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探究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标理念下中学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初探—在中路片区“联校互动”语文教研活动中的讲话三台县教育研究室 周 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尽量做到“三有”,即有趣、有情、有理。
虽然中学语文教材上所选的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环境描写多姿多彩但是往往由于篇幅较长,学生难以抓住重点,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要抓住小说人物形象这个中心,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学习小说的效率。
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虽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慨,但更多的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下面我就将这种喜悦拿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系列提问,直入形象系列提问要求紧扣标题,以人物为中心提问和阅读思考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探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这个题目向我们揭示了哪些信息?(第一,交代了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第二,揭示了俩人的关系,第三、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要打?怎样打的?)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这个情节在节选部分属于小说情节结构的那部分?(高潮部分)3、鲁达为什么要打郑屠?怎样打的?4、作者通过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5、、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鲁达哪些性格?请用一句话概括鲁达这个人物。
二、音像渲染,感知形象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手段的优选是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主要方案之一。
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和录音这些现代传播媒体,就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的难点。
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变色龙》是契河夫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
作品的思想内容隽水深刻,而这深刻的主题思想又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的。
因此,让学生深刻领会主人公的典型性格特征是学生理解作品主题的前提。
那怎样才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主人公的真正嘴脸呢?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先分组指派角色,分别充当奥楚蔑洛夫、赫留金、独眼鬼、叶尔德林和普洛何尔;接着播放这篇小说的朗读录音。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策略探究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是指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进行小说阅读教学。
这种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背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策略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创设情境1.选择适合的小说: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选择适合的小说。
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历有关的小说,或者选择与学生正在学习的课文内容相关的小说。
2.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小说之前,了解小说的背景知识。
可以通过背景介绍、导读、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对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有一定了解。
3.创设情境:将学生放入小说的情境中,让他们感受和体验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背景。
可以通过观看短片、听音乐、看图片等方式,模拟小说中的情境。
二、引导阅读1.提问导读:在阅读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可以提问关于小说情节、人物性格、背景环境等问题,让学生对小说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
2.逐段阅读:带领学生一起逐段阅读小说。
可以采用师生共读、小组合作阅读等方式,一起解读小说的内容和意义。
3.玩转角色: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模拟角色对话、演绎情节等活动。
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小说中的情境。
4.多元感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小说。
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对小说进行再构建和再创作。
三、激发思考1.思辨探究: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进行探究和讨论。
2.心理描写:让学生从小说中的人物角度出发,进行心理描写。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心理活动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情感。
3.情景再现:让学生将小说中的情节进行再现。
可以通过表演、改编、动画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将小说中的情节拍摄成短片或演绎出来,提高学生对小说中情节的感知和理解。
四、评价反思1.评价学习成果:通过观察和提问,评价学生在小说阅读情境教学中的学习成果。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中小说的审美教学探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中小说的审美教学探微1. 引言1.1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1.拓宽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语文教学不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学经典的教学上,还要关注当代文学作品和多元化的文本形式。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要引入更多当代小说,以满足学生对于文学的多元审美需求。
1.2 小说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小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它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通过欣赏、理解、分析和评价小说,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和认知。
小说还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在情感与思想的碰撞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小说的审美教学,加强对学生阅读小说的引导和指导,助力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的人才。
2. 正文2.1 小说选材的重要性小说选材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选择的小说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通过选择经典名著或优秀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小说的选材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兴趣爱好。
只有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小说,才能真正引导他们进行有效学习和思考。
通过多样化的小说选材,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小说选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经过慎重选择和科学设计,才能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目标。
2.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小说,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而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包括言情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等,从而开拓他们的文学视野,培养对不同文学形式的欣赏能力。
