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吸入麻醉药的历史、理化性质与分类、体内过程)
医学课件:吸入麻醉
呼吸抑制
总结词
呼吸抑制是由于麻醉药物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导致呼吸频率和幅度降低。
详细描述
呼吸抑制可能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呼吸兴奋剂、调整麻醉深度或使用呼吸机等措施,以 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
呼吸道梗阻
总结词
呼吸道梗阻是由于呼吸道受压或痉挛等原因引起的通气障碍。
详细描述
呼吸道梗阻可能导致窒息和缺氧,处理方法包括解除呼吸道梗阻、使用解痉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措 施,以确保正常通气。
与静脉麻醉比较
吸入麻醉通过呼吸道给药,起效迅速,但药物消耗量大;静脉麻醉通过静脉给 药,操作简便,但起效较慢。
与区域麻醉比较
吸入麻醉适用于全身手术的麻醉,而区域麻醉仅适用于局部手术;区域麻醉对 循环系统的干扰较小,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05
吸入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低氧血症
总结词
低氧血症是吸入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 可能导致组织缺氧和器官功能损害。
和控制呼吸。
缺点
药物消耗量大
吸入麻醉药物消耗量较大,成本较高。
对呼吸循环有明显影响
高浓度吸入麻醉药物可能导致明显的呼吸和 循环抑制。
对环境造成污染
吸入麻醉废气排放至手术室内,可能对手术 室环境造成污染。
个体差异大
不同患者对吸入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反应存在 较大差异,需个体化用药。
吸入麻醉与其他麻醉方式的比较
麻醉气体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应采取措施减少排放和污染。
麻醉诱导与维持药物
麻醉诱导药物用于使患者快速进 入麻醉状态,如丙泊酚、依托咪
酯等。
麻醉维持药物用于维持患者的麻 醉状态,如芬太尼、瑞芬太尼等
。
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进行。
【医学课件】吸入麻醉
通过输液、升压药物等措施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抑制
通过面罩给氧、气管插管等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辅助呼吸。
呕吐与误吸
术前禁食、术中避免饱胃、术后平卧等措施预防呕吐,一旦发生呕吐 ,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苏醒延迟
加强术后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麻醉药物残留问题,促进患者苏醒。
06
吸入麻醉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策略
特殊情况类型及特点分析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 疾病,对麻醉药物的代谢 和排泄能力下降,需谨慎 选择麻醉药物和剂量。
肥胖患者
肥胖患者脂肪组织较多, 对麻醉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可能受到影响,需调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 全度过围手术期。
原理
吸入麻醉药物通过呼吸道进入血 液,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 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的功能,使 患者意识丧失、痛觉消失。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吸入麻醉自19世纪中叶开始应用于 临床,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发展,目前 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现状
吸入麻醉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尤其在手术、分娩、牙科治 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甲烷
是平流层臭氧的主要清除剂,影响平流层臭 氧的清除能力。
丙烷
是平流层臭氧的主要清除剂,影响平流层臭 氧的清除能力。
药物作用机制及特点
氧化亚氮
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体Ⅰ和Ⅳ, 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氧化磷 酸化过程,使ATP合成减少。
乙烷
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体Ⅰ和Ⅳ, 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氧化磷 酸化过程,使ATP合成减少。
【医学课件】吸入麻醉
