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二物理上走进实验室
物理八上教科版走进实验室
![物理八上教科版走进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46c1c30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7.png)
4.小明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为圆形或四棱柱,他 想了解支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个环节( B )
A.猜想与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分析与论证计
5.早晨起床后,小康同学觉得有点头晕、发冷不舒服, 他想量一下体温,检查一下是不是感冒、发烧,他应 该选用下列的哪种仪器( C ) A.秒表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小红:下列我们就对我们在实验中得出的数据进行一下 分析,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分析论证 小明:实验的结论得出来了,下列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们的 实验过程及结论是否严紧。
评估
小明:好了,我们拿着我们的探究方案和结论与同学们 交流一下吧!
交流与合作
四 建立你的家庭实验室
动手试一试
将气球放入玻璃杯中, 吹鼓气球,这时提起气球, 即能把杯子吊起来。
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 不同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
三 像科学家一样探究
1.科学探究 主要环节:
猜想与 假设
提出 问题
交流与 合作
设计实验、 制订计划
进行实 验、收 集证据
评估
分析 论证
下面是小明和小红在物理课上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的一段对话,你能根据你所掌握的探究的步骤说出 他们分别进行的是哪一步?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当夕阳西下时,天边为什 么常有红色的霞光?
究竟是闪电在前, 还是雷声领先?
为什么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 雪崩?
圆珠笔里的笔油是如何 从笔管流到笔尖的?
铅笔放在水里,似乎断 了,为什么?
拉链美观实用。它闭合、 开启的原理是什么?
教科版新教材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知识梳理解读
![教科版新教材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知识梳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a2b7c36647d27284b7351c5.png)
初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基本知识点梳理一、认识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研究内容有力、热、、、电等。
二、认识科学探究1.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其中的和。
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2、是科学探究的基地。
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地。
3、认识一些科学探究的仪器A 、长度测量:、游标卡尺、千分尺B 、质量测量:、杆秤、电子秤C 、时间测量:秒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D 、温度测量:温度计E 、体积测量:F 、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G 、电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等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评估、交流与合作。
三、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及单位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___,符号是______;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分米()、(cm )、毫米()、微米()和(nm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 m dm mm μm l μm= 1dm = m 1cm = m 1mm =m 1μm =m 1nm =m2、正确使用刻度尺①使用前:(三观察)(1)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2)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
(3)分度值(测量工具的叫分度值,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决定的。
)②使用时:<1>正确放置(三放):(1)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2)刻度尺与被测物体重合或平行即放正,不能歪斜;(3)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悬空”。
<2>正确读数(二读)(1)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
(2)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三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即,,。
3、正确认识误差①误差:_________________ 叫误差。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ec8f09caaedd3383c4d3d0.png)
3.如图1-1所示,选择序号填空,并写出测量仪器的名称。 图1-1
(1)测量长度的仪器是___A___,其名称为__刻_度__尺___;(2)测量时间 的仪器是___C____,其名称为__机_械__停_表__;(3)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____B____,其名称为_托__盘_天__平__;(4)测量温度的仪器是___H_____, 其名称为__温__度_计___;(5)测量力的仪器是____F____,其名称为 ____弹_簧__测__力_计______。
个数据相差太大,所以是一个错误数据;最终结果应为其他 3 次测
量的平均值:
L=36.3
cm+36.4
3
cm+36.4
cm
≈36.4
cm。
[方法指导]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 ②改进测量的方法;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四舍五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过多则 没有物理意义。
类型四 时间的测量
类型三 减小误差的方法
例4 林红同学用一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 ,测量结果分别是36.3 cm、36.4 cm、39.4 cm、36.4 cm, 其中错误的是__3_9_._4_cm__,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3_6_._4__cm。
