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推荐文档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一、复习与提高1、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1)例如:14个6用乘法表示:14×6①可以将14个6拆成10个6个4个6,10个6是60,4个6是24,加起来是64,所以14个6是14×6=84②可以将14个6拆成9个6加5个6,9个6是54,5个6是30,加起来是84……(2)写法:① 14×6 ② 14×6=10×6+4×6 =9×6+5×6=60+24 =54+30=84 =84总结: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巧算书写递等式,要求上下等号对齐。
练习:14×8 6×17 8×152、相差多少1利用算线进行计算算线就是从数射线演变而来的,变得更简化,只需标出数的大致位置,但数与数之间的位置不能出错,观察一下,这些数怎样排列?(小的数在左,大的数在右)(1)加法中借助算线表示计算方法时常用的方法是例如19+27:①第一步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19+27=19+20+7=39+7=46.②第一步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加第二个加数十位上的数。
19+27=19+7+20=26+20=46.③先将第一个加数加几凑成下一个整十数,再加上第二个加数中去掉已加的数后剩余的数。
19+27=20+26=46(2)减法理解相差用减法减法中借助算线表示计算方法时常用的方法是例如:47 - 28①第一步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减减数个位上的数。
47-28=47-20-8=27-8=19②第一步用被减数减减数个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减减数十位上的数。
47-28=47-8-20=39-20=19③先将减数变成离它最近的整十数,多加了最后减去,多减了最后加上。
47-28=47-30+2=17+2=19相差多少,用大数减小数。
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认识千以内的数(1)算盘拨数①认读算盘上的1-9,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②注意定位点的位置,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位置。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按顺序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和 - 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和 - 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 差 + 减数 = 被减数 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 积÷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 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5、 5×3+3×3=8×3=24 5×3-3×3=2×3=6计算方法:相同的因数不变;另外两个因数相加减。
6、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7、数的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用 > 连接;先找最大数。
从小到大排列;用 < 连接;先找最小数。
8、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9、位数有: 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 10、 数位有: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11、计数单位: 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的计数单位是千。
12、数的组成:1427是由1个千、4个百、2个十、7个一组成。
13、 100里有一个百;100里有2个50;100里有4个25;100里有5个20;100里有10个10.14、1000里有1000个一;1000里有100个十;1000里有10个百;1000里有1个千。
(完整版)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主要知识点.doc
(完整版)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主要知识点.doc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主要知识点序单号元1231 4567 2教学内容课本页次主要知识认知水平记忆解释性理解探究性理解登险峰 2复习第三册中各类计算的运算方法和正确性及长方形和正方√√形1 、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植树 3力。
√√2、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40 ”,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
4能将 14*6 这类表外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
感知乘法分√√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配率的思想,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1 .剪出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剪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
正方体的展开图 52 .尝试将 6 个正方形的组合图折成正方体,并逐步认识到:√√√不是所有 6 个正方形的组合图都能折合成正方体的。
3 .培养学生正方体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1 .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法则。
连乘、连除2√√.培养数学化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81 .在算线上做加、减法。
相差多少√√2 .在算线的帮助下,通过补充和减去求差。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101 .借助千数图认识千以内的数。