2023吸入麻醉CATALOGUE目录•吸入麻醉简介•吸入麻醉的物质•吸入麻醉的实施•吸入麻醉的效果和风险•吸入麻醉的临床应用•吸入麻醉的研究进展01吸入麻醉简介吸入麻醉是一种麻醉方法,指通过吸入麻醉药物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产生暂时性意识丧失和全身疼痛感觉丧失的全身麻醉方法。
吸入麻醉药物包括:氧化亚氮、乙醚、氟烷、异氟烷、七氟烷等。
吸入麻醉药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被肺泡吸收进入血液,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脑组织,与脑细胞上的某种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麻醉效果。
吸入麻醉药物的吸收和分布与人体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有关,如肥胖、肝肾功能障碍等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吸入麻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2年,英国化学家Horace Wells发现乙醚具有麻醉作用,并成功地应用于拔牙手术中。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吸入麻醉药物不断更新换代,从最初的乙醚到现在的氧化亚氮、异氟烷等,吸入麻醉已成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吸入麻醉的历史发展02吸入麻醉的物质吸入麻醉药物的种类如乙醚、氯仿等,目前临床上已较少使用。
烃类卤代烃类醇类酯类如氧化亚氮、氟烷等,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如乙醇、异丙醇等,可作为辅助麻醉药物。
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等,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短时间维持。
不同吸入麻醉药物的理化性质有所差异,如密度、沸点、溶解度等,这些性质决定了它们在麻醉机中的使用方法和作用特点。
理化性质吸入麻醉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不同药物的作用靶点有所差异,因此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吸入麻醉药物的性质1吸入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23吸入麻醉药物通过抑制脑细胞内的递质合成,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从而产生麻醉作用。
抑制递质合成吸入麻醉药物通过降低脑代谢率,减少脑细胞对氧和葡萄糖的需求,从而保护脑组织不受缺氧和缺血的损伤。
降低脑代谢率吸入麻醉药物通过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循环,从而保护脑组织不受缺血和缺氧的损伤。
麻醉药理学-第四章吸入麻醉药
35
1.吸入全麻药代谢率: 异氟醚0.2% ; 安氟醚2%;
氟烷20%; 氧化亚氮0.004% 地氟醚0.1%
七氟醚3%、乙醚10%、甲氧氟烷50%
36
2.代谢率意义: 吸入全麻药的代谢率越低; 说明: 该药物的有毒代谢产物少; 排出以原形从肺呼出为主; 对机体的影响小。
二、药理作用 正常脑电图以 α波为基本频率;可以有少量的β波和 γ波(属快波);也可以
有少量的δ波和θ波(属慢波) 快波增多,波幅增高,是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的表现;慢波增多,波幅增高, 说明大脑受抑制加深,深睡眠。
(一)安氟醚对CNS的作用: 1.对意识的作用
与剂量有关
浅麻醉时,脑电图呈高幅慢波;
46
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开颅后 见颅内压明显增高,手术进行 4 – 5 hour.术后病人3 hour仍未苏醒,经 CT 检查诊断颅内术后血肿。
提出问题: 1.病人为什么会出现颅内术后血肿? 2.术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之?
47
分析与讨论:
(1) 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大都存在 着颅内压增高,手术目的是清除病灶 、降低颅内压。
24
25
吸入全麻药对血压的影响: 设清醒动脉压为100%; 观察用药后血压受影响情况;
结果发现:安氟醚引起血压 ,与 MAC-即与麻醉深度,呈平行关系。 观察不同的吸入全麻药对血压的影 响,需在相同的MAC-即等效剂量下 ,作比较。
26
27
• BP:
• 麻醉期间BP 升高,超过麻醉前 20%或达到160/95mmHg以上,称 高血压;
1. BP
抑制心肌收缩(主要) SV(每搏量)
《麻醉学课件-吸入麻醉》
3. 吸入麻醉的分类
挥发性吸入麻醉药物
这类药物在体内可迅速蒸 发,通过呼吸系统达到麻 醉效果。
气体吸入麻醉药物
这类药物以气体形式存在, 可通过呼吸系统直接进入 肺部。
有机溶剂吸入麻醉药 物
这类药物以有机溶剂为载 体,通过呼吸系统输送到 肺部,并被吸收进入血液 循环。
4. 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
1 异氟醚
2 七氟醚
具有快速起效和快速恢复的 特点,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
