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物联网通信技术

物联网通信技术
当代认识 物联网的基本含义就是一种虚拟数字世
界和现实物理世界的融合。
物联网的目标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双向融合:
第一个方向是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融入
第二个方向是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的融入
物联网概述
1 物联网的概念
在“数字世界泛在化”和“物理世界智能化”的融 合过程中,物联网被赋予多个维度的内涵,具有多 重含义。
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 以 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传 感器 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式技术将达到广泛的 应用。
物联网概述 1 物联网的概念
早期认识 典型的物联网是将所有的物品通过短距
离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 局域范围内的物品“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概述
4 物联网的发展概况
新加坡“下一代I-Hub”计划
2005年2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局发布名为“下 一代I-Hub”的新计划,标志着该国正式将“U”型网 络构建纳入国家战略。该计划旨在通过一个安全、 高速、无所不在的网络实现下一代的联接。
物联网概述
4 物联网的发展概况
美国的“智慧的地球”
物联网概述
4 物联网的发展概况
欧盟的物联网行动计划
2006年欧盟成了的工作组,进行RFID技术研究。
2008年发布了《2020年的物联网——未来路线》
2009年欧盟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
目前欧盟已将物联网及其核心技术纳入到预算高达500 亿欧元并开始实施的欧盟“第七个科技框架计划 (2007—2013年)”中。
物联网概述
6 物联网的标准化
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现状
目前投入物联网相关整体架构研究的国际组 织有:

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 ppt课件

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 ppt课件
常用于常规的家电控制中。
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 是一种通信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 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射频的话,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 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 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有线通信
Modbus 通常认为Modbus只是使用串行方式进行通信的应用层协议
标准,它并不包含电气方面的规范。Modbus最初是Modicon于 1979年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通信而发表的,后来衍 生出Modbus RTU,Modbus ASCII和Modbus TCP三种模式,前两种 所用的物理接口是上面介绍的串口,后一种使用Ethernet接口。
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上海市示范试验中心主任马潮副教授基本概念一短距离无线通信节点三长距离无线通信接入层四有线通信二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连接方式可以分成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我们这里讲的连接其目的都是要进行通信因此也就分别使用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
通信工程系 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 (上海市示范试验中心)主任 马 潮 副教授
优点: 串口通信的最大有点就是普及率高,串口至今PC电脑还是标配 (现在USB口模拟),通常为了方便连接打印机。大部分的工业设备都有 串口,那些没有串口的设备,在其开发时,常见方法也是通过串口连接到 进行开发的电脑上的,因此串口是设备进行通信的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
缺点:串口通速度以太网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一般来讲,只适合低速率和小数 据量的通信。

《物联网技术》PPT课件

《物联网技术》PPT课件

电力线通信技术
讲解电力线通信的基本原 理、技术特点、标准协议 等,分析其在物联网中的 应用前景。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局域网技术
介绍Wi-Fi、蓝牙等无线局域网技 术的原理、协议栈、组网方式等 ,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阐述2G/3G/4G/5G等蜂窝移动通 信技术的演进历程、关键技术、业 务应用等,分析其在物联网中的作 用。
物联网设备安全威胁
包括设备漏洞、恶意软件感染 、未经授权的访问等。
数据传输安全威胁
包括数据泄露、篡改、重放攻 击等。
隐私泄露威胁
包括用户个人信息、位置信息 、行为习惯等被非法获取和利 用。
拒绝服务攻击
通过大量请求拥塞网络或耗尽 系统资源,导致物联网服务不
可用。
加密与认证技术
01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3
04
对称加密技术
03
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物联网设备数据的集中存储、处理和分
析。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
大数据分析
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数据挖掘方法
包括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用于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 规律。
大数据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实现设备故障预测、用户行为分 析等功能。
采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 密,如AES等算法。
非对称加密技术
采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 密,如RSA等算法。
数字签名技术
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和身份认 证,如SHA-256等算法。
身份认证技术
包括用户名/密码、动态口令 、生物特征识别等方式。
隐私保护策略及实践案例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概述(PPT 44张)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概述(PPT 44张)

