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文化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大附中学生总结 中国古代史背书资料
原始社会农业刀耕火种石器时代北粟南稻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手工业原始的布氏族部落夏商周政治经济1、夏朝和商朝禹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好占卜,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政治活动夏商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西周分封制周武王把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同姓亲王为分封主体,居于战略要地或富庶之处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义务:随从作战,镇守疆土,朝觐述职,交纳贡赋影响:拓展了统治区域,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于严密。
加强了周天子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了对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西周后期,周王室日趋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特点:与分封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实质:用血缘关系将政治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手段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目的:解决贵族内部在权力、财产、财产上的继承问题,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结果: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礼乐制度:为了维护分封宗法制所制定的一套日常规范。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4、农业生产工具:主要工具为木质的耒耜和石锄、石犁,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种类丰富5、手工业冶炼: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制瓷业:商朝出现原始瓷器纺织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纺织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商业: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春秋战国政治1、春秋时期政治形势周天子权力衰微,大权旁落;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混战2、战国时期政治形势争霸战争向兼并战争的转变各国纷纷展开变法,富国强兵:发展农业,法治,土地私有3、商鞅变法措施:增强经济实力,以农求富·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促进土地私有(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禁止私斗·废除世卿世禄制,贵族没有军功者剥夺贵族身份·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县制·加强思想控制,焚烧诗书·强制分户4、秦统一的基础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秦国实力强大各国的局部统一分封宗法制度的破坏与郡县制的普遍实行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重农抑商与修建水利工程,经济实力强大社会经济发展大一统的主流文化观念百姓们渴望统一春秋战国经济1、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度确立:井田制遭到破坏改革赋税制度,相地二衰征,初税亩2、农业铁器牛耕的出现与逐渐推广耕作方法:垄作法水利工程的发展:都江堰,郑国渠等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确立抑制土地兼并确保赋役与征税3、小农经济特点:男耕女织,一家一户,精耕细作,自给自足;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评价: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十分脆弱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每遇灾荒瘟疫,大多数农民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4、土地兼并问题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引起社会动荡措施:历朝历代都采取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5、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为主,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营手工业的代表,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6、商业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
高中历史考试大纲
高中历史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一、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1. 中国远古人类与主要文化遗址。
2.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3. 夏、商、西周的文化。
(二)春秋战国1. 春秋战国的政治与经济。
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
(三)秦汉1. 秦的统一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2. 秦朝的灭亡。
3. 汉初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冶。
4.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5.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田庄经济。
6.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四)魏晋南北朝1.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3.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
4. 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5. 江南经济的开发。
6.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
(五)隋唐五代1. 隋朝政治与经济。
2. 唐朝前期政治和经济。
3. 安史之乱与唐朝后期社会危机。
4. 唐朝后期赋役制度改革。
5. 隋唐时期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 隋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7. 隋唐时期思想文化。
(六)宋、辽、西夏、金、元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2. 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
3.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4. 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宋金对峙。
5. 宋代经济的繁荣。
6. 元朝的统一及其政治制度。
7. 宋元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8. 宋元时期的文化。
(七)明清1. 明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2. 郑和下西洋。
3. 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4. 明末农民战争。
5. 清代疆域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6. 清朝前期的政治。
7.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8. 明清时期的文化。
31二、中国近现代史(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始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2. 中英贸易与鸦片走私。
3. 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
4.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进程。
5.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危害。
(二)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措施。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兴亡及其特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3. 秦统一六国和秦朝的建立4. 汉朝的六个时期及其特点5.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6. 隋朝与唐朝的建立及其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7. 宋朝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8. 辽金夏的兴起与覆灭9.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10. 明朝的兴起、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点11. 清朝的建立、封建专制统治、对外侵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任务12.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运动(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13.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二、世界史知识点1. 远古史时期的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内容2. 古代文明(如伊尼干、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等)的兴衰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与教士统治4. 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于欧洲历史的影响5. 