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研学后教)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材简析】本课是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从更深入更科学的角度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本课由两个实验组成,一是“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二是“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用观察结果作为证据进行判断。
这两个实验中,沙子和黄豆混合后没有明显变化,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白糖的熔化,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白糖的炭化。
学生就是通过这种“不变”与“变”来认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科学课的学习,已经逐步具备了一些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而本课主要接触沙子、黄豆与白糖,这是他们熟悉的物质,需引导学生运用己有的经验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通过分离沙子和豆子以及用蜡烛给白糖加热,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教学准备】教师:铁丝、纸、白糖、记录表、课件。
小组:沙子、黄豆、白纸、小棒、盘子、筛网、蜡烛、火柴、勺子、白糖、记录表。
加热白糖实验记录表第小组【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材料准备:铜丝一根,纸一张]1.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身边的物质”,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且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仔细来研究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扭、弯折铜丝。
提问:铜丝的什么发生了变化?3.教师演示一张纸,撕成两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够判断一个变化过程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从而加深对物质变化本质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变化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2.能够理解并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能够判断一个变化过程是否属于化学变化。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过程是否属于化学变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实验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质变化的本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管、试剂等。
2.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硫酸铜、酚酞等。
3.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的变化。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呈现物质变化的四个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随能量变化、产生气体或沉淀、颜色变化。
让学生初步理解物质变化的特征。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物质变化特征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一些变化过程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烹饪、制药等,让学生理解物质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物质变化的四个特征,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小学科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三、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四、教学准备每组烧杯、沙子、豆子、筛网、纸巾、白纸组合,不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白糖等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谈话:欢迎大家来到动手动脑学科学,让我们先动一下脑,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我们所学的主要内容,谁能填一下这个小练习?(学生回答)我们动完了脑我们再动动手,大家每人各拿出一张纸,先将纸折一下再打开,这时候纸发生了什么变化?将纸撕开,纸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然后点燃纸条,纸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是原来的纸吗?纸变成了新物质,在这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研究。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1.谈话:为了更好的研究本课内容,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道菜,大家想不想学着做做?我们先做第一道菜,凉拌豆子和沙子。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具体怎么做。
(学生观察实验)要想进一步证明豆子和沙子混合后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该怎么做呢?2.观察比较:观察分离出的黄豆沙子和我们留下的样本,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哪些变化?黄豆还是不是黄豆?沙子还是沙子吗?(学生观察实验)小结: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黄豆和沙子只是发生了些细微的变化,但是本质没变,黄豆还是黄豆,沙子还是沙子。
我们把这种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三)白糖的加热实验1.谈话: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一道热菜,这道菜叫“铁板烧白糖”,把白糖加热会怎样呢?先预测一下,将你们的预测和观察到的白糖的特点记录在记录单上。
教科版科学六下《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下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探究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物质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方面,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刻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化学试剂、实验仪器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物质变化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物质变化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实用性。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doc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能够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即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准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教学准备】:1、学生二人组实验:一杯沙子、一杯豆子、筛网、筷子、一张白纸、塑料盘2、教师演示:纸、PPT,学生实验材料【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发现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导言: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总是在持续地变化。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究活动一:观察沙子和豆子的混合1、[出示沙和豆子]在你们的桌子上我给大家准备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都理解吗?我们要用它们完成一项探究活动。
混合沙和豆子,观察沙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预测:你们觉得会发生变化吗?·我把沙和豆子混合在空杯子中,是不是把所有的沙和豆子都倒完?为什么?·筷子、筛子用来干什么?[充分搅拌;筛网分离—看得更清楚;PPT 过程]2、学生混合、分离实验。
3、学生汇报:混合前后,沙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不变的依据;变则具体说]4、归纳:我们发现,混合后沙和豆子发生了细微变化。
但是豆子还是豆子,沙还是沙,有没有变成其它的物质? [板书: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明显变化。
·其实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样主要三、探究活动二:加热白糖1、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物质[出示白糖],我想让白糖发生明显变化,能够怎么做?给你们准备了这些材料[课件]——我们能够加热白糖2、预测:给白糖加热,白糖会有什么变化?·请小组把我们的想法记录在实验记录单的预测栏中,并把观察到的白糖特点写下来。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1)
附件1:绥德县第三届优秀教科研成果交流评选申报表《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名州镇中心小学王欣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2、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知道一些化学实验中要有安全防范措施。
