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与经验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在毛泽东领导我们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正式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丰硕成果。

本土化和当代化的统一,从基本原理的应用深入到理论本质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显著特征和基本经验。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张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德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一起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贯穿于上述各部分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在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基本指导思想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革命道路,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的毛泽东思想下,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经历了漫长而坎坷的历程,逐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出了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历史经验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经验启示、传播、实践、理论体系、指导作用、全球化、新时代、历史经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未来。

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经历了从传播到接受、从探索到实践、从建立到发展的不断探索和完善。

这一历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前行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70年的历史长河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起初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与实践,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不断深化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新时代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未来的启示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向前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我们应当倍加珍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宝贵财富,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一批社会主义者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是一个不断选择的动态的历史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将近九十年的历史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两次大的飞跃过程,分别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明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探究其经验和启示,对今后更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发扬两大理论系统的优越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启示(一)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理论的下降过程,同时也是理论上升过程的开端,最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共产党从一成立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显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将这些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等都曾经提出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而言,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其杰出的代表就是毛泽东。

在经过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及后来的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必须要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因此,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据以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

”[ 中国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 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 P658—659 转摘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 P1 —2.]随后,毛泽东在战火中继续在理论上系统的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及时吸取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的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示

第一,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中国化。

用什么样的武器来改造中国,这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惑中国人民的问题,也是一个充满争论的问题。

中国人民经过反复比较,反复选择,才找到马克思主义。

实践证明,无论是中国的革命,还是中国的建设,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将一事无成。

即使进入新的世纪后,尽管时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对不能动摇。

一旦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其结果是不利于革命,不利于建设,不利于党的自身发展。

这已经为历史经验所证明。

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实现中国化,才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为人民所掌握,为人民所运用。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

在确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同时,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必须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并没有完结,任何企图躺在已有理论成果上睡大觉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研究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新问题,总结实践创造出来的新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第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倾向。

当前,后一种倾向仍然是主要危险。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曾经遭遇过右的倾向的挑战,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以此来抵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与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三大理论成果渗透着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认真总结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具体地说: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问题。

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从而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这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对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对中国的历史、社会状况和革命特点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使中国革命走了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启示 最新最全面最有条理的论文 模板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启示 最新最全面最有条理的论文  模板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启示摘要:新中国建立6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

同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得到了关于国家建设以及个人成长等多方面的启示。

国家建设方面得到的启示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个体成长方面得到的启示是:做事情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要人云亦云;在学习,工作中都要积极创新,这样才能永葆活力,并且走在时代的前列等。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启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1,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让中国革命步履维艰。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931年初开始的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得当时的中国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几乎陷入了绝境。

2,毛泽东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初期未受重视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然而,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这一正确原则未被正确认识。

3,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导致的革命失败唤起意识觉醒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惨痛教训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不平凡经历,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作者:赵晋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8期[摘要]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实事求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必须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与启示[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24-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寻求和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由此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生命力。

我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这是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深入、认真地总结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经验,对我们国家及我党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在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地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纠正教条主义和“左”的错误思想的过程中,牢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并阐释了全新的“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就是去探索,…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带领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始终都坚持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坚持以中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

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摒弃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从而深刻地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在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也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要继续深入做好“结合”文章,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聚人心、指导实践,让21世纪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走过的风雨历程也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筚路蓝缕、砥砺奋进、成就辉煌的70年。

回首波澜壮阔、砥砺奋进的70年,带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一、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的仁人志士从救国救民真理中逐渐认识、接受并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时中国工人运动和革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引着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1年建立中国共产党,1949年成立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扎根、开花、结果,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其契合了“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近现代以来中国国情的迫切需要。

中国一百多年的近现代史发展,足矣雄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定信仰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在一大上就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最先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1.毛泽东同志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

1964年1月,毛泽东在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演变过程给我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演变过程给我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演变过程给我的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演变过程表明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方能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需要相结合,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演变过程(一)毛泽东思想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主要体现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各种讲话、报告,与会议决议之中。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四)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演变的启示(一)我们党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从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

第一,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和伟大成就。

即我们党万万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

第二,不创新马克思主义同样取得不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胜利和伟大成就。

即我们党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出路马克思主义来到俄国,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了,创立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还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从根本上说,都贯穿着这样同一个主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经验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经验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经验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可以分为不同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刺的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和铭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1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

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

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1]。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2],而且影响很小,仅仅是介绍到中国的众多西方社会思潮中的一种思潮。

