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工问题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浅谈农民工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农民工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论当前农民工的生存问题及对策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行政管理层次:本科年级:09秋学校:咸阳分校兴平工作站工作单位:秦岭中学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1年3月15日“论当前农民工的生存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分层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群体。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与工人之间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但他们的身份仍然是农民,户口在农村、家在农村、土地也在农村,它是一个职业与身份不一致的群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加之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的宽松使农民工涌入城市的速度逐步呈上升趋势,他们主要向劳动力需求较高、收益较高、对外来劳动力限制少的地区聚集,流动范围广,流动频率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

农民工处于何种生存境况?他们的基本权益和合法权益有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地保障?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当务之急的社会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症结,也是城市化历程中的重要问题。

农民工更好的走进城市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一步。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基本观点一、研究的主要问题1、农民工素质偏低2、劳动力廉价3、收入水平低4、工作强度大5、劳动合同订立尚不规范6、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差7、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二、研究的基本观点1.加强农民工管理主体的建设,设立城乡农民工代办处2.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3.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4.加强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三、论文的研究方法、进度安排(一) 课题要解决的问题:(1)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农民工生存的现状。

(2)分析我国农民工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3)提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设想可供绩效管理的对策。

(二)采用的研究手段:本文通过对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等的研究,找出目前绩效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研究农民工生存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农民工上 访讨薪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农民工上 访讨薪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成因及对策在当今社会,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农民工上访讨薪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成因(一)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虽然在劳动法律法规方面不断完善,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漏洞和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具体规定不够细致,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强大,导致一些用人单位有空子可钻,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

(二)用人单位诚信缺失部分用人单位缺乏诚信意识,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

有些企业在经营不善时,首先想到的是牺牲农民工的利益来降低成本,而不是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许多农民工在就业时,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存在条款模糊、不公平等问题。

这使得在出现工资纠纷时,农民工难以凭借有效的合同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对劳动法律法规了解甚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在工作过程中,不注重保存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记录等,导致在讨薪时处于被动地位。

(五)监管执法不到位劳动监察部门在监管和执法过程中,存在人力不足、执法手段有限等问题。

对于一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或者处理力度不够,无法对用人单位形成有效的威慑。

(六)工程建设领域的层层转包在工程建设领域,常常存在层层转包的现象。

一些转包商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不惜拖欠农民工工资。

而且由于转包环节复杂,责任难以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农民工往往不知道该向谁讨要工资。

(七)经济形势和行业竞争压力在经济形势不佳或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面临生存困境,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无法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

二、解决农民工上访讨薪问题的对策(一)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明确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标准、方式和时间,加大对拖欠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用人单位不敢轻易拖欠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农民工的产生及其群体特征(一)农民工的产生改革开放之前,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受到极其严格的控制,农民被牢牢固定在土地上。

1978年农村改革之后,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有所松动,农民逐步获得了向城市流动的自由,城市农民工人数量日益增多。

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决定了各项制度的改革措施并不同步配套,导致农民进入城市后,户口还是农业户口,身份还是农民。

工人职业与农民身份的脱节使得城市农民工人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总的来说,城市农民工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为其提供了一个制度的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前提,其次是制度的松动为人口流动提供有限的空间,尽管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空间。

最后是城市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断加强。

城乡差距的扩大为农民工的流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而不断增强的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又进一步增强了农民进城的期望。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城市农民工人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初级工业化,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政府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形成了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一体制下,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城乡隔离制度,从体制上将整个社会人为地分为城乡两元。

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当中,可以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而逐步提高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最终实现工农业的均衡发展,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反而通过户籍制度等制度将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降低到最低限度,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民生活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城乡二元结构不断被强化。

农民工之所以被称为农民工,是由他们特殊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的。

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们来自于农村,属于农业户口;其次,他们的社会身份虽然是农民,但他们的主要时间是在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再次,他们的非农活动不限于工业领域,还包括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活动。

浅谈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

浅谈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
3 .加 强农 民 工 的权 益 保 障和 社 会 保 护
随着经济发展 ,社会 对农 民 工的 素质 需求 也发 生 着变 化 。 国务院研究室 2 0 0 6年发布 的报告显示 ,农 村劳动力 中接受过 短 期职业培训的仅 占2 0 % ,接受过初 级职业技 术培训 或教育 的 占 3 .4 % ,接受过中等职业教 育的占 0 .1 3 % ,而没有接受 过技术 培训的 占 7 6 .4 % 。尽 管 根 据 国家 统 计 局 的 调查 ,8 4 % 的 新 生 代 农 民工认为参加技能 培训 对找工作 有帮 助 ,但 是仍 有六成 外 出 农 民工没有参加职业 技能 培训 。劳 动者素质 的待提 升 以及 职业 技 能 的欠 缺 对 农 民工 就 业 是 一 个 重 要 的影 响 因 素 。 这 一 因 素 也 对农 民工融入现代 化城市 带来 了一定 的障碍 。在 市场竞 争激烈 的当下 ,劳动者素质 的提升对农民工就业来说 是一个瓶颈 。
商 界论坛
政法论坛
浅 谈 我 国 农 民工 就 业 问题
崔瑞东 苑显悦
摘 要 :2 0 0 6年 《 国务 院关于解决农 民工 问题 的若干意见》 出台,指 出农 民工 问题 事关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维护 农 民 工权 益 是 需要 解 决 的 突 出问题 , 并把 解 决农 民工 问题 提 升 为 建 设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国 家 的 战略 任 务 。 金 融 危 机 , 对 中 国一 些 劳动 密集 型 企 业 造 成 了一 定 的影 响 。现 阶 段 ,农 民工 就 业 问题 引起 了社 会 各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但 是 农 民工 就 业 难 、 企 业 用 工 荒 的情 况 依 然存 在 。 本 文 基 于 以 上 问题 的 思考 对 农 民工 就 业 形 势 和 问题 做 了 一 定 的 探 讨 ,提 出 了 目前 形 势 下 促 进 农 民 工 就 业 问题 的建 议 和 对 策 ,如 对 农 民 工进 行 技 能培 训 ,提 升 农 民工 素 质 等 。 关键 词 :农 民 工就 业 ;技 能 培 训 ;对 策

