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锦集五篇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锦集五篇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1.观察图画,了解画面的意思,明确交际的内容。
2.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清楚。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交际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
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雨)2.我们管春天的雨叫什么?(春雨)3.你们喜欢春雨吗?想不想把你看到的春雨说一说?4.学生各抒己见。
(1)春雨中树叶很绿,花儿很鲜艳。
(2)春雨非常细、密。
(3)春雨过后空气非常清新。
(4)鸟儿们非常高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5.评出说得最好的,并说说好在哪里。
二、创设情境,深化交际1.多媒体展示《春雨沙沙》的画面。
2.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鸟儿们在争论什么问题?猜猜看,它们为什么这么说呢?(1)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可能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燕子说春雨是绿色,因为它看到远处的青山是绿色的。
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因为它看到油菜花是黄澄澄的。
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因为它看到满树的桃花是红色的。
而小白鸽认为它们说的都不对。
(2)它们可能是说:“春雨为什么这样细?”(提倡多种意见)(3)小组讨论:鸟儿们谁说的对?为什么?3.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1)组内交流。
(2)角色表演:选择各组观点不同的学生代表模拟表演鸟儿们的一场“争论。
”(3)组织个性化评论:谁说的最流畅?谁说的最有感情?谁的表达最有说服力?三、多种形式,训练表达1.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1)春雨过后,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请大家说一说。
(2)这样的景象你们喜欢吗?请小朋友在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桥设句型,引导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说清楚。
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色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春天的秘密1.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观察并描述春天的自然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春天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春天的变化。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提供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小组分享。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对春天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水的奇妙2.1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探究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进行水的实验,如加热、冷却、过滤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和交流。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水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原因。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情况,评估学生对水的性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天空中的朋友3.1 教学目标了解天空中的常见天气现象。
观察并描述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天空中的常见天气现象,如晴朗、多云、降雨等。
引导学生观察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学生进行云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分享。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彩,描述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学生进行云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并进行交流。
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对天空中的天气现象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植物的生长4.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茎的生长等。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学生进行植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分享。
4.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完整word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_共36页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橡皮)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让学生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3.让学生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4.让学生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5.让学生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6.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我们看看我们的铅笔盒,我们的铅笔盒里有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尺子、转笔刀,谁能来描述一下它们,可以从颜色、形状、用途方面来讲述。
2.教师总结:每个物体都有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点,刚才同学们描述的某一个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就是物体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
咱们看看这些文具有哪些特征。
(播放资源:文具的自我介绍)3.还能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呢?我们来看看动画片中的科科和美美是怎样来描述物体特征的。
(播放资源:发现物体的特征)4.看了美美和科科对物体特征的描述,我们大概明白了一些,但是我们不能光是纸上谈兵,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而且还能把它们更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要在实践中观察和探究。
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8种物体,让我们看看它们都是谁?老师把物体一个一个拿出来给同学们认识。
2.教师:那么,同学们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物体好吗?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3.教师在学生观察的时候不断引导学生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等学习闻和摸的安全教育。
4.观察完毕,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教师总结一些描述物体特征的词语。
2024年教科版最新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最新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观察春天的变化,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2. 第2章《我的身体》: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关注健康生活。
3. 第3章《动物和植物》: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4. 第4章《空气和水》:探索空气和水的性质,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事物的规律和联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量杯、滴管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卡纸、塑料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教学主题。
2. 内容:简洁明了,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3. 图表:使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春天的变化,记录在日记中。
(2)制作一个身体器官模型,介绍其功能。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和水的性质。
2. 答案:提供详细的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 能够观察和描述春天的现象
- 学会绘制春天的景象
教学内容
1. 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 温度升高、天气变暖
- 花草树木开始生长
- 鸟儿开始筑巢
- 昆虫开始活动
2. 观察和描述春天的现象
- 学生观察校园或家附近的变化
- 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3. 绘制春天的景象
- 学生用颜色画出春天的天空、花草树木和动物
教学步骤
