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美食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7509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b.png)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要求会认的16个生字,会写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
2.朗读课文,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了解中国美食。
教学难点:大致了解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生字卡、美食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国从南到北美食文化不同,烹调方法也不一样。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课文-—《中国美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记1.请同学们借助课文图片和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重点关注易错的字。
zhá(炸酱面)多音字炸{ zhà (炸弹)3.教师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4.多种形式合作读词语,做到不破词,不拖腔;读准确,读响亮。
5.做游戏抢收蔬菜,出示多媒体课件,认读生字,谁读对了谁把蔬菜带回家。
三、走进文本,品尝美食。
1.品尝美食,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短视频,让学生欣赏美食。
2.再读课文,结合图片,认读菜名。
(1)自由读。
(2)指明读。
(3)齐读。
(4)男女生比赛读。
3.看图说词语,多媒体课件出示美食图片,让学生说出菜名。
四、谈美食,了解制作方法1.学生自由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在这些美食中哪些是菜名哪些是主食名。
自由讨论,指明说一说。
2.在菜名和主食名中找一找有哪些烹调方法。
(1)讨论交流。
(2)指明汇报,教师随机板书:“煎煮蒸熬”,“烧烤爆炒”。
3.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美食和烹饪方法:你喜欢什么美食,它是怎么制作的?4.学生说美食,如:煮鸡蛋、烤肉串、煎牛排、蒸馒头、炖鸡汤。
5.指导观察,发现偏旁为“火”和“灬”字之间的联系。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fb55537195f312b3069a58e.png)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 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正确书写“烧、烤”等6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
2.初步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初步了解“煎、烤”等烹饪方法。
4 初步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读“菠、煎、腐”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初步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
难点:初步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初步了解“煎、烤”等烹饪方法。
教学准备: PPT、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结合课外美食视频,初步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一)看视频谈感受: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视频,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初步感受中国美食的丰富多彩。
(二)读题导入:引入课文,齐读课题。
二、结合课内美食图,学习生字词(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出示带图片和拼音的美食,学生借助图片和拼音认读。
难读的、易读错的生字,教师相机出示生字卡片教读,强调“菇、腐”在词中读轻声,并适时扩词识记生字。
2.学生自读书中美食的名字,难读的、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3 出示带图片去拼音美食名,检查识记情况。
(二)走进课文,随文识记:1.认读美食名,识记带有“火”字旁的字:(1)出示美食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发现带“火”字旁生字的共同点。
(火字旁、左右结构、形声字、与火有关、一种烹饪方法)(2)关注多音字“炸”,了解不同读音字意上的区别,并组词区分。
2.认读美食名,识记带有“灬”的字:(1)出示美食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发现带“灬”字旁生字的共同点。
(四点底、上下结构、一种烹饪方法)(2)出示“蒸、煎、煮”的小篆,指导观察,发现同“火”字旁的关联,了解“灬”是由“火”演变而来的。
3.认读美食名,记带有“艹”字头的字,了解“拌”也是一种烹饪手法(1)出示美食名,学生读,引导学生发现带“艹”字头生字的共同点。
4 中国美食 (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4 中国美食 (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c26fb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1.png)
4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炒”。
2.能发现偏旁“火字旁”和“四点底”的联系和区别。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炒、烤、爆”等几种烹饪方法。
4.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二)教学重点:1.能发现偏旁“火字旁”和“四点底”的联系和区别。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炒、烤、爆”等几种烹饪方法。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三)教学难点:1.能发现偏旁“火字旁”和“四点底”的联系和区别。
2.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四)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烹饪图片、烹饪视频。
学生准备:准备一道美食,用透明盒子装好。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美食吗?今天老师把一个宝贝分享给你们。
(出示美食地图)有了它,我们可以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你喜欢吃什么?(指名1--2人)2、师:看来大家都是小吃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美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1、师:老师准备了一顶厨师帽,让我们一起来做小厨师吧!要当厨师可不容易,要闯过读菜单、认食材、学做菜这三关才行,有没有信心?2、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菜单,请你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开始吧!3、师:我听到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那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读对了,跟着他读三遍,读错了,举手帮帮他。
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相机读好轻声“豆腐、茄子、蘑菇”)4、这些词里有一个多音字,谁来给它组组词?5、原来读的时候表示烹饪方法,用油炸的方式烹饪食物。