初中语文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一、本文概述《初中语文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文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其中,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分支,其教学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语文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的系统研究,分析当前教学中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提高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界定了初中语文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与特点,明确了研究范围和目标。
接着,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现状的梳理与分析,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法单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整体教学对于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作用。
为了改进初中语文小说单元教学,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这些策略包括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等。
文章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这些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文章对初中语文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小说单元整体教学将成为未来语文教学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文章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共同推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初中语文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初中语文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这些理论不仅为小说单元的整体教学提供了指导,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撑。
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
在小说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多种方式,主动构建对小说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方法探微
学 生喜 爱 阅读小 说 ,而喜爱 的原 因往往 是小 说 中有吸 引人 教 师主导 下 , 以学 生为主 体的 小说 阅读 教学方 法 的尝试 ,
的故 事 。小 说 阅读教 学应该 帮助 学生 全面地 把握 文本 内容 把 学 习的 自主 权还 给学生 ,让 学生在 参与 中学 习知 识 、发
实 , 不 限 制 时 间和 空 间 ,便 于 叙 述 和 评 论 , 有 时 也 有 拟 人 描写包括景物描写 、环境描写 、侧面衬托等 。
化 的效 果 。作者 是从第 三人 称 的视角 来写韩 麦尔 先生 的,
总之 ,语文 阅读教 学 既要 有一 定量 的阅读 ,又要 有系
因此 ,就不 能涉及 到人 物 内心直接 的活 动 ,只能通 过人物 统 、科 学 的方法 ,要做 到精读 与略 读相 结合 ,课 内与课 外 形 象 、 语 言 、 动作 等 来 间 接地 描 写 人 物 的 心 理特 征 。然 相结合 ,使学生 的阅读能力得到逐步地提高 。
话 , 体 会 作 者 的情 感 体 验 。 些 作 品 除 了主 角 之 外 , 还 有 其 他 配 角 人 物 , 因 此 分 析 时 我
培养 学 生善 于发现 问题 的能 力和探 究性 阅读 能力 。在 们 既要抓住 主人 公,又要 分析人物 关系。
教学 曹操 《 观沧 海 》时 ,笔者在 黑板 上画 了一 幅波涛 汹涌
新 课标下 中学 语文小说阅读教学
方法探微
◎王 加 桂
小说 是 以刻画 人物 形象 为主 ,叙述 完整 的故事 情节 ,
和 理解人物 形象 ,把 学生 带入作 品的意 境中 ,进而 陶冶情
描 写具 体 的环境 来反 映社会 生活 的文 学作 品 。中学语 文教 感 , 激 发 阅 读 兴 趣 , 提 高 理 解 能 力 与 审 美 能 力 。笔 者 立 足 材 中选进 的小说 ,是文 质兼 美 的中外 名家名 篇 。大部 分中 于 新课标 的相 关理 论,并 结合 自己的教 学经验 ,进行 了在
新课标初中小说单元教学模式探索
新课标初中小说单元教学模式探索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新课标要求的一大亮点。
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教学重心应转移,由强调接受信息而转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信息,由知识中心论转为重视语文实践,学习方式也由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师应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应成为平等对话的引导者。
下面笔者以小说教学为例,谈谈对新课标指引下小说教学的点滴看法。
一、课前搜集资料预习课文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根据这些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环节中,我们有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积累知识信息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教师课堂前布置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等)查询所要学习文章作者的有关知识(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及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与本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
这样一来,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而且加强了学生对作品的准确理解,既培养了学生动手积累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动脑鉴别、提炼、取舍资料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运作,改变了以往教师介绍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的旧有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由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主动获取运用信息的良好习惯。
二、课堂利用文本欣赏作品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后,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向全班同学介绍,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接下来,根据小说的教学要求,以分析人物为主线,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改过去教师主动分析人物的方法,先要求学生在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情节,然后根据文本找出与人物有关的情节,对文本内容不理解的地方划出,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互相讨论、互相争辩,形成初步结论。
再根据讨论结果由小组长提交给教师,经过教师的整理、归类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集体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方法探究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小说的特点和意义等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从小说的题材、情节、人物塑造、人生哲理等方面,介绍小说的魅力,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小说对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的重要性。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观念,强调阅读是一种享受和思考的过程,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辨能力。
二、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阅读习惯小说创作通常具有丰富繁复的情节,细腻生动的描写,学生在阅读时必须具备细致入微的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字,在回答问题、讨论时,引导他们关注细节,发现细腻刻画,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和分析能力。
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提高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说的阅读中去学生在阅读小说时,要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作品的分析研究中。
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针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也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一部小说的整体理解和阅读分享,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的思考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关注细节,提高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参与到小说阅读中去,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的思考,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小说阅读中收获知识的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探讨新课标理念下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