1. 导入:与学生讨论四季的变化,引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呈现: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现象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或家附近的观察活动,并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4. 练:让学生在纸上绘制他们对春天的想象,鼓励他们用丰富的颜色表达
5. 总结:回顾研究内容,强调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评估
- 学生观察和描述春天的现象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 学生绘制春天景象的美观程度和创意性
拓展活动
- 邀请学生带来春天的图片或手工制作,进行展示和分享
-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公园或植物园,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 注意:本教案仅为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介绍春天的特点,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2.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学习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3. 第3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存在形式、性质和作用。
4. 第4章《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的特点,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存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运用力使物体运动的能力,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物体运动原理。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物质性质、空气和水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a.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象。
b. 例题讲解:讲解春天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c.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景象,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2. 我们身边的物质a.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物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
b. 例题讲解:讲解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性质。
c.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描述物质,并记录下来。
3. 空气和水a.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简单的空气和水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b. 例题讲解:讲解空气和水的存在形式、性质和作用。
c. 随堂练习: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讨论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4. 力和运动a.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简单的力学实验,如推动物体。
b.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c.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使物体运动,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生长、动物活动。
2. 我们身边的物质:颜色、形状、硬度。
3. 空气和水:存在形式、性质、作用。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身体2. 环境与生活3. 植物的奥秘4. 动物世界5. 地球与宇宙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 让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探究植物的兴趣。
4.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学会保护动物。
5. 培养学生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兴趣,增强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身体结构、环保意识、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特点、地球与宇宙。
难点:身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环保行动的实践、植物生长的条件、动物分类、地球与宇宙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物、PPT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入新课。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各章节内容,穿插实践情景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展示教学重难点。
3. 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使内容清晰有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我们的身体:画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并说明该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2)环境与生活:设计一条环保标语,并解释其意义。
(3)植物的奥秘: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4)动物世界:介绍一种喜欢的动物,并说明其特点。
(5)地球与宇宙:画出太阳系,标注出自己了解的行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活动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的自然现象、材料分类、水和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力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关爱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力和运动的认知,水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春天的变化,材料的分类,了解水和空气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展示、模型、实验器材、PPT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参观校园、观察植物、动物等,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
2. 例题讲解:以具体实例讲解春天的植物变化、动物行为及天气特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记录身边的材料,进行分类和性质分析。
4. 实验演示:展示水的性质、用途及空气的重要性实验。
5. 小组讨论:探讨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力的实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如下:1. 春天的脚步:植物变化、动物行为、天气特点。
2. 我们周围的材料:分类、性质、应用。
3. 水和空气:性质、用途、重要性。
4. 力和运动:力的概念、物体运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记录一周内春天的植物变化,并描述其特点。
(2)收集身边的材料,分类并说明其用途。
(3)举例说明水的性质和用途。
(4)简述力和运动的关系。
2. 答案:(1)春天植物变化:发芽、开花、长叶等。
(2)材料分类:金属、塑料、纸、木头等;用途:建筑、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
(3)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
(4)力和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如观察季节变化、开展环保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第1节《春天的变化》、第2节《春天的植物》、第3节《春天的动物》。
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第1节《我们身边的材料》、第2节《材料的分类》、第3节《生活中的材料》。
3. 第3章《水和空气》:第1节《水》、第2节《空气》、第3节《水和空气的作用》。
4. 第4章《力和运动》:第1节《力的认识》、第2节《简单机械》、第3节《运动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的植物和动物。
2. 使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水和空气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4.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认识简单机械,理解运动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春天动植物的变化、材料的分类、水和空气的性质、力的概念。
2. 教学重点:观察春天动植物的变化、区分不同材料的特性、了解水和空气的作用、掌握力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投影仪、实验器材、教学课件、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学。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动物2. 生活中的材料、材料的分类3. 水、空气、水和空气的作用4. 力、简单机械、运动的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春天动植物,记录它们的变化。
(2)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分类并描述其特点。