读的时候表示物体突然炸裂,爆炸开来。
6、来做道课堂小练习巩固一下吧!7、看来这些生字可难不倒你们,其实菜单里还藏着一个关于菜单编排的小秘密,哪位火眼金睛发现了?三、精读1、其实素菜区还可以再分成蔬菜区和豆制品区,来认识一下吧!每个词语读三遍。
中国美食的教案第一课时
![中国美食的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db570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d.png)
中国美食的教案第一课时中国美食是举世闻名的,不仅因为它们的美味,而且因为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因此,为学生们学习中国美食提供一个有组织的课程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设计一个教案的第一课时。
一、导入中国美食的历史文化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它们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学生们看一些图片,展示中国美食文化的元素,如红糖、花生、茶叶等。
二、目标在本课中,学生们将:1.了解中国美食文化的传统元素。
2.研究中国美食制作的背景和历史。
3.了解不同地区的菜系和菜肴。
三、教学过程1.背景介绍首先介绍中国美食的历史和文化。
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元素、历史和演变,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与中国美食的联系。
2. 特色菜系介绍接下来,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菜系。
中国各个地区的气候、土地、文化和历史都对食物的做法和口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解释菜肴的特点、口味和餐桌习俗,可以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现场演示作为课堂的一部分,安排一个熟练的厨师来现场演示一道中国美食。
通过演示,学生能够看到切菜、调料和烹饪技巧的细节,从中体验到中国烹饪的技术。
4.分组讨论最后是学生之间讨论和分享观点的时间。
分别安排小组,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对中国美食的见解和学习的过程。
同时,让他们研究自己喜欢的中国美食,他们将为下一堂课带来关于该菜肴的简短介绍。
四、输出1.作业-让学生们下一次课来时,准备简短介绍自己喜欢的中国菜肴。
2.通过介绍、讨论和自学来了解中国美食文化,帮助学生建立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3.课堂结束时,学生应该能够讲述中国菜肴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五、结论本课程第一课旨在向学生介绍中国美食的背景、历史和文化元素,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它的目标是为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利于更深入地学习。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a227d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2.png)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研究15个新的汉字,正确读音多音字“炸”;掌握“烧、烤、炒”三个字的写法。
2、发现“火”和“灬”偏旁的联系。
3、能够说出使用“炒、烤、爆”等烹饪方法制作的美食。
教学重点:汉字识别、汉字书写。
教学难点:1、发现“火”和“灬”偏旁的联系。
2、理解烹饪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直观、生活化。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教师开场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对我们有多么重要。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美食。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美食照片。
1、播放美食图片,引导学生谈谈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揭示课题。
想要品尝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中国美食》。
3、板书课题,学生一起读出来。
4、质疑:你想了解哪些关于美食的知识呢?预设:1、中国有哪些美食?2、这些美食是怎么做的?二、初读课文,了解美食。
过渡语:中国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今天要为大家介绍哪些美食呢?请大家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学生借助课文图片和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读音,重点关注易误读的字。
3、认识多音字“炸”,小老师教读词语。
4、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5、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男女比赛读,做到不破词、不拖腔;读准确、读响亮。
6、看图片,认菜名。
分别出示三道素菜、四道荤菜与四道主食。
三、再读课文,了解美食。
1、识记带有“艹”的生字。
过渡语:我们光认识菜名还不够,还要看看这些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①出示三道菜:凉拌菠菜、红烧茄子、小鸡炖蘑菇,指名认读。
②认读红色词语:菠菜、茄子、蘑菇。
③观察三个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④总结:带有“艹”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
2、谈美食,讲做法,认识“火”和“灬”偏旁的生字。
过渡语:这些菜到底是怎么做的呢?①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在菜名和主食名中有哪些烹饪方法?用三角形标出来。
②交流烹饪方法。
4、中国美食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
![4、中国美食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32a596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3.png)
(二)再读课文, 认识食物名称
过渡: 认识了这些食材, 接下来, 我们要开始对食材进行加工了。这些食材可以做成哪些美食呢?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 开始把食材做成美食吧! (板书: 美食)
1.学生读课文, 为食材制作正确的食物, 课件出示食物名称(配图):
第一组: 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 烤鸭
(3)师: 这份蛋炒饭看上去好不好吃?香不香?要想做这样一份美味的蛋炒饭可不容易啊, 那是必须要下功夫的。就像我们写字一下, 要想把“蛋”和“饭”写好, 就一定要认真观察、努力练习, 你们能做到吗?(生: 能)好, 那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蛋”和“饭”的写法。
(4)交流书写要点, 教师范写, 生临写
(5)巡视指导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2遍)
二、看图说美食, 学习生字词
(一)初读课文, 认识食材
1.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翻到35页, 自由朗读课文, 将课文读通读顺, 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要想做出美味的食物, 有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 那就是制作食物的原料, 我们称之为食材(板书:食材)。接下来, 老师将出示一些食材的图片, 请同学们大声地说出它们的名字。(集体说食材名)
板书设计
4.中国美食
食材 美食 制作方法?