文艺复兴与科学技术革命6. 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7. 英法工业革命及工业化的全球扩散8. 近代帝国主义的兴起与扩张(包括殖民体系的建立与扩张)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和影响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和影响11. 冷战与两极格局12. 当代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三、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3. 戊戌变法及其失败4. 辛亥革命及其意义5. 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与北洋政权的统治6. 五四运动及其影响7. 北伐战争及国共合作8.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政权建设9. 抗日战争的爆发、长期战争与人民抗战胜利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及新中国的成立四、世界现代史知识点1. 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2. 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革命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战后国际秩序重建4.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与战后秩序的形成6. 冷战与两极格局7. 美国的对外扩张与全球跨国公司的兴起8.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运动与发展道路9. 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与发展受阻的原因10. 当代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展五、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关系1. 近代中国的开放与世界的联系2.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相互影响3. 世界历史对中国近代史的启示4. 中国近代史对世界现代史的启示以上是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您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职高历史整理知识点总结
职高历史整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制度2. 秦朝的统一战争和统一政权3. 汉朝的政治制度建立和文化发展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变迁5. 唐宋时期的繁荣和社会变革6.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治理和社会结构二、近代史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 清朝末期的政治改革和变革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4. 五四运动及其意义5. 国共合作与分歧的发展6. 抗日战争及其背景及意义7.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三、现代史1.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2. 文化大革命及影响3. 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的互动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5. 政治体制改革及其现状6.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互动7.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四、世界史1. 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2. 中世纪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制度3. 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4. 近代科技革命及其影响5.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6.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背景7.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五、地理知识1. 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2. 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特点3. 中国的区域发展及其影响4. 世界各地区的发展及其特点5. 中国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地理6. 世界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地理六、法律知识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2. 政治流通体制及其运行模式3. 法律的国家机关及其职责4. 社会主义法治及其实践5.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6. 宪法的核心价值和原则7. 法律的遵守和执行七、思想政治教育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践2.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实践5.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形式和途径6. 党和国家的领导和统一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八、文学艺术1. 古代文学的特点和意义2. 中世纪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变革3. 文艺复兴及其意义4. 近代文学艺术的创新和拓展5. 当代文学艺术的实践和创新6. 文学艺术与现代社会的关系7. 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创造九、科学技术1.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 中世纪科学技术的落后和发展3. 文艺复兴及其对科学技术的影响4. 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进步5.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6. 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7. 科学技术的传承和创新十、体育健康1. 体育文化的传统和现代意义2. 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变革3. 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和推广4. 体育活动与文化传承的互动5.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6.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形式和途径7. 体育文化和健康生活的传承和创造以上是关于职业高中历史整理知识点总结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要点,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中国古代史(文化之科技与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文化制度之科技与文学艺术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A.纸:(1)秦汉:竹木简牍和丝织品(2)西汉:已出现纸(3)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4)传播: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洲(5)影响: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B.指南针:(1)战国:出现“司南”(2)北宋:指南鱼(军事著作《武经总要》)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沈括《梦溪笔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萍州可谈》)(3)传播: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4)影响:指南针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就世界范围来说,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C.火药:(1)商周:在冶金实践中已广泛使用木炭(2)春秋战国:已经具有了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3)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4)东晋:葛洪的《抱朴子 仙药》中已提到“火药“(5)唐朝:火药已开始应用于武器(6)宋:《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7)明: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8)传播: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9)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D.印刷术:(1)早期:雕版印刷术——唐《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2)宋代: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3)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4)明代:铜活字《古今图书集成》(5)传播:由波斯传到西方(6)影响: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1)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2)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二.中国古代艺术A.汉子起源与书法的发展:(1)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文字——商(2)金文:殷商(3)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秦(4)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始于秦,成熟于汉魏(5)楷书(真书、正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形成于汉(6)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形成于汉,盛行于晋代(7)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形成于汉B.著名书法家:(1)秦:李斯(2)东晋:“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3)唐:楷书——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狂草——怀素、张旭(4)北宋:北宋四大书法家(行书)——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5)元代:赵孟頫(赵体)(6)明代:文征明(小楷)、董其昌(行草)C .绘画:(1)先秦两汉: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2)魏晋南北朝—隋唐:“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中国画(国画)(3)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 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 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古代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