2019年2月23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联网技术
第4章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
3.分区制、越区切换和频率复用技术 通信系统的容量问题是移动通信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即 大量用户与有限频带之间的矛盾。由于分配给移动通信的带 宽有限,提供的信道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必须用空间的分 区制来加以补偿,也就是将通信空间划分成许多通信小区, 常用六边形表示,形象地称为蜂窝。这种移动通信称作蜂窝 移动通信,是移动通信的主流。 频率复用也称频率再用,就是重复使用频率,在GSM网络中 频率复用就是使同一频率覆盖不同的区域(一个基站或该基 站的一部分(扇形天线)所覆盖的区域),这些使用同一频率 的区域彼此需要相隔一定的距离(称为同频复用距离),以 满足将同频干扰抑制到允许的指标之内。
2019年2月23日
物联网技术
第4章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
2.移动性和个人化 现代无线通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通信的移动性。早在19世 纪末期,赫兹发明无线电后,马可尼演示海上航行船舶间的 通信,这可以说是开创了无线移动通信先河。进入20世纪20 年代,有些国家的海军舰船和陆地公安部门开始正式使用移 动无线电调度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些国家军队中 的通信部队利用数字编码的话音通信实现了保密通信,这包 括了话音编码和脉码调制(PCM)技术。事实上,1946年开始 建立了第一批商用移动电话系统,但需由话务员负责接通。 其后不久,蜂窝网方式发明问世,一个适当大的地区设置多 个半径约1km的蜂窝小区,互相紧密邻近排列,其中心基站可 使用较低的射频发射功率,每隔几个蜂窝就可使用相同的频 率,节约了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利用。
2019年2月23日
物联网技术
第4章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
4.1.1 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通信课件102 概述-物联网

物联网通信课件102 概述-物联网
• 计算机技术将和谐的融入生活中。
▫ 为人所用,不为人知!
• 最早的战略计划由韩国和日本发起
泛在网
泛在网——物联网的发展方向,大通信概念 ➢泛在网络由计算机科学家Mark Weiser首次提出, 它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应用创新,是不断融合新的 网络,不断向泛在网络注入新的业务和应用,直至 “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 ➢从网络技术上,泛在网是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 高度融合的目标,它将实现多网络、多行业、多应用、 异构多技术的融合与协同。 ➢泛在网是从人与人通信为主的电信网向人与物、物 与物的通信广泛延伸的信息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它 是一个大通信的概念
十五年周期定律
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提出的 “十五年周期 定律”
➢ 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 ➢ 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 ➢ 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 ➢ 2010年会不会是物联网呢?
泛在网建设的目标
• Whoever • Whenever • Wherever • Whomever • Whatever
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对于某些产业而言,可以说是巨大的变革
物联网概述
Outline
• 网络发展阶段 • 物联网概述 • 物联网的基础 • 物联网示例 • 物联网通信环节的划分
网络按其设备的主导形态分为四个阶段
• 主机、大型机的联网,其体积庞大,运行条件苛 刻,专业人员操作且人机界面友好性差
• 台式机、笔记本的联网,普通人经过培训即可操 作
• 以手机为代表的各类移动设备的互联,无需培训 即可操作,界面简单友好
• 嵌入式智能物件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设备的互 感、互联、互通
Outline

物联网技术概述(PPT66页)

物联网技术概述(PPT66页)
• 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该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海量的信息整 合成一个大型的智能网络,为上层建立起一个高效、可靠、 可信的基础设施平台。
• 智能处理层关键技术:智能处理层是“智慧”的来源,智 能 处理层对下层网络传输层的网络资源进行认知,进而达到 自适应传输的目的。对上层的应用接口层提供统一的接口 与虚拟化支撑,虚拟化包括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等内 容。而智能处理层本层则要完成信息的表达与处理,最终 达到语义互操作和信息共享的目的。
目前只是在企业物流系统中,部分物流 系统还可以做到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无缝结合, 智能运作;在部分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物流中 心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全自动化与智能 化物流作业。
物联网三层技术模型
• 物联网的关键在“网”而不在“物”,因为“物”只有有 了“网”才会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变得有“智慧”,只 有有了支撑层中的“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物”才会变 得“智能”。在三层模型中,没有突出“物联接入”中的 “网”,也没有突出“智能处理”中的“智能”。因此, 在物联网的架构中必须突出物联接入层和智能处理层。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RFID系统工作原理
RFID主要频段标准及特性
RFID应用领域
中国RFID发展思路
WSN
WSN体系结构
WSN体系结构:平面拓扑结构
WSN体系结构:逻辑分层结构
WSN体系结构

