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智能化交通系统施工方案(信号控制与监控系统)

《城市智能化交通系统施工方案(信号控制与监控系统)》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本项目旨在建设城市智能化交通系统,其中信号控制与监控系统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将在城市主要道路和路口安装信号控制设备和监控设备,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化控制和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监测和分析,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时,通过监控设备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和处罚,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步骤1. 现场勘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勘查,了解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等情况,确定信号控制设备和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
2. 基础施工根据设备安装位置,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包括挖掘基础坑、浇筑混凝土基础、安装地脚螺栓等。
基础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3. 设备安装(1)信号控制设备安装将信号控制机、信号灯等设备安装在基础上,连接电源线、信号线等。
信号控制机应安装在通风良好、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信号灯应安装在醒目、无遮挡的位置。
(2)监控设备安装将摄像机、云台、防护罩等设备安装在支架上,连接电源线、信号线等。
摄像机应安装在能够覆盖整个路口或路段的位置,云台应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旋转和俯仰,防护罩应能够保护摄像机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4. 系统调试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包括信号控制设备调试和监控设备调试。
信号控制设备调试主要包括信号灯的亮灭顺序、时间间隔等参数的调整;监控设备调试主要包括摄像机的焦距、角度、清晰度等参数的调整。
5. 系统验收系统调试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系统验收。
系统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材料清单1. 信号控制设备(1)信号控制机(2)信号灯(3)信号灯杆(4)电源线、信号线等2. 监控设备(1)摄像机(2)云台(3)防护罩(4)支架(5)电源线、信号线等3. 基础材料(1)混凝土(2)地脚螺栓(3)钢筋等4. 辅助材料(1)穿线管(2)接线盒(3)防水胶布等四、时间安排1. 现场勘查:[具体时间区间 1]2. 基础施工:[具体时间区间 2]3. 设备安装:[具体时间区间 3]4. 系统调试:[具体时间区间 4]5. 系统验收:[具体时间区间 5]五、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论城市交通系统

论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城市经济的动脉,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呈现出立体化,多维化发展之势。
以城市交通系统的含义、功能、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等为主要内容,引入古城西安的案例,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多角度分析。
标签:城市;交通;系统1 城市交通系统的涵义“交通,通常指人和物在两地间的位移过程,即人和物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空间位置变化”;“城市交通则是指承担城市所需运输任务的各交通方式的系统,各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转换与协调配合,构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从概念可以看出,城市交通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合一的大系统,不同的交通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完成运输任务,实现物的位移。
依照城市交通方式进行分类,可将城市交通分为陆运、水运、空运三类,此三类方式因城市所在地及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而所占得比例不同。
此外依照城市交通的内容划分,城市交通系统可分为5个子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设施以及城市交通环境。
2 城市交通系统的功能中国有句俗话:“要致富,先修路”,由此可见交通系统的发达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成正比例的,交通也是社会文明的先行条件。
人们在向外界探寻新信息,新文化,总是以交通顺达为先决条件,历史上诸如此类的案例比比皆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郑和下西洋,横穿中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等等,不论出使者的出使目的如何,其出使行为确实为出发地、目的地、甚至沿途城市都带去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例如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国就是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体现出城市各个要素的动态功能关系,在促进城市有效运转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交通系统对于整个城市的重要性相当于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无论是哪条甚至是一段血管血液流通不畅甚至堵塞,在人的机体上必然会显现出某种病态。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成及功能(初稿)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成及功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多个分别完成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所构成的,包括线路、车辆、车站三大基础设备和电气、运行和信号等控制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城市轨道列车运行的道路设施,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轨道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分类,可划分为①正线(用于运营线路,即乘客搭乘的线路)、②辅助线(用于辅助正线运营的线路,如渡线、临时停车线、折返线等)和车场线(主要在车辆段和停车库的线路,如检修线、出入库线、试车线、洗车线等)。
城市轨道交通实际上可以按车站的空间位置分为地下车站、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
