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西游记》教学反思
![《西游记》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6cac6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c.png)
《西游记》教学反思《西游记》教学反思1在上这节课之前,着实让我苦恼,由于对于《西游记》这本书,我也只看过一遍,把握的也不是很好。
好在这本名著,早就被翻拍成电视,对于里面的人物性格,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在结合书本的基础上,我预备了这堂课。
至于同学,他们通过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更深化了解了《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宠爱祖国绚烂历史文化的情感。
本次教学能通过创设同学生疏而感爱好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沟通语文学习的课内外渠道,在同学读整本书的基础上,阅读精彩片段,并调动同学的情感体验,谈谈自己宠爱的`人物形象及理由;通过与名著中人物的对话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最终,我想谈谈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忽视了孩子的思维模式,没有放开思路让孩子充分想象理解,过于牵引,总想着把自己对人物的感悟全方位的塞给同学。
《西游记》教学反思2学期已近尾声,今日我也将这学期的新授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册书的最终一篇是同学最生疏的,也是最感爱好的课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决不移、机智勇敢、擅长识别敌人阴谋的斗争精神。
课文故事性强,同学乐于学,适合于同学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取经来到山前,三打白骨精,被师父赶回花果山。
其中其次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叙述白骨精分别变成村姑、老婆子、老头儿都被孙悟空识破。
三打白骨精,情节类似,但叙述上有变化,避开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
学校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令同学熟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才智,逐步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植宠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独立阅读的力气,留意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展共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ea8163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c.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1200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故事大纲。
2.能正确区分故事中主要人物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3.引导幼儿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并进行反思。
4.通过自由活动、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西游记》故事大纲介绍。
2.人物角色及性格分析。
3.幼儿手工制作:小猪八戒面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老师播放《西游记》动画片片段,鼓励幼儿观察画面并口述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2.故事介绍:老师简单介绍《西游记》故事大纲,可以借助图书、口头讲解等方式。
3.人物角色及性格分析:老师依次介绍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四个主要人物,并贴心地让幼儿展开讨论:(1)孙悟空:聪明、机智,善于变化;但也十分傲慢、不拘小节。
(2)猪八戒:贪吃、好色,懒惰;但也够直爽、善良。
(3)唐僧:严谨、谨慎,为人正直;但也太过追求平和而显得有些胆小。
(4)沙僧:安静、优雅,心灵细腻;但也没什么特征、容易被忽略。
4.讨论反思:老师导引幼儿思考,可以开展以下问题:(1)孙悟空的傲慢与机智哪种更重要?(2)猪八戒的贪吃与好色能否与他的善良相和谐地共存?(3)唐僧的追求平和与胆小是否有时有些矛盾?(4)沙僧为什么显得不够突出?这部分可以采取幼儿自由探究、集体讨论的方式。
5.手工制作:教师带领幼儿制作小猪八戒面具。
6.课程结束: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四、教学反思:1.有趣生动的动画片引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和好奇心。
2.人物情感价值评价不应仅概括为“优点”或“缺点”,要考虑到多种方面交错影响的复杂性,引导幼儿进行深层思考。
3.制作面具等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更全面的故事情境理解。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445439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a.png)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听讲2.故事阅读3.讨论交流4.小组合作5.绘画创作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名著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知道《西游记》的哪些内容。
学习1.分小组阅读《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并总结出主要内容。
2.分组讨论,挑选出最精彩的故事情节分享给全班。
合作创作1.要求学生将故事情节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2.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创作。
总结1.学生展示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感想。
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情节最能吸引人。
学习1.选取精彩的故事情节进行阅读,并分小组讨论。
2.让学生讲解每个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
合作创作1.小组内合作创作故事情节插图或剧本。
2.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创作。
总结1.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插图或剧本,并分享自己的感想。
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比较感兴趣,会积极地思考和讨论。
但是在合作创作的时候,有些学生可能不会很好地协作,需要老师更好地引导和配合。
同时,故事的阅读和讨论也需要老师更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完成教学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815af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8.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西游记》的第五、六章,详细内容包括: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等经典故事情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情节,认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
2.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勇敢、团结、克服困难的精神。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情节,体会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复述故事大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西游记》故事插图、PPT、视频资料。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西游记》动画片片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西游记》的兴趣。
2. 讲解故事:结合教材插图和PPT,详细讲解《西游记》第五、六章的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3. 例题讲解: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例,分析故事中的勇敢、智慧、团结等品质。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西游记》2. 主要角色: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3. 经典故事情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情节。
