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北京交通大学

合集下载

地球科学概论课后感想

地球科学概论课后感想

地球科学概论课后感想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已接近尾声,就研究本门课程方面我说不上有什么可贵的经验,只能说研究中有一些心得不大家一起共分享吧。

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方法。

如英语就得多看,多读,多记;数学就得多想,多练。

不同的课程,根据自己基础的不同,投入的精力也不同。

不擅长的科目自然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培养自己这些方面的思维能力;占有优势的科目可以花相对少的时间,但却要保证质量,保持甚至扩大优势。

我对于研究地球概论的方法一些看法和观点:一、我们一定要夯实基础。

我们都知道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在平时的研究中,我们经常忽视基础,建设“空中楼阁”,所以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做才能夯实基础。

首先,我个人认为要仔仔细细地阅读网络课件,掌握重要的知识点。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阅读标题,明了所讲的主干知识,在心中构建最基本的框架;再阅读正文,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然后参照图示,让它们来帮劣我们理解课文。

其次,在必要时我们可以参考资料,帮劣我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但是,课件是“本”,资料是“末”,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一切资料都是为了课程服务的。

此外,研究地球概论一定不能离开图片资料,我们应当把它作为支架。

二、研究地球概论要积极思考,着重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我们在区域空间定位时,这两种能力不可戒缺。

比如说。

面对一个经度和纬度,我们首先该确定它在哪个大洲、哪个区域,然后我们可以展开来联想这片区域的一些特征如自然条件、气候等等。

如果时间充裕我们还可以继续发散,想想这些区域地域的比较不发散,以增强记忆。

三、研究地球概论需要做肯定量的题。

我们不是经常说“熟能生巧”嘛。

我们要通过练巩固我们学到的知识,另外,练有劣于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很快地找到入手途径。

练对题目肯定要有选择性,绝大多数时间我们要拿来攻克基础。

研究地球概论和研究其它科目一样,没有捷径。

我们要破费时间以及气力,全身心地投入。

不管怎样样,我们都需要刻苦劤力,因为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水土流失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水土流失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题目:不断恶化的地球问题——水土流失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一、水土流失的概述水土流失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给出的定义是:在水力、重、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水土流失在国外叫土壤侵蚀,美国土壤保持学会关于土壤侵蚀的解释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损。

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

”英国学者对土壤侵蚀的定义是:“就其本质而言,土壤侵蚀是一种夷平过程,使土壤和岩石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滚动或流失。

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坏的主要营力。

”由此可见,国外水土流失的定义也包括了风蚀。

而生态学认为,水土流失是指缺少有效保护的土壤不能有效地将水分保持在土壤中而造成水分流失的现象,同时伴随水的流失,产生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也使土壤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产生的危害严重,影响深远。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加剧江河湖库淤积和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不仅影响当前发展,而且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不断完善,人为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控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环京津地区、珠江上游等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国家重点治理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工作者近60年的艰苦努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治理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入江河的泥沙大幅度下降。

通过开展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了水土资源,土地生产力大幅度提商,区域经济得到发展。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课程设计探讨与实践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课程设计探讨与实践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课程设计探讨与实践地球科学是一门涉及物质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地球结构及其实质、元素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以及地球上现存的物质和自然环境的机制和变化。

在地球科学课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地球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分析、概括和解释地球及事件,以及阐明地球与其他自然环境的联系。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手段来加深对地球科学的理解。

地球科学课程的设计应以实际的环境变化和发展实践为导向。

要求学生以实践为方式探究分析地球构造,解读各种景观,探讨相关现象,解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以及阐明环境问题,以便让学生体会到全球变化的规律,学习如何参与到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来。

同时,应加强学生实际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做大量的课外实践,充分利用公园、山脉、森林、海洋、冰川等不同的自然环境示范区,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实际体验学习,分析研究地球科学所涉及的现象,实践验证课堂理论。

另外,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利用多种形式的展示和活动,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地球科学的有关内容。

实践和多媒体技术的联合应用,将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地球科学的有关知识。

最后,结合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学生分析探讨地球科学的现实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来,使学生变成地球文明建设的参与者。

综上所述,地球科学概论课程设计探讨与实践应以实际的环境变化和发展实践为导向,除强调实际实践外,还应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加强多媒体的应用,发掘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力量。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3000(最新)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3000(最新)

