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阅读指导课

合集下载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

《水浒传》课外阅读推荐课教案导读目的1、知道《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认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导读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的欲望。

导读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1、《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

指导时间:40分钟导读过程: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2、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刚刚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4、小结:《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传》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籍著作,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请看各家各派对水浒的评价。

2、多媒体出示:(1)清代著名小说推理家金圣叹将《水浒传》、《西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2)清代文艺批评家卧虎浪士言:我国小说,汗牛充栋,而其尤甚,莫如《水浒传》、《红楼梦》。

(3)胡适认为:在5000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非四书五经,也不是性理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红楼梦》、《水浒传》……(4)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

(5)《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水浒传》是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水浒传》,了解其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阅读兴趣。

使用分析、探究法,促进对经典作品的交流与共享,发展听读说写的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经典的魅力,感受经典的价值与意义,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形成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敬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设想: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XXX起义的故事。

它结合了史书、民间传说、戏曲、话本中的有关故事,并经过选择加工和再创造而成。

小说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结局充满着悲剧气氛,把作品“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方法指导大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不感兴趣,思想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去认真地阅读名著。

因此,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方法。

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徜徉于古典文学的海洋。

三、简要介绍《水浒传》其中一故事武松打虎》是学生最熟悉的故事,也是最喜欢读的故事。

因此,选择这一故事情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阅读方法去读懂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细节,认识人物形象特点。

课前准备:1、播放《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

3、准备《水浒传》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作为中国人,我们引以为豪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古代文化,在世界上很有名。

每个朝代都有在文化方面的杰出成就,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而四大名著则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你们知道四大名著是什么吗?学生:《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指导PPT课件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指导PPT课件

金圣叹认为读《水浒传》“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 那么,我们在阅读《水浒传》这类古代白话小说时,可 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接下来,我们就以《水浒传》为 例,学习古典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古典小说阅读的方法
1.把握题材特点 通过《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同学们一定被小说 中的英雄气质所吸引。那么,书中哪一位英雄的故事令 你印象最深刻呢?请同学们概述这位英雄的主要事迹, 注意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示例:武松路过阳谷县的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 只猛虎,被阳谷县令聘作都头,与哥哥武大郎异地重逢。 后来,武松为了给其兄长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 到县府自首,被发配到孟州。在孟州结识施恩,为施恩 夺回被蒋门神抢去的快活林。蒋门神买通张都监,设计 陷害武松,借刺配恩州之机,命公差途中杀掉武松。武 松早有防备,反而杀了两公差,返回孟州,血溅鸳鸯楼, 杀了蒋门神和张都监全家,改扮为行者,上了二龙山。 后来与鲁智深等一同投奔梁山。
《水浒传》所写的英雄人物,个性虽然比较单纯, 却并非写得简单粗糙。
李逵,从反面着墨,通过似乎是“奸猾”的言行 来刻画他的纯朴。
鲁智深性格暴烈,却常在关键时刻显出机智。 林冲性格的前后变化,忍让妥协 愤怒爆发。
下面,我们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梁山 泊好汉劫法场”“黑旋风扯诏谤徽宗”等情节,以 及其中对李逵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拟一份好 汉李逵的小档案。
专题三: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通读小说,看看这部古典小说在结构、人物刻画、 语言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 文字。
请同学们在课后自主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运用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古典小说阅读鉴赏方法,结合 一段情节或选取一个鉴赏角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水浒传》载“忠义”之道,达警戒之心。它谱写了 一曲忠义的赞歌,表达了人民期盼明君的共同愿望。它还 给我们展示了宋代的社会面貌,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经济 政治、世态人情以及多种文化,提高了我们审美鉴别的能 力。希望同学们今后可以大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从中汲 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水浒传》人物形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增强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借助创意表达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学重点
(1)情节理解:《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复杂,涉及众多人物和事件。教学重点之一是帮助学生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各情节之间的联系,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冲雪夜上梁山等,以及这些情节对整个故事发展的影响。
其次,在古文阅读方面,学生对《水浒传》中的古代汉语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我结合课文注释进行了讲解,但显然还不够。为了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古文阅读技巧。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表现较为拘谨,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氛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分析是对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角色的性格、行为、动机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它是理解作品内涵、把握故事发展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这个案例展示了鲁智深的勇敢正义在实际故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

