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听课记录_0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研组听课记录

初中语文教研组听课记录

一、基本信息1. 课题:《背影》2. 主讲教师:张老师3. 听课时间:2021年10月20日4. 听课地点:初中部三楼会议室5. 听课教师:初中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背影”一词的含义,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理解课文、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以朱自清的生平事迹为切入点,简要介绍了作者及其作品《背影》。

接着,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背影”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何如此怀念父亲?(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

3. 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感悟(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朗读感悟,交流对父亲的理解。

5. 总结全文张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背影”一词所蕴含的亲情,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背影”一词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2. 教学亮点(1)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感受亲情。

3. 教学不足(1)部分学生朗读不够流畅,需要加强朗读训练。

(2)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

五、改进措施1.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丰富课堂讨论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语文听课记录

语文听课记录

语文听课记录语文听课记录范文导语:对于听课,大家可以及时进行记录。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语文听课记录范文,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语文听课记录篇1一、导入教师引入抒情性散文的概念。

提示课题。

板书:紫藤萝瀑布宗璞二、教学过程1、教师请同学起来朗读课文。

师:下面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课文?生:(稍待片刻,几位同学举起手)师:(巡视片刻)还是请我们的语文课代表来朗读一下吧。

生:课代表朗读,其他同学看书。

(教师播放课件)2、教师与全体同学一起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第一组问题,请一位同学朗读问题。

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以下问题。

围绕紫藤萝花这一中心事物,作者安排了哪些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一串挨着一串,花的瀑布,骨朵)选择你认为作者描写紫藤萝花的精彩之处,说说你的看法?(题目)4、教师出示第二组问题:师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我”既然很想摘一朵花,为什么没有摘?作者这样设计有何用意?“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止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作者联想到了十年前家门外的一株紫藤萝,它有什么特点?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5、教师出示第三组师生探究性问题:本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而结尾又说“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是否矛盾?为什么?对作者说的“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你如何理解?在生活中,你有过作者这样的深切的感受吗?请你谈谈。

三、总结全文由文章作者的感遇,也希望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所帮助。

【听课反思】教师不必作秀,因为新课程需要教师作出必要的讲解。

授课过程中,教师的两个教学细节我是记忆深刻。

其一是选一位同学来读课文,有那么的同学举手想要读一篇课文。

但是这位教师早就有了心目中的人选了,她之所以没有一下子选择课代表来读课文,估讲也是想制造一种气氛──一种大家踊跃举手的感觉。

最后仍就选课代表来朗读,而其他同学和老师则一起看着书听课代表读书。

就这个教育细节,我有些意见。

教师的这种行为里边有虚假民主的成分,请一位同学来读整篇课文值得商榷,可以请几位同学分别部分自然段也许更好。

七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

七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

七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一、听课基本信息。

1.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2.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3. 授课班级:七年级[X]班。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们积极回答,有的说喜欢冬天可以打雪仗,有的说喜欢夏天有长长的假期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音频,要求学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词。

2. 听完音频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

例如:- “酝酿(yùn niàng)”,教师解释这个词的意思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应和(hè)”,强调“和”字的读音。

3.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春”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 学生读完后,有学生回答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方面。

教师给予肯定并板书。

(三)精读课文,分析描写(20分钟)1. 春草部分(7分钟)-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春草的句子,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教师提问:“‘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学生思考后回答,“偷偷地”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就长出来了,有一种悄无声息的感觉;“钻”字写出了小草生长的力量。

- 教师补充讲解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生机与活力。

2. 春花部分(8分钟)- 学生找出描写春花的句子,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里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教师提问:“‘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表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表现了花朵竞相开放的热闹场景。

3. 春风部分(5分钟)- 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春风的段落。

- 然后教师分析,作者从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听觉(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三个角度描写春风,这种多感官描写的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一、听课记录1. 课堂信息•学校:XXX小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第2课时2. 课堂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内容为《鼓励人吧!》一课。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到鼓励的力量,培养其勇气和信心。