[解析] 分析 4 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39.4 cm 这个数据与其他 3
课堂小结
测量
长 度 的 测 量
误差
长度单位及其换算
测量工具
定义 产生原因
认识 使用
量程
分度值 一“看”、二“放” 、 三“读” 、四“记”
课堂反馈A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D ) A.km B.cm C.mm D.m
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D ) A.10.5 cm=10.5 cm×10 mm=105 mm B.10.5 cm=10.5 cm×10=105 mm C.10.5 cm=10.5 cm÷100 cm=105 mm 1 D.10.5 cm=10.5×100 m=0.105 m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d1b44ccc7931b764ce1500.png)
物理(教科版)八上第一章《走进实验室》课堂笔记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分析论证(6)评估(7)交流合作二、测量的初步知识1.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2)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换算关系:1千米= 103米1分米= 10- 1米1厘米= 10- 2米1毫米= 10- 3米1微米= 10- 6米1纳米= 10- 9米注:中学生的平均身高1.60m左右;一层楼的高约为3m;课桌高约为80cm;一张纸的厚度约为几十μm。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3.正确使用刻度尺: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五点:(1)会看: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二是观察它的量程;三是观察它的最小刻度值(分度值).(2)会放:①贴: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边尽可能贴近被测物体.②平:刻度尺应与被测长度相平行(或重合),不许歪斜.③齐:应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被测长度的起点)对齐;若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刻度尺上的某一整刻线作起点.(3)会读:①视: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②估:既要读出准确值,又要读出估计值.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③补:无估读值,应在估读数字处补“零”。
(4)会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记录测量结果时,一定不要忘记写单位。
(5)会选:会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4.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累积法(测多算少法)(2)化曲为直法(3)平移法5.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①选用准确度更高的测量仪器。
②改进实验方法。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教学教案(教科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教学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82f33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d.png)
教课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教学教案1.走进实验窒学习目标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
自学导航1.物理学是研究。
2.科学探究的工具(1)长度的测量工具:;(2)质量测量工具:;(3)时间的测量工具:;(4)温度测量工具:;(5)电的测量工具:;(6)力的测量工具:;(7)体积的测量工具:。
3.科学探究的步骤(1)(2)(3)(4)(5)(6)(7)。
成在课堂1.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1)观察奇异的物理现像①光的色散②音叉振动将小球弹起③“魔镜”④干冰升华(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
(3)像科学家一样探究一提二猜三设计;四是实验与收集;五是分析与论证;六是评估七交流。
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设施,做实验的主人。
成在课堂A组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A.量筒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B.体积的测量用托盘天平C.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质量D.时间的测量用秒表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测量工具的是()A.温度计B.米尺C.剪刀D.天平3、议一议: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磁铁吸了一下硬币。
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结论B .评估C .猜想与假设D .进行实验B 组4. 小明测量了一些数据,但是忘了写单位,请你为其补上合适的单位 (1)小红的身高为164.0_________; (2)硬币的厚度为2.5_________; (3)你的手指甲的宽度约9__________; (4)地球半径约为6400____________。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一走进实验室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一走进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0806f5214693daef5ff73d7b.png)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2.78cm
1、估:估计物体的长度。 2、选:选择不同规格的刻度尺。 3、放: (1)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2)与待测长度平行(放正),(3)紧靠被测量的物体。
4、读: (1)视线正对刻度线;(2)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 是可以避免的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来减小误差; (2)改进测量方法减小误差; (3)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 量筒、天平
D. 量筒、弹簧测力计
7. 现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创新和发明的时代,那么你在努力学习的方法上采取的是( )
A. 刻苦学习,牢记课本知识
B. 分秒必争,认真完成作业
C. 注意观察和思考,勤于探究
D. 以上三种同时采用
当堂练习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理实验的结果都要通过测量才能得到。你知道以下测量仪器的 名称吗?
