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建设思路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建设思路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建设思路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建设思路

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热情高涨,各级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政府、企业和相关支持部门在对特色小镇的概念、基本特征、建设意义、设置原则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使得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规模数量、政企地位与职责、产业定位、后期运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回归特色小镇的价值本位,深刻理解特色小镇的基本内涵和特殊意义,从“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视角出发,秉承四大发展理念,坚持五大基本原则,系统性设计特色小镇的支撑架构,有效促进特色小镇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镇、特色、系统、叠加、鲜明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1.1特色小镇的概念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空间载体。

“特色小镇”的“特”指的是小镇要有特色,要有“一招鲜”,特色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规避城市建设中风格趋同的现象;“色”指的是小镇的外观形态较为动人和缤纷,即特色小镇要有宜人的风貌与宜居的环境;“小”指的是规模,与大城市的大规模建设相对,将占地面积控制在1~3km2的范围内(对于旅游型的特色小镇规模可根据需要适当放宽),范围虽小,但小而美、小而专。特色小镇的"镇",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划概念,而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因此,特色小镇概念中最为关键的“特”字,强调其“特”在形态:独特的小镇风貌与错落的空间结构;“特”在产业:特色产业融入旅游产业;“特”在功能:产业、文化、旅游与社区四大功能叠加;特在机制: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

1.2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

根据基本概念可知,特色小镇具备四个特征: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

产业上“特而强”: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要具有相对唯一性;同时产业的经济开放性和生产效率较高并且能和周边产业或者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根据国家宏观政策,以绿色低碳型产业为主。

功能上“有机合”:以产业为依托的“生产”或“服务”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功能,没有生产与服务就无法形成大量人口的聚集;浸泡式旅游功能可以激发小镇内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交换融合。有特色产业、有旅游、有居住人口、有外来游客,就必然要形成满足这些人生活与居住的社区功能。因此,特色小镇的功能应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结构合理,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

形态上“小而美”:特色小镇要全面体现"特色",建筑风格、开放空间、街道、绿化景观和整体地形地貌都要体现相应的特色,形成较为统一和鲜明的风貌特征,塑造“小而美”的小镇形态。

机制上“新而活”: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而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主办运营商开发模式。

二、特色小镇建设的特殊意义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特色小镇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产业发展新平台、“四化同步”新载体和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新抓手,具有重要的时代性意义。

2.1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特色小镇相对独立于市区,一般选址都位于城乡接合部,是连接城、镇、乡村的重要节点。它的建设能够带动周边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化质量,从而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距,成为提高有效供给和扩大内需的新动力。

2.2有利于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借助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围绕产品和服务,形成包括研发、生产、物流、营销等完整的产业链;同时,通过高度的专业化分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其区域竞争力。

2.3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培育新产业

特色小镇是新时期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新产业的新空间。规划建设特色小镇,通过聚焦新兴产业,就要叠加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着力打造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等要素支撑的众创生态系统,形成一支推动未来新产业发展的现代创业新生代,培育一批一二三产联动、历史现代未来同现、生产生态生活共融、宜居宜业宜游的新产业,引领产业发展,占领未来产业的新高地。

2.4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特色小镇强调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小镇规划必须要有机结合地形地貌,融入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彰显优美的山水格局和高低错落的天际线。

2.5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特色小镇的建设助推了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业又开拓出一片新天地。通过建设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使游客在出游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满足游客多样需求,也促使旅游产品开发者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时转变思想,不断推陈出新。

三、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数量夸张、一拥而上:根据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的“147号文”,到2 020年全国争取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但在近两年,个别部门、个别省份、某些机构就提出数百个乃至上千个的特设小镇建设计划,这里有些是重叠的、有些是交叉的、有些为重复申报,同质化非常严重。这种夸张的数量和“大跃进”的速度发展特色小镇,既不切实际,也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资源浪费。