3. 课堂重点记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预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注重课文细节的把握与理解。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教师用课堂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鼓励的重要性和方式。

4. 学生表现•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合作紧密,倾听并尊重其他组员的意见。

•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较佳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评析1. 优点•教师利用预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表现,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2. 不足之处•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时间的控制上不够灵活,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3. 改进方案•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时,对相关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引导学生展开更有深度的思考。

•教师可以引入更多的互动教学手段,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三、总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听课记录和评析,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然而,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强,如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希望教师可以根据本次听课记录和评析提供的改进方案,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一年级语文教研听课记录

一年级语文教研听课记录

一、听课时间:2021年X月X日二、听课地点:一年级(X)班教室三、授课教师:张老师四、听课教师:全体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成员五、教学内容:《小蝌蚪找妈妈》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找、虾、蝌”等生字,学会本课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体会亲情和友情,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生字,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蝌蚪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们积极回答,张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蝌蚪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2. 认识生字张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逐一认读,并解释生字的意思。

对于难读的字,张老师耐心地进行了示范,并鼓励学生跟读。

在认读过程中,张老师还提醒学生注意字词的书写顺序。

3. 学习课文张老师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怎样的吗?”学生们积极回答,张老师逐一进行点评。

接着,张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让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4. 小组讨论张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学生们在小组内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张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

5. 情感教育张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让学生感受亲情和友情。

张老师说:“小蝌蚪为了找到妈妈,经历了许多困难,但它们从未放弃。

我们应该向小蝌蚪学习,勇敢面对困难,珍惜亲情和友情。

”6. 总结全文张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全文,强调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学会朗读课文。

八、教学反思:1. 张老师的教学态度认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多样,既有讲解,又有提问,还有小组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级语文听课记录(通用10篇)

一年级语文听课记录(通用10篇)

一年级语文听课记录(通用10篇)一班级语文听课记录1执教班级:一(13)班执教时间:20xx年4月26日执教老师:吴xx听课老师:赵xx一、复习导入:1、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

⑴下面这些词你能读准吗?开火车读。

(出示)焦急,着急,特别,肯定,拍拍,翅膀,决心⑵我们再来看一组描写小鸟的词语,你会读吗?指名读、齐读。

(出示)绿色,黄色,一闪一闪,羽毛,嘴巴,眼睛【评:从分类认读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教者的巧妙用心,既巩固复习了旧知,又为下文学习小鸟是什么样子作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出示:这是一只()的小鸟。

生自由读课文。

【评:抓住教学主线,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指明方向,同时也让学生去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小鸟图,谁来说说它的样子?出示: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一闪一闪的眼睛指名读词组。

(2)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出了小鸟的样子,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

出示: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特别可爱。

指名读,“特别”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再指名读。

【评:出示小鸟图,让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说、去思、去读,给予他们思维与说话、读书的机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流畅。

】(3)除了可爱,它还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指黑板句式)再去读一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指名说。

【评:再抓住教学主线,让学生中在阅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边读边思考”。

】你们从第1自然段的哪一句话看出来的?出示: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他一动也不动。

指导朗读:读出小鸟的难过、孤独。

自由练习。

指名读。

【评: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很焦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说。

(2)出示: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

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着急呀!指名读。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一、听课记录:《春贴》老师讲了春贴的起源和传统习俗,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春贴的美丽。

春贴是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寓意着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我们可以在春节期间,贴上各种吉祥的图案,祈求来年平安和幸福。

二、听课记录:《一个冤枉的人》这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冤枉的人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乡村的居民被冤枉入狱,最终在正义的力量下获得了释放。

通过这个故事,老师告诉我们要相信正义,要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学会宽容与谅解。

三、听课记录:《看图作文》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张图片,要求我们根据图片进行写作。

图片是一个小男孩正在植树的场景,我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写出了关于绿化环境和保护自然的作文。