浅谈目前农民工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浅谈目前农民工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浅谈目前农民工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摘要:针对2009年全球的金融风暴,失业的农民工日益增多,群体上的弱归属,而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这种状况对进城农民工和城市社会都可能并已经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只有通过政府管理部门和外来工群体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建构出一整套适合2009年城市外来工工作与生存的行为规范。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群体归属感当前形势基本原则农民工远离家乡,来到企业从事施工生产,非常辛苦。

在关系农民工经济、生活等切身利益上,我们必须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认真落实工资待遇,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措施,保障农民工的生命安全、健康,改善农民工生活工作环境,把农民工纳入“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和“两节”慰问范围,与正式职工同学习、同劳动、同参与、同生活、同娱乐,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政治待遇和合法权益。

必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农民工问题正同时处在这两大问题的核心地带。

也许正缘于此,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受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同时也成为我国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一、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可以说是中国农民拯救了中国。

1998年前后,房地产成为拉动中国内需的发动机,农民再次成为“经营城市”的利益奉献者,政府以每亩数万元的低廉价格征用无数农田,然后再次数倍、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价格出让给开发商。

地产的繁荣,造就了无数的富豪、造就了无数全世界崭新的城市,以及造就了无数的中产阶级,但是,这一切都是以中国农民的土地贡献为基础的,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们是唯一没有实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社会阶层。

因争夺农民土地而形成地产繁荣,产生了大量农民工。

浅谈对建筑业农民工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对建筑业农民工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On t e ma a e e f c n tu to wo ke s a d c u e me s r s h n g m nto o s r c i n r r n o nt r a u e
Pa h o u nS a h a
A b t a t A e y asa o h ’ b rs o tg ”wa p er dt r u h u h oec u ty s r c : fw e r g 。te ’ o h ra e La sa p a e h o g o tt ewh l o n r .Th rf r ,b h n lsso h e eo e y tea ay i fte
p o lms i h n g me t f o sr cinwo k r -s mm e p ta h io d ryrpdfo o g a two k r a eb o g ta r be n tema a e n n tu to r es u o c d u h tt eds r el a i lw f mirn r esh v r u h
wo k r ,t es se i rv m e t h riigo o sr cins ie r e s h sa l h n f nfe b rma k t e pe r es h y tm mp o e n -tetann f n tu t kl dwo k r ,tee tbi me t u iid1o r e 。p o l c o l s o a a - o in e st ef n a n a rm ie fs ligt ep o lmso g a two k r. re tdi h u d me tl e sso ovn h r be fmirn r e s p

浅谈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成因及对策浅谈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成因及对策1.引言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讨薪问题却成为一个长期存在且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就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成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农民工讨薪的背景2.1 农民工的基本情况2.2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2.3 农民工讨薪问题的广泛存在3.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成因分析3.1 薪资拖欠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①经济因素②企业经营困难③监管不力④恶意拖欠现象3.2 用工模式与劳动合同缺失①建筑工地的分包制度②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3.3 工人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①监督与法律保障的缺失②仲裁及诉讼程序复杂性4.解决农民工讨薪问题的对策4.1 完善薪资支付监管制度①加强监管力度②完善信用机制4.2 建立健全用工模式与劳动合同制度①增加对分包制度的监管②规范劳动合同签订与管理4.3 强化工人权益保障机制①完善劳动法律体系②加强劳动监察与仲裁机构建设5.结语农民工讨薪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维护工人权益、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完善薪资支付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用工模式与劳动合同制度、强化工人权益保障机制等一系列综合对策,我们相信农民工讨薪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附件:1.农民工讨薪案例分析表格2.农民工讨薪调查问卷法律名词及注释:●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就业关系所订立的书面合同,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监管:指或相关部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的行为。

●信用机制:指依托于银行、社会组织等机制,通过记录和评估各方的信用情况,对其进行奖惩和信誉评价,以达到维护社会信用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的目的。

