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场地类别

合集下载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和土壤类别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和土壤类别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和土壤类别工程类别:工程类别的标准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标准一、项目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工业建筑、单层厂房跨度m>24>18>12≤12檐高m>20>15>9≤9多层厂房面积m>8000>5000>3000≤3000檐高m>36>24>12≤12民用建筑住宅层数层>24>15>7≤7面积m>12000>8000>3000≤3000檐高m>67>42>20≤20公共建设层数层>20>13>5≤5面积m²>12000>8000>3000≤3000檐高m>67>42>17≤17特殊建筑I级II级III级IV级构筑物烟囱高度m>100>60>30≤30水塔高度m>40>30<30砖水塔筒仓高度m>30>20≤20砖水塔贮池容量m3>2000>1000>500≤500注:名词界之:1.跨度: 指按设计图标注的相邻纵向定位轴线的距离。

2.檐高: 指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至檐口滴水的垂直距离。

3.面积: 指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的单位工程建筑面积。

4.层数: 指建筑物的分层数(不含地下室)。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层和屋顶水箱闻、楼梯间、电梯机房也不计算层数。

5.公共建筑: 指医院、宾馆、综合楼、办公楼、教学楼、候机楼、车站、客运楼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6.特殊建筑: 指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吠馆、展览馆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二、工程类别标准的说明:以上各项工程分类均按单位工程划分。

12.住宅及公共建筑符合表中两个条件方可执行本标准,其余符合表中的任一个条件即可执行本标准。

3.室外管沟、化粪池、围墙、按四类标准执行,挡墙按市政定额的划分标准执行。

[精品文档]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精品文档]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3.1.2 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4) 地形地貌复杂;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4)地形地貌较复杂;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 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 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4)地形地貌简单;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注:1 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第3.1.3 条亦按本方法确定地基等级;2 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确定。

3.1.3 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地基等级: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1)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2)严重湿陷、膨胀、盐渍、污染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1)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2)除本条第1 款规定以外的特殊性岩土。

3 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1)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2)无特殊性岩土。

3.1.4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按下列条件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与方法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与方法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与方法1. 什么是建筑场地类别?在咱们聊建筑的时候,首先得明白一个事,那就是“建筑场地类别”这个概念。

这就像是给不同的地方贴上标签,告诉大家这里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说白了,建筑场地类别就是根据地块的性质、环境、用途等来进行的分类。

你想啊,就像去饭店点菜,有的地方主打火锅,有的地方是自助餐,不同的场地有不同的“菜单”。

那这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这就得看看环境、法律规定和经济效益这几方面了。

2. 场地划分的依据2.1 自然条件首先,自然条件是个重要的因素。

比如说,你在一块山坡上想建个高楼大厦,这可就有点“天方夜谭”了。

山坡不稳定,容易滑坡,那可是个危险的“火坑”。

所以,场地的地形、土壤质量、地下水位等自然条件,都是得好好考量的。

再说了,如果你的地块在个风口浪尖的地方,风一吹,楼就摇,那你可得想清楚了。

2.2 社会经济条件其次,社会经济条件也不能忽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个繁华的商业区,周围都是人来人往,建个购物中心肯定是“恰到好处”。

但如果你在个偏远的地方,那恐怕就得考量一下人流量和经济回报。

毕竟,投资可不是小事,心血来潮可不行,得有个长远的计划。

这时候,地块的可开发性、市场需求和区域发展规划都得一起算进去,像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得慢慢解。

3. 场地划分的方法3.1 法规和标准那么,咱们聊聊具体的方法吧!第一步,看看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这就像考试前复习,得先明白考纲是什么。

有些地方可能有特定的建筑法规,限制你的高度、面积,甚至外观,真是“束缚之手”。

这些法规是为了保护环境、维护城市形象,让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避免“火上加油”的局面。