按运营功能可分为终点站、中间站、换乘站、区间站(或称折返站)和通勤站。
按车站站台形式分为岛式车站、侧式车站和岛侧混合式。
按车站施工方法分为明挖车站和暗挖车站。
按车站断面结构分为矩形车站(又可分为单层、双层、多层)、拱形车站(又可分为单拱、多跨连拱)、圆形车站(又可分为正圆、椭圆)和马蹄形车站。
1)从使用功能角度讲,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站组成包括车站大厅及广场、售票大厅、运营管理场所、技术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
2)从建筑空间位置角度讲,车站一般包括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地下)和其他附属建筑物。
①车站主体作为列车的停车点,它不仅要供乘客上下车、集散、候车,一般也是办理运营业务和运营设备设置的地方。
车站主体根据功能可分为乘客使用空间和车站用房。
②出入口及通道是乘客进出入站厅的通道。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原则(1)一致性原则车站选址要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及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要求相一致,以满足远期规划的要求。
(2)适用性原则车站选址要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地下管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物的拆迁及改造的可能性等情况;设计应能满足远期客流集散量和运营管理的需要,应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要满足客流高峰时所需的各种面积及楼梯通道等宽度要求及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的要求。
(整理)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1.1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挤问题也逐渐产生并日益严重。
近20年,内地民用汽车年平均增长率为13.3%,私人汽车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3.7% 。
其中,北京作为人口超过2000万人、机动车500万辆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2010年10月的美国《外交政策》一书更是将北京列为世界五大拥堵城市之首。
城市交通拥挤已严重阻碍中国城市经济及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在社会各个方面造成负面效应,具体表征为时间延误、能源浪费、大气污染及情绪影响等。
这些负面效应使得社会外部成本增高,危害了人类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更不符合建设和谐交通的目的。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对城市道路拥挤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显得格外重要。
这不是单纯地统一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量,而是通过拥挤识别确定城市不同道路的拥挤度来实施不同的解决措施。
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拥挤识别体系并合理运用成为当务之急。
1.1.2 研究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超过10%,而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得人民对交通的需求扩大。
汽车产量增大,人民的购买力上升,人民的配车率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出现了不平衡状况,导致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严峻的交通拥挤问题。
因此,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交通指挥中心的固定检测器采集和实地考察的交通数据,在交通拥挤识别体系下,计算出有效的道路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实时、准确地为管理者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拥挤疏导策略。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拥挤识别研究现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很多学者研究开发了许多的 ACI 算法。
加利福尼亚算法。
通过比较邻近检测站之间的交通参数数据,对可能存在的突发交通事件进行判别,由此确定交通拥挤的发生。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 3、非机动车道 • 自行车道宽度:1.0--1.1米/条
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一般4条以
• 非机动车道宽度:
自行车为主:双车道2.5米、三车道3.5米,四车道4.5 米 一辆自行车与一辆三轮车3.5米 两辆三轮车4米 非机动车道的基本宽度推荐为5米(或4.5米)、6.5 米(或6米)、8米(或7.5米)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 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 交叉口间距
快速路1500-2500M,主干道间距700-1200M、次干道350- 500M,支路150-250M
第四节 城市道路及停车场设计• 一、城市道路红线• 定义
6、绿化带
• 靠车行道的行道树应满足侧向净宽的要求。株 距4~10m。树池宜采用方形,每边净宽大于 或等于1.5m;采用矩形时,净宽与净长宜大于 或等于1.2×1.8m。
• 7、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 及四幅路(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
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 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 市道路。 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 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 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 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 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 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 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 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 埋设电力、电讯电缆、和给水管三种管线所需要最 小宽度为4.5米,加上行道树和路灯杆的最小占地 宽度为1.5米,则至少要6米。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UTCS)课件

