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在急诊的应用
超声在各个临床科室的应用
超声在各个临床科室的应用超声波技术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超声在各个临床科室的应用情况。
一、内科在内科领域,超声检查常用于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的检查。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检测心脏瓣膜功能是否正常;对肝脏和胆囊结石、肿瘤等疾病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对肾脏结石、囊肿、肿瘤等病变也可以清晰显示,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
二、外科在外科中,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腹部和甲状腺等部位的检查。
超声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腹部脏器的肿块、积液、包块等病变情况,对内脏器官的病变有很高的分辨率;同时,在甲状腺结节、囊肿、肿物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三、妇产科在妇产科中,超声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超声可以用于孕妇的产前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胎位、胎心等指标;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的诊断也有很高的准确性。
四、儿科在儿科领域,超声检查常用于儿童腹部、头部等部位的检查。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婴儿生长发育异常、脑部疾病、肾脏疾病等问题,对儿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急诊科在急诊科中,超声检查也是一项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
超声可以在急诊情况下快速确定腹部脏器是否有破裂、出血等情况,对创伤、腹痛等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胸部、心脏、血管等疾病。
总结:超声在各个临床科室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超声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将愈发重要,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服务。
急诊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急症中的应用价值
本组 血管急症 7 , 7例 均及时行 床旁彩超 检查 , 及时 明确 并
诊断 , 使临床及 早确 定治疗 方案 , 取 得 良好效 果。尤 其动 脉 并 损伤如 能及 时诊 断 和正 确 处 理 , 截 肢 率 可下 降 至 1% 以 其 0 下l 。开放性损伤 临床较 容易 诊 断 , 3 在闭 合性损 伤 中 , 以钝 性
4/7 , 37 ) 上肢静脉血栓 7例 , 股静 脉血栓 1 髂 3例( 4 , 胭静 图 )股
脉 血栓 1 例 , 8 股胭 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 5例。
情, 对检查时患者的体 位和 当时 的环境 等情况 不作 特殊要 求 ,
图 1 动 脉栓 塞声像 图 (十一 一 +为胭动脉 内彩色血 流 中断 , 其
世, 给急诊床旁 血管彩超 的临床应 用提供 了广阔的空 间。并 使 其成为检查血管急症最简便快捷 的诊断方 法之一 。本文 总结 开展急诊床旁彩超 1 年来 , 共检查血管急症 7 , 告如 下。 7例 报
1 资 料 与 方 法
本文 7 7例患者 中, 肢体 血管 损伤 2 6例 ( 1 图 2 图 3) 图 , , , 血管不完全性断裂 4例 , 血管受压 5 , 管痉挛 、 例 血 血管血 栓形 成栓塞 1 例 (3 2 1 ) 其 中, 7 3 %,67 。( 7 锁骨下 动脉损 伤 3例 , 动 腋 脉损伤 1 , 例 肱动脉损伤 3例 , 尺动脉 1 , 例 胭动脉损伤 4例 , 股
和动脉造影 。实施急 诊床旁 彩超 大大 提高 了 血管急 症超 声诊
断符合率。是诊 断 血管 急症 的首选 方法 。由 于血管 急症 一般
情况紧急 、 杂 , 复 急诊床旁彩超对 于检查者 的素质要 求高 , 检查
急诊科新技术应用总结
急诊科新技术应用总结急诊科,作为医院中最为紧张和关键的部门之一,时刻面临着各种突发的医疗状况。
为了能够更迅速、更有效地救治患者,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提升急诊科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诊科引入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技术。
其中,床旁快速检测技术(POCT)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效率。
POCT 能够在患者床边迅速得出检测结果,如心肌标志物、血糖、血气分析等。
以往,这些检测需要将样本送到检验科,耗费时间较长,而 POCT 则可以在几分钟内提供关键的诊断信息,为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也是急诊科的一项重要创新。
通过使用特定的设备,如生物电阻抗法或超声心动图等,可以实时、无创地监测患者的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
这对于休克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能够根据这些参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补液的速度和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等,提高了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在影像学方面,便携式超声设备的普及为急诊科医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医生可以在床边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快速判断是否存在胸腔积液、腹腔出血、心脏功能异常等情况。
特别是在创伤患者的评估中,超声能够迅速发现隐匿的损伤,为及时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与传统的 CT 等大型影像学检查相比,便携式超声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辐射等优点,更适合急诊科的紧急需求。
远程医疗技术在急诊科的应用也逐渐崭露头角。
当遇到复杂或罕见的病例时,急诊科医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会诊系统,与其他医院的专家进行实时交流和讨论。
专家可以远程查看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和影像资料,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这使得患者在基层医院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外,智能分诊系统的应用改善了急诊科的就诊流程。
患者在到达急诊科后,系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生命体征等信息进行快速评估和分类,将患者准确地分配到相应的诊疗区域。
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
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超声技术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近年来,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受到了重视。
本文将探讨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急诊科床旁超声技术简介急诊科床旁超声技术,即在急诊科或急诊室,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仪器进行实时超声检查。