界限模糊、多头管理:目前,特色小镇存在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以及国家体育总局、林业局等多个部门管理,在支持资金来源、建制镇还是非建制镇等方面出现了多头领导和多种说法,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给各地特色小镇申报和建设推进工作带来了较大困扰。

思维固化、硬性摊派:有些地方要求各市、区、县均要选择出各自的特色小镇培育试点,计划形成所谓“省、市、县分级创建的特色小镇格局”。但是,这与国家要求集中力量重点培育基础条件较好的特色小镇的初衷并不一致。尤其是在中西部落后地区,这种“你有我必须有”的创建思路,难以将有限优质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很有可能造成新的投资浪费和烂尾工程。

职责不清、认识不足:特色小镇相关通知中明确要求“政府引导、市场(企业)主导”。然而有些政府要求投资企业完全“自投、自建、自运营”,本应该政府承担的一些基础公共设施和服务责任一并转嫁给投资企业。这是在小镇建设中政府没有真正认识自身与企业之间的位置与作用,只有政府和企业认清职责、站好位置、深度合作,才能将特色小镇建设运营成功。

3.2规划设计层面存在的问题

重规划、轻运营策略:在特色小镇建设初期,特别是申报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有较多的规划要求、硬性指标,需要提交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概念规划等,规划成果质量的优劣关乎申报是否能通过,所以地方政府与规划单位均非常重视。可是相关规划单位对于后续运营管理没有具体的策略与办法,单位本身也缺乏运营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的重心也不在运营上,这对项目落地建成需要真正运营时是非常不利的。

重利益、缺社会责任: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成井喷式发展,而规划设计在前期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随之而来的大量的规划设计单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当

前规划设计市场鱼目混杂、拼凑组合现象突出,由于市场有较大需求,加上地县级政府专业人才缺乏,部分设计单位不认真研究当地资源、人文、产业特色,盲目照搬东部成功小镇的模式忽悠地方政府,如在西部偏远山区,高速、高铁都不通,还要规划搞基金小镇,这是不负责任和缺乏社会责任心的表现。

重程序、缺规范统一:特色小镇申报在规划阶段名称有实施方案、实施规划、创建方案、创建规划、概念规划、产业策划等多种形式,没有统一的格式,这样既不利于规划工作的开展,也给地方政府准备申报材料和上级审批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重形式、缺理念创新:特色产业是支撑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也是特色小镇赖以存续的源泉。一些地方对本地特色产业、资源禀赋、文化遗存等优势认识和挖掘不深,不顾发展阶段、经济水平和特色小镇生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所确定的产业和功能脱离实际,在发展模式上简单模仿、生搬硬套东部成功模式,在建设标准上盲目拔高标准,缺乏自身特色,这样难以让小镇可持续发展。

3.3投资企业层面存在的问题

重工程建设、轻运营方法:现今特色小镇大多采用PPP的建设模式,而PPP 的牵头单位大多数是有施工背景的企业或者本就是施工企业,他们更多的关注点是小镇的工程建设,小镇建设完成后将施工利润收入囊中,并没有将精力过多的放在后续的运营上;其实,小镇的后期运营与前期设计、建设是有很直接的关系,不能截然分开,否则小镇很难运营成功。

借小镇之名、行房产之实:随着特色小镇的兴起,很多企业(包括房地产企业)都逐步转向其开发建设。在目前的开发建设中,存在住宅用地配比偏高、度假项目有房产开发倾向,这样就会严重背离初衷,演变成为一个个房地产小镇,带来新一轮的小镇地产库存。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小镇的“房地产化”风险,无论其建设主体是否为房地产企业,均应严格把控住宅用地的配给比,认真研究小镇常住人口规模、吸引人口来源和相关配套服务的供给。

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原则

4.1精心布局、整体规划

严格按照国土资源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坚持超前规划,在推进“多规合一”的基础上,精心布局,合理划定小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空间载体,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4.2突出特色、创造优势

小镇建设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围绕一个核心产业和产品,吸引相关的产品和科研机构进入,通过分工协作、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的创新,避免千镇一面,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4.3控制规模、集约打造

