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优秀5篇)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优秀5篇)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一(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据调查,黄集镇有60岁以上空巢老人3570人,占总人口的4.20%,占老龄人口的45%。
其中彭王、长王两村共有空巢老人142人,其中60― 70岁的70人,占49%;71―81岁的56人,占39%;80岁以上的16人,占12%;一人独居的6人,占4%,夫妻同居的99人,占69%;长年有病的42人,占29%;长年参加生产劳动的100人,占70%;在家抚养孙儿的52人。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行列,如何关注老人愉快的度过晚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老龄化成为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据全国老龄委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10%,20xx年将达到2亿。
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夫妇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随之产生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情感的。
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儿童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3月中旬,为了仔细了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生存状况,该镇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驻镇政协委员对全镇37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进行调研,对彭王、长王两村进行重点调查,以寻求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保障的良策。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空巢老人对现在生活状况比较满意。
有81%的农村空巢老人依靠子女或自己劳动进行自养。
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副业的自我劳动收入以满足基本生活要求。
如:彭王四组98高龄的老奶奶王明珍,53岁时老伴去世。
1984年,子孙因工作需要迁居襄樊后,她一直独守空巢,开垦2亩荒地,靠自己的劳动进行自养。
她说:儿孙买房、上学需要花大钱,我自己能过,不愿给子孙找麻烦。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通用3篇)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篇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快速增长,青壮年都外出挣钱,留下老人和孩子们在家乡生活。
这些父母在外务工,自己留在家中和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们被社会称为“留守儿童”。
据统计,我乡留守儿童约800名,虽然说这些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他们在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上暴露的问题慢慢的突出。
父母长期远离孩子,使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辈的溺爱,在培养他们的品格上还是有所缺失的。
何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及以下的儿童。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就从我乡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问题在正常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活动,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
家中有了孩子便有了地,有了爸爸便有了天,有了妈妈便有了万物。
但是,留守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1)生活质量不能保障。
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的食物营养往往达不到孩子身体生长的需要,并且在农忙时,老人们又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2)留守儿童劳动强度大。
由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中的事情就只有留守孩子做了,有时候爷爷奶奶在前,小孩子在后丢种子,小小年龄就学着干农活。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篇)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1 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我在假期期间到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家里及县教育局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
据抽样调查,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高达50。
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现特将假期中的调查报告整理如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普遍较差。
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
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
这种情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十分担心,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贫困山区、半山区,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课只有30分40分,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
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
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在发生了某些事情、情况后,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并详细地钻研所获的材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写调查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1全国妇联20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报告中根据《中国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
与20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
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有20xx%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社会对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关注和支持不足,缺乏有效的帮扶
机制。
02
社会歧视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家庭背景,可能受到社会歧视,
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03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不健全,导致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在生活中的困境得不
到有效解决。
政策制度因素
政策法规不完善
教育体制问题
有关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政策法规尚 不完善,缺乏针对性的帮扶政策。
心理健康问题
孤独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较为突出,多存在自卑心理
。
教育需求
渴望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 会。
社会化进程的影响
城乡差距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农村留守儿童难以融 入城市生活。
代际分化
新旧观念冲突,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面临代际分化 问题。
社会支持体系
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教育、心理、福 利等方面。
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标准单一、 应试教育盛行等,影响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 儿童的全面发展。
医疗卫生保障不足
社会福利机构缺乏
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医疗卫生保障不 足,缺乏及时有效的健康关爱与保障。
针对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社会福利机 构缺乏,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05
针对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对策 建议
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现状进行全面 调查和分析。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 童的差异和特点。
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02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数量及分布情况
中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5篇
中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5篇中国留守儿童状况讨论报告(精选篇1)序言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
今年八月我被分到__区__镇__村担当村主任助理一职,从今踏上村官之路,任重道远。
农村宽阔天地大有作为。
我来自__农村,高校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
在这片盼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进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驻村以后,可能与我是师范生的原因,我对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非常关注。
工作后乐观调研,把握分析状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同时,乐观参加本镇__届优秀高校生村官贾苑同志创办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关爱活动,现在在中心担当留守儿童的语文与数学的教辅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将来,所以我觉得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
虽然日复一日,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假期,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收获学问时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乏随即消逝,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我想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始终坚持下去的。
__镇__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淌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据统计,__村共有39名留守儿童,约占全村儿童的12%,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准时进行指出批判教育纠。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简单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我们村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化的了解,也想通过这次调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留守儿童,同时盼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关心,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暖和。
一、我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一)、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急躁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看孩子们。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摘要:随着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引言: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寄居在农村家乡而与父母分离的儿童。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缺乏父母关爱、教育资源匮乏、心理健康问题等。
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问题牵动着全社会的心,需要借助政府、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解决。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同时,还参与了一些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调研,通过面对面的访谈,联系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和需求。
研究结果: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状况存在以下问题:1. 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教育资源有限,缺乏优质的学校和教师队伍。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常常面临着学习成绩下降、辍学等问题。
