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1. 了解科学技术史的发展脉络,掌握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史的兴趣,激发对科学技术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古代文明中的科技成就、古代科学家和发明家;
2. 中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世纪科学技术的传播与发展、中世纪的科学思想;
3.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近代科学家和技
术发明;
4.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革命、信息时代的科技进步。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讨论,介绍科学技术史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展开
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
地呈现科学技术史的发展;
3.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实验室等,让学生亲
身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四、评估方式:
1.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测试,针对课程内容进行的小测验;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科学技术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建议,当然具体的大纲内容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中国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4.阅读有关的参考文献,对古冶金史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化学(上):中国炼丹术的历史( 3学时 )
一、内容
1.从巫术,悟道到寻仙求药的发展过程。
2.丹鼎派炼丹术的出现与发展壮大。
3.陶弘景道教茅山宗的开创与发展。
4.中国炼丹术从唐朝的鼎盛时期走向宋朝的衰退。
5.明代金丹术的回光返照。

物理化学
(教研组)
郭景康(签名)
2000 年10 月 18 日

审核
意见
化学系
(系)
吕敬慈(签名)
2001 年 07 月 06 日
学院
审核
意见
张金仓
(签名)
上海大学理学院(公章)
年 月 日
4.古代的醋与酱、豆腐的源起与豆腐酿制品的酿造工艺。
5.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参考文献的介绍。
二、要求
1.了解有关古代酿造的起源的各种学说。
2.掌握各类曲药的种类、特色和制作工艺。
3.理解各种曲药在酿造工艺中发挥发酵作用的生物化学机理。
4.掌握古代酿造原汁酒、蒸馏酒、葡萄酒,蜜酒和滋补酒的方法及其来源。
5.了解酿造酒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2.理解制造“还丹”与“金液”的化学本质;掌握中国炼丹术中的汞化学、铅化学和砷化学的反应机理以及它们的药用机理;掌握黄白术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中的铜砷合金、铜锌合金、汞齐药银、铅锡合金、彩色金、丹砂金的化学本质。
3.了解中国发明火药的时期和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术的历史渊源;了解中国将火药用于军事目的的历史;掌握中国历代火药中化学成分的变迁和不同成分火药爆炸时的化学反应;了解明代火药概况;掌握中国明代的火药理论。
3.了解收集考古资料的方法。

科学技术史课程标准

科学技术史课程标准

《科学技术史》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科学技术史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类型:限定选修课总学时:36 授课学时: 30 实践(实验)学时:6学分:2适用对象: 小学教育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

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课程基本理念《科学技术史》是一门具有史学和哲学性质的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

从事通过大量的史料生动地再现科技发展的历史,力求做到论从史出,以论带史,史论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该课程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课程教授的设计思路本课程要求教师对科学技术史有深入的见解,注重从文化视角分析科学技术,力图揭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具体目标1、了解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成就2、了解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逻辑,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3、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4、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反作用,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科学技术的起源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的起源2、学技术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古代科技的发端和萌芽课时安排:2第一节古代技术的发端1、古代技术的发端的背景2、古代技术的特点第二节古代科学的萌芽1、古代科学萌芽的起因2、古代科学萌芽的背景第二章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2、分析文明古国科学技术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课时安排:2第一节古代巴比伦的科学技术1、古代巴比伦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2、古代巴比伦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二节古代埃及的科学技术1、古代埃及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2、古代埃及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三节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1、古代印度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2、古代印度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1、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2、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2、总结古代中、西放科学技术的特点,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教学重点:掌握了解古希腊罗马科学技术的成就课时安排:2第一节古希腊的科学技术1、古希腊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2、古希腊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二节古罗马的科学技术3、古罗马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4、古罗马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三节古代中、西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1、古代东方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2、古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第四章近代科学的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历史背景2、初步认识近代科著名科学理论体系3、初步认识第一次技术革命教学重点:掌握近代科学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课时安排:2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1、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2、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节近代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日心说1、哥白尼日心说的内容2、哥白尼日心说的历史意义第三节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1、经典力学体系的内容2、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历史意义第四节近代生物学、化学和数学的形成1、近代生物学的形成2、近代化学的形成3、近代数学的形成第五节第一次技术革命1、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的过程2、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贡献第五章近代科学的发展与第二次技术革命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发展2、了解第二次技术革命教学重点:掌握近代科学的发展与第二次技术革命课时安排:2第一节 19世纪的天文学和地质学1、19世纪的天文学2、19世纪的地质学第二节 19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1、19世纪的物理学2、19世纪的数学第三节 19世纪的生物学和化学1、19世纪的生物学2、19世纪的化学第四节第二次技术革命1、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的过程2、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贡献第六章近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与启示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发展的特点2、世纪科技中心转移的启示教学重点:通过讨论总结近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以及对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的启示,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时安排:2。