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利用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以及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后果,同时表明人类的未来必须依靠人类自己,我们必须坚定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的美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时,也阐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关键词:地球资源,人类生活,可持续发展,未来正文: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

工业动力的使用猛增,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急剧增大,农业开垦的强度和农药使用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致使许多国家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对发展的内涵却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实际福利水平下降,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

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

我们从我们的地球母亲那里获得了无尽的财富,而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有无数的灾难。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现阶段人类还没有能力离开地球到其他的星球上去生存。

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不加爱惜,恣意浪费。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巳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地概实习论文

地概实习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报告在本次野外实习过程中分别去了军庄、下苇甸、三家店和大觉寺。

首先实习的地点是军庄南一铁路旁边,在那里有下二叠纪厚层粗砂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岩性分层及层理都很明显,并且受构造运动影响,地层已发生倾斜。

在厚层粗砂岩中发现规模较大的斜层理,它与上、下岩层面相交的角度大小不同,并且能看到有些岩层中由下往上砂的粒度有明显的变化,由此可以判断沉积时水的流动方向及岩层的顶底面。

沿铁路向南在3号隧道口有一处玄武岩。

岩石颜色为紫红色,并且可以观察到其中的隐晶质结构,并且有由于岩浆岩形成初期的气孔后被CaCO3、SiO2溶液填充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还有形状规则,近似圆或椭圆的气孔。

在玄武岩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其中夹杂的石英成分或针状浅色矿物斜长石,并且其中含有主要成分为方解石或石英的杏仁体。

之后到达的地点是下苇甸,在那里的群山地形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片流和坡积物:大气降落的雨水或雪水中一部分通过蒸发回到大气,一部分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余约1/3水体形成地表水流。

起初,降水向下沿自然斜坡均匀流动,其流速小、水层薄,水流方向受地面起伏影响大,无固定流向,成为网状细流,称为片流。

片流能比较均匀地洗刷山坡上的松散物质。

由片流搬运的物质一般在山坡的凹入部位或山麓堆积起来,形成坡积物。

坡积物在山麓地带常连接成覆盖斜坡的群状地形,称为坡积物。

坡积物成分单一,与山坡上的基岩一致;颗粒较细,通常以砂、粉砂、粉砂质粘土为主,偶夹有细小的岩屑砾石,磨圆度与分选性差,略具与坡向一致的层理。

在间歇性河道两侧山坡上,分布着多条冲沟(冲沟由洪流的冲蚀作用形成),呈V字形;在冲沟中几乎没有沉积物,大量的碎屑物质在冲沟出口处堆积,构成洪积扇(洪积扇:洪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洪积物,绝大部分洪积物在冲沟出口处沉积,在地貌上呈扇状地形,故称为洪积扇)。

在接近扇顶的部位地形坡度大,洪积物厚度较大,主要由粗大的砾石组成,砾石的磨圆度与分选性都很差;从洪积扇的上部到边缘,地形变缓,洪积物厚度变小,颗粒变细,由砂过渡为粉砂和粘土,并出现层理;洪积物的成分较简单,与山坡及冲沟中的基岩一致。

人与地球和谐共生

人与地球和谐共生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主题: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协调发展人与地球和谐共生摘要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是人类文明孕育的摇篮。

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已有数十亿年之久,无时无刻都在循其自然发展规律变化着。

但从第四纪开始诞生了人类之后,人类就对全球自然环境变化加以干扰。

尤其是到了现代,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臭氧层空洞、酸雨、生态系统失调、全球变暖等诸多问题已经让我们的“母亲”满目疮痍。

并且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各国都意识到要共同治理地球环境。

本文首先对地球的形成与主要概况做一介绍,以此引出人与地球的关系,并从人类到国家,再到个人,从大的概念到到小的概念详细介绍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协调发展。

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实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自然环境变化;环境污染;地球观;共同治理;可持续发展;资源安全战略;以地为生;人地和谐;持续利用正文一、地球人类文明孕育的摇篮地球是人类居住的星球,诗人们常常亲切地把大地比做自己的母亲。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这样写到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一位伟大的母亲,披着一件白色的水衣,戴着绿色的草帽,撑着一把淡蓝的伞,淡淡的蓝,淡淡的存在。

