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事业需要科学、可操作的物种概念

合集下载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
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因此,我们的保护 也要从基因、物种和生 态系统三个层次着手。
二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巨 大的价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2 间接使用价值

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每一种野生生物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出了 贡献。一旦减少,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受影响。
3 潜在使用价值

对大量的野生生物,我们目前尚不清楚它们的 使用价值,但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三 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极其丰富的 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脊椎动物亚门 6 347 鱼类 3 862 两栖类 284 爬行类 376 鸟类 1 244 哺乳类 581
第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
(如大熊猫、白鳍豚、银杉、水杉; 鹅掌楸、大叶木兰、扬子鳄等)



类别 中国已知种数 哺乳纲 581 鸟纲 1244 鱼纲 3862 总计 6347
可用于各类疟疾。尤其适用于抗氯喹、抗 喹哌恶性疟疾和凶险型脑型疟的救治。
药用价值
五灵脂:哺乳纲、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粪便, 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主治胸肋刺痛、 跌扑肿痛和蛇虫咬伤等症。 海螵蛸:软体动物乌贼的内壳,具有收敛止血、 敛疮等功效,主治溃疡病、损伤出血等症。 蝉蜕:蝉科昆虫黑蚱等的若虫羽化时脱落下来的壳, 具有散风除热、利咽等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痛 和惊风抽搐等症。
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多样性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科学合理利用与科技进步

生物多样性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科学合理利用与科技进步

生物多样性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科学合理利用与科技进步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生物,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形态多样的生命体,以及它们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

这一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提出,自那时起,人们逐渐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因为生物多样性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好处,如提供食物、药物、建筑材料等,还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持地球的生态安全和生态稳定。

然而,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污染等因素,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有些物种濒临灭绝,有些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对人类社会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日渐被重视。

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科学合理利用和科技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只有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人类才能更好地掌握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知识,才能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科学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其带来的一切好处,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这也是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利用。

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很多,比如,开展生态旅游,保护村庄历史文化,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强生物农业等。

这些方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多实际利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科技进步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只有不断进行研究,探究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及时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确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技术、合成生物学等方式,探究生物多样性更深层次的机理,开展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挥生物多样性的优势,以期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

不仅在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多实质性的成果,还在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等领域中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初中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初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知识点总结: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的种类、数量和遗传变异的总和。

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2.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高,代表着该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保护物种多样性可以保护生态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网络。

4.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的是物种内部基因的差异。

遗传多样性对物种适应环境、进化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5.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食物、药物、水源和氧气等生态系统服务。

同时,生物多样性还具有科学研究和文化价值。

6.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包括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变化和污染等问题。

7.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野生动植物的非法贸易、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森林管理、加强环境教育等。

8. 本地保护:个人和社区可以通过保护本地自然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例如节约用水、禁止乱捕乱猎、种植本土植物等。

9. 国际保护:国际间需要加强合作,通过制定国际公约和国际交流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之,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理解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基础,对于维护地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生物课程中会进一步学习和探讨相关知识和案例。

科学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科学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科学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它是地球生命系的基础,不仅维持着自然界生态平衡,还为人类提供着无尽的生态服务。

科学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科学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其重要性和威胁。

一、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范围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它包括三个层面: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的存在和数量,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部的遗传变异,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 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促进物种间相互依存和平衡。

2. 提供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可以为人类提供许多生态服务,如食物、水源保护、气候调节等。

3. 促进科学研究和医学发展:生物多样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有助于医药、农业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三、生物多样性的威胁1. 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导致森林砍伐、湿地填海等栖息地破坏,使许多物种失去了生存的条件。

2.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如珊瑚礁的白化现象等。

3. 过度捕捞和盗猎:过度捕捞和盗猎使得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破坏生物多样性。

4. 入侵物种:入侵物种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入侵植物、入侵动物等。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 发展可持续的生态旅游: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提供经济发展机会。

2. 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限制人类活动对其的干扰。

3. 促进环境教育: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理解。

4.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打击盗猎、非法贸易和污染等活动。

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在科学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六年级科学2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2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2单元知识点在六年级科学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以下是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第一部分: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

它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指的是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物种多样性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多样性;而生态系统多样性则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多样性。

第二部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我们人类和地球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生物多样性可以提供我们所需的食物、药物和其他资源。