是一种非常稳定且可靠的吸 入麻醉药物,被广泛用于麻 醉诱导和维持。
3 笑气
也称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强烈的镇静和麻醉药物,常用于辅助麻醉。
5. 吸入麻醉药物的药理作用
吸入麻醉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产生麻醉效果,不同药物有不 同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11. 吸入麻醉的应用领域
吸入麻醉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疼痛管理、急救和其他需要麻醉的医疗过程。
12. 吸入麻醉的风险与麻醉相 关并发症
1 低血压
一些吸入麻醉药物可能导致 患者的血压下降。
2 呼吸抑制
过量使用和不当管理吸入麻 醉药物可能导致呼吸抑制。
3 恶心和呕吐
某些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症状。
气囊
帮助维持患者呼吸。
吸入阀和呼气阀
控制气体的流动方向。
监测仪器
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
命体征的监测、麻醉机器的正常运转等方面。
10. 吸入麻醉的优点及缺点
优点
吸入麻醉操作简单,可逆性好,剂量可调节, 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缺点
吸入麻醉过程产生的气体对环境和患者的生 理功能可能产生影响。
6. 吸入麻醉药物的剂量管理
剂量管理是麻醉过程中关键的部分,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手术类型来计算和调整麻醉药物的剂 量。
吸入麻醉发展史
03 现代吸入麻醉的发展
新型吸入麻醉剂的开发
新型吸入麻醉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吸入麻醉剂不断被开发出来,如地氟烷、七氟烷等,这些新型麻醉剂具有更低的血液 溶解度和更快的代谢速度,能够提供更好的麻醉效果和更短的恢复时间。
吸入麻醉剂的合成与生产
为了满足临床需求,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优化吸入麻醉剂的合成与生产工艺,以提高麻醉剂的质量和产量,降低 生产成本。
提高患者生存率
吸入麻醉的应用使得许多高风险手术得以实施,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吸入麻醉的初始研究
1847年,苏格兰化学家詹姆斯·扬·辛普森首次发现了氯仿,并对其麻醉性能进行 了研究。
1853年,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对氯仿和其他吸入性麻醉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 提出了吸入麻醉的原理。
吸入麻醉的早期应用
1846年,美国麻省总医院首次使用乙醚麻醉剂进行了外科手 术。
1854年,英国医生约翰·斯诺首次使用氯仿麻醉剂进行了外科 手术。
新型吸入麻醉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吸入麻醉剂 的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进行。这些新型麻醉 剂将更加安全、有效,且具有更低的副作用 。
吸入麻醉剂的合成方法改 进
通过改进吸入麻醉剂的合成方法,可以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
受益于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吸入麻醉技术的优化
吸入麻醉的发展,促使医学界对麻 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特性等方 面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了相关领域 的学术发展。
拓展医学领域
吸入麻醉的应用,使得许多高难度 手术得以实施,从而拓展了医学治 疗手段和领域。
对手术过程的影响
01
02
03
吸入麻醉PPT课件
吸入麻醉药转运
环
组
路
肺
血
织
新
鲜
脑
气
×
挥
发
器
影响吸入浓度的因素
MV=6L/min Fi=1%
病人
吸气枝
供应:挥发器浓度×新鲜气流量
+呼出气浓度 稀释:环路内容积
运离:吸呼浓度差×通气量
漏气和泄气×呼出气浓度
呼气枝
RF=5L/min FA=0%
吸入气麻醉药浓度(FINS)在上升过程中接近吸入 浓度(FINF)的速度取决于气体流量和环路容积
2.54
血/气分配系数影响诱导期FA/FI
体内摄取
FA/FI曲线本身代表的只是在某 一吸入浓度时相对的肺胞浓度, 而不是代表体内摄取的过程。真 正代表体内摄取过程的是FA/FI 曲线上面的部份而不是FA/FI本 身,这因为吸入与呼出之差才是 真正的体内摄取,因此用1 – FA/FI才真正代表体内的摄取。 不管用那一种吸入性麻醉药,一 开始FA/FI曲线上升的很快,但 这FA/FI曲线的上升并不代表吸 入性麻醉药体内摄取的增加。当 吸入的麻醉药经过气管进入肺内 时,在肺胞膜之前存在着一个大 空间,也就是功能性肺残气量空 间,开始时为了填充这空间, FA/FI曲线上升得很快。而填充 这一大空间时,吸入浓度被原来 存在于这空间内的气体稀释,也 就没有太多的体内摄取,因而呼 出浓度上升得很快。
例3-2:同一病人 若在关闭挥发罐的同时还将新鲜气流量 加至6L或更大,则:异氟烷Fi = (6 x 0 + 0 x 2 ) / 6 = 0%,此时麻醉的减浅才 达最快速度。为减浅麻醉关闭吸入麻醉 药挥发罐时,还需要检查新鲜气流量。 也就是要问您自己:您的麻醉药真的停 了吗?!