与传统的超声检查相比,急诊科床旁超声具有迅速、便捷、无创等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二、急诊科床旁超声在合适场景中的应用1.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急诊科床旁超声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心脏超声,医生可以快速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判断心血管疾病、心源性休克等紧急情况。
2. 肺部超声:对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患者,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
例如,可以用于判断胸腔积液、肺炎等肺部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3.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在急诊科床旁超声中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腹部超声,医生能够快速评估腹部器官的情况,如肝脏、胆囊、脾脏、肾脏等是否存在异常。
此外,还可以用于判断腹腔出血、胆囊炎等紧急情况。
4. 血管超声:在某些急诊情况下,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用于血管超声检查。
例如,可以通过颈部血管超声评估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夹层等情况。
三、急诊科床旁超声的优势与局限1. 优势:a. 迅速: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快速获得影像结果,给予医生及时的诊断信息,缩短了诊断的时间。
b. 无创:与其他影像技术相比,超声检查无需利用射线或造影剂,对患者无辐射、无损伤。
c. 移动性:便携式超声设备的出现使得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在各个科室、急诊室中灵活应用。
d. 实时: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进行实时检查,医生可以通过即时观察来判断病情。
2. 局限:a. 操作者依赖性:急诊科床旁超声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超声技能才能进行准确评估和诊断,因此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对诊断结果有一定影响。
b. 部分结构的限制:由于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某些深部结构的评估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急诊床旁超声
急诊床旁超声急诊床旁超声(emergency bedside ultrasound)是指针对急危重患者进行的有重点、目标明确、由临床医师完成且检查结果直接影响临床决策的超声检查。
与传统的由超声科医师完成的床旁超声检查相比,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首先,急诊床旁超声检查是根据急危重患者病情的需求,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超声检查;其次,必须在床旁快速完成,有易于辨认的急危重病超声征象,便于临床医师学习及普及;第三,床旁超声检查可反复进行,动态观察,结合临床变化,综合考虑,以便准确评估患者病情。
一、适应证1.急性创伤患者的快速评估,排除脏器损伤所致的胸腹腔及心包腔积血。
2.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病情评估/病因鉴别。
3.休克患者的病情评估/病因鉴别。
4.急性胸痛/腹痛患者的病情评估/病因鉴别。
5.动、静脉血栓的动态监测。
6.引导有创穿刺操作,如胸腹穿刺、动静脉穿刺置管等。
7.其他应用包括颅内组织和脑血流检测、眼球和瞳孔评估、气道评估和气管导管位置确认、肾脏灌注监测、胃肠道功能评估、诊断骨折等等。
二、禁忌证无明确的绝对禁忌证。
三、应用内容1.针对创伤患者的FAST检查FAST检查(focus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FAST)是针对创伤患者有重点的超声检查,探查是否存在因脏器损伤所致的胸腹腔出血。
FAST检查内容包括:双侧胸腔,心包腔,右上腹部肝肾隐窝(Morison’s pouch),左上腹部脾肾间隙,盆腔Douglas隐窝。
eFAST (extend FAST)检查则增加了双侧膈下间隙、两侧结肠旁沟。
适用于急性创伤患者的初步评估,尤其适用于突发群体性创伤事件,可以帮助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筛选和处理。
2.针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肺超声检查肺超声检查(lung ultrasound or chest ultrasound)是急诊床旁超声技术应用于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评估的重要内容。
急诊科常用检查项目及解读
急诊科常用检查项目及解读急诊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各类急性疾病和创伤,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救治时间。
在急诊科的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依靠各种检查项目来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常用的检查项目及其解读。
一、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急诊科最基本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成分,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白细胞计数可用于判断炎症程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反映贫血情况,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凝血功能。
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因和诊断。
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用于评估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测心脏的节律和速率,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情况。
在急诊科中,心电图检查尤为重要,可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心脏相关的疾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CT检查CT检查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显示人体各个器官的立体影像,对各类疾病的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在急诊科中,CT检查常用于头部损伤、腹部疾病、胸部感染等的诊断。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征,选择合适的CT检查部位和方式,以获得准确的诊断信息。
四、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患者血液气体成分及酸碱平衡状态的检查项目,对于危重患者的监测和救治非常关键。
血气分析结果可反映患者的氧合情况、二氧化碳的排泄情况以及酸碱平衡等指标。
在急诊科中,医护人员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患者的呼吸支持和液体管理,及时干预危急病情。
五、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通过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来显示器官结构和功能。