许多药物和医疗用品都是从自然界中提取的。

其次,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构建起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若某一物种消失,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生物多样性也具有美学和文化价值。

各种形形色色的生物让我们对大自然的美感和丰富性有更深的理解。

第三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野生动植物的合法保护。

同时,减少破坏生物栖息地的行为,比如乱砍滥伐、过度开垦等。

其次,倡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度捕猎和滥捕滥猎。

此外,推广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重视,促进社会的环保意识。

第四部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还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和基础。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结语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我们的重要性。

作为广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从小事做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只有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自然科学生物多样性认识

自然科学生物多样性认识

自然科学生物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和它们所在的栖息地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功能和提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基本层级,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关键。

地球上存在着数百万种不同的生物物种,每一种都发挥着独特的生态功能。

物种多样性的降低将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增加,对抵御外来入侵物种和环境变化的能力减弱。

二、基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指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基因组成的差异性。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适应能力。

基因多样性的维持对物种的适应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基因多样性丧失时,种群内的个体容易受到同样的外界压力的影响,从而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

保持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种类型生态系统的种类和数量。

生态系统是物种和环境相互作用的集合,包括森林、湖泊、河流、草原等。

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众多的生态服务,如水资源的调节、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维持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是保护动植物个体和种群,更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维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防止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灾难性的生态变化。

此外,生物多样性保护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食物、药物、能源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全球性的责任。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和对策当前,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生物物种和栖息地的破坏和消失,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不受干扰;其次,加强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禁止非法捕捞、乱砍滥伐等破坏性活动;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保护策略

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保护策略

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保护策略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体的种类、数量、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等多方面的丰富性。

这个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保护运动,旨在呼吁人类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避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流失。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包括了森林、草原、湖泊、河流和海洋等各种生物群落。

这些生物群落通过提供大量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食品、药品、纤维等物质基础。

同时,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种群的稳定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健性,也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当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时,也就会破坏这些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的破坏,不仅会使很多物种灭绝,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失去防止自然灾害的能力。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广泛的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的配合。

1.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从政策层面上开始政策法规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颁布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如中国出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

政策制定者应该借助法律和制度手段,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体系。

同时,国际组织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标准和框架,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对于促进全社会的优良环境保护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宣传环保新闻、环保案例、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等内容,能够让公众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从而加强环保意识。

从小时候开始,教育和培养孩子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从小培养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形成优良环保习惯的重要途径。

3. 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实施科学的环境监测工作,并按照公开、透明、权威等原则开展数据共享工作,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修复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环保政策非常重要。

初中生物生物多样性概念整理

初中生物生物多样性概念整理

初中生物生物多样性概念整理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遗传多样性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它是生命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的重要保障。

保持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文将对生物多样性的含义、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进行整理。

首先,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遗传多样性涉及到物种内部的遗传差异,包括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以及物种本身的遗传变异。

生态系统多样性则强调了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使得整个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控制害虫的繁殖和疾病的传播,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生物多样性还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当环境发生改变或者面临自然灾害时,生物多样性能够提供更多的适应策略,使得生态系统具备更强的恢复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面对日益加剧的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改变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方式。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保护自然栖息地的完整性。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禁止乱捕乱杀野生动植物,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此外,我们还可以推进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投入保护野生生物栖息地。

除了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努力,个人也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例如,我们可以支持购买环保产品,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个人生活中的环境污染。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和宣传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

生物理解并应用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理解并应用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理解并应用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它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恢复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应用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的理解和应用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地区或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丰富程度。

了解和应用物种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1. 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维持着生物种群的平衡和繁衍。

物种的丧失或缺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引起生态系统的崩溃。

2. 物种多样性的应用保护和合理利用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通过保护濒危物种、恢复退化生境、禁止非法狩猎和控制过度捕捞等措施,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

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生态农业措施,保护和改善农田生境,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因多样性的理解和应用基因多样性是指一种或多种特定基因在一群个体中的存在,并且这些基因在整个物种中的分布和变异情况。

基因多样性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和进化的基础,对于保护和改良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1. 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性基因多样性使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抵抗病害的攻击。

如果一个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很低,那么它的适应能力就会下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而基因多样性丰富的物种,在面对环境和病害的挑战时,往往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和适应性。