特色小镇的打造,不但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耗费极大,因此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控制规模、集约打造,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4.4因地制宜、塑造特色

特色小镇既不能拔苗助长,又不能光开花不结果;既要定目标下指标,又不能唯目标唯指标,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发挥企业家精神作用;在结合各地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塑造具有独特地域性的特色小镇。

4.5政策护航、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要确保特色小镇建设的高效、有序开展,必须有政策护航,并实现机制创新。

五、特设小镇的规划建设思路

在具体规划建设中,特色小镇的发展秉持四大发展理念:产业定位摒弃“大而全”,力求“特而强”,避免同质竞争、错位发展,保证独特个性;功能体系摒弃“散而弱”,力求“聚而合”,重在功能融合,营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城镇形态摒弃“大而广”,力求“精而美”,形成“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制度设计摒弃“老而僵”,力求“活而新”,将其定位为综合改革试验区,“特色小镇”优先作为政策试点示范基地,把握政策先试先行机遇,体现制度供给的“个性化”。根据四发展理念,提出以下五大建设思路:

5.1理清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关系,建立长期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在规划建设工程中,政府应多掌控全局,企业应多关注建设运营维护。在小镇建设初期,要由政府牵头提供基础公共设施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在小镇建设的中后期阶段,要积极引入专业运营商和产业运营机构,及时补充、提升小镇的生产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主体发挥出自己的独有功能,戮力同心、合力共建。

5.2统筹思维、系统规划设计

从小镇的功能定位、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从特色小镇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从筑巢引凤到招商引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从小镇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都要综合考虑,系统规划设计。一方面,要按照特色小镇的定位编制完善建设规划。要围绕独特的产业定位,引入新理念,充分利用各自的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落实的建设规划。同时,要制订量化可行的工作计划,包括落实投资计划、建设主体、建设项目、形象进度等。

5.3保证功能的叠加性

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的社区功能叠加,是特色小镇的重要内涵和特点。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除了传统的景区旅游外,还有很多新的内容,如休闲旅游、工业旅游、体验旅游、教学旅游、健康旅游等等;特色小镇的文化功能,除了传承历史文化外,还有创新文化、社区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等等;特色小镇的社区功能,是指要有为小镇常住人口和创业就业人员提供社区服务的功能。只有根据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创新理念开发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特色小镇才能孵化新业态、满足新需求、生成新产业。

5.4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小镇最重要的是突出“特”字,要有特色、形成亮点,不能“百镇一面”、同质化竞争;要充分挖掘和放大小镇周边地区的区位特色、地貌特色、建筑特色、产业特色,做到统筹谋划、有机结合,形成招引项目、集聚人才、吸引资本等高端要素的独特优势。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主要从地域性、产业、生态、风格特色进行塑造

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根据地方山水资源类型,特色小镇的打造应体现“山谷”或“水乡”的地域特色。

保持鲜明的产业特色: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能凝聚人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同时能促进就业、繁荣市场。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大健康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融合,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

保持鲜明的生态特色:茂密的生态林、发达的生态农业基地、绿色产业体系、生态型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低碳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符合“绿色生态”的建设目标,保持其鲜明的生态特色。如在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循环经济等都要注入“生态”理念。

保持风格的独特性:不同区位、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小镇,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需与其产业特色相匹配,一镇一风格,不重复、不趋同,确保特色的唯一性。

5.5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和鲜活性

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源泉,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现有特色小镇部分历史悠久,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民俗文化……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让小镇散发出新的活力。

5.6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特色小镇有序共享发展

要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不断提升小镇及周边居民的获得感。特色小镇建设者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让小镇所在地区的农民和村集体参与到小镇建设中,要在社会事业方面确定长期投入机制,切实贯彻执行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土地或资金入股等方式,建立长期有效的开发收益分享机制,可确定一定的收益分红比例用于小镇生态、生活环境的改善。着力打造“政府、企业、市民”的利益共同体。