《物联网通信技术》课件

《物联网通信技术》课件
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领域,为 物联网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基础支持。
有线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技术概述
有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有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有线介质进行信息 传输的技术,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等。
有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质量稳定、安全性 高、带宽大等优点,但需要铺设线缆,灵 活性较差。
智能医疗物联网通信技术案例
• 总结词:智能医疗物联网通信技术通过实现医疗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 ,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详细描述:智能医疗物联网通信技术利用无线通信协议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医疗设备和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和隐私权。例如,在远程医疗领域, 物联网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诊疗,提高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在智能医疗设 备方面,如智能血压计、智能血糖仪等,物联网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方便患者自我管理和医 生诊断治疗。
05
CATALOGUE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未来展望
5G与物联网通信技术的融合
5G技术为物联网通信提供了更 高效、更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将促进物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
5G技术将与物联网通信技术深 度融合,推动各行业实现数字化 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5G技术将助力物联网通信技术 在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 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人们
的生活品质。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发展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扩大,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发展 将越来越重要。
标准化将促进物联网设备之间 的互操作性,降低设备间的兼 容性问题,提高物联网应用的 可靠性。

物联网技术概论5物联网通信技术

物联网技术概论5物联网通信技术

• 4)中间件层由许多不同的协议混合组成。 RFcomm(无线电频率通信/射频通信,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是指模拟连接 键盘、鼠标、modem等设备的串口通信。
• 5)应用层包含特定应用的协议子集。
PPT文档演模板
物联网技术概论5物联网通信技术
5.1.3 ZigBee技术
• 接入点每100ms将服务 集标示(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经 由信号台(beacons) 分组广播一次,分组的传 输速率是1Mbit/s,并且 长度短,所以这个广播动 作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不大 。
• 因为Wi-Fi规定的最低传 输速率是1Mbit/s,所以 确保所有的Wi-Fi 终端都 能收到这个SSID广播分 组。
• 2)蓝牙基带层将原始位流转变成帧,每一帧都是在一个逻辑信道上进 行传输的,该逻辑信道位于主节点与某一个从节点之间,称为链路。蓝 牙标准中共有两种链路。第一种是ACL链路(异步无连接链路, 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另一种是SCO链路(面向 连接的同步链路,Synchronous Connection Oriented),用于 实时数据传输,例如电话。
➢ WPA2除了使用802.1x/EAP框架以确保身份验证外,“四次握手 ”是另一个重要的WPA2的身份验证过程。
➢ "预先共享密钥 (PSK)" .
WEP
WPA2-PSK
安全性弱,容易被破解
安全性高,破解难度大
加密算法采用RC4算法
加密算法采用128bit的AES算法
密钥是静态的,同一网络上所有人 动态会话密钥,不同用户不同设备密钥
• ZigBee技术主要被作为短距离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标准 ,广泛应用于家庭居住控制、商业建筑自动化和工厂车间管 理等领域。

物联网技术介绍ppt模板

物联网技术介绍ppt模板

家庭安全保障。
智能家电控制
03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电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
活便利性。
智能农业
智能灌溉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田灌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水资源利 用效率。
智能种植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种植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农作物产 量和质量。
智能养殖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养殖效率和 质量。
智能停车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停车位的自动查找和预约 ,方便车主快速找到停车位。
智能车辆监控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车辆位置、速度和状 态,提高运输安全和效率。
智能家居
智能照明
01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灯光的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提高居住
舒适度。
智能安防
02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安全监控、报警和远程控制,提高
智能工业
智能制造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物流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 低成本。
智能维护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和延长使用寿命。
智能医疗
智能健康监测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 患者健康状况的实时监 测和远程管理,提高医 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避免个人信息和 敏感数据的泄露。
身份验证机制
通过多重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确保只有授 权用户能够访问和使用物联网设备。
安全协议
制定和实施安全协议,确保物联网设备和网 络连接的安全性。
04
物联网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件03物联网通信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件03物联网通信技术

