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2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流动党员能够在流动中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集团公司相关要求以及党内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流动党员是指在我公司季节性工作,为经济发展建设而无法长期固定居住或就业于某一固定居所和固定机构,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第三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一)坚持双向管理,共同教育原则。
树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一盘棋”思想,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双边互动,共同负责”原则,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共同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二)坚持责任落实,动态管理原则。
根据流动党员分布状况和工作岗位,各基层党组织应主动担负流动党员管理责任,随时掌握流动党员情况,强化跟踪管理,把为一名流动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经常性管理之中。
(三)坚持以为人本,强化服务原则。
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并重,切实维护农民工党员的合法权益,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之中加强教育,管理,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树立起光荣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第四条项目部党员(含预备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须按照规定成立党小组,党员人数在3人以下,没有条件成立党小组的,党员关系由公司党支部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参加组织生活。
并在该项目设立流动党员管理联系人,用于传达相关管理方针及发展政策,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党员思想动态等。
第五条根据流动党员实际情况,公司党群工作部要督促其在流出地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并做好流动党员的身份确定工作,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同时收取流动党员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情况,并将其重要情况如实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第六条流动党员离开前,向所在党组织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转移临时党组织关系和领取《流动党员管理证》。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公布日期】1994.12.19•【文号】•【施行日期】1995.07.0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机构组织正文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通知(1994年12月19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广泛,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近几年来,各地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中央组织部1994年1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根据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现就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通知如下:一、《流动党员活动证》的适用范围《流动党员活动证》适用于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
《流动党员活动证》是流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凭证。
党员可持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基层党委、总支或支部,下同。
)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制发《流动党员活动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按中央组织部制定的统一式样印制,印制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确定,并加强管理。
《流动党员活动证》由基层党委加盖印章后登记发放,农村由乡镇党委发放,城市分别由机关党委(工委)、企事业单位党委和街道党委(工委)发放。
《流动党员活动证》应妥善保管,不得私自涂改,不准将其用于使用范围以外的其它活动,如有遗失应及时向签发单位党组织报告。
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目的是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
党员原所在党组织和外出所在地党组织,要本着对党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工作。
原所在党组织应做到:(1)对外出党员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关于流动党员党费缴纳的暂行规定
关于流动党员党费缴纳的暂行规定
向党组织按期缴纳党费是党员应尽的义务,是党性的重要体现。
为做好流动党员的党费收缴工作,根据中组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流动党员的具体情况,现对流动党员党费缴纳作如下规定:
一、党员缴纳党费的比例和标准
根据中组部(中组发[2008]3号)文件规定:
凡有工资收入的党员每月以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为基数(企业人员工资收入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和活的部分〈津贴、奖金〉相加,为缴纳党费的基数),按以下比例缴纳党费:
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
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
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
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持有失业证明的流动党员,每月缴纳党费2元。
二、流动党员缴纳党费办法
1、在职并编入党小组的流动党员,每个季度向区人才中心党支部缴纳一次,党员缴纳党费的情况,由党支部工作人员负责记入《流动党员交纳党费登记册》并发放缴费回执。
2、已离职并转成个人存档的流动党员每个季度持身份证原件直接向区人才中心党支部缴纳党费。
3、党费一般应由党员本人缴纳,以利于不断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如有特殊情况,可委托他人或家属代缴。
三、对于不按规定缴纳党费或隐瞒实际收入少缴党费的流动党员。
一经发现,其本人应向党组织说明情况,并写出书面检查,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处理。
