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文本分析七个层次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孙绍振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
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
如认为《荷塘月色》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色”。
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
就是那些注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
如认为《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等等。
其实这首经典诗作表现的矛盾很明显:一方面是激动——“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方面又是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一方面是和康桥再别,一方面又是和云彩告别。
文本分析的无效之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矛盾成为盲点。
许多致力于文本分析的学者,满足于为复杂的文本寻找一个原因,单层次的思维模式就这样流毒天下。
这不能笼统地怪罪中学和大学教师,而应该怪罪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
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无从下手。
在面对文学经典时,这种困难就更为突出。
因为文学形象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一些在方法论上不坚定的老师,在无从下手之时,就妥协了,就不是进行分析,而是沉溺于赞叹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但愿能对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有所助益。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不得不举一些颇有代表性的例子。
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从写出来到如今一千多年了,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原因何在?表面上看这是个小儿科的问题,但是,要真正把它讲清楚,不但对中学教师,而且对大学权威教授,也一点都不轻松。
有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说“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总体的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具体”写柳丝,柳丝的“茂密”最能表现“柳树的特征”。
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观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表现对象的特征;用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反映柳树的真实。
文本解读的六个层面
文本解读的六个层面——以《沁园春雪》为例文本解读总是走不出“循环解释”的悖论:整体的理解总是从局部开始,并综合局部的信息才能提升;可是局部的理解又必须在整体的观照下才能展开。
文本的意义就是在局部辐射与整体辏聚中生成的。
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在文本解读时往往固守于其中一端,而忽视了另外一端,以致产生了种种偏离文本基本意义的理解。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拘泥于文本的局部意义,却看不到文本的整体意义,坐井观天,结果总是难以令人信服;另一种是凌空蹈虚,架空分析,偏执于文本的整体意义,却沉不到文本的局部中去,囫囵吞枣,使语文异化为“泛语文”、“非语文”。
这两种缺乏动态呼应的静态解读,都是不可取的。
文本解读应该走局部与整体“循环解释”之路。
在局部——整体关系中,没有谁是终极的局部,也没有谁是终极的整体,只有彼此的隐喻、象征、暗示、召唤等相对关系。
下面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为例,聚焦于“风流人物”的意义,谈谈文本解读的层面问题。
一、从文本的角度看解读对于一个文本而言,如果字、词、句、段等构成单位是局部,那么文本就是整体;如果考虑到文本是在作者的情意和时代文化(包括其他文本)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那么独立的文本就是局部,而文本所属的作者情意和时代文化就是整体;如果再考虑到作者的情意也是时代文化的一种具体显现,而整个时代文化又是有历史传统的,那么相对传统而言,时代文化就是局部,而整个传统就是整体。
1.第一个层面:文字语境。
文字是表达意义的符号,也是贮存意义的基层单位。
就意义而言,文字层面即可构成小语境。
首先,从原始意义(本义)到延伸意义(比喻义与引申义),文字就形成了庞大的意义家族。
其次,文字还拥有众多的远亲近戚,既有同义、近义等关系,又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差别。
这样,文字层面就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意义世界。
但是,丰富的字义(词义)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可以促进对文本的解读,有时却可以阻碍对文本的准确解读。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应当注意不同文体在结构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同一文体在结构上的变化。
如,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层次有以下方法:1、按时间先后划分;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4、按描述内容的不同角度划分;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分析说明文有以下常见的结构形式:1、并列式;2、连贯式(按时间、空间顺序);3、递进式(按逻辑顺序);4、总分式(包括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议论文划分层次时可根据引论—本论—结论的总体结构来划分。