√√达 2 .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中表示出来。
8 小探究9 数射线10 位值图上的游戏11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12 三位数加减一位数13 三位数的加法(横式计算)14三位数的加法(竖式计3 算)15 三位数的减法(横式计算)16 三位数的减法(竖式计算)17 估算与精确计算3.将数进行分拆,培养学生数的多种表达能力。
14 1 .认识数位顺序表。
2.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模型来表达数。
1 .在数射线上读、写千以内的数。
2 .找相邻数和相邻的整16十数。
3 .正确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4.会计算进、退到整十数、整百数的算式。
5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1.知道位值概念。
182.了解数的表达式的转换过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汇编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 一、计算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乘加、乘减,如3×2+2先算3×2再加2,17-2×3先算2×3,再用17减6; 除加、除减,如2+6÷3先算6÷3,再加2,18÷2-3先算18÷2,再用9减3。
2、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3、在□里填数,合适的数有多个,最大的数只有一个。
7×□<30,合适的数0、1、2、3、4 , 最大的数4。
二、分拆(分拆两位数)17×6 23×7 5×6+2×6 10×3-7×3 =10×6+7×6 =10×7+10×7+3×7 =(5+2)×6 =(10-7)×3 =60+42 =70+70+21 =7×6 =3×3 =102 =161 =42 =9 三、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68+16=84 用84-68=16竖式: 8 4 - 6 8 一、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
千位上的1表示1个千。
2、623由6个百、2个十和3个一组成。
3、梁的上方的算珠叫做上珠,梁的下方的算珠叫做下珠。
1个下珠表示1,5个下珠表示5。
1个上珠表示5。
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的位置。
4、 写作:1020 读作:一千零二十(末尾的零不读,中间的零只读一个)5、880=800+80+0 700+20+8=728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一千。
7、37个十成的数是370,280是由28个十组成的。
二、数射线(千)(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a=( ) b=( ) c=( ) d=( ) e=( ) (2) 与a 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与d 相邻的整百数是( )和( ) 三、位值图上的游戏写作:521,读作:五百二十一 1、加放一片小圆片加放在个位,写作:522读作:五百二十二加放在十位,写作:531读作:五百三十一加放在百位,写作:621读作:六百二十一2、移动一片小圆片 a 、移动个位放在十位:530 放在百位:620 b 、移动十位放在个位:512 放在百位:611 c 、移动百位放在个位:422 放在十位:431第三单元时间的初步认识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word完整版)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 一、计算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乘加、乘减,如3×2+2先算3×2再加2,17-2×3先算2×3,再用17减6; 除加、除减,如2+6÷3先算6÷3,再加2,18÷2-3先算18÷2,再用9减3。
2、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3、在□里填数,合适的数有多个,最大的数只有一个。
7×□<30,合适的数0、1、2、3、4 , 最大的数4。
二、分拆(分拆两位数)17×6 23×7 5×6+2×6 10×3-7×3 =10×6+7×6 =10×7+10×7+3×7 =(5+2)×6 =(10-7)×3 =60+42 =70+70+21 =7×6 =3×3 =102 =161 =42 =9 三、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68+16=84 用84-68=16竖式: 8 4 - 6 8 一、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
千位上的1表示1个千。
2、623由6个百、2个十和3个一组成。
3、梁的上方的算珠叫做上珠,梁的下方的算珠叫做下珠。
1个下珠表示1,5个下珠表示5。
1个上珠表示5。
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的位置。
4、写作:1020 读作:一千零二十(末尾的零不读,中间的零只读一个)5、880=800+80+0 700+20+8=728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一千。
7、37个十成的数是370,280是由28个十组成的。
二、数射线(千)(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a=( ) b=( ) c=( ) d=( ) e=( ) (2) 与a 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与d 相邻的整百数是( )和( ) 三、位值图上的游戏写作:521,读作:五百二十一 1、加放一片小圆片加放在个位,写作:522读作:五百二十二加放在十位,写作:531读作:五百三十一加放在百位,写作:621读作:六百二十一2、移动一片小圆片 a 、移动个位放在十位:530 放在百位:620 b 、移动十位放在个位:512 放在百位:611 c 、移动百位放在个位:422 放在十位:431第三单元时间的初步认识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点
四、三位数的加减法4.1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整百数加、减法。
200+300=500。
想:2个百加3个百等于5个百。
800-200=600。
想:8个百减2个百等于6个百。
整十数加、减法。
420+190=610。
想:42个十加19个十等于61个十。
580-240=340。