城市交通集中协调式控制系统(UTCS)目录1 什么是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2)2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讲解 (3)2.1 系统结构图 (3)2.2 系统组成 (4)2.2.1 前端设备 (4)2.2.2 传输系统 (6)2.2.3 中心处理控制系统 (7)2.3 系统功能 (7)2.3.1 路口信号控制设备设置功能 (7)2.3.2 绿波带功能(干线协调控制模式) (9)2.3.3 感应控制的功能 (10)2.3.4 交通管制功能 (11)2.3.5 设备及信号状态的实时监视与报警功能 (11)2.3.6 交通流量数据处理与交通信号控制方案生成功能 (12)2.3.7 交通流量的变化范围与控制模式的对应关系 (15)1什么是城市交通控制系统(UTCS)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俗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现代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主要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的控制与智能化管理。
交通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自动协调和控制区域内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均衡路网内交通流运行,使停车次数、延误时间及环境污染等减至最小,充分发挥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益。
必要时,可通过指挥中心人工干预,直接控制路口信号机执行指定相位,强制疏导交通。
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车辆检测器或视频监控系统,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可以优化交通信号灯网络的交通方案,使其适应交通流变化条件,从而使在控路网中运行的车辆的延误和停车次数达到最小,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全面实施以后,在控制区域内应达到:行车延误减少15%以上、行车速度提高10%以上,停车次数减少15%以上。
北京立天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2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讲解2.1 系统结构图北京立天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2.2 系统组成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分为: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中心处理(后端)设备三部分,其简介如下:2.2.1前端设备前端设备由信号灯、交通诱导屏、车辆检测器(线圈车检器、视频车检器)、智能信号机。
2.2.1.1 信号灯作为交通信号指示、导引车流、人流。
【城市交通】常规公交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地方政府负责选择公交服务或 者进行私人合同经营。地方政 府约负担50%的运营费用(斯 德哥尔摩地区除外)
地方政府补贴一部分“社会必 须”线路。地方政府提供优惠 车票政策给学生、残疾人和老 年人
地方政府在投资方面负担较小, 负责私有部门投标和绩效保障。
整理课件
发展战略 政府、企业和市场 规模(车辆数、用地规模等)
大力发展公交 优先发展公交 适度发展公交
通行权优先、信号优先、规划优先
在管理、规划、建设方面的政策
整理课件
发展战略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
对整个行业的 宏观管理调控
对企业微观活 动的管理
整理课件
财政手段 规划手段 市场手段
国家 美国
加拿大 德国 法国 瑞典 英国 荷兰
国家政府的作用
联邦政府为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 公 交 建 设 的 资 助 , 负 担 了 大 约 50% 的公交建设费用;一小部分运营费 用由联邦政府提供,对于规模较小 的公交系统,这一份额相对来说较 大。 国家政府在公交投资、规划、组织 方面不起作用。国家政府主要负责 部分研究和发展项目。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整理课件
本质和分类 一、按照服务群体的不同。
1、面向所有公众的交通方式
定线常规公交 轨道交通 出租车(小汽车、摩托车、人力车等) 轮渡 缆车
整理课件
2面向部分群体的交通方式
班车 校车 合乘
整理课件
二、按照行驶载体的不同。
1、路面公交 2、轨道交通 3、水上公交
整理课件
规划
•为交通和娱乐活动规划完整的、综合性的设施 • 共享使用道路
•改善自行车路 •自行车车道 •自行车停车 •自行车设施的相互匹配 •自行车交通和公共交通的衔接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道路的交通网络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道路的交通网络
(1)主要特点
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有一定变化规律;典型的混合型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2)城市道路网
格局规划原则: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
欧洲城市: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我国城市: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
(3)问题及改善
问题1:交通线路拥堵对策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最根本的措施。
问题2:交通环境污染对策2: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绿化美化交通线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 1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PPT42页)

轨道交通广播(guǎngbō)子系统
➢ 车站设备根据中心发来的指令,控制启动 车站广播执行装置,语音经放大均衡后播 送到指定的广播区域。同时车站广播控制 设备亦将本站执行的状态反馈传送到控制 中心,并在控制中心播音控制盒上显示, 来完成中心调度对车站的选路、选站、选 区(xuǎnqū)遥控操作和指挥。当控制中心 不操作时,各车站广播均能独立自主地实 现自控操作。
第十三页,共41页。
轨道交通专用(zhuānyòng)电话子系统
➢ 专用电话子系统结构 ➢ 调度总机设控制中心,调度分机设在各个车
站,调度总机与分机之间通过专用信道以全 辐射方式连接(liánjiē)。
➢ 专用电话子系统设备组成 ➢ 专用电话子系统包括调度电话,站间行车电
话,车站、车辆段直通电话以及区间轨旁电 话。
和功能(gōngnéng) • 5.了解城市轨道交通UPS电源和接地系统
第二页,共41页。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xìtǒng)概述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概述 地铁通信应适应地铁运输(yùnshū)效率、保
证行车安全、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传递 语音、数据、图像和文字等各种信息的需 要,做到系统可靠、功能合理、设备成熟 、技术先进、经济实用。 通信系统一般由传输网络、公务、专用电 话、闭路电视、广播、无线、时钟、电源 及接地等子系统组成,构成传送话音、数 据和图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通信网。
第二十页,共41页。
轨道交通闭路(bìlù)监视子系统
• CCTV子系统结构 • 控制中心监视子系统 • 控制中心监视子系统包括图像显示、图像切
