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复习课件
2021/1/8
无机盐、蛋白质、营养物质、代谢 废物、气体和激素等。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比较: 基本一样,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021/1/8
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尿素 C.激素 D.维生素
2021/1/8
细胞外液的 理化性质
2021/1/8
渗透压
770kpa 细胞外流渗透压主要由Na+ 、Cl酸碱度:
2021/1/8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 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产生反射的条件:完整的反射弧和刺激
2021/1/8
人体甲状腺可以作为反射弧的哪一个环节() A.感受器 B.效应器 C.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D.神经中枢
处于动态平衡中。 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包括: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
2021/1/8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 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2021/1/8
兴奋是如何传递下去的?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
奋先经过它的轴突传导,再经过突触传 递给下一神经元,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或抑制。
2021/1/8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 PPT课件 图文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 PPT课件 图文

6、基因突变的特点:
(1)具普遍性
人的白化病、色盲、糖尿病;果 蝇的白眼、残翅;安康羊的短腿; 家鸽羽毛的灰红色;玉米的白化 苗;水稻的矮秆、糯性;棉花的 短果枝等)
(2)随机发生的 ----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①迟→表现突变的部分少,如叶芽突变 →枝条各部分;花芽突变→仅花部分)
②体细胞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生殖细胞突变(可通过受精作用遗传给 后代)
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的
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C T T 变成了 C A T 。
GAA
GTA
2. 基因突变的实质
3、基因突变的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的改变)
突变的结果
基因突变 是染色体上的 某一位点上基 因的改变。
基因突变使一个 基因变成它的等 位基因,并且通 常会引起一定的 表现型的变化.
镰刀型贫血症: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 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镰刀型, 血液的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 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而出现脾脏 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 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 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 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β β
谷氨酸
α
β β
缬氨酸
α
α
9、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1)概念:指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 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 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例: 1、用辐射方法培育“黑农五号”大豆品种
2、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培育高产青霉菌株
3、太空椒 (2)优点: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 生物性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激素调节(共46张PPT)精选优质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激素调节(共46张PPT)精选优质 课件
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 间? 讨论: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含量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
1.学术背景
在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 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比如,对“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这一问题, 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 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A.A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B.B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C.C点时,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没有相关激素 调节 D.C点时,肝糖原和肌糖原正在分解,补充血糖

内,分其泌效腺应器是

(胰主岛要素)拮抗作用
(主要)
胰高血糖素
2、相关激素种类:
肾上腺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
3、血糖稳定有关器官: 胰脏、肝脏、肾脏
课本——P27 与社会联
症状

病因
高血糖、糖尿、
胰岛B细胞受损,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导致胰岛素分泌 包括


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血糖的去向(正常情况下)
总结
人体中血糖的3来源和3去路 (正常情况下)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血糖
肝糖原
分解
( 0.8~1.2g/L
) 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
氧化分解 合Biblioteka 转变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特别提醒:血糖能合成为肝糖原、肌糖原, 但只有肝糖原能分解转化为葡萄糖!!
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 制部分的活动。 如排便、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 新课标) 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 新课标) PPT课件
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C)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 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 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 膜产生兴奋
3. 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 懂别人讲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
(三)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吞噬细胞
疫 系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组成
第一 皮肤和黏膜

第二 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类型
非特异性 免疫
第三 免疫器官和免 道 疫细胞
特异性 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
自学提纲:
• 1.什么是植物的向光性?还有哪些植物的向性运动? • 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设计
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渗透压
特性: 酸碱度
温度
二.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



界 消化系统
细胞 环
O2
境 呼吸系统

CO2


质 皮肤、泌尿
系统尿素等
外体
内血环浆境 组 界内

淋巴 液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能量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PPT课件汇总大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PPT课件汇总大全