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迅速传播起来,并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2.1 早期救国之路的探索[3]1840年的鸦片战争,击碎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天朝大国”的迷梦,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自此开始,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屡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同时,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使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开始面向世界,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新的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从而缓慢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双重的历史任务,一是使中国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使中国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实现社会现代化,达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肩负着双重历史使命,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救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单来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这一伟大的进程虽然是关乎历史,关乎政治的,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却觉得,可以将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来。

从党的幼年时期,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一直到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这样一个长期而艰苦的探索过程,如果从我们个人出发,就好比从我们幼年开始对周遭环境甚至自身都不太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人的辅导和不断地自我学习中获得成长,从而渐渐走向成熟。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涵盖了很深的科学内涵。

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没有哪一种理论生搬到每个人头上都行得通的,也就是当我们面临一个新的知识、并觉得它对我们的成长有所帮助的时候,我们不能将其当成是一种教条而死扣理论,这样只会让我们自己一头雾水。

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从他人的身上看到一些成长成功的方法时,总是想拿来用用,看看自己是否可以走同样的路而获得成长。

别人的经验或许可以给我们指明一些道路,但是如果我们在走这条道路的时候,别人摸过什么花我们也去摸什么花,比人摘什么枝我们也去摘什么枝,也就是将别人的经验原封不动的照抄下来,这样肯定也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

那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会逐渐了解自己,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

然后将我们认为有用的知识将其行动、实践化。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类似的感触,有些艰涩难懂的概念,往往我们读了千遍万遍都不解,而不妨在实际生活中将其运用起来,再回头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恍然大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后感初看到这本书时,顿时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深遂、道理之博大精深,需要一定的“修炼”才能真正的读下去。

之所以现在来翻看这本书,源于每周五下午的例行学习,上周学习了中国人民大学王向明教授的第二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变和第三讲雄关漫道以及第四讲风雨前行,王向明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加上生动的实例,让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找到这本书加以拜读。

下面,我仅对书中的部分章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不能不顾中国具体国情,盲目发展。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不断结合的的历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蕴含”在党的“结合”思想之中。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有三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理论和实践经验都相对缺乏,革命走过弯路,是遵义会议之后才走上正确的轨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为第一次飞跃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第二次飞跃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这三点内涵同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不管在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还是对中国的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

坚持马克国主义,就要是解决实际的问题当中去落实,并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

只有自觉的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大事件创造性的思考,作出理性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决定了我们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很长很长的时间,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与时俱进,我们作为当代发展中的个体,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首先要认识自已,认清自已的工作、生活,其次,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当下社会出现的各种思潮,以及国内国际形势,能够客观的分析,进而做出理性的判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几点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几点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几点启示论文导读: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重要理论命题。

回顾70多年来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与解决不同历史时期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相联系的过程,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还表现在它主动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启示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重要理论命题。

回顾70多年来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与解决不同历史时期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相联系的过程,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先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两大理论体系,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得出: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的灵魂,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

一是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高认识成果,是最科学、最正确、最先进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革命的阶级,它没有自己的私利,因而敢于坚持科学发展真理,无产阶级革命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成果、演进理路和经验启示[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成果、演进理路和经验启示[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成果、演进理路和经验启示[1]摘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不断地“化中国”,也不断地“中国化”,形成了“三次飞跃”的历史性成果,并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演绎了实践化、具体化和大众化的演进理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始终坚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守正创新基本理念、坚守人民立场价值取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演进理路;经验启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在不断“化中国”和“中国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成果和演进理路。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通过“三次飞跃”和“两个结合”系统全面概括了这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成果和演进理路。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成果,都是对当时一定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的反映,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实践。

通过对“三次飞跃”的历史脉络和“两个结合”的演进理路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可以为新时代具有诸多新的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良有裨益的经验启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成果(一)在民族危机中孕育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尝试诸多救国方案,均以失败告终。

中国亟需新的思想指导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自“五四运动”开始播入中国大地后,便以其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中国独特复杂的革命形势中经受住了多重严峻考验,孕育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果——毛泽东思想。

大革命时期,在经历了右倾机会主义的失败打击后,党意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于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序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

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

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从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当代中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处在开放的世界之中,中国的经济必然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彰显特色,焕发青春等等。

因此,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代表着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已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