换控制、图像录制(lù zhì)和网络管理等部分。 • 车站(车辆段)监视子系统 • 车站(车辆段)监视子系统由图像摄取、图
交通控制系统的分类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分类2009-09-21 整理:中国智能交通网来源:中国智能交通网中国智能交通网作者:智能交通网浏览次数:706新闻投稿、合作信箱:tougao@核心提示: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可以从空间关系、控制方式和控制理念上对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分类。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分类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可以从空间关系、控制方式和控制理念上对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简单分类。
1按空间关系划分从空间关系上可以把城市交通系统分划为单交叉口控制(点控制)、交通干线的协调控制(线控制)和区域交叉口的网络控制(面控制)三种形式。
l)单个交叉口的点控制单个交叉口的点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式。
如果某个交叉口与其相邻的交又口相距较远,或路口之间存在较多的车辆分流与合流(如中间有大型商场、机关单位等),可以利用一台信号控制器控制交叉口的信号变化,此时相邻交叉口之间的信号配时不存在固定的协调关系。
孤立交叉口点控制的控制参数是信号周期和绿信比,控制的目标一般是车辆延误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在理想的情况下,希望总延误时间最小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得到最大的利用。
由于点控制的设备简单、投资省、维护方便,至今仍是应用较多的一种信号控制方式。
从技术上讲,它又分为离线点控制和在线点控制两种形式。
前者采用定时信号配时技术,目前仍然是其它控制方式的配时基础;后者是交通响应控制或车辆感应控制,它是根据交叉口各个入口交通流的实际分布情况,合理分配绿灯时间到各个相位,从而满足交通需求。
2)干线交通的协调控制城市路网中的交通干线承担着很重的交通负荷,保证干线的交通畅通对改善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交通路网中,有时交叉口相距很近,两个相邻的交叉口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足以使一小队车流在有限时间内完全疏散。
单个交叉口分别设置单点信号控制时,车辆经常遇到红灯,时停时开,行车不畅,环境污染严重。
为了减少车辆在各个交叉口的停车次数,特别是当干线的车辆比较畅通时,相邻交叉口之间的控制方案宜采用相互协调的控制策略。
城市地面交通系统施工方案(交通设施与组织设计)精选两篇

《城市地面交通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本次城市地面交通系统施工项目旨在对城市的交通设施进行升级和优化,包括道路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设施的更新和完善,以及交通组织的优化设计。
本项目将涵盖城市的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涉及面广,施工难度较大。
因此,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步骤1. 现场勘查在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交通流量等情况,为后续的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2. 施工设计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详细的施工设计方案,包括交通设施的布局、类型、规格等,以及交通组织的优化方案。
3. 材料采购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编制材料清单,进行材料采购。
在采购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材料供应商。
4. 交通设施安装(1)道路标志安装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在道路上安装各种标志,包括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等。
标志的安装位置应准确、牢固,标志的版面应清晰、整洁。
(2)道路标线施划采用专业的标线施划设备,在道路上施划各种标线,包括车道分界线、车道边缘线、人行横道线等。
标线的施划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标线的宽度、长度、颜色等应准确无误。
(3)信号灯安装在交通路口安装信号灯,信号灯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信号灯的亮度、颜色等应符合要求。
信号灯的控制系统应稳定可靠,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5. 交通组织优化(1)路口渠化对交通流量较大的路口进行渠化设计,通过设置导流岛、拓宽路口等方式,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
(2)交通信号配时优化根据路口的交通流量情况,对信号灯的配时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3)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上设置交通诱导系统,通过电子显示屏、可变标志等方式,向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引导驾驶员合理选择行驶路线。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是指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概念与作用)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五涂制是“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周王城规划的道路系统功能①“骨架”功能。
道路网具有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功能②道路分工。
交通集散的方式有秩序的组织城市的交通,各类道路有不同的功能分工③道路断面体现人车分流的思想。
王城道路的横断面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车走中央、人走两旁的具有人车分离功能的断面。
TOD模式1990年美国设计师Peter calthorpe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的现象,提出“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
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共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
比较适于中心城市外围郊区有明显轴线发展的地方,不适于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城市组团)所需的合理规模的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简答)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出行距离的不断加大。
由于现代生活的不断加快和加快生产周转的需要,对提高交通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整理)城市道路设计简答题汇总.