母亲有三个儿子,天空,海洋,陆地。

她勤劳地养育着他们,看着他们一个个一天天长大。

母亲赐予了陆地和海洋生命,给蓝天增添了白云,和儿子们一起过着平静的日子。

时光飞逝,一眨眼间,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人类诞生了。

母亲赐予他智慧与创造力,精心呵护他,用希望将他撑起。

的确,地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太密切了。

地球不仅以它无尽的宝藏养育着我们,为我们提供生息的环境,而且可以说连人类本身也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因为这样,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辛勤地探索着地球的奥秘。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利用自然条件,创造适于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读书报告前言:结束了本学期“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我感觉收益良多,因为这门课程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学起来感觉很轻松,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对地质方面的知识也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因此,在本次学修课课程即将结束之时,我结合自己在课堂所学和专业课知识对自己所学做一个总结。

正文:个人觉得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述性的学科,其将地质学,矿物学,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等地理学科综合在一起,进行概述。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总结:一,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

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

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以及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其研究内容广泛分支学科较多且研究方法特殊。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

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地球科学目前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等学科。

二,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固体地球(重点是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形成演化历史。

按其研究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地质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可简举如下:(1)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如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等;(2)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方面的学科,如构造地质学、构造物理学、区域构造学、地球动力学等;(3)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方面的学科,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古地理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等;(4)研究地质学的应用方面的学科,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地下资源方面的分科,如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其二是研究地质与人类生活环境及灾害防护方面的分科,如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学号:********姓名:***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2017年5月23日地球的起源与演化及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摘要: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转动。

地球与月亮为地月系,月亮每月绕地球转动一周。

地球上存在丰富的生物。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共生在地球上。

本文主要叙述了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与资源的紧密联系。

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相互依存,人类的未来必须依靠人类自己,我们必须坚定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的美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本文从认识地球开始,然后是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如今人类已经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保护地球采取了措施。

关键词:地球、资源、环境主要内容:1 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

2星系在宇宙中,由两颗或两颗以上星球所形成的绕转运动组合体叫做星系。

2.1 银河系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1,2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一千四百亿倍。

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

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000光年。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这里有土地、山川、海洋、绿树、花草,以及各种与人类同呼吸的生物。

小编整理了地球科学论文,欢迎阅读!地球科学论文篇一共同保护绿色地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使我们为绿色经济做了一件实事,这既是本会的主旨,也是对雅安、芦山地区遇难同胞表达的一种哀思,同时也充分表达了我们对自然灾害的警竦和反省!集人类智慧、科技全部成果和手段,人们也无法在银河系中看到一颗如地球这般美丽的绿色星球,也无法听到银河系之外任何生命信息发送的声音。

人类能够生活在绿色地球上是多么幸运。

但这种幸运是有条件的。

第一,地球是有生有灭的。

目前地球已存在45 亿年,它还能存在多久则无人能知。

第二,地球是有生命的,而人类只是生命中的一种物种。

第三,地球还有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的体能。

兴安岭大火烧毁了青松,第二年就会齐刷刷长出片片白桦林,白桦林被烧掉,又会长出茂密的青松。

动物吸入氧气,吐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

大自然运行导致的生态平衡十分奇妙。

第四,地球灭亡的原因是自然死亡呢?还是外力引起的毁灭?或是出自内部的力量,即人的力量?人虽不能主宰自然,但他可以主宰其它一切动物、植物物种的生命。

因为人是处于整个动物链条的顶端,人可以伐尽亚马逊河、刚果河流域的广袤雨林,也可以猎尽除他自身以外所有的哺乳类动物。

人类已经历了二百多年工业化的历史,两次工业革命都使人类的文明化程度大大提高,在一定意义上讲,把人类比作造物主一点也不过分。

但工业化也带来大量的温室气体,只要温室气体重新包裹了地球,封闭了地球,阻塞了地球的自我修复、净化功能,丧失了地球和其体外的交换,地球上的生命也就几乎灭绝了,地球实际也就死亡了。

这就是人毁灭地球的过程。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在污染排放量上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请看我国的二氧化硫已占世界排放量的70%,二氧化碳占20%,BOD 占30%,ODS 占40%,汞占25%。