一 互联网概述
2)HFC接入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ybrid fiber coaxial,HFC)是一 种经济实用的综合数字服务宽带网接入技术。HFC通常由光纤干 线、同轴电缆支线和用户配线网络三部分组成,从有线电视台 出来的节目信号先变成光信号在干线上传输,到用户区域后把 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分配器分配后通过同轴电缆送到用户。 HFC与早期CATV同轴电缆网络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是在干线上 用光纤传输光信号,在前端需完成电—光转换,进入用户区后 要完成光—电转换。
第一,光纤干线采用星形或环状结构; 第二,支线和配线网络的同轴电 缆部分采用树状或总线式结构;
第三,整个网络按照光节点划分成一个服务区;
第四,这种网络结构可满足为 用户提供多种业务服务的要求。
一 互联网概述
HFC网络能够传输的带宽为750~860 MHz, 少数达到1 GHz。根据原邮电部1996年意见,其 中5~42(65) MHz频段为上行信号占用,50~ 550 MHz频段用来传输传统的模拟电视节目和立 体声广播,650~750 MHz频段传送数字电视节目、 VOD等,750 MHz以上的频段留着以后技术发展用。
一 互联网概述
随着微软全面进入浏览器、服务器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市场,成为了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公司。1998年6月,微软的浏览器 和Windows 98集成并应用于桌面电脑,显示出在迅速成长的互联 网上投资的决心。从此互联网进入了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在线 销售迅速成长,商业走进互联网的舞台。
一 互联网概述
如今的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互联 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黑客攻击、多媒体 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等多种元素,为了解决这些新元素给 互联网带来的问题,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考虑修改互 联网的整体结构,这些措施涉及IP地址、路由表技术以及互联网 安全等多方面的内容。

物联网通信技术简介PPT课件

物联网通信技术简介PPT课件
39
ETC 车道主要组成设备有:路侧读写控制器(RSU)、车载机 (OBU)、通行信号灯、报警器、字符叠加器、费额显示器、自动 栏杆机、车道计算机(含显示器、键盘、主机)、车道控制器、 雨棚信号灯、车辆检测器、地感线圈、摄像机,读卡机具等。
40
ETC技术是以IC作为数据载体,通过无线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收 费计算机与IC卡的远程数据存取功能。计算机可以读取IC卡中存 放的有关车辆的固有信息(如车辆类别、车主、车牌号等)、道 路运行信息、征费状态信息。按照既定的收费标准,通过计算, 从IC卡中扣除本次道路使用通行费。当然,ETC也需要对车辆进行 自动检测和自动车辆分类。
5
红外通讯技术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连 接技术,被众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所支持:
⑴ 通过数据电脉冲和红外光脉冲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无线的数 据收发;
⑵ 主要是用来取代点对点的线缆连接; ⑶ 新的通讯标准兼容早期的通讯标准; ⑷ 小角度(30度锥角以内),短距离,点对点直线数据传输, 保密性强; ⑸ 传输速率较高,目前4M速率的FIR技术已被广泛使用,16M速 率的VFIR技术已经发布。
22
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是移动通信是移动物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 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火车、轮船、收音机 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包括无线传输,有线 传输,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存储等,使用的主要设备有 无线收发机、移动交换控制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
23
第一代移动通信:模拟语音 1982年,为了解决大区制容量饱和的问题,美国贝尔实验室 发明了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AMPS提出了“小区制”、“蜂窝 单元”的概念,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同时采用频率复用技术,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所需要的大容 量要求和频谱资源限制的矛盾。 最早的移动通信电话用的是模拟蜂窝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只 能提供区域性语音业+务,而且通话效果差、保密性能也不好,用 户的接听范围也是很有限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概述(PPT 44页)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概述(PPT 44页)