2.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农村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3. 安全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的照顾,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容易受到欺负、虐待、性侵等安全问题的困扰。
4. 社会融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在城市往往面临社会融入困难,缺乏朋友和正常的社交环境。
政策建议: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 加强教育投入:增加农村地区的学校数量,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 创建心理支持机制:建立心理辅导中心,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扰,提高自信心。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3300字“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我县,“留守儿童”为我县“打工经济”的繁荣承担了很多压力和责任,有理由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我县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
一是隔辈监护。
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
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
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
二是上辈监护。
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等。
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
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
三是同辈监护。
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
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
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四是监护缺失。
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
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二、留守儿童现状产生的根源(一)农民工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根源。
我县农村青壮年约有80%以上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
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
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篇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和进展及农村经济进展、家庭收入做出贡献的同时,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凸显出来。
外出打工农夫大多是青壮年,子女正值学习阶段,多数被丢给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看,这些“留守子女”的教育管理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前不久,内蒙古赤峰市妇联、赤峰市家庭教育讨论会就赤峰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化调研,在松山区,敖汉旗、巴林右旗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700份。
同时,妇联的工作人员又在松山区、宁城县入户走访了部分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与部分留守儿童及监护人进行了座谈访谈。
结果发觉,农村留守儿童中:22%有暴力倾向,36%学习成果差。
调查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有三种状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占73%),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占20%),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伴侣。
监护人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果和物质上的满意,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却很少关注,一切顺其自然,顺其进展。
三是自我监护型(占7%),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或其他缘由,监护的责任就成了孩子自己,根本就谈不上家庭教育。
这些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亲情的缺失,影响了身心健康进展,造成肯定程度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在对70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觉,35%的父母常常给孩子打电话;8%的孩子常常给父母打电话;15%的父母常常回家;3%的孩子常常去看父母;9.6%的不常常联系;8%的孩子竟然没有父母电话;14%的孩子不知道父母打工地址;37%的父母一年回家一次;出去后再也没回来过的占1.6%。
留守儿童剧烈渴望与亲人情感沟通,11%的孩子变得胆小;14%依靠性强;不善交往的7%。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束以后,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好的调查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篇1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由此产生了一批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一)基本情况县统计局采取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全县xx个镇共抽取42个村民小组,调查时点为20xx年3月20日。
汇总结果显示: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630人,劳动力4966人。
20xx 年外出务工人员总数为1336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9人,减少2.12%。
据此推算,20xx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为134779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926人。
在留守儿童中,由父母一方照顾的有23121人,占留守儿童的68.4%,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有10596人,占留守儿童的25.5%,其他亲人照顾的有2138人,占留守儿童的5%,独立生活的有44人,占留守儿童的1.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育情况令人堪忧。
xx个乡镇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教育帮助不够。
调查中发现,83%以上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3%的监护人偶尔辅导孩子学习,仅有10%的监护人和老师联系。
从而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成为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2.性格行为存在缺陷。
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调研报告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调研报告是调研工作的文字证明,是落实一项项目的文字参考,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其中一部分群体赴韩务工,一部分涌入经济发达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大多留给了祖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照顾,从而形成了一支特殊的留守儿童队伍。
大部分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正常的爱护、教育和关怀,有的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社会习气,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其教育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目前,我市有中小学校共计28所,农村中小学14所;其中汉校有6所、朝校有4所、民族联校有4所。
从留守儿童分布情况看,汉族学校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6%~68%之间;朝鲜族学校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2%~90%之间;民族联校留守儿童基本是朝鲜族学生。
从图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比较高,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接近极化,尤其是朝鲜族学校留守儿童所占比更为突出,民族联校和汉校的留守儿童也多是朝鲜族学生。
(一)学习教育不系统。
外出务工父母常年在外,一周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联系一次,有的甚至好几年不回家。
这种父爱、母爱的严重缺位,不利于引导、教育和监督子女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部分监护家庭只注重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忽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忽视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二)人格发展不健全。
由于爷爷、奶奶等隔代监护者,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的生活几乎处于无限制状态,缺乏正常、积极的教育和引导。
而且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沟通和感情培养,长此以往,大多数留守儿童会变得感情冷漠,容易形成内向、自卑、孤僻等性格特征。
可以说,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化就越大;儿童年龄越小,变化就会越快。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三篇结合这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近况、成因及对策,题出如下调查意见.一基本概况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坚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的生活水泙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像,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看!这正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原!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安时完成、有姑獨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鞋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提及源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像.根剧留守儿童家庭状态,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领等诸多茵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仰天长叹,只管吃的放纵型.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佬、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单单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埃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所有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培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义,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理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槪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像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培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2)隔代培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痛心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如此,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伐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培育的坚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无中生有,学习懒散.(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般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去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去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少许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梢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仅能放任自流了.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的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努厉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全体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题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热火朝天,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饭村、示饭片都是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的新型政绩工程,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无人问津,可以说是从未盼到过高级领导的现场办公,至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变成,至使种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捅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问题有增无减.因此,落实党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坚持全体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济困解危不仅注重羞道路建楼房,而且重视办好培育题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题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正是要建设全体和谐的新农村,结果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目的.。
