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DOC-14页)
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估手册(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建立有效激励的薪酬福利和绩效管理体系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估手册(初稿)目录第一部分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 (1)一、####核心能力要素 (1)二、####专业能力要素 (1)三、岗位胜任力模型构成 (2)第二部分岗位胜任力评估 (3)一、评估者 (4)二、评估原则 (4)三、评估过程 (4)四、评估管理 (6)附录1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要素构成及等级划分 (8)1、知识 (8)2、工作技能与综合能力 (9)3、工作经验 (9)4、工作成果(研发、技术序列专用) (10)附录2 岗位胜任力模型要素库 (11)一、专业知识库 (11)1、化工知识 (11)3、产品知识 (12)4、质量管理知识 (12)5、生产管理知识 (13)6、战略知识 (13)7、营销知识 (14)8、财务知识 (14)9、人力资源知识 (15)10、法律知识 (15)11、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知识 (16)二、工作技能与综合能力要素库 (17)1、弹性与适应 (17)2、公关能力 (17)3、沟通协调 (18)4、关注细节 (18)5、绩效导向 (19)6、激励 (19)7、计划制定 (20)8、计划推行 (20)9、解决问题 (21)10、培养他人 (21)11、前沿追踪 (22)12、全局观念 (22)13、人际交往 (23)14、市场导向 (23)15、市场分析 (24)16、授权 (25)17、团队合作 (25)18、团队整合 (26)19、信息分析 (26)20、学习发展 (27)22、指导与监控 (28)23、制度优化 (29)24、专业化 (29)25、资源整合 (30)26、自我控制 (30)27、执行 (31)28、创新 (31)29、分析判断 (32)30、排除疑难 (32)31、质量导向能力 (33)32、技术应用能力 (34)33、业务操作技能 (34)34、安全导向能力 (34)35、应付突发事件能力 (35)36、策略性推销技能 (35)37、表达能力 (36)三、个性要素库 (36)1、责任心 (36)2、信心 (37)3、组织认同 (37)4、敬业 (38)5、成就导向 (38)6、分析能力 (39)7、概念式思考 (39)8、心理承受力 (40)9、分析判断 (40)10、严谨性 (40)11、人际交往 (41)12、同理心 (41)13、诚信 (42)第一部分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一、####核心能力要素####的核心能力要素包括:创新能力、学习发展、绩效导向、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培养他人、进取心、组织认同、沟通协调、表达能力、信心。
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估手册(完整资料).doc
岗位胜任⼒模型评估⼿册(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建⽴有效激励的薪酬福利和绩效管理体系岗位胜任⼒模型评估⼿册(初稿)⽬录第⼀部分岗位胜任⼒模型搭建 (1)⼀、####核⼼能⼒要素 (1)⼆、####专业能⼒要素 (1)三、岗位胜任⼒模型构成 (2)第⼆部分岗位胜任⼒评估 (2)⼀、评估者 (3)⼆、评估原则 (3)三、评估过程 (3)四、评估管理 (4)附录1 岗位胜任⼒模型的要素构成及等级划分 (6)1、知识 (6)2、⼯作技能与综合能⼒ (6)3、⼯作经验 (7)4、⼯作成果(研发、技术序列专⽤) (8)附录2 岗位胜任⼒模型要素库 (8)⼀、专业知识库 (8)1、化⼯知识 (8)3、产品知识 (9)4、质量管理知识 (9)5、⽣产管理知识 (9)6、战略知识 (10)7、营销知识 (10)8、财务知识 (10)9、⼈⼒资源知识 (11)10、法律知识 (11)11、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知识 (11)⼆、⼯作技能与综合能⼒要素库 (13)1、弹性与适应 (13)2、公关能⼒ (13)3、沟通协调 (13)4、关注细节 (14)5、绩效导向 (14)6、激励 (14)7、计划制定 (15)8、计划推⾏ (15)9、解决问题 (15)10、培养他⼈ (16)11、前沿追踪 (16)12、全局观念 (16)13、⼈际交往 (17)14、市场导向 (17)15、市场分析 (17)16、授权 (18)17、团队合作 (18)18、团队整合 (18)19、信息分析 (19)20、学习发展 (19)22、指导与监控 (20)23、制度优化 (20)24、专业化 (21)25、资源整合 (21)26、⾃我控制 (21)27、执⾏ (22)28、创新 (22)29、分析判断 (22)30、排除疑难 (23)31、质量导向能⼒ (23)32、技术应⽤能⼒ (23)33、业务操作技能 (24)34、安全导向能⼒ (24)35、应付突发事件能⼒ (24)36、策略性推销技能 (24)37、表达能⼒ (25)三、个性要素库 (25)1、责任⼼ (25)2、信⼼ (25)3、组织认同 (26)4、敬业 (26)5、成就导向 (26)6、分析能⼒ (27)7、概念式思考 (27)8、⼼理承受⼒ (27)9、分析判断 (27)10、严谨性 (28)11、⼈际交往 (28)12、同理⼼ (28)13、诚信 (29)第⼀部分岗位胜任⼒模型搭建⼀、####核⼼能⼒要素####的核⼼能⼒要素包括:创新能⼒、学习发展、绩效导向、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培养他⼈、进取⼼、组织认同、沟通协调、表达能⼒、信⼼。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组织对人才的渴求从未如此强烈。
如何挑选和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今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介绍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内涵、构建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模型提升组织绩效。
一、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内涵岗位胜任力模型是指对某一特定岗位所需的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进行系统描述和分析,从而形成的标准化规范。
它具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二是与组织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个人特质。
通过岗位胜任力模型,组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为员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二、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方法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岗位需求。
首先需要明确特定岗位的工作职责、技能要求、绩效标准等内容,以确保建立的模型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
2、收集相关资料。
通过文献综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与该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了解行业最佳实践和成功关键因素。