2. 基因多样性的应用通过保护野生物种和遗传资源,收集保存物种的种子、细胞和组织样品,可以有效维护和利用基因多样性。

这些野生物种和遗传资源是进行遗传改良和培育优良品种的重要基础。

生物多样性概述3篇

生物多样性概述3篇

生物多样性概述前言: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层次、不同生境内的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综合表现,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方面。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生物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一、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一个地区或生态系统中不同类群的物种数目和种类之间的差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物种多样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

破坏性的开发利用、污染、栖息地破碎化和生物入侵等因素严重地影响着物种的多样性。

加强生物保护和恢复,减缓和消除物种多样性的丧失,成为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与人类的福利息息相关。

我们应当重视维护物种多样性,积极采取措施来防范人为因素对其造成的破坏和危害,加强生物保护和恢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指一个种群或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进化、种群遗传学和基因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基因多样性也是生物适应性、抗逆性和进化的基础。

如果基因多样性减少或丧失,就会导致种群及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的下降,使其难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和病虫害的威胁,从而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稳定。

为了维护基因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物种和种群的遗传保护,防止基因污染、种间杂交和人为选择等因素对基因多样性的破坏。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土壤、水和空气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整体,是维持和调节地球上生命的重要载体和基础。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构的生境之间的差异。

生态系统多样性体现了生物群落与非生物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和生态系统内部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等因素综合所产生的生态系统属性。

初中生物的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梳理

初中生物的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梳理

初中生物的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梳理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它是地球上生命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初中生物课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下面将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分类和保护进行梳理。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地区或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个体之间的差异和遗传变异的丰富程度。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使得生态系统能够正常运转。

其次,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许多药物和化妆品的原料来自于自然界的生物资源。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提供了人们丰富多样的生活形态。

最后,生物多样性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地球的稳定和气候的平衡。

根据分类的标准,生物多样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地区或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中最基本的单位,是具有相同基因组的个体。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首要任务。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个体之间的差异和遗传变异的丰富程度。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是保护物种适应环境变化、增强生物抗逆能力的基础。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生物多样性。

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使得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的状态。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非法捕杀、盗猎和走私物种的打击力度。

其次,逐步改变传统的资源开发观念,鼓励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

初中生物生态知识点梳理之物种多样性

初中生物生态知识点梳理之物种多样性

初中生物生态知识点梳理之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其中一地区或其中一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丰富程度。

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非常重要,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物种概念与分类:物种是指能够自由繁殖并产生生育后代的个体群体。

生物学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特征来鉴别和分类物种。

物种的分类可根据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遗传基因等进行划分。

物种还可以根据是否能够杂交繁殖来进行分类。

2.物种多样性的组成: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两个方面。

物种丰富度指的是其中一区域或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物种数量的多少,它可分为物种丰富度的α多样性和γ多样性。

物种均匀度指的是在一个区域或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数量相对平衡的程度。

3.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物种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首先,物种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适应性,当生态系统面临环境变化或受到外部威胁时,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能够更好地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其次,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至关重要,不同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赖,构建起复杂的生态关系。

最后,物种多样性还具有生物学和经济价值,可应用于医药、农业、生态旅游等领域。

4.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机制: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很复杂,常见的包括进化、物种的地理分布和环境因素等。

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等机制形成多样性。

物种的地理分布受到地理隔离和地理连接等因素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和人为干扰等,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导致物种的分布范围变化,进而影响物种多样性。

5.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保护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方法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非法捕猎和采挖、推广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等。

以上是关于物种多样性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总结

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总结

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总结如下是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点的总结: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个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是某一生态系统或地区中不同物种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关键作用,对维持食物链、调节气候、防止疾病传播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1. 物种的分类和命名: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遗传关系等,对生物进行分类,命名和编目,以便更好地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2. 物种形成和灭绝:物种的形成通常是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而物种的灭绝可能是由于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等原因导致的,物种灭绝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具有重要影响。

3. 物种的分布: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物种组成具有差异,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分布也有差异。

三、基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个体内基因型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基因多样性对于物种的进化和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于人类的培育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1. 基因的组成和结构:基因由DNA分子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的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等。

2. 基因的变异: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型在进化和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包括突变、重组等,基因的变异使得物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压力。

3. 基因流动和转移:基因流动和转移是指基因在不同个体、不同物种之间的交换和传递,基因的流动和转移有助于增加基因多样性,在物种的进化和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涉及到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

1. 栖息地的多样性: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栖息地,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不同栖息地中的生物组成和功能也具有差异。