六、结语

特色小镇作为新时期的新举措,在建设初期,虽然在各个层面都还存在着概念不清、定位不准、盲目发展和市场准备不足等诸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以观念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创新为基础、以要素创新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全面的创新发展,一定能打赢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攻坚战!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地对特色小镇进行了大量探索,做出了一些成绩。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那么,如何搞好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我想结合自己10多年来对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和策划设计实践,谈谈如下体会: 一、什么是特色小镇? 我认为:特色小镇,就是有特色的小地方。“有特色”主要是指产业有特色,不管是制造还是服务,也不管是文化还是旅游,其实都是产业,都必须有特色;“小地方”主要是指有一定数量的人口,集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空间上。这个空间不一定就对应某个行政区划,但在这个空间里活动的主体,一定有极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联系。由业而聚人,由人而兴文,由文而引游,最后自然地、历史地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的有机体,生态、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的生态圈。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开发建设特色小镇的独特意义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目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将

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 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科技元素、文化内涵、生态特色、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呈现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鲜明特征。为加快打造体现河北特点、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特色小镇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孕育出的新事物,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的探索和实践。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破解资源瓶颈、聚集高端要素、促进创新创业,能够增加有效投资,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建设特色小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益探索。特色小镇是改革创新的产物,也是承接、推进改革的平台。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创业者的创新热情和潜力,也能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开发建设格局。 (三)建设特色小镇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特色小镇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特色产业再造,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既能增加有效供给,又能创造新的需求;既能带动工农业发展,又能带动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既能推动产业加快聚集,又能补齐新兴产业发展短板,形成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四)建设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是联接城乡的重要节点和产城人文一体的复合载体。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能够推动产业之间、产城之间、城乡之间融合发展,有利于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功能定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速农民就地城镇化进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独具魅力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样板。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注重特色打造,注重有效投资,注重示范引领,注重改革创新,加速要素集合、产业聚合、产城人文融合,努力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高地、产业升级新载体、城乡统筹新平台,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 (二)建设要求。 1.坚持规划引领。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景区的“区”,一般布局在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适宜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地域。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以连片开发建设为宜。特色小镇规划要突出特色打造,彰显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形成“一镇一风格”;突出功能集成,推进“多规合一”,体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突出节约集约,合理界定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 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03-08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出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打通三方金融渠道:保障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利益捆绑,在特色小镇平台上共同运行,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和运营。那么,如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解决特色小镇投融资问题,选择适当的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为特色小镇培育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呢?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项目融资属于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出于风险隔离及可操作性考虑,特色小镇投融资应以项目为主体,以未来收益和项目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融资安排和融资成本直接由项目未来现金流和资产价值决定。经过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定风险分配,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等前期工作以及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及运营,相互协调,对项目的整个周期负责。由SPV根据特色小镇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相应担保扶持来安排融资。融资规

模、成本以及融资结构的设计都与特色小镇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价值直接相关。可用的融资方式包括政策性(商业性)银行(银团)贷款、债券计划、信托计划、融资租赁、证券资管、基金(专项、产业基金等)管理、PPP融资等。模式一:发债根据现行债券规则,满足发行条件的项目公司能够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永(可)续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券等债券融资,能够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后发行项目收益票据,也能够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企业债和项目收益债,还能够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或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债券产品结构设计模式二:融资租赁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融资租赁集金融、贸易、服务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金融功能,是国际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结构设计 融资租赁的三种主要方式:直接融资租赁,能够大幅度缓解建设期的资金压力;设备融资租赁,能够解决购置高成本大型设备的融资难题;售后回租,即购买有可预见的稳定收益的设施资产并回租,这样能够盘活存量资产,改进企业财务状况。模式三: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国务院在《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62号)中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多利用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形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产业投资基金相比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以下特点:◎产业投资基金具有产业政策导向性;◎产业投资基金更多

特色小镇建设商业计划书

2017年12月

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 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