3、整理思路。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明确岗位胜任力模型所需包含的要素,并梳理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4、制定模型。
在思路清晰的情况下,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岗位胜任力模型,明确各要素的定义和评估标准。
5、验证与调整。
通过实践应用和反馈,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三、运用岗位胜任力模型提升组织绩效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不仅可以为组织提供选人用人的依据,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组织绩效:1、招聘与选拔。
运用岗位胜任力模型,组织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应聘者的能力、潜力和个性特征,挑选出最适合特定岗位的人才,从而提高招聘效率和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2、培训与发展。
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能力现状与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3、绩效管理。
(全)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
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岗位胜任力模型一、基础员工(初入职者):1.有限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一些基础知识或单一领域的某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从未在工作中实践过。
2、在本专业领域仅有较少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不够全面的,不能为独立工作提供支持,在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从未接触或解决过的。
3、对整个体系的了解是局部的,并对整个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不能清晰地把握。
4、只在指导下从事一些简单局部的工作。
5、不能完全利用现有的方法或流程来解决问题。
二、基层主管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1、具有基础的、必要的知识技能,这种知识技能集中在本专业的一个领域且以经在工作中多次得到实践。
2、能够运用现有的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但这种问题不需要分析或需要不太复杂的分析,工作相对而言是程序化的。
3、在适当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工作,在例行情况下有多次独立运作的经验。
4、能够理解本专业领域发生的改进或提高。
5、工作是在他人监督下进行的,工作的进度也是模式化规定的。
6、能够发现流程中的一般问题。
三、骨干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1、具备全面的良好的知识技能,在主要领域是精通的并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相关的了解。
2、能够发现本专业业务流程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3、能够预见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4、对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准确把握各体系之间的相关性。
5、能够对现有的方法、程序进行优化并解决复杂问题。
6、可以独立成功的、熟练的完成大多数工作任务并有效的指导他人。
四、专家需要具备的岗位技能:1.在本专业大多数领域具有精通的、全面的知识技能,在本专业其他领域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2、对本专业业务流程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能够洞察其深层次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能够缜密的分析专业领域的困难和瓶颈,并给他人施加有效影响,从而推动和实施本专业领域的重大变革。
4、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重大问题能够通过改革现有的方法、流程进行解决。
岗位胜任力模型
岗位胜任力模型岗位胜任力模型一、胜任素质模型介绍一)胜任素质简述胜任素质(Competency)是指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自我认知和特质等综合素质,是驱动员工做出卓越绩效的关键因素。
运用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组织竞争力,从而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胜任素质识别能否显著区分员工的工作绩效差异是判断某项胜任素质的惟一标准。
实际工作业绩卓越和业绩一般的员工在该项胜任素质上的行为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
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或岗位胜任特征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1.知识知识层面包括员工从事某一职业领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和在某一组织中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信息。
2.技能/能力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或能力,能力是指员工天生具备或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不易改变的特质。
3.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员工从事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惯。
三)胜任力素质模型根据公司从事某岗位的员工所应具备的胜任素质,从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及岗位特殊要求等六个层面,以知识、技能/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构建其胜任素质模型。
二、胜任力特征词典通过识别员工的胜任素质,可以建立胜任力特征词典,帮助企业更好地招聘、培养和评估员工。
特征词典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特征词,以及对应的行为表现和评估标准。
这些特征词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的绩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是任职资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乏知识会导致工作成效不佳,缺乏技能会降低知识的应用价值,缺乏职业素养会影响工作目标的实现。
因此,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必须相互衔接,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知识是任职资格的基础要求,它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前提。
