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学情分析
一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一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1. 引言
在一年级的数学研究中,我们进行了学情分析,通过观察学生
的研究情况和表现,以及对他们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在数
学方面的掌握情况和提升空间,从而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
2. 学生研究情况分析
2.1. 知识掌握情况
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数数能力已经基本掌握,
但在加减法、形状和空间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2.2. 研究兴趣和动力
学生们表现出对数学研究的积极态度,他们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并且乐于尝试解决问题。
然而,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还有
待提高。
2.3. 研究方法和能力
在研究方法和能力方面,大多数学生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需
要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的策略。
3. 改进措施建议
3.1. 针对学生对加减法、形状和空间的困难,我们建议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境和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3.2. 针对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我们可以设计更有趣、生动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提供奖励和鼓励机制,增强他们的动力。
3.3. 针对学生的研究方法和能力,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供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研究合作、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的能力。
4. 结论
通过对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情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掌握情况和提升空间,并明确了改进措施。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数学水平。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情报告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情报告一、学生概况小学一年级共有学生 200 人,其中男生 110 人,女生 90 人。
所有学生均来自我国各地,他们年龄在6-7 岁之间,智力水平相当,具备基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数字 1-100 的认识、加减法运算、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立体几何、以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时,我们会让学生亲自用尺子量物品的长度,然后记录下来,以此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学习情况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课堂表现: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
2. 作业完成情况:大部分学生的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且质量较高。
但也有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出现漏做、错做等情况。
3. 考试成绩:整体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平均分为 85 分。
但仍有 20% 的学生成绩不及格,主要问题是基础不扎实,对于基本的数字和运算规则理解不透。
五、问题与建议1.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建议老师在课堂上采用更多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2. 加强基础教学:对于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建议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扎实基础,理解基本的数字和运算规则。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增加一些逻辑思维训练的课程或活动,如数独、魔方等,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我们对小学一年级数学学情的一份详细报告,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1年级学情分析
小学数学1年级学情分析一、基本情况(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自学后,基本知识。
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至自学的目标,对自学数学有著一定的兴趣,乐意出席自学活动中回去。
特别就是一些动手的操作方式,须要合作害怕自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碰到思索深度较难的问题时,存有急躁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极好,但是成绩无法代表他自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自学的活动中,就可以充份的彰显一个孩子自学的其实状况。
因此对学生,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更多的就是并使已经基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维持,并逐步鼓励的学会数学思索,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含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边线。
重新认识图形。
100以内的数,重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位次乘法和逊位加法(一)。
重新认识钟表,统计数据,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注重以学生的尚无经验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更多学生熟识的具体内容情景,以协助学生认知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特别注意挑选出富于儿童情趣的自学素材和活动内容,唤起学生的自学兴趣,赢得惬意的数学自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住教学要求,推动学生发展,适度改良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说创建学生课堂讲话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可以排序100以内两位数提,减至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提,加法排序科学知识化解一些直观的实际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情分析报告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情分析报告范文引言本文是一份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报告,旨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报告内容包括学生整体表现、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建议和改进措施等方面。
一、整体表现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通过对班级25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整体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对学习数学持积极态度。
2.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数字识别和计数。
3.在数学书写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数字,并注意书写规范。
4.学生们在数学听写和口算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尤其是在口算速度和准确度方面。
二、知识点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们的平时作业和考试成绩,我们能够初步了解他们对于不同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及学生的表现:1. 数字识别和计数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并能熟练地进行计数。
然而,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在数字识别时存在混淆的情况,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2. 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学生们普遍能够掌握简单的计算方法,如个位数的加减法。
然而,对于进位和借位的运算理解不够深刻,容易出错。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巩固这些基础运算技巧。
3. 图形的认识和构建学生们在图形的认识和构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但在组合和构建图形方面,仍需加强训练。
我们可以利用游戏和实际物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形知识。
4. 时间和日期在时间和日期的概念中,学生们普遍能够掌握基本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和分钟。
然而,对于日历和季节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生活和日常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对时间和日期的认知。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教学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1.针对数字识别和计数问题,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数码学习工具等方式进行练习。
2019-2020年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材分析
2019-2020年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材分析教学内容:1、复习与提高2、位置3、10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4、应用5、整理与提高教学目标:1、会数出100以内实物或图形的个数。
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含义,掌握百以内数的组成。
会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并用“<”“>”和“=”表示比较的结果。
2、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实例体会加法运算中交换、结合的思想,并能将这些思想运用到计算中。
4、初步学会在()、□中正确填写要求的数。
5、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的进率。
6、联系实际认识米尺,通过测量常见物体的活动,建立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初步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7、认识时间单位“日”、“小时”,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8、能从前后、上下、左右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通过用行和列表示百数表中数的位置,用上中下与左中右描述物体的位置,渗透坐标思想。
9、学习收集数据,对事物进行分类计数,认识形象的统计图。
10、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1、在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进行爱惜人民币和珍惜时间的教育。
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本班学生知识基础情况简要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还能形成自己的算法,会和他人合作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对数的概念缺乏,同时接受新知的能力较缓慢,故成绩较差。
一年级下数学学情分析
一、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们学习了数的比较、数的排序、简单的加减法等知识点。
根据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数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并且能够简单应用数字进行加减法运算。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回答问题。