吸入麻醉药的药动学及药效学
橡胶中溶解度大
麻醉机上有橡胶
延长诱导期,苏醒缓慢
二、理化性质与分类
根据吸入麻醉药在常温常压下是挥发性液体还
是气体,分别称之为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气体吸入
麻醉药。
分配系数:指分压相等,即达到动态平衡时,
麻醉药在两相中浓度的比值。
★ 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
血 / 气分配系数是指在体温( 37℃ )条件下,
6
75 4.5
33
18.1 1.09
14.5
5.4 0.32
12.5
1.5 0.08
在紧急手术麻醉时,为加速麻醉诱导,可 以让病人吸入一些二氧化碳。 因为: ⑴二氧化碳可兴奋呼吸、增加肺通气量、加 速动脉血中麻醉药分压的上升;
⑵二氧化碳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从而加快脑内麻醉药分压的上升速度而加速麻 醉诱导。
★ 第二气体效应产生机理:
1.浓缩效应:高浓度气体吸入浓度愈高,由肺 泡向血中扩散的速度愈快,肺泡迅速缩小,低浓
度气体在肺泡中浓度迅速升高,即浓缩效应。
2. 增量效应:高浓度气体被大量吸收后,产
生较大负压,使肺通气量增加,吸入的混合气体
也增多,混合气体又可以带来一些低浓度气体, 即增量效应。
第二气体:1.66% O2 : N2 O: 31.66% 66.66%
1.麻醉药在血中的溶解度 常以血气分配系数表示。血气分配系数
越大,表示麻醉药在血中的溶解度越大(分
配系数,λ )。
2.心排血量(Q)
在通气量不变的条件下:
心排血量增加,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血液摄取
药物增加,PA上升缓慢
休克等,心排血量减少,血液摄取药物减少,
PA、Pa、Pbr上升快 心排血量对吸入麻醉药的影响与溶解度有关, 对易溶性麻醉药影响明显。
吸入麻醉
麻醉机安全装置 通气机 废气处理装置 全麻实施用具
2020/7/11
21
常用装置
气源
流量计
蒸发器 贮气囊(呼吸囊)
呼吸管路(螺纹管、面罩) 呼吸活瓣
CO2吸收装置
2020/7/11
22
麻醉挥发器 Evaporator
一种能将液态的挥发性麻醉药变成蒸汽, 并按一定量输入麻醉环路的装置。
2020/7/11
31
2020/7/11
32
2020/7/11
33
2020/7/11
34
2020/7/11
35
2020/7/11
36
2020/7/11
37
2020/7/11
38
2020/7/11
39
2020/7/11
40
2020/7/11
41
2020/7/11
42
2020/7/11
2020/7/11
55
低流量紧闭吸入麻醉的理论基础
对吸入麻醉摄取的新认识。
在紧闭条件下,机体可通过心排量的改变 来自动调节吸入麻醉的摄取量。
吸入麻醉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同静脉麻醉药 完全一致。
2020/7/11
56
低流量紧闭吸入麻醉的实施过程
诱导后高流量去氮(但需注意血压变化)
麻醉维持过程中采取代谢流量
苏醒过程中可提前关闭挥发罐,但不应开 大流量
2020/7/11
57
紧闭低流量吸入麻醉的缺点
需要特殊设备 如果机械呼吸时缺乏对回路容量的监测,
就很容易发生通气不足 对浓度的调节控制比较困难 操作复杂 有人认为,CO以及其他毒性产物会蓄积
在回路中
2020/7/11
吸入全身麻醉药ppt课件
(3) 血/气分配系数小者,如难溶分中性压的麻)N醉与2O药,麻的醉
PA
Pa
Pbr 上升快深,度有则关麻。
醉诱导期短,苏醒快。
精选PPT课件
13
5. 临床意义:
(1) 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小,肺泡麻 药浓度增加可以更快,麻醉的诱导和苏醒 都快!