答案示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四人路过一座山,遇到了一个妖怪白骨精。
白骨精想要吃掉唐僧,孙悟空三次识破白骨精的伪装,最终打败了白骨精,保护了师傅。
2. 作业要求:语言流畅,表达清晰,故事情节完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48b3b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3.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教案:《西游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文学故事》单元,具体为第五章《西游记》的故事内容。
本章节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神奇冒险故事,包括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沙僧夺经等经典情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故事情节,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团结、勇敢、智慧等品质。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故事情节,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
难点:分析故事情节中所展现的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课件、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游记》的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包括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沙僧夺经等经典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脉络。
3. 人物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如孙悟空的勇敢、聪明,猪八戒的懒惰、贪吃,沙僧的忠诚、踏实等,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物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会取长补短。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个情节最有趣?为什么?”“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请说明原因。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唐僧师徒四人之一,你会如何面对取经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各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西游记》故事情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沙僧夺经等人物性格:孙悟空——勇敢、聪明;猪八戒——懒惰、贪吃;沙僧——忠诚、踏实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53e5f7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b.png)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背景《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
因此,在中国的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往往会以《西游记》为主题进行教学。
在大班教学中,《西游记》也是很受欢迎的选择之一。
本次大班主题教学以《西游记》为主题,旨在通过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推广这部经典作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认识其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能通过阅读、剪纸、影视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和感受《西游记》中的困难、挑战和思想。
3.学习和掌握《西游记》相关的知识,包括文学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等。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4.引导学生通过创作、模仿、积累等方式,提高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阅读《西游记》1.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年代、背景等基本信息,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有所认识。
2.阅读《西游记》中的经典章回,精选一些篇章进行解读和点评。
例如,《盘丝洞》、《芭蕉洞》等,通过分析情节和人物形象,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3.进行角色扮演和排练,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西游记》中人物的个性和形象。
制作剪纸作品1.分享关于《西游记》的图书、图片、卡通片、电影等多种资源,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场景和人物。
2.让学生选取感兴趣的人物和场景,运用剪纸技巧制作出来,以此表达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悟。
观看电视剧和电影1.挑选几部较为经典的电视剧和电影,例如《西游记》电视剧、电影《大闹天宫》等,进行观看和比较。
2.通过对观看结果的分析和结合如何讲好一篇故事等课题,分小组让学生假设自己是编剧,并写出一部对《西游记》的重新解读和创作。
诵读和辩论1.给学生提供《西游记》中的经典诗句和名言警句,让学生进行背诵和解释,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提高语文水平。
2.按照一定比例分组,进行切题辩论,如“为什么不应该教孩子看《西游记》”以及“为什么现代人还要看《西游记》”等,帮助学生理性思考和表达。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302d0e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b.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1. 教学目标•熟悉《西游记》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友谊、勇敢、信任等感情,促进幼儿的德育教育。
2. 教学内容2.1 故事学习•故事梗概:讲述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四人取经路上历经磨难、与妖魔斗智斗勇的故事,最终取得真经。
2.2 主题活动•团队合作游戏:模拟取经路上,学生分组完成水火不容的难关;•制作手抄本:学生亲手制作《西游记》手抄本,展示在班级角落;•角色扮演:小组分别扮演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等角色,并表演故事片段。
2.3 阅读指导•小组阅读:将学生分组阅读《西游记》故事片段;•大班共读: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整个故事,学生跟随老师口述跟读。
3. 反思与总结在本次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对《西游记》进行教学,使学生受到多样化的教育影响,增强他们对《西游记》的认识度和兴趣度。
在团队合作游戏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分工合作的能力,通过制作手抄本,学生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角色扮演环节中,学生从角色入手,更好地理解了故事情节。
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阅读中,学生分组可能过于随意,导致阅读效果不如预期,下一次我们会更加提前和深思熟虑地安排学生分组。
此外,在制作手抄本的过程中,由于时间不足,学生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一次我们会适当延长时间或调整制作方式,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实现想象与实现的统一。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收获颇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发挥自身优势与特点,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dd278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0.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西游记》的第四章,内容包括:了解《西游记》的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学习唐僧师徒四人的特点和品质,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西游记》的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掌握唐僧师徒四人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团队意识,提高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唐僧师徒四人的特点和品质。