(2)体会运用证据的规则,寻找足够的证据证明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即证据越多证明聚就充分结论也就越可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教学准备:记录纸、火柴、蜡烛、一把小铁勺、镊子、玻璃皿、白糖、搅拌棒、烧杯(装清水)、一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物质是在不断的变化的。
有些物质有明显变化,像三年级学习的小苏打和醋的混合、上节课学习的火柴的燃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沙和黄豆的混合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那这下明显和不明显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新疑问来学习物质单元第二课,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导课简洁,直入主题;图片火柴的燃烧和小苏打与醋混合产生的大量气泡也蕴含着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二、观察加热白糖后的变化。
1、推测给白糖加热可能发生的变化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白糖,如果让白糖发生变化,你有什么方法?学生说方法。
像刚才大家说把糖放进水中进行溶解、碾碎等方法改变的是白糖的形状和状态,它的本质变了吗?还有同学说把糖放在火上加热,你们认为能发生变化吗?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并试着推测白糖可能发生的变化,师简要板书。
(评析:让学生自己说让白糖变化的方法,并进行变化现象的推测,推测时很多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白糖加热的变化现象进行推测,那白糖的变化会像他们推测的那样发生变化吗,这将激起学生对推测进行探究验证的欲望。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3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2、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知道一些化学实验中要有安全防范措施。
(2)体会运用证据的规则,寻找足够的证据证明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即证据越多越充分结论也就越可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教学准备:记录纸、火柴、蜡烛、一把小铁勺、镊子、玻璃皿、白糖、搅拌棒、烧杯(装清水)、一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物质是在不断的变化的。
有些物质有明显变化,像三年级学习的小苏打和醋的混合、上节课学习的火柴的燃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沙和黄豆的混合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那这下明显和不明显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新疑问来学习物质单元第二课,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评析:导课简洁,直入主题;图片火柴的燃烧和小苏打与醋混合产生的大量气泡也蕴含着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二、观察加热白糖后的变化。
1、推测给白糖加热可能发生的变化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白糖,如果让白糖发生变化,你有什么方法?学生说方法。
像刚才大家说把糖放进水中进行溶解、碾碎等方法改变的是白糖的形状和状态,它的本质变了吗?还有同学说把糖放在火上加热,你们认为能发生变化吗?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并试着推测白糖可能发生的变化,师简要板书。
(评析:让学生自己说让白糖变化的方法,并进行变化现象的推测,推测时很多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白糖加热的变化现象进行推测,那白糖的变化会像他们推测的那样发生变化吗,这将激起学生对推测进行探究验证的欲望。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变化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物质变化的判别方法。
3.能够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入物质变化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提问:-什么是物质变化?-物质变化有哪些分类?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质变化现象,并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讨论。
二、物质变化的分类(20分钟)1.前期准备:-准备一些常见的物质样本,如纸张、铁钉、苹果等。
-准备一些示意图,用于解释和辅助理解。
2.将物质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进行解释。
-通过展示示意图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强调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而已,如固体的破碎、溶解的扩散等。
-强调化学变化是物质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如燃烧、腐烂、酸碱反应等。
3.让学生根据所给示意图和物质样本,判断是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三、物质变化的判别方法(30分钟)1.引入判别物质变化的方法,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判断物质发生了变化?-有没有一些特征可以用来判别物质变化?2.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现象,整理出判别物质变化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和经验。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整理出判断物质变化的特征,如气味的变化、颜色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等。
3.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强调判断物质变化时要观察多种特征,综合判断。
-强调有些物质变化不易观察到,如酸碱中和反应。
-提醒学生要进行实验验证,以验证判断的准确性。
四、实验验证物质变化(40分钟)1.设计实验:-实验1:铁钉生锈*材料:铁钉、水、盐*步骤:将铁钉放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水。
进行观察并记录水中的铁钉是否发生了变化。
-实验2: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材料:氢氧化钙、盐酸*步骤:将氢氧化钙溶解在水中,再加入盐酸。
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变化。
2.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分别进行实验1和实验2-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原创】《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和反思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2)知道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物理变化2、科学探究:(1)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知道一些化学实验中要有安全防范措施。
(2)体会运用证据的规则,寻找足够的证据证明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即证据越多证明聚就充分结论也就越可靠。
(3)通过仔细观察确立判断标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科学态度:(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物质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通过加热白糖的探究活动,从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什么是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教学准备:记录单、火柴、蜡烛、一把小铁勺、铁盆、白糖、塑料小勺、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课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物质是在不断的变化的。
有些物质有明显变化,有的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有明显和不明显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究白糖的加热变化,构建化学变化的概念。
(一)交流让白糖变化的方法1、出示白糖:如果让白糖发生变化,你有什么方法?2、学生说方法。
3、猜测:白糖加热会发生变化吗(二)观察白糖的特点1、说说观察白糖方法2、出示记录单:观察并记录,同时预测白糖加热可能发生的变化3、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4、小组派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及预测5、课件出示白糖的特征(三)分组研究,及时记录1、交流实验中注意事项2、总结并请学生朗读注意事项。
3、出示实验材料并强调铁盆的使用4、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四)交流汇报,构建化学变化概念1、师生互动、生生相互补充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2、师贴板书3、辨别交流白糖加热后的物质还是白糖吗?4、小结什么是化学变化?5、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化学变化。
小学科学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观察到物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例如,水可以沸腾,食物可以煮熟,铁可以生锈。