●劳动法律体系:指涉及劳动工资、合同、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浅谈农民工就业问题

浅谈农民工就业问题

浅谈农民工就业问题一、引言农民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自身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本文将就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农民工就业现状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机会不足:由于户籍制度、职业资格认证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城市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2、工资待遇偏低:部分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岗位工资水平不高,加班多、欠薪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3、职业发展受限:许多农民工从事的工作没有晋升机会,难以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水平。

4、社会保障缺失:部分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使得他们在面对工伤、疾病等问题时承受能力不足。

三、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革户籍制度:取消户籍对农民工就业的限制,推动城乡一体化,让农民工能够在城市中平等地参与就业竞争。

2、加强职业培训: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3、完善工资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确保农民工获得合理的工资待遇。

4、拓宽就业渠道:鼓励企业雇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新兴产业等方式增加就业岗位。

5、加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结论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强培训、拓宽渠道等措施,才能为农民工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机会。

我们也需要到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他们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因此,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为了保障他们的权益,更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

浅谈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浅谈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浅谈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按照《通知》精神,我局分别走访调研了我县三家建筑企业和局清欠农民工工资办公室,调研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随着我县城市框架的逐步拉大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建筑施工企业XX家,其中总承包企业XX家,专业承包企业XX家,劳务企业XX家,外来我县设立分公司XX家。

全行业吸纳从业人员年均XX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XX人,建造师XX名,企业管理人员约XX人,农民工约XX万人。

2008年,我县共受理农民工工资涉及人员XX人,涉及金额XX万元,已全部清欠到位。

2009年,我县共受理农民工工资涉及人员XX人,涉及金额XX万元,已全部清欠到位。

2010年,我县共受理农民工工资涉及人员XX人,涉及金额XX万元,已全部清欠到位。

2011年上半年,我县共受理农民工工资涉及人员XX人,涉及金额XX万元,已全部清欠到位。

二. 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现状(1)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合同制职工,主要是公司和项目管理人员;二是劳务企业用工(具有劳动用工主体资格),但数量不多;三是代班班长式用工,这是目前建筑业主要用工形式。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决策和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已逐步分离,从事一线建筑劳务作业的基本上是农民工。

这些从事建筑劳务的农民工基本上都是由代班班长(俗称“包工头”)组织来的非成建制劳务队伍。

(2)对农民工日常管理情况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主要采取项目负责制,项目经理全权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但建筑劳务由项目部分包给建筑劳务企业,建筑劳务企业又分包给代班班长,个别代班班长还存在再次分包现象,出现三包四包五包等情况。

专业劳务人员(主要是农民)由代班班长负责招用,项目经理与建筑劳务企业发生劳务承包关系,代班班长与专业劳务人员发生劳动用工关系,对于农民工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代班班长进行管理,管理链为:企业→项目经理→建筑劳务企业→代班班长→农民工。

农民工维权难及其对策分析

农民工维权难及其对策分析
措施 , 期 到企业 检 查, 多个方面 去 督和 打击企 业的违法 行为 。 定 从
3 . 层 .企业
因为 长期 存 在着 城 市户籍 和 农村 户籍 的差 异 , 造成 农 民工 会受 到城 市居
民的歧视 。
企业 应 遵 守劳 动 法律 法 规 , 范 用: 制度 , 规 1 : 公正 的对 待 农 民工 , 不
2 2 业层面 的原 因 .企
关 法律 法 规 知 识的 教 育活 动 ; 业应 自觉诚 信 的 履行 合同 , 造 一种 诚 企 营
信负责 的工作 环境 ; 业应 丰富 员工 的业余 生活 , 员工提 供 娱乐 休 闲的 企 为
场所 , : 如 电影放 映室 , 企业 图书馆 等等 。
3 3 民工 层而 .农
相 关证 据 , 要往 返于 不同的 执 法部 门。 时 农民 工出干 时间成 本 、 需 这 金钱 成 本、 力成 本 的考虑 会放弃 去维 护 自己的 权利 。 精 三是农民 I 对维 权 部 门的 不信 任 。 民工认 为 官官 相护 , 争不过 农 民 官。 农民 1 的 权 利 在受 到 地 方政 府 和 企业 的 共同 损 害的 时 候 , 们不 当 二 他
能一 味 的追 求 利润 , 承 担起 应 该 承担 的 社会 责 任 , 障 农民 工合法 权 应 保 利 。 以 采 取的 措 施 : 府 组织 企 业领 导 进行 相 关法 律 法 规 的培 训 , 可 政 职 业伦 理 道德 的 培训 , 强企 业领 导 的法 律 意 识和 社 会 责任 感 , 导和 监 加 指 督企 业规 范 用工 制度 ; 业 应 把承 担社 会责 任 管理 贯彻 到企 业 的各 个层 企
l王舟 波 . 4 ] 中国农 民工 维 权 之 路 及前 瞻U . 华文摘 , 0 4 】 新 2 0 [ 张 波. 民 工合 法权 益 保 护 的十 大问题 与出路 U . 5 1 农 ] 南京社