教学重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西游记》故事挂图、唐僧师徒四人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引起幼儿对《西游记》的兴趣。
2. 讲解:《西游记》的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重点讲解唐僧师徒四人的特点。
3. 实践: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情节。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孙悟空智斗红孩儿的例子,让幼儿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泥制作唐僧师徒四人,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西游记》2. 内容: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特点及故事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西游记》的插画,标注出唐僧师徒四人。
2. 答案:幼儿完成插画,正确标注唐僧师徒四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不同幼儿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阅读《西游记》其他章节,了解更多故事情节。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6.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趣味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大班音乐教案儿歌《西游记》
![大班音乐教案儿歌《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c2e80f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e.png)
大班音乐教案儿歌《西游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
2.学会演唱《西游记》儿歌,感受音乐的美妙。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西游记》儿歌。
2.了解《西游记》中的角色和故事。
三、教学难点1.儿歌中的节奏和旋律。
2.《西游记》故事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引导学生关注音乐。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西游记》的了解。
(二)教学儿歌1.教师展示《西游记》儿歌的歌词,引导学生熟悉歌词。
歌词:唐僧骑马,沙和尚挑担,孙悟空跟着,猪八戒后面,西游记,西游记,取经路上真热闹,妖怪多,险象环生,四人同心协力,战胜妖魔,取得真经,造福人间。
2.教师逐句教唱,注意节奏和旋律。
3.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分组练习。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角色扮演1.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2.各小组讨论如何表演自己的角色,包括动作、表情和台词。
3.各小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并给予评价。
(四)故事讲解1.教师简要讲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和故事片段。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西游记》中的正能量,如勇敢、智慧、团结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演唱《西游记》儿歌,并讲述《西游记》的故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演唱《西游记》儿歌,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发音和节奏,确保儿歌的演唱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演唱儿歌,还了解了《西游记》中的正能量,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儿歌中每个角色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唐僧的部分,他的旋律温柔而庄重,是不是和他的角色性格很匹配呢?”“谁知道孙悟空的特长是什么?他有哪些著名的武器和技能?”“谁能告诉我《西游记》中,唐僧他们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教学难点:1.儿歌中的节奏和旋律教学,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我们来拍拍手,感受一下这句歌词的节奏,是不是有点像孙悟空的步伐轻盈跳跃?”“现在我们一起唱这一段,注意孙悟空的部分要有力量感,而沙和尚的部分则要沉稳一些。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adc767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b.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教案:《西游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西游记》第五十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教学内容包括:孙悟空与唐僧一行人在取经路上遇到白骨精,白骨精变化成不同形象企图吃掉唐僧,孙悟空识破并打败白骨精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领悟到正义必胜,邪恶必败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认识孙悟空、唐僧等人物形象。
难点:学生能够领悟到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培养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西游记故事书、孙悟空、唐僧等人物形象图片。
学具:学生阅读记录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讲述《西游记》的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阅读《西游记》第五十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3. 分享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4.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情景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扮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西游记》第五十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西游记》第五十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拓展延伸: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其他故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更多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西游记》第五十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这一章节详细描绘了孙悟空与唐僧一行人在取经路上遇到白骨精,白骨精变化成不同形象企图吃掉唐僧,孙悟空识破并打败白骨精的故事。
通过这一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领悟到正义必胜,邪恶必败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 学生能够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及反思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0e76d7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1.png)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以《西游记》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达对这部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七章《故事与绘画》中的第一节“西游记人物绘画”,详细内容为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特点,学习人物绘画技巧,并创作一幅以《西游记》人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故事情节,认识并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人物特点的能力,提高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特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分析《西游记》人物形象,学习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西游记》故事视频、人物图片、绘画工具等。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水彩笔、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西游记》故事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课程内容讲解(10分钟)(1)简要介绍《西游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形象。
