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1937年间贵州边地教育发展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边地教育是指南京国民政府专门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教育。1935年起,国民政府在贵州实行边地教育,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贵州边地教育在艰难环境下获得较好开端,为抗战爆发后贵州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1935―1937年;贵州;边地教育;发展概况
边地教育[1]是指南京国民政府专门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2]实行的以汉文化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内容主要是汉文化教育。教育对象主要是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但也包括该地区的汉族。[3]边地通常为少数民族聚居,中央统治力量较弱,军事上多为国防前沿,经济社会也通常与内地有着较大差别,文化方面也有着自身特色,贵州作为边远的少数民族区域,属于开展边地教育的范围。
一、贵州边地教育发展的原因
历史上,贵州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晚,且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直至民国时期,基础仍然非常薄弱,受到经济、历史条件等限制,少数民族教育水平十分落后,受教育人数占总人口数不到1%,教育设备简陋,教学条件艰苦。
1、国民政府边地教育措施的施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随着各种危机的加深,逐渐认识到各少数民族“同为中华民族之一部”,是关乎国家安定、发展的重要部分。[4]政府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深刻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困难,深刻认识到发展教育,推行专门的教育政策,改变少数民族思想文化上的蒙昧落后,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统一全国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在教育上也建立起统治,实行“党化教育”、奉行“三民主义教育”的教育宗旨,强调通过教育加强思想控制,并立法将教育纳入政治的体制。这就需要建立全新的教育机制,掌控教育发展,因此,实施适当的教育政策、方针,是为政府控制下的教育发展之必然。
1929年开始,民国政府将边地教育作为一项专门的教育制度,立法、行政上予以特殊,拨付专项资金、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机构,扩展了边地教育范围、提升了边地教育的重要性,政策多向西南倾斜,贵州边地教育因此受益。
2、国民政府统一贵州政令,使贵州具备了实行统一教育措施的环境
1935年之前,贵州一直处于军阀混战,名誉上服从中央统治,但中央政令难以下达。周西成、王家烈等军阀先后统治贵州,各军阀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拼命扩充力量,加重盘剥以充军费,无暇顾及民生,更谈不上发展教育。1935年,蒋介石利用进入贵州围剿红军的机会,采取措施,分化了贵州军阀的势力,统一政令。蒋介石任亲信吴忠信为贵州省政府主席,建立起八个行政督察区,各区专员以及各县县长都重新任命,中统、军统的组织也相继建立,国民党中央政府巩固了统治后,政令基本能够通行。这为国民政府在贵州的边地教育措施顺利施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3、贵州边地教育推行具有迫切性
贵州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历来落后,在贵州实行边地教育尤为迫切。
贵州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与汉族地区的差距普遍存在,且民族隔阂的现象屡见不鲜。国民政府政权在贵州巩固以后,了解贵州民情,贵州民政厅的调查报告指出,教会的存在使得苗人没有国家和政府意识。[5]民族隔阂仍普遍存在,“苗夷对于汉人时受欺诈高压,长具戒心,苗夷民的多疑善惧,实因汉人而起”。[6]土司势力的残存,也使得统一和建设贵州难处很大。因此,必须对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教化”,统一其思想意识。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也令国民政府担忧。贵州全省经济一直处于全国倒数。少数民族更是大量聚居于边远山区,生活艰苦。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不仅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受限于民众落后的文化水平,因此,发展教育,改变观念,实有迫切之需求。
由分析得出,在贵州发展边地教育有现实需要,也具备了条件,因此,国民政府的边地
教育措施在贵州得以顺利实施。
二、1935~1937年间贵州边地教育发展概况
1935~1937年间是贵州边地教育的良好起步阶段。1935年,完全统一贵州后的国民政府决定在贵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边地教育政策.1935到1937年,是为贵州边地教育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在师资培训、小学学校建设、相关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就。
首先,边地师资培训起步。1935年,国民党政府消除贵州军阀势力,真正统一贵州,贵州边地教育开始起步。同年4月,蒋介石来贵州,提出:“在贵州教育经费中,每年至少需提出10万元作为苗夷教育经费”。当年,贵州得到中央边疆教育经费补助8万元,[7]其中3万元用于师资培训。贵州省政府用此经费开办了省立青岩乡村师范学校,稍后改名为“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所以冠以“乡村”二字,原因在于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农村。“乡村”之称,实指该校主要是为培训少数民族师资而设。
其次,专门的边地教育机构诞生。1935年末,中央颁布《推行西南边疆教育方案》,大致规划了贵州边地教育远景,贵州边地教育开始有计划、按规划实施。1936年贵州省教育厅成立特种教育委员会,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专门管理全省民族教育的机构,专门负责在全省推行边地教育。[8]
再次,小学教育得到初步发展。边地小学教育在政府、爱国人士的共同支持下获得较快发展。1936年,贵州省政府在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贵阳高坡、罗甸等12县设立省立小学。为避免民族隔阂,这些学校一律命名为“贵州省××初级小学”,去除了之前用“边民”、“苗民”等命名的习惯,体现了民族平等。省立小学的经费都由教育厅全额拨付,学生全部免交学费、杂费,免费发给书籍、笔墨纸砚,专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且根据边地教育精神,各地其它小学都不得拒绝少数民族子弟入学。贵州边地教育的发展,还得到军队和爱国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们捐建的小学均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可以说,贵州边地初等教育从学校数量、办学条件方面都有大大改善。
1935―1937年是贵州边地教育的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最急需改善的初等教育和师资培训方面的建设。贵州边地教育起步较晚,但是从经费投入、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方面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边地教育推行过程中,也基本能够结合贵州实际,采取适合贵州省情的教育措施,对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给予尊重,这些都为抗战爆发后贵州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