菜品 主食
课 题
4.中国美食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班级
备课教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1种中国美食。让学生了解中国美食, 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然祖国的感情。同时了解制作食物时需要用到的方法, 拓宽眼界,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教学目标
1.会认“菠、煎、腐”等13个生字, 注意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等8个字。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b0787cbe45c3b3567ec8bec.png)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菠、粥”等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炸”;会写“茄、肉”等6个生字。
2.能运用看图、形声字、归类识字等方法识字、猜字。
3.观察图片,说出各种美食的名称及所用的食材。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这档节目你看过吗?(课件播放视频)。
看了这些美食,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此时的心情?嗯:现在我们简直是垂涎欲滴,真想大快朵颐一顿!津津有味地吃过之后满嘴唇齿留香。
这档节目是中央电视台专门制作的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名字叫《舌尖上的中国》。
里面琳琅满目的生态食材,风味独特的各色美食,引燃了中国人对舌尖美食的热情。
2.(出示PPT)据《史记·郦食其传》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可见“吃”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中国菜肴素有“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之说。
四大风味是:鲁、川、粤、淮扬。
八大菜系一般是指: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这些美食早已扬名海内外。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美食(出示题目),来了解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吧!请大家齐读课题。
4.(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二、初读课文,认识菜单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美食广场!1.课文里介绍了哪些中国美食呢?请听老师读这些美食菜单!(出示课文)豆腐的“腐”本身读第三声“fǔ”,腐烂的腐,在这个词里读轻声“豆腐”;蘑菇的“菇”本音是第一声“gū”,香菇、草菇,在“蘑菇”这个词里也读轻声。
跟老师读:豆腐、蘑菇。
2.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请你借助文中的图片和拼音也来读读这些菜单吧,要努力把字音读准哦!开始吧!3.检查自读情况。
读完了吧!(1)能读下来吗?(出示“我来识菜单”:图片和带拼音的菜名)文中都介绍了哪些美食?有——(看着PPT说)(2)(出示“炸酱面”)刚才你注意这道美食的名字了吗?zh ájiànɡmiàn。
4中国美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4中国美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ae8fa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c.png)
4中国美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国美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列举的中国美食名称及其烹饪方法。
学习与美食相关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在句子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分享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加深对汉字结构和意义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感受中国美食的魅力。
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列举的中国美食名称及其烹饪方法。
(2)学习与美食相关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在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感受中国美食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加深对汉字结构和意义的理解。
(2)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兴趣,我首先通过展示一系列色彩鲜艳、诱人垂涎的中国各地特色美食图片,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我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他们是否认识这些美食,是否尝过其中的某一道菜,引导他们分享自己对中国美食的喜好和经历。
接着,我利用课文原文中的句子,如“凉拌菠菜,香煎豆腐”,引导学生朗读并感受这些美食名称的韵律和美感。
通过让学生跟读并模仿这些句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美食名称及其烹饪方法。
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理解,我还特别准备了一些与美食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或文化背景介绍。
例如,介绍烤鸭时,我讲述了关于北京烤鸭的历史渊源和独特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这道美食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在整个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我始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兴趣和好奇心,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新课(1)探索美食名称与烹饪艺术①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美食的诱人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美食吗?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认识和了解。
4中国美食 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4中国美食 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54ff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2.png)
4中国美食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识字单元,《识字4》围绕“中国美食”这一个专题来展开教学。
