊断巨大脂肪肉瘤1例盛鸿颖;王冰;王阿樱【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06(019)001【摘要】患者,男,79岁,一年前不慎摔伤左大腿后邯,当时为一黄豆大小包块,近一年包块逐渐增大。

MRI示:序侧股骨中上部后方的软组织内见巨大软组织肿物,内有分隔。

肿瘤呈短T1长T2信号,肿瘤边界较清晰。

脂肪抑制图像上肿瘤信号减低,大小约:13.8cm×12cm×23cm(见图1A、B)。

MR诊断:左大腿内肿瘤(考虑为脂肪肉瘤)。

CT示:肿瘤旱明显低密度,诊断为左大腿脂肪类肿瘤。

手术记录:左股切开后见巨大的肿瘤组织,外覆假包膜,边界清,表而不平整,有较多血管供应,与坐骨神经外膜粘连,切除肿瘤组织(见图2)。

病理(见图3)诊断为:(左股骨后)脂肪肉瘤(脂肪瘤样型)。

【总页数】1页(P170)【作者】盛鸿颖;王冰;王阿樱【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磁共振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手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磁共振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R4【相关文献】1.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的CT诊断 [J], 方伟;郑兆华;廖祖元;胡荫崧2.超声诊断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合并急性胃穿孔1例 [J], 王媚瑜;王绍文3.超声诊断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 [J], 胡海远;王娟;任晓燕4.超声诊断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 [J], 潘虹霞;张晨雪5.腹部巨大脂肪肉瘤的CT诊断 [J], 梁广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肪瘤的影像诊断(共11张PPT)

脂肪瘤的影像诊断(共11张PPT)
第八页,共11页。
四、讨论(tǎolùn)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典型,肿瘤(zhǒngliú)呈单发或多发边缘 光整的极低密度区, CT值-120—-80Hu,密度均匀, 多呈分叶状,有包膜,内部可有分隔。周围组织受压, 肿瘤(zhǒngliú)的密度与周围正常脂肪组织难以区分。 增强扫描无强化。
诊断:右侧三角肌异常信号,考虑脂肪瘤,请 结合临床。右肩关节少量积液。
第六页,共11页。
三、病检结果(jiē guǒ)
第七页,共11页。
四、讨论(tǎolùn)
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为最常见 的间叶组织肿瘤,可发生于含有脂肪组织的全身(quán shēn) 任何部位。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30~50岁年龄段,20岁以 下患者少见。病理上,脂肪瘤常有一薄层纤维包膜,质软, 边界清楚。脂肪瘤在病理切片下切面多为淡黄色,肿瘤由薄 层纤维膜包裹成熟脂肪小叶而成,包膜菲薄、完整,脂肪细 胞大小、形态一致,内有小梁分隔的脂肪小叶,小叶间具有 分支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组织中血管不多,毛细血管分布 不均,可混杂有少量散在泡沫细胞,有时亦可见灶性黏液变 性、钙化、骨化、出血、坏死、液化或黄色瘤样变。纤维组 织一般不多,若较多,则称为纤维脂肪瘤。较大脂肪瘤蒂扭 转时,可因局部血流障碍,引起液化改变而呈囊肿样。
第十页,共11页。
第十一页,共11页。
五、鉴别(jiànbié)诊断
二、MRI资料(zīliào)
四、讨论(tǎolùn)
肩关节脂肪瘤的影像(yǐnɡ xiànɡ)诊断
脂肪瘤在病理切片下切面多为淡黄色,肿瘤由薄层纤维膜包裹成熟脂肪小叶而成,包膜菲薄、完整,脂肪细胞大小、形态一致,内有小梁分
隔的脂肪小叶,小叶间具有分支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