《地球科学》中的科学教育论文

《地球科学》中的科学教育论文

《地球科学》中的科学教育论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课作为一门基础课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由于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简陋,有很多实验很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于一些自然现象和规律也就一无所知,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

怎么样才能上好科学课,特别是实验教学。

怎样才能将抽象的自然知识,通过实验教得有声有色。

我在教学中注重落实了“真”、“趣”、“实”。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

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教育早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而“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及自然地理内容,综合为“科学”课。

为适应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师范院校开设了科学教育专业,参照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构建一个能体现科学综合为特征的科学教育专业体系。

其中,在《地球科学》课程中,力图实行开放式教学,以科学情景导入,以科学任务驱动,指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展开自主和合作的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发展科学能力,培养科学品质。

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

科学素养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人的一生中科学素养都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而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地球概论论文

地球概论论文

地球概论论文一,地质作用的定义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二,地质作用的分类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营力。

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1,外力作用按照方式不同分为风化作用,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

剥蚀作用,包括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搬运作用,包括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作用两类.沉积作用,包括机械,化学,生物三类.2,内力作用,它们既发生于地表,也发生于地球内部。

有的强烈急促,如地震;有的微弱缓慢,如风化作用。

地球的地表现状是地质作用对地球表面长期改造的结果。

三,地质作用能量(力)的来源产生地质作用的力。

来自地球内部的称为内能,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

来自地球外部的称为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1,地内热能的主要来源是放射性和重力的热转换。

①放射性热能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

②重力分异产生的热能是地球物质在地心引力作用下按不同比重发生分异的过程中,释放出的位能转化成的热能。

③冲击、压缩产生的热能是地球在由星际物质聚积而成的过程中,微星体以高速冲击地球时巨大动能转变而来的。

另外原始地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缩,体积逐渐收缩而产生压缩热。

此外,地球内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结晶时会释放热,构造运动的机械能也可以转为热能。

据计算,地内每年产生的热总量与经地表每年散失的总热量相抵后还有剩余,这部分剩余热能便是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

2,重力能是地心引力给予物体的位能。

3,地球旋转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力给予地球表层物质的能。

它包括离心力、离极力和科里奥利力。

①离心力的大小随纬度而异,两极为零,赤道最大。

地表离心力的水平力平行于地表相应点沿经向的切线,并指向低纬度,其大小在两极和赤道均为零,中纬度最大。

②离极力的方向指向赤道,促成表层物质向赤道运动。

③科里奥利力影响着地球表层物质沿纬向或径向的运动。

《地球概论》学习总结泛谈

《地球概论》学习总结泛谈

《地球概论》学习总结泛谈通过这段时间的网络培训学习,使我对《地球概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学习《地球概论》课程,就要明确它的目的、任务。

作为学科的目的、任务,要明确反映一个学科的知识的智力价值、实践价值和教育价值,亦即通常所说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要素。

《地球概论》课的智力价值,在于认识地球这颗行星所处的宇宙球境、地球与日月的关系、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结构和物理性质。

理解天文因素给地理环境形成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地球概论》课的实践价值,主要在于掌握运用量图和一些天文仪器进行天象观测的技能,以满足今后从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需要。

《地球概论》课还有明显的教育价值,它是两种宇宙观激烈角逐的领域。

《地球概论》的教学,对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树立唯物主义的科学宇宙观,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概论》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即地球的天文学和地球的物理学。

前者讲述了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月的关系—日、月食和潮汐。

后者讲述了地球的形体、结构、物理性质和演变历史。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关于地球整体的知识。

第一章《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是对地球上点的位置和天球上天体的位置的描述,尤其是天球坐标,它被用来阐述与太阳有关的各种变化过程的。

如正午太阳高度、半昼弧长的日没时太阳时角、真太阳日长度的周年变化、太阳赤纬的变化以及二十四气等。

学好了这一章,后续课程会轻松很多。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材结构是从整体到部分配置教材的。

即按照恒星和星系一太阳和太阳系一月球和地月系这样的逻辑顺序组织教材的。

这种配置教材的方法符合教学规律,“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讲述了地球运动的两种最基本形式一自转和公转。