(2) 反之,则相反;
(3) 常用吸入麻药的血/气分配系数,按其相对溶解 度从小到大排列:
2. 脑组织类脂质含量丰富,全麻药容易 进入脑内。
精选PPT课件
15
3. 麻醉强度与脂溶性的关系:
在370C下橄榄油:气体的分配系数,
(即药物的脂溶性);由高 低;
药物的MAC(最小肺泡浓度)由小 大,则药物的麻醉强度由强 弱;
全麻药的麻醉强度与脂溶性成正比;
现有的全麻药多有较高的脂溶性, 且脂溶性越高,麻醉作用越强。
1.概念:血/气分配系数是指在体 温条件下,吸入全麻药在血和气两 相中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浓度比值。
即:麻药的溶解度,是吸入麻药 在血内的溶解度,是指在单位容量 内,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能使血 内麻药浓度达到饱和状态的量,可 用血/气分配系数来表示。
精选PPT课件
10
2. 例如:
异氟醚血/气分配系数(溶解 度)=1.48
精选PPT课件
16
附图- 麻醉强度与脂溶性的关系
在370C下橄榄油:气体的分配系数, (即药物的脂溶性);由高 低
精选PPT课件
17
(二) 吸入麻药的摄取: 吸入麻药的浓度愈高,则肺泡内
麻药浓度就有明显提升,且上升的速 度亦快!
增加吸入气内的麻药浓度,必加快 肺泡气内麻药浓度的上升。 不管麻药在血内的溶解度如何,都 符合这一规律。
【医学课件】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吸入麻醉简介•吸入麻醉的物质•吸入麻醉的实施•吸入麻醉的效果•吸入麻醉的应用•吸入麻醉的安全性01吸入麻醉简介吸入麻醉是一种麻醉方法,指通过吸入麻醉药物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产生暂时性意识消失和全身疼痛感觉丧失的全身麻醉方法。
吸入麻醉药物包括:氧化亚氮、乙醚、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等。
吸入麻醉药物通过呼吸道吸入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随着血液流动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吸入麻醉药物的浓度和血液中的浓度是影响麻醉效果的关键因素。
吸入麻醉最早可追溯到1842年,英国医生H.H.玩格拉斯通过吸入乙醚的方法成功地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身麻醉手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吸入麻醉药物不断更新换代,从最初的乙醚、氯仿等,到后来的氧化亚氮、氟烷等,再到现在的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等,吸入麻醉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吸入麻醉的历史发展02吸入麻醉的物质如乙醚、氯仿等,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
吸入麻醉药物的分类烃类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临床上较常用。
卤代烃类又称笑气,为无色、无臭、无刺激的气体,是一种惰性气体。
氧化亚氮1吸入麻醉药物的性质23药物的麻醉效能与其分子结构中烷基和芳基的比例有关,烷基越多,麻醉效能越强。
药效吸入麻醉药物的脂溶性与它们在血液中的溶解度有关,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
脂溶性吸入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与其分子结构有关,分子结构较小的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更快。
代谢与排泄通过面罩或气管导管将麻醉药物吸入肺内,达到麻醉效果。
吸入法将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或动脉注入体内,达到麻醉效果。
循环法同时使用吸入法和循环法,使患者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并维持麻醉深度。
静吸复合法吸入麻醉药物的使用方法03吸入麻醉的实施麻醉前检查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检查。
麻醉前访视对患者进行麻醉前访视,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
麻醉药理学 吸入麻醉药(4.3.1)--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
超过 80% 以原形排除,余经肝微粒体酶催 化变
成氟化物经尿排出
4
二、恩氟烷的药理作用
1 .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临床常见于什
抑制作用:剂量相关性
么情况下?
MAC 值 1.68% ,血气分配系数小,诱导、清醒 均迅速
恩氟烷深麻醉时(吸入浓度为 3~3.5%), 可诱发脑电图出 现惊厥性棘波(为深麻醉脑电波的特征),并伴有面部、四 肢肌肉强直或痉挛性抽搐,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正常情况下更 易发生。但临床及动物实验均未发现有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MAC 值为 1.15% ,麻醉效能比恩氟
烷 强无恩氟烷的惊厥性棘波,癫痫患者无 禁忌
对脑血流的增加作用较恩氟烷弱 (<1MAC)
过度通气 减轻颅高压
有何好、
对迷走神经的抑制作用强于交感神经 坏处?