想:58个十减24个十等于34个十。
4.2三位数加减一位数(联系两位数加减一位数)477+5=482,因为77+5=82,所以477+5=482。
792-6=786,因为92-6=86,所以792-6=786。
794+9=803,因为794+6=800,800+3=803,所以794+9=803。
903-7=896,因为903-3=900,900-4=896,所以903-7=896。
4.3三位数加法1、横式计算356+247=603356+247=603个加个6+7=13百加百300+200=500十加十50+40=90十加十50+40=90百加百300+200=500个加个6+7=13 13+90+500=603500+90+13=6032、递等式计算(分拆)356+247356+247=356+200+40+7先加百=356+7+40+200先加个=556+40+7再加十=363+40+200再加十=596+7最后加个=403+200最后加百=603=6033、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4.4三位数减法1、横式计算245-223=22245-223=22百减百200-200=0先减百245-200=45十减十40-20=20再减十45-20=25个减个5-3=2最后减个25-3=220+20+2=222、递等式计算(分拆)245-223245-223=245-200-20-3先减百=245-3-20-200先减个=45-20-3再减十=242-20-200再减十=25-3最后减个=222-200最后减百=22=223、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按顺序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被减数 - 减数 = 差和 - 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被减数 - 差 = 减数和 - 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差 + 减数 = 被减数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积÷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5、 5×3+3×3=8×3=24 5×3-3×3=2×3=6计算方法:相同的因数不变,另外两个因数相加减。
6、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7、数的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用>连接,先找最大数。
从小到大排列,用<连接,先找最小数。
位,第四位是千位。
9、位数有: 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10、数位有: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11、计数单位: 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的计数单位是千。
12、数的组成:1427是由1个千、4个百、2个十、7个一组成。
13、 100里有一个百,100里有2个50,100里有4个25,100里有5个20,100里有10个10.14、1000里有1000个一,1000里有100个十,1000里有10个百,1000里有1个千。
2024年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___年沪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应用、长度和重量的认识、长度和重量的比较和运算、时间的认识、时间的比较和运算、容量和温度的认识以及二维图形的认识等方面。
下面将逐个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数的认识1. 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是人们用来计数的数,用符号1,2,3,…,9,10,…表示。
2. 数的读法和写法认识到0-9的基本数字,了解两位数的数字读法和写法。
3. 数的顺序通过练习,掌握数的大小顺序。
4. 数数并填写表格通过观察数字图片,理解数数的概念。
二、数的运算1. 加法算术学习加法的含义和符号,通过练习掌握加法1+1=2,1+2=3,2+2=4等数的加法规律。
2. 减法算术学习减法的含义和符号,通过练习掌握减法2-1=1,3-2=1,4-2=2等数的减法规律。
3. 数的组成关系通过观察数字图片,学习几个数的组成关系。
4. 连加计算通过练习掌握两位数的连加计算方法。
三、数的应用1. 按顺序排列数通过观察数字图片,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
2. 数码图形通过二十以内数码图形的练习,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数的排序通过比较数字大小,进行数的排序。
4. 加减应用(一)通过实际问题,学习加减法的应用。
四、长度和重量的认识1. 有关长度的概念通过观察,并用自己的方式估测物体的长度。
2. 衡量长度学习使用日常量和米这两种衡量长度的单位。
3. 比较长度的大小通过比较,学习掌握长度的大小关系。
4. 有关重量的概念通过观察,并用自己的方式估测物体的重量。
5. 衡量重量学习使用千克和公斤这两种衡量重量的单位。
6. 比较重量的大小通过比较,学习掌握重量的大小关系。
五、长度和重量的比较和运算1. 长度的加减(一)学习长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长度的加减(二)通过实际问题,运用长度的加减法。
3. 重量的加减(一)学习重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 一、计算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乘加、乘减,如3×2+2先算3×2再加2,17-2×3先算2×3,再用17减6; 除加、除减,如2+6÷3先算6÷3,再加2,18÷2-3先算18÷2,再用9减3。
2、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3、在□里填数,合适的数有多个,最大的数只有一个。
7×□<30,合适的数0、1、2、3、4 , 最大的数4。
二、分拆(分拆两位数)17×6 23×7 5×6+2×6 10×3-7×3 =10×6+7×6 =10×7+10×7+3×7 =(5+2)×6 =(10-7)×3 =60+42 =70+70+21 =7×6 =3×3 =102 =161 =42 =9 三、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68+16=84 用84-68=16竖式: 8 4- 6 8一、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
千位上的1表示1个千。
2、623由6个百、2个十和3个一组成。
3、梁的上方的算珠叫做上珠,梁的下方的算珠叫做下珠。
1个下珠表示1,5个下珠表示5。
1个上珠表示5。