世界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一、中文课程简介(含课程名、课程编号、学分、总学时、课程内容概要等内容)课程名称:世界科学技术史课程编号: 32学时,2学分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对科学史上的重大理论、重要人物和重点事件,进行了系统的历史考察。

对古代、近代和现代科技文化发展概论以及代表人物的科学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二、英文课程简介(含课程名、课程编号、学分、总学时、课程内容概要等内容)Name: History of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rse Code:32 hours, 2 creditsCourse content summary: This course conducts a systematic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major theories, important figures and key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t giv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ancient, modern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scientific thoughts of the representatives.三、教学目标1.总体上展示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脉络,获得科学发展过程的历史知识,了解自然科学体系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重点把握重大科学突破的产生背景、实现过程和影响,加深对科学技术史的理解和认识;2.了解科学发展和经济、哲学、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宗教等各个领域之间互动关系;3.通过阅读文献史料、科学家传记选读,以史为鉴,感悟科学精神,拓展视野,增进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理解;实践采用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并撰写总结报告的授课方式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在教学大纲中,首先需要对科学技术史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包
括课程的背景、意义、目的和适用对象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可以帮
助学生和教师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中需要明确科学技术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
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需要具体明确,能够指导教学
实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

三、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中需要详细列出科学技术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时
间分配、主题和具体内容等。

这部分内容需要符合课程设置的要求,能够全面系统地呈现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四、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中需要介绍科学技术史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这些方法需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适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

教学大纲中需要对科学技术史课程的教学评价进行说明,包括考核方式、评分标准和考核内容等。

这部分内容需要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六、教材参考。

教学大纲中需要列出科学技术史课程的教学参考书目和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文献和网络资源等。

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科学技术史,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和学习途径。

总之,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它能够规范和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学时:32 学分:2.0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科学技术概论是为高等多科性院校工科,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现代自然科学基本内容,当代高技术领域状况,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包含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等。