(一)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
实验一 实验二
生长,向光弯曲 实验三
不生长,不弯曲 实验四
生长,不弯曲
生长,向光弯曲
达尔文的实验结论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 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 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这种“刺激”从尖端 传到 下部呢?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
学习延伸
20世纪80年代,有的学者用向日葵、 萝卜作实验材料,结果发现,因单侧光 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 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而向光侧的生长 抑制物却多于背光侧。请上网或到 图书 馆查询相关的资料,并设计实验,探讨 玉米的向光生长支持哪一种观点。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合成部位 分布 运输特点 含量 作用特点 成分
枸杞
不用生长素类似物,先长芽,还没长根
垂叶榕
4 mg.l-1
5 mg.l-1
6 mg.l-1
叶子花
4 mg.l-1
5 mg.l-1
6 mg.l-1
7mg.l-1
8 mg.l-1
垂柳
2 mg.l-1
3 mg.l-1
4 mg.l-1
5 mg.l-1
6 mg.l-1
7mg.l-1
8 mg.l-1
探究活动
这些化学物质称为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培育无子果实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除草剂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b增加以利其生长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减少以利其生长减少以利其生长abcd促进o抑制生长素浓度根根芽芽2在a点生长素根生长从根生长从点开始点开始根的生长受到抑制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ppt(细胞生活的环境等28份) 人教课标版3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ppt(细胞生活的环境等28份) 人教课标版3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题1:兴奋的传导
2019年2月12日星
1
2019年2月12日星
2
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 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 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 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 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 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 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 与的神经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 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2019年2月12日星
3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它是指 在中枢神经系统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 反射弧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效应器 组成。 传出神经 、 3、效应器是由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组成的。 4、兴奋的概念: 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 是指 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 的过程。 5、兴奋的传导:感受器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 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 分析和综合 ;神经 中枢的兴奋经过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 答反应。
2019年2月12日星
4
例1: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B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课件【完整版】

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
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 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 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例2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 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 条件 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 共同构成内环境
解 析 : 血 液 中 有 缓 冲 对 (NaHCO3/H2CO3 , NaH2PO4/Na2HPO4),可以缓冲进入人体内的弱碱,所以 对内环境的pH影响不大。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 经—体液—免疫调节。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B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导学 1.血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吗?血红蛋白是内环 境的组成成分吗? 提示: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内环境的 组成成分,而血细胞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 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为什么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 的少? 提示:毛细血管壁的单层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 透过性,正常情况下,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不 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流出。
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调节
过程如图所示:
注:本图是以H2CO3/NaHCO3为例说明调节过程 的
2.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3)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4)体温失调——发烧、中暑等。
(NaHCO3等)发挥缓冲作用,维持pH的稳定。 答案:B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全套(必修三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全套(必修三最新整理)
我们各个细胞去的?
我们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如CO2、尿素
等等,是如何排泄到体外的呢?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与体 内细 胞进 行物 质交 换直 接有 关的 系统:
呼吸、消化、循环、泌尿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
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不是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属于体液吗?
来自于体液,不属于体液,也就不属于内环境
体腔液、关节液属于体液吗?
在体内,但他们已不在细胞之间,不为组织细胞提供物 质交换,所以不属于内环境
资料分析
问题
假如将你身体的一个细胞拿 到体外,如果不提供特殊的环境 条件,它很快就会死亡。而在内 环境中,体内细胞却能正常地生 活。
课堂练习
2.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 统是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D)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4.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B) A.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 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 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pH值为7.35---7.45 温度
酸碱度
• 血液的酸碱度经常保持相对稳定,只在 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变动。过酸或过碱都 会引起机体的中毒。
血浆和红细胞中存在由几对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缓 冲对)形成的缓冲系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单元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单元PPT课件

3.2 种群的基本特征
自然种群应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①空间特征,即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布方 式; ②数量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 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 ③遗传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基因组成,即系一 个基因库,以区别其他物种。
3.2.1 种群密度 3.2.2 种群的空间结构 3.2.3 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3.2.4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2.5 生命表 3.2.6 种群增长率r和内禀增长率rm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单元PPT课件
第3章 种群及特征
本章通过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种群调节以及生 态对策的剖析,使学生在种群层次上更进一步地了 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是研究生物种群与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种群不仅是构成物种的基本 单位,而且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单元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单元PPT课件
(3)集群分布
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 成簇、成块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这种分布格局 即为集群分布,也叫成群分布和聚群分布。集群 分布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内分布型。
集群分布形成的原因:
①种群的繁殖特点。 ②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环境条件的差异。 ③种内种间的相互作用。 ④动物对植物种子的收集和贮藏能导致植物的集群生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单元PPT课件
3.2.1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density)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种 群的个体数量,也可以是生物量或能量。
由于生物的多样性,具体数量统计方法随生物种类或栖息 地条件而异 。
种群密度的统计首先就是划分研究种群的边界,森林呈大 面积连续分布,种群边界不明显,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 需要研究者根据需要自己确定种群边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套课件(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套课件(必修三)