在急诊科中,超声检查常用于腹部疾病的诊断、心脏超声检查、血管超声等。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超声检查项目,获取详细的影像资料。
急诊床边FAST B超检查在急诊危重病中的诊治优势
急诊床边FAST B超检查在急诊危重病中的诊治优势目的探索急诊床边FAST B超检查在急诊危重病中的诊治优势。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诊危重病患者为该次实验对象,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分别实施常规B超检查和床边FAST B超检查,每组3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漏诊率、灵敏性、生存率、检查完成时间、诊断正确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完成时间(4.36±1.48)min、灵敏性(96.67%)、漏诊率(3.33%)、生存率(100.00%)、诊断正确率(96.67%)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急诊床边FAST B 超检查在急诊危重病中診治效果显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dvantages of emergency bedside FAST B ultrasound diagnosis in the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B ultrasound diagnosi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bedside FAST B ultrasound diagnosis,and the misdiagnosis rate,sensitivity,survival rate,examination completion time and diagnosis accuracy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amination completion time,sensitivity,misdiagnosis rate,survival rate and diagnosis accurat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4.36±1.48)min,96.67%,3.33%,100.00% and 96.67%,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emergency bedside FAST B ultrasound diagnosis in the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is obvious.[Key words] Emergency bedside;FAST B ultrasound diagnosis;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dvantagesB超具有诊断性高、操作方便等特点,而便携式床边B超不仅具有操控灵活、手提方便、体积小等特点,还可在不移动患者前提下,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对此临床上不仅常用于急诊床边检查,还用于急诊医生外出就诊工作[1]。
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
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提供实时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监测病情。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床边超声检查成为一项重要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即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意义、应用和操作过程。
一、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意义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床边超声检查能够提供实时图像,医生可以立即观察患者内部情况,对急诊情况作出及时反应。
其次,超声检查对于ICU患者的心脏、肺部和血管等疾病诊断具有高度准确性,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最后,ICU患者往往身体虚弱,无法进行传统的放射学检查,而超声检查无放射线,安全性较高,因此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二、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应用在ICU中,床边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是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诊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脏衰竭等疾病。
此外,心脏超声检查还能够监测心脏手术的效果,评估心脏的充盈状态以及判断心室功能等。
2. 肺部超声检查肺部超声检查在ICU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成像,医生能够观察到肺部的腔隙性积液、气胸、肺不张等病变情况,以及肺血流的情况。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肺栓塞等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肺部超声检查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3. 血管超声检查血管超声检查可用于观察血管的狭窄、扩张、血栓等病变情况。
特别是在ICU患者中,经常发生血管通路并发症,如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等,通过床边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和风险。
三、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操作过程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操作过程是相对简单的。
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医生需要准备好超声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前应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并获得他们的知情同意。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TCD)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TCD)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陈尔秀;潘龙非;裴红红【摘要】目的: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TCD)在急性脑血管疾病进行脑血流监测的意义.方法:观察40例急诊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性期脑血流动态变化规律;观察疾病发展变化与脑血流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20例中5例受累血管信号消失,但其余各受检血管的多普勒频移信号良好,15例受累血管的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降低,低于对侧同名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的1/2~2/3以下;20例中8例测到受累血管的侧支循环血流.脑出血组20例中在急性期均可监测到一侧的单只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增高,血流速度增高在发病后数小时开始,2~7d内达到高峰.结论:TCD为急诊快速筛查脑动脉狭窄提供了可能,为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评价代偿动脉和患侧脑血管血流速度,从功能上反映侧枝血管代偿的实际情况.