(整理)城市道路设计简答题汇总.1.城市道路有哪些不同功能组成部分。
车⾏道、路侧带、分隔带、交叉⼝和交通⼴场、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道路⾬⽔排⽔系统、其他设施如渠化交通岛等。
2. 2.城市道路⽹规划有哪些要求。
1)满⾜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要求;2)满⾜城市⽤地布局要求;3)满⾜各种市政⼯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3. 3.城市道路有哪些功能?1)交通设施功能;2)公⽤空间功能;3)防灾救灾功能;4)形成城市平⾯结构功能。
4. 4.中间带有何作⽤?1)将上、下⾏机动车流分开,减少交通阻⼒,提⾼⾏车安全及通⾏能⼒;2)作为设置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所;3)种植花草灌⽊或设置防眩⽹,可防⽌对向车辆灯光炫⽬,还起到美化环境的作⽤;4)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可引导驾驶员视线,提⾼⾏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 5.⾏⼈安全设施有哪⼏种?⼈⾏过街地道、⼈⾏天桥、交叉⼝护栏与⼈⾏道护栏、⼈⾏横道。
6. 6.⾬⽔管渠系统布置的原则。
1)充分利⽤地形,就近排⼊天然⽔体2)尽量避免设置⾬⽔泵站3)结合城市规划布置⾬⽔管道4)合理布置出⽔⼝5)城市中靠近⼭麓建设的中⼼区、居住区、⼯业区,除了应设⾬⽔管道外,尚应考虑在设计地区周围或设计区以外适当距离设置排洪沟,以拦截汇⽔区以内排泄下来的洪⽔,使之排⼊天然⽔体,避免洪⽔的损害7.7.平⾯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1)道路平⾯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布设; 2)道路平⾯线形设计应与地形、地质、⽔⽂等结合起来进⾏,并符合各类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3)道路平⾯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加宽等,合理地确定⾏车视距并予以适当的保证措施; 4)应根据道路类别、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等; 5)平⾯线性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近期使⽤要求,兼顾远期发展,使远期⼯程尽可能减少对前期⼯程的废弃。
8.8.试述⼈⾏横道的设置应考虑哪⼏个⽅⾯的要求。
1)⼈⾏横道应与⾏⼈⾃然流向⼀致,否则将导致⾏⼈在⼈⾏横道以外的地⽅横过车⾏道,不利于交通安全。
(知识扩展)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功能

2 、子系统功能—ATP子系统
安全间隔 系统还提供了旁路信号车载设备安全列车间隔功能的功能,
列车可超出其移动授权限制(如以一定速度限制)。但此 情况下,列车运行安全由司机保证。
还可收回(增加限制)先前赋予列车的移动授权限制。 列车接近或制动到初始移动授权时,可能会违反新的ATP 曲线,这时,信号系统会立即激活制动程序。该制动程序 可以是紧急制动程序或是受监控的常用制动程序。
8
2 子系统功能—ATP子系统
列车定位
列车A1 端
列车A2端
轨道
非安全位置
A2车头位置
•
安全位置用于ATP功能
•
非安全位置,即列车最有可能的位置,用于ATO功能;
•
CC计算上述位置及位置不确定性,并发给ZC和ATS;用于ZC为
其后续列车计算移动授权点和ATS的追踪。
31
跳停 • CC ATO可在需要跳站的前站通过DCS子系统从 ATS处接收跳至下一站的指令。然后,车辆继续 行进并通过此站而不做停留。
度传感器得到的车轮走行的距离(车轮转动的圈数)和数 据库中这两个静态信标的固定间距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 车轮的精确轮径。 这两个静态信标要求安装在平直的轨道上,以避免列车的 空转或打滑而影响测量精度。
12
2、 子系统功能—ATP子系统
移动授权、速度监督和超速防护 车载控制器CC实时将测定的列车位置传给轨旁区域控制器ZC,
13
2 、子系统功能—ATP子系统
CBTC系统 列车追踪原理
3.ZC (基于从所有列车收到的信 息) 计算移动授权MAL(X) 并发送 给各个车载. ZC也将列车的位置信息送给ATS
ZC
AP
ATS
城市道路的构成和基本类型

城市道路的构成和基本类型以城市道路的构成和基本类型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城市道路的特点和分类。
一、城市道路的构成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构成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车行道:车行道是供机动车辆行驶的部分,通常由沥青或混凝土铺设而成。
车行道的宽度根据道路的等级和交通流量而定,一般而言,城市主干道的车行道宽度较大,而支路或小巷的车行道宽度较小。
2. 人行道:人行道是供行人通行的部分,通常位于车行道的两侧或沿着道路的一侧。
人行道的宽度应足够容纳行人的通行需求,同时要考虑到行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安全。
3. 路缘石:路缘石是将车行道和人行道分隔开的边界线,通常由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成。
路缘石的作用是保护人行道免受车辆侵入并引导雨水流入雨水口。
4. 路灯和交通信号灯:路灯和交通信号灯是城市道路上的重要设施,用于照明和引导交通。
路灯可以提供夜间照明,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交通信号灯用于指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顺序,维持道路交通秩序。
5. 绿化带和景观设施:为了美化城市道路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道路上通常会设置绿化带和景观设施,如花坛、草坪、树木等。
二、城市道路的基本类型根据道路的用途和等级,城市道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 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城市的主要区域和重要交通枢纽。