缺乏知识会导致专业化程度降低,即使充满热情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工作成果。
技能是在知识基础上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胜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岗位胜任力模型
岗位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详细规定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各项任职资格。
通过这些层次的指引,可以正确引导员工达到公司所需要的工作目标。
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任职资格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知识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基础要求,没有良好的知识底蕴,专业化的程度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看见的有些人满腔热情,但是缺少方法,最后的工作成效并不理想;技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岗位胜任力模型里面第二个组成要素,如果没有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技能,知识就不能够发挥作用,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见的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
在有了知识、技能后,最重要的就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简单的说就是态度。
虽然有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技能,但并不一定就能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发展的要求。
通常,当员工职业素养与公司职业素养不一致时,其在工作中也将难于达到工作目标,甚至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果。
这就是说,良好的知识、技能,必须得通过符合公司要求的职业素养发挥出来。
不同层级的岗位以及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
经营管理层(高层)除了要具备应有的知识、技能外,更为重要的还是职业素养的要求,因为职业素养具有强烈的引导和示范效用,良好的职业素养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1.教育背景:按学历分初中、高中(包括中专和中技)、大专、本科、硕士、博士。
2.知识指人们在工作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评估一个员工以下四个类别的知识:公司知识、专业知识(营销知识、人力资源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生产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质量管理知识、环境管理知识、专业外语知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知识)。
2.1.公司知识:包括行业知识、产品知识、公司文化(发展历史、理念价值观等)、组织结构、基本2.2.专业知识:包括战略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知识、生产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质量管理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知识、专业外语知识。
部分岗位胜任力模型
部分岗位胜任力模型(仅供参考)
1
一、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指构成每一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胜任力总和。
一个完整的胜任力模型,通常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群组,每个群组底下又包含了若干个胜任力特征。
构成胜任力特征的三个重要特性:
1.与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预测员工的未来工作绩效
2.与任务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
3.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和一般者
二、部分岗位胜任力模型(仅供参考)
(一)销售岗位
1、基本胜任力要求:平均评价等级达到二级以上,单项基本胜任力评级等级不低于一级。
其中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主动性和坚韧性的胜任力评级等级不低于二级。
2、核心胜任力要求:平均评价等级达到三级以上,单项核心胜任力评级等级不低于二级。
其中以客户为本、督导能力、预期应对能力的胜任力评级等级不低于三级。
能够主动倾听和适当反应。
分级定义表:
(二)财务部门1、职业素养定义表
2、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
3、财务部门各岗位胜任力模型
(三)生产部1、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
2、生产部门各岗位胜任力模型。
岗位胜任力模型模板
岗位胜任力模型模板岗位胜任力模型模板引言:在现代职场中,选择和招聘合适的员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许多企业采用了岗位胜任力模型。
岗位胜任力模型是一种以明确的胜任力要求为基础的招聘和评估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出最适合特定岗位的人才。
本文将介绍一个常见的岗位胜任力模型模板,并探讨其在实际招聘和评估中的应用。
一、背景和定义岗位胜任力模型是基于特定岗位所需的胜任力要求,通过梳理和分析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界定一个人在该岗位上所需的能力和行为。
该模型通常由核心胜任力、技术胜任力和领导胜任力三个方面构成。
核心胜任力包括重要的通用技能和能力,技术胜任力主要涵盖与特定岗位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而领导胜任力则关注领导能力和潜力。
二、模板结构1. 胜任力名称的定义及解释:- 在这一部分,我们列举和解释岗位所需的各项胜任力,并对其重要性和具体技能要求进行说明。
2. 胜任力测评方式和工具:- 该部分介绍了如何评估候选人的胜任力。
常见的评估方式包括面试、行为描述性问卷(BEI)和技能测验等。
3. 胜任力的组成要素和关键行为:- 在这个部分,我们详细描述了每个胜任力的组成要素和关键行为,并提供案例和实际工作场景来加深理解。
4. 招聘和评估指南:- 该部分提供了招聘和评估岗位胜任力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步骤,包括制定招聘条件、设计面试和测评流程以及评估候选人的方法。
5. 应用实例:- 我们给出了一个实际的应用实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过程和效果。
三、对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理解和观点岗位胜任力模型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将招聘和评估的焦点放在与岗位要求相关的核心能力上。