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特色小镇之旅游小镇建设规划方案

特色小镇之旅游小镇建设 规 划 方 案

目录 1、小镇的概念与分类 (1) 1.1.小镇概念 (1) 1.2、小镇分类 (2) 2、旅游小镇的内涵与特点 (3) 2.1、旅游小镇概念 (3) 2.2、旅游小镇特点 (4) 2.2.1、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聚集大量的旅游要素 .. 4 2.2.2、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小镇产业链完整 (4) 2.2.3、旅游小镇发展,政府主导作用突出 (4) 2.2.4、地域区位影响旅游小镇分布规律 (5) 3、旅游小镇开发动因 (6) 3.1.开发旅游小镇是城市发展政策影响的必然结果 .. 6 3.2.开发旅游小镇是旅游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需要 .. 8 4、旅游小镇行业开发动态 (9) 5、旅游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5.1.旅游小镇——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推手 (11) 5.2.旅游小镇——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路径 (12) 5.3.旅游小镇——优化区域旅游产品供给结构 (13) 5.4.旅游小镇——带动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4) 5.5.旅游小镇——传承地方文化特色 (15)

6、旅游小镇的规划要点 (16) 6.1.主题化开发 (16) 6.2.合理化布局 (16) 6.3.景区化设计 (17) 6.4.休闲化业态 (17) 6.5.特色化生活 (17) 6.6.信息化管理 (18) 6.7.完善的保障体系 (18) 7、旅游小镇发展的未来趋势 (19) 7.1.旅游小镇主题文化鲜明化 (19) 7.2.旅游小镇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 (19) 7.3.旅游小镇发展过程中多元角色互动性增强 (20) 7.4.旅游小城镇将更加注重体验性项目的建设 (21)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竞争力。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求精,不贪大。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特色小镇要求申报创建指南

特色小镇要求、创建指南、申报流程和详细申报材料 一、特色小镇基本要求 定义: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面积:3-5平方公里(4500-7500亩),目前政策对7500亩上限没有强加限制核心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1500亩) 总投资额:3年30亿元到50亿元 运行:各方参与者联合成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统筹特色小镇的重要机构。 产业方向: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的七大产业和十大历史经典产业 二、特色小镇创建指南 1、服务政府 特色小镇是一个社会共生有机体,离不开开明、服务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导不越位,这是成功的母体。 2、核心特色 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要"一镇一业"、"一镇一特",突出"特而强"。 "特",是指每个特色小镇都要锁定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产业,以及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

的特色产业来建设。即便是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强",是指要每个小镇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进行业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到小镇来创业创新,培育行业"单打冠军"。 3、产业驱动 特色小镇功能集成要"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镇区别于工业园区和景区的显著特征。 聚,就是所有特色小镇都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 合,就是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中衍生、从产业内涵中挖掘。 4、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运作机制要"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 "活",就是建设机制活。用创建制代替审批制,实施动态调整制;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摒弃政府大包大揽。 "新",就是制度供给新。扶持政策有奖有罚,运用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双管齐下的办法,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给予建设用地和财政收入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用地奖励指标;对于国家的改革试点、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试点,允许特色小镇优先上报、优先实施、先行突破。 5、和谐社区 特色小镇是一个新型城乡经济和消费发展的纽带,在这里要大力发展社区组织

生态风情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生态风情特色小镇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编辑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盘锦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 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鼎翔风情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鼎翔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盘锦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鼎翔风情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盘锦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

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进行编制: (一)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定(GB/18972-2003)》; 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 (三)相关规划、计划 1、《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完整版)如何长远规划特色小镇

如何长远规划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兴起于浙江。到小镇品茶,作画,或烧一件青 瓷,甚至是创业,已经成为特色小镇为人们提供的选项。 旅游小镇是指衣服与某类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并以为其开发或旅游服务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小镇二旅游资源+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游客云集+小城镇 旅游小镇必备要素:旅游吸引物、体验娱乐设施、商业服务、消费者 一、借鉴国外旅游小镇的成功经验: 1、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或花团锦簇,或湖光山色 一切景区的开发与挖掘都建立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避免了景区雷同化。如埃吉桑小镇重视城市布局,卢塞恩小镇的湖光山色,波西塔诺独特临海观景房等,都非常有特色。 2、依托当地悠久的历史资源,增加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如埃吉桑镇保持完好的中世纪建筑,以及卢塞恩的教堂桥、文艺复兴