科学小学五年级生物多样性解析

科学小学五年级生物多样性解析

科学小学五年级生物多样性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上的生物种类、遗传基因以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它是地球上生命演化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的一种特征,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内部个体间基因的差异性,而生态系统多样性则是指各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保持了生态平衡。

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维持物种多样性,能够防止某种物种过度繁衍,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其次,生物多样性对农业和食品供应至关重要。

许多农作物的品种和育种基因都来自于野生物种,它们为农作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最后,生物多样性也对药物和医疗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许多草药和药物成分来自于各种植物和动物,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对药物研发和医疗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尽管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各种威胁和挑战。

首先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度的砍伐森林、过度捕捞、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其次是外来物种对原生物种的侵害。

随着全球交通的发展,各种外来物种被引入到原本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外来物种对原生物种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威胁。

再次是土地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农业耕地的扩张导致了许多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为了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人类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保护各种物种的栖息地,并控制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其次是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

通过普及环境知识和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可以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初中生命科学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命科学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命科学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整理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物种的种类丰富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

它是地球生物系统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生命科学中,我们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威胁以及保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地区内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丰富程度。

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各种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等)的数量和种类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药物、食物和材料等。

许多药物都来自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如医治癌症的紫杉醇和治疗心脏病的地高辛。

其次,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平衡,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保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最后,生物多样性还提供了文化和精神上的价值,许多民族和文化都与特定的生物多样性相关。

然而,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许多威胁。

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的捕捞、砍伐森林和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等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许多物种因为生境的改变而不得不进行迁徙或者面临灭绝的风险。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了解各种生物的分布、数量和保护需求。

其次,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关键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采取个体行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各国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挑战。

总之,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威胁以及保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高二必修三第五课知识点

高二必修三第五课知识点

高二必修三第五课知识点高二必修三第五课主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利用。

本课主要包括如下知识点:一、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它包括三个层次,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个体内基因的差异程度,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或地球上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多寡,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为什么需要维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1. 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确保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

2. 经济价值:生物多样性能够提供大量的经济价值,例如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可以提供木材、食物、草药等资源,为人们创造经济和就业机会。

3. 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包含了大量的生物信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来探索生物的演化规律、适应性等问题,推动科学的进步。

4. 文化遗产:很多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文化密切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保护了文化遗产,维护了地球上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三、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1. 保护栖息地:栖息地是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场所,保护栖息地也就是保护了物种的生存条件。

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乱伐乱猎等措施来保护栖息地。

2. 控制入侵种:一些外来入侵物种可能对原生物种造成威胁,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清除。

3. 禁止非法贸易:非法贸易对一些珍稀物种的生存造成了威胁,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禁止非法的野生动植物交易。

4. 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四、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方法1. 生态旅游:利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地开展生态旅游,通过良好的管理和规划,可以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 生物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森林、草原等生物资源,开展木材加工、牧业等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3. 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通过研究生物多样性,挖掘生物资源中的潜力,发现新物种、新品种,为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基础。

初中生物中的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梳理

初中生物中的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梳理

初中生物中的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梳理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在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生物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这个概念是基于生物学家对地球生物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而提出的。

在初中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了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的相关内容。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学中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1. 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层级结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由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系统。

生态系统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相同物种组成的群体,而非生物因子包括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

生态系统有不同的层级结构,包括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地理区和生物圈。

2. 物种的概念和分类物种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指的是在进化过程中互为繁殖隔离的个体群。

物种的分类是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特征等进行划分的。

在生物学中,物种的命名和分类是按照国际公认的生物命名法进行的,其中使用拉丁文进行物种命名,并遵循"属名+种名"的格式。

物种的分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科学的发展,物种的分类也会发生变化。

3. 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指的是在特定地区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度量。

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两个方面。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是指在特定地区内物种的数量。

物种均匀度(Species evenness)是指各个物种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相对丰度和分布。

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4.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威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药物和其他生物资源。

其次,生物多样性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干扰,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科普小百科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

科普小百科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

科普小百科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科普小百科: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即生物学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它使得物种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物种多样性是指特定地区或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物种的丰富程度。

生态多样性则是指特定地区或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境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这三个方面的多样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基石,对维持生态平衡和提供生态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起到关键作用。

森林、湿地等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起到天然的调节和净化作用。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对药物研发、农业发展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为了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将丰富的物种及其栖息地纳入保护范围,保护濒危物种的繁育和生存环境。