具体结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逐层深入的“纵式”结构,另一类是并列展开论述的“横式”结构。
(二)准确概括段意的方法1、抓住表明文章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中心句)。
2、有些段没有中心句,就要抓住贯穿全段文章的中心意思。
概括段意的有效办法有三种:①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②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③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三)中心思想的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指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归纳中心思想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核心。
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中心思想的表现形式是有差别的:在议论文中,中心论点是文章中心思想的集中表现;在说明文中,介绍事物的牲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的主题;在记叙文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包括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以下方法:1、从分析标题入手。
(如《白杨礼赞》)2、从分析材料入手。
(如《孔乙己》)3、从分析首段入手。
(如《背影》)4、从分析篇末入手。
(如《故乡》)5、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如《白杨礼赞》)6、从概括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7、联系作品背景。
(如《孔乙己》)概括记叙文的中心一般规律和常用格式:①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概括中心思想时侧重抓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续)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续)作者:孙绍振来源:《语文建设》2008年第04期第四,价值的“还原”价值还原是个理论问题,但得从具体的个案讲起。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并不完全是吴敬梓的发明,而是他对原始真人真事改编的结果。
清朝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中有一段记载:明末高邮有袁体庵者,神医也。
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
求体庵诊之。
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子宜亟归,迟恐不及也。
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
”遂以一书寄何。
其人到镇江而疾巳愈,以书致何,何以书示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
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
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
至镇江当已愈矣。
”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
吁!亦神矣。
“吁!亦神矣。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啊!医术真是神极了。
”可以说这句话是这个小故事的主题:称赞袁医生医术高明。
他没有用药物从生理上治这个病人。
而是从心理方面成功地治好了他。
其全部价值在于科学的实用性,而在《儒林外史》中却变成胡屠户给范进的一记耳光,重点在于出胡屠户的洋相。
范进这个丈人本来极端藐视范进。
可一旦范进中了举人,为了治病硬着头皮打了他一个耳光,却怕得神经反常,手关节不能自由活动。
以为是天上文曲星在惩罚他,连忙讨了一张膏药贴上。
这样一改。
就把原来故事科学的、实用的理性价值转化为情感的非实用的审美价值了。
这里不存在科学的真和艺术的美统一的问题,而是真和美的错位。
如果硬要真和美完全统一,则最佳选择是把刘献廷的故事全抄进去,而那样一来,《范进中举》的喜剧美将荡然无存。
把科学的实用价值搬到艺术形象中去,不是导致美的升华,而是相反,导致美的消失。
创作就是从科学的真的价值向艺术的美的价值转化。
因为理性的科学价值在人类生活中占有优势,审美价值常常处于被压抑的地位。
正因为这样。
科学家可以在大学课堂中成批成批地培养。
而艺术家却不能。
要欣赏艺术,摆脱被动,就要善于从艺术的感觉、逻辑中还原出科学的理性,从二者的矛盾中。
文本分析的使用方法
文本分析的使用方法文本分析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算法和技术对大量文本数据进行结构化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人们对海量文本数据进行快速、准确且系统化的分析,从而发现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有用信息和洞察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文本分析的基本概念、常见方法和实施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首先,让我们介绍一下文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文本分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文本预处理和文本分析技术。
文本预处理是指对原始文本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和标准化的过程,以减少噪音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一般的预处理步骤包括停用词过滤、词干提取、词向量化等。
文本分析技术包括文本分类、情感分析、主题建模和实体识别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不同的分析目标,比如确定文本的主题、评估情感倾向或识别特定的实体对象。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常见的文本分析方法。