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的位置。
4、 写作:1020 读作:一千零二十(末尾的零不读,中间的零只读一个)5、880=800+80+0 700+20+8=728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一千。
7、37个十成的数是370,280是由28个十组成的。
二、数射线(千)(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a=( ) b=( ) c=( ) d=( ) e=( ) (2) 与a 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与d 相邻的整百数是( )和( ) 三、位值图上的游戏写作:521,读作:五百二十一 1、加放一片小圆片加放在个位,写作:522读作:五百二十二加放在十位,写作:531读作:五百三十一加放在百位,写作:621读作:六百二十一2、移动一片小圆片 a 、移动个位放在十位:530 放在百位:620 b 、移动十位放在个位:512 放在百位:611 c 、移动百位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放在个位:422 放在十位:431第三单元时间的初步认识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按顺序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被减数- 减数= 差和- 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被减数- 差= 减数345、计算方法:相同的因数不变,另外两个因数相加减。
6、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7、数的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用 > 连接,先找最大数。
从小到大排列,用 < 连接,先找最小数。
8、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9、位数有: 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10111213141516、写出相邻数: 前面一个数是原数减1,后面一个数是原数加1. 例如: (47) 48 (49)17、写出相邻整十数:(1)原数个位在1-9之间的,将原数个位变成0就是前面一个数,后面一个数是前面一个数加10. 例如: (50) 56 (60)(2)原数是整十数的,原数减10是前面一个数,原数加10是后面一个数.例如:(30)40 (50) 18、写出相邻整百数:(1)原数百位后面有数的,前面一个整百数是将百位后面的数变成0,后面的一个整百数就是前面的整百数加100.(2.192021(3)时针短而粗,分针长而细。
(4)时针、分针顺时针走。
(5)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两个数中间的时刻就是几时半。
(6)时针走两圈是一日,1日=24时。
分针走一圈(60小格,60分),时针正好走一大格。
(1小时)1时=60分。
(7)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22、角的定义:以一点为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3、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边组成。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资料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 一、计算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乘加、乘减,如3×2+2先算3×2再加2,17-2×3先算2×3,再用17减6; 除加、除减,如2+6÷3先算6÷3,再加2,18÷2-3先算18÷2,再用9减3。
2、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3、在□里填数,合适的数有多个,最大的数只有一个。
7×□<30,合适的数0、1、2、3、4 , 最大的数4。
二、分拆(分拆两位数)17×6 23×7 5×6+2×6 10×3-7×3 =10×6+7×6 =10×7+10×7+3×7 =(5+2)×6 =(10-7)×3 =60+42 =70+70+21 =7×6 =3×3 =102 =161 =42 =9 三、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68+16=84 用84-68=16竖式: 8 4 - 6 8 一、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
千位上的1表示1个千。
2、623由6个百、2个十和3个一组成。
3、梁的上方的算珠叫做上珠,梁的下方的算珠叫做下珠。
1个下珠表示1,5个下珠表示5。
1个上珠表示5。
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的位置。
4、 写作:1020 读作:一千零二十(末尾的零不读,中间的零只读一个)5、880=800+80+0 700+20+8=728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一千。
7、37个十成的数是370,280是由28个十组成的。
二、数射线(千)(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a=( ) b=( ) c=( ) d=( ) e=( ) (2) 与a 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与d 相邻的整百数是( )和( ) 三、位值图上的游戏写作:521,读作:五百二十一 1、加放一片小圆片加放在个位,写作:522读作:五百二十二加放在十位,写作:531读作:五百三十一加放在百位,写作:621读作:六百二十一2、移动一片小圆片 a 、移动个位放在十位:530 放在百位:620 b 、移动十位放在个位:512 放在百位:611 c 、移动百位放在个位:422 放在十位:431第三单元时间的初步认识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按顺序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2。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 = 差和 - 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被减数 - 差 = 减数和—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差 + 减数 = 被减数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积÷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5、 5×3+3×3=8×3=24 5×3-3×3=2×3=6计算方法:相同的因数不变,另外两个因数相加减。