2、开课学期:第3学期3、适用专业:中文、新闻传播、教育学本科相关专业。

4、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有所了解,获得科学技术基本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并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授课主要内容与要求第一次课: (每次2学时)导论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科学与技术的概念,联系及区别.2、教学重点:科学与技术的概念3、教学难点: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及区别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科学革命的突破;(2)理解经典力学的奠基和牛顿的科学综合;(3)理解其他学科的初步发展;(4)了解近代科学方法.2、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3、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第二章第一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科学中心的转移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英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2)了解法国的产业革命和科学的兴衰.2、教学重点:第一次产业革命3、教学难点: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课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天地演化的研究及物理学的进展;(2)理解化学的成就及生物学的飞跃.2、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律及生物进化论3、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四章第二次产业革命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德国的崛起;(2)理解电力技术革命;(3)了解美国的崛起.2、教学重点:第二次产业革命3、教学难点: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三,四次课:第五章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常识;(2)理解现代化学理论常识.2、教学重点:相对论,量子力学及现代化学理论常识3、教学难点:长度收缩效应,时间膨胀效应及物质波的理解第五次课:第六章宇观世界探索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大爆炸宇宙学常识;(2)理解星系的起源和演化;(3)理解恒星演化并了解太阳系的起源.2、教学重点:大爆炸宇宙学及恒星演化3、教学难点:大爆炸宇宙学第六次课:第七章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统一性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及其规律;(2)了解现代科学对世界统一性的追求.2、教学重点: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及其规律3、教学难点:微观世界基本规律第七次课:第八章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地球系统科学常识;(2)理解生态学常识;(3)了解环境科学常识.2、教学重点:地球系统科学常识3、教学难点:地球系统科学常识第八次课:第九章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现代生命科学常识和生命的起源;(2)了解人类的起源与人工智能研究.2、教学重点:基因,DNA双螺旋,遗传密码及人工智能3、教学难点:基因,DNA双螺旋,遗传密码第九次课:第十章系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常识;(2)了解系统科学的新进展.2、教学重点: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常识3、教学难点: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常识第十次课:第十一章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高技术的定义与特点.2、教学重点:高技术的定义3、教学难点:高技术的特点第十二章计算机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个人计算机;(2)理解人工智能常识;(3)了解因特网的发展状况.2、教学重点:人工智能常识3、教学难点:人工智能常识第十一次课:第十三章生物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酶工程与发酵工程常识;(2)理解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常识;(3)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2、教学重点: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常识3、教学难点: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常识第十二次课:第十四章新材料、新能源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新材料技术常识;(2)理解核能的开发与利用;(3)了解可再生能源.2、教学重点: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常识3、教学难点:核能的开发与利用第十三次课:第十五章海洋技术与空间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海洋探测技术及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常识;(2)了解空间技术常识;(3)理解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与航天技术的发展.2、教学重点:海洋技术及空间技术常识3、教学难点:宇宙速度第十四次课:第十六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的关系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2)理解科学技术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3)了解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特点;(4)了解知识经济.2、教学重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的关系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3、教学难点: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第十五次课:第十七章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全球及中国的环境问题;(2)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3、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六次课:第十八章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科学技术进步与精神文明的关系;(2)理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2、教学重点:科学技术进步与精神文明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3、教学难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三、考核要求:1.平时没有课外作业,主要是自己看相应的参考书或者课外读物,扩大知识面,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到课率,课堂表现,听课笔记做综合评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2.考核方式:小论文。

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3
讲授
课外阅读
下次上课提问
1.从第谷到开普勒
2.伽利略与近代科学
3
讲授
布置下次讨论
分组准备
中国人发明指南针的谜团
3
课堂讨论
课堂演讲、辩论
分三组,报告、提问、点评
小组集体打分,报告人酌加
牛顿的科学贡献
3
讲授
课程小论文
评阅
1.拉瓦锡与近代化学
2.电磁学的历史发展
3
讲授
布置下次讨论
分组准备
达尔文与进化论
3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t is a kind of course which across the courses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nd established for al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t is suitable for students who belong to any specialized subject to study.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r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oncept, theory, and method of natural science, as well as important technique achievements in history. Students could mak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ourse. Based on knowing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ents can strengthen the knowing of the method, theory, and style of natural science; realize what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 i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cientific spir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itself or even for the whole society of human being.

《科技简史》教学大纲

《科技简史》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
第三章
科技起源
2
“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有生产决定的”。科学技术的起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第四章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
2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及其特色
第五章
西方古代科技文明
2
从美索不达米亚看文明起源
古希腊科学及其特点
第六章
近代科学在西方
的崛起
2
近代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航海与地理大发现等
形成趋势性认识和价值观要求
作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史不仅能够促进人们对科技
本身及其相关因素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在人才培养中具有
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科技史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科
学技术知识及其历史事实,领会科技史中所体现出的科学思想、科学
方法和科学精神,探求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社会的互
动关系,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和
人文素养。
3课程大纲和知识点
章节顺序
章节名称
课时建议
主要知识点
绪论
科技史会给我们什么?
2
科技史的学科特点
学习科技史的意义
第一章
从历史角度探索科学技术的本质
2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
科学和技术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从历史角度谈谈科学技术的价值
2
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梅森:《自然科学史》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其他信息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上海市高校本科重点建设课程。
大纲编写者
刘学礼
2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学时:32 学分:2.0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科学技术概论是为高等多科性院校工科,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现代自然科学基本内容,当代高技术领域状况,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包含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等。