其次,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各国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合作,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

结语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瑰宝,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知识点

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知识点

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生态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生物物种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科学。

通过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知识点: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变化。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3. 基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物种内部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基因的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对物种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数量和种类。

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湿地、河流、湖泊、草原等。

5. 生态位:生物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生活方式和角色,包括其资源利用和生境选择。

6. 竞争:不同物种之间为了获取资源(如食物、空间等)而进行的相互作用。

竞争是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重要驱动因素。

7. 共生: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和共同生活的关系。

共生可以分为互利共生、寄生共生和中性共生等。

8.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物种的迁移、物种的数量和分布的变化等。

9. 生物入侵: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入的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对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10.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拯救生态系统的关键。

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控制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和林业管理等。

以上是关于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多样性 2016, 24 (9): 979–999 doi: 10.17520/biods.2016203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 收稿日期: 2016-07-22; 接受日期: 2016-08-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10)∗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hongdy@生物多样性事业需要科学、可操作的物种概念洪德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摘要: 物种概念(species concept)是生物学家们持续关注的中心问题。

物种概念决定物种划分, 而物种划分的合理性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本文把现有较流行的物种概念分为6类, 并对它们予以述评后指出: 虽然生物学物种概念、遗传学物种概念、进化物种概念、系统发生物种概念等从不同方面认识了物种的客观真实性和物种的本质, 但在实践中都难以操作。

绝大多数物种是由分类学家划分的, 但目前所有的分类学物种概念都包含有不同程度的主观因素, 从而造成物种划分的人为性, 对生物多样性研究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 生物多样性事业需要科学、可操作的物种概念。

本文在吸收了生物学物种概念、遗传学物种概念、进化物种概念以及系统发生物种概念等的长处, 也分析了它们的不足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物种概念, 即形态-生物学物种概念。

最后, 以芍药属(Paeonia )几个物种的处理为例, 说明这一新的物种概念是可操作的, 划分的物种在形态上区别分明, 易于鉴别。

更重要的是, 其结果得到基于25或26个单拷贝或寡拷贝核基因DNA 序列所作的系统发生分析的强有力支持。

各个物种在系统发生树上形成单系和独立的谱系, 表明其间各自形成独立的基因库, 没有基因交换, 它们独立进化, 有各自的生态位和独立的分布区。

因此, 利用这一新的物种概念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物种划分; 物种概念; 生物学物种概念; 遗传学物种概念; 进化物种概念; 系统发生物种概念; 生态学物种概念; 分类学物种概念; 形态-生物学物种概念Biodiversity pursuits need a scientific and operative species conceptDe-Yuan Ho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Botany,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Abstract: The future of human being may rely on biodiversity, and thus depends on how to investigate, con-serve, and rationally use biodiversity. Species is the basic unit of biodiversity, and therefore rational delimi-tation of species is one of the crucial issues for biodiversity pursuits. However, no species concept published until now is both scientific and operative. A tentative species concept is proposed here just for discussion. Key words: biodiversity; species delimitation; species concept; biological species concept; genetic species concept; evolutionary species concept; phylogenetic species concept; ecological species concept; taxonomic species concept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息息相关。

过去知道,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 现在更知道, 人类未来的居住环境也离不开生物多样性。

人类未来生活的质量要看人类如何对待生物多样性, 那就是深入研究它、保护它、可持续地利用它。

生物多样性由3个层次组成, 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其中物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向上组成生态系统, 向下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

如果对物种多样性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真正认识生物多样性, 深入研究、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就很可能是一句空话。

我数十年的研究工作都涉及物种多样性: 编写植物志, 作分类修订, 写类群专著, 主持有关生物多样性项目。

因此我深深认识到, 物种的合理划分•物种概念专题•980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24卷对于正确认识生物多样性和编撰植物志的水平和质量是何等重要, 以及物种划分的偏差对生物多样性认识造成了多大的误导。

物种划分问题在国际上有以《苏联植物志》(Flora USSR)为代表的苏联学派和以《欧洲植物志》(Flora Europaea)为代表的欧美学派, 他们划分物种的结果有很大差别。

中国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的完成, 在得到国际上赞扬的同时, 却也很有一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的某些植物分类学家是“分裂派”(splitters), 意指有乱造“新种”之嫌。