15
2 . circulation system
异氟烷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但比恩氟 烷弱 异氟烷具有很 大的心血管安全性(心脏麻醉指数相对
( Isofluran e)
恩氟烷的分子式:
HCFClCF2OCHF2
异氟烷的分子式: CHF3CHClOCF2
异氟烷 1965 年合成。 1975 年 cobett 曾报道,异氟醚对实验动 物有致癌作用,临床应用受阻。 3 年后, eger 和 corbett 本人进一步 研究否认了以前的结论, 1979 年和 1980 年美国和加拿大分别批准在 临床使用
不 易 引 起 心 律 紊 乱 , 也 不 使 原 有 心 律 失 常 加重
麻醉时,可使用肾上腺素(如脑外科手 术)
17
3 . Respiratory System
异 氟 烷 对 呼 吸 中 枢 的 抑 制 作 用 与 剂 量 、 浓 度 相关
吸入麻醉
2020/1/10
3
一、概述 Inhalation Anesthesia
将麻醉药 Anesthesics (麻醉气 体或蒸气)经呼吸道吸入,再经肺 泡进入血液循环,再到达中枢神经 系统而产生的 General Anesthesia 作 用。
2020/1/10
4
Characters
? 操作方便 ? 比较安全 ? 易于控制
? 现代麻醉机多采用温度-气流量补偿型蒸 发器,其共同特点为双路可变、抽吸型、 温度补偿、药物专用和环路外型。
2020/1/10
23
2020/1/10
24
2020/1/10
25
温度-气流量补偿型蒸发器
2020/1/10
26
活瓣
?必须保持 开启灵活, 关闭严密 ?需将活瓣 表面冷凝水 滴及时擦去 ?麻醉前应 常规检查
2020/1/10
61
通用的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标准
2020/1/10
62
麻醉深度监测仪
?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 ) 对静脉麻醉深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 目前尚无一种能良好判断吸入麻醉深度 的可靠指标
2020/1/10
63
麻醉期间观察和管理的重点
? 循环管理 ? 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 液体管理 ? 血糖、体温等的监测和处理 ? 有创监测在现代临床麻醉管理中的作用 ? 监测指标的观察及意义分析
吸入全麻药物的理想条件
? 麻醉作用强,可使用低浓度,以避免缺 氧。
? 在体内代谢率低,无毒,无过敏反应。 ? 对循环、呼吸抑制作用轻。 ? 绝对“惰性”,且能完全、快速从肺排
出 目前尚无此种理想麻醉药
麻醉药理学吸入麻醉药
10.所需设备简单、方便使用,药源丰富,价格低廉
2020/11/14
2
二、理化性质与分类
谢军 xiejun59@
1、理化性质
吸入麻醉药的理化性质直接影响麻醉药设计
麻醉工具
给药方法
诱导期长短
苏醒快慢
全麻深度调节
2020/11/14
如何保证患者和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安全
3
谢军 xiejun59@
指吸入浓度与肺泡麻醉药的浓度呈正 相关,吸入浓度越高,进入肺泡的速 度越快,肺泡麻醉药浓度上升越快, 血中麻醉药的分压上升越快。
同浓度效应还可以增加吸气量。当吸入麻醉药浓度增 大时,血液摄取增多,使肺泡产生负压,引起被动性 吸气量增加,以补充被摄取的容积,从而加快了麻醉 药向肺内的输送(增量效应),因此PA也上升越快。
麻醉药理学吸入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的理想条件
谢军 xiejun59@
1.理化性质稳定、易于长期保存、无易燃易爆、与麻醉器械、碱石灰或其他药物接触不产生毒性物质 2.无异味,对气道无刺激性
3.血气分配系数小,在血液和组织中溶解度低,麻醉深度易于调节,可控性强
4.麻醉作用强,可使用低浓度,以避免缺氧
2020/11/14
15
第二气体效应示意图
2020/11/14
16
2、通气量的影响
肺泡内吸入麻醉药
每分通气量↑ →浓度(PA)↑ → Pa ↑ → Pbr ↑ →诱导期缩短
由于血中溶解度大的麻醉药被血液摄取的多,增加肺泡通气量可使更多的药物进
入肺泡以补偿血液的摄取,肺泡分压上升也较明显,故增加肺泡通气量对血中溶 解度大的麻醉药影响明显。
2020/11/14
30
全身麻醉的可能作用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历 史(氧化亚氮)
涉及氧化亚氮的麻醉效能?