CT诊断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腹膜后脂肪肉瘤1例报告

CT诊断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腹膜后脂肪肉瘤1例报告

变; 另一肿 物为 多形 性脂肪肉瘤。 治疗 : 直径小 于 4 m 的 A L应 以观察 随访 为主 , c L 尽量 不 要 手术治疗。巨型肾 A L应进行手术治疗 。 L
术 后 随访 : 患者 半年 后脂 肪 肉瘤全腹 腔 广泛复 发 、 该 转 移, 在我 院未进行继续治疗 。
血 成分更应倾 向于 A L J L 。另 外增强扫描 时病灶 内见到强化
的血 管 影 , 对诊 断 。 A L有 指 导 意义 。如 果 进 行 B超 或 者 C 肾 L T 引 导下 的穿 刺 活 检 , 具 有确 诊 意义 。 更 腹 膜 后 原 发 肿 瘤 占全 身 肿 瘤 的 0 1 一 . % , 中 7 % .% 0 2 其 5 为 恶 性 , 肪 肉瘤 占其 中 3 % , 脂 3 是最 常见 的腹 膜 后 原 发 恶 性 肿
7 4 H 。病灶似有 包膜 , 肾脏之 间无 明显 的界线 。肿 5— 0 u 与
于 4 m者 , c 一半 以上伴 出血 。肿 瘤 突破 肾实 质绝 大部分 在肾
物向上抵达左膈 下 , 向下抵 达约第 四腰椎水 平 。在左 肾脏下 及腹侧 面可见一密度较均匀肿 物 , 大小约 7 m X1c 其 内未 c 2m, 见脂肪组 织 , 肾脏肿 物之 间分界 不 清。C 与 T诊断 结果 : 肾 左 巨大血 管平 滑肌脂肪 瘤 , 不除外腹膜后肿瘤 。
的脂肪超声显示 为强 回声光 团 , 脂肪 组织 在 C T上 表现 为负 值 。肾 A L在 C L T平 扫时大部分表 现为低 密度为 主的混杂 密
排 泄困难 。查体 : 腹部 膨 隆不对称 , 侧明显 隆起 , 左 腹部 表面
未见 曲张静脉血管 。左侧腹部 可以触及约 2 c 3 m×1c 5 m肿块 ,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附17报告)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附17报告)