老师告诉我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生活,从而写出更好的作文。

四、听课记录:《诗歌朗诵》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首优美的诗歌,让我们一起朗诵。

通过朗诵诗歌,我们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朗诵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表现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听课记录:《和尚与小和尚》老师讲述了一个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小和尚不懂事,经常捣乱,和尚通过开导和教育,让小和尚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通过这个故事,老师告诉我们要尊重和听从长辈的教导,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六、听课记录:《我的梦想》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作文。

通过写作,我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老师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七、听课记录:《我的家乡》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张图片,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作文。

通过观察和回忆,我们写出了关于家乡的风景和人文的作文。

通过写作,我们更加熟悉了自己的家乡,并学会了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八、听课记录:《写人物》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如何写人物。

通过观察和揣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并将其用文字表达出来。

高中语文听课记录

高中语文听课记录

高中语文听课记录日期:2021年10月15日课程:高中语文老师:李老师课堂内容:1. 课堂开始,老师向学生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红楼梦》第一回的阅读与分析。

2. 老师先让学生读一遍第一回,并让学生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以检测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程度。

3. 老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详细解读了第一回的内容,包括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

并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 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了作者对于贾府的描写,以及贾府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与人性问题。

5. 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随机抽查学生的回答,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 老师结合课堂讨论,分析了《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课堂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提问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细节、情节和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作品。

3.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及时的点评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堂内容。

5. 教师在课堂结束时给予了学生一些建议和阅读推荐,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

改进建议:1. 在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些小组活动或小组竞赛,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2. 在讲解文本内容时,可以适当引用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学批评,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3. 可以增加一些课堂练习或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在课堂结束前,可以设置一个总结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初中语文的教师听课记录

初中语文的教师听课记录

初中语文的教师听课记录【初中语文的教师听课记录】老师:教导主任时间:20XX年X月X日地点:XX初中语文教室听课教师:XX老师听课内容概述:本堂课为初中语文课,由XX老师教授。

课堂主题是《红楼梦》第五十五回《魇魔法海木魅儿》的阅读与分析。

XX老师本次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分组讨论、课堂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红楼梦》的具体片段,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于人物形象与情节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4. 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与价值的兴趣。

听课记录:本堂课上,XX老师首先通过投影仪呈现了本堂课的主题《魇魔法海木魅儿》,并通过引发学生对于标题的思考拉开了课堂序幕。

然后,XX老师从情节开始,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的世界。

她先简单介绍了《红楼梦》,并使用图表展示人物关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各人物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通过观察图表并相互讨论,探索出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接下来,XX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

她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并给出解释与理由。

通过学生的表达,学生们互相启发,激发出了对于故事情节的深入思考,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分析人物形象与情节的过程中,XX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触觉和察觉力。

她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诗句、象征手法等,让学生们通过阅读与解读,了解到作者的叙述手法与文学意图。

同学们积极参与,且表现出对于文学的高度兴趣。

进入课堂活动环节,XX老师组织了学生们参与角色扮演的活动。

学生们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角色的对话与互动,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与冲突。

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互动,展现了他们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创造能力。

最后,XX老师总结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与收获,并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阅读与欣赏文学作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1. 课题:古诗词欣赏内容: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古代文人所创作的优秀诗词,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诗词的寓意和美感,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 课题:小说阅读内容:老师给学生们推荐了一本名为《小王子》的小说,带领学生们一起阅读,并解读小说中的寓意和故事背后的哲学思想。

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3. 课题:写人作文内容: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了写人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然后选取了一位学生,并给学生们展示了如何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这位同学。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笔写下自己对这位同学的感受和描绘。

4. 课题:修辞手法内容:老师给学生们介绍了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和拟人,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进行解释。

然后老师布置了一些修辞手法的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文章,辨别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这些手法。

5. 课题:写景作文内容:老师给学生们介绍了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并给学生们提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作为写作素材。