(3)列举水和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4)举例说明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实践任务,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其科学素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第1节:春天的变化第2节:春天的植物第3节:春天的动物2. 第2章: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节:认识物体第2节:物体的分类第3节:物体的运动3. 第3章:我们身边的生物第1节:认识植物第2节:认识动物第3节:保护生物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
2. 学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进行物体分类和运动。
3. 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保护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的分类和运动,生物的认识和保护。
2. 教学重点: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物体的特征和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分类卡片、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言(5分钟):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春天的植物和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物体分类和运动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4.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物体分类和运动,讲解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和动物2. 物体的特征、分类和运动3. 生物的认识和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对家中物品进行分类,说明分类依据。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学生根据物品的形状、用途等特征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更多生物。
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探究物体运动规律。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保护生物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实施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与答案提供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物体的分类和运动:此部分内容涉及学生对物体特征的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是教学难点。
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
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一年级下册的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天气的变化- 研究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天气现象。
- 观察和记录不同天气状况下的现象。
- 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实验。
第二课:昆虫的生活- 研究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
- 观察和描述不同昆虫的外貌和行为。
- 进行昆虫观察实验。
第三课:能源的利用- 研究不同能源的种类和使用方式。
- 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节约能源的方法。
- 进行简单的能源实验。
第四课:水的性质- 研究水的基本性质和重要性。
- 观察和描述水的状态变化和特点。
-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
第五课:植物的生长- 研究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
- 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外貌和生长情况。
- 进行植物生长实验。
第六课:动物的特征- 研究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 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外貌和行为。
- 进行动物分类实验。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图文展示,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现象,培养科学观察能力。
3.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和探究。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的整理能力。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科学知识,评价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资源1.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
2. 图片、实物和实验器材等教具。
3. 多媒体课件和科学实验视频。
以上是《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的大致内容和教学方法。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具体的教案内容。
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
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物体和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四季变化教学目标- 能够观察并描述四季的变化。
- 了解春、夏、秋、冬的特点。
- 学会绘制四季的图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四季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四季变化的兴趣。
2. 学习:介绍春、夏、秋、冬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各个季节的不同之处。
3. 练习:让学生用颜色纸和画笔绘制春、夏、秋、冬的图画,展示出每个季节的特点。
4. 总结:回顾四季的特点,让学生分享他们绘制的图画。
第二课:动物的特点教学目标- 能够观察并描述不同动物的特点。
- 了解动物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 学会绘制简单的动物图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学习:介绍不同动物的特点,包括外貌、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等方面。
3. 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用颜色纸和画笔绘制动物的图画。
4. 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绘制的动物图画,并讨论不同动物的特点。
第三课: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 能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 了解植物的种子、幼苗和成熟植物的特点。
- 学会绘制植物的生长图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种子、幼苗和成熟植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学习: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种子、幼苗和成熟植物的特点。
3. 练习:让学生用颜色纸和画笔绘制植物的生长图画,展示出种子、幼苗和成熟植物的不同阶段。
4. 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绘制的植物图画,并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观察和描述能力等。
- 收集学生绘制的图画,评估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和讨论他们的观察和绘画成果。
教学资源- 四季变化的图片。
- 不同动物的图片。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课程备课1)学情分析实施一年级科学教学,要综合考虑学生家庭文化水平、生活普及水平、学童心理健全成长与发展情况以及上下学期课程实施情况,明确一年级学童的知识结构,回顾并继承上学期的课程实施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标准,确定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考察点,确定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核心问题。
2)主题确定本册主要围绕“观察变化”这一主题开展,以培养学童观察、表达、思考能力,积累观察及实验操作经验,在科学思维中锻炼学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集中在生活中不同时期,动植物的发展,和化学反应的变化,开拓观察、比较及实验的思考能力。
3)课程目标1、认识观察变化;2、理解观察变化的意义;3、在实际当中学会观察变化;4、培养学童观察、表达、思考能力;5、积累观察及操作经验;6、锻炼学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步骤1)教学准备在实施教学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多方筹备教学物资,如教学手段、相关实物资料、动画短片等,确保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一)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以“观察变化”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放几个见面礼,请学生用具体的例子列出围绕“观察变化”的任务。
(二)理解:引导学生综合能力,从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观察变化”的条件、过程、结果,让学生深刻理解“观察变化”。