时期的老店等。 3、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通过大型节庆等增加景区吸引力如埃吉桑小镇当地的葡萄酒文化、葡萄酒节庆,以及音乐小城卢塞恩的国际音乐节等。 4、浓郁的艺术氛围风景优美的小镇很容易吸引知名的艺术家驻足居留,并在此创作流传百世的经典作品。如突尼斯的画家、艺术家,以及波西塔诺小镇的电影作品。 5、自然悠闲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商业化对任何一个景区,都要尊重当地生活习惯及特色,景区开发要符合当地生活节奏。 所以,一个吸引人的旅游特色小镇,必须要有极具特色的规划才行。 二、立足国内实际进行长远规划 1主题化开发突出旅游小镇的特色,需要主题化打造手法。用一个核心主题,体现整个小镇的文化灵魂的主题特点,这是常规的手法,但主题文化不一定是单一主题,可以通过梳理文化,以打造主题文化为重点,多元文化整合,多种文化整合延伸形成旅游小镇,把多元文化景观化、建筑化、娱乐化。

特色小镇发展规划指南

特色小镇发展规划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附件:《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 附件:《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年度计划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中山市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规范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我市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我市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风情特色小镇创业旅游规划方案

风情特色小镇创业旅游规划方案 建设规划: 按照“重构袜业、重塑大唐”工作主题,大唐镇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一座以袜子为图腾、具有袜业风情的特色小镇,按照规划方案,计划总投资55亿元(其中2015年25亿元,2016年15亿元,2017年15亿元),规划面积2.8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78亩,建设用地1162亩),重点建设“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大区域。 建设目标: 预计到2017年,可实现产值150亿元,税收1.6亿元,接待旅游人数30万人。通过建设,成为全球最先进的袜业制造中心、全球最顶尖的袜业文化中心、全球唯一的袜业主题景观空间和全球唯一的袜业旅游目的地。 三大区域: “智造硅谷” “智造硅谷”是袜业特色小镇的智能制造功能区,旨在提升大唐袜业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重点建设三个园区: 一是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海讯两创园”。拟新增建设

用地116亩,吸纳100家左右企业进驻,旨在打造全球最先进的袜业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 二是建设总投资14亿元的“天顺生态园”。拟新增建设用地263亩,计划安排150家左右企业入驻,旨在打造全球新型的袜业新产品开发生产基地。 三是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圣凯科技园”。计划新增建设用地50亩,旨在打造全球最齐全的袜业机械研发生产基地。 “时尚市集” “时尚市集”是袜业特色小镇的文化艺术旅游区。旨在为各类才华横溢的新兴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开放、多元的创作环境和交易平台,实现袜业艺术文化与商业的碰撞融合,为创意作品商品化提供实验舞台,培育系列时尚品牌,幵成为吸引大量外来游客的引爆点。 重点是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创意体验区”。通过对沿线村庄中的废旧厂房改造,建设LOFT风格的国际艺术村,打造全球唯一的以袜子为主题的国际艺术村和时尚设计区。 二是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袜业风情街”。布局袜业城市家居、主题乐园、袜业咖啡馆、袜业风情酒店等项目,连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本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某某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鼎翔风情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鼎翔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某某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鼎翔风情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

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某某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进行编制: (一)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实操指南x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实操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 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 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

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咼新、咼端、咼质、咼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 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五)投资机制创新。规划须倡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谋划一批新的建设项目,且1年内启动项目建设,3至5年内建成。 第四条规划衔接: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与所在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规”进行衔接。 所在镇(区)为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2ORR-2O20》。 所在镇(区)为非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纳入所在镇(区)总体规划。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五条组织领导: 建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分管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第六条专家领衔与咨询:

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及方法分析

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及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26T14:40:21.8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6期作者:叶智超 [导读] 本文对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思路及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意在探讨小城镇发展的方法。 陆河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广东陆河 516700 摘要: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与依托,是构建合理城镇体系的重要基石。本文对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思路及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意在探讨小城镇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特色小镇;编制思路;方法研究 0 引言 规划是引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涵盖产业、生态、空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不能照搬现有某个单一领域的规划方式和方法,而应针对特色小镇特点开展的创新性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产业、项目、服务、运营等方面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1 特色小镇的缘起 特色小镇规划应是一种“创建概念性规划”。2016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特色镇发展……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的魅力小镇”。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在2015年底,江苏提出计划通过“十三五”的努力,加大重点镇和特色镇的培育力度,到2020年全省形成1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和100个左右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镇。本文基于规划视角,通过梳理特色小镇内涵、特点及其编制思路与方法,并结合笔者接触到的实践项目,尝试从规划视角对特色小镇的编制思路与方法进行初探。 2 特色小镇的内涵解读 特色小镇的出现,打破了规划界关于规划对象的常规界定。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这一描述性的界定使特色小镇显得更加不同寻常。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关于目标的描述而不是对象的定义。对于习惯于面对具象实体的规划师而言,厘清特色小镇的内涵与需求是进行有效规划设计的重要前提。 2.1 经济转型的新业态 所谓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既非简单的以业兴城,也非以城兴业;既非行政概念,也非工业园区概念”,也不是传统的“镇”、“区”、“园”相加的“大拼盘”。它既不同于建制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区,又不是四者的简单叠加。从根本上而言,它是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业态。从创建条件看,特色小镇有明确的空间规模界定和投资规模要求。空间规模上,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经济规模上,原则上环保、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等4大行业的特色小镇3年内要完成50亿元的有效投资,信息经济、旅游、金融、历史经典产业等特色小镇3年内要完成30亿元的有效投资(均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此外,建设标准方面,一般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由此可见,特色小镇是不同于“镇”或“区”的新的发展主体。 2.2 产业平台的新高地 特色小镇的建设项目是培育工作的前提与基础,相关项目的产业化则是培育工作的延伸与拓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我国产业平台从最初功能单一的工业区到功能复合的开发区,再到功能综合的产业新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特色小镇是瞄准精细化的产业、提出有效投资指标、重视完整的产业生态、目标行业龙头,同时又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特色小镇,进而打造更优、更高阶段的产业平台。它不仅仅追求产业生产环节的总量,不强调产业链的全覆盖,而是集聚的是整个产业链中一部分高端的核心环节,以及与主导产业相互关联、共存、促进的各种创新功能、服务功能、社区功能、文化功能等延伸功能。例如,广东省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7大万亿元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创建将围绕单个产业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以此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2.3 改善人居环境的新抓手 特色小镇要体现“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产、城、人、文”和谐一体。它的社区功能打造,不仅面向外来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也聚焦于为本地原住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并通过文化功能塑造,营造统一的社区归属感。特色小镇应当是有产业、有人文、有品位,是一个让人愿意留下来创业和生活的和谐家园,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新型载体。在经济新常态下,它对于破解空间资源瓶颈、有效供给不足、高端要素聚合度不够,改善人居环境起到重要抓手的作用。 2.4 规划创新的新挑战 虽然从国内一些地方的的实践看,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不仅迎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宏观需要,而且契合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特色小镇强调产业“特而强”,制度“活而新”,是全新的产业平台和经济体,体现创新与活力;特色小镇强调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将成为城乡空间转型与形象提升的示范区。同时,特色小镇创建也符合政府理念转型的需要。然而对于规划行业来说,特色小镇的创建为规划创新提供了契机,为城乡规划提供了理念转型的试验地。特色小镇的短周期、高标准设置既为规划设计师出了一道难题,同时也为规划设计师实现理想、实践落地规划提供了很好的舞台。但是,作为规划的创新必然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 3 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规划是引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涵盖产业、生态、空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根据相关城市的建设经验看,特色小镇规划应是一种“创建概念性规划”,内容上应采用“务虚+务实”相结合方式,既要有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性研究,又要有概念性空间设计和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因此,特色小镇创建概念性规划(以下简称“小镇规划”)的编制框架上,可围绕“主题选择”、“小镇选址”、“功能定位”、“空间组织”、“实施计划”等五个主要内容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小镇创建期的各项规划目标。