学生们根据这幅画进行想象和联想,动笔写下自己的写景作文,并在课堂上互相欣赏和评价。

6. 课题:成语故事内容: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了一些常见的成语,并给学生们讲述了与这些成语相关的故事。

通过听故事和讨论,学生们能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中。

7. 课题:课文朗读内容:老师选取了一篇经典的课文,并让学生们轮流上台朗读。

老师指导学生们注意朗读的节奏、语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们的音韵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9. 课题:诗歌创作内容:老师给学生们介绍了诗歌创作的基本要素和形式,然后让学生们进行一次小组创作。

学生们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启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创作了一首美丽的诗歌。

10. 课题:写演讲稿内容:老师引导学生们了解演讲的基本技巧和结构,并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优秀的演讲范例。

语文听课记录(通用5篇)

语文听课记录(通用5篇)

语文听课记录(通用5篇)语文听课记录篇1《绝句》一.读课题《绝句》,你是怎么理解绝句的?作者是谁?师:昨天讲的李白是诗仙,而杜甫被称为诗圣。

这首诗是作者写自己在成都杜甫草堂那个地方看到的美景。

二.学这首诗。

1、听老师范读,孩子们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景物,看谁看到的多,看到的景物最美。

师读后生汇报: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两只黄鹂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师马上在黑板上板书简笔画,你是从哪里看到的,请读读......全班齐读生2:我看到了多年未化的积雪。

那老师要画应画远还是近(远)齐读哪里的雪(成都西岭的雪)理解窗含(看教室窗外,象窗子框起来因而用了一个含字)生3:我看到了遥远的东吴门口停了许多船师板画,生读出远的感觉生4:我看见白鹭师:应画在哪?(远)怎样读?(飞得有劲)、师:难道我们的大自然就这样单调吗?请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自读,师启发:开动你的耳、眼你又发现了什么?汇报:生1:我看到了春天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1;“翠”字师:从诗中你还看到了什么?生2:码头(从门泊看出)生3:房子(从窗含看出)师启发:我还从赵尘(生1)的“翠”看到柳树是绿的,[给板书柳树涂为绿色。

]你还看到、听到什么?生1:听到鸟叫生2:我听到船的汽笛声生3:流水的哗哗声。

(师:你的耳朵真灵)生4:我看到长江很长,还有船在往这靠。

师小结:我们想象后,让树有了绿色,鸟在叫,这叫有什么有什么?三、小结:学了这首诗,有什么有什么?(读板书)听课后点评:1、读的形式多:初读——个别读——评价——评价过程中读——齐读——范读——想象景物中读——读中打开耳、眼——夸夸诗读——读出感觉。

2、想象诗的画面——展开从诗的字中你看到、听到什么?让画面更丰富。

3、小结(有什么有什么)孩子概括令人折服。

4、师声情并茂将生自然引人诗境中,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体会到诗的美,好一个“有诗有画”呀!5、读、听、看、想后再落实每一句诗意——水到渠成。

实践教学听课记录语文(3篇)

实践教学听课记录语文(3篇)

第1篇日期:2021年10月15日地点:XX中学语文课堂授课教师:张老师听课教师:李老师一、课前准备1. 教师张老师提前一周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背影》,并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预习。

2. 教师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朗读、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等内容。

3. 教师准备了相关的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粉笔、PPT等。

二、课堂环节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检查(1)教师提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背影》,谁能谈谈对这篇课文的初步认识?(2)学生回答,教师给予点评。

3. 课文朗读(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

(2)教师提问:大家跟读完毕,谁能谈谈对这篇课文的感受?(3)学生回答,教师给予点评。

4. 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背影”、“夜色”、“思念”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5. 拓展延伸(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背影》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学生回答,教师给予点评。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6.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句、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三、课后反思1. 教师张老师的教学态度认真,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氛围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师注重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点评和指导。