古代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小教5班100121654 李焕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1、古代中国独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在首创性、历史连续性、全面多样性上都是举世瞩目的,例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术等在世界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且对全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例如再我国古代经济常胜的汉唐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
3、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4、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又一特征,中国古代史一个农业大国,这就从侧面推动了有关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5、官办为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另一特点,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官员一直都是社会的高层,对于其的某些需求或者要求,通过逐层的下放命令,到了基层之后,为了满足其需求,经常需要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从而起到了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6、适合封建政治观念需要的科学文化在封建社会的框架内得以延续。
7、整体观,与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
8、古代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技术结构。
古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1、古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源于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后来古希腊和古罗马成了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带头人,直至现在起成就仍有重大的影响,可以说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地位不低于古代中国。
2、善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例如古罗马,古罗马的很多科学文化都是从古希腊的科学文化中得来的,在经过自己的加工形成自己的科学文化中的一部分。
3、古代西方善于运用理性探讨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这其中尤以古希腊为最,在希腊人看来,自然界不仅是有别于人的东西,也不仅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更重要的是其规律和秩序可以为人把握,另外自然哲学也是在古希腊产生的,自然哲学本来就是经过理性思考而建立起来的自然观,从而可以看出古希腊对于运用理性的方法来研究自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 2
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扫描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是,生活在,距今年,从而证明我国境内有人类活动可以上溯到年。
2、北京人距今年前,生活在北京西南周中店龙骨山山洞里,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使用火。
、3、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原始人类是和。
其中人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省,是世界最早种植的居民。
人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居民。
他们使用磨制石器。
4、中华民族的是传说中的、。
因此,中国人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中被称为华夏“人文初祖”的是。
5、我国父系氏族阶段的历史主要是通过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三位传说中的人物来反映的,他们传替首领位置采用的是禅让制。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年,建立夏朝,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死后,其了启继承父位,从此,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讨伐夏桀,夏趄灭亡,商朝建立。
3、武王伐纣:前1046年,周国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军,商朝灭亡,建立西周。
定都。
三、春秋战国纷争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时期。
是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春秋五霸:、、、、。
其中最早的是。
成语典故“不计前嫌”有关的是,“退避三舍“有关的是,”“一鸣惊人”有关的是,“卧薪尝胆”有关的是。
3、战国七雄:、、、、、、。
(东南西北后中间)4、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基础的是。
四、商鞅变法:1背景: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新兴地主阶级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
2、时间,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3、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意义:经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
5、商鞅变法的法令中最重要的是原因是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基础知识专题(二)·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
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的少数民族。
其中有些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其中,主要的少数民族如下:1、匈奴族匈奴族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
在与中原的交往过程中,匈奴人也从事农业生产;公元前3世纪时,铁器的使用已经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军事各领域。
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如下表:时间发展战国时期逐渐强大起来,占据河套地区,经常南下掠夺秦朝秦朝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出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为防御匈奴骑兵南下,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万里长城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与中原王朝长期对峙西汉初年,由于长期战乱以后,国力贫困。
面对匈奴的进攻,西汉政府不得不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西汉汉武帝时期,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有能力对匈奴进行反击。
于是,西汉对匈奴展开了长达10年的军事反攻,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的三次大展,使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西汉西汉中期以后,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其他各部有的仍游牧于漠北,有的西迁。
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汉匈双方和睦相处东汉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向汉朝称臣,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北匈奴退居漠北,仍然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
东汉前期,大将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魏晋南北朝匈奴族大量内迁,并在长期的战乱和经济文化交流中,融合于其他民族当中2、靺鞨族-女真族-满族1、靺鞨族在唐朝时期主要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主要以渔牧为生。
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
它们与唐朝的关系如下表:与唐朝的关系黑水靺鞨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粟末靺鞨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
主题复习——历史阶段特征
主题复习——历史阶段特征一、中国古代史部分(一)中国古代早期:商周时期1、政治: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建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未实现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经济:井田制、青铜器铸造技术发达;工商食官。