【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脂肪 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d i 0 99 .s. 7 —8 0 0 0 8 2 o: . 60i n1 1 0 . 1. . 5 13 s 6 0 2 00 【 中图 分类 号 】 R 3.: 8 4 2 75 R 1. 4 4 【 文献 标 志 码 】 A 【 章 编 号 】 17—8 02 1)80 9 .2 文 6 1 0 (0 00—8 20 0
发 初诊 , 中 3 手 术 后 6~ 2 个 月复 隔 , 隔增 强后 轻 、 其 例 3 间 中度 强 化 , 组 织密 7 . % (02 ) 和 本 组 占 5 . % 软 12 4 2/8 82 8
发 , 发病 例 中 1 8个 月首 次 复 发 , 复 例 第 度 区平 扫 C T值 3 6~ 5 u 增 强 后不 (01 )均 说 明这 一 点 。 高分 化 脂肪 肉 0H , 1/7
后脂 肪 肉瘤 l 3例 , 析 其 C 分 T表 现 , 以 周 间隙 2 ; 例 腹膜 后 中问 4例 。肿 瘤最 _ c 二 次 复 发瘤 生长 明显 快 于首 次 复 发 人 m,
期提 高 本 病 的诊 断 水 平 。
1 资料 与 方 法
径最 大者 2 r, 8 n5~ 1 3 ,0~ 2 瘤 , 月 后 该 患 者死 亡 。 c 0c 例 1 m 0 2个
脂 肪
20 0 9年 1 0月浙江省江 山市人 民医院经 2 肿 瘤 的病 理 与 C . 2 T表 现
脂 肪 肉瘤 1 , 中 女 8 , 5 , 3例 其 例 例 年
()高分 肉瘤在病理学上分为高分化、 1 黏液性、 多
手 术 、 理证 实 的 C 病 T资料 完 整 的腹 膜后 化 脂肪 肉瘤 2 , 例 脂肪 密 度 区平 扫 C T值 形 性 、 细胞 性 和 去 分化 等 5 亚型 , 个 但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
一、病历资料
主诉:发现右大腿包块4年余。 现病史: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大腿包块,当时约黄豆大 小,未予特殊重视。后患者感包块逐渐增大,3年前患者至外院 就诊后行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不详)。2年前患者发现右 大腿包块复发并逐渐增大,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 诊,门诊拟“右大腿包块”收住入院。 专科情况:右大腿内侧见一大小约20cm*10cm大小肿块,边界 尚清,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血管无怒张,右膝关节活动可, 右足背动脉搏动可,末梢血运及感觉可。 门诊资料:我院门诊X线提示右大腿中下段软组织肿块。 诊断:右大腿包块
四、讨论
影像学表现:
CT: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以脂肪成分为主,表现 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影,与良性脂肪瘤表现类似; 而恶性程度较高的脂肪肉瘤,所含脂肪成分较少, 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呈侵润性 生长,边界多不清楚。肿瘤内通常无钙化。增强扫 描肿瘤非脂肪性的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
四、讨论
五、鉴别诊断
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征性,影像 学检查以MRI为最佳。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脂肪瘤:多发生于皮下软组织内,边界 清楚,平片、CT、MRI上与人体脂肪组织等 密度、等信号。
(2)其他类型软组织肿瘤:如纤维肉瘤、神 经源性肿瘤等,与脂肪含量少的脂肪肉瘤鉴别 困难,薄层CT及MRI上发现有脂肪密度或信 号
脂肪肉瘤约占所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10%-18%, 在所有软组织肉瘤中具第二位,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 常见于大腿及腹膜后。 肿瘤起源于间叶细胞,由不同分化程度和异型性 的脂肪细胞组成,多为原发,很少从脂肪瘤恶变而来。 肿瘤呈结节或分叶状,有假包膜,切面呈鱼肉状,可见 出血及坏死灶。按所含主要瘤细胞成分不同,可分为黏 液型(最常见)、圆细胞型(恶性程度最高)、高分化 型、多形性型及混合型。本病多见于40-60岁,男性多 于女性。肿瘤很少发生于皮下,通常位于深部软组织。 病程为几个月或几年,瘤体可巨大。发生于四肢者,可 呈局限性、分叶状、无痛性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而形成,所以脂肪肉瘤可发生于原先没有成熟 脂肪组织存在的部位,尤其好发于深部的软组织, 最常见于大腿和腹膜后
脂肪肉瘤约占软组织肿瘤的16%~18%,发病率仅
次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腹膜后原发肿瘤75%为恶性,脂肪肉瘤占其中的
33%,在腹膜后肿瘤中居第一位
Discussion
病理分为分化好的脂肪肉瘤、黏液性脂肪肉瘤
黏液性脂肪肉瘤(MLS)
病理上肿瘤由 3种成分组成 :原始间叶细胞到不同分化阶
段的脂肪母细胞、丛状分支状的毛细血管、黏液样基质
平扫呈均匀的“囊状”肿块,CT 值平均 50Hu左右,MRI
-T2WI 信号比脂肪高,与水信号相似。肿块密度根据肿瘤 细胞分化的程度、黏液及纤维组织成分的不同而密度各异, 含黏液成分较多者,病变密度低接近于水,病变实性成分 较多者密度增高,呈稍低于肌密度或等于肌肉密度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不同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其共同点在于瘤内发
内坏死灶增强扫描不强化,MRI-T2WI表现为略高、 等混杂信号。这两种类型的影像学难以区分,确诊 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影像学上与其他类型的软组织肉瘤如平滑肌肉瘤或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难以区分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S)
当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中出现了高度恶性的非脂肪
源性肉瘤,即一个脂肪肉瘤内同时存在分化好和分 化差的两种成分时,被定义为去分化脂肪肉瘤,镜 下可看到两种成分的突然转变
增强扫描内容物可见网状、片状、岛状延迟强化, Kim 等
认为这种强化表现是由肿瘤间质及纤维组织成分强化所致
Discussion
圆细胞性脂肪肉瘤( RCLS):由形态一致的小
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和散在的脂肪母细胞组成
多形性脂肪肉瘤(PLS):病理特点是多形性的
梭形细胞、圆形细胞以及数量不等的异形的脂肪 母细胞组成。这一型最少,约占脂肪肉瘤的 5% , 好发于肢体深部
去分化意味着肿瘤向原始间充质细胞的反向分化 ,
代表肿瘤的倒退及返祖现象及肿瘤恶性程度增高
大多数的去分化成分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可
为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等,甚至骨 肉瘤、软骨肉瘤,两种成分分界清楚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S)
去分化脂肪肉瘤的 CT 增强扫描显示,其软组织
肉瘤部分随其不同的组织学成分可呈不均质强化, MRI-T2WI 常高于骨骼肌信号
(myxoid liposarcoma, MLS)、多形性脂肪肉瘤 (pleomorphic liposarcoma, PLS)、圆细胞性脂 肪肉瘤(round-celled liposarcoma, RCLS)及去 分 化 脂 肪 肉 瘤 (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DDLS)。
PLS 与 RCLS 这两型脂肪肉瘤均较少见,但其恶
性度高,更具侵袭性,且术后易复发
Discussion
PLS 与 RCLS 因这两型肿瘤内基本不含较成熟的脂
肪成分,不含或仅含少量黏液成分,且易发生坏死, 故影像学表现为质地不均的软组织肿块
CT 扫描呈骨骼肌密度,增强后呈中重度强化,其
典型的 CT 表现为脂肪样成分中出现等于或高于
肌肉密度的肿块,增强扫描早期不均匀强化,两 种成分界限分明,延迟扫描明显均匀强化
DL 的发生从时间上来说可分为同时性、异时性,
即可以为原发,也可以继发于分化好的脂肪肉瘤 手术切除后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S)
去分化这一概念由 Evans 在 1979 年首先提出,可
IMAGE
平扫
IMAGE
平扫
IMAGE
平 扫
IMAGE
平 扫
IMAGE
平 扫
IMAGE
动脉期
IMAGE
动 脉 期
IMAGE
静脉期
IMAGE
静 脉 期
IMAGE
平衡期
IMAGE
平 衡 期
你猜!
Result
病理:脂肪肉瘤!

