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脱毒技术
常见植物的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
![常见植物的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62762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7.png)
甘蔗脱毒
甘蔗脱毒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去除甘蔗植株体内病毒 的过程,使其恢复健康生长。常用的脱毒方法包括热处理、 化学处理和微茎尖培养等。
快速繁殖
脱毒后的甘蔗植株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幼嫩的茎尖或根尖培养出大量 的无病毒植株。
案例效果
通过甘蔗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可以快速获得大量无病毒 的甘蔗种苗,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常见植物的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
目录
• 植物脱毒技术 •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 植物脱毒与快速繁殖的应用 • 植物脱毒与快速繁殖的前景与挑战 • 案例分析
01 植物脱毒技术
热处理脱毒
总结词
通过加热植物组织,使病毒粒子失活或抑制其复制,从而达到脱毒目的。
详细描述
热处理脱毒通常是将植物组织暴露在高温下,如热水或热蒸汽,使病毒粒子失 去活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植物,尤其是难以通过其他方法脱毒的植物。
在园艺上的应用
花卉产业的发展
01
通过植物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繁殖各类花卉苗
木,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
园林绿化的优化
02
无病毒种苗生长健壮,抗性强,能够改善城市绿化效果,提高
园林景观品质。
切花和盆栽植物的生产
03
利用植物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可以大量生产优质切花和盆栽
植物,丰富人们的家居生活。
马铃薯脱毒与快速繁殖案例
01 02
马铃薯脱毒
马铃薯脱毒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去除马铃薯植株体内病毒的过程, 使其恢复健康生长。常用的脱毒方法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和微茎尖培 养等。
快速繁殖
脱毒后的马铃薯植株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在人工控制 的条件下,利用幼嫩的茎尖或根尖培养出大量的无病毒植株。
植物脱毒的名词解释
![植物脱毒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c2072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b.png)
植物脱毒的名词解释植物脱毒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来清除或减轻植物体内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或毒素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它们吸收到有害的化学物质,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和空气污染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的积累可能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其死亡。
因此,植物脱毒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植物健康的措施。
植物脱毒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方法是植物利用自身的代谢活性来降解、转化或排除有害物质。
植物细胞内具有一系列的代谢酶,这些酶可以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形式。
例如,一些植物能够利用酚氧化酶将有害的酚类物质氧化为酚醛,从而减轻其毒性。
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营养代谢途径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更容易排除的形式,例如,通过甲基化作用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脂肪酸甲酯。
第二种方法是植物利用菌根共生的方式来脱毒。
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菌根真菌能够通过其特殊的吸附能力,吸附植物体内的有害物质,从而帮助植物减轻有害物质的负担。
此外,一些菌根真菌还能够分泌特定的酶类,帮助植物降解有害物质,促进其脱毒过程。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植物的解毒基因来提高植物的抗毒性。
研究发现,植物中存在许多解毒基因,这些基因能够编码各种解毒酶和蛋白,帮助植物抵御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研人员可以将这些解毒基因导入到目标植物中,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毒性。
这种方法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提高其抵抗害虫的能力。
第四种方法是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来脱毒。
生物修复是指通过利用生物体的生物化学反应能力来清除或降解有害物质。
在植物脱毒中,一些细菌和真菌具有降解有害物质的能力,可以与植物共同生长,并通过它们的代谢活性来清除植物体内的有害物质。
这种生物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领域,例如利用植物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总体来说,植物脱毒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过程,旨在保护植物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植物脱毒技术》课件