探讨新课标理念下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鹦鸽中学冯怀博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要让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小说以它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环境描写多姿多彩吸引着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小说的优势。
然而,呆板的教学方法必会压抑学生学习的兴趣,束缚其思维,影响其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发挥小说的有利因素,把小说教学当作改革常规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小说、理解小说、分析小说。
在实际教学当中,根据教材不同特点和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
一、座谈探讨即“茶馆”型、讨论型。
学生可以通过座谈的形式提出自己学习尚不理解的问题,相互探讨,既可以采取由下而上,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也可直接以班级为单位。
例如,我在教《故乡》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段质疑:闰土心里有哪些稀奇事?这些事反映了什么?“我”为什么对这些事感到稀奇新鲜?“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为什么不知道这些事?“他们都和我一样……”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分自学小组讨论,首先个人发言,个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争论,接着总结,最后是向大家汇报。
讨论时,教师巡视,掌握讨论情况。
座谈时要有重点,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统得过死,束缚学生的思路。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二、读写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读写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篇幅较长的小说,可编故事梗概、故事提纲。
学生喜爱雨来、闰土、孙悟空等人物,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去试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探究
督学善诱253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探究★陈桂章小说是文学作品中十分重要的形式之一,可以通过对环境的刻画以及人物的描写反映社会现实,并让读者通过文章中的文字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所感所知,进而丰富读者自身的人生体验。
然而由于受到教学方式落后等原因,影响了初中学生对于小说文本的理解,也降低了教学效率,故而本文笔者针对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小说的阅读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一、初中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重点放置错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多根据考纲对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认为学生只要是了解了小说中的大概情节便是完成了教学目标,从而不利于学生在阅读小说时使自身得到有效发展。
而且尽管很多教师在尝试进行了小说教学方式的创新,但是由于自身的小说教学经验不足,导致在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之时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解小说中的故事梗概和其中的文学技巧中,并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对于小说中所包含的精神内涵进行解读,严重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在现如今对小说的教学之中,教师所采用的方法仍是按照既定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对学生讲解小说中的人物以及相应的叙事手法时仅仅是进行单一的讲解,而并没有根据小说独特的文本方式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解读。
在进行教学时仍然是采用总结文章大意、概括主旨、分析人物形象以及其中的环境描写等步骤进行,如对鲁迅《故乡》一文的讲解中仅仅是让学生对“现实”中的故乡进行了解,了解鲁迅在故乡中所感所知,然而却没有在其中深刻了解到鲁迅通过对少年闰土的怀念对传统礼法关系的批判,不利于学生在小说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感悟。
而对于抒情类的小说文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采用散文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对句意的解读以及文中的文学技巧上,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小说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无法给学生展现一场有意义的小说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采取措施有效提高语文小说的教学有效性(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素质教育理念提出阅读是学生自己独立的活动,不可由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且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发展已经逐渐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可通过自行阅读获得自身能力的发展。
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小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读小说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字中的情感、思想和艺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文本的解读与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说解读的目的与意义解读小说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理解作品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首先,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形式,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
通过解读小说,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意图以及小说为何被创作,从而学习到文学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其次,小说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从而拓宽自己的文化眼界。
最后,小说是一种体裁,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语言风格。
通过解读小说,学生可以学习到小说的故事结构、情节设置和人物形象描写等,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小说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与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的方式,通过讲解小说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把握故事的脉络。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等。
同时,可以要求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作者想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
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本剖析。
学生可以从字词、句子、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小说教学的注意事项在小说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选取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的小说。
中学语文新课程中的小说阅读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新课程中的小说阅读教学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语文新课程对小说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分支,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
因此,对中学语文新课程中的小说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小说阅读教学的理念、方法与实践。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教育心理学、文学理论等相关知识,提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同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以期为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小说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梳理了相关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单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包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文本细读、加强文学鉴赏等。