《米勒麻醉学》P13
7
历史(乙醚)
morton
8
历史(乙醚)
标志现代麻醉学的开始
anaesthesia 9
同学们对吸入麻醉药的认识是什么?
间谍 绑架 诱骗 诈骗
问题1. 利用了吸入麻醉药的什么理化特性?
10
问题2 使用吸入麻醉药的什么药理特性?怎么能让你吸入更多”毒气”(浓度效应)? 东京地铁发动沙林毒气攻击事件
24
麻醉深度取决于脑组织中吸入麻醉药的浓度
问题:
溶解形式? 气态形式?
临床麻醉调控高手
吸入麻醉药以扩散方式跨过各种生物膜
脑内达到一个相对稳定、适宜的药物浓度
25
(二)影响经膜扩散速度的因素
注意பைடு நூலகம்吸入麻醉药是因压力差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进行转运的 药扩物散入速脑度需∝穿透分若压差干×生扩物散膜面,积×吸温入度麻×醉气药体溶总解是度从
临床上常把含氟吸入麻醉药与N2O 合用
Se①co加n快d诱g导as effect 有何用处?
② 减轻其不良反应 ③ 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问题:何为第一气体?何为第二气体?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Deng ShengLi 203115,3
2.通气量的影响
每分通气量↑ →肺泡内吸入麻醉药的浓度
遗憾:至今尚无一个药物完全符合
14
吸入麻醉药的发展:适应麻醉发展
15
吸入麻醉药的发展:适应麻醉发展
早期吸入麻醉药被淘汰的原因
燃烧、爆炸:如乙醚、乙炔、环丙烷等 毒性:如氯仿、三氯乙烯、氯乙烯和甲氧氟烷
16
(一)What is advantages of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
吸入麻醉药分类
(常温常压)
挥发性吸入麻醉药 气体吸入麻醉药
19
吸入麻醉药的理化性质
沸点问题 血气分配系数 药物稳定性问题 对呼吸道有无刺激性问题 对与其接触物品的影响问题
20
早期使用方法
21
二、理化性质与分类
使用药物时的工具 理化性质关系到 药物的使用
患者与医生的安全:燃烧 电刀
吸入麻醉药分类
早在1847年,pirogoff就企图通过静脉注射乙醚获得麻醉,但尝试失败 最近华西医院 乳化异氟烷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Deng ShengLi 201135,3
一、吸入麻醉药的理想条件
麻醉作用可逆 安全范围宽,可控性强 诱导和清醒迅速、舒适、平稳 理化性质稳定 对呼吸道无刺激性 可产生良好的肌松作用 能抑制异常应激反应 不燃烧、不爆炸 所需设备简单,等
吸入药物的浓度 肺通气量
动态调节
两大因素在临床使用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7
1.吸入浓度的影响
为什么?