D.10 层
[解析]至少要穿过肺泡壁(1 层细胞两层生物膜)、毛细血管
壁(1 层细胞两层生物膜)和红细胞膜。共 5 层生物膜,即10 层
磷脂分子。
[答案]D
【拓展过程】
本节内容:内环境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 课题延伸:细胞外液中无机盐的浓度对于维持细胞形态的 影响。 ↓ 实例应用:血浆中无机盐浓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3)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酸碱度:主要由 HCO3 、HPO2 4 、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
- -
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 体液的酸碱平衡。 3.温度: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人体内大
多数酶的最适温度也是 37 ℃左右。 (2)不同人的体温比较: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②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生理盐水(0.9%的 NaCl 溶液)的渗透压。
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 1.细胞直接与____________
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
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系统 3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_____ 的参与。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1)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的一切物质。 (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管腔和管道内的液体,如消化道、尿 液等。 ②只能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血红蛋白、载
体等。
【例 1】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 境分别是( )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
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动物和人体的 生命活动,如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免疫调节的主要内容
免疫调节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持自身健康的重要机 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包括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高效的有机分子,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 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 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对于 生物的繁殖、觅食和避难等行为具 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
生态系统稳定性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种类型。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保持其原状 的能力,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是非专一性、高效性和微量性,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生长素与赤霉素的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的协同 作用等,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04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
遗传的基本规律
总结词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 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分离定
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分离定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 个子细胞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ppt(细胞生活的环境等28份) 人教课标版27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ppt(细胞生活的环境等28份) 人教课标版27

8
2019年2月12日星
9
例5: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 下列哪项不在这三个层次之内( ) A、种群 B、基因 C、物种 D、生态系统
例6: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 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B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019年2月12日星
5
1、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 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 遗传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 、 生态系统多样性 。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 (1) 使用价值:有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 值;美学价值。 间接 (2) 使用价值:生态功能。 潜在 (3) 使用价值。
2019年2月12日星 10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C
”,
2019年2月12日星
11
பைடு நூலகம்生物(分解者)
不可行
通气能力(透气性) 可用筛子筛出土壤中的地膜碎片,然后再播种 充分利用麦秆、甘蔗渣等农作物废弃物,利用科学手段制造出能被 分解者分解的环保物品
2019年2月12日星
2
1、全球气候变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 5、土地荒漠化;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锐减。
2019年2月12日星
3
1、全球气候变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 5、土地荒漠化;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锐减。 例1: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930年的比利时“观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美国“多诺拉烟雾事 件”,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致使数以万计的人死亡,事件 的主角就是SO2。我国是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近年来由SO2 引起的酸雨现象相当普遍,给工农业生产和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 害。 C (1)酸雨的pH是( ) A、pH<7 B、5.6<pH<7 C、pH<5.6 D、pH>7 (2)酸雨给人类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农业收入减少,工业设备锈 。 蚀,引起人类的呼吸疾病及其他的疾病 CD (3)SO2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可多种植( ) A、法国梧桐 B、柠檬 C、柳杉 浇水 D、洋槐 太阳能 (4)如遇较大酸雨,农业生产可采用 方法,减少农作物损害。 (52019 )减少煤等化石燃料利用,改用 等新能源。 4 年2月12日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本章规划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

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其中实验1课时)。

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

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部分学生有过这样的体验。

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及其重要性,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氧和水,排出废物,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

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尽管比较浅显,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建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人体内几大系统的功能,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太难。

此外,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与其他章的联系: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

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

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从容说课“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章的导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

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

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

本节的引入可以利用草履虫取食、排遗过程的视频和人体血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动态演示,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

内环境是核心概念,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还包括本章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的组成、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等。

在教材第2章还要继续阐释内环境为什么能维持稳态。

组织教学时先从简单的体液的概念入手,再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揭示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逐步深入使学生理解内环境的概念。

最后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这样的问题,过渡到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的内容。