(2)分析《西游记》人物特点,如孙悟空的聪明勇敢、猪八戒的憨厚可爱等。
3. 绘画技巧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绘画步骤,讲解绘画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绘画基本技巧。
4. 创作实践(15分钟)(1)学生自主选择《西游记》中的人物进行绘画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西游记》人物绘画2. 人物特点: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3.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西游记》人物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点:人物形象特点、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西游记》人物特点,引导学生创作绘画作品,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0c254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7.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2. 《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旨,断魔归本合元神。
详细内容包括:孙悟空的出生、求学、大闹天宫等精彩故事情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师重道,团结互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西游记》中的古典文学表达方式和内涵。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故事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孙悟空出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两个章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经典片段,讲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创作自己的小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西游记》2. 主要内容:孙悟空的出生孙悟空求学大闹天宫3. 重点词汇:灵根、菩提、大闹天宫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西游记》内容,编写一个以孙悟空为主角的小故事。
2. 答案示例:孙悟空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位神仙。
神仙告诉他,要学会尊师重道,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孙悟空虚心请教,终于学到了很多本领,成为了一位英勇善良的猴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西游记》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价值观。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章节,深入了解这部古典名著。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分享,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99ff13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2.png)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教案简介本教案针对大班儿童开展的主题教学活动,以经典文学作品《西游记》为背景,旨在引发儿童对于中国文化和传统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培养儿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提高儿童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西游记》整套读物。
•PPT幻灯片或故事卡片。
•音乐和视频资源。
教学活动活动一:《西游记》故事简介1.准备PPT或故事卡片,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并介绍主要人物形象。
2.播放一段与《西游记》相关的音乐。
3.与儿童一起讨论他们对于《西游记》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二:《西游记》角色扮演1.将儿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西游记》中的角色进行扮演。
2.各小组展示扮演的角色形象,并简单介绍该角色的特点和故事中的重要经历。
3.整合各小组的扮演片段,进行一次合作剧场表演。
活动三:《西游记》人物造型艺术1.鼓励儿童使用纸张、彩笔等材料,创作《西游记》中的人物造型。
2.提供相关人物的图片和描述,帮助儿童理解角色形象,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将儿童的作品展示在教室中,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表达。
活动四:《西游记》绘本绘制1.引导儿童收集《西游记》的绘本,分析其故事情节和画面呈现方式。
2.鼓励儿童自行绘制一本属于自己的《西游记》绘本,并通过绘画和文字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整理和装订儿童的绘本,形成一个班级的《西游记》图书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西游记》主题教学活动,儿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1.教材选择:《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故事情节较复杂,对于大班儿童来说可能有些困难。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更贴近儿童生活和容易理解的故事作为教材。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7a3134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9.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认得紧要人物形象。
2.培育幼儿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本领。
3.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文化,培育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得和感恩心情。
4.激励幼儿表达本身的想法和感受,培育幼儿的思维本领和口头表达本领。
5.在幼儿园党支部的引领下,通过语言艺术的教育,促进幼儿的思想文化的充实,为幼儿园教育注入新的元素。
【教学准备】《西游记》相关的图片、书籍、卡片等资源、录音设备、幻灯片等教具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以《蜘蛛精2018》短视频为启蒙,让同学们首先感受和了解西游记里的“蜘蛛精”的这个形象(观看时间不超过3分钟)。
2.以《如来神掌》影视剧片段为过渡,激发幼儿对于《西游记》的喜好,如何表现出西游记中的神话形象与主人公形象等,进而引出幼儿各自对于西游记的认知与想象。
二、情境导入让小伙伴先看一看幻灯片中的图片,说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引出察看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认得紧要人物形象的目的。
三、教学打开1.口头阅读《西游记》第一回,了解孙悟空的背景及其特点。
2.分角色小组表演孙悟空和平天大圣部分章节,加深对于孙悟空形象的认得与理解。
3.听读正文篇章,尤其注意对于西游记中神话文化的阐述。
4.通过察看图片,同学描述、概括画面的关键信息,说启程现的形象与情节,激发幼儿对于神话文化的渴望。
四、语言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们共同书写《西游记》中的故事,运用所学语言,尝试表达与共享本身的看法和想法。
【评价与反思】通过《西游记》教学过程,幼儿们对于中国古代神话文化、传统文化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得,同时激发了幼儿对于阅读、思考、表达的本领。
但是,针对西游记这类文学作品的宏大情节、多而杂人物形象、耐读性等,孩子们已然稚嫩而带有确定走神的弱点,需要不断的引导与激励。