可对急诊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进行定位,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增高的多普勒频谱信号的血管,即为出血受累血管;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监护,以确定血管痉挛发展程度,血流速度越来越高,表明出血继续存在.%Objective: Study the value of transcranial doppler(TCD) monitoring cerebral blood flow in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Monitoring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of 20 patients who suffer from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20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Result:There are 5 cases in 2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hat involved vessels" signal disappeared, but the rest of the vessels" signal was good, the other 15 cases involved vessels' 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alateral synonym vessels' flow rate of 1/2 - 2/3; there were collateralcirculation for the involved vessels 8 cases. 2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in acute stage were monitored that the 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an 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were increased in single vessel in one side of the cerebrum, the blood flow velocity increasing began in the first few hours and reached the peak in 2~7 days. Conclusion: TCD offers the possibility for rapid screening cerebral arterial stenosis, and objective basis for hemadostenosis and vascular occlusion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TCD can evaluate the blood flow to reflect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collateral vessel' compensation on functional side. It also can locate the bleeding position of cerebral hemorrhage, the bleeding vessel should have a increasing signal of blood flow. TCD can monit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to make sure of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the vasospasm, the increasing blood flow velocity means continuous bleeding.【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42)004【总页数】3页(P404-406)【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诊断;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作者】陈尔秀;潘龙非;裴红红【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已变得非常普遍。
超声在血管外科的临床应用
超声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者:周为民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在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应用广泛,影响很大。
1 超声诊断技术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在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应用广泛,影响很大。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目前在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方面应用最普遍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 I),超声检查时首先显示血管二维图像,找到所查血管,明确动静脉的位置关系,观察血管走行,血管壁、管腔的大小,注意腔内是否有血栓及血栓范围,然后以CDFI观察血管腔内血液流向、流速、瓣膜功能等。
CDFI具有高的敏感性(97%)和特异性(98%),可以在动态中进行描述和追踪,具备那些CTA和MRA一次性成像技术所无法代替的优点。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局限在于容易受到空腔脏器的气体干扰。
因此,对胸腔和腹腔内深部血管显像效果可受到影响,超声亦无法穿过骨质进行显像。
1.2 无创超声血管诊断超声血管诊断仪通过检测病人髁/肱指数(ABI)来判断肢体的血流量,是目前血管外科疾病必不可少的无创检查之一,可用于判断血管有无溃疡、缺血、钙化、瓣膜反流情况,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对肢体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无法对躯体内的深部血管进行直接检测,对于已经确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需特别注意防止血栓挤压脱落。
1.3 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是无创性血管检测具有操作简单、省时、费用低廉,可反复进行及无并发症等优点,其使用造影剂可增强回声强度,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其需要先进的设备,而且费用昂贵,是一种有创检查,并存在一定的医源性损伤及并发症。
1.4 超声消融技术超声消融技术是国外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
低频、高强度超声能溶解体内新鲜血栓、陈旧性血栓及动脉粥样斑块。
利用超声波可通过人体组织,并聚焦在特定靶区的特性,将能量聚集到足够的强度,使焦点区域达到瞬间高温,破坏靶区组织,在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凝固性坏死,也叫消融,从而达到破坏病变区域的目的,而病变区域外的组织没有损伤。
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和制度
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和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
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