通过明确胜任力要求,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发展人才,提高招聘效率和员工的绩效。
然而,岗位胜任力模型也有其局限性。
这是一个基于特定岗位的模型,其适用性可能受到行业和组织文化的影响。
岗位胜任力模型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为不同的人可能会对某个胜任力的要求有不同的理解。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人力资源规划 人 力 资 源 知 识 招聘与配置 培训与开发 考核与评价 薪酬与福利管理 劳动关系 专 相关学科专业知识 业 销售专业知识 知 识 课程设计基础知识 企业文化 公 司 企业历史沿袭 管理理念 Word 打字 排版
填写说明: 请各位根据自己的岗位选择相关的能力, 必备项填写“◆”,辅助项填写“◇”
力
课程 讲授 专业知识 案例运用 结尾 培训室设计 效果评估 年度规划 培训 规划 月度计划 总结分析 育人方法 持续改善 报告 联络
公 共 关 系 处 理 能 力
沟 通
商谈 公关技巧 谈判能力 团队沟通
礼 仪 规 范
服务礼仪 商务礼仪 公关礼仪 社交礼仪 价值观 人生方向
自 我 认 知
奋斗目标 性格特征 觉察情绪变化及原因 显性知识分析 隐性能力挖掘 职业发展规划
职 业 心 理
忠诚度 环境适应能力 自我调控 团队协作 管理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领 导 力
关怀 激励 执行力 团队精神
培训专员 讲师建设 课程体系 岗前培训 制度建设 培训组织 资料整理 日常工作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每天进步一点点
能力模块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辅助 必备 根据岗位职责范围 及岗位要求设定工 作内容 ◇ ◆ ◇ ◇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初稿)
岗位 作内容
根据完成工作内容 设定胜任能力
根据部门内 实际情况设 置岗位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一、胜任力模型定义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Medel)就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要求任职者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其中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等"从企业角度而言,对同类胜任力进行分级界定,就可以准确反映企业对从事不同工作性质与内容的任职者的素质要求以及工作绩效目标的差异性,事实上对于企业实际工作而言,各项素质的级别并不是越高越好,它更多的代表的是员工行动努力的方向;对于员工而言,胜任力分级为员工选择合适的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也符合胜任力的提出对于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的现实指导意义"换句话说,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所具备的胜任力坐标,选择自己在企业中的进入起点乃至未来职业发展的路径"胜任力模型通常包括三类能力:通用能力、可转移的能力、独特的能力。
通用能力是指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胜任能力,它是公司企业文化的表现,是公司内对员工行为的要求,体现公司公认的行为方式;可转移的能力是指在企业内多个角色都需要的技巧和能力,但重要性程度和精通程度有所不同;独特的能力是指某个特定角色和工作所需要的特殊的技能"通常情况下,独特的能力大多是针对岗位来设定的。
不同企业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力特征很多,但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力特征,企业会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组织的环境,明确能够保证员工适应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力特征,并以此为标准来对员工进行挑选"这就要运用胜任力模型分析法提炼出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力特征,即员工最佳胜任力特征,如图所示"1.个人的能力:指个人能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2.岗位工作要求:指个人在工作中被期望做什么"3.组织环境:指个人在组织管理中可以做什么"交集部分是员工最有效的工作行为或潜能发挥的最佳领域"当个人的能力大于或等于这三个圆的交集时,员工刁-有可能胜任该岗位的工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要挖掘的胜任力模型就是个人能力与另外两个圆的交集部分,即能够保证员工有效完成工作的胜任力模型。
岗位胜任力模型
速度;主动性;流程管理; 勇于冒险;善于规划;重 视执行
渐进式回报战略 高校的流程和运作管理;成本领 风险管理;流程管理;财 先性、高生产率和技术以及优 务敏锐性;成本控制;规 质服务;组织持续的学习和发展 划导向;重视执行
价
的工作文化
值
能
人力资源能力/素质
力 定
位
基点 使命、愿景、战略、核心能力 支点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
根据能力模型,组织 培训和职业发展设计 ,从而加强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
岗位胜任 能力模型
培训与开发
招聘与配置
通过对员工关键 行为表现的评估; 确保其具备期望 的岗位胜任力
员工的薪酬以及升 职应基于能力与业 绩评估结果
开发阶段
1、成立胜任力建模小组 小组成员应该来自各个部门;在层次上涵盖高层
、中层和基层员工& 2、确定要研究的工作岗位 取决于建模的目的、规模和岗位的分布情况& 3、确定绩效标准 4、选取员工样本 5、收集信息和资料
6、分析信息和资料 7、建立胜任力模型
验证阶段
1、效标关联法 2、效标预测法
创新 能力
工作主动性指标的等级和描述
等级
标准描述
1
工作不积极;从未向组织主动提出建议
2
工作较主动;偶尔能提出一些建议
3
工作积极主动;关心组织发展;主动提出改进工作的
建议
胜任力模型的类型二
分层分类胜任力模型
此种模型除包含对所有员工都适用的胜任力要素 ;往往根据组织的不同岗位系列将胜任力分成若 干类别;因此适用性相对较广泛&
2018-2019-岗位胜任能力分析实习报告word版本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岗位胜任能力分析实习报告篇一:胜任力模型实践报告胜任力模型实验报告——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一、行为事件访谈法1、BEI访谈法是指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的访谈方法。
BEI访谈法关心的是被访者“如何表现的”以及“采取了哪些行动”,这是BEI访谈法和其他访谈法的最大区别。
通常情况下,访谈者应该避免充当:情况调查员、医生、学者、算命先生、推销员这五种角色。
2、STAR法STAR法将一个事件分为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四个部分,包括了事件发生的北京;事件发生时被访者要完成的任务及目标;被访者为了完成任务采取了哪些行为以及步骤;被访者当时行为的结果STAR法假设,如果被访者能够描述某个事件的全部细节,则认为这个事件是被访者亲身经历过的,反之则不是。
将STAR法融入BEI访谈法,可以获取更细致的信息,来判断被访者陈述的事件的真实性,只有两者一起使用才能获得BEI访谈法的理想效果。