首先是文本分类,也被称为文本标签化。
它是将文本分为预先定义的类别或标签的过程。
常见的文本分类方法包括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
这些方法根据文本的特征和上下文来确定文本所属的类别。
第二种常见的文本分析方法是情感分析,也称为情绪分析。
它旨在确定文本的情感倾向,即文本中包含的积极、消极或中性情感。
情感分析可用于社交媒体监测、品牌声誉管理和舆情分析等领域。
常用的情感分析方法包括基于词典的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识别情感词汇、上下文分析和情感规则来确定文本的情感倾向。
第三种常见的文本分析方法是主题建模。
它是通过发现文本中的隐藏主题或话题来理解和概括文本的内容。
主题建模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文本中的关键话题、发现话题之间的关系以及预测未来的话题趋势。
常见的主题建模方法包括潜在语义分析(LSA)、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和非负矩阵分解(NMF)。
这些方法通过对文本进行矩阵分解和概率建模来实现主题的发现和推断。
最后一种常见的文本分析方法是实体识别,也被称为命名实体识别。
文本分析法
方法
互文、对话理论分析 此方法起源于巴赫金,成熟于托多罗夫、克里斯特娃、热奈特等。结构主义一直视文本为相对封 闭的系统,从而忽视了现实和社会的因素,而传统批评又只看到了社会忽略了文本,各有弊端。 互文、对话理论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文本与现实社会之间被视为是互为文本的, 是对话关系的,于是社会的因素与文本的规则都被分析到了。 文本社会学方法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是将结构主义等形式主义的方法与社会学方法结合起来的产物,而 且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关系密切。
方法
叙述学分析法 主要是故事分析(包括故事序列分析,故事类型分析等等),与叙述视角分析(包括叙述者的人 称、位置、可信度;叙述者的声音、叙述的速度等)。当然,叙述学也同样人物的话语分析,看 他说的话是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亦或是自由间接引语。因为叙述学、符号学等都是建立在语 言学基础上的,所以分析一篇小说就犹如分析一个句子,人物相当于主语,人物的行动相当于谓 语,而人物的品质则相当于定语或状语。 解构主义法 解构主义的方法,代表人物是法国人德里达和美国人德·曼。解构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从文 本的边缘进入,从而颠覆掉整个文本的通常意义。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解构主义者就 像那个颠覆了千里之堤的大蚂蚁。
方法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从传统文学批评到现代文学批评,史称“语言学转向”,而文学批评向大众文化批评 的转向,史称“文化转向”或“意识形态转向”。文化研究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说来话长,不 提也罢。只说两点,首先文化研究将以往文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野大大地拓展了,以前只 研究所谓的经典文本,而文化研究则更针对当代消费社会的当下语境,将大众文化(包括电视、 广告、娱乐等等)也纳入了研究的范围。其次就是特别注重意识形态分析,葛兰西、阿尔图塞等 人的理论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说文化研究还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左”,基本上都是 西方左派知识分子的人在搞,比如大师级的人物杰姆逊。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读《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的感悟现在有许多人觉得语文老师谁都可以当,把分析文本分析看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分析得学生听不懂,或是毫无用处的。
现在无效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培养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刻不容缓。
读了孙绍振老师的《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之后,我觉得其中的语文思维很重要,老师们不能被文本的统一性禁锢,不能只局限在作者本人、现实环境等这些因素当中,老师们要尝试使思维变得发散、跳跃、开阔。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
其实就是在看似统一的文本布局中找到找到语句或者是用词里的差异和矛盾。
文学作品是作家以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体验为蓝本,对其进行抽象的概括和艺术加工,它看似带有生活的影子,让读者在其中找到熟悉感,但又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作者和读者之间有产生差异。
而我们在分析文本时,可以借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在文本中产生共鸣。
但不能脱离文本,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文本进行还原,发现文本和现实状况之间的不同,分析不同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分析要在文本中进行,切记妄加揣测,把与作者或时代相关的知识过多的强加给文本,这样容易偏离中心。
学生和老师要把自己置于文本的情景中去,感受其中的画面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文本不是生活本身,否则作品就失去了思考和研究的价值了。
它是对生活的升华,和原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矛盾和差异就是我们分析的对象。
例如,《湖心亭看雪》中“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用“芥”和“粒”来形容舟和人,一般人都会把观看的视角定在远处的岸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诗人是在湖中的舟上,这就形成了矛盾。