《水浒传》阅读指导与规划课件(共38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水浒传》阅读指导与规划课件(共38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 阅读进度
阅读任务
七月二十 二日
第九至十二 回
①摘抄第九、十回回目。 ②林冲与鲁智深分别后,来到柴进庄上,受到厚待。林冲 与洪教头比武取胜,哪些细节看出林冲武艺高? ③陆虞候再次设了什么计谋陷害林冲? ④细读林冲进入山神庙后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就将 杯中牛肉下酒”一段,圈画文中的动词,思考,从这一系 列动词可以看出林冲的什么个性? ⑤摘抄第十一、第十二回回目。 ⑥柴进举荐走投无路的林冲去哪里安身?从林冲被逼上梁 山的过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⑦王伦为何刁难林冲?杨志为何不愿在梁山落草? ⑧杨志杀了泼皮牛二后被充军大名府,被谁留在身边并受 到抬举? ⑨整理第十一、十二回出现的人物及绰号。
日期 阅读 进度
阅读任务
七月 二十 七日
①摘抄第三十三、第三十四回回目。 ②刘高妻子恩将仇报,在元宵节晚上抓了宋江,后来宋江被花荣抢 回,奸诈的刘高再次抓住宋江,又与谁合谋抓住了花荣? ③谁又劫了囚车救了宋江、花荣,杀了刘高? 第三十 ④宋江用什么计谋拉秦明入伙?你怎么看待宋江为拉秦明入伙派人 三至三 把城外数百人家烧光并杀死村民的行径? 十六回 ⑤ 整理第三十三、三十四回出现的人物及绰号。 ⑥摘抄第三十五、第三十六回回目。 ⑦宋江为何没有与花荣、秦明等人同上梁山? ⑧宋江再次被官府捉住后刺配江州牢城,在半道上被梁山好汉救下 后,为何没有留在梁山? ⑨宋江在揭阳岭又结识了哪四个兄弟? ⑩整理第三十五、三十六回出现的人物及绰号。
作品主题
《水浒传》核心是“替天行道”和“忠义”
所以《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即梁山好汉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诚, 对宋江的忠心, 对兄弟们的忠贞。
作品主题
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原因之一。“招安”是 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也体现了农民起义领袖思想上 的局限性宋江、卢俊义等人具有浓厚“忠君”思想, 他们又是梁山义军的主要领导,影响和左右着义军的 发展趋势,宋江上梁山后,把“聚义厅”改为“忠义 堂”, 梁山泊上高悬“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他 们起义的原因是博取功名,封妻荫子。故“招安”是 其必然选择,失败是起义的必然结局。严重的忠君思 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名著阅读水浒传指导课 获奖课件

名著阅读水浒传指导课 获奖课件

民出生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 说
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共 性和个性,试以鲁智深、李逵、武松为例说一 说。

共性:武艺高强、不畏强暴、性格刚烈、 坚决反对接受招安

个性:
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李逵头脑简单,天真坦诚、毫无心计
武松光明磊落、干练果断、复仇不留情

节 结果:被迫无地容身、只好
出家当和尚。

2. 作者对鲁达的“三拳”,不是简笔勾

勒,而是淋漓尽致地详细描写,主要用
意是:

答:①痛快淋漓地写出了横行霸道。欺

压良民的郑屠的可悲下场 。②体现了鲁达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
个性。③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
的愿望。

3、鲁达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
说 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
梁山好汉总特点:嫉恶如仇 有勇有谋

打抱不平 行侠仗义 仗义疏财 扶危济困

仗义英雄 擎天好汉


三打祝家庄

大闹五台山

误入白虎堂
醉打蒋门神
情 节
大闹清风寨
扯诏骂钦差
智取生辰纲
吴用 武松 宋江 李逵 花荣 鲁智深 林冲
小 把握情节的方法
说 1、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才能完
整的突显人物完整形象。


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单个英雄 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归海。首尾
术 成
完整的总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全书 起义的全过程构成总体,使读者清 晰地看到梁山泊的来龙去脉;同时
就Hale Waihona Puke 又把108位好汉各自走上梁山当作 独立局部,使每个人的局部反抗成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小说中章回体的特点。

2.以回目为抓手,认识主要人物形象,学会整本书阅读。

(重点)3.体会梁山英雄的智慧勇敢,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一群英雄豪杰,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反抗精神,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板书课题: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水浒传》阅读指导课)二、检测预习“水浒知识我了解”。