研究思路两者都是大致如下:现象—证明—规律—后果,这种安排是符合认识规律的。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讲述了两大方面:一是四季和五带,四季和五带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上不同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量的差异,这种能量的差异可以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两个主要方面来描述,要讲清楚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首先要提到太阳回归运动。

地球科学概论范文

地球科学概论范文

地球科学概论范文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也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地球,人们开始了地球科学的探索。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和海洋学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表层的变化以及地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以下将就地球科学概论进行一些介绍。

首先,地球科学概论包括地质学。

地质学研究的是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化以及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

通过对地球的岩石、矿物、地层等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动力学过程。

其次,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水文、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等方面。

通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和人文景观,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另外,气象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气象学研究的是大气的物理特性和运动规律。

通过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天气、研究气候变化以及气象灾害的发生与演变。

气象学的研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海洋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学研究的是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特征。

海洋覆盖着地球的绝大部分表面,是地球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调节因子。

通过海洋学的研究,可以了解海洋的动力学过程、生态系统以及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之,地球科学概论是对地球及其各类自然现象的综合性研究。

通过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和海洋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表层的地貌变化、地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地球科学的研究为我们全面认识地球,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学好地球科学概论的意义大一下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选修课,兴趣使然,我选择了这门地球科学概论,因为我一向对地球地理感兴趣,也想学。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觉得学好地球科学概论意义非凡。

首先,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

如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

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

也就形成了我们地球科学概论这一课程。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

至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由于其研究内容广、分支学科较多、且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独立成一门专门的基础自然科学——生物学。

但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生物体与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地球科学的研究范畴。

其次,人类的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

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农业、军事、航天、交通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其结果给地球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些是直接(如污染问题)、有些是间接的(如气候变化),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球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受到科学工作者和全人类的广泛关注。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

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由于地球科学以庞大的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它的研究方法与其它几门自然科学有较大的差异。

地球科学概论 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 论文

宇宙中地球的位置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摘要:根据《地球科学概论》,研究宇宙中地球的位置及地球内部结构,探讨为何地球会适宜人类生存。

深入研究地球的内外部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更具所学的内容从地球在宇宙中的特殊位置,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结构等几个方面阐述地球产生生命的原因以及人类生存的关系等。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宇宙中地球的位置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条件人类的生存正文: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从在地球上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索。

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使人类的思想更加进步,运用几乎所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文明和科学出现一次大的发展。

本篇论文旨在帮助我们探索我们的地球,根据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探讨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在人类的力量足以改变地球的今天,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与地球保持和谐,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

(一)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很显然,想要深入得研究地球与人类生存关系,就必须要透彻的来理解,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

关于地球为何适宜于生命生存的问题,我想不用多加解释。

首先,地球处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中并且已经存在了足够长的时间;其次,地球有一个比较适合的位置,使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比较适宜的温度;地球的大小适宜,所以地球能够吸引住足够的大气,并逐渐形成大气层;地球上有浓厚的大气层,可以有效地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各种流星体的伤害,同时也能够通过吸收太阳辐射中的某些能量避免对生物体的伤害;地球上大气中存在有臭氧层,可以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能够抵挡太阳风等宇宙射线的侵袭,保护生命体;地球上形成了水并且保留住了水;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固体表面,使生命体生活有靠;地球的自转周期长短合适,使地球表面热量不至于变化太大、太快,从而适宜生命体的存在;地球地质史上曾经有温暖的海洋,适合蛋白质的形成。

《地球科学导论》论文

《地球科学导论》论文

《地球科学导论》期末论文——《透过黄河下游日益断流谈我国淡水资源保护》透过黄河下游日益断流谈我国淡水资源保护摘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的母亲河——黄河,近年来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断流问题。

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应减少水污染、改善水质、合理调控水量而保护水资源,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断流保护措施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包括地球各圈层可以开发利用的部分和来自太阳的能量,以及地球周围的空间,主要可划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与海洋资源等种类。

其中,水资源则是重中之重,决定着人类以及所有生命的活动。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5亿立方米,是世界第八长河。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明驰名中外。

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黄河也呈现了几多的尴尬与无奈,黄河下游的季节性断流便是其中一个重要难题。