这些都是物质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物质发生变化的不同方式以及其原因。
一、知识点概述在学习物质变化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其次,物质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1.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条件下发生形态、状态或位置上的改变,并且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变化。
常见的物理变化有溶解、沸腾、熔化等。
物理变化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物质在物理变化过程中,质量没有改变;(2)物质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将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3)物质在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2.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
常见的化学变化有燃烧、腐烂、酸碱反应等。
化学变化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质量可能发生改变;(2)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不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将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3)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点。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物质发生变化的现象,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能够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和记录物质的变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物质变化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1)概念解释: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2)例子解释:通过示例展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3. 实验活动(30分钟)(1)实验1:观察物质的溶解过程材料:苏打粉、水、筷子步骤:①取一小杯水,加入适量的苏打粉,搅拌均匀;②用筷子蘸一些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③将剩下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溶液的变化。
科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案(三篇)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一)(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准备每组一杯沙子、一杯黄豆,一支蜡烛,一张白纸,一个勺子,一小包白糖'—个筛网。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物质)物质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仔细来研究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观察物质的变化(一)出示沙和豆子1、师:只给你沙和豆子,它们在怎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生:混合)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化?(生:把混合后的沙和豆子与混合前的做个比较)师:所以能否将给你的沙和豆子都混合了?(生:不能,得留一些)师:那我们在混合前分别倒一些沙和豆子在白纸上,观察并记录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好吗?师:我们把杯里的沙和豆子混合,看沙和豆子会不会发生变化。
你的猜测是怎样的?师:能有办法看得更清楚些吗?(用筛网分离观察)2、师评价,学习“记录表”(二)出示蜡烛和白糖1、师:蜡烛和白糖在怎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呢?(生:加热)2、师:你能学习前面的观察方法,来说说如何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吗?(生:先观察白糖的特点,然后预测白糖加热的变化,再给白糖进行加热,观察白糖加热过程中和加热结束后的变化。
)3、师:白糖加热比较危险,老师在这儿要给大家个提示(出示“友情提示”,请学生阅读)。
4、师:不要忘了在实验操作中做好记录(出示“记录表”)(三)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变化1、领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依次领取)。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
2.了解物质变化的种类;
3.熟悉物质变化的性质和规律。
二、教学内容
1.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
(1)物质变化是指物质成分、性质、组成形式发生变化了,其中包括物质的分解与组合。
(2)物质变化涉及到物质的形态、分子结构、组成以及物质的性质、所处的状态等。
2.物质变化的种类
(1)化学变化:又可分为化学合成及化学分解两类,化学合成表示物质由低原子序向高原子序合成,而化学分解则恰恰相反,表示物质从高原子序向低原子序分解。
(2)物理变化:指物质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发生一些物理性变化,如液体升华、固体的粉碎、混合隔离等。
(3)核变化:是指原子核结构的变化,包括核裂变、核聚变等。
3.物质变化的性质和规律
(1)物质的守恒性:物质总量不变,指的是实验上观察到的物质在发
生变化时,物质的总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2)属性的变化:在发生物质变化时,物质的属性是可以发生变化的,比如在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发生改变有机物的性质或颜色等,从而使物质
的性质发生变化。
(3)能量守恒:指的是物质发生物质变化时,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教科版科学六下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现象,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掌握变化过程中的相关科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物质的基本概念,对于物质的变化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以及变化过程中的相关科学知识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现象,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掌握变化过程中的相关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掌握变化过程中的相关科学知识。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
3.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的实验,如燃烧、溶解、沉淀等。
2.准备相关科学知识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如燃烧、溶解、沉淀等,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现象,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以及变化过程中的相关科学知识。
教科版科学六下《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验和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物质的基本概念,如物质、元素、化合物等,也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但是,学生可能对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原理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原理。
2.不同条件下的物质变化。
3.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本质。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条件下的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实验器材。
2.实验药品和试剂。
3.PPT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口头讲解,引出本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或PPT,呈现不同的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如燃烧、腐蚀、沉淀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
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同时让学生学习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能。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口头讲解,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原理。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口头讲解,介绍不同条件下的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
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二、品味米饭:
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
(1)品尝时,闭上眼睛,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讲,做到安静研究。
(2)品尝过程中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a.米饭刚入口时是什么味道?
b.咀嚼一到两分钟后又是什么味道?