3、方法总结根据视频:(1)先向被访者提问一些教简单浅显的问题,如工作内容,一天的工作流程等,让被访者尽快的融入到访谈的氛围中来。
(2)要求被访者举出成功的案例,对案例的细节进行追问,例如是否记得变更过什么内容,客户提出要求时你都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以此来检验被访者回答的真实性并且引导被访者说出成功的关键哪个因素(3)让被访者提供另外两个工作中常遇到的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成功案例,引导被访者说出自己觉得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
(4)基于以上的案例与描述,问被访者觉得一个优秀的测试人员需要什么样的特点。
这段视频中,访谈者层层深入的挖掘被访者的胜任力素质,循序渐进的访谈更容易得到相对准确的答案,而且访谈者通过细节也证实了事件的真伪。
其中访谈者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事件重新描述,以免造成错误的答案。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明确岗位胜任要求的模型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明确岗位胜任要求的模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Job Competency Model)是一种用于确定员工胜任特定岗位所需能力的工具。
通过建立胜任能力模型,组织能够明确岗位胜任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招募、评估、培养和发展员工。
本文将介绍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定义、建立过程以及应用案例。
一、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定义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是对某一岗位所需能力的描述和组织期望员工所具备的行为、知识、技能和特质。
它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员工胜任岗位的标准,并构建评估和发展员工的工具。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特征:包括关键的行为和动作,以及实现这些行为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2. 技术能力:指完成具体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3. 领导能力:包括影响他人、激励团队和管理冲突等与领导力相关的能力。
4. 沟通能力:指有效传达信息、倾听他人、协商解决问题和建立合作关系的能力。
5. 创新能力:包括思考问题的创新角度、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6. 人际关系能力:指与他人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能力,包括合作、支持和团队合作等。
二、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建立过程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岗位目标:明确岗位的使命、职责和目标。
2. 分析岗位:了解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3. 确定能力要素:根据岗位分析结果,确定胜任该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要素。
4. 制定行为指标:为每个能力要素定义明确的行为指标,用于衡量员工的能力水平。
5. 确定能力等级:根据行为指标,划分不同能力水平,形成能力等级描述。
6. 验证模型:通过对现有员工进行能力评估,验证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应用案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泛,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某公司要招聘一名销售经理,为了确保招聘到具备所需能力的人才,他们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构建了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该公司明确了销售经理岗位的使命和职责,包括制定销售策略、拓展客户群体、管理销售团队等。
岗位胜任力模型
岗位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详细规定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各项任职资格。
通过这些层次的指引,可以正确引导员工达到公司所需要的工作目标。
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任职资格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知识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基础要求,没有良好的知识底蕴,专业化的程度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看见的有些人满腔热情,但是缺少方法,最后的工作成效并不理想;技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岗位胜任力模型里面第二个组成要素,如果没有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技能,知识就不能够发挥作用,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见的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
在有了知识、技能后,最重要的就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简单的说就是态度。
虽然有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技能,但并不一定就能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发展的要求。
通常,当员工职业素养与公司职业素养不一致时,其在工作中也将难于达到工作目标,甚至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果。
这就是说,良好的知识、技能,必须得通过符合公司要求的职业素养发挥出来。
不同层级的岗位以及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
经营管理层(高层)除了要具备应有的知识、技能外,更为重要的还是职业素养的要求,因为职业素养具有强烈的引导和示范效用,良好的职业素养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1.教育背景:按学历分初中、高中(包括中专和中技)、大专、本科、硕士、博士。
2.知识指人们在工作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评估一个员工以下四个类别的知识:公司知识、专业知识(营销知识、人力资源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生产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质量管理知识、环境管理知识、专业外语知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知识)。