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旨在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它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到本土化、民族化的漫长历程,其过程不仅是思想传承的演变,更是中国现代化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引进到中国的历史背景、中国化的过程和启示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引进到中国的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思想自由和人文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同时,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控制,中国逐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落后和危机。

这一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找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哲学,以求寻找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开始引进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出现了第一波马克思主义传播浪潮。

中国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国后的发展,更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历史条件。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和文化理论的进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正式引入中国。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过程1.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知行合一时期,即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它主张”以俄国为中心”。

知行合一阶段思想的主要特征是简洁、直接,不仅限于全然理论,也注重实践经验,将马克思主义带入了中国。

第二个阶段是抗战时期,它主张”工农“路线。

同时,他们还注重接受社会、历史、现实的教育。

他们陶冶了一批团结一心、坚贞不屈的员。

第三个阶段是抗日战争后期和革命战争时期,它主张”思想“为指导思想。

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及形成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

善于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96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奋力开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大命题,是毛泽东 1938 年 10 月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这是党历经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后获得的理论自觉,这种理论自觉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正确感知和准确把握。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便根植于中国社会,并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经历了极其复杂和曲折的探索历程。

建国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是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长征。

这时我们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能不能跨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作了回答,还运用列宁和平过渡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曾经设想过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创造了一系列由初级到高级的向集体经济过渡的实现形式,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使得中国这样一个有几亿人口的大国,在消灭私有制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不但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没有破坏生产力,而且社会稳定,保证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后,虽然毛泽东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思想,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没有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文章,这一探索出现了失误,以致给党的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二、1957年至1976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遇挫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因此停滞。

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已不再坚持党的“八大”所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而把“政治”、“革命”、“阶级斗争”摆在了首要位置,坚持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生产力问题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基本问题已被严重忽视,只是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搞什么“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背离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严重受阻,也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摘要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并在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成功。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成功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并运用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改革开放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中国独特的、具体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并在回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获得发展的强大动力。

要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坚持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拥有世界眼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总结我党90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出的重要经验。

1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核心。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

坚持党的领导,是90年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根本保障。

2 立足基本国情中国国情,“既包括自然地理、人口条件、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宗教演变,又包括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立足基本国情,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的出发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前提和实践基础。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取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这与他们立足基本国情息息相关。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启示
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理论反映。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作为接受体,当时的中国显然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天壤之别,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原则,又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需要加以灵活掌握与运用。

简言之,即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率先垂范,首开先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早期的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并没有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深入,面对中国革命复杂形势,许多共产党人纷纷开始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新途径的苦苦探索。

随着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确定和革命大本营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继续专注于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篇文章,联系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写出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等一系列著作,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趋向成熟。

2、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自上世纪50年代末之后的20年来,由于毛泽东晚年的“左”教条主义错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因此中断。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破除思想僵化,冲破个人崇拜,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到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被正式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又一次飞跃。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新的世纪里,国际上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新格局开始形成,围绕知识经济而展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宣言和执政兴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新的具体理论成果。

启示:
1、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增强国家综合势实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最初就是为了消灭剥削和压迫,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因而三次主要飞跃都是围绕这个主旨进行的。

毛泽东在革命过程中宣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毛泽东思想,继而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邓小平理论也是基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提出的,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开辟了具有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国内外的特殊形势加深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是对党的指导思想又一
与时俱进的发展。

2、在发展和改革的同时,坚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立志与改变旧中国的状况,但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最终获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的正确决定,不管是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时,还是在以后的共产主义社会,都应当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

3、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都是建立在立足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现状而进行的,不管是在建国前,建国初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今天。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立足实际的前提下得到的,也由此告诫人们一定要记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进行发展和改革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它要求在被应用的同时,不断推进和发展,科学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着眼于现实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基于科学运用其基本原理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行发展和创新,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产物。

5、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具代表意义的三大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主要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但其基点是为人民服务,为保护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点和出发点。

6、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坚持的取得社会发展和改造的根本手段。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构成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发展生产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最主要的条件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的物质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更是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置于首位。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际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更新对思想路线认识过程。

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抛弃了解放思想和事实求是的原则,使得党内发生了严重的思想倾向错误,给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其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二代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更正党内思想错误问题,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事求是思想的重现,是科学总结经验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指导实现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大大的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一大强国,它不断推进着中国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也将继续促进中国社会以及人民生活的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在今后的发展和实践中我们应当毫不犹豫的正确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总结前人的经验,不断将之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人民出版社2002.
3.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
4.
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