2.思考:a.米饭刚入口时是什么味道?
b.咀嚼一到两分钟后又是什么味道?
这说明了什么?
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去掉)
4.阅读课本30页资料。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5.说到淀粉,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检验淀粉?(滴碘酒)
分组操作向馒头和米饭上各滴上1~2滴碘酒,观察现象。
四、食物淀粉鉴别:
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先预测再进行试验。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
活动: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
课外活动:制作神秘无字信件
课题
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主备人
张晓丽
复备人
总课时
本单元课时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课。
本课内容分为“混合沙和豆子”、“观察白糖的变化”两部分,在上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沙与豆子的混合和加热白糖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即是否产生新物质。
科学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知道一些化学实验中要有安全防范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难点:观察加热白糖的过程,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教学准备:第一组实验材料:搅拌棒、两张白纸、沙、豆子、筛子(观察沙和豆子的混合)、记录单一;火柴、蜡烛、一把小铁勺、白糖(用来加热白糖)、玻璃、纸板、记录单二。
课前准备:把两组实验材料分别放在两个桌洞中。
一、导入
师:上一节课研究了《我们身边的物质》,通过上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生答。
师: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仔细来研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混合沙和豆子
1、过渡:怎样来研究呢?生活中,经常要混合一些物质。
2、出示沙和豆子的图片。
师:把沙和豆子这两种物质混合,沙和豆子会发生变化吗?
3、请同学们拿出第一组实验材料开始研究。
4、《混合沙和豆子》实验报告单
组别:
一、研究的问题:
把沙和豆子这两种物质混合,沙和豆子会发生变化吗?
二、我们的猜测:
三、实验提示:
留样:将少量沙和豆子分别放在两张白纸上。
混合:取适量的豆子和沙在纸杯中混合。
搅拌:用筷子充分搅拌豆子和沙。
分离: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
对比:将混合、分离后的沙和豆子与混合前的沙、豆子样本对比。
四、实验现象:
1、混合前沙的特点
豆子的特点
2、混合后沙的特点
豆子的特点
五、实验结论:
我们发现:
六、整理实验材料。
5、师: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让我们来交流。
6、师:混合沙和豆子后,沙还是沙,豆子还是豆子。
在科学实验中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有明显变化的现象同样重要。
我们再来做个实验,看看物质有什么变化?
三、观察白糖的变化
1、师:白糖是同学们熟悉的一种物质,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白糖会发生什么变化?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出示蜡烛加热白糖的图片。
2、请同学们拿出第二组材料继续研究。
3、《用蜡烛给白糖加热》实验报告单
组别:
一、研究的问题: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白糖会发生什么变化?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我们的猜测:
三、温馨提示(很重要哦!):
1、白糖适量:取一药匙即可;
2、把蜡烛粘在玻璃片上,用蜡烛的外焰加热;
3、眼睛不能靠勺子太近;
4、观察到有一点点变化,立刻暂停实验,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白糖的变化(状态、颜色、气味等),并及时记录。
5、记录完毕,开始第二阶段实验请一直持续加热到不再变化。
仍然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白糖的变化(状态、颜色、气味等),并及时记录。
我们还观察到蜡烛的变化是
五、实验结论:
白糖充分加热后
蜡烛燃烧后
六、整理实验材料。
4、师:刚才同学们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5、让我们来总结白糖发生的变化:
状态变化:颗粒状---液体状---糊状---固体状
颜色变化:白色---褐色----黑色
气味变化:白糖香味---焦味
师: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东西还是原来的白糖吗?
如果学生答不出,那教师再追问:这种黑色的、有焦味的、固体状的物质还是白糖吗?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种物质是一种新的物质——炭。
四、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师:那现在你来比较混合沙和豆子、白糖加热这两个实验有什么不同?
生述。
2、师: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什么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什么变
化?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9页最后一个自然段,解决这个问题。
3、师:你现在知道沙和豆子混合是什么变化?加热白糖是什么变化?
白糖充分加热后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那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一直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吗?还有其他变化吗?
4、师:在白糖加热实验中,白糖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
蜡烛燃烧后又有什么变化呢?蜡烛燃烧变成了什么?出示课外资料阅读:蜡烛燃烧了,火焰不断地舞动,蜡烛慢慢变短。
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到哪里去了?我们只看到蜡烛在不断地减少,却没有看到生成新的物质,是不是物质会减少或者消失了呢?实际上,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
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
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
五、拓展应用
1、师:现在同学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了较多的了解,你能说说下列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吗?(玻璃打破,易拉罐压扁,木柴燃烧)
2、师:通过这节课得到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与爸爸妈妈探讨生活中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变化是化学变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