7×26cm=182cm=1.82m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 长度测量仪器 • 温度测量仪器 • 力的测量仪器
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质量测量仪器
时间测量仪器
•电的测量仪器
体积测量仪器
卷尺
长度测量仪器 刻度尺
秒表 停表
温度测量仪器
电的测量仪器
体积测量仪器
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 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 课件 _3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 课件 _3](https://img.taocdn.com/s3/m/26398d93da38376baf1faebd.png)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第一节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
物理学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蕴 涵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科学,因而是对 人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科学。
认识世界的主要表现:
1、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 2、物理学揭开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花,水中月,虽然赏心悦目,却非永恒。不如开开心心,坦坦荡荡,不让自己在悲伤中度过,别让自己在徘徊中漫步,随缘起止,生活以开心 为准则。人生一世,其实活在一回心境。
20 、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脚踏实地,凌云舍我其谁! 11 、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即使拥有高智商和好老师,但是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也是一无所获。 1 、勇敢的人不是天生的,需要你经过很多的磨炼。但是在磨炼的过程中你能不能变得勇敢,那就取决于你的决心了。 3 、听着一首歌,反反复复,琢磨不透,自己在想什么?难道真的爱她么?可为什么说不出口呢,爱情就是买卖,看透就好。痴情的人不会有真 爱、让这一切随风,吹到天涯海角。不要再让我见到,对你,既然说不出,那就模模糊糊。或许,这样最好,谁都不会太累。
53
33 4 35
6 37
22
8
51
39
20
10
49
41
18
12
47 16 45 14 43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2369dd02d276a200292e69.png)
2
26
12
3
55 24
11
4
10
5
9876
53
33 4 35
6
37
22
8
51
30s
39
20
10
49
18 47 16
41
12 45 14 43
读数训练
59
0 31
28 57
14 0 1
13
2
2
26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622年的著作“physis”,是 “physics ”一词的最早起源
中文物理一词追溯到杜甫的《曲江二首》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 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 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荣绊此身。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3、看观对察时,视线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4、读对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对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b
a
1.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案
下一题
1.该物体的长度为
17.80cm
下一题
2.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案
上一题 下一题
2.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
12.75cm
下一题
3.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思考问题: 1.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 2.伽利略怎样提出的问题?并做出什么样的猜想? 3.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4.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几个有趣的小实验
练习
1、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 理实验的结果都要通过测—量—来得 到,因此,测量时,要根据 —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初二物理上走进实
验室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复习)
一、知识点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2、科学探究的工具:
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
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
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 =103m。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准确数字、估计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二、练习题
1、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的是:
A、兵乓球的直径;
B、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2、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A、测量工具的种类;
B、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
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
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1000=1800mm;
B、=×1000=1800mm;
C、=×1000mm=1800mm
D、=×1000mm=1800mm。
4、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C、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D、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5、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A、厘米;
B、厘米;
C、厘米;
D、24厘米。
6、某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其结果分别是、、、、,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A、;
B、;
C、;
D、。
7、以下不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的是: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科学幻想
D、制定计划、设计试验。
8、使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将尺拉长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会:
A、偏小;
B、不变;
C、偏大;
D、无法确定。
9、若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分米,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1分米;
B、1厘米;
C、1毫米;
D、1微米。
10、在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中比较合适的是:
A、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15米皮卷尺
B、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米尺
C、最刻度是1厘米的米钢卷尺
D、最小刻度是毫米的游标卡尺
11、下列测量工具及其作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温度计——温度、电流表-—电压;
B、刻度尺——长度、天平——质量;
C、秒表——时间、电压表——电流;
D、测力计——力、量筒——面积。
1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B、错误和误差都是可以避免的;
C、实验过程中那些有误差的值应该被舍去;
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13、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A、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
B、山东蓬莱海面出现奇特的日出景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
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D、钱塘江口出现大潮,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
14、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15、小玲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是()
A、184cm
B、
C、
D、
二、非选择题:
16、一本200页的书, 厚度为2mm, 每张纸厚度是 mm,合μm。
17、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18、填写适当的单位:教室高为450 ,头发的直径为70 ,一元硬币
的厚度为。
19、张强同学用右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由图可知,所测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
20、如图所示是用来测____________的仪器,当前的示数是___________℃。
21、如图表示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量筒的
量程是 ml,分度值 ml,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ml。
22、小利同学对某物体进行了测量,记录的结果是,他所使用的刻度
尺的分度值是,记录的结果中准确值是,估计值
是。
23、原来乒乓球的直径为,在第四十六届世乒赛改为“大球”所谓“大球”就是在原来的
基础上将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2 ,请你猜想一下改为大球后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只需答出一条)。
24、如图;将铁丝紧密的缠绕在铅笔上,共缠了30
圈,读出30圈铁丝的宽度 cm,铁丝的直径是 cm;如果测量时缠绕的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5、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时间的主单位是
,实验中,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2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________dm=_________mm=__________nm ;
×102dm=________km=___________μm ;
x 103s= mim ;360s= h
12min= h= s。
27、某同学进行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如下:,则他的数据中准确数字是______,估测数字是______;从记录结果中可以判断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
28、、在下面的测量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
(1)一支钢笔的长度是: ;
(2)地球的半径是: 6400;
(3)一根头发的直径是: 70;
( 4)一本书的厚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