3、思想:学在官府。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具体表现: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首提重农抑商。
3、文化:私学的兴起,“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前221~220)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大一统时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具体表现:1、政治: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经济:小农经济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例如:货币官铸、盐铁酒官营、抑制富商、豪族;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盛行庄园经济。
3、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4、科技:以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的发展。
5、文艺:以汉赋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的发展。
6、对外: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三)魏晋南北朝1、政治:北方战乱,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经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至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成为经济重心;北魏实行均田制。
3、思想: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文化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而南移。
(三)隋唐时期(581~907)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具体表现:1、政治: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完善;唐中期,重用节度使,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实行民族开放政策。
中国史重点知识背诵清单:中国古代史
中国史重点知识背诵清单:中国古代史早期国家的特征1.政治(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甲骨文、祭祀)(2)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同构。
(分封制、宗法制)(3)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内外服制、分封制)(4)职官系统采取世卿世禄制,国家治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
2.经济:青铜农具极少,井田制下土地国有制实行集体劳作。
3.思想(1)由神本到人本,西周出现民本观念。
(2)学在官府,贵族通过教授礼乐维护等级秩序。
(3)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
(华夏文化)分封制的影响(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诸侯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
夏商周贵族政治的体现(1)政治上:贵族垄断了政权(分封制、宗法制、世卿世禄制)。
(2)经济上:贵族垄断了土地和工商业(井田制、工商食官)。
(3)文化上:贵族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即学在官府)。
诸侯变法运动的背景①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②经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③军事: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④思想: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武器商鞅变法的评价1.积极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消极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朝产生消极影响,导致秦朝的暴政。
③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④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风俗划清界限。
E.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百家争鸣的背景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形成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2.具体原因: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并受到各国诸侯的重用④思想文化上:教育和学术的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历年省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历年省考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政治思想史1. 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夏商周三代之间政治制度的发展,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 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封建王朝的形成与演变,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地方官制度及其变迁。
3.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科举制度的变革,洋务运动与“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
4. 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建立。
二、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2. 秦汉时期的政治变革与统一局面的形成。
3.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形势与社会经济变迁。
4. 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中国现代史1. 清朝的政治变革与封建社会的动摇。
2.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3.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兴起。
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四、中国近现代史1.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与签订南京条约。
2. 太平天国起义与洋务运动。
3.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4.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5.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爆发。
6. 抗日战争胜利与解放战争的展开。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五、世界史1. 古代世界的文明史:古代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与衰灭。
2. 世界史上的重要事件: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要事件。
3.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
六、地理知识1.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我国的地理位置、地貌分布、气候特点、水文地理及自然资源分布。
2. 中国的行政区划:各省市的位置、行政区划、人口与经济发展情况。
3. 世界地理环境: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分布。
4. 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及政治经济情况。
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专题知识归纳(一)科学技术篇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西传⑴造纸术:①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③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⑵印刷术: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③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
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④元朝出现锡、铅活字。
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⑤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⑶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⑷火药:①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时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
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④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