二、检验科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立即复查并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询问申请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检验结果,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医学影像科、B超、心电图等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复核后,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三、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能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
四、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汇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做出进一步抢救治疗措施(如药物、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
五、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
六、各科“危急值”结果见下:(一)检验科危急值:检验科危急值项目正常参考范围低值高值单位男:120—155 血红蛋白 ?50 ?200 g/L 女:110—150男:5.0—12.0 9白细胞 ?3.0 ?28 10/L 女:4.0—10.09血小板 100—300 ?50 ?500 10/L凝血酶原时间 ?35 S 活化部分凝血23.0—45 ?20 ?80 S 活酶时间凝血酶 14—19 ?8 ?20 S 时间纤维蛋白原 2—4 ?1.0 ?10 G/L超敏C-反应蛋 0—6 ?50 Mg/L 白男:0—41 谷丙转氨酶 ?500 U/L 女:0—31男:0—37 谷草转氨酶 ?500 U/L 女:0—31男:11—61 r-谷氨酰 ?150 U/L 转移酶女:9—39乳酸脱氢酶 109—245 ?500 U/L a-羟丁酸 72—182 ? U/L 脱氢酶男:24—190 肌酸肌酶 ?1800 U/L 女:24—170肌酸肌酶同 7—25 ?100 U/L 工酶血淀粉酶 80—180 ?600 U尿淀粉酶 100—1200 ?3000 U血糖 3.9—6.1 ?2.5 ?25 mmol/L男:0—115 肌酐(血) ?550 umol/L 女:0—97血尿素氮 2.9—8.2 ?36 mmol/L男:208—428 ?600 尿酸(血) umol/L 女:155—357K(血) 3.5—5.5 ?2.5 ?6.5 mmol/L Na(血) 135—145 ?115 ?160 mmol/LCl(血) 96—106 ?80 ?125 mmol/L 总钙 2.2—2.7 ?1.6 ?3.5 mmol/L1.1—1.35 ?0.37 ?3.3 离子钙 mmol/L总二氧 21.0—29.0 ?6.0 mmol/L 化碳PH(血) 7.35—7.45 ?7.15 ?7.5 mmol/L (二)心电图“危急值”报告范围:1、严重心律失常:(1)心室扑动、颤动 ;(2)室性心动过速 ;(3)多源性、RonT 型室性早搏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5)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6)心室率,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7)???型及???型以上AVB ;(8)心室率,40次/分的心动过缓;(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超声的应用领域
我们都知道超声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便捷,更高效,它在工矿业、农业、医疗等各个部门都有广泛应用。
可是为什么它能有这么广泛的应用呢?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跟振动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产生的效应也很多。
比如说:机械效应、空化效应、热效应和化学效应等。
我们利用超声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进行超声焊接、钻孔、固体的粉碎、乳化、脱气、除尘、去锅垢、清洗、灭菌、促进化学反应和进行生物学研究等,在工矿业、农业、医疗等各个部门获得了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超声波是怎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的。
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
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
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利用超声波的巨大能量还可以把人体内的结石击碎。
金属零件、玻璃和陶瓷制品的除垢是件很麻烦事。
如果在放有这些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这可比人力清洗的更干净,而且更快哦。
俗话说“隔墙有耳”,这其实就是在说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
但是,波长越短,这种绕射现象越不明显,因此,超声波基本上是沿直线传播的,可以定向发射。
如果渔船载有水下超声波发生器,它旋转着向各个方向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鱼群会反射回来,渔船探测到反射波就知道鱼群的位置了-这种仪器叫做声纳,声纳也可以用来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
你是不是在惊叹原来这利用超声波的原理啊!这可比盲捕高效得多啊!根据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甚至水库大坝,检查内部是否有气泡、空洞和裂纹等等。
急诊心血管超声检查
前间隔
后间隔
前壁
下壁
后壁
侧壁
a
11
心尖段 后间隔
下壁
前壁 侧壁
a
12
该分段方法的优点是每个节段都可在一个 长轴切面和与其对应的短轴切面上显示。三 个短轴切面(每个短轴切面对应左心室三部 分中的一个部分)和三个长轴切面可显示全 部6个基底段、6个中间段和4个心尖段。
因此,无论从三个短轴切面还是三个长轴 切面进行分析,左心室壁所有节段及其相互 关系均可包括。
特殊类型:1.主动脉弓局限性夹层;2.逆 行性夹层。
a
26
❖ 检查切面:胸骨旁长轴切面、短轴切面、胸 骨上窝切面、腹主动脉切面等。
❖ 经胸超声检查局限,仅能显示升主动脉近端、 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近端,不能对夹层进行 全面的诊断。
❖ 直接征象:发现撕脱内膜。
❖ 间接征象:升主动脉明显扩张;彩色多普勒 真假腔;主动脉瓣反流。
a
35
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大量心包积液以及右心房塌陷。
A图:舒张晚期右心房壁的正常轮廓
B图:心室收缩早期,右心房壁向内塌 陷,提示此时心包内压高于右心房压。
a
36
❖ 心包填塞的多普勒表现:包括三尖瓣及二尖 瓣的流入血流、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的流出 血流随呼吸的变化,以及上腔静脉和肝静脉 血流的变化。
急诊心血管超声检查
a
1
胸痛
胸痛可由许多心脏和非心脏原因引起,在 成人最常见引起胸痛的临床心脏病变是冠心 病。然而,部分胸痛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可 能由其他相关心血管异常引起胸痛,包括: 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夹层、 心包炎、二尖瓣脱垂、急性肺动脉栓塞。
a
2
❖冠心病 ❖主动脉夹层 ❖心包病变(心包填塞)
超声在急诊中的应用(新)课件
超声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急症患者进行无创、无痛、无辐射的 检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实时监测
超声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心脏、血管等重要器官 的功能状态,为紧急救治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
指导治疗
超声技术能够为医生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精准 的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成功率。