(1)吸入浓度:指吸入麻醉药在吸入混合气体中的浓度
注:非纯吸入麻醉药
浓度效应(Concentration effect)
指吸入浓度与肺泡麻醉药的浓度呈正相关,吸入浓度越高,进入肺泡 的速度越快,肺泡麻醉药浓度上升越快,血中麻醉药的分压上升越快
对环境的污染
专用挥发罐
呼吸道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 麻醉诱导、加深时间长? 对麻醉机的要求高
排气系统
氧气
可调的密闭系统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Deng ShengLi 201185,3
二、理化性质与分类
使用药物时的工具 理化性质关系到 药物的使用
患者与医生的安全:燃烧 电刀
分压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扩散散距,离直×√至分两子侧量 分压相等 此公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1、当给定病人和药物时,通常只有分压差是一个可变因素 2、对于不同的病人,扩散面积和距离可有不同(临床的可变性)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Deng ShengLi 202165,3
(三)影响药物进入肺泡速度之因素
第一气体:高浓度气体
第二气体:低浓度气体
原因:浓缩效应 和 增量效应
单纯吸入1%氟烷时,肺泡内最大浓度接近1%,如吸 入含有80%第一气体(N2O)、1%第二气体氟烷及氧气的 混合气体时,肺泡中氟烷的浓度可提高到1.4%
29
Second gas effect
1%第二气体
19%
O2
N O 80% 2
第四章 吸入麻醉药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Inhaled Anesthetics)
遵义医学院麻醉学系 喻田
教学目的
在了解吸入麻醉药的理化性质、分类和体内过程基础上,掌握各种 吸入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教学要求
(一)掌握: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 不良反应
(二)熟悉:吸入麻醉药的理想条件、作用机制;氧化亚氮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三)了解:吸入麻醉药的简史、理化性质和分类、体内过程;其它吸入 麻醉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2
简史
3
历史
可能是最早的吸入麻醉药
中世纪:意大利修道院Monte.Cassino手稿
《米勒麻醉学》
4
历史
吸入装置
催眠术
中世纪时曾将吸入酒精作为一种术中镇痛的方法
迅速↑→PA ↑ 、Pa ↑ →诱导期缩短
增加肺泡通气量对血中溶解度大的麻醉药影响明显
血中溶解度大的麻醉药被血液摄取得多,增加肺泡 通气量可使更多的药物进入肺泡以补偿血液的摄取,肺 泡分压上升也较明显
PA(肺泡内麻醉药的分压);Pa(动脉血麻醉药分压)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Deng ShengLi 203125,3
这就是临床为什么麻醉诱导一般开始要求高浓度?
当吸入注麻:醉浓药度浓效度增应大还时可,以血增液摄加取吸增气多量,使肺泡产生负
压,引起被动性吸气量增加,以补充被摄取的容积
28
(2)第二气体效应(Second gas effect)
指同时吸入高浓度气体和低浓度气体时,低浓度气体的 肺泡浓度及血中浓度提高的速度,较单独使用相等的低浓度 气体时更快
1.7%第二气体 31.7% 66.7%
1%第二气体
19%
40% 0.4%第二气体
7.6% 32%
NO2被吸收后肺泡缩小,第二气体被浓缩(浓缩),同时 让出肺泡容积空间第二气体可以吸入继续增加(增量)
血中溶解度低的第二气体,其第二气体效应明显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Deng ShengLi 203105,3
麻醉效能强,单一药物即可完成麻醉 麻醉深度易于控制 多数以原型经呼吸道排出,体内分解很少 肝、肾功能影响小 对缺血器官有保护作用 其它作用(俄罗斯人质事件)毒气吗?
提示什么?
致使绑匪和部分人质进入睡眠状态的“特殊气体”只是“用于外科手术 场合
的麻醉气体” 。但是,有部分人质与绑匪死亡
17
(一管)道What is disadvantages of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
(常温常压)
挥发性吸入麻醉药 气体吸入麻醉药
22
三、吸入麻醉药的体内过程
(Process of uptake of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
23
(一)吸入麻醉药的转运过程
吸入麻醉药蒸气
肺泡、肺泡壁 肺毛细血管 入血
肺
三 道 关
血卡
target organ(组织:脑) 脑 ?脊髓 ?
5
历 史(氧化亚氮)
吸入麻醉药的发展得源于人们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和利用空气进行治疗的兴趣
Priestley 和Joseph Black首先发现氧化亚氮,但 非常遗憾,权威人士认为“传播疾病”
Humphry Davy 发现氧化亚氮能缓解拔牙时的疼痛
Humphry Davy在1800年,他写道:“术中吸入 氧化亚氮能缓解疼痛,氧化亚氮可能可以用于外科 手术并且并不引起出血”
11
都是吸入,其目的完全不同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Deng ShengLi 2015,3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凡经呼吸道吸入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称 吸入麻醉药(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实际上,人们一直在考虑吸入麻醉药是否还可经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