6、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7、数的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用 >连接,先找最大数. 从小到大排列,用<连接,先找最小数。
8、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9、位数有: 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10、数位有: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
11、计数单位: 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的计数单位是千。
12、数的组成:1427是由1个千、4个百、2个十、7个一组成。
13、 100里有一个百,100里有2个50,100里有4个25,100里有5个20,100里有10个10。
14、1000里有1000个一,1000里有100个十,1000里有10个百,1000里有1个千。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主要知识点word版本
27
角
52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的两
√
√
条边的长短无关。
1.能够理解和辨别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
28
三角形与四边形
54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
√
1.认识和辨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 29
形、直角三角形
word 可编辑
2.知道三角形可以按角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 57
12
三位数加减一位数
21
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一位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
√
√
√
1 .迁移能力,将两位数横式计算迁移到三位数横式计算。
三位数的加法 (横式计
13
3
算)
22
2 .建模能力,用不同的材料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式。
√
√
√
3 .算法思维多样化。
1 .掌握三位数的竖式加法计算。
三位数的加法 (竖式计
不是所有 6 个正方形的组合图都能折合成正方体的。
3 .培养学生正方体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
连乘、连除
6
1 .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法则。
√
√
word 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 .培养数学化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1 .在算线上做加、减法。
6
相差多少
8
2 .在算线的帮助下,通过补充和减去求差。
14
算)
24
2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两位数竖式计算迁移到三位数竖式计
√
√
算)。
15
完整版)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Shanghai n Grade 2 XXXUnit 1 Review and ImprovementI。
n1.Mixed ns of n。
n。
n。
and n: first XXX and n。
then XXX。
for XXX。
such as 3×2+2.calculate 3×2 first。
then add 2.for n XXX。
such as 17-2×3.calculate 2×3 first。
then subtract 6 from 17.For n XXX。
such as 2+6÷3.calculate 6÷3 first。
then add 2.forn followed by n。
such as 18÷2-3.calculate 18÷2 first。
then subtract 3 from 9.2.n with remainder。
where the remainder is less than the divisor.3.XXX suitable numbers。
but only one maximum number。
For example。
for 7×□<30.the suitable numbers are 1.2.3.and4.with the maximum number being 4.II。
n (n of Two-Digit Numbers)17×6 = 10223×7 = 1615×6+2×6 = 4210×3-7×3 = 9III。
Finding the Difference (Subtracting the XXX)68+16=84.and 84-68=16.XXX:8.46.- 61.2Unit 2 XXX 1000I。
2024年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与数的组成1. 规定数的字音和字形。
2. 认识数0和数的相邻数。
二、数的认识1. 认识比大小的含义,学会比较大小。
2. 认识比大小的符号,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3. 数字的顺序排列。
三、加法与数算关系1. 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
2. 认识加法的符号:加号(+)和等号(=)。
3. 认识加法的顺序不影响结果,即加法的交换律。
4. 理解加法的加零律。
5. 理解加法的结合律。
6. 计算简单的加法算式。
四、减法1. 认识减法的基本概念。
2. 认识减法的符号:减号(-)和等号(=)。
3. 知道减法的结果是比被减数小。
4. 计算简单的减法算式。
五、数的认识(二)1. 认识数之间的整体与分(零)关系。
2. 认识数系(100以内)中相应数的数目关系。
3. 认识数系(100以内)中几组相应数的数目关系。
4. 计算有关的数系活动。
六、数表与数轴1. 认识有序数表,能使用有序数表表示数。
2. 认识数轴,能使用数轴读取数。
3. 理解数在数轴上的大小。
4. 理解数轴上数的变化。
七、加法与减法的认识1. 认识加法与减法的相互关系。
2. 运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八、乘法1. 认识乘法的基本概念。
2. 认识乘法的符号:乘号(×)和等号(=)。
3. 认识乘法的简便性。
4. 了解乘法表。
5. 认识乘法的应用。
九、两位数的认识与应用1. 复习数数,重点在百以内的数的阅读。