一、黄河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历史上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古化有“奔腾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诗仙李白何曾想到,漫漫黄河居然也有“奔腾而不到海”的断流景观。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本世纪70年代之初,从1972年山东利津断面断流开始,至今已有19年断流,累计断流57次,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从断流天数看,黄河断流的天数已逐年增多,1972年首次断流仅历时15天,1996年断流136天,截止于今年8月7日,1997年黄河已断流181天(8月7日复流后8月9日再次断流);从断流河段看,黄河断流河道向上游延伸,断流河段逐年增大,1972年断流仅产生于山东利津的下游,1995年断流上溯至河南开封附近,断流683千米;从断流始发时间看,断流时间也逐年提前,过去断流一般始于五六月份,近几年来提前到三四月份,1997年2月7日黄河即开始断流。

水利专家预测,到2000年后,黄河会每年断流,断流最长历时可达140~200天,山东利津水文站每年将有半年左右半涸。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刘征昊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刘征昊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摘要: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本文对关于地震的成因、规模以及发生地震时的救助办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关键词:地震成因等级救助方法一、地震的成因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据此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冲击地震。

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所产生的地震。

全球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

其中大多数又属于浅源地震,影响范围广,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非常强烈,常引起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2、火山地震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

这种地震可以是直接由火山爆发引起地震;也可能是因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从而发生地震;或者是因构造变动引起火山喷发,从而导致地震。

因此,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

火山地震为数不多,约占总数的7%。

震源深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km。

3、冲击地震这种地震,因山崩、滑坡等原因引起,或因碳酸盐岩地区岩层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许多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

后者又称塌陷地震。

本类地震为数很少,约占地震总数的3%。

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震级也不大二、地震的规模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1、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

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

目前人类有记录的震级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的9.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者相当于一个100万千瓦的发电厂40年的发电量。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

引言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而关于地球的板块的研究又是这门学科最基础的一环,因为板块是组成地球表面的最基本要素。

目前的板块构造学说是基于大陆漂移说和海洋扩张说上建立起来的,而这三种学说是否具有完全的科学性,是否也有错误的地方,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

正文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表面覆盖着大小不一且坚固的地壳(板块),而这些板块是在不断地运动着的。

从1915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概念至今,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确实表明地球表面的板块是在不断移动的。

并且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如下图:图1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地球板块的具体构造,并且板块分为大致三个类别——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

而且,绝大部分板块上是陆地,只有太平洋板块是海洋板块。

各大板块之间的交界处也几乎是在海洋范围。

到这里我们大致把板块构造的一些基本形态讲了一下,之后,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大陆漂移学说是否是正确的呢?大陆漂移说原本就是魏格纳的猜想,只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的关联性的假说,本就有为了解释而解释之嫌。

这是首先要讲的。

虽然科学已经表明板块构造学说是有现实依据的,但是大陆漂移学说不完全等于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前者并不一定会推翻后者的正确性。

最先的大陆是整块的,称为“泛大陆”,被大片海洋“泛大洋”包围。

如图:图2在此先提一下一种动物的迁徙:腔棘鱼,远古的动物。

当大陆迁移时,原大陆的腔棘鱼应该随原大陆一同移动,而不可能去往另一大陆,例如:它原先在非洲沿海,那现在也只应在非洲沿海,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时我的说法出现了漏洞--它能通过海洋迁移--问题就是这个,泛大陆时期,大陆之间是没有海洋的,但它分裂后却出现了海洋,这是否可以看成是大陆浮在海上呢?而且所有的大陆漂移动画演示都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大陆是浮在海上并在海上运动,事实并不是,海洋是在板块上的,可以看成是大陆与大陆间盛满了水,倒去这些水,大陆与大陆间是被一个个大坑连着的,所以大陆移动时,海洋应当跟着动(先除去单独的大洋板块的情况)。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自然灾害小议姓名:仇国全学号:3120400331班级:材料12-5班日本里氏9.0级地震的风波还未平息,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警钟还在回响,就在此刻,在我国广阔的南方严酷的旱情已持续数月,再放眼大洋彼岸,呼啸的龙卷风袭击了密苏里州,留下了断壁残垣。

追根溯源,人类近万年的文明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直至今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依然无法完全预防自然灾害,地震的预测,旱灾的预防等等难题一直悬而未决。

但是千年来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依然让人类学到了许多,我在接触这门课以后,通过阅读书籍和查阅相关资料,对自然灾害的形成、作用、预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些个人的看法,这也是本篇论文所想要表达的。