3.2 专家评估接下来,别忘了请专家评估!就像你去医院看病,当然得找医生,建筑这块也是一样。

专业的建筑师、规划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提供建议。

他们就像是建筑界的“神算子”,能帮你看出很多潜在的问题和机会。

总之,专家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听听他们的想法,能避免很多弯路。

场地类别文档

场地类别文档

场地类别概述场地类别是指根据用途和特点对场地进行分类和归类的一种方式。

不同的场地类别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对于场地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档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场地类别,包括体育场馆、会议场地、娱乐场所和公共场所,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要求。

1. 体育场馆体育场馆是专门用于举办体育比赛、训练和其他相关活动的场所。

它们通常设有运动器材、观众席和其他必要的设施,以满足运动员和观众的需求。

体育场馆可以分为室内体育馆和室外体育场,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场地。

1.1 室内体育馆室内体育馆是指建筑物内部专门用于举办体育活动的场所。

它们通常设有标准的体育场地、观众席、更衣室、设备存放室等。

室内体育馆通常适用于一些室内项目,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1.2 室外体育场室外体育场是指在室外空地上专门用于举办体育活动的场所。

它们通常设有标准的体育场地、看台、跑道等。

室外体育场适用于一些室外项目,如足球、田径、网球等。

2. 会议场地会议场地是指用于举办各类会议和商务活动的场所。

它们通常设有会议厅、讲台、演讲设备、座位等。

会议场地的要求包括舒适的座位、良好的声音效果、充足的空间等。

2.1 会议厅会议厅是主要用于大型会议的场所,一般具有大型投影设备和音响设备,以便于演讲和展示。

会议厅的座位布置通常为阶梯式,以便于观众观看演讲者。

2.2 会议室会议室一般用于小型和中型会议,一般会配备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和白板等。

会议室的座位布置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会议形式。

3. 娱乐场所娱乐场所是指用于提供各种娱乐活动和消遣方式的场所。

它们通常设有娱乐设施、舞台、灯光和音响设备等,以满足人们对娱乐和休闲的需求。

3.1 游乐园游乐园是指集合了各种游乐设施的场所,如过山车、旋转木马、云霄飞车等。

游乐园通常会划分不同的区域和主题,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游客。

3.2 影院影院是专门用于放映电影的场所,设有专业的影音设备和座位。

工程类别 环境类别 场地类别 土壤类别

工程类别 环境类别 场地类别 土壤类别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土壤类别工程类别:一,工程类别的标准一、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标准项目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工业建筑单层厂房跨度m >24 >18 >12 ≤12檐高m >20 >15 >9 ≤9多层厂房面积㎡>8000 >5000 >3000 ≤3000檐高m >36 >24 >12 ≤12民用建筑住宅层数层>24 >15 >7 ≤7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檐高 m >67 >42 >20 ≤20公共建设层数层>20 >13 >5 ≤5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檐高m >67 >42 >17 ≤17特殊建筑 I级 II级 III级 IV级构筑物烟囱高度m >100 >60 >30 ≤30水塔高度m >40 >30 ≤30 砖水塔筒仓高度m >30 >20 ≤20 砖水塔贮池容量m3 >2000 >1000 >500 ≤500注:一、名词界之:1.跨度:指按设计图标注的相邻纵向定位轴线的距离。

2.檐高:指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至檐口滴水的垂直距离。

3.面积:指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的单位工程建筑面积。

4.层数:指建筑物的分层数(不含地下室)。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层和屋顶水箱间、楼梯间、电梯机房也不计算层数。

5.公共建筑:指医院、宾馆、综合楼、办公楼、教学楼、候机楼、车站、客运楼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6.特殊建筑:指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二、工程类别标准的说明:1.以上各项工程分类均按单位工程划分。

2.住宅及公共建筑符合表中两个条件方可执行本标准,其余符合表中的任一个条件即可执行本标准。

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建筑场地类别折叠编辑本段场地分类折叠场地土类别分类场地土系指构造物所在地的土层。

可分为四类:Ⅰ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

Ⅱ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250kPa的粘性土。

Ⅲ类场地土: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 ≤250kPa的粘性土和[σ0]≥130kPa的填土。