三、探读回目《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回目是了解这部作品非常重要的窗口,它具有画龙点睛、提示情节等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两组回目,并进行圈点勾画,说一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提示:可从形式、内容、人物等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组 3-13回第3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4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6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7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8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9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第11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第12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13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第二组 41-50回第41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第42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第43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第44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病关索长街遇石秀第45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第46回病关索大闹翠屏山拚命三火烧祝家庄第47回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第48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第49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第50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1.多为七言的对偶句2.高度概括故事情节3.由人物+事件构成,有些还包括时间、地点4.前40回采用单线式人物结构(3--7回讲的是鲁智深的故事,8-12回讲的是林冲的故事。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指导,让学生深刻感知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刻画出来的。

3.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导读重点:通过导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欲望。

教学重点: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故事,进行泛读和复述。

2.通过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研究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1.回读全书,了解艺术特色,掌握《水浒传》流传至今的原因。

2.研究英雄,拥有英雄气概,通过阅读教育学生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见义勇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吗?你们认为这句话是为什么而说的呢?(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水浒传》不仅流传至今,而且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上《水浒传》探索之旅,了解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它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作品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吗?它产生的年代是什么时候呢?你们知道它写的是什么内容吗?它的主题是什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水浒传》的作者是XXX,它产生于明朝,写的是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主题是反抗封建统治和揭露社会黑暗。

三、泛读全书,复述水浒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中写了多少人物形象吗?你能说出多少个人物名称?你能说出某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哪些事迹吗?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故事,突出主要人物,并通过练检查巩固。

四、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同学们,通过精读片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研究阅读赏析的方法。

请看这个片段:XXX在XXX做了一番事业,成为了梁山好汉的头领。

他为人正直,重义气,对待兄弟非常忠诚。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3. 掌握《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背景。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是一部怎样的文学作品?它描绘了哪些英雄人物?2. 学生分享对《水浒传》的了解和阅读体验。

3. 教师详细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4. 教师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背景。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理解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人物和反派角色。

2. 探讨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相互关系。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位或多位人物进行分析,总结人物形象的特点。

3. 各组分享人物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探讨人物形象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情节解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

2. 学生能够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解析《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包括英雄人物的崛起和反派角色的阴谋。

2. 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注意理解情节发展的脉络和逻辑。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重要情节进行解析,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3. 各组分享情节解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名著课外阅读指导课:《水浒传》PPT

名著课外阅读指导课:《水浒传》PPT

3.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第一自 然段却具体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 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文章 为什么要这样写? 突出了老虎的凶猛厉害,衬托(或反衬)武松的 武艺高强,沉着机智。 4.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 上去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 闪”。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表现了武松的沉着机智,突出了他不但敢 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走进水浒
走近英雄
——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阅读方法指导课
教学目标
• 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水浒传》养成良 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 通过研读典型片段,使学生认识到《水浒传》这部名著 百读不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教学重点
• 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呼唤旧知、导读文本。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 气宇轩昂,胸襟秀丽” ( )
宋江
二、呼唤旧知、导读文本。
☆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2、“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
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 煞 (李逵) 下云梯”
二、呼唤旧知、导读文本。
☆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鲁达的性格特点:“义”、“粗”、 “细”。
“义”是鲁提辖的灵魂,他之所 以“打”、“救”无不出于一个 “义”字。 “粗”与“细”的统一, 是鲁提
辖性格的特色。
嫉恶如仇,性情刚直,好打不平, 不畏强暴,不避危难
四、拓展总结、走近英雄
• 试看昔日水泊梁山,英雄几多风流,百 姓谁人不赞,千年史册传英雄
5.第二自然段写武松“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 联系上下文分析“打折哨棒”的原因和结果, 说说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1.使尽平生的力气打 原因: 2. “打急了” 3.“打在枯树上” 结果:武松手无寸铁,没有武器 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为下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作用: 更显英雄本色作铺垫。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

2. 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并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3.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况: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认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3. 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4. 思想内涵:通过深入阅读,领会作品所表现的反抗封建压迫、追求正义和自由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水浒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为例,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 运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课时: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

3. 第三课时:讲解《水浒传》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4. 第四课时:深入探讨《水浒传》的思想内涵,领会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5. 第五课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课后阅读及作业。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的相关章节,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4. 案例分析:教师以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为例,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认读、理解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曾读过了哪些有趣的书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自己童年读浒传》的__。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2.思考:全文写了什么?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1)生字词:读一读下列词语。