在国内, 也有不少人在肯定“两志”重大贡献的同时, 抱怨许多类群的检索表没法使用(检索表是否好用是鉴别物种划分是否自然的试金石)。

一些植物类群的物种数目在不同的分类处理中差异巨大。

这种状况不仅损害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效果, 也影响生物多样性评估和地区之间比较的科学性。

因此, 合理划分物种, 作出可检验和实用的分类处理是我追求的目标。

本文集我一辈子努力实践和读书结果, 提出一个新的物种概念, 供大家讨论。

本文选择用中文发表, 是想先让国内的同事们对新提的物种概念加以讨论。

文中凡我点评的物种概念都引出了原文并作了翻译, 是考虑到过去国内很少讨论物种概念问题, 许多有关译文不够准确, 甚至很不准确。

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学者参与物种概念的讨论。

1物种问题的重要性1.1物种问题在学术上的地位物种问题持续成为生物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中心(Mishler & Brandon, 1987)。

著名植物学家Davis 和Heywood (1963)在他们的名著Principles of Angi-osperm Taxonomy中说: “物种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分类学的基本单元”。

两部划时代的生物学著作都以“物种”(species)作标题。

瑞典人林奈(1753)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标志着现代生物学的诞生。

英国人达尔文(1859)的《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更是为人类开创了进化论时代。

由此可见, 物种问题一直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点话题。

Simpson (1951)明确提出物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a basic unit in evolution)。

1.2物种划分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地位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确定的世界上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就是以物种数目和特有物种数目为依据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和规模亦是以物种数目衡量的。

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可操作的物种概念, 物种划分各行其是, 那么生物多样性评估、地区之间的比较、热点地区的确定就难有客观性、合理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人类的伟大事业。

完成这件大事首先要通过深入研究来确定保护对象, 也即保护单元。

下面我们以牡丹为例, 说明只有科学地确定保护单元, 生物多样性保护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黄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 var. lutea (Franch.) Finet et Gagnep.)是《中国植物红皮书》(傅立国和金鉴明, 1992)收录的354个保护单元中的一个。

书中描述黄牡丹花黄色, 分布于云南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 四川西南部的木里等县, 以及西藏东南部的波密、林芝、工布江达和隆子(图1), 相当广布。

但书中所谓的“黄牡丹”其实是滇牡丹复合群(Paeonia delavayi Franch. complex)中的黄花类型。

这一复合群的花色极其多变, 从深紫色、红色、橙色、黄色、黄中带紫或橙色斑块, 直至白色, 甚至在同一居群①中都可以看到这种花色变异, 只不过黄色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花色。

因此, 以花色划分物种和变种都是不科学的(Hong et al, 1998)。

事实上, 西藏东南部的“黄牡丹”(当地称大花黄牡丹)与其他广大地区的“黄牡丹”区别分明。

它虽然也是花黄色, 但它的根像灌木, 茎丛生(图2), 心皮单一, 蒴果大而长, 而其他地区的“黄牡丹”根白薯状, 茎散生(图2), 心皮2–5, 果小。

因此, 它们是两个独立的物种, 即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和滇牡丹(P. delavayi)(详见下文案例5)。

滇牡丹由于具有块根、地下走茎、散生的习性以及相当广泛的分布, 并不是濒危物种; 而大花黄牡丹丛生习性, 全靠种子繁殖, 更由于它局部分布, 仅有5个居群, 才是真正的濒危物种, 但被红皮书掩埋在并不濒危的“黄牡丹”中。

由于乱采滥挖(见图3)和建设林芝机场(在米林), 其有限的居群遭受到近乎毁灭性的破坏。

而这① population一词的中文翻译除人口外还有4种: 群体(主要用于遗传学和进化研究)、居群(主要用于分类学和进化研究)、种群(主要用于生态学)和族群(台湾学者)。

第9期洪德元: 生物多样性事业需要科学、可操作的物种概念981图1所谓的“黄牡丹”的地理分布(引自傅立国和金鉴明, 1992)。

东自云南东北部, 西至西藏米林和隆子。

图2西藏东南部的“黄牡丹”(大花黄牡丹) (a, b)和其他地区的“黄牡丹”(滇牡丹)(c, d)。

显示两者地下部分和习性的巨大差异(洪德元摄)。

种牡丹已于1936年被英国采集家引至英国, 在辉煌的伦敦自然博物馆大门两侧花坛里健壮生长(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