1.自然灾害简述自然灾害在地球科学概论的书本上有着明确的定义,它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覆盖很广,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其中我想要重点讨论的是我国多发的自然灾害,同时会重点分析地震灾害。

在世界范围内较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等。

而在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也相当繁多,地震、台风、洪水、干旱、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冰雹、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给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

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在我国,自然灾害被详细地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题目: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该如何利用自然?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该如何利用自然?摘要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梦想接连被实现,但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经过探索,人们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人们坚信这就是人类与地球环境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人和环境资源危机生态平衡可持续性发展正文自46亿年前地球诞生以来,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人类的孕育逐步奠定了基础。

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一部分。

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环境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人与地球环境互不可分的关系从生物性来看,在与地球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如今这种形式。

1.人类与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地球各圈层,尤其是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各组分之间保持着极其精细的平衡。

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下10m深处。

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现了臭氧的保护,生命开始出现在水面上,成为生命史的第一个关键浓度。

到4亿多年前,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海洋登上陆地,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

可以看见,氧浓度对生命的出现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下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1%,这是亿万年来生物圈进化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目前还没有观测到大气氧浓度变化。

然而,作为大气微量组分的一些气体浓度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则是不争的事实。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O2和O3等气体浓度的变化。

20~30亿年以前,大气圈中CO2的浓度很高,约为今天CO2浓度的10倍。

到16亿年前,随着含氧大气圈的形成,大气CO2的浓度逐渐下降到今天的水平。

一定浓度CO2的存在,对地表温度的调节至为重要。

因为CO2和某些气体具有能让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辐射通过而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从而使地表增温的效应,即所谓“温室效应”,此类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若无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有关计算推断地球的年平均温度应为-18℃,而不是现在的13~15℃。

就是说,天然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温度上升了约31~33℃。

综上所述,大气圈各组分之间保持着精细的平衡,这是地球环境亿万年来发育的结果。

保持这种平衡乃是维护生物圈所必须,破坏这种平衡就是破坏生命的基础。

然而,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来,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的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这种平衡,这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2.人类与水圈海洋和陆地上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构成一个大体连续的圈层覆盖在地球表面,称为水圈。

它包括江河湖海中一切淡水、咸水、土壤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以及南北两极冰帽和各大陆高山冰川中的冰,还包括大气圈中的水蒸气和水滴。

大气中的水是全球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地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颗智慧星球,水是一个关键因素。

各种生命起源的假说都少不了水这一要素。

如今地球表面的70%以上覆盖着水,大多数生物体内水的含量也达2/3以上。

研究还发现,人体血液的矿化度为9g/L,与30亿年前的海水是相同的。

静脉点滴用的生理盐水为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与原始海水一致。

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现代人的身体内仍然流动着几十亿年前的海洋水。

在自然界的植物体内,水分含量更高,有些甚至高达95%。

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进化都离不开水。

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时时处处与水紧密联系,从生活、娱乐到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无一不体现出水的重要性。

3.人类与土壤圈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供植物生长与繁殖的疏松表层。

除了江河湖海等水体和两极冰盖与高山冰川覆盖的地区以外,几乎都有土壤存在。

即使在岩石出露或流沙覆盖的地方,也可能有原始土壤和风沙土的发育。

因此,各种土壤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断续分布的圈层,覆盖于岩石圈之上,其厚度由几厘米至几米不等。

在炎热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有些土壤的厚度可能达几十米。

土壤圈是与大气圈、水圈同样重要的第三大环境要素。

土壤和岩石共同构成了大地,但土壤和岩石是有区别的。

土壤由岩石演化而来,并覆盖在岩石的表面,土壤与岩石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肥力,即提供和调节水、气、热和营养元素的能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地球半径约为6400km而地表土壤的厚度仅为几十厘米,相比之下微乎其微,但却正是这薄薄的一层土壤,才使得地球上有了广阔的森林、农田和草场,人类得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生产和生活资源。

在此基础上,农耕文明建立起来,人类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4.人类与岩石圈岩石圈是人类所需要的矿物原料和化石燃料的储藏所,其储量是巨大的。

当今世界所依赖的主要能源——石油和煤炭均来自于此。

但是,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技术的迅速进步,对矿产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原料与燃料行将耗竭。