(三)实践:用实验让学生感知“观察变化”,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结合实例,让学生感知“观察变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实际中体会“观察变化”的意义。
(四)巩固: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做出看图思考、解决问题的练习,达到巩固、复习的效果,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观察变化”的内涵。
三、总结反思1)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历练与体验通过动动脑、动动手,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通过“观察变化”收获了知识,学习了技能,让学生形成对“观察变化”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教育中不断成长,从而获取提升自身的能力,结合实际案例,认识到“观察变化”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发展能力。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植物的世界》:第一节《认识植物》,第二节《植物的生长》;第三章《动物的世界》:第一节《认识动物》,第二节《动物的生活习性》;第四章《空气与水》:第一节《空气的作用》,第二节《水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动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3. 使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空气和水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图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植物、动物、空气和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食物、生活环境等。
(3)讲解空气和水的作用,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其特点,并进行分类。
(2)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制作简单的动物观察记录表。
(3)进行空气和水的小实验,让学生了解其作用。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动物的习性3. 空气与水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其特点,了解空气和水的作用。
答案:根据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完成作业。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种植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了解环保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春天的发现2. 植物的生长3. 动物的家园4. 空气的奥秘5. 水的循环6. 声音的世界7. 光的传播8. 磁铁的力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原理,如植物的生长、空气的奥秘等。
2. 教学重点: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解释科学原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制作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发现植物发芽动物出没2. 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需要水分、阳光、空气3. 动物的家园适应环境繁殖后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了解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画出它的生活环境。
2. 答案:(1)植物特点:叶子绿色、有茎、有根等。
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2)动物生活习性:昼伏夜出、群居、杂食等。
生活环境:森林、草原、湖泊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参加科学竞赛,培养科学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涵盖章节和详细内容。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来了》:观察春天的变化,了解春天植物的生长。
2.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物体》:探索物体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3. 第三章《动物和植物》:认识动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4. 第四章《空气和水》:学习空气和水的性质,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植物的生长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物体基本性质的能力,激发探究物体奥秘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物体》中物体性质的描述;第四章《空气和水》中空气和水性质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第一章《春天来了》中春天植物生长的观察;第三章《动物和植物》中动植物基本特征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图片、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1)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春天的变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特点。
(2)例题讲解:讲解春天植物生长的过程,结合实物展示和图片。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2. 我们周围的物体(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各种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基本性质。
(2)例题讲解:讲解物体颜色、形状、质地等概念,结合实物展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物体观察,完成观察记录表。
3. 动物和植物(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动植物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它们。
(2)例题讲解:讲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植物的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4. 空气和水(1)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空气和水的存在。
(2)例题讲解:讲解空气和水的性质,结合实验现象。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空气和水性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依据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详细内容如下:1. 章节一:春天的变化第一节:春天的植物第二节:春天的动物2. 章节二:我们的身体第一节:认识自己的身体第二节:保护我们的身体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3.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春天中植物和动物的变化,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关注身体健康的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春天变化的图片、植物和动物标本、人体模型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春天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到来。
2. 例题讲解:(1)讲解春天的植物,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的特点。
(2)讲解春天的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在春天的行为变化。
(3)讲解身体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个部位。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下来。
5. 板书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春天的植物和动物,以及人体结构。
6. 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
(2)答案:略。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特点:发芽、开花、长叶等。
动物特点:迁徙、繁殖、换羽等。
2. 我们的身体:部位:头、躯干、四肢等。
结构:骨骼、肌肉、器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春天的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观察一种春天的动物,记录它的行为变化。
(3)画出自己身体的部位,并简单介绍每个部位的功能。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春天变化和身体结构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户外活动,实地观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
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认识春天的特征,了解春天植物的变化。
2. 第2章《我们周围的物体》:学习物体分类,了解物体的性质和用途。
3. 第3章《动物和植物》: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分类和描述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动植物,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分类、动植物特点的认识。
2. 教学重点:春天特征、物体性质、动植物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图片、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变化。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春天的特征、物体分类、动植物特点。