无故超过六个月未交纳党费的按党章规定处理。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一、总则1、为适应新形势下流动党员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的新情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根据《党章》及中央、省、潍坊市党员管理工作有关文件及规定制定本办法。
2、流动党员系指离开原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无固定地点或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外地或者外单位流入但未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
3、流动党员管理要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保证党员组织关系适时转移,使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二、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及党组织设置4、党员流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党组织应及时为他们转移组织关系。
其中外出时间较长(六个月以上),地点比较固定的,应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写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入所在地区、单位的党组织。
外出时间较短(六个月以内)或组织关系暂时无法转移的,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短期外出(六个月以内)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等,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去单位、当地党组织。
5、党员所去单位党组织健全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其所去单位的党组织;党员所去单位党组织不健全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其所去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党组织或转移到所去单位所在地的镇(街道)党组织。
党员在流动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保存在市人才(劳动)服务中心的市人才(劳动)服务中心党组织应接收这些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或因某些原因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的组织关系。
6、破产、解体企业中的党员的党组织关系可迁移到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党支部或村党支部。
破产、解体企业的主管部门党委应及时将企业的破产、解体及党员基本情况书面报告市委组织部。
7、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凡党员人数在3名以上的都要成立党支部,转制企业(含租赁、转让、拍卖、停产)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应保留或建立党支部,不足3名党员的经济组织可以通过组建联合党支部等形式健全党组织。
2024年最新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3、民主评议。一般是召开党小组会或党支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
4、组织考察。支委会对党内外评议的意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综合,形成组织意见,转告本人,并向支部大会报告。
5、表彰和处理。对民主评议的好党员,党支部进行表彰;对评议中揭露的违法乱纪问题,要严肃查处;对经评议认为不合格的党员,要提出妥善的处理意见,并交支部大会表决。同时要做好思想工作,继续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2、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干部要一分为二,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明确指出缺点和不足。对原则问题要分清是非,不能因其工作做出成绩而姑息其错误,也不能因其错误而否定其成绩。
3、有的放矢的原则。谈话要有内容和针对性,力戒空泛。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三、基本方法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要在局党组的指导下,以支部为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1、学习教育。要与形势教育结合起来,对党员普遍进行在新形势下坚持党员标准的教育。学习内容以《党章》、《准则》和党中央有关文件为主。
2、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在学习讨论、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对照党员标准,围绕评议内容,认真总结个人一年来思想工作学习和作风情况,并在小组会上汇报。
4、教育疏导的原则。谈话要善于启发谈话对象自己教育自己。通过谈心,重点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时思想不通或有抵触情绪的干部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
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其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1.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
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
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3.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二、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和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一)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流出地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2.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3.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流动党员如何管理
应及 时 为他 们 转移 组 织 关 系。 其 中 外 出 时 间较 道 、居 委 会 或 乡镇 、村 )的 党组 织 联 系。如 与
长 (六 个 月 以上 )、外 出地 点或 工作 单 位 相 对 所到地 方或 单位的基 层 党组 织联 系遇到 困难 时 。
固 定 的 ,应 转 移 党 员正 式组 织 关 系 ,即 开具 党 可 与 当地 县 以上 党委 组织部 门联 系。
单 位 党组 织 (基 层 党委 、 党 总 支或 党 支部 )联 的 情 况 0
系 ,及 时 办理 党 员组 织 关 系转 移 手 续或 出示《流
动 党 员活动 证 》。 党 员外 出后 不 能 以任 何 借 口
摘 自共产 党员微 信公众号
嘎歧 镀 2018·10
答 :办理 正 式 党 员组 织 关 系转移 手 续 的 流
加 会 议 、 学 习进 修 等 ,应 开具 党 员证 明 信 ,交 动 党员,应在转入地 区、单位的党组 织参加党
所 去 地 区、单 位 的 党组 织 。流 动 党 员转 移 组 织 内选 举 ,享 有 表 决权 、选 举 权 和被 选 举 权 。 开
信 作废 。接 转 单 位 在接 转 时 ,要 对 介 绍 信进 行 动 证 》 ?