特色小镇设计

特色小镇建设目前持续受到各界关注,掀起了建设热潮,如何建设好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成为了其中的重点。特色小镇设计到底该如何做呢?下面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就给大家带来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色小镇规划是集小城镇适用的产业规划、小城镇的人居环境规划及风貌设计、基础设施规划、文化挖掘研究、旅游规划、新技术的应用、体制机制创新和规划建设管理的行动计划为一体的综合规划,并在空间落地;是策划、产业、文化,在空间关系上的反映;是和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注重空间或产业等几个方面不同的;是全新的、不一样的规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综合规划,是在城市规划中所不能也不宜叠加在一起的建设指引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个定位策划+5个专题研究+2个提升+1个空间优化落地。

1个定位策划: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独特的潜力,抓准特色,明确特色小镇的精准定位,进行充分的策划来支撑特色小镇发展。 5个专题研究: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发展; 2个提升: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 1个空间优化落地:最终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以上主要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特色小镇规划体系,系统解决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其中每部分的内容的关键又各有侧重。 思纳史密斯集团成立于1853年,是美国运营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和咨询集团,近二十年都在权威的世界建筑排名前十位,集团在中国设立策划设计和投资运营二大事业板块。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YM 836121)及其下属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发展特色小镇是推动中国由城镇化向现代化过渡的必经之路,但现阶段特色小镇的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严重房地产化、缺乏特色、缺乏清晰的运营思路等。因此,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就尤为重要了。下面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就来跟大家谈谈关于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色小镇规划是集小城镇适用的产业规划、小城镇的人居环境规划及风貌设计、基础设施规划、文化挖掘研究、旅游规划、新技术的应用、体制机制创新和规划建设管理的行动计划为一体的综合规划,并在空间落地;是策划、产业、文化,在空间关系上的反映;是和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注重空间或产业等几个方面不同的;是全新的、不一样的规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综合规划,是在城市规划中所不能也不宜叠加在一起的建设指引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个定位策划+5个专题研究+2个提升+1个空间优化落地。 1个定位策划: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独特的潜力,抓准特色,明确特色小镇的精准定位,进行充分的策划来支撑特色小镇发展。 5个专题研究: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发展; 2个提升: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 1个空间优化落地:最终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以上主要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特色小镇规划体系,系统解决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其中每部分的内容的关键又各有侧重。 思纳史密斯集团成立于1853年,是美国运营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和咨询集团,近二十年都在权威的世界建筑排名前十位,集团在中国

设立策划设计和投资运营二大事业板块。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YM 836121)及其下属各专业咨询策划设计子公司负责集团的策划设计板块。思纳设计股份成立于2000年,是规划、建筑、旅游和产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专家,也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建筑规划国家双甲资质单位,公司在大型城市综合更新、智慧模块建筑、城市和旅游产业策划规划、室内装饰和艺术设计、区域环境研究和景观工程、特色酒店跨界组合运营规划等领域都有卓越的人才及成功的案例。 思纳史密斯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负责集团的投资运营板块,同时作为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的下属企业,思纳文创投资充分利用华侨城云南文投和思纳设计股份丰富的文旅行业资源和专业策划规划和研究咨询人才,与下属思纳小镇建设、思纳小镇运营一起共同打在拥有自身文旅IP的特色小镇,开展小镇的招商、运营、双创等具体的项目合作,为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特色小镇等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