主干道的车行道宽度较大,交通流量较大,通常设有多车道和交通信号灯。
2. 支路或次干道:支路或次干道是连接主干道和住宅区、商业区等的道路,交通流量较小,车行道宽度较小。
支路通常没有交通信号灯,但会设置停车位和人行道,以满足居民和商业活动的需求。
3. 快速路:快速路是城市道路中的高速公路,通常设有分隔带和匝道,限制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
快速路主要用于快速通行,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通常设置较高的速度限制。
4. 步行街:步行街是专门供行人通行的道路,通常位于市中心或商业区,不允许机动车进入。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五月目录序言 (1)1.总则 (1)1.1.目的11.2.作用11.3.编制原则11.4.规划范围与期限22.工作阶段与要求 (2)2.1.工作阶段22.2.工作要求23.规划内容 (3)3.1.交通发展战略33.2.综合交通体系组织33.3.对外交通系统43.4.城市道路系统43.5.公共交通系统53.6.步行与自行车系统53.7.客运枢纽53.8.城市停车系统63.9.货运系统63.10.交通管理与交通信息化63.11.近期规划63.12.规划实施保障措施74.技术要点 (7)4.1.现状调研74.2.交通调查94.3.现状分析114.4.需求分析124.5.方案制定144.6.方案评价144.7.强制性内容145.成果要求 (15)5.1.成果形式155.2.规划文本155.3.规划说明书175.4.规划图纸175.5.基础资料汇编 18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序言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定位及作用,规定了编制的基本要求、主要编制内容、规划成果组成,以及编制管理与审查制度。
为了指导各城市做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本《导则》提出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目的、原则、主要内容、技术要点及编制程序,并明确了规划成果形式和要求。
1.总则1.1.目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旨在科学配置交通资源,发展绿色交通,合理安排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统筹城市内外、客货、近远期交通发展,形成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1.2.作用1.2.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1.2.2.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的依据,对外交通、道路、公共交通、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交通枢纽、停车、交通管理、交通信息化建设等子系统规划及近期规划应符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交通系统》读书报告1城市交通系统概述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生产:生活活动连接起来,在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提高城市容货流的有效运转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的布局形态、规模大小,甚至城市的生活方式都需要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支撑。
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
其中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为整个交通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提供保证。
1.1城市综合交通交通运输系统由各种相对独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交通类型组合而成。
城市交通是一个独具特色、由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的系统,城市中的各种交通形式的系统构成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及水上交通等;从地域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部分。
1.1.1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也包括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其主要交通形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
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
1.1.2城市交通广义的城市交通是指城市范围以内的交通,即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
这些流动都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出发点,并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终点,经过—定的城市用地而进行。
城市交通土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和水运交通等通常所指的交通是指城市道路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
1.2道路交通系统1.2.1道路交通网络所谓网络,即包含节点集合和连接结点的弧线集合。
网络规定了发点和收点,且每一条弧线都赋给一定非负整数权值。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是有向连通性网络,车辆在网络上行驶。
其中结点表示交叉路口,弧线表示路段。