水浒传特别搬秦叔宝身材魁梧赤手空拳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2)读准下列多音字: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3)理解下列词语: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毕竟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分观摩(4)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更好。

2.想一想,从这些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3.学生默读。

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以备交流。

四、熟读课文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抄写生词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情节、事例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通过默读、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通过品读具体情节、事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水浒》阅读指导课

《水浒》阅读指导课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误入白虎堂
林冲的妻子被太尉儿子高衙内看中,高衙内相思成疾。 太尉为让儿子霸占林冲妻子,派人以看林冲新买的宝刀为名,
பைடு நூலகம்
骗林冲进入军事要地白虎节堂。高俅突然出现,指控林冲带
刀私入白虎堂,林冲百口莫辩,被刺配沧州。 性格中:安分守己 刺配沧州道中,差役(董超、薛霸)将林冲的双脚强按进滚 烫的水中,烫伤了脚,第二天又让他穿硌脚的新草鞋上路, 林冲都强忍了下来。
人取走生辰纲。
天伤星行者武松,清河县人,排行第二。幼年父母双亡,由兄
长武大抚养成人。景阳冈打虎后任阳谷县都头,后因斗杀潘金莲、西
门庆,刺配孟州,曾醉打蒋门神,又因血溅鸳鸯楼逃至二龙山落草。 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在征讨方腊战斗中,武松被包道乙暗
算失去左臂,后班师时武松在六和寺出家,八十岁圆寂。
前,借买肉刁难郑屠,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后,为避官司逃走了。
性格中:粗中有细
①担心店小二阻拦金氏父女,鲁智深在店中坐了两个时辰,让金氏父女远走 他乡;②三拳打死镇关西后,指着郑屠说他诈尸,麻痹众人,趁机脱身。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
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风雪山神庙,明白真 相。林冲大怒,杀了陆虞侯等三人后火烧草料场,由 柴进荐上梁山。后因晁盖上山火并王伦。
野猪林后和杨志同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
青州后上梁山入伙。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 粗中有细 勇而有谋 豁达明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情节:鲁达、史进、李忠三人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金家父女啼哭。听了
金家父女对镇关西郑屠强媒硬娶强占翠莲,又将她赶出并追要典身钱的血泪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水浒传》的插图或者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施耐庵和《水浒传》的创作背景。

3. 教师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人物的行为和言语。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对话手法等。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

2. 分析小说中的对话手法和对话风格。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和对话手法。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目标-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浒传》这部文学作品- 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基础知识介绍- 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出版背景和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文学价值和影响2. 阅读指导- 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与历史背景进行对比- 提供阅读技巧,如如何理解复杂的古文语言和推理小说中的线索-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3. 情节解读- 选取小说中的几个重要情节,进行详细解读和讨论- 分析情节中的角色动机、冲突和发展,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4. 人物分析- 选取小说中的几个典型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价能力5. 小组讨论和演绎-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提供不同情景和问题,让学生通过演绎和讨论来深化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教学评估- 全程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结合小组讨论和演绎的成果,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参考资源- 《水浒传》全文阅读指导书- 相关历史资料、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 《水浒传》相关影视作品和音频资源以上是《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部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指导PPT课件(26页)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指导PPT课件(26页)

人物形象——性格篇
林冲:举止得体 风度翩翩
逆来顺受,一身正气
➢误入白虎堂 ➢刺配沧州道 ➢风雪山神庙 ➢雪夜上梁山 ➢水寨大火并
人物形象——性格篇
武松: 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
一身虎胆 武艺高强 嫉恶如仇 行侠仗义
➢景阳冈打虎 ➢怒杀潘金莲 ➢勇斗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 ➢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 叹评点的70回本。
艺术成就
首先是在结构上,首尾完整的总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全书起义的全过 程构成总体,使读者清晰地看到梁山泊的来龙去脉;同时又把108位好汉各 自走上梁山当作独立局部,使每个人的局部反抗成为总体的一部分。
其次,塑造出众多的、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全书有姓名的800多,包 括了全社会的各种人。作者不仅写出他们阶级、阶层的特点,而且能同中 见异地写出个性,表现出塑造典型的艺术能力。
新课导入
我们在《智取生辰纲》中已经初步了解了 《水浒传》。谁来说说《水浒传》的作者、大 致内容、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
今天我们再次来熟悉《水浒传》。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学习目标
1.了解《水浒传》的内容和主题,记住《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及相关情节。 2.了解《水浒传》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
受,在泰安岳庙陪堂,了此一生。
此人是梁山好汉: 戴宗