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⑤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⑴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知识要点-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成就- 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繁荣2. 重点知识- 隋唐时期的统一与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 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3. 难点解析-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处理- 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原因分析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 知识要点- 秦朝的统一- 汉朝的建立与巩固- 三国鼎立-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2. 重点知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汉朝的巩固和对外关系- 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的更替3. 难点解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汉朝对外关系的处理- 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更替的原因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知识要点-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宋元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明清时期的繁荣与闭关锁国2. 重点知识-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政策- 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3. 难点解析-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原因和影响- 宋元时期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意义和影响二、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1. 知识要点-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农业文明的兴起-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 重点知识-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农业文明的兴起和传播- 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影响3. 难点解析- 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原因分析- 农业文明兴起和传播的影响因素- 古代文明交流的意义和影响第二单元亚洲和非洲的古代文明1. 知识要点-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中国文明2. 重点知识- 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 古代巴比伦文明的法律制度- 古埃及文明的科技成就- 古中国文明的政治制度3. 难点解析- 古代印度文明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古代巴比伦文明法律制度的意义- 古埃及文明科技成就的影响- 古中国文明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影响第三单元欧洲的古典文明1. 知识要点- 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2. 重点知识- 希腊文明的成就和特点- 罗马文明的成就和特点-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3. 难点解析- 希腊文明成就和特点的原因分析- 罗马文明成就和特点的原因分析-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三、历史综合练习第一单元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1. 知识要点- 历史知识的分类和运用- 历史知识的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 历史知识的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2. 重点知识- 历史知识的分类和运用方法- 历史知识的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的梳理- 历史知识的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分析3. 难点解析- 历史知识分类的合理性和运用方法的多样性- 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的准确性- 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历史知识的影响和作用第二单元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1. 知识要点- 历史知识的比较和分析- 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知识的批判和反思2. 重点知识- 历史知识的比较和分析方法- 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历史知识的批判和反思的态度3. 难点解析- 比较和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意义和价值的深度挖掘和理解- 批判和反思的合理性和建设性。
微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和 烟 火 在 13 器传入欧洲后,
(2)唐朝末年,火药
世 纪 传 入 阿 对欧洲的火器制
火药 开始运用到军事领
——
拉 伯 地 区 , 造和作战方式产
域。
14 世 纪 初 又 生了巨大影响,
(3)宋元时期,火药
经 阿 拉 伯 人 推动了欧洲社会
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传入欧洲 的变革
微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名称
概况
对中国的作用
传播
对世界的影响
(1)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技术成
就,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2)四大发明在中国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总结 (3)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丝绸之路对四大发明的传播提供
了重要途径;四大发明在传播过程中或传播到当地后,都得到了
国航海事业(郑
阿拉伯国家, 的开辟和资本主
针 (2)北宋末年,指 和 下 西 洋 ) 和 海 后来又传到欧 义国家的殖民扩
南针应用于航海 外贸易的发展
洲
张创造了条件)
事业
微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名称
概况
对中国的作用 传播
对世界的影响
(1)唐朝时,中国人
中 国 的 火 药 中国的火药和火
已经发明了火药。
西汉 巩固 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 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
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 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
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 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
隋唐 完善 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三省 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
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上部分提纲
第一章原始社会第一节中国历史的开端一、猿人及其社会生活1、人类的起源2、元谋人,蓝田人,和县人,北京人等猿人遗址与遗迹;猿人体质特征;打制石器的出现和火的使用;血缘家族的形成。
二、古人及古人创造的文化1、丁村人等古人遗迹的发现;工具的改进与人工取火的发明。
2、山顶洞人等新人的发现;现代人体质特征的形成;弓箭的发明;磨钻技术与骨针;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的萌芽;氏族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一、有关母系氏族公社的传说和遗制1、母系氏族公社传说2、姓氏的产生二、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文化遗址三、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1、磨制石器和陶器与房屋建筑的发明2、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出现四、母系氏族的社会组织和对偶婚1、母系氏族的社会组织和对偶婚2、图腾崇拜和女祖先崇拜第三节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解体一、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和社会组织1、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过渡2、新时器时代后期诸文化遗址3、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二、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和艺术1、锄耕农业的发达和犁耕农业的新兴2、轮制陶器和冶铜术3、玉器和丝织4、绘画和雕塑,原始音乐和舞蹈,图像文字和占卜,男性祖先崇拜三、家庭、私有制的发展和部落战争1、一夫一妻制2、阶级的产生和私有制的出现3、炎黄传说和尧舜禹禅让思考题:1、论我国氏族制度的产生及其特点。
2、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经济基础是什么?3、我国原始公社是怎样解体的?第二章夏商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第一节夏代奴隶社会的确立一、夏王朝建立及其国家机构1、夏朝的建立:大禹治水和“启代益作后”2、夏代的阶级结构与国家制度二、夏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1、二里头遗址2、夏代的天文历法与文献三、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第二节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1、商人的兴起与汤灭夏建商2、商代前期的发展和“九世之乱”3、盘庚迁殷与武丁极盛二、商代国家机构的发展三、商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四、商末的社会矛盾与商纣的灭亡思考题:1、论夏代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及思想文化》(中国古代史)
D.“法治”
2、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正
统思想。下列哪个观点属于儒家思 想( A ) A.“民贵”、“君轻” B.无为,顺应自然 C.“兼爱”,“非攻”
D.用严刑苛法来治理国家
3、(2010•内蒙古呼和浩特)环境保
5、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 发展的贡献 。
青铜立人像
青铜面具