3. 随堂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类、描述等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征2. 物体分类3. 动植物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物体,进行分类并描述其性质。
(2)走进大自然,记录春天的变化。
(3)绘制一幅动植物分类图。
2. 答案:(1)物体分类:如金属、塑料、纸张等;性质描述:如硬、软、透明、不透明等。
(2)春天变化:如树木发芽、花开、草绿等。
(3)动植物分类图:如鸟类、哺乳动物、昆虫、植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春天特征、物体分类、动植物特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春天来了”主题活动,让学生观察、记录、分享春天的变化。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等,拓宽知识面,提高观察、分类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探索物体性质,培养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难点:物体分类、动植物特点的认识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典型特征,如树木发芽、花开、鸟鸣等。
一年级下册教科版:全套科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教科版:全套科学教案教案1:认识植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2. 观察和描述植物的方法。
3. 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植物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4. 总结:强调爱护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教案2:探索声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声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观察和探究声音的方法。
3. 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示范,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让学生了解声音的来源。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 总结:强调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合作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教案3:地球和天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和天空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地球和天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地球和天空的基本知识。
2. 观察和描述地球和天空的方法。
3. 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示范,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和天空,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地球和天空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球和天空的特点。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描述地球和天空的现象。
4. 总结:强调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探索自然科学的良好习惯。
以上是三个教案的简要介绍,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发现物体的特征课时 1 备课教师x教师班(年)级一年级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
观察物体的特征,学习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观察物体的一些特点,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发学生关注身边物体的特征的情感。
分层目标上限观察物体的特征,并学习描述的方法。
下限观察物体的特征,学习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特征,并学习描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描述各种物体的特征。
个性准备
辅导对象
教学预设(共性)个性调整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你是如何猜出来的?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
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
(西瓜)
---根据物体的特征
2.这些物体你们见过吗?它们都长什么样子呢?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特征,学习《发现物体的特征》
二、新课教授
1、描述周围的物体
过渡: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先来研究我们
周围的物体。
(1).思考:我们周围有什么物体?我
们怎样描述它们?
参考词语:
qīng zhòng
轻重
cū cāo
粗糙
guāng huá
光滑
(2).小组内选择并观察周围的物体。
要求:每组选择两个物体
观察物体的样子并描述
、
(3).学生汇报,描述物体。
重、光滑、透明重、光滑
轻、光滑、透明轻、粗糙
轻、光滑轻、光滑
过渡:我们用到的“轻”与“重”,“光滑”与“粗糙”都是把这个物体和其他物体进行比较得来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通过比较如何来描述物体。
2、和其他物体比一比
(1).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呢?
(利用已有的材料讨论思考)
(2).汇报整理:
形状味道
大小轻重
(3)小组合作: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这些方面描述物体
(4).汇报整理:
物体名称形状、大小、味道、轻重等特点
乒乓球圆形、小、无味道、轻
玻璃球圆形、很小、无味道、重
木块方形、小、有味道、轻
海绵方形、大、有味道、轻
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包括你喜爱的玩具和文具,他们有着各自的特征。
向同学介绍你喜爱的物品,比一比谁描述的更详细、更精彩!
3、总结观察方法
回顾: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
通过比较的方法
我们可以我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
形状、大小、味道、轻重等方面
过渡:我们描述了一些简单的物体,现在挑战一下,看看游乐场里的娱乐设施你能不能描述。
三、拓展延伸
出示的游乐场画面,描述游乐场当中的娱乐设施。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
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
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
(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
w-2-1-cnjy-com
(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
思考: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由于形状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
(如果学生认为是因为“乒乓球”比“木块”大而造成上述结果,教师可以进行演示实验:与木块同样大小的空心塑料块和乒乓球可以装同样多的沙子,说明乒乓球与木块大小一样,也可以将两个相同的烧杯装同样多的水,将乒乓球和木块轻轻按入水中后,看两个烧杯中水面的高度是否一致。
)
四、拓展、延伸
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认识物体的形状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
(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
(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
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
(1)提问:还记得在第一课和第五课的时候,我们使用过的记录单吗?
(2)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
(3)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
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
(4)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
(5)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
三、小结
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方法。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去观察其他的物体。
【板书设计】
空气
无色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班级记录单)
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与困惑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2.我们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板书设计】
给动物建个“家”
蜗牛的“家”(班级记录单)
日期:
能让蜗牛四处爬
有吃的东西
要保持潮湿
防止它爬出来
……
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与困惑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1.今天我们观察了鲫鱼,说说你对鲫鱼有哪些新的认识。
2.说说鱼在水中是靠什么运动、靠什么呼吸的。
四、知识拓展
观察下面几幅图中的蚂蚁,判断哪只蚂蚁画对了。
【板书设计】
观察鱼
呼吸→鳃
运动→鳍
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与困惑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