认 真 审 查核 对 对 丢 失介 绍 信 、证 明信 的 党 员,
应 给 予j比评 教 育 ,情 节 严 重 的还 应 给 予 适 当的
答 :流动 党员使 用 《流动党员活动证 》应
党纪 处 分 。流 动 党 员丢 失 《流 动 党 员活动 证 》, 做 到 : 外 出前 向 所在 党 史部 报告 ,按 规 定领 取
员组 织 关 系介 绍信 ,转 入 所 去 地 区、 单位 的 党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流动党员是指在组织关系所在地改为在居住地继续履行党员职责的党员。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组织管理,保证其积极参与党的各项活动,促进党员队伍的活跃和凝聚力的提高,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流动党员应该坚决按照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履行党员的权力和义务,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第三条流动党员应当自觉向组织和党员之间建立联系,参加党组织组织的活动,接受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履行党纪党规,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第四条组织流动党员,应当根据党员的性质、工作性质和流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组织管理措施。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迁移,应当按照党章和党的有关制度的规定办理,及时办理组织迁移手续。
第六条组织部门应当及时向流动党员提供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的有关材料,确保流动党员了解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的情况。
第七条对于履行组织转接手续的流动党员,所在地党组织应当及时向其发送组织关系迁移函,并安排党费交纳情况。
第八条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应当对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进行动态管理,了解其流动情况,并按照要求与流动党员及时联系。
第九条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应当每年对流动党员的学习、工作、参加党组织活动等情况进行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合理调整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
第十条流动党员在组织关系所在地和居住地之间发生纠纷时,应当由双方党组织协商解决,必要时可以向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申请协调。
第三章活动参与第十一条流动党员应当及时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组织的集体学习、组织活动等,积极参与党的各项工作。
第十二条居住地党组织应当为流动党员提供充分的学习、交流和参与活动的机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十三条流动党员应当按照组织要求,参加党的各类组织生活,如支部会议、党员大会、民主评议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中组部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及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党员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流动的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对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问题作如下规定:一、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党员所在党组织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地方或单位组织;时间在3至6个月的,应出具党员证明信,由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负责安排其参加党的有关活动。
党员应及时主动与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联系,转递党员组织关系。
二、党员短期外出3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无固定地点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应通过适当方式主动与原所在党组织保持联系,汇报外出活动情况,按时交纳党费。
三、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地点相对集中的,原所在党组织应在他们中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
对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应同时出具有关证明,委托所去地方或单位的党组织负责管理这些党员,原所在党组织应继续同他们保持联系。
四、外来经商党员较多的集贸市场,应在这部分党员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
根据不同情况,这些党支部或党小组可由乡镇、街道党组织领导,也可由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党组织或个体劳动者协会党组织领导。
五、党员要求流动应向所在单位及其党组织提出申请,凡符合人员流动有关政策规定的,党组织应予以同意并及时为党员转移组织关系。
所去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党组织,或转到所去单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
六、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流动服务机构的党组织,具备管理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可以接收在人员流动过程中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或因某些原因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收缴党费。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工作方案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工作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形成系统、科学、有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组部《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和XX党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流动党员是指经常离开本地、本单位党组织或者连续离开时间超过3个月不足6个月,或者连续离开时间虽然超过6个月但外出地点或工作单位变化频繁的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的党员。
第三条党员外出应向所在党组织报告。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外出理由、外出地点、外出时间以及外出后与党组织联系的方式等。
第四条党员外出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基层党组织应予同意并及时为其转移组织关系、出具党员证明信或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
第五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都应担负起管理流动党员的职责。
坚持条块结合,实行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配合共同管理的方式。
第七条流出地党组织要掌握流动党员去向,采取有效办法加强教育管理,向所去地方、单位党组织通报并及时掌握外出党员的表现情况;流入地党组织要经常与流出地党组织主动联系、及时沟通、密切配合,切实承担起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
第三章管理方式第八条根据流动党员的就业形式和居住状况,合理确定党员的管理方式。
就业比较稳定、工作单位建立党组织的由单位党组织管理;工作单位未建立党组织而有行业协会的,可由行业协会党组织或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统一管理;暂时未落实工作单位,人事档案挂靠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劳动力流动服务机构的,可由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劳动力流动服务机构党组织管理;就业单位不够稳定但居住地比较固定的,可由居住地党组织管理;居住地经常变动的,可由原所在地党组织管理。
规章制度:XX直属机关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规章制度:XX直属机关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省直机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省直机关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流动党员,是指离开本单位党组织外出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无固定地点或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外地或外单位流入本单位未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
第三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应按照“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要求,实现教育好、管理好、服务好的工作目标,构建起“管理有方、流动有序、异地有家、双边互动”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格局。
第二章教育第四条对流动党员的教育要坚持“方便党员参与、教育方法灵活、发挥作用实在”的原则,做到教育不脱节、不断线。
党组织要在党员外出前对其进行教育,明确要求党员外出期间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积极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第五条教育内容要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