未来超声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0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超声技术将更加智能化,
能够自动识别病变,提高诊断准确率。
高频超声技术
02
高频超声技术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有助于医生更加准确
地判断病情。
便携式超声设备
03
便携式超声设备将更加普及,使得急诊医生能够在现场快速获
取患者的检查数据。
如何提高超声技术在急诊中的应用水平
加强培训
对急诊医生进行定期的超声技术培训,提高医生的操作技能和诊 断水平。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规范的超声操作流程,确保医生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操作,提 高诊断准确率。
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和控制,确 保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THANK YOU
04
超声在急诊中的特殊应用
超声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
诊断与监测
评估预后
超声可以快速诊断重症患者的多种疾 病,如心包积液、急性心力衰竭等, 并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超声检测可以提供关于患者预后的重 要信息,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病情转 归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指导治疗
通过超声评估,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 断患者病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液体管理、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
肾脏损伤
急诊科医疗技术目录
急诊科医疗技术目录急诊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迅速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和处理,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在急诊科工作中,医疗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急诊科医疗技术的目录。
一、基础技术1. 心肺复苏技术:包括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等,用于处理突发心脏骤停、呼吸暂停等急危重症患者。
2. 病情评估技术:通过患者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等方式,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
3. 紧急插管技术:包括气管插管、经喉气管插管、胃肠插管等,用于处理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等病情。
4. 血管穿刺技术:用于迅速获取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查,或快速输液、输血、注射药物。
二、特殊设备操作技术1. 腹腔穿刺技术:用于处理腹腔内出血、脓肿、腹水等情况,需通过腹腔穿刺针、穿刺引流管等器械进行操作。
2. 骨科固定技术:包括骨折复位、骨科外固定器的使用、石膏固定等,用于处理骨折、关节脱位等紧急情况。
3. 强化内镜技术:可用于处理上消化道出血、气管异物等紧急情况,精确定位并处理病变。
4. 超声技术:可用于急诊科常见的病情评估,如快速解剖、超声心动图、超声引导下穿刺等。
三、药物应用技术1. 临床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推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途径给药,用于应急解痛、解痉、抗凝、止血、降温、止吐等。
2. 气管内给药技术:通过气管插管或经喉气管插管进行药物雾化给药,以迅速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3. 抗休克治疗:包括静脉输液、血管活性药物等抗休克措施,用于处理急性脑损伤、大出血等导致的休克病情。
四、职业技能1. 急诊科规范操作:包括急救操作的标准化流程、操作规范,以及对医疗器械的熟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2. 心理辅导技巧:对危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3.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急诊科医护人员需要与多个科室密切合作,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以上仅是的一部分内容,每一项技术都需要医务人员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一)
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专家组1 急诊超声简介30年前急诊医师将超声技术应用于急诊医学领域,随着急诊医疗领域的扩大和超声技术的快速进步,这项医学技术已经在医疗水平先进国家的各种规模的社区医院和教学医院广泛应用,并且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超声有别于传统的超声检查,它是由急诊医师主导的超声检查技术,被誉为“急诊医师的可视听诊器”,通过它便于急诊医师随时评估危重症患者病情、对于危及生命的急诊疾病做出快速的诊断、引导临床侵入性操作及指导相关急诊状况的处置等。急诊超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急诊患者的诊治效率,有效降低了侵入性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传统的超声检查更加注重某个脏器病变的检查和描述,急诊超声则从临床出发,有目的的对急诊患者进行超声的重点扫查,对于患者的疾病状态和脏器功能状况做出更为直观的评价,并根据检查的结果对患者进一步治疗和处置提出指导意见。由于超声具备方便快捷、低成本、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检查的优势,目前已经成为急救医学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技术。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其体积更小、更轻便、更易于使用且影像质量更佳,有利于急诊医师为患者提供最便捷有效的急诊超声信息,如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通路的建立,使这项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操作,从“盲目”实施转变为“有的放矢”。在医疗水平先进的国家,实时床旁超声技术已经成为急诊科医师的一项重要技能,急诊医师可以熟练应用超声技术对创伤及其他危重症患者进行更直观的体格检查和病情评估。我国此项技术尚未在急诊医师层面上推广,大部分医院急诊科还停留在请超声科会诊阶段,但许多医院面临超声科医师不能全天候提供超声检查,一些医院即使可以在急诊配备超声科医师,但对于急诊医师关注的脏器或病变(如肺脏超声检查)并不能完全覆盖,同时对于患者的连续性随访观察(如针对创伤患者的FAST检查) 由超声科医师来完成也不现实。在国内的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已经配备了便携式超声设备,并开展了急诊医师主导的超声检查,在提高急诊患者诊治效率和降低有创操作并发症风险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各个医院在超声的应用范围上不尽相同,检查水平也高低不一,缺乏统一的规范来指导急诊医师的临床操作,因此制定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系统的培训教程,对在我国各级医院急诊科医师中推广超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代表的是急诊超声技术方面最新的、专科专用的综合性指导。