真实的视角和描写的角度经过对比后,发现作者人虽在舟中,但心却在高处,感觉自己处在高处,这里的“高”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高度,更是心灵和审美情趣上的高。
这时他看到西湖的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的。
他借在湖中之感,表达人的微不足道和命运的飘摇。
第二,多种形式的比较。
对比同题材而不同形式的艺术形象的差异,正是分析的线索。
读完本文你就了解什么是文本分析
读完本文你就了解什么是文本分析文章较长,建议先收藏有时间再阅读~插播一个广告《Python网络爬虫与文本数据分析》视频课程中对本文中的绝大部分技术都有讲解~一、文本的作用文本涉及两个主体,即文本生产者和文本消费者:•文本生产者: 生成文本的主体;传递生产者想表达的内容,可能也会潜在蕴含着生产者的一些特质属性•文本消费者: 阅读文本的主体;消费者阅读这段文本时,文本又对消费者认知活动产生影响。
在大数据的今天,通过互联网超文本链接,无数的个人、团体、公司、政府等不同组织形态的主体均深深嵌入到互联网世界,在网络世界中留下了大量的文本。
社会、管理、经济、营销、金融等不同学科,均可以研究网络上海量的文本,扩宽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下面大部分内容是从政治学和经管领域的两份文档翻译来,我觉得讲的挺明白的,其中加入了我的一些理解和扩充。
二、理解文本•text as text 原始的文本,定性的文本•textual data(text as data) 量化后的文本数据,可定量2.1 text as texttext as text 原始的文本,定性的文本文本的重点是传递着某种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形式的文本都包含可以被视为数据形式的信息。
因此,文本总是以某种方式提供信息(即使我们不了解如何操作)。
但是,言语活动的主要目标不是记录信息,而是进行交流:传达思想,指令,查询等。
我们可以记录下来并将其视为数据,但是将我们的想法或思想表达为单词和句子的目的主要是交流,而不是将我们的想法或思想记录为数据形式。
大多数数据是这样的:它表征的活动与数据本身完全不同。
例如,在经济学中,可能是我们想要刻画的经济交易(使用价值媒介交换商品或服务),而数据是以某种聚合形式对这些交易进行抽象,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交易的意义。
通过就抽象的相关特征达成共识,我们可以记录并分析人类活动,例如制造业,服务业或农业。
从通信行为中提取文本数据特征的过程遵循相同的过程,但有一个主要区别:由于原始文本可以直接通过记录的语言与我们交谈,因此文本首先不需要进行处理或抽象化待分析。
文本解读的层次和方法(孙绍振)
⽂本解读的层次和⽅法(孙绍振)⽂本解读的层次和⽅法⼀直不敢整理孙绍振的讲话稿,因为⾃⼰听得不⼤认真,细究起来,可能是起得太早(凌晨5点),加上奔波,或者是本⼼对于讲座之类没有热⼼,所以尽管⼤名⿍⿍的孙绍振,⼀个来头不⼩的教育专家来做报告,我也克制不住地打瞌睡,所以只断断续续地记了⼀点东西,这样⼜从何整理呢?朋友和我探讨《再别康桥》的教学,⽅想起孙⽼师讲过这课的分析。
打开笔记,才发现,仅仅是我记录的这些,也反映了⽂本的解读也是很有⽅法的。
下⾯略作整理,答谢朋友的厚爱。
1、“教师主导”地位应备受重视教师主权受压抑,学⽣主体成霸权的时代应该改变了。
因为教师主导,即教师主体引导,教师主体是专业的⾃觉的主体,是系统的长期的积累的⽣命,⽽教师和学⽣的“平等”只是⼈格的平等,⽽不是学识。
这⼀点钱梦龙先⽣就是教师职业的华佗,他早就指出了教师职业的弊病,教育⾏业喊出“保卫钱梦龙”的⼝号是正确的。
“对话”,不是⼀个新名词,⽽是历史的产物,早从孔⼦开始,所以必然它也有历史的局限性,所以才有“主体”⼀词的诞⽣,这个教师主体指⾃觉主体引导⾃发主体(学⽣为⾃发主体)。
说什么学⽣的独特感悟,⼀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莱特,学⽣的⾃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主体⽔平是有限的,合作探讨也不⾏,因为他们⽔平相当,需要有更⾼⽔平的教师主体来引导。
⾃发是⽆⽤的,只是从⽆知到⽆知。
⽐如,《愚公移⼭》结尾写到夸娥⽒移⼭,表明作者并没有否定了智叟。
夸娥⽒是谁?夸指⼤蚂蚁,娥指⼩蚂蚁,实际上移⼭的是蚂蚁,⽽作者要歌颂的正是这样的蚂蚁移⼭的坚毅精神;作品将要歌颂的对象起名为“愚公”,也只是⽤了反讽的艺术⼿法表达观点。
所以有的⽼师还没有分析⽂章,就在学⽣的左右下先把⽂章否定掉了,这就把语⽂抛弃了。
重申的是多元解读,⾸先由把⽂本读懂。
我们⽼师当学⽣⼀望⽽知的时候,要叫他⼀⽆所知,要切记,⼏个⽔平不⾼的⼈,探究来探究去只是浪费⽣命。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千古传颂,其实当初滕⼦京⾃⼰也创作了好⼏篇,但是却没有⼀篇传世的,滕⼦京亲眼见,亲⼿摸却写不出好的⽂章来,⽽范仲淹当时远在军中任职,未曾和洞庭湖谋⾯,却能写得如此动⼈,说明什么?不是看了就能写,不是真的就是美。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十八世纪以后,典型理论打破 了类型说,把重点转移到个性特征 上来。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鲍姆 嘉通和德国文学家歌德。
它张扬典型个性的独特性与不可重 复性,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典型的共性。 个性化文学典型也是一种发展不够 充分、不够全面的典型。
在一篇评述《现代人》杂志的 文章中写道:“什么叫做作品中的 典型?――一个人,同时又是许多 人,一个人物,同时又是许多人物, 也就是说,把一个人描写成这样, 使他在自身中包括着表达同一概念 的许多人,整类的人。”这是别林 斯基对于典型所做的最初的、也是 最为浅近的解释。 别林斯基
“文本”(text): (也译本文、篇章、原 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 作品本身。 20世纪初以来的西方文学界从语言学 引进“文本”并创造“文学文本” 新 术语,是要传达一种与以往盛行 的文学作品概念不同的新含义,
“作品”概念突出了文本的从属性。 “文本”概念则强调了相对独立性。 “文本”淡化了“作品”的从属 性而突出了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所谓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 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 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 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也包括由这种历史 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A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典型人物的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人 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关系条 件下形成其思想、情感、行为和作风的.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小结:
文学文本是一个由语言层、现象层 和意蕴层所构成的统一体,上一层次是 下一层次的形式化显现,下一层次则给 上一层次提供了存在的内容和依据。其 中,现象层起着中介作用,文学形象在 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意蕴的双重关系中体 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注意:文学类型:是对文学史上所有作品的归类描述,揭示的是作品外在形态上的共性。
文本层次:通过对某个具体文学作品的结构分析,揭示作品内在审美形态上的个性。
《爱情诗集》海子坐在烛台上我是一只花圈想着另一只花圈不知道何时献上不知道怎样安放解读步骤:1.字词(word)——读音、词义2.形象/意象(image)——比喻意象、象征意象3.意义/意蕴(meaning)蕴含的思想、情感等王弼《周易略例》 P200“夫象者,出意也。
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文本分析结构图文本: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言①文学言语层面文本象②文学形象层面意③文学意蕴层面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一、文学言语层面p201: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简答)思考: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日常言语的不同?文学言语的特点: P2021.文学言语具有内指性(文学言语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涵性文学言语突出了语言的表现功能,蕴涵了作者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陌生化,指文学言语打破日常的语法规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与兴趣。
二、文学形象层面p203: 是指读者在文学言语的感染下,经过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唤起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所构成的一个艺术世界。
思考:如何创造文学形象?(名词解释)艺术概括 P158: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1.从“个别”到“一般”2.“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1.典型……………现实型文学2.意境……………理想型/抒情型文学3.意象……………象征型文学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P2041.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假定与真实的统一3.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三、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文学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情感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一.名词解释:1、文本: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的审美结构。
2、文学言语层面:内涵: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3、文学形象层面:内涵: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4.文学意蕴层:所谓文学意蕴层,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深层内容和意味。
5、哲学意味层:指通过具体事物对对宇宙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即在诗意描绘中启发人产生对于人生、宇宙、生存等问题的思索、领悟。
6、审美意蕴层:是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愉悦感(形象引发的单纯的美感体验)。
对于美的感悟、体验:自然美、人生美、人性美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重点:1、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人物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重点:2特征性《化》:就是通过以具体、生动、独特外在形象所表现的丰富、深刻的内在本质。
3:典型环境:是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重点:4意境的定义: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
它与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5.韵味无穷:指由艺术作品的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6.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指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7、重点:审美意象:就是充分表现审美理想的意象,是高级形象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文本分析资料报告地七个层次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绍振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
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