同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在语言艺术的从容与生花中注入新的元素,加强幼儿的想象力、制造力。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反思《西游记》(三篇)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反思《西游记》(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5473f05022aaea988f0f15.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反思《西游记》(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反思《西游记》一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反思个师傅个徒弟二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反思时装表演三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反思《西游记》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引导幼儿欣赏连环画中主要的人和物画得大一些并画在主要位置的画面布置;帮助幼儿发展构图能力。
引导幼儿通过对连环画单页画面与整个故事关系的探讨,知道连环画是由多幅画面构成的。
引导幼儿感受连环画形象鲜明、色彩明快、线条清晰的特征。
活动目标:1.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内在联系,学习创作连环画。
2.大胆构图,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3.协商、合作完成连环画的创作。
重难点分析:大胆构图,创作连环画.活动准备:1.幼儿在阅读区阅读过《西游记》的连环画。
2.画纸、水彩笔、油画棒、订书机等材料。
3.《西游记》连环画一本。
4.背景音乐《一个师傅仨徒弟》活动过程:1.介绍连环画的制作步骤,激发幼儿创造连环画的兴趣。
教师出示《西游记》连环画,引导幼儿讨论:连环画图书由几部分构成,与单幅的图画有什么区别,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教师介绍制作步骤:先将自己想要创作的故事分成几幅图画,逐幅绘制,标上页码,定起来即成连环画。
3.指导幼儿创作连环画。
4.启发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想要创作的连环画内容。
5.指导幼儿在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连环画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合理分解画面,同时指导幼儿注意画面形象要前后一致。
6.分享作品。
引导幼儿集体或小组相互展示自己的连环画作品,讲解故事内容。
未完成的幼儿可以继续在区域活动中制作。
活动反思:连环画孩子们只接触过一次,画的是十一的假期趣事,挺有意思,培养孩子的叙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记得当时孩子叙事的很好,跟画的内容压很相佛,本节课主要让孩子画《西游记》中的典故,本身孩子就对西游记很感兴趣,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欢的人物,共画了四张,时间有点长,但孩子们非常认真,花的也非常好。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反思个师傅个徒弟二《一个师傅仨徒弟》是我国动画片《西游记》的片尾曲。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bb325b6a0116c175f0e48a1.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在关擦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西游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在关擦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
2、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一、回忆故事,引出故事中的角色。
1、听音乐回忆故事《金猴降妖》,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2、这4人是着名的故事《西游记》中的人物。
二、观察脸谱,了解特征并尝试绘画。
1、出示一组猴子脸谱,找出孙悟空,说出理由。
2、观察人物不同特征后再找共有的特征,对应相关文字放脸谱。
3、小结:京剧脸谱会把任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4、你喜欢里面的谁?怎么画,才能让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你画的是谁?5、介绍辅助材料,能自己画的孩子自己画,需要材料帮助的请自己选择,记住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共有的地方。
6、幼儿作画。
教师观察、引导。
7、交流展示作品:请相关幼儿的作品带上来一起展示。
教师讲评。
三、出示妖怪,引发表演故事的兴趣。
取经的4人齐了,如果要表演这个故事还缺谁?教学反思: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紧箍咒和芭蕉扇,并通过提问,让幼儿回想起紧箍咒和芭蕉扇的样子和特征,同时做了小结。
紧箍咒的形状像个圆圈,是金色的;芭蕉扇的形状像一个葫芦,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纹图案。
小百科:《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
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幼儿园大班语言西游记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0d69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5.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西游记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西游记故事简介。
2.西游记主要人物介绍。
3.西游记中的景点和事件。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形式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四、教学准备1.西游记故事书籍或故事卡片。
2.西游记故事道具(如帽子、衣服等)。
3.提前准备一些西游记相关的图片或卡片作为展示使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西游记故事简介1.引入:展示一些西游记的图片或卡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介绍:讲解西游记故事的背景和基本情节,向幼儿呈现整个故事框架。
3.讨论:给幼儿提问,引导他们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场景和事件。
第二课:西游记主要人物介绍1.图示:展示西游记主要人物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看图猜人物并说出自己的猜测。
2.介绍:逐个介绍主要人物,包括他们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和名字。
3.角色扮演:分配角色,让幼儿扮演不同的人物,并通过对话展示他们对人物的理解。
第三课:西游记中的景点和事件1.展示:展示一些西游记中的著名景点和事件的图片或卡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2.探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卡片,描述其中的景点和事件,并用幼儿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合作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景点或事件进行表演,让幼儿通过合作游戏加深对西游记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绘本故事补充:找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西游记绘本,让幼儿自己阅读或与其他同伴一起阅读,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2.制作手偶剧:让幼儿使用纸板、颜料和剪刀等材料制作西游记主要人物的手偶,然后进行自由演绎或角色扮演。
3.设计西游记迷宫:让幼儿设计并绘制一个以西游记故事为背景的迷宫,让其他幼儿通过解谜找到出口,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2953c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3.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经典名著《西游记》部分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唐僧被妖怪捉去等经典故事情节。
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认识主要角色,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2. 通过故事讲述,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如勇敢、智慧、团结、友爱等。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西游记》中的道德观念,如勇敢、智慧、团结、友爱等。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角色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西游记故事插图、角色头饰、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西游记》主题曲,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教师用插图、挂图等教具,讲述《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道德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4. 例题讲解:讲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孙悟空的勇敢和智慧。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