2. 运用数表读出数和数的大小比较。
3. 运用数轴读出数和数的大小比较。
4. 学习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十、数的认识(三)1. 几个水果凑成一袋;把水果平均分给几个人;一千多粒西瓜子等问题的解法。
2. 问题拓宽到乘法和逆运算。
2024年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二)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共5篇)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共5篇〕篇1: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1、口算两位数的加法:(1)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2)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剩下的一位数。
2、口算两位数的减法:(1)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减,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减,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2)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3)把减数凑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用它们的差再加上多凑的数或减去少凑的数。
3、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计算时,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
4、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1)计算时先把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那么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
5、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笔算方法:(1)先把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假如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再计算。
(3)减法验算方法:差+减数=被减数(最常用的);被减数-差=减数最小的数是什么要答复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看一下“几位数”的概念: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最左端的数字不为0),这个数就是几位数。
关于几位数的定义中,最左端的数字不为0是关键条件。
就像我们分数定义中,明确规定分母不为0一样,否那么没意义。
在整数中,最小的计数单位是1(个),当0单独存在时,它不占有数位。
当0出如今一个几位数的末尾或中间时,它起到的只是“占位”的作用,表示该位上没有计数单位。
假设0也算一位数的话,那么最小的两位数是“10”还是“00”呢?00是没有两位数的意义的。
所以,一位数是由一个不是0这个数字写出的数,只要几位数的意义不变,最小的一位数仍然是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5,一个上珠表示5。
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位置。
4、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
2.2 数射线(千)
1、字母所表示的数:a =60
b =180
c =310
d =410
e =480
2、与a 相邻的整十数是50和70;与d 相邻的整百数是400和500。
2.3 位值图上的游戏
写作:521,读作:五百二十一
1、加一个小圆片
a)加放在个位,写作522,读作五百二十二b)加放在十位,写作531,读作五百三十一c)加放在百位,写作621,读作六百二十一2、移动一个小圆片
a)移动个位i.放在十位,写作530,读作五百三十ii.放在百位,写作620,读作六百二十b)移动十位
i.放在个位,写作512,读作五百一十二ii.放在百位,写作611,读作六百一十一c)移动百位
i.放在个位,写作422,读作四百二十二ii.
放在十位,写作431,读作四百三十一
三、 时间的初步认识(二)3.1 时、分、秒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分针走
一圈是60分(钟),这时,时针走了1大格。
百位十位个位·····
··
·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指针是秒针,秒针走1格就是1秒。
4、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四、三位数的加减法
4.1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
整百数加、减法。
200+300=500。
想:2个百加3个百等于5个百。
800-200=600。
想:8个百减2个百等于6个百。
整十数加、减法。
420+190=610。
想:42个十加19个十等于61个十。
580-240=340。
想:58个十减24个十等于34个十。
4.2 三位数加减一位数(联系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477+5=482,因为77+5=82,所以477+5=482。
792-6=786,因为92-6=86,所以792-6=786。
794+9=803,因为794+6=800,800+3=803,所以794+9=803。
903-7=896,因为903-3=900,900-4=896,所以903-7=896。
4.3 三位数加法
1、横式计算
356+247=603356+247=603
个加个6+7=13百加百300+200=500
十加十50+40=90十加十50+40=90
百加百300+200=500个加个6+7=13 13+90+500=603500+90+13=603
2、递等式计算(分拆)
356+247356+247
=356+200+40+7先加百=356+7+40+200先加个
=556+40+7再加十=363+40+200再加十
=596+7最后加个=403+200最后加百
=603=603
3、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
位进1。
4.4 三位数减法
1、横式计算
245-223=22245-223=22
百减百200-200=0先减百245-200=45
开始
掷三个点块
造一个三位数
数<500
加350减350结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