在进行小组活动时,学生们也能够积极配合,相互帮助,合作完成任务。
虽然学生们的学习水平有差异,但整体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以及课堂表现都较为满意。
二、学生学习态度在学习态度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
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专心听教师的讲解。
在学习小组活动时,学生们能够主动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同时,学生们还能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然而,也存在少数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可能需要相关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和帮助。
三、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年级下数学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学生们能够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对于数字的大小关系有了基本认识。
在加减法运算中,学生们能够掌握简单的运算技巧,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们在记忆计算表达式和计算步骤方面也有一定的能力。
然而,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纠正和引导。
四、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易犯的错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判断还不准确,容易混淆大小写数字;二是对于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理解不深,计算时容易忘记进位或借位;三是对于计算步骤的掌握不牢固,具体计算时容易操作错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
五、应对策略为了解决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强数的概念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的大小关系;二是注重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运算规则;三是加强计算步骤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顺序和技巧;四是注重巩固知识点,通过反复复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完整)一年级下数学学情分析
(完整)一年级下数学学情分析一年级下数学学情分析
简介
本文档旨在对一年级下学期学生的数学学情进行分析和评估,
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和改进建议。
学生学情总体情况
根据考试成绩和学生日常表现,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学情总体
较为稳定。
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上表现出较好的水平,具备了一年级下学期应有的数学能力。
研究难点分析
- 数字和数量的概念理解:部分学生在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概念
上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相关训练和练。
- 算术运算的掌握:一些学生在算术运算方面还存在困难,尤
其是加法和减法的多位数运算。
需要加强运算技巧和加减法口算能
力的训练。
- 问题解决能力:部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创
造性,需要提高认知能力和训练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建议
根据上述学情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 加强数字和数量概念的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示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直观能力。
2. 强化算术运算的训练:设置系统的加法和减法练,注重学生
的运算技巧和口算能力的提高。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运算的本质,
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探究性的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思路和方法。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
析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结束语
通过对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情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
学生的研究状况,并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改进措施。
希望通过教学建
议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一年级下册数学学情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情分析
我们班是一年级四班,共30人,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学校生活,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能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学生的口算速度达到了课标的要求,团结协作,主动探索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学生的数学学习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但还有个别学生由于年龄小接受能力和家庭方面的原因,计算、应用等方面还与其他同学有一定的差距,本学期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共有10个单元,第一单元认识图形,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三单元是分类与整理,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找规律,第八单元整理复习。
另外还有两次数学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和小小商店。
二、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增加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探索规律”“统计”等5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对知识的理解。
一年级数学下册学情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学情分析简介本文档旨在对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学情进行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研究成绩、研究兴趣和研究困难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数学研究方面的状况,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研究成绩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数学下册的研究成绩表现良好。
其中约80%的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占总人数的大部分。
这表明学生掌握了数学下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应用于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然而,仍有一小部分学生的成绩相对较低,成绩在60分以下。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以提升他们的研究成绩。
研究兴趣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数学下册的研究兴趣较高。
他们对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和题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显示了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研究的欲望。
然而,个别学生对数学下册的研究兴趣较低,表现出对数学研究的抵触情绪。
我们需要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研究兴趣。
研究困难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在数学下册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困难。
其中,最常见的困难是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
一些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容易产生困惑,需要更多的练和解答。
另外,一些学生还对数学下册的应用场景和实际问题的转化存在困难。
针对这些研究困难,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同时,提供更多的练机会和实际应用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下册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通过对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学情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方面表现良好。
然而,也有个别学生存在研究困难,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
通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使其在数学下册学习中继续取得良好的成绩和兴趣。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通用3篇)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通用3篇)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1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
例如:数数从一开始可以流利的往后数数,但是从中抽出一部分数起,就得从头数起,否则就接不下来。
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
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期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
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如:常常把毛写成手,把6写成9。
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
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
这说明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
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
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
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一切。
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确区别自己和他人。
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
做事很少考虑别人。
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查尔斯.里德的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让我们一起铭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人教版一年级教学教学数学下册教材学习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剖析一、教课内容本册教材包含下边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20 之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 100 之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100 之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教课目的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可以娴熟地数 100 之内的数,会读写 100 之内的数,掌握 100 之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构成的,掌握 100 之内数的次序,会比较 100 之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之内数表示平时生活中的事物,会进行简单的预计和沟通。