2、开课学期:第3学期3、适用专业:中文、新闻传播、教育学本科相关专业。

4、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有所了解,获得科学技术基本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并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授课主要内容与要求第一次课: (每次2学时)导论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科学与技术的概念,联系及区别.2、教学重点:科学与技术的概念3、教学难点: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及区别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科学革命的突破;(2)理解经典力学的奠基和牛顿的科学综合;(3)理解其他学科的初步发展;(4)了解近代科学方法.2、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3、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第二章第一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科学中心的转移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英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2)了解法国的产业革命和科学的兴衰.2、教学重点:第一次产业革命3、教学难点: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课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天地演化的研究及物理学的进展;(2)理解化学的成就及生物学的飞跃.2、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律及生物进化论3、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四章第二次产业革命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德国的崛起;(2)理解电力技术革命;(3)了解美国的崛起.2、教学重点:第二次产业革命3、教学难点: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三,四次课:第五章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常识;(2)理解现代化学理论常识.2、教学重点:相对论,量子力学及现代化学理论常识3、教学难点:长度收缩效应,时间膨胀效应及物质波的理解第五次课:第六章宇观世界探索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大爆炸宇宙学常识;(2)理解星系的起源和演化;(3)理解恒星演化并了解太阳系的起源.2、教学重点:大爆炸宇宙学及恒星演化3、教学难点:大爆炸宇宙学第六次课:第七章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统一性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及其规律;(2)了解现代科学对世界统一性的追求.2、教学重点: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及其规律3、教学难点:微观世界基本规律第七次课:第八章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地球系统科学常识;(2)理解生态学常识;(3)了解环境科学常识.2、教学重点:地球系统科学常识3、教学难点:地球系统科学常识第八次课:第九章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现代生命科学常识和生命的起源;(2)了解人类的起源与人工智能研究.2、教学重点:基因,DNA双螺旋,遗传密码及人工智能3、教学难点:基因,DNA双螺旋,遗传密码第九次课:第十章系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常识;(2)了解系统科学的新进展.2、教学重点: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常识3、教学难点: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常识第十次课:第十一章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高技术的定义与特点.2、教学重点:高技术的定义3、教学难点:高技术的特点第十二章计算机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个人计算机;(2)理解人工智能常识;(3)了解因特网的发展状况.2、教学重点:人工智能常识3、教学难点:人工智能常识第十一次课:第十三章生物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酶工程与发酵工程常识;(2)理解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常识;(3)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2、教学重点: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常识3、教学难点: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常识第十二次课:第十四章新材料、新能源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新材料技术常识;(2)理解核能的开发与利用;(3)了解可再生能源.2、教学重点: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常识3、教学难点:核能的开发与利用第十三次课:第十五章海洋技术与空间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海洋探测技术及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常识;(2)了解空间技术常识;(3)理解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与航天技术的发展.2、教学重点:海洋技术及空间技术常识3、教学难点:宇宙速度第十四次课:第十六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的关系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2)理解科学技术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3)了解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特点;(4)了解知识经济.2、教学重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的关系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3、教学难点: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第十五次课:第十七章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全球及中国的环境问题;(2)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3、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六次课:第十八章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科学技术进步与精神文明的关系;(2)理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2、教学重点:科学技术进步与精神文明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3、教学难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三、考核要求:1.平时没有课外作业,主要是自己看相应的参考书或者课外读物,扩大知识面,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到课率,课堂表现,听课笔记做综合评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2.考核方式:小论文。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 -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 -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课程编号:S211G004科学技术史学时:32 学分:2 开课时间:春秋授课单位:社外学院任课教师:李承宏一、课程内容介绍目的是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主要的科学成果、人物、研究方法、意义、条件、原因等)的系统知识和研究科学技术史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独立的研究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科学技术哲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具体内容包括如下:1、16、17世纪的科学:科学经历了从“哥白尼革命”、伽利略的科学成就、开普勒的科学贡献到牛顿的科学贡献;血液循环的发现、显微镜的发明、化学元素概念的确立等。