![《植物脱毒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88d5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e.png)
在玉米种植中,脱毒技术可以去除病 毒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和品 质。
脱毒技术在森林植物上的应用
树木
在森林植物中,脱毒技术可以消除病毒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提高树木的生长速 度和木材质量。
竹子
在竹子种植中,脱毒技术可以去除病毒对竹子生长的影响,提高竹材的产量和 品质。
04 植物脱毒技术的优缺点及展望
谢谢聆听
注意事项
嫁接过程中需保证嫁接部位的愈合良 好,并注意砧木的选择和处理。
03 植物脱毒技术的应用
脱毒技术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
花卉
通过脱毒技术,可以去除花卉中的病 毒,提高花卉的品质和产量。
蔬菜
在蔬菜种植中,脱毒技术可以消除病 毒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和品 质。
脱毒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小麦
通过脱毒技术,可以消除小麦中的病 毒,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植物脱毒技术的优点
提高植物抗性
脱毒后的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更强,生长 更健康。
改善品质
提高产量
脱毒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都有所增加, 从而提高产量。
脱毒植物的品质得到改善,如更甜、更香的 果实。
02
01
延长存储时间
脱毒植物的寿命延长,更耐存储和运输。
04
03
植物脱毒技术的缺点
技术要求高
植物脱毒技术需要专业 的技术和设备,操作复 杂。
成本高
植物脱毒技术的成本较 高,包括技术、设备、 人员等费用。
可能产生变异
在脱毒过程中,植物可 能会出现基因变异,需 要进一步筛选和鉴定。
可能影响生态平衡
大规模种植脱毒植物可 能对当地生态平衡产生 影响。
植物脱毒技术的展望
A
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脱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b0ec348b307e87101f69638.png)
第一节 脱毒方法
一、茎尖培养脱毒 (一)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1、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的病毒,其感染深度越 低,生长点(约0.1~1.0mm区域)则几乎不含 或含病毒很少。离尖端越远病毒浓度越高。
无病毒苗的保存 隔离保存:种植于防虫网室 长期保存:
低温保存:茎尖或小植株培养基。19℃低温低光照,6-12月更换培养基。
冷冻保存:用液氮(-196℃)。
无病毒苗的繁殖 嫁接繁殖 扦插繁殖 压条繁殖 匍匐茎繁殖
本章小结
去除植物病毒的方法:热处理法、微茎尖培 养法、愈伤组织培养法和茎尖微体嫁接法。
2
花药脱毒
1974年日本大泽胜次首次发现,草莓 花药培养可产生无病毒植株。
草莓花药培养脱毒率高于茎尖脱毒 率,一般可达80%以上。
三、理化方法脱毒
1、物理方法: 高温处理,又称温热疗法。35-40℃一些病
毒钝化失活。 低温处理,又称冷疗法。5℃处理4-7个月
2、化学处理 病毒抗血清预处理 RNA合成抑制剂处理 病毒唑处理
2、取茎尖与接种
取芽放在无菌的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 解剖镜下,用刀剥去幼叶,露出生长点。 带1-3个叶原基的茎尖作外植体(约0.30.5mm。使用培养容器以保湿性好的为宜。
1
3、培养 25℃左右;10-16h/d, 1500—50001x,2-3个月长绿点
4、生根诱导 2-3cm高的无根苗——生根培养基, 1-2个月生根
法之一。
四、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双链RNA法(dsRNA) 互补DNA(cDNA)检测法
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脱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207b2caa1c7aa00b52acb7b.png)
主要影响因素:茎尖大小,一般要求茎尖长度小于1mm。 1mm。 主要影响因素:茎尖大小,一般要求茎尖长度小于1mm
茎尖越小, 技术上通常切取茎尖越小 脱毒效果越好, 技术上通常切取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但是茎尖培养 的成活率变低。但对于木本植物来说, 的成活率变低。但对于木本植物来说,由于其分生组织在 离体条件下很难控制其生长发育或者其形成的苗不易生根。 离体条件下很难控制其生长发育或者其形成的苗不易生根。 所以在脱毒时可以采用微嫁接的方法,即,将分生组织嫁 所以在脱毒时可以采用微嫁接的方法, 接到试管中繁殖的砧木上,得到完整植株。 接到试管中繁殖的砧木上,得到完整植株。
1 2 3
指示植物法 免疫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A)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免疫电镜法( 免疫电镜法(ISEM) )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核酸斑点杂交技术(NA ) 核酸斑点杂交技术(NASH)
此外,还有PCR微量板杂交法, 此外,还有PCR微量板杂交法,蛋白质电泳 PCR微量板杂交法 法等也可以用来检测植物病毒。 法等也可以用来检测植物病毒。
3
抗病毒药剂脱毒
选用三氮唑核苷(C8H12N4O5)、盐酸吗啉双胍 选用三氮唑核苷(C Cl)、土霉素(C )3种药剂进行试验 种药剂进行试验。 (C5H14N5Cl)、土霉素(C22O9H31N2)3种药剂进行试验。取刚分 化长5 10mm的不定芽供试 的不定芽供试。 化长5-10mm的不定芽供试。培养基配 方:MS+BA2.0mg/L+IBA0.1mg/L +GA30.2mg/L,将抗病毒药剂按试验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设 将抗病毒药剂按试验设计( 将抗病毒药剂按试验设计 分别设A代表三氮唑核苷 B代表盐酸吗啉双胍,C 三氮唑核苷, 代表盐酸吗啉双胍,C代表 计)分别设A代表三氮唑核苷, B代表盐酸吗啉双胍,C代表 土霉素,加入培养基中,每种处理组合20 其它同一般MS 土霉素,加入培养基中,每种处理组合20 瓶,其它同一般MS 培养基的配置.选取合适的优系短枝富士进行第1次转接, 培养基的配置.选取合适的优系短枝富士进行第1次转接, 次转接后45d.在无菌条件下取样, 重量不低于0.5g, 45d.在无菌条件下取样 0.5g,进 第1次转接后45d.在无菌条件下取样, 重量不低于0.5g,进 ELISA检测 培养期间,注意观察嫩梢生长情况,及时记载. 检测. 行ELISA检测.培养期间,注意观察嫩梢生长情况,及时记载.