2.1.公司知识:包括行业知识、产品知识、公司文化(发展历史、理念价值观等)、组织结构、基本2.2.专业知识:包括战略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知识、生产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质量管理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知识、专业外语知识。
企业文化岗位胜任力模型
03
通过选拔和培养符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员工,组织可以强化企业文化中重视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明确企文化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
分析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
将企业文化融入岗位胜任力模型
建立完善的培训和发展体系
CHAPTER
03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方法与流程
背景介绍:该快消品公司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对员工的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要求较高。
案例四:某快消品的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1
案例四:某快消品的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2
3
实施步骤
分析企业文化的特点,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对标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找出自身差距和提升方向。
结合企业文化和岗位特点,制定针对不同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案例三:某金融公司的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案例三:某金融公司的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案例三:某金融公司的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结合企业文化和岗位特点,制定针对不同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进行培训和认证,使员工能力符合岗位胜任力要求。
效果评估:通过构建基于企业文化的岗位胜任力模型,该金融公司的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风险管理和合规意识得到加强,客户满意度也得到提高。
促进员工培训与发展
通过将岗位胜任力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企业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明确工作要求和目标,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提高绩效管理效率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性
VS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中叶,最初被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心理学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采用这一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不同领域和岗位。
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会影响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因为它们规定了组织对员工的要求和期望。
基于岗位胜任模型应用管理岗位招聘研究
基于岗位胜任模型应用管理岗位招聘研究摘要:湖北交投三江文旅康养发展有限公司所属项目鲟龙湾旅游文化项目在经过建设期后,即将全面运营,对专业管理人才需求量大,基于管理岗位胜任模型研究而应用于岗位招聘,开展人才选拔需求工作较为迫切。
关键词:模型研究;人才招聘;发展一、胜任力定义关于胜任力的概念,美国McClelland博士在发表的一篇关于应该测验胜任特征而并非测验智力的文章中最早提出来的。
文章认为,通过知识测验、性格测试、智力测试等一般测试不能够准确的预测工作难度大、工作程序繁复、工作级别高人员的工作绩效,而且,从很多案例中,并不意味着知识储备多、智力测验好的人员就能够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
因此,McClelland博士提出胜任力的概念,认为胜任力是能够包含真正影响工作绩效,能具体检验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构成胜任力的具体要素,可以具体度量,包括动机、特性、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可识别的行为技能,能够区分人员的工作业绩好坏。
二、胜任力类型根据适应的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将胜任力分为专业的胜任力、可迁移的胜任力(也有成为领导胜任力)和通用的胜任力。
(1)专业胜任力,是从员工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方面出发,提出企业或组织的员工为完成某个岗位和角色所需要的要求。
(2)可迁移胜任力,又称为领导力。
是指在不同专业类别中都应当具备的胜任力,主要是指领导力和管理胜任力及行为要素,表现为有效发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管理职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建立高绩效的工作团队,等等,例如影响力,成就导向,培养人才等。
(3)通用胜任力。
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及企业发展需求的表现,体现了组织里大家公认的行为方式,是对组织内员工行为的通用要求。
三、胜任力模型与建立步骤1.胜任力模型的概念完成某个岗位和角色,要实现特定的工作绩效目标,所需要的所有不同能力要素,即构成了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应该包括不同的素质、技能以及专业技术水平,还能体现社会角色和个人价值。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胜任能力模型胜任能力模型目录一、督导能力 ....................................................................................... - 1 -二、影响力 ........................................................................................... - 1 -三、应对能力 ....................................................................................... - 2 -四、判断能力 (2)五、倾听与反应能力........................................................................... - 3 -六、组织内活动能力........................................................................... - 4 -七、项目管理能力 (4)八、积极主动性 ................................................................................... - 5 -九、关系网建立能力........................................................................... - 6 -十、自信 (6)十一、专业学习能力........................................................................... - 7 - 十二、展望力 .. (7)十三、团队精神 (8)十四、分析能力 ................................................................................... - 9 - 十五、创新能力 ................................................................................... - 9 - 十六、建立信任 . (9)十七、适应改变的能力 (9)十八、以客户为本 ............................................................................. - 10 - 十九、决策力 (10)二十、培训发展他人的能力 (10)一、督导能力(DIRECTING WORK THROUGH OTHERS):为了组织及其客户的最佳利益,在必要时指导他人行为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读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于美国,在80年代在管理界逐渐成为一个时髦的概念。
许多世界著名的公司,如AT&T和IBM,国内企业如华为和中集集团都建立了胜任力模型, 并贯彻到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
三十年来的商业运作及实践使得这一理念和方法风靡全球。
目前,开发胜任力模型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基于岗位、基于组织整体价值与核心能力和基于行业关键成功因素(KSFs)。
其中以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的开发模式最为常见,其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而且易于被组织接受和开发。
因此,探讨开发岗位胜任力模型对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概念及结构胜任力一词来自管理学领域中名词“competence”,对此词的翻译在国内有多种:胜任力、能力、胜任力模型等,其最早由McClelland提出来的,胜任力是指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特质或动机。
随后,众多研究学者提出各自的观点。
比如Boyatzis(1982)认为,胜任力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导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业绩的潜在的特征。
它可能是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或他所使用的知识实体等等。
Tett等人(2000)对胜任力界定为:那些可以归因为对组织有效性做出积极或者消极贡献的个人预期工作行为中可以确定的方面,是一种未来导向的工作行为。
国内学者仲理峰和时勘(2003)认为,胜任力是指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本文将胜任力操作定义为:个体所拥有的导致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业绩的潜在的、持久的行为特征。
胜任力模型是指将胜任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核心胜任力提取出来形成的集合体,其基本结构包括胜任力因子及定义、评价等级及相应的行为描述/指标.第一步:成立胜任力模型开发项目小组。
要确保顺利开发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首先成立项目组,其组员要有中高层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者、外部胜任力模型专家以及所要开发胜任力模型的部门负责人参与。
中高层领导参与的目的主要协调项目组与各部门的工作,调动需要配合人员积极参与到胜任力模型的开发过程中,是项目不可缺少的高层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者是胜任力模型的直接使用者和管理维护者,没有他们的全程的参与,可能因为缺乏对开发过程中的专业训练和胜任力模型的全面理解,即使开发出来的胜任力模型不能很好得到应用;外部胜任力模型专家的参与,主要在方法、技术和工具给予指导,因而使开发的胜任力模型更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另外需要开发胜任力的部门的负责人参与,一是利用成员身份加大他们对胜任力模型的宣传,二是减少以后推行胜任力模型的阻力。
一般来说,中高层领导1人为项目组长,组员由人力资源管理者2-3人,并在其中选出1人作为副组长负责项目管理,外部专家1人,部门负责人若干。
第二步:岗位分类划分。
如果组织对现有的职位簇没有进行明确划分,则需明确组织的职位簇和需要开发胜任力模型的职位,因此需要通过项目组讨论,对组织现在岗位进行职类职种划分。
大体上,组织一般有管理类、持术类、市场类、专业类、作业类等职类职种的划分。
另外,由于开发胜任力模型的成本较高,因此先要确定哪些是组织关键岗位,而且必须要开发胜任力模型的岗位。
第三步:确定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简单的说就是能够鉴别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的指标或者规定,一般采用工作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法来确定。
即采用工作分析的各种专用工具与方法,明确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提炼出鉴别绩效优秀的员工与绩效一般的员工的标准。
专家小组讨论法则是由优秀的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层和研究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就此岗位的任务、责任和绩效标准以及期望优秀领导表现的胜任力模型行为和特点进行讨论,得出最终的结论。
笔者建议,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以组织前两年考核结果作为确定绩效标准的依据。
第四步:选取分析效标样本。
按照制定的绩效标准,分别从绩效优秀和绩效普通的员工中分层分类抽取一定数量的员工进行访谈和调查。
基本要求:中小企业每类岗位选取优秀员工10-20人,普通员工3-5人,大企业抽取样本可适当大一些,优秀员工20-30人,普通员工4-8人;员工在本单位的任职时间不少于两年;确保样本来自单位的各个层级和个部门。
第五步:获取胜任力模型数据。
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力模型的数据,可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全方位评价法、专家系统数据库和观察法等方法。
本模式是以BEI为主、问卷调查和全方位评价为辅方法获取胜任力模型数据。