2.可以比较娴熟地计算20 之内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之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别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质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平时生活的亲密联系,感觉数学在平时生活中的作用。
4.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 =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惜人民币。
6.初步认识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觉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7.会探究给定图形或数的摆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赏识数学美的意识。
8.领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成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仔细作业、书写整齐的优秀习惯。
1 / 410.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平时生活的亲密联系。
三、教课重难点100 之内数的认识, 20 之内的退位减法和 100 之内的加减法口算、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新的特色1.合理安排教课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供给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着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取对知识的理解。
3.教课内容的睁开尽量表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常海伟一、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本班学生32人,男生17人,女生15人。
大部分学生是附近农村就近入学,有少数几个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忙于工作,由爷爷奶奶带在身边,难以在课后进行辅导。
本班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有个别学习比较自觉,主动性较强,上课精力比较集中,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能认真完成。
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小朋友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小嘴巴叽叽喳喳,特别喧闹不安静,叫喊、打报告,有的甚至我行我素,做自己想做的事。
二、一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或学前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个小朋友是谁”等这样的问题,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语言表达能力差,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差,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建议和措施 :1、上课纪律需不断加强。
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时间短,上课时也不例外。
一年级孩子数学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数学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孩子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孩子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孩子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孩子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
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
孩子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孩子
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小学入学中大部分孩子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孩子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中,孩子对于十以内数的较为熟练,这和孩子
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数感——孩子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孩子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
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孩子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孩子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这可能是孩子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孩子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教案(表格式)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情fenxi
一年级数学第二册学期计划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理念: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位置、二、20以内退位减法、三、图形的拼组、四、100以内的数、五、认识人民币、六、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七、、认识时间,八、找规律,九、统计,十、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数的组成学情分析方案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数的组成学情分析方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数的组成》学情分析方案一、学情分析目的数的概念是整座教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
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概念,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一个学期,就组织他们学习了 20 以内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二个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 以内扩展到 100 以内,组织学生学习 100 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 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对 100 以内的数有了初步认识,有的能数出 100 以内的数,对 100 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也有所掌握,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形成100 以内数的概念。
在教学中,除了关注100 以内数的认识中相关概念的获得,还应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内容《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 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包括课本 31 页的主题图,32 页、33 页的例 1 例 3,以及 33 页下面的做一做。
其中 31 页的草原牧羊图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100 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例 1 是数 100 以内各数,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
例 2 是为了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而设计的。
例3 是通过让学生摆放 35 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一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一年级数学学情分析一年级数学教学学情分析一、学生基础一年级学生大多在6-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但具体的数学基础还较为薄弱。
在上学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数学概念,如数的大小、排序等,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的性别和智力水平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一因素在本次分析中不予过多考虑。
二、学习能力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但具备很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倾向于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概念,如使用手指、实物等辅助工具进行计算。
同时,学生在学习简单的数学概念和技能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有些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加法,而有些学生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
三、学习态度一年级学生对学习态度存在较大差异。
有些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善于提问和思考;而有些学生则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如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厌烦等情绪。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家庭支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家长的支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为学生提供数学相关的玩具、书籍等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同时,家长还可以积极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与学生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
五、学科教师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一年级数学教学学情主要涉及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家庭支持和学科教师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2019.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鹿城小学云荫寺校区张丽一、学科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本册内容标准及要求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具体到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是: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平面图形的拼组。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_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效果分析两位数家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中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十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先让学生拨一拨、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让生动手实践从中体会算理,最后总结出运用算式计算的方法,让生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并能充分理解,课堂效果佳!从中我也注重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注重学生的倾听,再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在老师的鼓励下学习兴趣浓厚。
不足之处是在理知识点时,总担心孩子理解不好,所以老师说的比较多,没有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发言的时间。
导致个别学生未能熟练掌握知识点。
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一年级下册)》56~57页。