WPAN
WLAN
WMAN
WWAN
RFID
802.15.4 ZigBee 蓝牙 UWB
WiFi 802.11
WiMAX 802.16
3G/TD-SCDMA GPS,GPRS
802.20/MBWA
2022/3/22
物联网技术
第4章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
4.1.3 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展
在数字无线通信时代,电子电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 着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目前,较受关注的是第三代蜂窝移动 通信系统(3G)、IEEE 802系列;发展趋势是移动宽带化、综合 化、多样化、个人化和IP化。
2022/3/22
物联网技术
第4章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
1.移动宽带化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体现了无线通信发展史,从第 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到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再 到第三代以及基于全IP的后三代或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宽带化是未来通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窄带的、 低速的网络会逐渐被宽带网络所取代。
2022/3/22
物联网技术
第4章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
4.1.1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 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采用通信技术来传输信息在现代社会是十分流行和重要 的,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须,社会发展的重要 工具。特别是数字通信,推动了数字化社会的形成,使人 们进入信息化社会。现代无线通信基本上是分区通信或蜂 窝通信,它的实现基于数字化、移动性和个人通信、分区 制和频率复用、点对多点通信等基本技术。在物联网中,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使用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通信技术》课件第1章

《物联网通信技术》课件第1章

以下先介绍等概率出现的离散消息的度量情况。 若需 要传递的离散消息是在M个消息之中独立地选择其一, 且 认为每个消息的发生是等概率的。 显然, 为了传递一个消 息, 只需采用一个M进制的波形来传递。 也就是说, 传送 M个消息之一这样一个事件与传送M进制波形之一是完全等 价的。M进制中最简单的情况是二进制, 即M=2, 在等概 率时, 式(1.4.3)成为
解 根据公式
信息传输速率(Rb)又称为传信率, 是单位时间(每秒)内传 送的信息量, 单位为比特/秒(b/s)。 码元传输速率(RB)和信 息传输速率(Rb)统称为传输速率。
在二进制码元的传输中, 每个码元代表一个比特的信息 量, 此时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即RB= Rb, 差别仅是单位不同。 在多进制脉冲传输中, 码元 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是不相同的。 如在M进制中, 每个 码元脉冲代表了lbM个比特的信息量, 此时传码率和传信率的 关系是Rb=RB lbM。
图1.3.4 串行通信方式原理
(5) 并行通信方式。 将数字码元分成两路或两路以上的 数字信号码元序列同时在多路信道中传输, 该方式称为并行 通信。 其通信的原理如图1.3.5所示。
图1.3.5 并行通信方式原理
1.4 信息及信息量
为了计算信息量, 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I与消息x出现
的概率P(x)间的关系有如下的规律:
例1.5.2 码元速率为2400 b/s, 采用八进制(M=8)时, 信 息速率为多少?当采用二进制(M=2)时, 信息速率为多少?
解 M=8时, Rb=RB lbM=2400×lb8=7200 b/s
M=2时, Rb=RB lbM=2400×lb2=2400 b/s
图1.2.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很多的场合人和物只需要跟附近的通信终端通信,例 如在家里,办公室,工厂等等。但是也存在长距离的应用场 景,例如两个城市之间的网络要连接起来,在高速上的车辆 或乘客,甚至是海洋上的渔船。通常我们把通信距离在 100m以内的通信称之为短距离通信,而通信距离超过1000m 的称之为长距离通信。
现实中有很多种通信技术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通信需求, 但是还没有哪一种通信技术可以满足所有的通信需求,如果 还考虑成本,功耗,效率等因素的话。把数据传输到更远的 距离以及传输更多的数据常常意味着更高的能耗和更高的成 本。因而短距离通信和长距离通信在技术实现,功耗,成本 等各个方面均不同,是将物连接进网络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 之一。
缺点: Modbus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组网能力差,只有主从方式通信 网络规模有限,从属控制器数量限制了网络规模 - 安全性差,无认证、无权 限管理,明文传输使得它在非受控环境下是非常有风险的
有线通信
以太网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局域网通信技术, IEEE组织的
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 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使用 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在没有中继的情况下,最远可以覆盖 200米的范围。最普及的以太网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 更新的标准则支持1KMb/s和10KMb/s的速率。