7. 作业布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西游记》故事。
六、板书设计1. 《西游记》2. 内容: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唐僧被妖怪捉去等经典故事情节。
3. 插图:角色插图、故事场景插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讲述《西游记》中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因为孙悟空勇敢、聪明,他用智慧打败了白骨精,救了师傅和师弟们。
2. 作业题目: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7e1ce7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7.png)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欣赏古代小说的英语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能够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古代小说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短视频等形式介绍《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兴趣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阅读:老师给学生发放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后,让学生回答阅读理解问题。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问题。
“你最喜欢这个故事的哪个角色?你为什么?你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等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话题。
4.分析:老师根据学生的分组讨论情况来展开分析,让学生了解电视剧、电影、小说的区别以及本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
5.综合:老师将所有的信息统合起来,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讲解,让学生对小说内容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阅读教学,我认为学生很喜欢听故事和读小说。
这次我们选择的是《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很经典的小说,不仅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情节,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人物。
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图片一些小视频的介绍让他们对《西游记》产生了兴趣,能够受到老师的引导,发掘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广泛参与的形式也让学生表达出很多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的思路更加灵活,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学生阅读后,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段落,老师能够更好的分析这个故事和人物。
最后,在全面介绍和讲解过程中,老师又给了学生很多细节性的知识点,全面化的教育让学生从更多方面对《西游记》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总之,通过本次阅读《西游记》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书习惯、信息获取、思考和判断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让我明白了阅读教学这一环节的重要性。
大班益智教具西游记教案反思
![大班益智教具西游记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c5f46b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9.png)
大班益智教具西游记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大班益智教具《西游记》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通过使用益智教具《西游记》,激发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帮助学生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步骤和活动:1. 导入活动:引入《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通过图片、故事简介或角色介绍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 提问学生对于《西游记》的了解程度,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喜爱之处。
2. 益智教具介绍:- 展示益智教具《西游记》的各个部分和规则。
- 解释游戏的目标和规则,确保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游戏。
3. 游戏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例如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 学生根据游戏规则,通过掷骰子、移动棋子等方式前进,完成各种任务和挑战。
- 学生在游戏中可以互相合作、交流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反思讨论:- 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 提问学生对于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解决方法。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提高。
教案评价和改进:1. 教案的导入部分可以更加生动有趣,例如通过故事演绎、角色扮演或视频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度。
2. 游戏活动可以设计更多的合作任务和挑战,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在反思讨论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游戏中的策略和决策过程,以及如何将游戏中的经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总结:通过益智教具《西游记》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和理解经典文学作品,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案的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的参与和思考,以及提供反思和讨论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案可以不断进行评价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在关擦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西游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关擦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
2、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一、回忆故事,引出故事中的角色。
1、听音乐回忆故事《金猴降妖》,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
2、这4人是着名的故事《西游记》中的人物。
二、观察脸谱,了解特征并尝试绘画。
1、出示一组猴子脸谱,找出孙悟空,说出理由。
2、观察人物不同特征后再找共有的特征,对应相关文字放脸谱。
3、小结:京剧脸谱会把任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4、你喜欢里面的谁?怎么画,才能让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你画的是谁?
5、介绍辅助材料,能自己画的孩子自己画,需要材料帮助的请自己选择,记住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共有的地方。
6、幼儿作画。
教师观察、引导。
7、交流展示作品:请相关幼儿的作品带上来一起展示。
教师讲评。
三、出示妖怪,引发表演故事的兴趣。
取经的4人齐了,如果要表演这个故事还缺谁?
教学反思:
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紧箍咒和芭蕉扇,并通过提问,让幼儿回想起紧箍咒和芭蕉扇的样子和特征,同时做了小结。
紧箍咒的形状像个圆圈,是金色的;芭蕉扇的形状像一个葫芦,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纹图案。
小百科:《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
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