[教学目标]1.借助学具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和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图1一、 铺垫练习口算:18+8= 32+9= 竖式计算:22+47= 61+16=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参观青岛海洋世界的水族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出发吧,请看,老师还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呢。
(见图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1.左边的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2.右边的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海底世界的情境,引出教材中的情境图“展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上小学后,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生在感知熟悉的物体时,首先注意的就是物体的形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学生对形状等外部特征鲜明的物体,总是表现出强烈的认知兴趣。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组合关系的知觉,它在学生对物体的感知中常常发挥着主导作用。
学生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和运动觉的协同活动来完成的。
研究表明,学生的形状知觉在出生不久后即已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经验的增加而逐步发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本单元内容是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并能够利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在生活中感知这些图形的应用。
上个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对图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学习平面图形方法上应该有知识的迁移,学习起来不会很困难,对平面图形特征要让学生掌握精确,特别是正方体,长方体,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要突破。
2019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学情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在做计算的时候,这部分内容最容易出现错误,是一部分落后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困难的地方。
学生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前已掌握一定的计算技能,但差异较大学生的计算方法多样,但以“拆分法”和“看减法想加法”为主第三单元对于分类这个单元的只是,对学生来说看起来像是全新的一块知识,但在上一册教材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的思想。
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
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想也有和广泛的应用。
例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的找到想买的东西,对此,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除此之外学生也有对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的习惯。
因此对于本单元的知识,教师要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题、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第四单元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但学生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
附送:2019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四、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
学具:小棒。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开学的时候老师要给你们发什么啊?今天有一个班的老师就正在为小朋友发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出示课本第61页的主题图。
(二)互动新授:1.整十数加整十数。
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同学汇报:桌上放着书,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
师:看着这些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学生个别发言,师板书:10+20师:那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请小朋友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
全班交流:(1)数的方法:10、20、30;(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3)数的组成: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左边摆10根,右边摆20根。
请个别学生上来演示。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如果老师从这30本书中拿走20本,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怎样求还剩下多少本书呢?可以怎么列算式?学生回答,师板书:30-20师:它的结果又是多少呢?(1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0的?同桌两人说一说。
请个别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师进行板书。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四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学生个别汇报。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4页)一、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建立数位的概念,懂得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
四、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
学具:小棒。
五、教学过程:(五)复习旧知:口算:20+20= 60+30= 30+50=20+7= 40+5= 30+8=(六)互动新授:1.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两个小朋友在说些什么?你们能读一读吗?学生回答,分角色读读图中小林和小红的对话。
2.探究算法。
师:书上给我们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学生读题)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让个别学生来回答。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板书课题)师:“25+2”和“25+20”它的计算方法是怎样呢?结果又是多少呢?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1)学习“25+2”的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想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师生共同探讨几种方法。
生:接着数:26、27.生:用摆小棒方法:先算5根加2根等于7根,再算2捆加7根等于27根。
教师展示小棒图示意。
师:为什么要算5根加2根呢?5表示5个一,2表示2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
再与2个十合起来就是27根。
师板书。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出色,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算出了25+2=27.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为什么5和2可以加在一起呢?大家能说一下理由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师生共同总结:都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先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
师: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好。
现在我们来做做练习。
完成课本第64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说说计算过程。
(2)学习“25+20”的计算方法。
师:该怎样计算呢?请你们动动小脑筋,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算法,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算法:①计算时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先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②摆小棒的方法:2捆加2捆是4捆,就是40根,再用40根加5根就是45根。
(3)比较“25+2”和“25+20”算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不同点:“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而“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相同点: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即几个十加几个十、几个一加几个一。
(七)巩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64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完成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1-3题。
(八)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把你学到的好方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学生个别汇报。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25 + 2 = 27 25 + 20 = 45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5页)一、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建立数位的概念,懂得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
四、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
学具:小棒。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口算:20+20= 60+30= 30+50=20+7= 40+5= 30+8=(二)互动新授:1.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两个小朋友在说些什么?你们能读一读吗?学生回答,分角色读读图中小林和小红的对话。
2.探究算法。
师:书上给我们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学生读题)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让个别学生来回答。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板书课题)师:“25+2”和“25+20”它的计算方法是怎样呢?结果又是多少呢?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1)学习“25+2”的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想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师生共同探讨几种方法。
生:接着数:26、27.生:用摆小棒方法:先算5根加2根等于7根,再算2捆加7根等于27根。
教师展示小棒图示意。
师:为什么要算5根加2根呢?5表示5个一,2表示2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
再与2个十合起来就是27根。
师板书。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出色,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算出了25+2=27.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为什么5和2可以加在一起呢?大家能说一下理由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师生共同总结:都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先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
师: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好。
现在我们来做做练习。
完成课本第64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说说计算过程。
(2)学习“25+20”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