Ⅳ类场地土:淤泥质土,松散的细、粉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 折叠场地类别分类与场地土类型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年版条: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同时条具体规定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双参数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等四个类别的定值范围。

这是与GBJ11-89规范的一个明显区别(GBJ11-89第条规定:建设场地的类别,应根据建筑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年版条规定了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确定的几条标准:(1)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距离确定;(2)下卧岩土层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土的剪切波速倍时,覆盖层厚度可按地面至该下卧层顶面的距离取值。

但这一规定只适用于这种硬土层埋深大于5m的情况;(3)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本人理解:此时计算厚度不剔除,剪切波速用上下土层的)。

(4)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层中剔除。

4、现在好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场地类别的划分,仍沿用GBJ11-89规范“应根据建筑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划分规定,这里显然有一个理解问题。

GB50011-2008年版条之表是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结合当地经验,根据地岩土名称与性状,划分土质的类型和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覆盖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

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折叠编辑本段场地分类折叠场地土类别分类场地土系指构造物所在地的土层。

可分为四类:I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

□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a 0]〉250kPa的粘性土。

川类场地土: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a 0] < 250kPa的粘性土与[a 0] >130kPa的填土。

W类场地土:淤泥质土,松散的细、粉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地基土容许承载力[a 0] 折叠场地类别分类与场地土类型1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 年版4、1 、2 条: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与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同时4、1 、6 条具体规定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与“场地覆盖层厚度” 双参数划分为I类、□类、川类、W类等四个类别的定值范围。

这就是与GBJ11-89 规范的一个明显区别(GBJ11-89 第3、1 、5 条规定:建设场地的类别,应根据建筑场地土类型与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 年版4、1 、4 条规定了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确定的几条标准:( 1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土层顶面距离确定;(2)下卧岩土层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土的剪切波速2、5倍时,覆盖层厚度可按地面至该下卧层顶面的距离取值。

但这一规定只适用于这种硬土层埋深大于5m 的情况;(3)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本人理解:此时计算厚度不剔除,剪切波速用上下土层的)。

(4)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层中剔除。

4、现在好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场地类别的划分,仍沿用GBJ11-89 规范“应根据建筑场地土类型与场地覆盖层厚度” 的划分规定, 这里显然有一个理解问题。

场地类别与场地土类型

场地类别与场地土类型

场地类别与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地段划分(发表于2010.6.30;2012.9.6按GB50011-2010版修改)一、场地类别与场地土类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1.2: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1.6 :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划分为四类,其中I类分为I0、I1两个亚类。

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1.6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特征周期。

(强制性条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第3.1.5条: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并且符合表3.1.5的规定。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1.6条规定了建筑的场地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双参数为划分标准。

这一条(包括整个GB50011规范版本)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有一个明显区别,就是用“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取代了GBJ11-89规范第3.1.5条中的“场地土类型”。

现在好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钻孔波速测试报告中,对场地类别的评述或划分,仍沿用GBJ11-89规范“应根据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划分标准,显然有一个理解问题:GB50011-2010(包括整个GB50011规范版本)4.1.3条之表4.1.3:指的是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结合当地经验,根据地岩土名称与性状,划分土的类型和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至于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可在此基础上进行。

如果确实要确定场地土类型(现在不少勘察任务委托书中有这个要求),那也只能一层一层的确定了。

哪怕是单一土层(尽管其剪切波速就等于等效剪切波速),报告中也不应叙述为“场地土类型为××土,场地类别为××类”。

一类二类三类场地的划分

一类二类三类场地的划分

一类、二类、三类场地的划分主要依据不同场地条件对建设工程的影响程度和复杂程度。

一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

二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25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

三类场地土: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250kPa 的粘性土和粉土。

在地震工程学中,一类场地指岩石、坚硬土和未液化砾石、碎石、卵石场地;二类场地指中等风化、微风化的坚硬岩、较坚硬岩和中密以上碎石场地;三类场地指松散坚硬岩、较坚硬岩、密集和中密碎石场地。