第五章植物脱毒快繁技术
![第五章植物脱毒快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cbd9779960590c69fc37651.png)
2、培养基
一般以White、MS为基本培养基,提高钾盐 和铵盐含量有利于茎尖生长。MS培养某些植物茎 尖时,有些离子浓度过高应稀释。
在双子叶植物中,激素可能在第2对叶原基中 合成,所以茎尖的圆锥组织生长激素不能自给,必 须加入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浓度要合适。在生长 素中应避免用易促进愈伤组织化的2,4-D,宜用 NAA或IBA;细胞分裂素用KT或BA;GA3对某些 植物茎尖培养有用。
五、快速繁殖
茎尖培养得到的脱毒苗不多,用于生产需扩大繁殖。
扩繁方法: 1)组培快繁 2)无毒苗栽到土壤中进行扩繁。如甘薯、草 莓等利用蔓,马铃薯、姜、蒜等利用地下部分繁 殖。为了预防病毒再感染,扩繁应在培育温室或 防虫罩内,因为昆虫传播病毒。
3)两种方法相结合,试管内扩繁,移栽后再 扩繁。
注意: 1、培养变异的产生,应及时去除 2、脱毒苗并非永远是无毒苗,由于昆虫等的传播,
• ④愈伤组织增殖 可以说,所有的植物通 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均可以诱导形成愈伤组 织,愈伤组织再进一步分化即可获得小植株。
• 愈伤组织增殖的特点是成功率高,繁殖系 数大,但遗传稳定性较差。
• 3.生根培养
• 4.生产用苗的培植
(二)离体繁殖的使用范围
离体繁殖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某些难以繁殖或繁殖系数很低的植物 • 某些需要加速繁殖的特殊基因型如名贵花卉、
3、茎尖的培养方法
材料选择、消毒 微茎尖的剥取 接种
3、茎尖的培养方法
需要一台解剖镜(8-40倍)。 剥离茎尖要迅速并尽快接种,或在一个衬有 无菌湿滤纸的培养皿内进行操作,以防茎尖变干。 茎尖分生组织由于有彼此重叠的叶原基的严 密保护,只要仔细解剖,(无须表面消毒)就可得 到无菌的外植体。有时消毒处理会增加培养物的 污染率。
第三章植物脱毒技术
![第三章植物脱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64a3089d4d8d15abe234e57.png)
二、植物脱毒的意义
“脱毒苗”或“无病毒苗”,是指不含有该种植物的主要 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 反应的苗木。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生产无病毒种苗可以同时除去真菌、 细菌和线虫的寄生,因此产量大幅度增加,最高可增产300%, 平均增产也在30%以上。
二、热处理脱毒
1. 原理 利用病毒耐热性差的特点,将植物组织置
于高于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组织内部的病毒受热
以后部分或全部钝化,但寄主植物的组织很少或
不会受到伤害。
2.热处理的方法
• (1)温汤浸渍处理 适用于休眠器官、剪下的接穗或种植
材料的脱毒处理。方法是将材料放在50~55℃的温水中浸 渍数分钟至数小时。此方法简便易行,但易造成材料受伤。 • (2)热空气处理 适用于生长期植物材料的脱毒处理。设
备可采用有照明、通风、调温、给水动能的培养箱。方法 是将待处理植株先进行盆栽,成活后移入35~40℃的培养 箱中处理几十分钟至几个月。
3.热处理脱毒的优点与局限性
(1)优点:对设备要求不高,技术简单,短时间可除去病毒。 (2)局限性:
●热处理不能脱除所有病毒,此法只对那些球形病毒和线形
病毒有效。而对杆状病毒不起作用。 ●同时同样的处理效果也不一样(具有不确定性)。 ●对植株有伤害,只有部分植株成活。 ●对寄主植物进行较长时间的高温处理有可能钝化植物组织 中的阻抗因子,使寄主植物中抗病毒因子难于活化,从而 增加无效植株的发生率。
(3)双链RNA(dsRNA)电泳技术
组织培养第九章植物脱毒技术
![组织培养第九章植物脱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1b9aab17cd184254a35356b.png)
•显微镜下 获取茎尖
PPT文档演模板
•接种
•盖好瓶塞
组织培养第九章植物脱毒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
组织培养第九章植物脱毒技术
3.培养
25+2℃ ,1500-5000LX,10-16h 一般光照培养比暗培养效果好。其间应更换新 鲜培养基。提高培养基中BA的浓度可形成大量从 生芽。 4.生根诱导 诱导生根的方法是将2-3cm高的无根苗转入生 根培养基继续培养1-2个月可生根。
PPT文档演模板
组织培养第九章植物脱毒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组织培养第九章植物脱毒技术
四、分子生物学鉴定 1、双链RNA法
通过提取纯纯化待测植物RNA,并对其进行电 泳分析,可确定dsRNA存在,从而判断待检植物是 否带病毒。 2、互补DNA(c DNA)检测法
也叫DNA分子杂交法
PPT文档演模板
叶片上产生黄斑、沿叶脉条斑
叶和茎干锈斑、坏死斑 叶片出现褪绿斑点、线纹斑及环斑、 局部坏死、畸形;叶脉间出现星状 透明斑