规范当中列出了适合急诊医师学习使用的超声技术。规范还为这些急诊医师的新技能提供了灵活、系统的培训方案、证书授予方案、继续教育方式及急诊超声报告格式。各级急诊医师协会和学会、医疗机构可使用这些指导原则来实施急诊超声技术,从而提高临床医疗质量。急诊超声技术是急诊医学中的一个迅速成长起来的分科,它与其他临床专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与临床超声检查之间。本协会将致力于普及和规范我国的急诊超声技术,保持与国际专业机构的联系沟通,倡导急诊床旁超声(pointofcareultrasound)的理念。急诊超声技术的发展也会促使超声仪器变得更加符合急诊医学实践和信息系统的需求,超声设备的持续改进推动超声技术被更多地应用于急诊医学实践,并减少辐射成像设备的应用。随着急诊超声技术的发展,将会面临一些相关问题,如分科发展、实践方向、与其他应用技术的整合、该领域的科学研究等。在急诊医师专业性的全力参与和努力奋斗下,超声技术将会在我们急诊科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得以充分发展和合理利用。2 急诊超声定义及临床应用范围急诊超声技术是指将超声技术应用到急诊医师日常工作中,运用超声技术及时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机体情况进行评估,得到急性病患者、危重患者或创伤患者更准确的评估和诊断信息,以指导临床处置及高风险手术或困难手术的实施。急诊医师运用超声还可以对患者病情变化状态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测,以及作为临床治疗的辅助手段。不同于传统的、由超声科完成的超声检查和介入性诊疗技术,急诊超声技术是由急诊医师主导的目标明确的超声检查技术,其特征是:根据临床急诊患者病情的需求,以直接而又迅速的方式开展急诊超声检查,了解危急重症的主要且重要的临床问题,或用于诊断涉及到多个系统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解读、分析,甚至立即采取措施。因此,急诊超声技术必须具备以下特点:能够为急症患者的诊治工作提供解剖学、功能及生理学方面的信息;易于掌握,可快速完成;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单独做一次急诊超声检查或重复进行急诊超声检查;可以用于临床操作的引导,也可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生理上或病理上的特征监测。急诊超声技术是由急诊医师或在急诊医师的指导下的其他人员,在急诊科或急诊科以外的急救场所,实施急诊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解读。急诊超声检查应当作为独立的收费检查项目进行收费。如果其他专科的从业人员要以上述方式实施急诊超声检查,也可以参考本规范。因此,急诊超声技术与传统的、由超声科完成的超声检查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范围。急诊超声是急诊医学当中用到的一种临床检查技术,不是对传统超声检查的代替。根据急诊超声的特征及临床工作的需要,总结了急诊超声的基本应用及高级应用。纳入到“核心应用”的标准是:广泛被应用,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其在诊断或指导临床决策方面具有独特性;或在主要的急诊诊断和恢复期治疗中发挥极大作用;已经在国外发达国家被很好地应用20多年;实用性、安全性和研究性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DVT、肺超声)。急诊超声技术的每种应用方式都代表的是临床上的一项检查技术,体现了急诊超声技术在各种急诊场所中的极大优势。在急诊超声技术的分类方面,某单项应用技术可能会被应用在多个种类和多个临床环境中。例如:急诊超声重点心脏评估技术,可用于判断胸部X线检查发现心脏扩大的心脏病患者是否有心包积液的情况;在心肺复苏术中,可用来区分真正的无脉性电活动和极度血容量减少情况。另外,也可以将多种急诊超声技术用于一种临床情况判断(例如:急诊超声重点心脏评估技术/肺超声技术结合)结合临床症状,用于评估患者所呈现的整体循环功能情况。为了使急诊超声技术广泛推广,促进更多急诊医师使用这项技术,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根据临床需求的重要性及难易程度,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将急诊超声技术分为急诊超声基本应用和急诊超声高级应用。急诊超声基本应用包括创伤超声重点评估、心脏急诊重点超声、气道急诊超声评估、腹主动脉超声重点评估和超声引导操作技术;急诊超声高级应用包括肺急诊重点评估、腹部急诊重点评估、阴囊急诊评估、外周血管急诊重点评估、妇产科急诊重点评估和眼睛急诊评估。3 急诊超声主要检查技术3.1 创伤急诊重点超声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FAST),通过对胸腔、心包、腹腔以及骨盆等部位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积液(图1)。FAST可识别由于脏器损伤而溢出的游离液体。游离液体往往是器官损伤的标志。但是FAST不能区分病理性游离液体的性质,如尿液、血液等。FAST是外伤抢救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进行FAST的同时,其他诊断性、治疗性干预可以先期或同时进行。超声无创、快捷、无辐射,可就地检查,无须将患者搬动离开抢救现场。这些优点对急症处置帮助很大,例如急性胸腹部外伤。FAST 特别适用于突发性群体性创伤事件,可以帮助急诊医师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处理。图1 胸腔、腹腔和盆腔常见液体积聚部位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瓦氏动作
Valsalva氏动作(简称瓦氏动作)是令病人行强 力闭呼动作,通过增加胸内压来影响血液循环 和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进而达到诊疗目的的一 种临床生理试验。 因其由意大利解剖学家Antonio Maria Valsalva于1704年提出而命名。由于它在操作 上具有简便、实用及无创性等优点,在临床上 沿用已久。
28
小结
• 血管超声检查应结合解剖结构、频谱群分析,与CT、 MRI等其他放射性检查相互印证 • 新型超声检查技术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29
谢谢各位
30
7
图1-2B 频谱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速度波形
2
血管超声的检查方法
8
血管超声的检查方法
探头选择
颈部血管及四肢血管应用线阵探 头,频率7~13MHz,腹部血管 应用凸阵探头,频率3~5MHz。 颈部血管及四肢血管检查无需特 殊准备,腹部血管检查应空腹 10~12小时。
检查方式
应熟悉血管的解剖位置及其体表 投影,了解血管各段及其分支或 属支的名称。 一般采用由近心段向远心段连续 扫查,纵切与横切结合。
检查下肢静脉时配合探头加压、瓦氏实验、小腿挤压试验等观察静脉有无病变。
19
第四节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us of lower limb)常见原因有产后、 术后长期卧床、肢体挤压伤等。由于静脉回流障碍,临床表现为受 阻以下段肢体肿胀、疼痛、发绀等多见。 血栓可脱落造成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以左侧多见,主要是由于右 髂动脉交叉在左侧髂总静脉之上,引起左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所致。
12
颈部动脉超声检查
评价颈部血管狭窄或者闭塞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 客观依据。 检查动脉血管包括: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狭窄性病变,对斑块的 性质进行初步判定。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稳定斑块、易损斑块2种类型; 富含脂质坏死核心的颈动脉斑块可以作为预测心脑血管时间的危险因素。
13
5
1-3
探头方向对流速的影响
θ=0度或θ=180度: cosθ=1表示,fd为最 大,红血球与声束在同 一直线上运动。 θ=90度,cosθ=0, 即血流方向与声束垂直。fd 为0,检测不到。
图1 探头方向与血流速度
6
1-4
多普勒超声类型
彩色多普勒 频谱多普勒