浅谈如何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工作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他们活跃在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为城市的繁荣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然而,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在对他们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工作,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农民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很多农民工在就业时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导致他们的权益在受到侵害时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这使得农民工在工资支付、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二)工资支付不规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也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些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甚至出现“跑路”的情况。

(三)社会保障缺失大部分农民工未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

这使得他们在面临疾病、工伤等情况时,往往要独自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

(四)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差许多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长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五)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低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缺乏,这限制了他们的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空间,也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管理方式简单粗暴部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管理方式不够人性化,缺乏沟通和尊重,容易导致农民工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二、加强农民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在城市中能够公平地参与劳动和享受发展成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好农民工的问题,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谈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谈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相当严峻,向城镇化的转移效果不稳定,大量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融入城市而回流农村,无法实现彻底转移;向非农化的转移人数正在逐年下降;再加上农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减弱,农业内部的就业杨会减少,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更加繁重,如何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的的问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快速、有效的转移,还应进一步寻求新途径,新方法,更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1.农民工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由于农民工外出比较分散,缺乏组织,在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

首先是用工单位拖欠工资的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一些建筑企业,每到年关包工头就不见踪影,农民工一年的辛苦往往付之东流。

其次是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身心受到摧残。

不少企业只顾赚钱,对外来民工缺乏起码的劳动保护,有的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高危,剧毒性作业,有的对身体危害严重的岗位采取不断辞退旧工人,招收新工人的办法,把隐患转嫁给社会和农民工家庭。

三是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加班得不到相应的报酬。

四是农民工的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个别不法企业对其打骂、罚跪、搜身、限制人身自由等现象屡见不鲜。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

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

4.目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不能满足转移的需要。

浅谈如何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工作[摘要]随着施工企业雇佣农民工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如何加强农民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

为此本文作者结合本企业实际,从加强农民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农民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农民工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农民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这几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字]施工企业农民工安全管理0引言随着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交通施工企业雇佣农民工仍将呈大幅上升趋势,而由此引发的各种事故也在呈现上涨趋势,所以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大力加强农民工的安全管理是形势之所趋,是确保施工企业发展之所趋,让农民工从“要我安全”转为为“我要安全”是当今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

1加强农民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1)在全国数千万施工队伍中,85%是农民工,这么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对其安全管理却极为缺失,而企业却恰恰需要这么大批的农民工,否则,施工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所以加强农民工的安全管理是实现企业“安全发展”的需要。

(2)企业雇佣的农民工由于安全意识浅薄、文件知识水平低,而许多施工企业对农民工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又十分薄弱,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多发易发,这也势必要促使施工企业进一步强化农民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3)加强农民工的安全管理也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农民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1)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文化程度较低,主要再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违反操作规程时有发生,认为企业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是“要我安全”;二是文化程度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为主,这却恰恰是安全隐患之多处,而农民工又很难学通学精手工体力操作的工作过程,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2)安全保障低、安全隐患多施工企业安全保护投入不足,安全设施不全,技术装备落后,造成农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社会保险不到位,使农民工发生事故后的风险无处分担。

劳动防护也同样欠缺。

(3)安全培训欠缺、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在雇佣农民工时,没有严格进行“三级”安全培训及劳动操作规程的学习,在没有完全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就直接进入工地参加劳动。

浅谈城市农民工面临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浅谈城市农民工面临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相关概念分析
言, 从社会 保险来看 , 民工的社会保 障面 临的 问题及 原因如 农
1 .农 民工。 0 6年 《 20 国务院关于解 决农民工 问题 的若干意 下 :
见》 对农 民工解释如下: 农 民工是我 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 、 “ 城
1 .参保率低 。无论 是全 国还是地方 的数据 都可得 出同样
农 如 21 镇化进程 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他们户籍仍在农村 , 主 的结论 , 民工参保率低 。 图所示,0 1年全国农民工参加养 工伤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 比例分别 要从事非农产业 , 的在农 闲季 节外 出务工、 有 亦工亦农 , 流动性 老保 险、 为 1. %,3 6 1 . %,. %和 5 %。吕学静在 《 3 9 2 . %,6 7 8 0 .6 中国农 强 , 的 长 期 在城 市就 业 , 有 已成 为 产 业 工 人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 一书中指出, 北京市农 民工中, 《 中国农 民工调研报 告》一 书这样定义 :农 民工是我国经济社 民工社会保 障理论 与实证研 究》 “ 参加养老 保险、 医疗保 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的比 会转型时期 的特殊概念 , 是指身份还是农民、 有承包土地 , 但从 i 6 1 . %, . %,. %和 04 “ . %,绝 事非农产业、 以工资为主要 收入来源 的人员。狭义 的农 民工 , 一 率分 别 占受访者 的 i . %,7 3 8 8 5 4 大 多数农 民工未参与任何社会保 险项 目… …受访者 中, 五项保 般指跨地 区进城务工人员 。广义 的农 民工 , 既包括跨地区进城 47 务工 人 员 也 包括 在 县 域 二 、 产 业 就 业 的 农 村 劳 动 力 。” 一 个 险均 未办理 的占受访者 总数的 7 . %……甚至大 多数农 民工 三 第 连社 会保 险都不了解 ” 这意味着大部分农 民工是游离于社会保 定义是规 范性 文件的定义 , 第二个 则是学术上 的定义 , 后者可 城镇 职工 参保率却很 高, 多地方接近 很 把前 者 的含义包括在 内, 故本文选择 第二种 定义 , 且因本文探 障体系之外 的。相反 , 10 0 %。不难看 出, 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 讨 的是城市农 民工社会保障 问题, 故所用的是狭义的农 民工 。 2 .社会保 障制度 。() 1社会保 障制度概念及我国社会保 障