如何迅速实现向新材料与新能源的转变,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要务。

另一方面,岩石圈又是其上面各圈层的基础,并且与各圈层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流。

对岩石圈的任何干预,也必将对其他圈层发生影响。

众多地震、海啸起因于此。

5.人类与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部分,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总体。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从海平面以下10km到海平面以上9km的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有正常的生命存在,生态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循环。

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掌握了可以同大自然相抗衡的力量。

尤其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于使人类从大自然的奴隶变成了主人,但人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处处以胜利者和占领者的姿态出现,破坏了人类同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6.人类与近地太空一直以来就有陨石、陨铁等天外来客影响着地球表面圈层,包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近地外太空的活动越来越多,开发新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太空和自己造成了相当棘手的麻烦——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之多,以至于火箭、飞船升天还得小心翼翼地避开它们。

至于落入大气层,虽被燃烧殆尽,但也有少部分残留回归地球表面,若是其中有放射性物质,恐怕人们无法视之不见。

由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并在对于人—自然关系的认识上逐步转变、提升。

(二)人对自我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转变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与人的整体系统功能的拓展及其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

根据人类劳动工具的变化历程、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发展,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人与自然的原始共生阶段。

在人类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生产技术等限制,人类只是依靠摄取自然界的现成果实来获取能量,人对自然依赖性很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和顺从的关系。

2.人类利用自然的农业社会阶段。

随着农业社会生产工具的发展,人类开始逐渐掌握利用自然的能力,例如开始驯化动物及栽种植物等。

然而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以及认识水平的不足,加之人口规模小,资源需求量少,人类与自然还处于一种和谐发展的阶段,人地关系未表现出对立的层次关系。

3.改造自然的工业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规模大大增强,此时人类对自然的关系由顺应转为征服。

特别是随着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影响了生态自然系统的平衡体系,例如对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等的过度利用,破坏了地球圈原有的碳平衡,致使工业时代开始出现温室效应问题,诸如此类的全球沙漠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等,已将人地关系放到了一个对立的层面。

4.现代人地关系理论即可持续发展理论。

从工业时代后期开始,发达工业国家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发展的矛盾,人类通过反思,找到一种新的顺应时代的发展策略,这个时期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经过近些年来人类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可持续发展思想已逐渐成熟。

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自然环境扮演的角色以及人对环境认识的转变。

不论是从人的社会属性还是自然属性来看,人所居住的地球自然环境自始至终都是最重要的影响者,同时也是被影响者。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人的能动性对环境的改造。

(三)人类对环境的能动性作用与影响1.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人类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

以往长满森林的平原,逐渐被人类驻扎,建立起村庄。

经过工业革命后,现在更是变成了高楼耸立的繁华街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地球人口的数目在不断上升,人类居住的面积也大大的扩大。

于是大片的高山林地被开垦成平地,用来建造房子。

原来的湖泊、小江现在已经成了农耕田。

郊区外建设的水库是旱地变为水地。

高原土壤肥沃地区变成阶梯状的农田等等。

2.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变化的速率。

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水,农业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土壤污染问题加剧,造成土壤被腐蚀损害的速率加快。

大量肥沃的土壤如今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废土。

绿色植物的减少,气候的变化,沙漠化的速率也在不断加快,大片沙漠开始向人类居住的城市进攻。

3.改变了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按照自然界自身的演化规律,地球的温度将会向着寒冷的方向发展。

由于人类的活动,向大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臭氧层的破坏使得地球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增加,全球温度普遍升高。

由此可见,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演化的方向,未来的气候不会变冷,而是会越来越热。

4.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大自然了。

人类正试图使用各种技术,方法来改变地球表层环境的物质循环。

如水循环,如今很多国家利用干冰技术来解决干旱问题,人类可以随时控制下雨的时间。

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丝毫不会影响水流量,反而会增加某些河流的入海量。

同时,另外一方面,现代社会使用的各种商品都含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的大量存在造成大气中物质循环失衡,给地球表层环境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例如湖泊富营养化,引来大量水藻的繁殖;氟利昂造成臭氧层空洞;赤潮现象等。

水库的建设,也增加了局部地区的降水量。

5.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结构的变化,是的地区间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存在差别,也就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能量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