本课是以形声字为主体的归类识字,形声字分布在美食名中,主要包括“艹"“火”“灬"3个偏旁。
美食包括7种菜肴和4种主食。
以图片配汉字的方式呈现菜肴名,以列举的方式呈现主食名。
让学生在识菜名的同时又能了解制作方法、理解字义,一举多得。
本课出现的美食均为生活中常见的,利于学生自主朗读以及识记与美食相关的形声字,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设计理念新版课程标准中识字、写字仍然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并且大部分是形声字。
针对这一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要求,在设计中,紧扣“美食"主题,让学生感受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设计将学文、识字、写字、朗读融和一体,让学生在欣赏美食、找烹饪方法、报菜肴名称这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成为主动识字、真正学习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好“凉拌菠菜"等十一道美食名称。
3.能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了解“烤、爆、炖”等制作美食的烹饪方法,感受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说出各种美食的名称。
难点:了解烹饪方法,能发现偏旁为“火"和“灬”的字在意义上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欣赏八大菜系1、谈话导入,引出学习的课题——《中国美食》,学生齐读课题。
(提醒:“食"的最后一笔是“点儿”。
)2、师:中国美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素有“四大风味,八大菜系"之说。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小视频,一饱眼福。
(播放《八大菜系》视频。
4 中国美食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4 中国美食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44d6d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6.png)
4 中国美食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识字4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腐、爆”等16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鸡”等9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煎”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腐”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
2.认识七种菜肴,初步了解中国美食的烹饪方法:“拌、烧、烤、爆、炖、煎、煮”。
3.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1.利用多种方法识字,并正确、流利地识读词语。
2.利用希沃了解中国美食的不同烹饪方法,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视频:报菜名2.看过视频了,你能说说视频里介绍了什么?3.读词语:美食,开火车读,(提醒学生“食”的最后一笔是点)说话练习:你能说说你喜欢什么美食?4.今天,我们就走入中国美食的世界。
出示课题5.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读准词语1.这一课很特别,没有课文,只是一份菜单,菜单上有菜名和图片,很有趣,自己借助拼音把这些菜名读准。
旁边小框里的菜名也别忘了。
2.自读词语3.正音,轻声,“香煎豆腐”,“小鸡炖蘑菇”4.出示学习要求【我来点单】,练读词语。
(1)带有拼音图片。
(2)去掉拼音。
(3)去掉图片和拼音。
5.说话训练,我要点……三、研读课文,了解烹饪方法和制作食材1.质疑:菜单读完了,针对这张菜单你有什么问题?预设1:这些美食好吃吗?对1:好不好吃,自己回家的时候可以让爸爸妈妈买给你们尝一尝。
预设2:这些美食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对2:可以在课后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预设3:为什么这张菜单上有些菜没有图片。
(后面有解答)预设4:这些美食哪些是北方的,哪些是南方的?预设5:为什么都是中国美食?对5:我们这一单元就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菜单上的都是中国美食。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中国美食》(第一课时)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中国美食》(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438b1f25f0e7cd18525360a.png)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张燕芳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2020年第3期张燕芳【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炒”3个字。
2.发现偏旁“火”与“灬”的联系。
3.了解中国美食的传统烹饪方法,并能说出用这些方法制作的家乡美食。
4.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巧识字1.情境“点菜”入新课师:同学们,走进第三单元,我们一连领略了祖国的山川文化、节日文化和造字文化,今天我们要走进美食文化。
(板书课题:《中国美食》)美食大家喜欢吗?读出喜欢。
师:你们读得这么好,我很愿意来为你们服务。
打开课本第35页,如果这是你今天中午的菜单,你想点什么?先仔细读一读,研究一下,马上我来为您点餐。
(出示菜单)2.识记生字找规律(1)“一点菜”拼音识字。
(出示课文菜单)师:每位同学都可以点自己喜欢的几样,谁先来?一边点一边领着大家读一读,认识一下。
师:先生,您好!请您点餐!谁来继续?不重复。
(关注“蒸”后鼻音,“蘑菇、豆腐”读轻声。
“炸”多音字,视频区分zhá、zhà意思的不同。
)(2)“二点菜”借图识字。
(出示去拼音、变次序的菜单)师:嗯,这份菜单有拼音,你们会点菜不稀奇,再来换一份菜单。
(学生上前指着点餐,不跟读。
)师:看图识字也是我们早就学会的好方法,真不错!去掉图,行不行?(3)“三点菜”规律识字。
(菜单去图片,只留字。
)师:好厉害呀,这份菜单里有很多生字,你们怎么记得这么快?(出示二会生字表)预设:生:我预习时学会了。
师:课前预习有收获,不错。
生:我是通过查字典、看课外书、看菜单认识的。
师:有字的地方你就学,了不起!那记这些字,你有窍门吗?你可以举这里的一个字来说一说。
(学生以“菠”为例,草字头下面就是个“波”字,这个字也读“bō”,是形声字。
像这样的字还有“蘑、菇、爆、烤、腐”等。
4 中国美食 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4 中国美食 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baf41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c.png)
4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美食》(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国美食》这课是以形声字为主体的归类识字,形声字分布在关食名中,主要包括带“艹"火”“灬"3个偏旁的字。