语文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语文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四、活动主持人:张老师五、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1. 张老师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2. 听课环节:教师们分组进行听课,分别听了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语文课3. 评课环节:各小组对所听的课程进行评课,总结优点和不足4. 教研讨论环节:教师们针对本次教研活动主题进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措施5.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七、活动记录:1. 张老师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进行了介绍,强调了教学策略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2.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听了三节课,分别是三年级《金色的草地》、四年级《草船借箭》、五年级《草船借箭》。

(1)三年级《金色的草地》授课教师:李老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金色的草地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李老师以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草地特点。

接着,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金色的草地。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金色的草地的认识和感受。

(2)四年级《草船借箭》授课教师:王老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培养学生勇敢、智慧的品质。

教学过程:王老师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草船借箭的原因。

接着,通过讲解故事,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过程。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感受勇敢、智慧的品质。

(3)五年级《草船借箭》授课教师:刘老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刘老师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通过讲解故事,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过程。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的精神。

语文听课记录

语文听课记录

语文听课记录教学活动设计:体验春天的寒冷与温暖一、引入情境1. 集体朗读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描述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你脑海中会浮现哪些景象?(如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3. 展示一系列与春天寒冷相关的词汇:- 气温骤降- 风雪交加- 料峭春寒- 冻得坚硬的山路- 白雪皑皑的山间- 冻得通红的脸庞- 冻僵的双手a. 邀请学生个别朗读这些词汇。

b. 分享朗读这些词汇时的感受。

c. 集体朗读这些词汇,加深印象。

二、深入品读课文1. 探讨小燕子在寒冷的冬天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阅读并思考。

2. 分享与讨论。

3. 阅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天气的寒冷。

a. 邀请学生个别朗读。

b. 讨论并分享读后的感受。

c. 再次集体朗读,体会语境。

4. 探讨燕子的困境,理解“饥寒交迫”和“濒临死亡”的含义,通过音乐加深情感体验。

5. 过渡到故事的转折点,引导学生思考悲剧是如何避免的。

6.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鼓励学生找出最感动的部分并分享。

7. 学习第四自然段,讨论小贝蒂的行为和动机。

a. 通过图片了解小贝蒂。

b. 讨论小贝蒂的行为和感受。

c. 分享同桌间的讨论结果。

8. 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居民们的行为和政府的决定。

9. 回到温暖的列车场景,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营造氛围。

10. 角色扮演,如果学生是车厢内的燕子,他们会对帮助过他们的人说什么。

11. 写作练习:以“这怎能不令人感动……”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感受。

(背景音乐“小燕子”)12. 分享写作成果。

三、总结与提升1. 回顾课文,强调春天的寒冷与温暖并存的主题。

2. 教学设计要点:a. 让学生通过描述春天的词汇,体会春天的美好。

b. 寻找课文中描述春寒的句子,通过朗读和讨论加深感受。

c. 鼓励学生找到感动自己的句子,并通过深入阅读和讨论来体会。

d. 通过写作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燕子专列的感受,让这个故事深入人心。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5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5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5篇)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篇1《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它有着一种难以言喻、不可形示、超越言象的无声之美、无形之境。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回归本真,刘晶老师的课堂教学正让我们有这样一种直觉的感受。

一、畅谈秋色,调动情感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秋天的雨》,我们一起亲切地呼唤。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有人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为什么呢?(引读第一自然段)2、秋天的大门会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吧。

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地听,一边听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配乐范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交流自学成果。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轻声和多音字的读法。

(2)课文中写秋天的雨是怎样的?A全班交流(课件随机出示句子)B朗读,初识总起句。

C课文是从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交流、板书:颜色、气味、声音)三、品读课文,文中寻美(一)感悟色彩美1、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感受色彩之美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秋雨的颜料盒里有哪些颜色?它们分别给了谁?边读边把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划下来。