在不同的城市自然条件、建设发展状况、计会经济条件,道路交通系统有不向的发展形态。
从形式上,常见的城市退路交通网络可分为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等4种类型。
1.2.2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中供公众使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
狭义上是指在规定的路线上、按固定的时刻表,以公开的费率为城市公众提供短途客运服务的系统。
广义上是指所有供公众使用的交通方式,包括客运和货运、市内和区域间运输的总体。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是口前世界各国使用最广泛的公共交通1:具,具有机动、灵活和所需附属设施投资较少的优点。
我国的公共汽车类型有多种,按照载客量分,有小型、中型、大型铰链车和双层客车。
随着智能交通的价值在汽车世界的展现,智能公交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我国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交通政策已有10多年,分别从公交客流分配技术研究、公文线网站点优化技术研究、公交调度优化技术研究、公交综合评价技术研究、公交优先通行技术研究、公交乘客信息诱导技术研究等领域为智能公交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
(2)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推时及低污染、低能耗的优势,逐渐成为大、中城市公交系统的骨干。
轨道交通基本类型通常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城市铁路、单轨系统、音轨电车、磁浮系统及线性电机车系统等7类。
编制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主要包括4个步骤:确定网络的规模,选择合适的轨道类型,确定网络的布局结构,确定换乘枢纽。
(3)出租汽车出租汽车是一种不定线路、不定车站、以计程或计时方式营业、为乘用者提供门到门服务的较高层次的公共交通工具。
我国城市出租汽车交通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轮渡轮渡是在城市被江、河分割的特定条件下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工具,一般起联结两岸交通的作用,使陆上交通不能直接相通的区域得以沟通。
1.2.3静态交通机动车大量增长的同时,停车需求随之增加。
车辆的停放也称作静态交通,与其对应的则是指道路通行的动态交通。
静态交通系统不仅是道路交通的附属设施,更是一种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手段。
不同类型的停车场其服务对象、场地位置、建筑类型、管理方式以及对动态交通的影响不尽相同。
目前,私人小汽车数量持续增长,许多城市提高了新建住宅的停车位配建标准,并增加公共停车场、停车库。
单位停车设施状况及职工上下班选择的交通方式,对道路交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单位停车设施的配置除了符合相应的配建标准外,还要与周边道路的通行能力相协调。
大城市中心区的主、次干路以及有公交车辆通行的道路,白天不宜路内停车,应该使用公共停车场来弥补各类配建停车设施的不足。
静态交通系统与道路网络系统有相互协调和综合平衡的关系,城市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停车政策和标难,通过停车需求管理,引导城市交通流量均衡分布,提高道路设施利用率。
1.2.4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通过交通法规、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和交通安全教育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进行管理。
根据交通管理各种措施、方法的有效性及所涉及的范围大小和时间长短大体可分为全局性管理和局部性管理两类。
全局性管理指在全国或某地区范围内,在较长时间内都有效的措施,如对驾驶员的管理、对道路的管理、对车辆的管理、各种信号以及标志标线的法定含义,这些管理措施都有全国统一执行的规定。
局部性管理指仅公局部范围内,在较短时间内才有效的一些措施,可以根据当地当时的特殊道路交通条件,通过具有法律含义的交通标志强制实施,并不列入交通管理规则,例如某区域在规定时间内不准某种车辆进入,某一交叉口在规定时间内禁止车辆左转等。
交通管理通过各种措施来降低交通总量、疏导交通、保障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2人性化城市交通2.1人性化城市交通的定义人性化城市交通研究涉及城市交通建设的目的性问题。
纵观城市交通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城市交通是人的造物,却并不都是把人放在第一位。
从人性化的观点出发,在城市交通建设观念中真正将“人”摆在第一位,这种发展过程是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相统一的,“对人的关注”是一个观念上的渐进的发展过程。
如果某一个城市的城市交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则可以理解为它是人性化的城市交通。
(一)方便、快速适于人城市中的各类交通首先应满足人们出行时足够的方便、足够的快速。
相应的,应该有与人们的综合感受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系统,如人们出行有较少而方便的换乘,有随时提供的交通运行动态的信息,有及时、迅速、周到、经济的出行保障服务,处处体现人性关怀。
(二)安全、舒适愉悦人城市交通要确保行车安全.环境舒适。
城市交通要在通过其自在的物理性能与人发生关联的同时,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入的心理健康。
城市交通中的使用者对交通的整体感受应是积极向上、令人愉悦的.这样才会感到作为交通参与者的快乐,工作效率才会最佳,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三)和谐、满足鼓舞人这是与人的群体意识有关的社会属性问题,体现出城市交通的内在品格与人的精神感受之间的关联。