本课由11种中国美食组成,美食包括7种以图片配汉字方式呈现的菜肴名和4种以列举方式呈现的主食名、每种菜肴均配有色彩鲜明的图片,图文并茂。
7种烹饪方法包含于菜肴名称之中,让学生在识菜名的同时又能了解制作方法、理解字义,一举多得,罗列在旁的4种主食名称中,同样暗含了一些烹饪方法。
本课出现的美食与生活联系密切,利于学生自主朗读以及识记与关食相关的形声字。
在识字的同时,还要把握传统文化的人文主题,重视引导学生了解丰富的中国关食,感受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本课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通过前三册的学习,学生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基本规律。
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问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一)能正确认读“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炒”3个字。
(二)了解“炒"烤”“爆"等美食制作方法,知道“火”和“灬"的联系。
(三)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四)能区分菜肴和主食,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一)认识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二)说出各种美食的名称。
难点:了解烹饪方法,能发现偏旁为“火"和“灬”的字在意义上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及自制的“一字开花"扩词卡片。
(二)学生准备:自制中国关食卜片。
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系统纪录片。
中国美食教案第一课时
![中国美食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b30a5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3.png)
实践:让学生动手 操作,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
反馈:对学生的表 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
引入话题:中国美食 激发兴趣:介绍中国美食的种类和特点 提出问题:中国美食有哪些特点? 引出新课:介绍中国美食的起源和发展
引入话题:介绍中国美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讲解概念:解释中国美食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说明: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美食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美食,并说明理由
课堂观察:观察 学生的参与度和 学习态度
作业评价:评价 学生的作业完成 情况和质量
课堂讨论:通过讨 论了解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试评价:通过考 试了解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程度和运用 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 家长评价: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
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兴 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 术素养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和沟通能力
单击此处添加项标题
起源:中国美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早可以追溯 到新石器时代
单击此处添加项标题
发展:中国美食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汉代的“五味调和”,唐代的“食疗 养生”,宋代的“饮食文化”,明清时期的“地方特色”等
烹饪技巧:炒、爆、熘、炸、 煎、焖、炖、蒸、煮等
食材搭配:注重季节性和地域 性,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和口感
4《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4《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343bb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1.png)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烹饪课程、品尝各种美食、进行饮食文化的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评价方式: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讨论的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④美食文化内涵:团圆、吉祥、富贵、富裕、热情、友好
⑤美食营养: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
⑥美食健康知识:合理搭配膳食、饮食卫生、食品安全
艺术性和趣味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板书设计可以采用一些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元素。例如,在介绍美食名称时,可以用彩色粉笔书写,字体可以设计得有趣味性;在介绍美食特点时,可以用生动的图形来表示,如用圆形表示饺子的皮薄馅多,用三角形表示馒头的松软可口等;在介绍美食制作过程时,可以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在介绍美食文化内涵时,可以用寓意丰富的图片来展示,如用圆月和灯笼表示饺子的团圆,用金币和宝石表示馒头的富贵等;在介绍美食营养时,可以用食物金字塔的形式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营养搭配;在介绍美食健康知识时,可以用卡通人物形象来展示,如用医生形象来表示饮食卫生,用警察形象来表示食品安全等。通过这样的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中国美食》这篇文章可以引申出很多相关的拓展内容,如各地的特色美食、美食的制作过程、饮食健康知识等。以下是一些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9f0d82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7.png)
4、中国美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
2、理解“火”和“灬”的字的意思,发现两个偏旁意义上的联系,了解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点: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认识中国美食,能说出一些美食的名称和制作食物时需要用到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火”和“灬”的字的意思,发现两个偏旁意义上的联系,了解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2、通过介绍中国美食,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2、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出示生字:烧、茄、烤、鸭、肉、鸡、蛋、炒、饭1.观察汉字,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观察字的共同点,学生交流,提示要点。