图1-2A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彩色血流,五色斑 斓,血流涡流,血管狭窄。
瓦氏动作后下肢静脉发生反流,反流时间大于 1秒,严重者呈持续反流。
22
3
血管多普勒超声的进展
23
血管超声指南与规范
• 2018 ASNR指南:颈动脉壁影像学检查 • 20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 识(中国) • 2017 ESC 动脉超声指南 • 2017 中国神经超声的操作规范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声像表现
病变的深静脉管腔内有实质性回声,部分或全部占据血管腔;急性期血栓为低回声,慢性期为较强回 声;探头加压时,管腔不能被压瘪(注意:新鲜血栓不能用力压静脉管腔,尤其是血栓的上缘,以免 脱落致肺栓塞)。完全栓塞时,病变处无彩色血流信号,远心端血流流向浅静脉。部分栓塞时,血栓 边缘或中间有条带状或点状彩色血流显示。
• 脏器运动速度不同,运动速度也不同、利用选频放大器可提取多普勒频移信号。早期听 多普勒频移声音,现在在微机帮助下实时测量。可以判定红血球速度大小与方向。
2、超声波与红血球的作用——散射
• 波长是红血球直径约60倍。3种情况:障碍物几何尺寸比超声波波长大许多,不散射。 小许多(能量均匀分布在各方向,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正比,瑞丽散射。接近时散 射强度十分复杂。散射强度与障碍物几何尺寸有关。随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的比值的增 大而增加。
11
正常颈动脉超声
正常颈动脉频谱呈三峰或二峰形,收缩期有两个峰,第一 峰(V1)>第二峰(V2),舒张早期形成第三峰,呈三峰递减 型或二峰递减型(V2可显示不明显)。 收缩期峰速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舒张末流速颈 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呈低速低阻血流频谱,颈外动脉呈高速高阻血流 频谱,颈总动脉阻力介于二者之间。 正常椎动脉管壁回声同颈动脉,横突孔内节段无法显示。 椎动脉变异较多,双侧内径常常不同,一侧可明显较对侧 变细,甚至可一侧缺如。椎动脉血流频谱形态与颈内动脉 相似,呈低阻低速血流频谱,老年人颅内动脉发生硬化阻 力常增高。
斑块的微血管密度(microcascular dentify,MVD)与斑块的易损性呈明显正相关, 斑块的造影增强程度与MVD有良好的相关性, 超声造影可以有效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新生血管 密度,而且特异性较好。
但是由于造影剂价格昂贵,且超声造影检查费 时费力,并存在造影剂过敏等风险,限制了其 临床上广泛应用。
观测指标
动脉主要观察管腔内径,内膜是 否光滑,动脉的内中膜是否增厚, 有无斑块,管腔是否狭窄或闭塞。 静脉主要观察有无血栓及静脉瓣 功能情况。
9
2-1
颈动脉超声检查
10
正常颈动脉超声
正常颈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 清晰,内膜纤细光滑,呈略强回声,中 膜呈低回声,外膜呈明亮的强回声,内、 中膜厚度(即内膜+中膜的厚度)小于 0.9mm,分叉部位小于1.2mm。 管腔内无斑块回声,管腔无局限性狭窄 及扩张。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 颈外动脉内径。
15
第三节颈动脉狭窄程度计算方法
内径狭窄率计算法: 面积狭窄率计算法: 狭窄程度的计算方法有 内径计算法和面积计算 法两种。 面积狭窄率(%Sten A)=(A-a)/A×100%。A为 正常管腔面积,a为残余 腔面积。 内径狭窄率(%Sten D)=(D-d)/D×100%。D 为正常管腔内径,d为残 余腔内径。
多普勒检查:轻度狭窄 者局部血流紊乱,出现 湍流,远端血流状态正 常。中、重度狭窄者局 部血流速度增快,血流 明亮,但极重度狭窄者 血流速度反而减低。颈 内动脉狭窄程度判断标 准见表1。
16
第三节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17
2-2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18
第四节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下肢血管检查:取仰卧位,下肢略外展,在腹股沟部位观察股总动脉及股深、浅动脉,观察股总 静脉时可在大腿根部前内侧先找到大隐静脉,向上追踪可找到股总静脉,观察静脉时,探头加压 要轻。向下追踪可观察到股总静脉分为股深、浅静脉,其分叉低于股动脉分叉。向下追踪股浅动 脉和股浅静脉至膝关节内上方。 俯卧位观察:腘静脉和腘动脉,观察时小腿要抬高一些,可把检查侧脚放在对侧脚上,腘静脉位 于腘动脉浅层,在腘窝部位可观察小隐静脉的上段。向下追踪可观察胫后动脉和胫后静脉。观测 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也可取坐位,在小腿前外侧观察胫前动脉上段,向下追踪至足背前上方观察 足背动脉,在内踝下方可观察胫后动脉的下段。
24
血管超声进展
三维超声-斑 块负荷评估
血管超声
造影
血管腔内 超声 (IVUS)
25
动脉斑块负荷分析
斑块定量分析(Vascular plaque quantification,VPQ):三维超声通过 VPQ分析软件测量斑块体积并与MRI比较,两者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较敏感 地体现血管壁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重塑情况。
图2-2 颈动脉硬化的超声表现与图示
动脉粥样斑块及其 内部出血或斑块破 裂,导致继发性血 栓形成而逐渐产生 管腔狭窄或闭塞, 导致颅内或患肢缺 血等临床表现。
动脉硬化轻者常无 症状,狭窄明显者 可出现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栓子脱落 可引起脑栓塞。
14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lMT)已经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 检查。 颈总动脉IMT增厚的定义是颈总动脉IMT≥1.0mm, 分叉处IMT ≥ 1.2mm;局限性IMT厚度>1.5mm或 大于周边50%定义为斑块。
4
1-2
血流速度与频率、角度的公式
对一定的fd,fo越小,测定的红血球的速度 当血流速度保持恒定时,fd与cosθ有关, 与超声波的入射角有关。 越大。即测量高速红血球的速度宜用较低 的超声波的频率。
cosθ 是血流与超声束的夹角的余弦, 当相对固定时,V与fd成正比。
0<θ<90度:cosθ为正值,fd为正值,表示红血 球向着探头运动。 90<θ<180:cosθ为负值,fd为负值,表示红血 球离开探头运动
2015 张郁敏 王建明 ,3D超声与MRI定量分析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对比研究,硕士论文 26
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是指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 管技术相结合,使用末端连接有超声探针的特殊导管进行的医学成像技术。 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换能器置入心血管腔内,显示心血管断面形态 和(或)血流图形,主要包括超声显像技术和多普勒血流测定。
血管多普勒超声在急诊的应用
血管多普勒超声内容提要
1 2 3
• 多普勒超声的原理
• 血管超声的检查方法 • 超声研究的进展
2
1
血管超声的原理(简单回顾)
3
1-1
多谱勒超声成像
பைடு நூலகம்
多谱勒效应:多普勒1842年提出,当声源和接收者存在相对运动,接收 者接收的频率与发射频率不同(即f>fo、f<fo)。 1、多谱勒频移 fd=f-fo
血栓治疗后可部分或全部再通,表现为管壁增厚,不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变细、偏心;完全再通者 无明显异常改变或管壁局部增厚不光滑,血流信号无明显变细,继发静脉瓣功能不全时瓦氏试验可见 反流。
超声应描述血栓发生的范围、是否再通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起始于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总静脉 或腘静脉,下端常达胫后静脉的中下段。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深浅静脉的交通支及小腿肌间静脉也 可发生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