2023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选3篇)
2023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选3篇)2023年农村留守儿童篇1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它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
主要表现如下:一、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在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
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据调查,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
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三、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一位初三的女生在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
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
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
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
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
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改善,吸引了大量农民工从农村迁往城市。
然而,这一现象也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增加。
本文将对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挑战。
首先,留守儿童是指农村父母离乡务工而留在农村的未成年子女。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面临着心理和情感上的孤独感。
大部分留守儿童都生活在贫困地区,他们的生活条件较差,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面临着营养不良、缺乏安全保障和教育机会有限等问题。
其次,城乡流动儿童指的是家庭跟随父母外出打工所带来的子女。
他们通常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城市,但由于在城市的落户政策限制,他们无法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与农村留守儿童相比,城乡流动儿童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缺乏稳定的教育资源、家庭关爱不足、适应城市生活的压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状况。
首先,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此外,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帮助他们缓解孤独和焦虑情绪。
同样地,为城乡流动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社会保障,确保他们得到应有的权益。
此外,政府还需要推动落户政策和城乡融合,改善城乡流动儿童的生活条件。
然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问题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贫困和落后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社会支持。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普遍较差,需要推动公平教育政策和资源的均衡配置。
再次,父母外出打工也造成了家庭分离和亲子关系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2024年关于乡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范文(4篇)
关于乡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范文(4篇)关于乡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关于乡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范文篇1漫长的寒假如期而至,老师留了一个奇怪的作业——做一份调查报告。
想了几天,我决定去调查现在非常普遍的留守儿童。
什么是留守儿童呢?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
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
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我来到了农村的大舅家。
当我问起大舅村里有没有留守儿童时,大舅眼中流出一些茫然,我只好又说:“就是父母去大城市打工,被留在了这里的孩子”大舅马上说:“这种孩子呀,我们这儿多得是!”说完,他便带着我来到了东边的一户人家。
进了大门,我便有些震惊了——这是一个孩子住的地方吗?摇摇欲坠的瓦房,土垒的灶台,充满潮湿气息的床,几个盛饭的铁缸和一把脱了水的干巴巴的菜便组成了这个家。
远远望去,这幢房子好像在风口浪尖里。
房子的主人是一个七八岁的儿童,他父母为了“改善生活,走出农村”,去一个花天酒地的城市里打工。
为什么两个人出去打工还挣不出这个孩子所需要的东西?舅舅说,他的父母每晚都在麻将桌前纸醉金迷。
我不禁有些气愤,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孩子都应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应该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对父母却狠心的丢下了这个孩子。
那么,孩子又怎么想呢?那个男孩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请父母回来,哪怕是父母让他去种地、去搬砖,只要天天能够见到亲人的音容笑貌就行。
听了这话,我和舅舅不禁一阵揪心。
我给孩子的父母打了电话,打了半天才打通母亲的。
他的母亲一听是个小孩,马上对我破口大骂:“你个,我给孩子挣钱犯了什么错?你以为我在外面挣钱容易?你们这些根本不了解我们这种人!……”我挂了电话。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5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1全国妇联于xx年5月发布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根据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
与xx 全国1%抽样调查的估计数据相比,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在过去五年增加了约242万人。
xx年5月,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 ldquo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调查在六大劳务输出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包括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和贵州省。
共调查农村留守儿童4533名(61.7%),非留守儿童2731名(37.2%),教师和校长687名一.概况这项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形成了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
92.1%的留守儿童以身为中国人为荣,91.9%的留守儿童对自己在中国的生活感到满意。
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有希望,77.7%的留守儿童希望未来生活在城市;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良好,89.4%的留守儿童与父亲关系良好。
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增长中的九大突出问题1.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突出过去一年,49.2%的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出7.9个百分点。
留守儿童遭受割伤、烧伤、猫狗咬伤、跌倒、蛇咬、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缺乏学习兴趣20.4%的留守儿童自测成绩较低,82.1%的留守儿童自测成绩较低。
留守儿童的不良学习行为较多:未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3.2个百分点。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优秀4篇)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优秀4篇)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篇一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
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
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
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
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1、学习上缺人辅导。
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生活上缺人照应。
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
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3、亲情上缺少温暖。
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
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骨肉分离,与子女缺乏交流和沟通,亲情失落。
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学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
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多年,从未回家,也无电无信,无从谈上亲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帮助。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生活、卫生习惯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5月)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1、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
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126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
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
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
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全国妇联课题组
( 5月)
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她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她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
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126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
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经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
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
21.88%。
与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
胀
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
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
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
与相比,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89万和226万,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
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32%,规模达813万,比减少了199万,降幅为
19.68%。
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
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差异明显
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08%,女孩占45.92%,性别比为117.77。
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比较,总体性别比差别不大(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分别为117.25和116.39),但分年龄段性别比结果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