总的来说,一类、二类、三类场地的划分是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进行的,以确保建设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专业人士。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确定一、土地使用规划要求土地使用规划是国家对土地的分区和利用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划要求,确定不同土地用途的分区。

一般来说,土地使用规划要求中明确了各个区域的用地类型,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根据这些要求,可以初步确定建筑场地的类别。

二、场地的自然条件场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土地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方面的特点。

不同的自然条件对于建筑的选择和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地形条件可能会决定建筑的朝向和高度限制;地质条件可能会对地基的承载力产生影响;水文条件可能会对排水系统的设计产生影响等。

因此,需要对场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以便确定建筑场地的类别。

三、土地可利用率土地可利用率是指场地上能够容纳建筑物的比例,它通常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限制。

一般来说,低可利用率的场地适合建设大型建筑物,而高可利用率的场地适合建设小型建筑物。

因此,在确定建筑场地类别时,需要考虑土地可利用率的限制。

四、人口和社会经济需求人口和社会经济需求是决定建筑场地类别的重要因素。

根据人口的规模和分布、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可以确定建筑场地的类型。

比如,人口密集的地区需要建设住宅区和商业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需要建设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需要建设旅游景区等。

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当前社会对建筑场地的关注点之一、在确定建筑场地类别时,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例如,需要避免建设在生态敏感区域,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建筑场地类别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土地使用规划要求、场地的自然条件、土地可利用率、人口和社会经济需求以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和权衡,可以确定最合适的建筑场地类别,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土壤类别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土壤类别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土壤类别工程类别:一,工程类别的标准一、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标准项目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工业建筑单层厂房跨度m >24 >18 >12 ≤12 檐高m >20 >15 >9 ≤9多层厂房面积㎡>8000 >5000 >3000 ≤3000 檐高m >36 >24 >12 ≤12民用建筑住宅层数层>24 >15 >7 ≤7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檐高 m >67 >42 >20 ≤20公共建设层数层>20 >13 >5 ≤5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檐高m >67 >42 >17 ≤17特殊建筑 I级 II级 III级 IV级构筑物烟囱高度m >100 >60 >30 ≤30水塔高度m >40 >30 ≤30 砖水塔筒仓高度m >30 >20 ≤20 砖水塔贮池容量m3 >2000 >1000 >500 ≤500注:一、名词界之:1.跨度:指按设计图标注的相邻纵向定位轴线的距离。

2.檐高:指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至檐口滴水的垂直距离。

3.面积:指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的单位工程建筑面积。

4.层数:指建筑物的分层数(不含地下室)。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层和屋顶水箱间、楼梯间、电梯机房也不计算层数。

5.公共建筑:指医院、宾馆、综合楼、办公楼、教学楼、候机楼、车站、客运楼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6.特殊建筑:指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二、工程类别标准的说明:1.以上各项工程分类均按单位工程划分。

2.住宅及公共建筑符合表中两个条件方可执行本标准,其余符合表中的任一个条件即可执行本标准。

场地类别划分标

场地类别划分标

场地类别划分标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空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场地从最初的单一用途发展到现今多种多样的用途,其类别也随之发展,即场地类别划分标准。

各种场地类别都有各自特色,可以根据多种因素,如地型、地貌、地形、植被、气候、水源、功能和形式等,将它们分类。

一般而言,人们根据场地的功能性和视觉性,将场地划分为公共领域、工业领域、政府领域三大类。

其中,公共领域划分为公共场地、休闲娱乐场地、体育场馆场地等,其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工业领域划分为商业场地、工业场地、交通场地等,功能是满足人们商业化、工业化、交通化等社会经济需求;政府领域划分为政府部门机构场地、社会事务服务场地等,功能是提供政府部门的政府机构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等。

同时,还有一些场地类别并不属于上述三大类,如水域场地,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农业、牧业、水利、建筑、航运、旅游等功能;空中场地满足人们的航空、医疗、空间科学研究等需要;山地场地用于满足人们的矿业、森林、农业、旅游等需要;沙漠场地用于满足人们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需求。