2、18世纪的科学技术:数学、生物学(植物分类学)、化学(氧化理论)等;“技术革命”的历史背景、重要成果、条件、社会意义等。

3、19世纪的科学:物理学(光学、热力学、电磁学)、化学(原子-分子论、化合价概念、有机化学理论)、生物学(细胞学说、进化论等)、数学、天文学、地球科学产生历史条件、主要成果、主要科学家、科学意义等。

4、20世纪的科学技术:物理学(19世纪的危机、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化学(元素周期率、价键理论、溶液理论、分子结构理论等)、生物学(蛋白质和核酸的理论、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天文学、地球科学等科学成就、主要科学理论、重要科学家、科学研究方法及其科学产生的历史过程等。

5、19、20世纪的技术:产生历史条件、表现形式、主要成果、技术与工业和经济的关系、组织形式或建制化。

6、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从“内部史”到“外部史”的范式转换或从学科史到通史的范式的变化;传记及集体传记、个案研究等;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等。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outline of teaching一.Introduce of content:The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ystem knowledge and the study method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odern time, and will train the independence study ability of students.1.The science of 16,17 century: it main include “revolution of Copernicus”, Science achievement of Galileo, Science offer of Kapu, and the great contribute of Newton. Otherwise, there are the discovery of blood circle, the invention of microscope, the establish of the concept of chemistry elements, etc.2. The science of 18century: it includes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biology, and chemistry. The “revolution of technology”’s background, main fruits, condition, and social meaning.3. The science of 19century: it includes the history condition, main fruits , important scientists, and science meaning of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mathematics, astronomy, globosity in 19 century.4. The science of 20century: it includes the science achievements, main science theory, important scientists, study methods and the process of science produce of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astronomy and globosity in 20 century.5. The technology of 19,20century: it includes the history condition, the shape of behave, main fruits, the relation of technology with industry and economy, the form of organization or organizational system.6.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ncludes the norm change from the “inside history ”to “exterior history”, biography and collectivity biography, the case study, and the relation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science, etc.二、先修课程三、教材1、《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室(集体编写),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2、《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关系》,W·C丹皮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四、重要参考书目及其文献1、[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萨顿:《科学的生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3、萨顿:《科学的历史研究》,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4、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5、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世界科学社,1982年版;6、克兰:《无形学院》,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7、刘君君:《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社会学》,《科学与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8、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9、解恩泽:《简明自然科学史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10、张光远:《近现代数学发展概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11、(美)克莱茵:《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版;12、钱时惕:《重大科学发现个例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13、解恩泽:《科学蒙难集》,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14、解恩泽:《科学的蒙难》,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考博“科学技术史”大纲.doc

考博“科学技术史”大纲.doc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科技史》大纲(代码:3514)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科学技术史”是为招收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设置的考试课程。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所包含内容。

考查要点见本纲第二部分:考试样题参见本纲第三部分。

三、评价目标科学技术史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科学技术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科学通史和案例研究的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历史事实的能力。

考生应能:1、准确地掌握科学通史中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历史事实。

2、正确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并对关键历史时期和历史人物达到深入理解。

3、对科学史各阶段的特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达到基本的理解。

4、对科学史中的哲学问题达到一定的理解。

5、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试卷满分为100分。

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10%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10%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0%近代欧洲科学的兴起和发展:20%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10%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10%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10%二十世纪初的天文学:10%二十世纪科学的全面发展:10%(四)题型比例简答题40%论述题60%第二部分考查要点●绪论什么是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的分类,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科学技术史的学科性质和学习方法,学习科学史的功能和意义。

●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技术的分类;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古老科学(天文,数学,医学)的起源,现代科学的发展。

●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古埃及的科学技术,两河流域的科学技术,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科学技术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着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发明创新方面的伟大成就。

科学技术史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起源、演变和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念和方法论,为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奠定基础。

一、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概念、性质和历史背景;2.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技术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规律;3.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4. 培养学生科学技术思维和创新意识;5.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尊重和热爱。