1、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工艺精湛,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
青铜器产生于我国哪个朝代( 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 杂志上看到图①所示文物,请你告诉
他这件文物铸造于( 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开。假如你作为一名小导游向外国 游客介绍北京古代的建筑奇观,在
下列各项中你可以选择的是( D ) A.赵州桥 B.大雁塔
C.大明宫 D.故宫(紫禁城)
14、(2010•江苏宿迁)“北通涿郡
(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 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对古代
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C )
A. 郑国渠 C. 大运河 B. 白渠 D. 都江堰
古代思想文化
考纲要求
1、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 的主要史实。 2、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 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 3、了解《史记》《资治通鉴》的 作者和体例 。
4、古代书法、绘画的主要成就 。
孔 子
1、(2010•山东青岛)近年在汉堡发
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
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
5、(2010•浙江义乌)在美国西点军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与文化第三节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史
妇好觚 ( gū ) 【饮酒器】商
用途——酒器
偶方彝yí【 盛酒器】商
兽面纹斝(jiǎ) 【温酒器】商中期
兽面纹龙流盉 (hé) 【调酒器】春秋中期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三节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史
用途——乐器
牛角兽面纹立鸟青铜镈bó 【打击乐器】 商
勾连雷纹铜编钟 战国
青铜句鑃 diào【打击乐器】春秋 勾连雷纹铙【打击乐器】商
宽0.78米
后母戊鼎
高1.33米 长1.10米 宽0.78米 重832.84公斤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三节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史
后母戊
•
后母戊鼎是世界上罕
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
是中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
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
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
超的铸造水平。
金属冶炼技术和工艺
•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青铜器的国家之一。大约 在原始社会末期,即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就已经 进入青铜时代。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三节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史
A
B
C
D
E
F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三节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史
• 1、什么是青铜器? •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
功能
• 《周礼》记载,贵族在使用青铜礼器的 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所用鼎簋 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 级的高低。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 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三节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史
长1.10米
高 1. 33 米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三节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史
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 载
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史与文化
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史与文化中国古代历史悠久丰富,是中学历史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初二阶段,学生需要对中国古代史与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史与文化。
一、中华文明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之一。
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其中,仰韶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文明的起源。
而龙山文化则发源于长江流域,代表了另一个独特的文明。
二、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三个重要时期。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录的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商朝的末代君主是纣王。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传说中的周文王和周武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多国分裂的时期。
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有名的历史事件,比如孔子的活动、墨子的思想、孟子的学说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较为多样,诸子百家学派的兴起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秦汉两代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是秦朝的君主。
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开始了焚书坑儒的行动,使得当时的文化遭受了严重打击。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有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文化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如《汉书》的编纂和白话文的兴起。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国割据时期,主要是由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国家共同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发展过程传播过程影响共同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所知最早的纸。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出便于书写的纸。
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4 世纪初,造纸术传到朝鲜,后又传到越南和日本。
8 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逐步传到非洲和欧洲。
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对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了推动作用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按照明朝人的记载,隋文帝时期下令印刷佛经,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雕版印刷记录。
唐朝与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1世纪的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之后活字印刷术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用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比欧洲用活字排版印刷早了四个多世纪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南宋时期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金朝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
金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进攻,取得了局部胜利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指南针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经普遍使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它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全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2、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学科时间发展表现地位及影响天文历法春秋《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北斗”这是历史上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是世界公认的首次记录,比欧洲早600 多年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系统,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历法原则形成我国固定历法系统,比西方早160年战国战国时期,出现了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西汉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定出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东汉时期的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的解释世界上最早对月食作出的科学的解释唐朝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标志着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北宋沈括提倡改革历日制度,制定了把四季24节气和12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日制度—“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元朝元代设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20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他主持编订的《授时历》,一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清朝康熙帝重用西方传教士南怀仁修订历法地理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了1,700多年西晋西晋时期,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