合作探究
此人在梁山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生的豹头环眼,早年是 东经八十万禁军教头,曾得鲁智深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雪夜入梁山, 为白衣秀才王伦不容,后火并王伦,。三打祝家庄擒获扈三娘。极力反对招 安,在征讨方腊时,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合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 年后病故。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ppt课件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ppt课件
学家宋濂自幼好学, 因家境贫困,买不起书,只好 向别人借,并一定按时送回, 决不拖延时日。他一借到书, 就抓紧时间抄写,即使是大冷 天,砚台结了冰,手指被冻得 麻木了,弯都弯不过来,也决 不怠慢,赶着抄写,决不敢超 过预约归还的日期。因此,大 家都愿意借书给他,宋濂才能 遍观群书。后因其学识渊博, 深得明太祖的宠信,曾奉命主 修《元史》。
——“一字一哭,一哭一血,至今如闻其声。”
2.第十四回中阮小五说∶“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 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 都吃尽了,又要盘缠打发他。”
——“千古同悼之言,《水浒》之所以作也。”
3.宋江被捕下狱,李逵说:“吟了反诗,打甚鸟紧, 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
——“骇人语!快绝,快绝!”
四是摘读法,即用抄文章有关内
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
8
关于目录:
“目”即篇目名 称
“录”即序言
清代学者王鸣 盛的《十七史商 榷》中所说: “目录之学,学 中第一紧要事, 必从此问途,方 能得其门而入”。
9
应从以下方面勾画目录: 1.作者信息 2.主要人物、内容及写作特色
10
施耐庵,元末明 初人,一般认为是长 篇小说《水浒》最早 的创作者。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 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 年官,其余时间一直 以教书为业,著名小 说家罗贯中,即为他 的门生。
20
21
鲁智深是《水浒》英雄里唯一真正让我感到光明和温 暖的人物。他的正义率直,让我感受到中国草莽英雄所特 有的侠肝义胆;他的慷慨胸襟,让我感到一己小利的局促 (如李忠之卖药和悭吝);他磊落的行止,使我对世界生 出真纯的信赖。而更让我欣赏的,是鲁智深貌似粗莽的外 表下闪耀的温暖慈怜的佛光。在渭州为了等候金老父女安 全远去,火爆急躁的鲁智深竟能坐守两个时辰;在桃花村 痛打了逼婚的小霸王周通后,他劝周通不要坏了刘太公养 老送终、承继香火的事,“教他老人家失所”;在瓦官寺, 面对一群衣衫褴褛、可怜又自私可厌的老和尚,虽然饥肠 辘辘,但听说他们三天未食,就即刻撇下一锅热粥,再不 吃它——这对人类苦难情状真诚入微的体悟,这种幽微的 用心,像毫光一样映照着鲁智深巨大身影,这种隐而不显 的举动,才是真正的英雄之举,才能真正触动人心。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2. 掌握《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 分析《水浒传》的主题和意义4. 培养学生对中古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 介绍《水浒传》的产生背景,解释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 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并讲述他的生平和写作动机。

2. 《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逐一介绍《水浒传》的各个章回的情节梗概。

- 重点介绍主要人物,包括宋江、晁盖、李逵等,以及他们的形象特点和代表性行为。

3. 《水浒传》的主题和意义- 分析《水浒传》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如忠义、正义、权力、贫富差距等。

- 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的经典地位,以及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以及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讨论法:指导学生讨论《水浒传》中的主题和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水浒传》的部分片段或故事情节,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4. 影像法:播放相关的电视剧片段或电影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浒传》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评估1. 完成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观点。

2. 参与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3. 个人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应。