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和谐的交通环境,能提高人们的满足感,鼓舞人的向上精神。
2.2人性化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是考虑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步骤等问题的基础,是城市在制定交通发展的战略规划时需要最先考虑的问题。
人性化城市交迈发展的日标,应该是在必要的经济前提下,实现城市在便捷、安全、生态力面的综合效用最大化,实现人民群众对城市交通适于人的生活满意度的最大化。
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的理论,要研究人性化城市交迈的日标选择的依据,并对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人性化的思想指导下,城市交通要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包括便捷、安全、环保等各个方向在人性关怀的体现上应达到的定性或定量的目标进行逐个的分析。
要以未来城市适宜人居住、促进人发展为基础,研究符合人性化要求的城市交通发展的日标体系,提出日标值的确定方法以及所规划目标的建议值。
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体系的建立,对人性化城市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只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3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研究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理论的关键。
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评价的理论,要遵循全面客观、向一可比、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考察城市文通各因亲的互动,分析城市在人性化交通发展水平上的客观情况。
要研究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对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评价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正确的分析.按照科学、全面、可比、可操作的要求,选取评价指标。
要遵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分析与测定,既要分析各个指标单独的许价问题,又要遵循其内在的逻辑性构成较为科学的指标体系。
要对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的评价中赋予合理的权重,建守起一套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
要力求得出全面、客观的结论。
2.4人性化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对发展模式的研究是要解决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的路径问题,是提出保障措施的根据。
分析人性化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首先,要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
其次,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选择要考虑人性化对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要求,以及人性化城市交通模式选择应遵循的原则,这些要求和原则包括应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降低社会总成本、优化资源利用、引导城市合理布局,体现公平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性化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
2.5人性化城市交通的发展措施发展措施是研究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理论的落脚点。
如果不积极采用促进和发展城市交通人性化发展的措施,进行城市交通的人性化目标选择和现状评价就失去了意义。
规划是前提,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的理论,要遵循以人为本、区域差别、人车路协调的原则,从增进交通建设与管理法规的人性化内涵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人手,研究制定城市交通的人性化发展规划的具体途径。
建设是重点,些研究在基础设施、道路网络以及交通方式间的人性化连接等方面推进城市交通设施的人性化建设的问题。
管理是保障,要研究通过管理于段、执法、教育等方面的创新推进城市交通的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使人性化城市交通的观念深入到各项工作之中,促进和谐城市的形成。
3城市交通问题与对策3.1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形势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加之过去长期欠账过多,导致交通供给能力不足,尤其是缺少大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所以城市交通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十分尖锐。
不少城市交通量的年增长率超过了20%,城市交通堵塞现象随之增多,车速普遍下降。
一般城市干道上机动车的运行速度只有15—20km/h,大城市中心区的车速已降至10—15km/h。
我国城市交通现状特点是:汽车增长速度快;道路建设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常规公共交通萎缩;出租车迅速增加;轨道交通开始起步;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