2、交流:秋雨的颜料盒里有哪些颜色?他们分别送给了谁?(课件随机出示)3、赏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自由读,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想:你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个中读出来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赏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随机进行)你看,它把*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A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这个感受你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来的?B我们都来读读这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不同的感受?C交流、体会用词之美、之妙:拓展运用。

语文听课记录

语文听课记录

语文听课记录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地点:学校教室
讲师:张老师
课程主题:《古诗鉴赏》
记录内容:
1. 开场介绍
张老师首先对古诗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简要介绍了本节课的内容。

她指出,古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鉴赏古诗,学生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历史等方面。

2. 古诗特点讲解
张老师接着讲解了古诗的特点,包括语言精炼、意蕴深厚、韵律优美等。

她以具体的古诗为例,引导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并分析了这些特点在古诗中的体现。

她还强调了古诗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鉴赏方法讲解
张老师随后介绍了鉴赏古诗的方法,包括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置身诗境等。

她解释了这些方法的意义和运用方式,并带领学生进行了简单的练习。

她还强调了阅读古诗需要注意的细节,如古文字义、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4. 具体古诗鉴赏
张老师选取了几首经典的古诗,进行了详细的鉴赏。

她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诗中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鉴赏的技巧。

她还与学生进行了互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活跃了课堂气氛。

5. 课堂总结
最后,张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古诗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她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并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她还留了一些时间让学生提问和交流,回答了一些学生关于古诗鉴赏的问题。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一、《闹钟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闹钟的发明历史。

2.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 教师首先引入故事主题,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与闹钟相关。

2. 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跟读。

3. 教师提问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拨。

5. 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草地上的猫》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了解猫和草地的关系。

三、《小狗寻找自己的家》
四、《天气预报》
五、《小蚂蚁的家》
六、《常见的体育运动》
七、《天上的星星》
八、《小鸟与水》
九、《小兔与花朵》
十、《小熊和小鹿的朋友》。

小学五年级语文听课记录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听课记录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听课记录三篇【导语】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视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小学五年级语文听课记录篇一一、导入新课1、大家一起齐读课题——“秋思”预备起。

2、“秋思”是什么意思呢?——想念家人二、生字词诗中哪个字是多音字——“重”(chong)三、进入新课1、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意思2、讨论中有什么问题(学生):“复恐匆匆说不尽”是什么意思?(老师):哪个同学可以帮一帮他除了这句不懂,还有什么不懂?好,都懂了,我来考考大家。

3、逐句品读“洛阳城里见秋风”讲的是哪个季节?——秋天。

秋天来了,用你的话来描画一下。

“见”是无形的,把它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比如:叶子在瑟瑟秋风中悄然飘落“行人临发又开封”,如果你是张籍,你会对捎信的人说什么?张籍,请问你在信中写了什么?(请四五个同学回答,并加分)四、总结本诗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对故乡的想念之情五、作业小练笔:如果你是张籍,你会对远方的家人说什么?把它写下来。

小学五年级语文听课记录篇二上课铃响后,学生还是比较吵闹,老师立刻采取措施——这堂课采取小组加分制,这决定今天小组作业的多少,放学的快慢;刚才第二小组坐的最端正,加三分。

一、导入新课1、大家一起齐读课题——“长相思”预备起。

2、“长相思”是词牌名。

这首诗还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字数不对称,有长有短。

二、生字词朗诵古诗,回答诗中哪个字是多音字——“畔”三、进入新课1、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讨论中有什么问题(学生):“风一更雪一更”什么意思?(老师):哪个同学可以帮一帮他除了这句不懂,还有什么不懂?好,都懂了,我来考考大家。

3、逐句品读“风一更雪一更”,读到这一句时,你能想象到当时的天气是怎么样的?(学生):当时下着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迎面吹来(老师):还有其他表达吗?“山一程水一程”,读到这一句时,你能想象当时士兵们经历了什么,当时的环境是怎么样的,行军路上他们走过了什么地方(学生):士兵们走遍了千山万水……山崖险峻,河上结冰,但是他们都没有舍弃。