五、教学资源1. 《水浒传》原著书籍或电子版2. 相关背景资料和文字材料3. 电视剧或电影片段的相关资源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堂课: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 第二堂课:分析《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第三堂课:讨论《水浒传》的主题和意义- 第四堂课:学生阅读和解读《水浒传》的片段- 第五堂课:观看相关电视剧或电影片段,深入了解《水浒传》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六堂课:学生课后作业展示和讨论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要求他们根据《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写一篇短篇小说或编写一个戏剧剧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一真正让我感到光明和温 暖的人物。他的正义率直,让我感受到中国草莽英雄所特 有的侠肝义胆;他的慷慨胸襟,让我感到一己小利的局促 (如李忠之卖药和悭吝);他磊落的行止,使我对世界生 出真纯的信赖。而更让我欣赏的,是鲁智深貌似粗莽的外 表下闪耀的温暖慈怜的佛光。在渭州为了等候金老父女安 全远去,火爆急躁的鲁智深竟能坐守两个时辰;在桃花村 痛打了逼婚的小霸王周通后,他劝周通不要坏了刘太公养 老送终、承继香火的事,“教他老人家失所”;在瓦官寺, 面对一群衣衫褴褛、可怜又自私可厌的老和尚,虽然饥肠 辘辘,但听说他们三天未食,就即刻撇下一锅热粥,再不 吃它——这对人类苦难情状真诚入微的体悟,这种幽微的 用心,像毫光一样映照着鲁智深巨大身影,这种隐而不显 的举动,才是真正的英雄之举,才能真正触动人心。
4.《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 是 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
一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 外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 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 分,以便学以致用。
二是粗读法,即对所读的书报, 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 观其概貌。
三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 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读。
.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 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 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 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 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 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 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 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 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回(一百 二十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 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 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 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
1.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将 和《西 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 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2.胡适认为:在5000年中,流行最广, 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非四书五经, 也不是性理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红楼 梦》和 。
3.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 是中国 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
.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水浒》这部名 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能结合作品故事情 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 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水 浒》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 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
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初步了解《水浒》这部名著的主要 内容和现实意义; 3.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 课外阅读习惯,今后运用到平时的阅读当 中。
.
黑旋风李逵
花和尚鲁智深
相同点: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嫉恶如仇。
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做事前有思考,有分寸;李逵
比较莽撞,做事欠思考,常常.因为鲁莽而做错事。
1.用简洁的话概括这一回的主要内容; 2.评论本回的某个细节;(随文批注) 3.作者借本回传达了哪些观点?你是否同 意作者的观点? 4.这一回带给你哪些启发?(可以从思想、 写法等多个角度考虑)
——“一字一哭,一哭一血,至今如闻其声。”
2.第十四回中阮小五说∶“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 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 都吃尽了,又要盘缠打发他。”
——“千古同悼之言,《水浒》之所以作也。”
3.宋江被捕下狱,李逵说:“吟了反诗,打甚鸟紧, 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
——“骇人语!快绝,快. 绝!”
.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 看就“醉”,就在他结婚 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 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 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 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 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 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 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 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 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 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 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 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 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 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 烧死。他说:“书籍一面 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 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 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 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 流淹死。”
.
明初文学家宋濂自幼好学, 因家境贫困,买不起书,只好 向别人借,并一定按时送回, 决不拖延时日。他一借到书, 就抓紧时间抄写,即使是大冷 天,砚台结了冰,手指被冻得 麻木了,弯都弯不过来,也决 不怠慢,赶着抄写,决不敢超 过预约归还的日期。因此,大 家都愿意借书给他,宋濂才能 遍观群书。后因其学识渊博, 深得明太祖的宠信,曾奉命主 修《元史》。
.
“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 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 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 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
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 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
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 —— 徐特立
1.制卡片:将文章中精彩语段、重点 词句摘抄,分类整理,便于查问。
2.作批注:用不同符号对内容、字句、 艺术特色等方面理解、体会、质疑等。
3.写心得:即读后感,就是读书或读 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 和启发。
.
人物:武 松 绰号:行 者 事件:景阳冈打虎
血刃潘金莲 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 血溅鸳鸯楼 独臂擒方腊
.
.
1.第十回写林冲感叹自己被高俅陷害得有家难奔,有 国难投,不得不上梁山落草。
四是摘读法,即用抄文章有关内 容或重要词句的. 方法去读。
关于目录:
“目”即篇目名 称
“录”即序言
清代学者王鸣 盛的《十七史商 榷》中所说: “目录之学,学 中第一紧要事, 必从此问途,方 能得其门而入”。
.
应从以下方面勾画目录: 1.作者信息 2.主要人物、内容及写作特色
.
施耐庵,元末明 初人,一般认为是长 篇小说《水浒》最早 的创作者。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 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 年官,其余时间一直 以教书为业,著名小 说家罗贯中,即为他 的门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