BEI是开发胜任力模型的核心方法和工具,通过受访者描述的行为事例,一方面提取岗位的胜任力因子,另一方面为编制胜任力的行为描述提供信息;通过问卷调查一方面广泛收集员工的意见,弥补在BEI中遗漏的信息,另一方面验证行为事件的主题分析及编码结果,看从样本行为事件访谈提取的胜任力因子是否能够得到其它员工的认同;全方位评价主要通过对该类岗位的中高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让他们代表组织层面对该类岗位任职人员的提出要求和标准。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不仅从员工层面提炼出胜任岗位所需要的胜任力标准,而且从组织层面提出胜任岗位所需要的胜任力标准,以达到双方都认同的胜任力标准,从而构建更为准确、科学的各类岗位胜任力模型。
建议:做好行为事件访谈的准备工作,一是在实施行为访谈以前,应当预先对访谈者进行系统深人的BEI技术、技巧方面的培训,以减小因访谈不力所带来的误差;二是提前2—3天通知受访者,并辅以访谈提纲和胜任力模型的相关资料,让其对访谈有所准备,知道谈什么。
第六步:资料整理、统计分析。
首先,将访谈现场录音资料整理成行为事件访谈报告,然后,对其进行主题分析及编码,记录各种胜任力在报告中出现的频次,将编码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对优秀组和普通组在每一胜任力出现的频次和等级的差别运用SPSS或其它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最后将差异显著的胜任力因子提取出来作为岗位的核心胜任力,进而建立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中各胜任力因子的权重确定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小组讨论法,先通过问卷调查要求被试对每个胜任力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以每个胜任力因子重要性程度的平均值作为依据,平均值大的因子在胜任力模型中占的权重大,反之,权重小;然后由建立胜任力模型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家小组对统计出来的权重进行评价和修订,最终确定胜任力因子间的相对权重。
第七步:编制胜任力模型。
按照胜任力模型的结构编制模型,首先对提取出为的胜任力因子进行命名,虽然胜任力词典有相应的称谓,但不够贴近组织的文化,比如胜任力因子“忠诚”,可形象地描述成“忠诚于XXX(组织的名字)”。
关于胜任力因子的定义可参考胜任力词典,但主要从行为事件描述抽象概化出来。
胜任力因子等级评价确定先要对行为事件进行分层,将处于同一层级的行为事件进行归纳总结描述成等级评价,将后将相应的行为事件附在等级评价下面作为行为描述,形成一个完整的胜任力因子。
同样的方法编制其它胜任力因子,以构成一类胜任力模型。
第八步:验证胜任力模型。
对建立起来的胜任力模型的效度需要进行检验,本模式采用的方法是预测效度。
按照建立的胜任力模型的标准来甄选或者训练人员,然后跟踪这些员工在未来是否会表现得更好来确定胜任力模型是否有效。
三、小结未来的组织将强调培养员工胜任力,获取、使用、激励和开发员工胜任力成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因此加强胜任力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基础,将员工胜任力整合成组织胜任力,进而获得组织竞争优势的、竞争对手不可复制的核心胜任力。
二、企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优化思路君合智联管理咨询公司的解决思路:1、图示见附件一2、步骤◎明确核心能力,进行素质定义;◎进行能力等级定位,选拔标杆式人员;◎通过行为事件访谈(BEI)和其他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设计各职位类别的核心能力模型;◎指导企业建立能力测评体系(胜任力模型);◎指导企业将能力模型通过“四维度透析法”面试技巧,运用到招聘过程中;◎辅导企业将能力模型在人才选拔中作为核心要素进行评价;◎辅导企业将能力模型运用于培训课程设计中;◎辅导企业将能力模型运用在业绩管理中作业能力要素进行考核。
◎辅导企业将素质模型与薪酬体系接轨。
通过我们的咨询,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工作安排: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员工的能力水平,灵活地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人”和“岗”的最佳匹配,从而使“以人为本”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员工培训:根据核心能力模型的要求,评估现有职位员工目前的能力与理想能力之间的差距,以确保培训课程的设计针对性,提高员工能力;◎业绩管理: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进行牵引,根据员工的表现提出及时有效反馈,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水平;◎薪酬管理:根据员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来确定员工的薪酬水平,极大地鼓励员工去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
◎专业化发展:引导企业人员打造业务领域内的专家,实现职业化发展。
三、利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行为时间访谈法是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最常用也是最精准的方法,这种方法由麦克里兰首创,其步骤如下。
定义绩效标准绩效标准一般采用工作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的方法来确定。
即采用工作分析的各种工具与方法明确工作的具体要求,提炼出鉴别工作优秀的员工与工作一般的员工的标准。
专家小组讨论则是由优秀的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层和研究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就此岗位的任务、责任和绩效标准以及期望优秀领导表现的胜任力行为和特点进行讨论,得出最终的结论。
如果客观绩效指标不容易获得或经费不允许,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上级提名”。
这种由上级领导直接给出的工作绩效标准的方法虽然较为主观,但对于优秀的领导层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规模、目标、资源等条件选择合适的绩效标准定义方法。
定义绩效标准是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人对这一步不够重视,也没有将其与战略挂钩。
选取分析效标样本根据岗位要求,在从事岗位工作的员工中,分别从绩效优秀和绩效普通的员工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员工进行调查。
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力的数据资料。
可以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全方位评价法、专家系统数据库和观察法等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力数据,但一般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主。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简称BEI),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揭示胜任力的主要工具。
这是一种结合Flanagan关键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简称CIT)与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的访谈方式,类似于绩效考核中的关键事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