代际差异视角下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代际差异视角下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代际差异视角下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问题及其对策思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发展的迅速增长,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

然而,在代际差异的视角下,我们不难发现新老两代农民工在就业状况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就业短工化。

本文将从代际差异视角出发,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问题的表现在代际差异的视角下,新老两代农民工在就业短工化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新一代农民工普遍更加年轻,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与提升,不愿意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更倾向于担任技术型工作,但由于就业岗位的匮乏和机会的有限,他们往往只能进入城市从事短期的劳动工作。

而老一代农民工则普遍年纪较大,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多为体力劳动者,长期驻扎在城市的工地、厂矿等行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他们更加注重收入稳定,对于短期工作不感兴趣,因此在就业方面存在更多的长工化情况。

二、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问题的原因分析在代际差异的背景下,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供求关系的失衡是导致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一代农民工众多,但由于岗位数量有限,供大于求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他们只能从事短期工作,无法稳定就业。

而相对而言,老一代农民工人数相对较少,但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经验和技能更加丰富,供需关系相对平衡,因而更容易找到长期稳定的工作。

其次,缺乏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机会也是造成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问题的原因之一。

由于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差异,新一代农民工往往缺乏专业技能,无法胜任高技能工作岗位,只能从事低技能短期工作。

而老一代农民工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往往缺乏提升自身技能与知识的机会,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工作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三、对策思考针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影响因素与对策

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影响因素与对策

商界论坛
政法论坛
浅谈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
崔瑞东 苑显悦
摘 要: 2006 年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出台,指出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 局, 维 护 农民工权益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并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升为建设 中国 特 色 社会 主 义 国 家 的战 略 任 务。 金 融 危 机, 对中 国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阶段,农民工就业问题 引 起 了 社会 各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但 是 农 民 工 就 业 难、 企 业用工荒的情况依然存在。本文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对农民工就业形势和问题做了 一 定的探讨, 提出了 目前 形势 下 促 进 农 民工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如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等。 关键词: 农民工就业; 技能培训; 对策 一. 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大多数。 上世纪 50 年 代中 期,因我国奉行严格的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结构明显。 自 80 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生产率大幅提 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形成中国特有的一个群体 — “农民工”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工业化、 城市化 进程而出现并不断壮大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 他是联结城乡的 纽带,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农民工 的形成及其大量涌入城市或城镇,农民工就业问题也随之产生。 二. 我国农民工就业存在的困难 2008 年 2 月 21 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 示,2006 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 53100 万人,其中男劳动 力占 50. 8% 。农村从业人员 47852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 量的 90. 1%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 13181 万人,占农村从业人 员的 27. 5% ,其中男劳动力占 64% 。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大, 农村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城市或城镇,使得后者解决农民工就业 的压力增大。 1. 社会保障的制约 我国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且流动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 上决定了大多数农民工很难满足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要求的 连续性、长期的缴费时间规定。 由于地区性经济发展水平存在 差异,各地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尽相同。 社会在建立保障制度的 同时,忽视了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低的实际情况,超出了农民 工的承担能力。农民工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社会保障制度 的接受也需要一定的引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 问题也对农民工外出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劳动者素质偏低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农民工的素质需 求也发 生 着变化 。 国务院研究室 2006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 期职业培训的仅占 20%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 3. 4% ,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占 0. 13% ,而没有接受过技术 培训的占 76. 4% 。尽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84% 的新生代 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 农民工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劳动者素质的待提升以及职业 技能的欠缺对农民工就业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 这一因素也 对农民工融入现代化城市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 在市场竞争激烈 的当下,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对农民工就业来说是一个瓶颈。 3. 就业信息的缺乏 陈军 ( 2005 ) 通过对农民工获取求职信息的实证研究,得 出农民工求职信息短缺问题主要是由于制度阻隔 、 教育分化和 信息桥缺失导致的。农民工外出就业一般是经老乡或亲戚介绍、 劳务中介介绍等方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渠道的狭 窄,对外界就业信息的缺乏。 李杰生 ( 2007 ) 根据信息不对称 理论分析得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信息不对称 。 信 ,即劳动力交易一方 息不对称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 “道德风险” 以自己拥有的信息优势来欺诈另一方的做法信息的不对称也对 各事业单位的招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信息收集的不完全,使 得农民工就业具有随意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农民工工作 较大的流动性。农民 工与他 人或 政府 有关管理部门沟通欠缺, 导致农民工之间相互帮助的可能性较小。 获取信息能力的制约 对政府就业政策的宣传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 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及措施 1.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作用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应首先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 中国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农民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在维护 城镇居民和农民工的权益上应进行权衡,从政策上加大对农民 工的保护措施,加大对各级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使被边缘化 的农民工真正回归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来 。 做好农民工进 城的安置共走,实现农民工进城的平稳过渡。 2. 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职业技能 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农民工 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职业技 能成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提高农民工接受教育 的程度,进一步开放城市教育培训系统,切实落实农民工的教 育培训。在有条件的农民工输出地,各地政府也可以对农民工 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的可能性。 另外,应拓宽就业信息的 渠道,使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群体建立一定的用工机制。 3. 加强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社会保护 农民工处于社会的基层,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社会 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立 农民工平等权益的同时,赋予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手段与有效途 径。按照分类分层保障原则,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措施。 加 强宣传力度,使农民工群体真正融入到工作环境当中,提高其 幸福感。 4. 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求职,农村劳动力出现短缺,劳 动力缺乏导致当地经济发展缓慢,拉大城乡差距。 相关部门应 加大农民工在周边地区创业和就业的宣传和政策支持力度,鼓 励农民工自主创业。 政府应在创业项目的选取、 引入投资、 服 务管理等方面为农民工提供便利,并为其提供外出学习的渠道 和机会。鼓励农民工在 周边 地 区创业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经济, 同时将在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 作者单位: 山 东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 1] 郑功成,黄黎 若 莲. 重 视 农 民 工 与 农 民 工问题 是 国 家 未 来十年的重大使命. 工人日报,2010 ( 007 ) . [ 2] 刘怀谦. 中国农民