“烧、烤、炒”左边的“火”字作偏旁时,最后一捺要变成点。
“烧”右边“尧”不能多一点;“烤”最后一笔为竖折折钩。
“茄”是上下结构,“力”撇向左下长伸,“口”稍偏下。
“肉”外面的框要写方正,能包住里面两个“人”。
“鸭”“鸡”鸟字边的短撇落笔在竖中线上,竖折折钩的竖笔压竖中线,左右写紧凑。
“饭”字是左右结构,末笔捺从中心点起笔,写舒展。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1)教师范写“肉”,提示“肉”字内两个“人”的写法,“人”的撇均从竖中线起笔,捺变点。
(2)学生练写。
(3)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三、走进文本,深入体验1、了解烹饪方法,发现四点底和火字旁在意义上的联系,了解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制作美食的方法有哪些,在文中圈出来。
(2)汇报交流。
(3)借助字词卡片认读“烧、烤、炖、炸、炒、煮、煎、蒸、爆”等表示烹饪方法的字。
4中国美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4中国美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b3bf1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1.png)
4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语文《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文中提到的各种中国美食及其相关的烹调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生活实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了解中国美食的多样性及其烹调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美食图片、生字卡片、实物或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趣导入:展示一组中国美食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论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兴趣。
2. 提问引导: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吃美食,是否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引出课题《中国美食》。
老师:(满怀热情地展示一组精美的中国美食图片)同学们,看看这些诱人的美食,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A:哇,看起来好好吃啊!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学生B:(好奇地指着一张图片)那个是什么呀?看起来红红的,一定很辣吧!老师:没错,这些都是中国的美食。
美食不仅仅是味道好,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文化的魅力。
你们喜欢吃美食吗?学生C:老师,我超级喜欢吃美食!每次去旅游,我都会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
老师:很好,旅行和美食确实是很好的结合。
那么,你们知道中国的美食文化有多么博大精深吗?学生D:(好奇地摇摇头)不太了解呢,老师可以给我们讲讲吗?老师:当然可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美食》这一课,一起探索中国美食的奥秘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预习:通过提问、朗读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包括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老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中国美食(第一课时)
![4.中国美食(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74156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d.png)
课后作业:(完成实践园地P31页,大声朗读课文,读课后的生字)
自主作业:(用部首查字法查“火”、四点底的字)
(一)连读词语,感知美食
1.自由练读,把词语读准。
①凉拌菠菜。
②香煎豆腐。
③红烧茄子。
2.回归生活,谈美食。
(如:虎皮青椒、茄汁金针菇、木耳藕片、鱼香茄子)
学生看图,认读识字。
一、目标确定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烧、茄”等5个字。
2.读汉字,说说制作食物时会用到哪些方法,了解“火”和“灬”的联系。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正确识字、写字。(重点)
2.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正确书写5个生字。(难点)
三、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5分钟
3.同桌互读生字,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4.学生认读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
5.重点强调“煮、蒸、炸、粥”是翘舌音;“蒸、酱”是后鼻音;“炖”的韵母是“un”,读准多音字。
环节三:(创设情境,识字读词)15分名称:菠菜、茄子、蘑菇。
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认识蔬菜,认读生字。
(一)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来当美食家,看看哪些小朋友知道的美食最多。
(二)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师: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美食》,认识美食。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交流自己喜欢的美食。
2.齐读课题(中国美食)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师:(课件出示3幅美食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8.识记生字。(加一加:火+乍=炸;换一换:昨-日+火=炸;熟字比较:炸——作、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小厨师们,你们可真棒!看,这些食材在你们的努力下已经变成美食了(课件出示美食图片)。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的美食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不仅因为它的味道鲜美、颜色丰富,也因为它制作方法的多样。那么,我们的美食究竟有哪些独特的制作方法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探讨吧!