如认为《荷塘月色》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色”。
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
就是那些注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
如认为《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心的离愁别绪,等等。
其实这首经典诗作表现的矛盾很明显:一方面是激动——“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方面又是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一方面是和康桥再别,一方面又是和云彩告别。
文本分析的无效之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在的矛盾成为盲点。
许多致力于文本分析的学者,满足于为复杂的文本寻找一个原因,单层次的思维模式就这样流毒天下。
这不能笼统地怪罪中学和大学教师,而应该怪罪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
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无从下手。
在面对文学经典时,这种困难就更为突出。
因为文学形象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一些在方法论上不坚定的老师,在无从下手之时,就妥协了,就不是进行分析,而是沉溺于赞叹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但愿能对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有所助益。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不得不举一些颇有代表性的例子。
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从写出来到如今一千多年了,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原因何在?表面上看这是个小儿科的问题,但是,要真正把它讲清楚,不但对中学教师,而且对大学权威教授,也一点都不轻松。
有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说“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总体的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具体”写柳丝,柳丝的“茂密”最能表现“柳树的特征”。
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观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表现对象的特征;用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反映柳树的真实。
064“文本分析”的操作方法
064“文本分析”的操作方法一、“文本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是从不同理论视角和学科背景来分析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政府公文的多种文本分析方法的集合。
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偏于定量的内容分析,也包含对政策文本中官方语言偏于定性的话语分析。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政策文本分析的深层内涵在于:对文本的分析,最终要走出文本。
走出文本的过程也就是从具体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过程,是对文本的微观分析与文本所处的历史脉络的宏大叙事相结合的过程。
同时,“走出文本”也是文本读者运用多种“解读”文本的方法和视角,通过文本与文本生产所处的历史脉络对话,以发掘文本“深层结构”的过程。
也可以理解为,透过文本显性话语来考察政策话语运作本质,以此来揭示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分配和斗争的过程,是文本理论化的过程。
[1]文本分析尤其是对官方文件的分析,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是理解教育政策的基本手段,也是促进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文本分析”对于研究对象的筛选下面以“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国家政策”为例,展示文本分析对象的选取,以及操作中需要遵循的筛选原则。
(一)“全面性”筛选在第一轮选取中,按照年度顺序对政策标题进行判断,标题涉及高校招生自主权政策的,即做保留。
如标题有“高等学校招生”、“教育体制改革”、“自主选拔录取”、“招收”等字眼的文献都暂作保留,保证文件的全面不遗漏。
(二)“代表性”筛选为了保证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关于高校招生自主权政策的代表性文件,对上一轮挑选出的政策文本进行内容查阅,即第二轮的选取。
政策内容不属于高校招生自主权政策的文献,即删除。
在内容查阅时,主要选取的研究对象群体是本科阶段的高校招生自主权政策,对本科阶段之前的初高中阶段和之后的研究生、承认教育阶段的虽符合招生自主权但不符合本科的政策文件予以删除。
除了限定对象群体外,依据政策文本的上下文语境,判断是否属于本科阶段的高校招生自主权政策,如《关于做好2009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内容虽与招生相关,但全文并未涉及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故不纳入研究对象的范围。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文本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分析出新意却并不容易。
“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
”孙绍振在其《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一文中提出了如何避免无效分析和空谈分析的几种方法。
振语整理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一、艺术感觉的“还原”分析要从差异性和矛盾性出发,面对形象,在想象中,把那未经作家情感同化、未经假定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