二、课程内容1. 科学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科学技术的概念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基本分类及各自特点2.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成就- 古代科学家和发明家的贡献- 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3. 近代科学技术的崛起- 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技术的重大进展- 工业革命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 近代科学技术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4. 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及方式5. 科学技术史的价值和意义- 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 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推动- 科学技术史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2.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气息;3.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4.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力;5. 组织科学技术史知识竞赛和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评估方式1. 期中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科学技术史内容的掌握程度;2. 出题考察学生对科学技术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组织小组展示,评价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4. 研究报告评定学生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深度和创新;5. 平时作业、参与度等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科学技术史教案

科学技术史教案

科学技术史教案
以下是一份以科学技术史为主题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和重大事件,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要科学技术发明和发现的时间、人物及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
相关科学技术史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科学技术的历史长河。

大家知道哪些著名的科学技术发明呀?
生:电灯!
生:电话!
师:很好,那大家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
生:爱迪生!
师:对啦,爱迪生发明电灯可是很了不起的呢。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电
灯发明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师:从这些资料中大家能看出电灯带来了哪些变化呀?
生:晚上也能做事了,生活方便多了。

师:没错,这就是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那还有哪些发明也有很大的影响呢?(继续引导学生讨论其他发明)
师:那同学们想想,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呢?
生:肯定有啊,发明创造不容易。

师:非常对,那我们应该学习科学家们的什么精神呢?
生:坚持,不怕困难。

师:说得真好。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其他一些重要的科学技术发展阶段。

(继续讲解)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科学技术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兴趣,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今后要准备更多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远学院(Zhiyuan College)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无(Non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关增建
课程网址
(CourseWebpage)
/Portal/CC#course/bilingual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General education core course)
授课对象
(Target Audience)
本科生(Undergraduatestudent)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中文(Chinese)
*开课院系
(School)
《科学技术史》是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一门文理交叉型课程,适合各专业学生修读。该课程主要讲授自然科学各主要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发展历史,以及与各学科相关的重大技术成就。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了解的同时,进一步了解自然科学的方法、原理和风格,领会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精神对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t is a kind of course which across the courses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nd established for al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t is suitable for students who belong to any specialized subject to study.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r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oncept, theory, and method of natural science, as well as important technique achievements in history. Students could mak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ourse. Based on knowing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ents can strengthen the knowing of the method, theory, and style of natural science; realize what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 i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cientific spir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itself or even for the whole society of human being.
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Outline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HI112
*学时(CreditHours)
33
*学分(Credits)
2
*课程名称
(Course Title)
(中文)科学技术史
(英文)Histor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3
讲授
课外阅读
下次上课提问
1.从第谷到开普勒
2.伽利略与近代科学
3
讲授
布置下次讨论
分组准备
中国人发明指南针的谜团
3
课堂讨论
课堂演讲、辩论
分三组,报告、提问、点评
小组集体打分,报告人酌加
牛顿的科学贡献
3
讲授
课程小论文
评阅
1.拉瓦锡与近代化学
2.电磁学的历史发展
3
讲授
布置下次讨论
分组准备
达尔文与进化论
3
科学史十五讲
其它(More)
备注(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课堂讨论
课堂演讲、辩论
分三组,报告、提问、点评
小组集体打分,报告人酌加
人类对宇宙的历史探索
3
讲授课外Βιβλιοθήκη 读复习备考课程考试
3
考试
评阅
*考核方式
(Grading)
(成绩构成)课堂讨论25%+课程论文25%+课程考试50%
出勤不占成绩,缺席一次扣5分。平时课堂表现酌加。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掌握科技史必要知识
2.理解关于科学的基本理念
3.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提升演讲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1.绪论:科学史的由来
2.科学起源概述
3
讲授
课外阅读
下次上课提问
1.希腊的万物本原学说
2.希腊的数理科学
3
讲授
布置下次讨论
分组准备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候风地动仪之真伪
3
课堂讨论
课堂演讲、辩论
分三组,报告、提问、点评
小组集体打分,报告人酌加
1.中世纪的社会与科学
2.哥白尼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