板书设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一些制作食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知道一些食物制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美食文化和中国美食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中国美食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美食图片,请大家仔细观看,说说你喜欢哪一种美食?(指名学生回答)
看来,大家对于美食都比较感兴趣。其实呀,刚刚你们看到的这些食物都属于我们中国的传统美食。当然,中国的美食可不止这些,你们想了解更多的吗?(生:想)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4、去拼音齐读这些词语2遍。
(二)再读课文,认识食物名称
过渡:认识了这些食材,接下来,我们要开始对食材进行加工了。这些食材可以做成哪些美食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开始把食材做成美食吧!(板书:美食)
1、学生读课文,为食材制作正确的食物,课件出示食物名称(配图):
第一组: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
课题
4、中国美食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班级
备课教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1种中国美食。让学生了解中国美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然祖国的感情。同时了解制作食物时需要用到的方法,拓宽眼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教学目标
1、会认“菠、煎、腐”等13个生字,注意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等8个字。
(1)交流书写要点,教师范写,生临写
(2)巡视指导
(3)展示评议
(三)游戏巩固识字
识字游戏:抢收蔬菜
师:看了这么多美味的食物,想必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它们了吧。不过,得要通过老师的考验才可以哦!你们能通过吗?(能)
好的,那就请大家听清游戏规则:这里有很多种蔬菜,每个蔬菜下面都藏了一个汉字,只要你大声、正确的读出这些汉字,就能够获得食材,做出美食!
指名学生回答,回答结束后男生齐读词语
第二组: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指名学生回答,回答结束后女生齐读词语。
2、师:大家读得可真准确。现在,老师将这7道美食都端上来了,谁能告诉大家你吃过哪道菜或者你最想吃哪道菜?(学生回答后由该生带领大家再次读菜名)(那请你大声地带领大家读一读菜名,熟悉一下这道菜吧!)
6、去拼音分小组赛读
7、师:大家认识这四种美食的名称了吗?(认识了)很好,不过光认识名称可还不够哦,大家更要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
8、结合图片,识记“蛋炒饭”,并指导书写“蛋”和“饭”
师:这份蛋炒饭看上去好不好吃?香不香?要想做这样一份美味的蛋炒饭可不容易啊,那是必须要下功夫的。就像我们写字一下,要想把“蛋”和“饭”写好,就一定要认真观察、努力练习,你们能做到吗?(生:能)好,那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蛋”和“饭”的写法。
4、中国美食
食材美食制作方法?
菜品主食
同学们一个个都是小美食家呀。现在,老师想请一位美食家来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些食材的名称。
课件出示食材名称,指名学生领读:
菠菜豆腐茄子鸭鱼羊小鸡蘑菇
3、交流识字方法,相机认识“菠”“腐”“茄”“蘑菇”,重点指导“腐”“菇”分别在“豆腐”“蘑菇”中的读音以及草字头的字(草字头的字大多和植物有关),并引导学生拓展草字头的字。(归类识字)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2遍)
二、看图说美食,学习生字词
(一)初读课文,认识食材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35页,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要想做出美味的食物,有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制作食物的原料,我们称之为食材(板书:食材)。接下来,老师将出示一些食材的图片,请同学们大声地说出它们的名字。(集体说食材名)
3、师:同学们,除了我们刚刚说到的这些美食,书本上还列出了四种食物,你们找到了吗?(生:找到了)
指名回答并领读,课件出示(配图):
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4、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这四种食物单独列出来,而不是放在前面的7种美食中呢?师引导学生分类(菜品和主食)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这些主食吧!
5、请学生自习观察,并交流识字方法,师引导学生认识“饺”“酱”“粥”“蛋”,重点指导多音字“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