要坚持以党章、党的基本知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以及实用技术知识为主,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需要,针对岗位特点,结合职责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流动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业务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第六条教育形式要突出灵活性。
要根据党员流动面广、职业分散等特点,结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电话教育等手段,采取邮寄学习资料、建立党员教育网站等,进行多元化教育。
第七条要严格流动党员教育制度。
要坚持与流动党员的定期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变化情况;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网上组织活动,活动时间和内容要考虑党员的工作性质和实际需要;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创先评优活动,通过奖优罚劣,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各改进我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党组织有关文件规定与要求,结合我队党员流动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一、流动党员管理的总体要求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流动有序、异地有家、管理有章、永葆先进”的要求,建立全方面、全过程的教育管理机制,确保每一名流动党员能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始终保持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流动党员管理的原则1、有利于党员有序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肃处置。
三、流动党员的登记建档1、凡外出三个月以上的党员,外出前向我队党支部报告外出目的地、时间、事由、联系方式等。
2、外出党员在外出时对具体外出地点、联系方式等暂时不能确定的,应在外出后一个月之内将相关情况函告(电话)我队党支部。
3、本队党支部外出党员的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并建立台账。
4、流动党员登记建档的具体工作由我队党支部负责。
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1、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从政治思想、组织观念、遵守纪律、发挥作用等方面提出要求,引导他们做执行政策的带头人,守法经营的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的带头人,遵守社会公德的带头人,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2、在民主评议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评议和处置标准,对外出不向党组织联系的,视同于不参加组织活动。
经民主评议差的流动党员,严格按规定作出处置。
3、流动党员应主动,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外出期间可采取邮汇、委托代交的方式,至少保证一年缴纳一次党费,流动党员党费缴纳情况作为党务公开的一项内容。
4、对不按规定缴纳党费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缴纳党费的流动党员,按党章的有关规定处置。
外出党员及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实用文档
. 外出党员及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一、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党支部报告,说明外出的理由、时间、地点等。
党员外出回来后,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工作、学习的情况,党支部对外出党员过好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应提出明确要求。
二、党员离开本地区,外出时间在1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外出地点固定的需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到外出所在地参加组织生活。
外出时间超过6个月的原则上要转出组织关系。
临时性、间断性外出或外出地点不固定的党员,应参加所在支部的活动。
三、对外出流动党员,由党支部对其流出时间、去向、从事职业、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建立健全档案;指定专人定期与其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流动党员的学习、工作情况;及时把党课教材、学习材料寄送到党员手中,并适时通报党组织重大活动情况。
长期外出但流入地点不固定、组织关系仍留在企业的流动党员,应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活动。
至少每半年1次以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每年书面递交1份思想汇报和工作总结。
流动党员原则上应当按月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交纳。
四、在非公企业中工作6个月以上的外来党员,应及时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到企业。
在企业从事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的党员,应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参加企业党组织活动。
中共中央组织局中共北京委组织部
关于做好流动党员摸排工作的通知各二级党组织:今接到上级通知,为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要求,探索超大首都城市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按市委组织部通知要求,将对全市流动党员进行一次全面摸排,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摸排对象1.组织关系不在我校,来本校工作、学习或生活3个月以上的流入我校的党员,如在职学生党员等;2.组织关系在我校,但由于工作、学习、进修、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超过3个月以上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不能正常参加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包括区内或系统内流动、市内跨区或跨系统流动和流出京外三类党员),如流出我校的教工党员、在职学生、学生交换生(国内学校之间的交换生)等。
3.其中,长期失联党员、申请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学校的党员、出国留学(有学籍、无学籍、公派或自费)、办理组织关系转出手续但未收到介绍信回执的党员,不属于此次摸排人员范围。
二、相关要求1.各二级党组织要把全市流动党员摸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既明确责任又密切配合,结合实际制定摸排方案,并以摸排为契机建立起流动党员工作台账和定期研究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2.坚持充分利用现有的组织工作体系,本着方便基层、方便党员的原则,在工作中尽量化繁为简,用好前期流动党员排查成果,做好工作统筹。
3.各单位在本次摸排基础上,配合适当的调研访谈,请于5月22日(周一)前上报北京市流动党员情况汇总表、基本情况说明和信息采集表(电子文档)至组织部邮箱(zuzhibu@)或发OA。
联系人:卢春慧 89733011附:1.流动党员情况汇总表(excel表)2.基本情况说明模板3.北京市流动党员信息采集表(流入和流出2个表)党委组织部2017年5月9日附件2:关于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说明单位名称(2017年5月22日)一、流动党员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流动党员总数xxx人。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办法1、农村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和居住地变化等原因连续6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农村党员。
2、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
3、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职责(1)对党员的外出原因、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党费交纳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对党员进行外出前教育,并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2)对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地点相对集中的,应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3)负责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适当方式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4)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
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与原所在党支部保持联系或不交党费的,按党章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4、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职责(1)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党员,确认身份后及时接收并编入支部,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2)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3)认真填写《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4)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5、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1)外出前须向所在党支部说明事由,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2)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流动党员原则上应按月向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交纳。