他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北魏北魏时期,郦道元著有《水经注》,通过为古书《水经》作注,以《水经》为纲,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它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明朝徐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此外,它还记录了一些地理发现,这些都纠正了前代地理学著作中的错误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数学春秋战国发明了九九乘法表东汉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南朝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时期,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并著有《缀术》祖冲之的圆周率成就比欧洲早近1000年战国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世医家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珍法诊断疾病。
其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医药学中,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
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植物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比西方早1600多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人称为“医圣”,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唐朝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吐蕃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这部书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国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由于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创造性研究,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本草纲目》中反映了作者“从贱至贵”、从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还反映了作者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全面地总结了16 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农学北朝北朝时期,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系统的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明朝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建筑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成为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隋朝隋朝宇文恺是古代著名建筑学家,他擅长从事规划和建筑设计。
隋朝兴建大兴城和洛阳城、开凿广通渠、修长城等,都是在他的规划和指导下完成的。
宇文恺采用图纸和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法,是我国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他设计的观风行殿,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动房屋宇文恺采用图纸和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法,是我国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他设计的观风行殿,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动房屋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朝长安城的兴建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北宋李诫编写《营造法式》,对建筑材料、结构、式样等都有详细说明和精确的图样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辽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金卢沟桥因坚固实用、美丽壮观闻名中外3、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时代成就地位先秦时期公元前613年,关于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慧星的确切纪录世界上最早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多年战国时期,出现了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秦汉时期西汉时期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时期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了1,700多年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东汉末年华佗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比西方早1600多年西汉前期发明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纸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时期,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祖冲之的圆周率成就比欧洲早近1000年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唐朝中期出现了火药配方,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明朝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成为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壮丽。
北京城的布局突出了皇权。
城有三重,宫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宫城又称为紫禁城。
北京城高大的主体建筑都布置在中轴线上,中央官署集中在京城南部,鼓楼、钟楼位于城北。
城内建筑保持严格对称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物理学战国战国时期,物理学也有较大的成就。
《墨经》是《墨子》内容的一部分,里面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
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
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的很系统,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的重大成就化学东晋葛洪著有《抱朴子》,书中涉及到许多化学知识在中国古代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综合著作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唐朝僧一行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一行是世界上最早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科学家唐高宗时期编修《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元时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了四个多世纪宋代指南针在航海上普遍使用世界上最早北宋时期沈括著有《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元代郭守敬主持编订《授时历》《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明清时期明朝徐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此外,它还记录了一些地理发现,这些都纠正了前代地理学著作中的错误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1、在内容上,应用性很强,对事物发展规律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少实验,缺乏理论探究,创新性不强,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因而不能长足发展;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没有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意识;4、科学技术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科学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5、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
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尽管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自身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