0的认识听课记录

0的认识听课记录

《0 的认识听课记录》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关于“0”的认识。

你们看,“0”这个数字,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可它有着好多有趣的地方呢。

在课堂上,老师先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小兔子去果园里摘苹果,它摘呀摘,一个都没摘到。

这时候呀,就可以用“0”来表示小兔子摘到苹果的数量。

然后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盘子,有的盘子里放着水果,有的盘子空空的。

空空的盘子里水果的数量就是“0”。

老师还让我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0”。

有的小朋友说,温度计上有“0”,表示温度的起点;还有的小朋友说,尺子上也有“0”,是测量长度的开始。

老师又教我们写“0”,它就像一个圆圆的鸡蛋。

给你们再讲个好玩的。

有一次,小明考试考了0 分,他可难过啦,回家被爸爸妈妈批评了。

这可不好,所以咱们要好好学习,可不能得“0”分哟。

还有呀,“0”在计算里也很重要呢。

比如说 5 - 5 = 0 ,就表示两个一样的数相减,结果就是“0”。

老师还出了一些题目让我们做,像 3 + 0 = ?0 + 7 = ?我们都积极地回答。

“0”还能让数字变得更大呢。

比如说10 、20 ,这里的“0”就有着特别的作用。

课堂上,大家都听得很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小朋友们,通过这堂课,我们知道了“0”虽然小小的,但是作用可大啦。

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会经常遇到“0”,可一定要好好记住它的特点和用处哟。

好啦,关于“0”的认识听课记录就说到这里啦,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和“0”成为好朋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听课记录
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下面,作者为大家分享语文听课记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情境导入
1、齐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板书),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3、出示词语: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料峭的春寒、冻得坚硬的山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a.指名读
b.说说读了这些词语的感受
c.齐读
二、品读课文
(一)小燕子在这寒冷的冬天遇到了哪些麻烦?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天气冷
指名读
2、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饥寒交迫——“饥饿”
3、再来看看这个词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显示“濒临死亡”)
师: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事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濒临死亡”就是——即将死亡,再看看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齐读
4、过渡:然而悲剧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
指名说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当你读完这个故事,你将会被感动。

读一读,找一找最感动自己的话,在旁边写写感受。

2、交流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她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认识小贝蒂(出示图片)
在什么地方寻找?怎么发现的?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同桌说一说。

交流
师生接说:小贝蒂不在乎——,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

4、还有什么地方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人很多,把燕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2、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危险?
3、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令你感动的?(政府做出这么大的决定,为的是一群燕子。

)
4、师:回到充满温暖的列车,齐读第一自然段(配乐)
5、如果你就是车厢内的一只燕子,当你看到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6、写话:
以“这怎能不令人感动……”为开头写一段话。

(播放“小燕子”歌曲)
7、交流
三、总结课文,提升感情
让我们记住——,记住——。

教学设计:
一、感受春天的寒冷
1、学生说春的字词,体会春天的美好。

2、找找课文中春寒的词语,读读说说给你的’感受,再一次读好这些词。

3、找找课文中描写春寒的句子,读悟感受。

二、感受严寒中的温暖
1、找打动自己的句子。

2、步步深入读、悟。

3、充分谈自己的感受,及时的追问引导体会,悟后读。

4、动笔写写:如果你就是燕子,当你看到人们这样帮助你,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让燕子专列开进学生幼小的心灵。

评析: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能及时的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和惑点,本节课执教的老师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学生感悟后能及时让他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

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板块与板块之间衔接较紧凑。

不足:政府如何帮助小燕子这部分理解还没有到位,对与学生的回答要有个整体的梳理,使层次更分明。

小贝蒂那段的话与插图在教学时应交换顺序,让学生在感观图片中小贝蒂的形象后,再读文,可能学生的感受会更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