“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等内容的基础。

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

多媒体显示血浆的化学组成,围绕这一演示提出3个逐步深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知识要点。

这部分内容最后总结“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这样,就在“内环境”和“生物进化”这两个核心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渗透压的概念比较难理解,用多媒体演示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通过在必修模块1中学习过的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的原理,联系到渗透作用,并且用旁栏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再引出渗透压的概念。

pH 的概念,在化学必修中学生已经学过,这里简要提示一下计算公式就可以了,然后明确一个知识要点,正常人体血浆的pH 为7.35~7.45,血浆的pH 之所以能够 保持稳定,与它含有-3HCO 、-4HPO 等离子有关,具体机制021将在第二节中进一步学习。

内环境的温度特点在这里只简单提到,在第二章进一步学习。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要理解细胞与内环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也就是内环境在物质交换中的作用,这一部分的知识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比较好理解,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则比较复杂。

教学过程在此处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初中所学过的知识,任选一细胞外液中的成分(通常是二氧化碳、氧气或水等),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最后安排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技能训练,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既练习、领悟构建模型的方法,又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例如,问题探讨、调查、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安排的内容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具准备 1.显微投影仪:示草履虫、血液涂片。

2.视频—1:播放边防战士爬雪山片段、炼钢工人高温作业片段、抗洪战士在恶劣环境中生活片段。

3.视频—2:播放演示草履虫的取食过程、食物泡及消化过程、排遗、伸缩泡的排泄过程。

4.多媒体CAI—1:动态显示血细胞直接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

5.多媒体CAI—2:动态显示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请大家认真观看这一段视频,并思考下面问题:课件展示: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播放视频—1)(学生观看并思考)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1 过雪山的战士生活环境寒冷,炼钢工人生活环境炎热,抗洪战士生活环境——也炎热。

师很好。

大家应注意的是抗洪战士生活环境并不单纯是炎热,还有呢?生2 缺干净水。

生3 蚊虫多。

生4 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

……师很好!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大量出汗时,应该及时补充淡盐水,这又是为什么呢?——人体必须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什么是内环境?什么是稳态?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这就是我们在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本章分为两节,分别阐述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

推进新课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师我们再看两段视频,思考并讨论。

课件展示:讨论1:我们看到的都是什么细胞?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播放视频2、多媒体CAI—1)(学生观看、思考、讨论)生第一段播放的是草履虫。

第二段播放的是血液中的血细胞。

生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

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师草履虫和血细胞的生活环境,有相似的地方吗?生有,都是液体环境。

师二者又有什么不同呢?生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而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师很好。

哪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生血浆。

师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

课件展示: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人体内的细胞。

人体内的细胞,绝大多数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这些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呢?课件展示:师细胞内液指什么?生细胞内的液体环境。

主要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细胞液等。

师对。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相比,谁多谁少呢?生细胞内液多,占2/3。

师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是什么呢?生细胞外液。

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

我们观看下面一段动画,阅读教材P3,思考并讨论:课件展示:讨论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异同?讨论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能不能说全身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讨论3: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哪些?(演示CAI—2)(学生观看、阅读、思考、讨论)师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异同?生1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生2 不同点: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生3 不同点: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师不同点:三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师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生血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形成血浆。

组织液也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液。

淋巴液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师对。

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又可以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血浆。

这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课件展示:师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师 注意三者相互转化的位点:1.血浆→组织液:毛细血管动脉端。

2.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静脉端。

3.组织液→淋巴:毛细淋巴管4.淋巴→血浆:左右锁骨下静脉。

师 我们概括地说,人体的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具体到某一个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什么呢?1.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

2.血细胞——血浆。

3.淋巴细胞——淋巴。

4.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浆。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和淋巴。

师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课件展示:师 内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个概念:1.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个体外环境的“外”而言的。

细胞外液的“外”是相对于细胞的“内”而言的。

两个“内”“外”,着眼点不同。

2.注意从内环境的内涵和外延上把握内环境的概念。

师 那么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细胞外液有哪些化学成分呢? 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4.-3HCO 、-4HPO 可能起什么作用?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它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学生阅读讨论)生1 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 +、K +、Ca 2+、Mg 2+、Fe 2+、Cl —、-4HPO 、-24SO 、-3HCO )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