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文言文阅读题

合集下载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习题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习题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画蛇添足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⑥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刘向《战国策》(注释)①祠(cí):祭祀。

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③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④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

引:拿,举。

⑤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

⑥安能:怎么能;哪能。

[1]给下面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引酒而饮之。

(_____)A.拉,伸 B.退却 C.持,拿(2)蛇固无足。

(______)A.本,原来 B.结实,牢靠 C.坚定,不变动(3)终亡其酒。

(______)A.逃 B.失去 C.死[2]下面句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数人饮之不足B.一人饮之有余C.引酒且饮之D.一人之蛇成[3]下面关于故事“画蛇添足”的寓意概括不正确的是()A.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C.凡做事,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头脑云完成,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D.自作聪明,总会把事情做好。

2. 阅读理解。

滥竽充数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③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④之,廪食以数百人⑤。

宣王死,湣王⑥立,好一一听之。

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注释)①齐宣王:齐国的国君。

②竽(yú):古代的一种乐器。

⑧南郭处士:南郭先生。

④说:“悦”,喜欢、高兴。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语文版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语文版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语文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文阅读。

程门立雪杨时见①程颐于洛,时盖②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③,时与游酢侍立④不去。

颐既⑤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见:拜见。

②盖:大约。

③瞑坐:打瞌睡。

④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

⑤既:已经。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颐偶瞑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与游酢侍立不去”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杨时与游酢在欣赏程家的雪景。

B.杨时与游酢想拜见程颐,又担心打扰程颐休息。

C.杨时与游酢没有经过程颐允许,不敢擅自离开。

[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与理解。

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尝:曾经。

②瞳子:瞳仁。

[1]联系句子,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尝月下戏(____) A.戏弄 B.演戏 C.玩耍,游戏(2)不然(____) A.不错 B.不对 C.不像[2]面对别人的提问,徐孺子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你用现代的话写一写。

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明亮呢?”徐孺子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杨氏子一样,徐孺子也显示出了超人的智慧,那么他的回答智慧在哪里呢?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五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

五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

五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课内阅读(13分)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他们以为这一下晏子可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让大夫取笑了。

”①这是齐王第三次侮辱晏子,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不多于10个字)②在这场外交斗争中,晏子的表现很出色。

他把“淮南”比作了______________,把“淮北”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橘”比作______________,把“枳”比作________________。

言下之意是说________________。

③晏子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官”。

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不少于2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略2.《滥竽充数》是一篇,讲了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的道理。

我们学过的成语故事还有、。

【答案】寓言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的队伍里充数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刻舟求剑狐假虎威【解析】略3.根据课文《杨氏之子》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3%)梁国杨氏子(),甚()。

孔君平(),父不在,()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课外)附解析学生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课外)附解析学生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课外)附解析学生版一、语段阅读(共7题;共21分)阅读回答问题景阳冈(节选)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

”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

”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

”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

”武松道:“怎地唤作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

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便不再问。

”武松笑道:“原来恁地。

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

初入口时,醇酿好吃,少刻时便倒。

”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1.(1分)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筛酒:②主人家:2.(1分)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这句话是对武松的和的描写,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

②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这一句子生动地写出了武松的性格特点,他身体好,酒量大,为下文的情节做好了铺垫。

3.(5分)酒家在门前挑着写了“三碗不过冈”的旗子的目的是什么?阅读回答问题浙江潮汛,人多从八月昼观,鲜①有知夜观者。

余昔焚修②寺中,燃点塔灯,夜午月色横空,江波静寂,悠悠逝水,吞吐蟾光③,自是一段奇景。

顷焉④,风色陡寒,海门⑤潮起,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曲折,势若山岳声腾,使人毛骨欲竖。

古云:“十万军声半夜潮” 。

信哉!注释:①鲜xiǎn:少。

②焚修:焚香修行。

③蟾光:月光。

④顷焉:不一会儿。

⑤海门:二山相对,扼钱塘江入海口,称之为“海门”。

4.(2分)短文选自明代文学家高濂的《四时幽赏录》,文中作者身处的地点是() A.舟中B.寺中C.山中D.军中5.(2分)你认为以下哪个小标题最贴合短文内容?()A.月夜盼潮B.月夜听潮C.月夜观潮D.月夜叹潮6.(2分)联系选文内容猜测,结尾句“信哉!”理解正确的一项()A.确实如此啊!B.真是诚信啊!C.赶紧写信啊!D.不能听信啊!7.(1分)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潮来了”的句子;这句采用了描写,让人感觉二、文言文阅读(共53题;共244分)课外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魏王欲攻邯郸。

季梁①闻之,中道②而反③,衣焦④不申⑤,头尘不去⑥,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⑦,方⑧北面而持其驾⑨,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释)①季梁:魏国人。

②中道:半路。

③反::假字,同“返”,返回。

④焦:皱褶。

⑤申:通假字,同“伸”,拉直。

⑥去:弹下(身上的尘土)。

⑦大行(háng):即今太行山,在今河北,山西交界处。

⑧方:正在,时间副词。

⑨驾:车。

[1]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曰:“吾用多。

”__________________(2)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人知道走错了方向,仍坚持往北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阐述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故事,完成练习。

