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精品课件:先秦秦汉时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共63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认识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的战 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 阐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空前的历史舞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 著书立说,相互论辩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 繁荣。
1.历史背景
(1)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 受重用。 (3)教育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剧烈的社会变 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主要内容(诸子百家的比较) (1)相同点 ①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六经是诸子之源,诸子是 六经之流。 ②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各家 虽歧见百出,但都源出自又统纳于“道”这个终极概念。
分封制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 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 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 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 割据局面。
宗法制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 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 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 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 化皇权
作用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 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 两者的关系 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 定实施。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阶段特征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重难点解析 练习
构建通史知识体系
以文明史观梳理历史线索
农耕 文明 纵向 工业 文明
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和铁器时代 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必修二:人类社会经 济和生活领域的文明 必修一:人类社会政治 领域进程中的文明 从传统农业到工 业化,从自然经 济到市场化
先秦时期(原始社会至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 政治上 早期国家起源,传说中的黄帝和尧舜禹时代 ,政治权力的传承实行禅让制。 经济上 ①农业:神农氏传说,对农业贡献,创制出 耒耜。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 火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②手工业:纺织原料最初为麻和葛,新石器时代纺织 技术萌芽,后来学会养蚕、缫丝、织绸;新石器时代 晚期出现青铜器。 文化上 出现原始的绘画和刻画符号(图画文字), 同时出现原始舞蹈。
文 明 史 观
横向
物质 文明
政治 文明 精神 文明
从专制政治到 民主化,从人 治到法制化 从迷信愚昧到 科学化
必修三:人类社会思想 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文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唯物史观
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 动力;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
文明史 体系
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全面理解“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 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 ,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 族的小宗。 (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 ”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 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分封制、宗法制与现实生活
分封制与宗法制虽然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但对今天 的社会生活仍具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的很多地名的简称也起 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 晋等;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姓就起源于古代的封国, 如宋、鲁、郑、陈等。宗法制对当今现实生活的影响更大一 些,如中国尊祖敬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修家谱、祭祀 祖先等习俗,都是传统宗法思想的体现。
经济上 ①农业:出现青铜农具,但较少使用。西 周有了后世的农作物。土地制度:井田制,是一种奴 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②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高超 ,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使用;纺织业发展,商代有专 职官员,周代国有六职之一。商朝时出现原始瓷器。 ③商业:商朝时职业商人产生;货币贝类周朝时手 工业和商业均由官府统一管理,即所谓的“工商食官 ”。 文化上 商朝甲骨文。“学在官府”,即官府垄断 教育;西周时期实行礼乐制度,即周礼。
③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要将社会从混乱无序 之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 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的精神。
(2)不同点
①儒家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 思想核心,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义为价值标准,以智 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 模式为目的,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性。
2.夏商西周时期 政治上 ①王位世袭制: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 朝(前2070),首创王位世袭制。商朝(前1600)血 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商 王遇事占卜,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②分封制:西周时盛行,主要目的是确保周王天下共 主的地位,以同姓亲族为主体进行分封,在初期加强 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走 向瓦解,一些诸侯国开始实行郡县制。 ③宗法制:以血缘为依据,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效 规范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对中国产生了重要而深 远的影响。 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 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文化上 ①思想: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 “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提 出“仁”“礼”的学说;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主要有儒、墨、道、法等学派,奠定了中国思 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百家争鸣原因、含义、影响) ②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 时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春秋战国时 期出现算筹计算法。春秋九九乘法表。 ③文字、文学艺术:商代,汉字的完整体系形成,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现实主义《诗经》(中 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浪漫主义楚辞体的《离骚》文学 传统形成;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整体感知
阶段特征】(先秦-秦汉)
1.政治上:从原始民主制到奴隶制国家机器建立。从分封制 、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 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 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 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 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文化上: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 ,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 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科学技术则具有东 方特色的实用性。
能力运用
1.(2016· 全国丙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 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 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3.(2017· 课标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 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 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通史知识线索】
【阶段特征】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文明是中华 文明的源头;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中华 文明基本定型。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 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 时期。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时期。
能力运用
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 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 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 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 时期 ( ) 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现代化史观
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习俗等) 世界由分散到整体
整体史观
工业文明将世界变成“地球村”
中国古代史
• 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以前。 • 奴隶社会:公元前21C(2070)至公元前5C (476年)。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 封建社会:公元前5C(475年)至公19C (1840年)。包括战国时期、秦、西汉和东 汉;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隋、唐; 五代、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前期)。
分封制
宗法制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 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 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 建封国的制度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 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 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 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 建封国的制度
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 特点 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 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 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异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 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 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 是政治隶属关系。 在一起。
【通史坐标】 政 世袭制、分封制 治 宗法制、礼乐制
夏商西周
分封宗法制崩溃 诸侯争霸
春秋战国 秦汉
经 井田制 济 农:石器锄耕
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 农:铁犁牛耕;提出…. 手:工商食官 手:打破… 商:商业繁荣 商:商人出现 思:百家争鸣 思 甲骨文 文:《诗》、楚辞、散文 文 艺:凤鸟图 科 科:司南、石、黄 政:血缘贵族政治,尚未集权 政:诸候争霸,分封制瓦解 经:奴隶集体劳动、青铜时代 社会大变革 思文科:商甲骨文标志文字成熟 经:铁~出现;重~提出;小~形成 学在官府; 思文科:百家争鸣;科文初繁
纵向线索:中华文明的演进
1.先秦时期(远古-221BC): 2.秦汉时期(221BC-AD220):
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奠基 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大一统 初步发展
融合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成熟繁荣 封建社会的繁荣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4.隋唐时期(581-907): 5.宋元时期(907-960-1368):
进一步发展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辉煌和迟滞
6.明清时期 (1368-1840):
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加强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 1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中国文明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春秋战国时期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 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变法图强,秦灭六国。 经济上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包括国家、地主和 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 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直到鸦片 战争后才逐渐趋向瓦解。(原因、特点、影响) ③农业: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被破坏,土地私有制 形成;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改进;都江堰和郑国渠水利 工程,重农政策出现。 ④手工业: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冶炼生铁 和炼钢技术。 ⑤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抑商政策出现。
②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以现实的社会结构为主要关怀 对象,提出了“法” “术”“势”等一系列规范社会生活及行 为准则的观念。 ③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 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