在上述各层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就是通信协 议。遵守OSI标准的通信协议能够做到上层协议与下层协议的 实现无关,因此能最大限度的复用下层协议。
这里提到的通信技术在通信硬件上就有不同的特性,以 支持有线/无线,长距/短剧,节能/高速等特性。但同时也使 得其在物理层向上的若干层都需要使用自己的通信协议。所 以通信技术的名称也往往是一些通信协议的名称,并且通信 技术和通信协议的含义也广为混淆。
有线通信
Modbus 通常认为Modbus只是使用串行方式进行通信的应用层协议
标准,它并不包含电气方面的规范。Modbus最初是Modicon于 1979年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通信而发表的,后来衍 生出Modbus RTU,Modbus ASCII和Modbus TCP三种模式,前两种 所用的物理接口是上面介绍的串口,后一种使用Ethernet接口。
通信技术和通信协议
通信技术主要是强调信息从信源到目的地的传输过程所 使用的技术,还有一个问题是各种通信技术之间如何能协同 工作呢?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 型OSI,也就是网络分成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 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也就是这个伟大的标准最 终形成了互联网,以及无所不连的物联网。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空间中直接传播而进行 信息交换的通信技术,进行通信的两端之间无需有形的媒 介连接。常见的无线通信方式有有蜂窝(手机)无线连接, wifi连接,还有一些倍感神秘的方式,如可见光通信和量 子通信方式等等。
有线连接的常用方式:UART、USB(uart) ;网口
短距离通信和长距离通信
以太网主要涉及的组网低层技术和协议,中上层协议为TCP/IP
短距离无线通信(节点)
随着通信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种产 品应用越来越多的开始出现无线通信的元素。
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不再只是独立工作,而是 可以通过网络协同工作,增强设备的灵活性与功能。
短距离无线通信是无线通讯中最常见的一种情 况,一般指通讯范围不超过100m的无线通信。下 面整理了目前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的常用方案,并 将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
随着PLC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Modbus也成为工业领域最受欢迎的通 信协议,它采用主/从(Master/Slave)方式通信,即一对多的方式连接,一 个主控制器最多可以支持247个从属控制器。
优点: Modbus的主要优点有: - 标准化、开放,免费使用,无许可证 费,无需知识产权授权。 - 支持多种电气接口,如串口和Ethernet接口等, 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等。 - Modbus协议的帧格式简 单、紧凑,通俗易懂。易开发,易用。
有线通信
串口通信技术 串口(Serial port)是一种非常通用的用于设备之间通信
的接口,也广泛用于设备以及仪器仪表之间的通信。常见 的串口有RS-232、uart(TTL电平)和工业电脑应用的半双 工RS-485与全双工RS-422。
串口通信使用串行方式进行通信,即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序列。简易串口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地线,发送和接收。串口通信可以 在使用发送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接受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 较远距离的通信,其通信长度可达1200米(RS485、半双工)。
以太网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已经逐步 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等。现在我们熟悉的互联 网就是指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以后,形成的覆盖全球的 网络。物联网是连接的物超过人口以后的互联网,因而实际中,任何连接 到物联网的物总是连接到一个以太网的终端串口至今PC电脑还是标配 (现在USB口模拟),通常为了方便连接打印机。大部分的工业设备都有 串口,那些没有串口的设备,在其开发时,常见方法也是通过串口连接到 进行开发的电脑上的,因此串口是设备进行通信的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
缺点:串口通信的组网能力差,虽然通常情况比无线稳定,但串口的 通信速度以太网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一般来讲,只适合低速率和小数 据量的通信。
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演示文稿
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

基本概念

有线通信
三 短距离无线通信(节点)

长距离无线通信(接入层)
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连接方式可以分成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我们这里讲 的连接,其目的都是要进行通信,因此也就分别使用有线 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是指利用金属导线、光纤等有形媒质传送 信息的技术。有线通讯已经非常普及,在自己家里墙壁上 找找,就不难找到电话口,网口,有线电视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