此外,在分类场地时还需考虑到不同场地类别之间的衔接性,以及如何在空间中有效组合各类场地,以实现人们的日常空间需求。

首先,场地类别应考虑形式、功能、层级和关系等因素,其中形式是指场地的总体形态,功能指场地的实际用途,层级指场地的衔接性,关系指场地如何彼此衔接。

其次,场地类别还应考虑一些物理现象(如地型、地貌、地形、植被、气候、水源等),以确定其应该属于哪类。

最后,在对场地类别进行划分时,应考虑到不同类别的组合,形成空间的衔接性,以满足用户的社会经济需求。

场地类别划分标准,是场地规划的基础,在提供优质的空间服务的同时,也有助于优化空间结构,提高人们的空间体验。

因此,在划分场地类别时,应充分考虑到各个参数,以保证衔接性、统一性和空间功能性,满足用户日常生活需求。

场地土类别的划分标准

场地土类别的划分标准

场地土类别的划分标准
场地土类别的划分标准
土类分为其它不同的类别,其中最常见的是场地土类。

场地土类分类是根据不
同地点的土壤发育历史而划分的,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在组成细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将土壤划分为场地土类有三个主要的标准,即粒度组成、组织结构和性质特征。

首先,粒度组成是土壤划分的基本标准之一,它主要根据土壤粒径的大小和数
量来划分,从微细土、砂砾土、砂砾壤到沙壤、淤泥等5种不同类型。

其次,组成结构是土属种类的另一个标准,它根据土壤中不同粒径的比例和分散度来划分,可以说一种土,其粒度一定,但是组成结构可以有不同的细分,即有克里斯汀根土、罗杰斯土等。

最后,性质特征是土壤划分的另外一个标准,它主要根据土壤的质地、颜色和其他特性来划分,如淡红壤、棕灰壤等类型。

以上是土壤划分为场地土类所需考虑的三个主要标准。

由于各个地区的土壤情
况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性,比如有的土类能够负荷更大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而有的土类又可以抗旱、抗滑等。

总而言之,在研究土壤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上述标准来划分土壤,才能够准确反映不同土类的特性及其用途。

场地类别

场地类别

场地类别场地分类是指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用途对场地进行划分和分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场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场地分类也日益多样化。

本文将从教育场地、娱乐场所、商业场所、户外场地和室内场地几个方面介绍常见的场地类别。

教育场地是供人们进行学习和教育活动的场所。

如学校、大学、培训机构等。

这些地方通常配备了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教育场地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划分,如小学、中学、大学等,科技创新类、艺术类、运动类等。

娱乐场所是供人们进行休闲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如电影院、游乐园、酒吧、夜总会等。

这些场所通常提供各种娱乐设施和服务,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娱乐场所的分类可以根据娱乐项目和受众群体划分,如游乐园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电影院可以按电影类型进行划分。

商业场所是供人们进行商业交流和经营活动的场所。

如商场、超市、餐厅、咖啡馆等。

这些场所通常集中了大量的商业设施和商家,为人们提供购物、用餐、娱乐等一站式的服务。

商业场所的分类可以根据经营业态和规模进行划分,如大型商场、连锁便利店、主题餐厅等。

户外场地是指供人们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的场所。

如公园、景区、运动场、露天剧场等。

这些场所通常拥有广阔的自然环境和空间,适合人们进行休闲、体育运动和欣赏自然风景。

户外场地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和地理条件进行划分,如运动场可以按照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水上运动等进行分类。

室内场地是指供人们进行各种室内活动的场所。

如会议中心、展览馆、剧院、健身房等。

这些场所通常具备一定的空调和灯光设施,提供室内活动所需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

室内场地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规模和设施要求进行划分,如会议中心可以按照会议规模和配套设施进行划分,剧院可以按照座位数和舞台设备进行划分。

场地分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不同场地类别对应着不同的场地管理要求和服务水平,通过合理的分类和管理能够提供更好的场地利用效益和用户体验。