浅谈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

浅谈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

西职3_ 北教期
训 费用 , 强 培训 工作 的吸引 力 。在培训 形式 上, 根据 农民工 增 二要
的 作 特点 ,采 用集 中授 课和 现场 指 导相 结合 的形 式 进行 , 可 以把课 堂 开在 工地 、 间。在 培训 内容上 , 注重 实用 , 强农 车 要 增
民进城 务工 的专业 技能 。始 终本 着突 出重点 , 实效 ; 注重 随机应
变, 因人施 教 ; 入 浅 出 , 俗易 懂 ; 重 对 象 , 应 环境 。要 摆 深 通 尊 适 脱 程式 化 的课 堂教 学方 式 , 使农 民工 的 培训 能收 到立 竿 见影 的
效 果 。在 教学手 段上 , 的教学 和 现代 的科学 技术 相结合 , 传统 充 分 利 用 信息 技 术 和 多媒 体 技 术 , 制作 教 学光 盘 , 励 农 民工 在 鼓
应包 括 职业 趋势 分析 , 导农 民工 正确 选择 技 能培 训 方 向 。把 引
培 训 、 务输 出 、 息 资源 有 机结 合 起 来 , 到信 息 互通 , 源 劳 信 达 资 共 享 , 农 民工 培 训 取得 更 好 的社 会 效益 和 经 济效 益 , 农 民 使 让 工 培训 和 劳 务经济 朝着 更加 健康 的 方 向行进 , 力推 进农 村 城 大
镇 化 的进程 和社会 主义 新农 村建 设 。 同在蓝 天下 , 关爱 农 民工 。 民工 培训 是个 系统工 程 。 要 农 需
全社 会对 农 民工 的真 切关 注 , 了解他 们对 平 等 的要求 和对公 正
的渴 望 , 希望 全 丰会尤 其 是城 市居 民改 变对 他 们 的歧 视 。与此 十 同 时 , 极调 动 各种 社 会 力量 参 与 农 民工 培 训 , 积 形成 全 社会 的 合力 来 进行 农 民丁培 训 , 鼓励 农 民尽可 能参 加 培训 , 高 素质 , 提