接下来,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了验证。
通过对比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了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教学策略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总结了中学语文新课程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对未来小说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说阅读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说阅读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同时也更加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说阅读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通过自主阅读、思考、探究,逐步构建起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深入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小说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对于初中生来说,小说的阅读和理解可能并不容易,因此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小说教学,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说所传达的文学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想让学生对小说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首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中的精彩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的片段、描述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等方式,让学生对小说产生兴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展示小说的相关影视作品或者音频内容,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来感受小说的魅力。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去阅读小说,从而对小说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在学生对小说产生兴趣的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所传达的意义。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小说作为教学材料。
这些小说既要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代表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小说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等方式,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小说,感受小说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说的改编创作。
通过让学生重新编写小说的结局、设计新的人物形象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并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方法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小说,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小说阅读和理解。
初中语文“小说”课的教学探讨
初中语文“小说”课的教学探讨【摘要】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小说教学,更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潜蕴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说教学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典型环境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应社会生活。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做好小说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形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做好小说教学呢?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小说教学应兼顾这三个方面,抓住要点,才能上好一堂成功的小说精品课。
1 引导学生掌握情节结构情节是构成文学作品内容的要素之一,它是小说中有因果关系的故事,具体地说,它是作者为了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构思,集中供人物活动的一种典型的生活领域。
结构是小说对于故事情节的安排,它是作者构思情节的外化,从两者的关系上看,情节和结构是一个整体,结构为情节服务,情节靠结构组织。
因此,要理清小说的结构,就必须从理清情节入手。
首先,了解情节表现的特征。
小说的情节表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社会生活是从综复杂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千头万绪的。
对于这些,小说都能作以具体化的艺术表现,把那复杂的矛盾事件,纷繁的生活琐事,众多的人物关系都有机地统一起来。
此外,小说的情节表现还具有灵活性的特征。
一名好的作家,不是机械地照搬生活,而是根据艺术创造的规律,从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出发,对故事精心地整理加工,使之避免平淡乏味,从而得到生动的艺术表现。
探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
探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摘要:本文对于在小说教学中怎样融入和贯彻审美教学进行了探讨,并在深入研究语文教育理论基础上对于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语文小说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初中语文的小说教学是一项针对特定文体形式开展的文学理论的教育工作,在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小说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怎样在小说教学中融入审美教学呢?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题进行详细地阐述:一、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作用审美是一项活动,也是一种能力,指的是人对美学概念的认知与美学价值的判断。
在语文的小说教学工作中,由于小说文体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很难用具体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小说作品的价值,而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认识小说,学会通过阅读来判断小说作品的优劣,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综合判断力和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融入审美教学就是通过对小说作品涉及到的美学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学会怎样判断和认知小说作品的美学价值,从审美角度判断小说中一些概念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作品,认识小说作品,并进而具备鉴赏与写作的基础能力。
审美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小说来说具有基础性文艺领域的美学启蒙作用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通过在小说教学中融入审美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说,学会更为深入细致地理解和判断小说作品。
二、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现状1.教师缺乏审美教学意识。
现在很多初中的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小说教学方面依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对教材的宣读来进行小说教学,学生听讲跟自己观看教材并无本质的区别,教师缺乏语文教学的审美教学意识,不懂得从美学角度分析小说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小说作品中涉及到的美学问题与美学概念也不具备判断与分析能力,这样自然无法培养出学生对于小说的全面认知能力,在小说教学工作上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探究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本中语文小说的课程份额相较之前有所增加,而且所节选文章比较注重反应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人物品德的抒发,对于教师审美教学的要求也更进了一步。