魏文侯与虞人(虞人:管理山泽打猎的小官)期(约定时间)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阅读。

齐宣王使人①吹竽,必②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④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⑤以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⑦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①使人:叫人。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人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那个卖盾与矛的人说的自相矛盾的话是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D.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3]对于那个人不能回答的表情,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好之后再夸大其词。

B.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C.做生意不能同时卖两种东西。

D.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

2. 阅读短文。

不能与不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挟太山以超北海超:越过,跳过。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尊敬,敬重。

C.为不用明焉明:明亮。

D.天下可运于掌运:转动。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B.为长者折枝/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C.而功不至于百姓者/舍瑟而作D.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或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孟子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剖析了不能”和“不为”的区别。

五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五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五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①,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②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④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①方来:将要来;②诣:到……去;③曷:同“何”,什么④得无:莫非习题:1.解释文段中加粗的词语。

习辞:____________ 何以:____________ 何坐:____________ 避席: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缚者曷为者也 B.傧者更道从大门入C.路转溪头忽见 D.寡人反取病焉3.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划线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撒盐空中差可拟()(3)俄而雪骤()(4)与儿女讲论文义()2.翻译下面的句子。

五年级语文必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必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必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01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02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0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04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题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题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文阅读。

人生小幼①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②,长成已③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④,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然人有坎壈⑤,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注释)①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题目为编者自拟。

②专利:专注集中。

③已:同“以”。

表示时间、方位等界限。

④《灵光殿赋》:即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创作的一篇赋。

⑤坎壈:困顿,不得志。

[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合适的解释。

(1)固须早教,勿失机也(____)A.坚固的 B.一定C.坚决地 D.同“故”,因此(2)十年一理,犹不遗忘(____)A.温习,复习 B.道理,义理C.治理,管理 D.理睬,理会[2]说说下列解释对应文中的哪个句子。

但是,人难免会有困顿的时候,即使在青少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也应该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以自暴自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七岁时学习和二十岁以后学习,会有什么不同?请用原文作答。

作者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说明什么?(1)七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十岁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对作者观点概括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A.要在年轻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B.少年时是学习的最佳时机。

C.如果年少时学习被耽误了,到年老时也无法补救了。

D.学习的正确态度是:年少勿失良机,年老不可放弃。

2.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文言文阅读题五年级

文言文阅读题五年级

文言文阅读题五年级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 甚聪惠(惠:同“慧”,智慧)- 孔君平诣其父(诣:拜访)- 乃呼儿出(乃:就,于是)-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没有听说过)解析:在文言文中,一些字词有其特定的含义。

“惠”在这里是通假字,通“慧”,表示智慧;“诣”常见的意思就是拜访;“乃”在句中起承接作用,可译为“就、于是”;“未闻”是没有听说过的意思。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翻译: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杨氏子出来。

解析:“诣”翻译为“拜访”,“乃”翻译为“于是”,按照文言文翻译的原则,逐字逐句进行翻译。

3. 孔君平为什么说“此是君家果”?因为孩子姓杨,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看到杨梅,就故意逗孩子说杨梅是他家的果子。

解析:这是一种幽默的调侃,利用姓氏与事物名称的巧合来打趣。

4. 杨氏之子是如何回答的?他的回答妙在哪里?杨氏之子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他的回答妙在:一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既表现出礼貌,又没有生硬地直接反驳;二是他也仿照孔君平的思路,以姓氏与事物名称的联系来回应,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

解析:从礼貌和回应的巧妙性两方面进行分析,杨氏之子的回答既委婉又机智。

5. 你从杨氏之子身上学到了什么?从杨氏之子身上学到了要思维敏捷,在面对他人的调侃时能够巧妙应对,同时也要有礼貌。

解析:这是从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得出的启示,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和礼貌是值得学习的品质。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 解释下列词语。

五年级期末类型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一5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期末类型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一5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期末专项总复习一一文言文阅读一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日:“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日:“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岫嗔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蛾生人、虎狼生肉者也!”【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

③繁:毓。

④非相为而生:不一定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⑤蛾:一种吸血的小虫。

⑥噌:叮咬。

【文化常识】食客。

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一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

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

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1.解释。

①和②亦③并④类2.翻译。

①天之于民厚矣②不如君言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o李氏之鸠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

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

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

鸠觉其意,告主人日:“我居此久,不忍去。

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①之日:“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至贾家,则舍之去。

鸠竟不食,哀号告归。

贾人怜其志,且恐鸿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

鸠乃食。

【注】①绐:哄骗。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一定是()A.能为人言为:说B.晋人贾于吴者贾:做买卖C.公必欲市我他所市:卖D.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楹:“门框的上边和左右两边2.下列各句中加线句的“以”与文中画线句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一定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必以分人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3.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一定是A.李氏有一只鸠鸟非常聪明,每当它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情况,就一定报告它的主人。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墨鱼①自蔽②海有虫,拳然③而生者,谓之墨鱼。