浅谈农民工工资拖欠成因及对策

浅谈农民工工资拖欠成因及对策
2 农 民工 工资 拖 欠 的主 要 成 因 、 21政府 部 门 方 面 . f 地 方 政 府 成 了农 民工 工 资 拖 欠 的 源 头 1 些 卜
些 地 方 政府 领 导 无 视 地 方 财 政 困难 、资 金 缺 乏 的 现 实 . 为 了 所 谓 的 ” 绩 “ 违 背 经 济 发 展 规 律 . 建 设 资 金 不 落 实 或 资 金 政 . 在
22 工 企 业 方 面 .用
难 理 解 。因 为 在 经 济 能 力 、 会 地 位 、 治 权 力 和信 息 获 取 等 几 社 政 乎 所 有 的方 面 . 民 工 都 处 于 绝 对 劣 势 . 种 态 势或 格 局 决 定 了 农 这 农 民 工 根 本 无 法 单 打 独 斗 与 资 本 平 等 对 话 .他 们 不 可 能 也 不 会 更 多地 考 虑 到 通 过 签 订 规 范 的 劳 动 合 同 或 收 集 相 关 的事 实 合 同 依 据 以维 护 自身 的基 本 权 益. 往 在 发 生 工 资 拖 欠 时 缺 乏 必 要 的 往 证 据 f 为 法 律 规定 谁 主 张谁 举 证 ) 至 . 缺 乏 了解 的 情 况 下 签 因 . 甚 在 订 用 工 单 位 单 方 制 作 的不 平 等 格 式 劳 动 合 同. 成 变 相 克 扣 工 资 造 时也有 1 3难辩 。在 用 工 单 位 不讲 信 用 , 成 资 金缺 l3的 时候 . 造 : 都 会 不 约 而 同地 将 资 金 缺 13转 嫁 到 既 无 专 业 知 识 .又 无 权 势 . : 处 于 城 市 最 底 层 的 弱 势群 体— — 农 民工 身 上 24缺 乏 强 有 力 的法 律 保 障 . 市 场 经 济 正 常有 序 地 运 行 需 要 规 范 合 理 的 经 济 秩 序 .同 时 也 要 有 行 之 有 效 的强 有 力 的 法 律 保 障 受 长 期 以 来 我 国城 乡 二 元 体 制 的影 响 . 城 市 居 民看 来 . 民 已经 当 然 成 为 了 我 国的 二 在 农 等 公 民 . 民对 于 自身 权 益 并 无 充 分 的话 语 权 . 乏 利 益诉 求 渠 农 缺 道 。 到 目前 为 止 。 于 农 民 工 权 益 保 护 . 国 现有 的 法 律 法 规 规 关 我 定 的 比较 模 糊 . 执行 掌握 时颇 有 偏 差 。 农 民工 工 资 问 题 . 在 就 尚缺 乏 相 应 的 、 全 的 . 善 的法 律 法规 和 能 够 进 行 及 时有 效 处 理 农 健 完 民工 工 资拖 欠 问题 的执 行 部 门 由 于缺 乏相 应 的 法律 支撑 . 方 地 政 府 对 拖欠 农 民 工 工 资 事 件 的打 击 手段 少 、 力 弱 . 欠 薪 者 得 效 使 不 到 有 效 的法 律 制 裁 . 观 上 也 使 企 业 主 故意 , 意 、 意 欠 薪 客 随 恶 3 农 民 工 工 资拖 欠 的 治 理 、 既 然 工 资拖 欠 主 要 是 由不 合 理 的用 工 制 度 造 成 的 , 么 . 那 要 解 决 农 民工 工 资 拖 欠 问题 。 必 须 先 治其 本 . 范 用 工 制 度 . 就 规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民工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就业难,工资被拖欠现象严重,缺乏社会保障,社会地位低下,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如何有效解决农民工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工资;社保;业余生活;子女就学;解决对策引言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民工”,实际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

当前农民工问题是个大问题,“农民工”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

他们进到城里从事非农的工作单还未改变农民的身份,未被被城市错认同接纳。

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一、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所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一)关于农民工就业问题近年来,由于我国农民工自身素质欠缺,文化程度不高、缺少技术,以及一些政策制度方面的缺陷,他们只能做些纯体力劳动以及一些简单的流水线工作。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用工需求明显增加,加上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和创业农民工就业难确实有所缓解,从总体上说,我国就业人口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改变。

因此,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农民工“就业难”主要有两个层面,首先是找不到工作即无业可就,其次是不能持续、稳定就业,或者是就业质量很低。

(二)拖欠工资现象依然存在,权益得不到保障近年来,农民工就业环境日益改善,但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建筑业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的现象比较严重。

到2007年,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约有1000亿元,农民工中,48.1%的人有过出门打工但拿不到工资的经历,为了讨薪,农民工往往要到有关政府部门去几次甚至十几次,有的农民工仅仅在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阶段就要花出几百元至上千元的交通费、食宿费等费用。

在这段时间内,他们无法正常劳动。

农民工讨薪给本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由于依法维权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程序繁琐,处理时限过长,而且付出巨额成本后许多权利不能得到维护,或者处理结果不能弥补其维权过程中付出的巨额成本,所以许多农民工不愿意通过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以及诉讼等合法方式解决劳动争议。

有的农民工甚至选择了暴力手段或极端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跳楼、爬塔吊等。

这些恶性事件,不仅直接威胁着农民工、用人单位老板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直接威胁着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稳定。

(三)社会保险覆盖率低目前我国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偏低,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目前仍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无缘。

农民工就业不稳定导致参保困难,农民工、用人单位和地方政府各有顾虑,社保制度门槛高、转移难,导致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是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农民工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缺乏信任,对自己以后能否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心存疑虑和担心。

由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而农民工流动频繁,如果不能实现转移接续,多数农民工参保很难达到该年限标准。

目前我国农民工所在单位主要集中在建筑、餐饮、服装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用人单位主观上认为负担过重,也不愿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买单”。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推进农民工参保也有顾虑,主要担心社保制度的高额缴费会影响本地的投资环境,把好不容易引来的投资方吓跑。

(四)业余生活单调,生活条件差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安全无法保障、生活环境脏乱差。