什么是场地类别

什么是场地类别

什么是场地类别场地4.1.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4.1.1 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表 4.1.1 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4.1.2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4.1.3⼟层剪切波速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对⼤⾯积的同⼀地质单元,测量⼟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应为控制性钻孔数量的1/3 ~1/5,⼭间河⾕地区可适量减少,但不宜少于3 个。

2在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单幢建筑,测量⼟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 个,数据变化较⼤时,可适量增加;对⼩区中处于同⼀地质单元的密集⾼层建筑群,测量⼟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可适量减少,但每幢⾼层建筑下不得少于⼀个。

3对丁类建筑及层数不超过10 层且⾼度不超过30m 的丙类建筑,当⽆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名称和性状,按表4.1.3 划分⼟的类型,再利⽤当地经验在表4.1.3 的剪切波速范围内估计各⼟层的剪切波速。

表 4.1.3 ⼟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注:g 为重⼒加速度。

4.1.4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般情况下,应按地⾯⾄剪切波速⼤于500m/s 的⼟层顶⾯的距离确定。

2当地⾯5m 以下存在剪切波速⼤于相邻上层⼟剪切波速 2.5 倍的⼟层,且其下卧岩⼟的剪切波速均不⼩于400m/s 时,可按地⾯⾄该⼟层顶⾯的距离确定。

3剪切波速⼤于500m/s 的孤⽯、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层。

4⼟层中的⽕⼭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层中扣除。

4.1.5⼟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υse=d0/t(4.1.5-1)(4.1.5-2)式中υse——⼟层等效剪切波速(m/s);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 ⼆者的较⼩值;t——剪切波在地⾯⾄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 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厚度(m);υ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剪切波速(m/s);n——计算深度范围内⼟层的分层数。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根据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等因素,按有关规定对建设场地所做的分类。

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场地的类别分为四类,分别是Ⅰ、Ⅱ、Ⅲ、Ⅳ类,其中Ⅰ类分为Ⅰ0、Ⅰ1两个亚类。

具体的分法可以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 6条规定。

类别分类
场地土系指构造物所在地的土层。

可分为四类:
Ⅰ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

Ⅱ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250kPa的粘性土。

Ⅲ类场地土: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250kPa的粘性土和[σ0]≥130kPa的填土。

Ⅳ类场地土:淤泥质土,松散的细、粉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130kPa的填土。

场地类别分类与场地土类型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年版4.1.6条: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同时4.1.6条具体规定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双参数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等四个类别的定值范围。

场地土类别场地等级

场地土类别场地等级

场地土类别场地土系指构造物所在地的土层。

分为四类:I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

U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T o]〉250kPa的粘性土。

川类场地土: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T o]< 250kPa 的粘性土和[T o]> 130kPa 的填土。

W类场地土:淤泥质土,松散的细、粉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地基土容许承载力[T °]<130kPa的填土。

场地等级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刚度等因素,按有关规定对建设场地所做的分类。

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3.1.2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4)地形地貌复杂: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4)地形地貌较复杂;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4)地形地貌简单;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注:1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第 3.1.3条亦按本方法确定地基等级;2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
4.1.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4.1.1 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表 4.1.1 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
4.1.2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4.1.3土层剪切波速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应为控制性钻孔数量的1/3 ~1/5,山间河谷地区可适量减少,但不宜少于3 个。

2在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单幢建筑,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 个,数据变化较大时,可适量增加;对小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的密集高层建筑群,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可适量减少,但每幢高层建筑下不得少于一个。

3对丁类建筑及层数不超过10 层且高度不超过30m 的丙类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按表4.1.3 划分土的类型,再利用当地经验在表4.1.3 的剪切波速范围内估计各土层的剪切波速。

表 4.1.3 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
注:g 为重力加速度。

4.1.4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当地面5m 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 2.5 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 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3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4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4.1.5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υse=d0/t(4.1.5-1)
(4.1.5-2)
式中υ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 二者的较小值;
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
d 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m);
υ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
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4.1.6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 划分为四类。

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 4.1.6 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

表 4.1.6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
等效剪切波
4.1.7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