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捕者往往迹④墨而渔之。

噫!彼所自蔽者,乃所以⑤自祸⑥也欤?人有恃⑦智,亦足以鉴。

注释:①墨鱼:乌贼。

②蔽:隐蔽。

③拳然:屈曲成一团的样子。

④迹:循着踪迹,即跟踪。

⑤所以:……的原因。

⑥自祸:给自己带来祸患。

⑦恃:凭借,依仗。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故捕者往往迹墨而渔之。

(_________)(_________)(2)亦足以鉴。

(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则以墨蔽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说“彼所自蔽者,乃所以自祸也欤”?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B.只有掌握本领,才能保护自己C.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2. 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作者是_______朝的著名爱国诗人__________,他的字_________号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1]对第一句中“通”与“善”的解释正确的是()A.整个善良B.通过善于C.整个善于D.整个熟悉[2]弈秋教两个人下棋,这两个人的表现是()A.两个人都很专心B.两个人都不专心C.一个人很专心,另一个人不专心[3]画线句子采用的主要写法是()A.比喻B.对比C.联想D.照应[4]“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读出____的语气。

“非然也”应读出____的语气。

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5]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的是()A.做任何事都可以一心二用。

B.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C.做事时要想着天上的鸿鹄。

2.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补充文章省略的内容,并完成练习。

①(________)为(________)设果。

②孔指(________)以示儿曰。

我发现,理解文言文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写故事的经过,并联系上文,补充故事的结果。

这个故事是围绕“________”展开的。

[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多选)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他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姓“孔”想到了孔雀B.他没有直接生硬地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C.他的回答让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只有对方承认孔雀是自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站得住脚D.杨氏之子的语言风趣幽默,不伤和气3. 课内阅读。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1.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战国策》注释:1.假:借。

2.长百兽:做百兽的首领。

长,担任首领。

3.走:跑,逃跑。

4.然:对的。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2)天帝使我长百兽()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 .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C.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D.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2.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注释:1.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2.柜:盒子。

3.桂椒:肉桂及山椒,这里指高级香料。

4.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5.辑:通“缉”。

6.椟:盒子。

7. 鬻:卖。

阅读训练:1.《韩非子》是时期的(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2)此可谓善卖椟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3.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注释:1.履:鞋。

2.度(duo)用尺子量。

3.置:放置,搁在。

4.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小古文阅读。

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②也。

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

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⑤诟:责骂。

⑥胡:为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好:__________使:__________执: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喜欢派拿着2.(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3.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4.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

因为他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他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③乎!(《吕氏春秋·察今》)注①遽:急忙,立刻。

②契:用刀刻(记号)。

③惑:愚蠢,糊涂。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涉.江者________(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3)求剑若此.________6.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A.看风使舵B.见机行事C.随机应变D.墨守成规7.楚人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做事要切合实际情况。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欧阳修苦读欧阳修四岁那年,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词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及:等到[2]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通古人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惟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乐园。

《论语》四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①,不亦君子②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③,思而不学则殆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⑤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①愠:恼怒。

②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罔:迷惑。

④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⑤善:好的,优点。

1.《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言行的书。

2.写出第一则中的一个通假字。

_______同_______3.第三则讲述的是什么与什么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节选)大抵①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②,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④”。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注释)①大抵:大概。

②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指没有读熟文章,就一句一句在心里硬记。

③云:说。

④见:同“现”。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几案(______)不可倒一字(______)牵强暗记(______)[2]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读书要先______,在此基础上进行______,这样才能有所得。

[4]读书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用“______”画出来。

[6]多读的好处有哪些?请你根据短文归纳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短篇阅读。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根据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根据课文《杨氏之子》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甚()。

孔君平(),父不在,()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1)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回答: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是从____________看出来的;他反应很敏捷,是从____________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而有礼貌,是从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2)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容止》[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毕,令间谍问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魏王雅望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魏武闻之,追杀此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2.在文中“”里加上标点。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以示儿曰。

[2]这句话朗读时正确的读法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不在于()A.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有礼貌。

B.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C.他的回答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孔君平要承认孔雀是自己家的鸟,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4]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用准确的成语来形容他。

(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5]想一想,孔君平听到杨氏子的回答以后,会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1.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钟子期的诗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诗句的意思。

(1)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文言文阅读题
一、课内阅读。

朝三暮四
狙公赋芧,曰:“朝三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注释:
狙公:饲养猴子的人。

赋:给。

芧:橡实,橡子。

然则:古汉语虚词,“然”表示如此,“然则”是“如此,就”的意思。

悦:高兴。

问题:
1、用“|”画出停顿节奏。

2、“悦”的意思是什么?说说众狙皆悦的原因?
3、翻译课文。

4、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4个)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改为反问句)
2、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改为双重否定句)
3、缝纫姑娘在另一家时装店的挑拨下跑光了,我的时装展要
推迟了。

(改为双重否定句)
4、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

”(改为转述句)
5、母亲对我说:“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改为转述
句)
6、王老师对小红说:“别泄气,我来辅导你复习功课。

”(改
为转述句)
7、小英对妈妈说:“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的。

”(改为转
述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