二、多种形式的比较对作家的原稿和修改稿进行比较;从相同内容(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中进行对比;把艺术形象中的情感逻辑和现实中的理性逻辑加以对比。
三、情感逻辑的“还原”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经过了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而且可以违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分析需要把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区分开来。
四、价值的“还原”创作是从科学的真的价值向艺术的美的价值转化;要欣赏艺术,摆脱被动,就要善于从艺术的感觉、逻辑中还原出科学的理性,从二者的矛盾中,分析出情感的审美价值。
五、历史的“还原”和比较要深刻地分析作品,仅用今天的眼光是不行的,必须将其放置于作品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中,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
历史的还原,目的是抓住不同历史阶段中艺术倾向和追求的差异。
六、流派的“还原”和比较一切审美语境不但与形式(文类)密切相关,而且与流派分不开。
要真正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必须分析不同流派的艺术差异。
七、风格的“还原”和比较作品分析的终极目标不在于该作品与其他作品间的共同点,而是其特殊点。
要抓住特殊点,既要把作者作为一个个人和他所属的阶层区别开,也要把作者一时一事的感兴和通常个性区别开。
最为精致的分析就是在经典文本中,把潜在的、隐秘的、个人的创造性风格分析出来。
以下为原文(载于《语文建设》2008年3期):《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孙绍振)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
专业文本分析方法
专业文本分析方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文本,如文章、报告、新闻等。
对于研究人员、学者和专业人士来说,对这些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专业的文本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文本数据。
一、词频分析词频分析是最常见且最简单的文本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统计文本中每个词出现的频率,进而分析词的重要性和出现的趋势。
词频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本的主题、关键词以及重点内容。
二、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一种用于确定文本情感倾向的方法。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词语和语义,可以判断文本表达的情感是正面、负面还是中性。
情感分析在舆情监控、产品评论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主题模型主题模型是一种用于识别文本主题的方法。
通过对文本进行统计和模型推断,可以自动地从文本中提取主题特征。
主题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潜在的关联性,从而更好地进行信息提取和分类。
四、实体识别实体识别是一种用于自动识别文本中特定实体的方法。
通过识别人名、地名、组织机构等实体,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文本中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文本中的重要性。
实体识别在信息抽取、信息检索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五、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一种将文本中的实体和关系进行图结构化表示的方法。
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可以揭示文本中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关联,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和知识推理。
六、文本分类文本分类是将文本按照事先定义的类别进行分类的方法。
通过训练分类器,可以将新的文本自动归类到已有的类别中。
文本分类在垃圾邮件过滤、情感分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七、关键词提取关键词提取是从文本中自动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的方法。
通过识别文本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本的内容以及文本之间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专业文本分析方法是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进行文本理解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词频分析、情感分析、主题模型、实体识别、知识图谱、文本分类和关键词提取等方法,我们可以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做出更准确和有用的分析和决策。
什么是文本分析,文本分析主要运用到了哪些关键技术
什么是文本分析,文本分析主要运用到了哪些关键技术
文本分析是指文本中抽取特征词进行量化以表示文本信息。
文本一般指文字。
它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小分支,自然语言处理还包括语音识别(常见的)等。
目的:
先决条件:将无结构化的原始文本转化为结构化的,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信息。
优势特点:从而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分类聚类等算法,对文本进行分析处理。
关键环节:对文本进行抽象,建立数学模型,用来描述和代替文本。
应用场景:处理后的文本就是高度抽象和特征化的,可以实现广告推荐,舆情监测等。
关键技术:
1、用向量空间模型描述文本。
将非结构化文本转化为结构化。