本文通过对现代语文课本以及相关资料的理解,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实施途径与思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新课程语文新课程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爱国主义以及社会道德品质的培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的学科,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语文小说审美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对于一本小说,不同生活角色的读者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作为教学题材而言,无论是处于什么生活角色,又或者是说无论自身经历过什么,都必须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所读的这本小说,否则就会偏失了这门课程真正的意义,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处于传道授业的一个角色,虽然每一个教师的个人经历都不一样,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抛开杂念,对每一篇文章都用以正确的审美方式进行讲解,但是如今的语文教学思想对小说的审美存在着一些片面性的理解,如果仅仅围绕着某一个方面对小说进行理解,那么这篇小说的教学意义也就只有一个方面。
二、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策略1.课外知识的拓展帮助审美教学由于小说的篇幅普遍较长,语文教材中所学习的小说都是采用节选的方式,有的节选小说中的一段故事还有的节选一个章节,这就对我们教师的课外知识的积累有着一定的要求,因为一个人物的形象不仅仅是通过一个章节的故事就可以提现的,所以要想对语文小说进行完美的审美教学必须要在授课时对学生普及一节必要的课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小说进行理解。
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智取生辰纲》一文,这篇课文是节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故事呈现的是其中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
如果仅仅从这篇文章来看,其中主要体现的人物性格是老虞候的懒惰、杨志的不尽人情、吴用等人的聪明机智,而这篇文章对于杨志的品质描述与其人物本身的品质不相符合,如果仅仅依靠这篇文章,那么对于小说人物性格的审美就会陷入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探究
小说是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小说可以帮助学生走进社会,体会实际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道德意识。
小说是学生积累文化底蕴的重要素材,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文化品味的重要途径。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小说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标签: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对小说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小说教学,增强小说教学实效性,对于增强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初中语文小说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理清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思想主题大多是通过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出来的,理清了线索,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自然就清。
这为以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思想情感的把握做了铺垫。
因此,小说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是要引导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发展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
小说的线索形式多样,有的以时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展变化构成整个故事情节,如鲁迅小说《社戏》主要围绕“到赵庄看戏”这一中心事件,以“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的顺序展开故事情节;有的则以空间为线索,根据地点转换组织故事情节,如《故乡》则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线索构成情节发展;还有的则有明、暗两条线索,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以“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的线索不断地演变故事情节发展,明线是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变化,暗线则是于勒的贫富变化,明暗两线交织并行,形象而真实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因此,在理清线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小说的结构特点,进而寻找出作品的主要线索,以帮助学生理清情节发展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二、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性格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把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小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细节,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去评说人物形象,理解感知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通过细细品味,反复咀嚼,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的思想主旨。
例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品读重点和精彩段落,要求学生从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各找出一句最能反映人物形象的句子,然后抓住其关键词语,深入分析其作用,把握人物形象,感悟小说主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簡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
“孔乙己
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一肖像和语言描写说明了孔乙己热衷功名、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孔乙己穷酸而想炫耀的自赏自傲心理。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摸”的动作和前文的“排出九文大钱”构成对比,表明了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境地。
“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中“走”字突出了丁举人的残忍霸道,更加揭示孔乙己命运的悲惨。
三、分析环境,深层挖掘
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环境描写,仔细体味咀嚼,挖掘其深层作用,从而把握人物形象、思想主题,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篇景物描写:“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在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深冬”“阴晦”“苍黄”“萧索”“活气”“悲凉”等词语,谈谈这段环境描写给自己的感受,然后思考作者为什么开篇要进行这样的描写,它在文中有何作用?这里通过时令、天气、风声、天色,勾画出萧瑟、昏暗的背景。
“苍黄”的天色写出气氛的凄冷、寒彻,“横”“几个”“萧索”“没有一些活气”等词语衬托出故乡的晦暗、萧条、衰败,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氛围,这样的画面给“冒了严寒”急于回故乡的“我”以内心的重创,“禁不住”则暗含了从美丽的回忆跌落到现实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我”悲凉的心情。
四、揣摩表现手法,把握思想主题
优秀的作品离不开精湛的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是丰富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艺术才能。
小说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环境营造、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表现主题等方面,具体包括了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对比、悬念、照应、铺垫、伏笔、衬托、渲染、象征等艺术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不断揣摩其表现手法,把握语言写作特色,捕捉精妙写作技巧,从而把握文章思想主题,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譬如《变色龙》以小见大,通过街头巷尾平常的狗咬人的小事件,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人不如狗的黑暗现实和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官僚专制制度的黑暗统治。
《社戏》开头写“我”随母亲省亲,伙伴们的热情等都是为后文看社戏时,“我”受到种种关照做铺垫。
《范进中举》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不同情况的对比,尖锐地批判了科举制度的毒害,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以此为突破口,优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江买买提,艾力库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探微[J].
人间,2016,19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