农民工进城后面临的第一大题就是找个落脚安身之处,大多数只能租房居住,或住在建筑工地的工棚里,房间拥挤、采光和通风条件差。

不宽裕的收入、不高的文化水平、拥挤的居住条件、高强度的劳动,使他们往往处于与城市文化的某种隔膜中。

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令人担忧,一半以上的农民工主要靠看电视、睡觉打发工余时光,打扑克、看电视、聊天几乎成为农民工基本的文化生活,上网吧、看碟片、闲逛是一些年轻农民工业余休闲的主要方式。

(五)农民工地位低下,相关权益得不到保障目前有1.3亿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

从统计来看,我国建筑业的9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的50%的从业人员是农民工,农民工已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农民工的地位却非常低下,他们的许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一是农民工工资很低。

二是农民工工作环境恶劣,社会地位低下。

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处于城市的边缘状态,他们所从事的往往是技术含量较低的脏、累、险、重的粗活,如泥工、瓦工、矿工和搬运工等。

农民工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并且工作条件恶劣。

绝大部分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都远远超过国家法定时间,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休息日,每天工作时间都在8—12小时,甚至更长。

许多农民工在劳动环境很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他们的身心往往受到很大伤害,并且经常发生工伤或者重大伤亡事故。

三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

由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以及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低,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

许多企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即使签了合同,也往往只强调企业自身的权利和农民工的义务,许多农民工甚至不了解合同的内容。

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在多数情况下农民工都是受害者,最为典型的就是雇主故意拖欠和拒付工资的现象。

四是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况恶劣。

农民工由于收入较低,普遍经济拮据,绝大多数农民工的衣着都极为简朴;他们往往居住在郊区的简陋民房和工地的简易工棚内,居住拥挤、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潮湿、蚊蝇滋生,卫生状况恶劣;为了减少支出,农民工的饮食也很简单,并且卫生条件也很差,所有这些都与农民工所在城市的居民有着明显差异。

另外,由于农民工劳动强度普遍较大,劳动时间长,闲暇时间少,因而他们大都过着工作—吃饭—睡眠这种原始、单调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娱乐和文化生活,他们完全处于城市的边缘状态,虽然他们对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子女就学难,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现状堪忧农民工外出就业,使子女教育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随父母到务工地就读,一方面由于户籍限制,不得不缴纳一定金额的借读费,而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父母流动性较高,其子女不得不成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连续性成了很大问题;如果在老家就读,则要与父母长年分离成为“留守儿童”,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监护人,在子女成长中长期缺位,无法实现持续的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都极为不利。

我国现在将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有100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也在逐年递增,而这些留守儿童多数现状堪忧。

二、以上问题的解决对策(一)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措施针对农民工就业难的实际情况,今后要把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增强就业稳定性放在突出位臵,采取多渠道措施,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

1.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大力开展多种门类、多种形式的培训,增强农民工外出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 . 二是完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

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

输出地要为准备外出就业的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和准确、及时的务工信息;输入地要完善用工信息发布机制,所有职业介绍机构向农民工免费开放。

3.是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积极发展小城镇、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4.是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增加新的就业机会,是今后农村新的增长点。

要在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规模种养业,创办工商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农民工权益的维护涉及面广、难度大,必须有法可依、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尽快出台针对农民工权益维护统一的法律、法规的同时,针对农民工目前依法维权能力较弱的情况,要开展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

此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促使农民工融入城市并转变为“新市民”,必须尊重农民工的社会政治权利,建立农民工管理机构和自治组织,完善农民利益诉求机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以组建农民工协会为突破口,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

应尽快组建全市性的农民工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独特作用,把农民工的利益诉求转变为有组织的制度化的利益诉求。

考虑到农民工的流动性,要探索建立农民工协会会员资格注册制,即农民工在加入协会成为会员后,不管到哪个企业或工地,只要到所在协会组织进行注册,就取得协会会员资格。

2.建立并推广“劳动工资债权协会转让”制度。

具体的制度设计是:凡在城市务工的人员,如果工资被业主拖欠,而且事实清楚、数额明确,面临经济上的特殊困难或特别情况的,只要提出申请,经调查符合“转让”条件的,双方签订《工资债权转让协议》,协会就可以先支付这些务工者的工资,最后由协会以债权人的名义,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向业主收回债权。

这样就加大了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力度,充分发挥协会组织在维权中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大社保体系,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1.国家应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制度模式可采取统账结合,先建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待时机成熟后再研究如何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缴费实行低费率,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负担,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10%,个人按本人工资的5%,全部缴费进入农民工个人账户,并发放个人账户卡。

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按规定折算缴费年限,调整个人账户规模,划分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基金;回农村的,达到规定退休年龄时,允许转移个人账户进入农村社会保险。

2.为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

目前开展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着重要保当期住院医疗。

同时,为切实降低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本人的负担,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单独管理,根据农民工大病发病率实行低费率,不承担国有企业职工的历史债务,费率一般控制在2%以下,农民工本人可不缴费。

农民工凡已参加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的,原则上不再同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如本人不愿或无能力在城市治疗的,应制订相应的措施,将大病医疗保险关系和资金转入农村合作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