Discussion
脂肪肉瘤起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并向脂肪细胞分
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又包括脂肪瘤样脂肪肉瘤
(lipoma-like liposarcoma, LLS)、硬化性脂肪 肉瘤(sclerosingliposarcoma, SLS)
Discussion
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其生物学行为不同,预后有很
大差异,CT 表现也各有特点
分化好的脂肪肉瘤为低度恶性,黏液性脂肪肉瘤
CT 图像上,分隔及不均质是其特点, CT 所示的
云絮状、条纹状略高密度影及分隔与脂肪母细胞、 梭形细胞、胶原和纤维组织等成分有关
硬化性脂肪肉瘤(SLS)
硬化性脂肪肉瘤以含有大量胶原纤维组织为主,
细胞成分少,所以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CT 不论平扫还是增强扫描密度较均匀,呈均匀
的肌肉密度,MRI信号表现同骨骼肌,与肿瘤含 大量的胶原纤维组织有关,病理取材局限时易误 诊为纤维肉瘤,诊断及分型常有困难
为中度恶性肿瘤,后三型属高度恶性肿瘤
不同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共同点:在于瘤内发
现不同分化阶段的脂肪母细胞
脂肪肉瘤可以混合的形式存在,包括上述 5 种亚
型的混合
Discussion
脂肪肉瘤很少由脂肪瘤恶变而来,而是一开始即
为恶性
发生于腹膜后的脂肪肉瘤由于起病隐匿,发现时
往往已很大,多为无痛性、缓慢长大的肿块,在 < 20 cm之前常无症状,当压迫到邻近脏器则可能 引起相应症状,如腹痛或不全性肠梗阻等
为原发或为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复发而来。复发病 例有原发脂肪肉瘤病史可提示本病
Coindre 等对 25例原诊断为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
细胞瘤的患者重新进行观察,并行免疫组化和细 胞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肿瘤可见分化 良好的脂肪肉瘤区域,免疫组化及细胞遗传学所 见也同脂肪肉瘤,故认为这些病例其实大多为去 分化脂肪肉瘤
肿块大时可占据大部分的腹、盆腔并推移肠曲,
易于包绕大血管及腹盆腔脏器,沿各间隙侵袭性 生长是其特点
脂肪瘤样脂肪肉瘤(LLS)
大体病理上肿瘤呈分叶状,可有假包膜,切面黄
色,质软。镜下瘤细胞分化好,绝大部分由分化 近乎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
CT 见肿瘤内大部分成分呈脂肪密度,边界清楚,
瘤内可见云絮状、条纹状边缘模糊的略高密度影 及粗细不一间隔 ,增强扫描有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