为什么不用词频统计和分词算法,是因为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特征向量维度非常大,后期矢量处理开销非常大,不利于后期分类、聚类。
主流方法是用特征词来表示文本,特征词必须满足:能识别文本内容、去区分其它文本、个数不能太多、容易实现。
特征词选取后,必须有相应的权值表示不同的影响,最好对其进行排序。
2、特征词选取的四种方式:
用映射或者转换的方法将原始特征变为较少特征。
在原始特征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根据专家挑选最优影响力的特征。
利用数学模型,找出最具分类型的特征。
这种方式最客观,最精确。
转载自网络不用于商业宣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的感悟现在有许多人觉得语文老师谁都可以当,把分析文本分析看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分析得学生听不懂,或是毫无用处的。
现在无效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培养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刻不容缓。
读了孙绍振老师的《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之后,我觉得其中的语文思维很重要,老师们不能被文本的统一性禁锢,不能只局限在作者本人、现实环境等这些因素当中,老师们要尝试使思维变得发散、跳跃、开阔。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
其实就是在看似统一的文本布局中找到找到语句或者是用词里的差异和矛盾。
文学作品是作家以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体验为蓝本,对其进行抽象的概括和艺术加工,它看似带有生活的影子,让读者在其中找到熟悉感,但又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作者和读者之间有产生差异。
而我们在分析文本时,可以借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在文本中产生共鸣。
但不能脱离文本,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文本进行还原,发现文本和现实状况之间的不同,分析不同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分析要在文本中进行,切记妄加揣测,把与作者或时代相关的知识过多的强加给文本,这样容易偏离中心。
学生和老师要把自己置于文本的情景中去,感受其中的画面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文本不是生活本身,否则作品就失去了思考和研究的价值了。
它是对生活的升华,和原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矛盾和差异就是我们分析的对象。
例如,《湖心亭看雪》中“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用“芥”和“粒”来形容舟和人,一般人都会把观看的视角定在远处的岸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诗人是在湖中的舟上,这就形成了矛盾。
真实的视角和描写的角度经过对比后,
发现作者人虽在舟中,但心却在高处,感觉自己处在高处,这里的“高”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高度,更是心灵和审美情趣上的高。
这时他看到西湖的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的。
他借在湖中之感,表达人的微不足道和命运的飘摇。
第二,多种形式的比较。
对比同题材而不同形式的艺术形象的差异,正是分析的线索。
同一主题或者题材,我们关注的不是运用了什么题材,反映的究竟是什么主题,而是在不同形式下所体现的不同侧面,这样对文本的理解比在统一性中理解的更深,更容易理解表达的本质。
一旦明白不应该那么写,就说明作者心中对表达的事物已经有了一个框架和标准,通过过程中的反复比较,文本才能更接近所要表达的目的,更加明白应该如何写。
无论是文本还是其他事物,只有经过反复比较,才能分出高低优劣,最重要的是把双方的突出特点显现出来,以便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
课堂中老师经常会分析课文中那句话或者那个字用的好,但究竟好在哪里往往老师们解释不清,这就是缺乏理解的方法。
老师可以查找文本成形之前的的修改情况,也可以用相近的表达方式替代,仔细品位与比较,自会有所收获。
例如,《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两个作品都是描写自然景观,写景表达快乐之情。
柳宗元用工笔描绘,是一个特写镜头,写水写鱼细致入微,形神兼备,使用微观视角,而欧阳修的则是简练概括,运用长镜头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呈现出来,视角稍大。
为什么两人一个是工笔描绘一个是笼统概括呢?柳宗元的精微细致让我们到他一瞬超越现实的愉悦,但这种感觉很快又回到现实。
欧阳修则用简练概括传达较长时间的快乐,他对现实的超越不是景德触发而是酒的作用。
第三,情感逻辑的“还原”。
艺术作品是经过个人主观的情感和理智歪曲的,作者以此来达到自己所要的效果,为文本的内容服务,超越了科学性和理性。
理
性和科学传达给我们的是客观的事实,激不起更丰富的感觉和想象,就像是纪录片和电影之间的微妙差异一样。
作家把创作目的作为一个点,其他要素都围绕这个点发生变化,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呈现内容。
文学欣赏有不同尺度,不能单单只用我们熟悉的尺度去分析作家的创作。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五)中的第一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将这两句按理性逻辑还原后应该是“结庐在人境,定闻车马喧”,而作者却说“无”,这就形成了矛盾。
此句中的“无”字,不是没有,而是视若无闻,熟视无睹,是心静如水,宁静淡薄。
“无”字表达的不是客观现实,而是心灵的主观选择,是陶渊明用心中的静消除了外在的车马喧,而这一理解很难用理性去分析。
我们可以从“无”字里看出陶渊明归隐的境界,还有归隐的决心之大。
语文教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有效地分析,给学生呈现文本的独特视角,给予他们深刻的启示,让他们学会运用语文思维,尝试在文本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可以做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