(3)外出期间应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半年向原所在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
接到原所在党支部要求参加换届选举、民主评议等重要活动的通知后,原则上应按时返回参加。
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 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其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1.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
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
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3.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和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一)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流出地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2.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 3.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一、党支部对流对党员的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的意见》,要加强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党员不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任何地区或单位的党组织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按照规定转来党员组织关系或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党员。
三、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报告,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外出原因、外出地点、外出时间以及外出后与党组织联系的方式等,流动外出党员应根据就近、方便和有利于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原则,主动与所在地方或单位基层党组织联系,及时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手续或出示流动党员活动证。
四、党员外出时间较短(六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
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的党组织(基层党委、党支部或党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五、短期(六个月以内)外出参加会议,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的党员,仍开具党员证明信;
长期(六个月以上)外出务工经商且有固定地点的党员,应转移正式组织关系。
六、流动性较大,无固定地点,但可以经常返回原所在地的党员,仍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生活。
七、集体外出、地点相对集中,且有3名以上党员的,可能过建立党支部(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进行管理。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一、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二、流动党员外出前,应向所在党支部报告。
外出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上、六个月以内的应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持证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
外出超过六个月并有固定地点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往流入地。
三、党支部要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台帐》,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
四、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党支部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有关材料,发现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长期不与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联系的,要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改正的,按党章及党内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五、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入流动人员党支部后纳入正常管理范围。
流动党员要认真填写《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与党支部保持密切联系。
如有工作单位变动或联系地址及通讯方式变更时须在一个月内报告党支部。
六、流动党员党支部按照机关工委安排和要求,采取流动党员平时自学与集中过组织生活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党员政治学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活动,严格组织生活、加强教育管理。
七、流动党员固定组织活动日为每季末最后一个星期六,活动时间:下午16:00—18:00,遇节假日顺延至下周六。
八、党员要自觉参加党的组织活动,因事不能参加的,必须提前向党支部请假,外出或在外地工作半年以上的,至少每三个月以书面形式向党支部汇报自己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
九、如果党员长期(超过六个月)外出,暂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经支部同意后,可申请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持证参加所在单位或街道居委会党的组织活动、并按时缴纳党费,每年返回后及时向托管党支部汇报情况。
十、党支部每年年底要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填写《党员民主评议登记表》,支部签署意见后存入本人档案。
十一、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转正。
预备期内要经常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预备期满,本人应及时向流动人员党支部提交转正申请报告,经考察其政治思想和工作表现,具备转正条件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转正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
规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及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党员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流动的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对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党员所在党组织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地方或单位组织;时间在3至6个月的,应出具党员证明信,由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负责安排其参加党的有关活动。
党员应及时主动与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联系,转递党员组织关系。
二、党员短期外出3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无固定地点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应通过适当方式主动与原所在党组织保持联系,汇报外出活动情况,按时交纳党费。
三、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地点相对集中的,原所在党组织应在他们中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
对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应同时出具有关证明,委托所去地方或单位的党组织负责管理这些党员,原所在党组织应继续同他们保持联系。
四、外来经商党员较多的集贸市场,应在这部分党员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
根据不同情况,这些党支部或党小组可由乡镇、街道党组织领导,也可由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党组织或个体劳动者协会党组织领导。
五、党员要求流动应向所在单位及其党组织提出申请,凡符合人员流动有关政策规定的,党组织应予以同意并及时为党员转移组织关系。
所去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上
级主管部门的党组织,或转到所去单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
六、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流动服务机构的党组织,具备管理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可以接收在人员流动过程中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或因某些原因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收缴党费。
七、在人员流动问题上,因单位与单位或单位与个人发生争议,而提交仲裁机构或有关主管部门进行仲裁的,有关单位党组织应根据仲裁结论确定是否办理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手续。
八、党员擅自离职,党组织应给予批评教育;本人坚持不改的,可区别不同情况作必要的处理。
涉及党籍处理的,应慎重对待。
九、在党员流动中,没有转来党员组织关系或没有出具党员证明信的,所去地方或单位的党组织,不得承认其党员身份和安排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