PPT文档演模板
组织培养第九章植物脱毒技术
葡萄卷叶病毒 葡萄茎沟病毒 葡萄栓皮病毒 葡萄金黄病毒
欧亚种葡萄 Kober 5BB LN33 Baco 22A
葡萄脉坏死病 110R
葡萄脉斑驳病 河岸葡萄
苹果 柑橘 葡萄 草莓
桃 梨
感染病 毒种类
36 23 26 24 23 11
PPT文档演模板
组织培养第九章植物脱毒技术
• 所谓脱毒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除去植 物体内病毒的技术。 • 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 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 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PPT文档演模板
植物组织培养项目六 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项目六 植物脱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b9f1552e3f5727a5e962ac.png)
2)在旺盛分裂的分生细胞中,代谢活性高,竞争抑制
了病毒的复制;
3)在植物体内,可能存在着病毒钝化系统,它在分生 组织中比其他任何区域具有更高的活性。 4)在茎尖存在高水平内源生长素,也可能抑制病毒的 增殖 。
二、植物脱毒的方法
1. 茎尖培养脱毒
通过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1)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茎尖、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病毒 浓度低,甚至不带病毒。(茎尖、根尖无维管束系统,病毒 无法运动)
获得的再生植株无病毒。
珠心胚培养对柑橘鳞皮病、速衰病、裂皮病、
脉突病等十分有效。
柑橘珠心胚培养:取花后约7 周的幼果胚囊, 接种在25±2 ℃黑暗条件下培养 1个月,再转光 培养(1000 lx,12 h/d)。
3-4 周发生球形胚和愈伤组织,9-10 周分化子
叶,苗高 3 cm左右移植到营养钵蛭石基质中培
全世界植物病毒近788种,病毒对寄主植物造成
毁灭性危害,导致大幅度减产。
2.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
1)变色
2)坏死 3)畸形 4)萎蔫
3. 植物病毒的侵染特性
1)有性生殖退化、仅用无性繁殖方法繁殖的植物,
极易受病毒病的侵染。
2)大多植物病毒不经种子传播(专化性强的病毒除 外)。 3)病毒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繁殖速度较慢。
4)生根诱导:
将 2-3 cm 的无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 1/2MS+IBA 0.10.2 mg/L)继续培养1-2 个月就可形成根。 极难生根的(桃、苹果等)通过微体嫁接法获得完整 植株。 二次茎尖培养,脱毒率达100%
培养基与培养方式
1)MS培养基适于多种植物茎尖培养,White、Morel培
葵、紫罗兰等;块根、块茎、鳞茎为繁殖器官的作物
植物脱毒组培的方法和原理
![植物脱毒组培的方法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4ce15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1.png)
植物脱毒组培的方法和原理
植物脱毒组培是一种通过细胞或组织培养技术去除植物组织中的病毒或其他病原体的方法。
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母本植株:选择健康没有病毒污染的植物作为母本植株。
2. 提取母本组织:从母本植株中提取出组织,如叶片、茎段、种子等。
3. 建立细胞或组织培养:将提取的组织转移到营养培养基上,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和激素,促使组织细胞分裂和生长。
4. 建立病毒感染模型:将营养培养基中加入病毒悬浮液或病毒感染的植物部分,使细胞或组织感染上病毒。
5. 选择抗病株系:在病毒感染的条件下,筛选出能够抵抗病毒感染的细胞或组织,这些细胞或组织可以表现出无病毒或低病毒含量的状态。
6. 培养和繁殖抗病株系:将筛选出的抗病细胞或组织进行继代培养,使其继续增殖和繁殖。
植物脱毒组培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或组织培养条件的控制:适宜的培养基成分和激素浓度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同时也能够改变细胞的物质代谢和
抵抗能力,有利于抗病性的培养。
2. 细胞再分化的能力:在培养条件下,植物组织细胞有再分化为器官样组织的能力,可以通过再分化获得无病毒细胞或组织。
3. 病毒感染的选择性:某些植物病毒在体内能够引起明显的病症,但在体外无法复制,通过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去除病毒复制的环境,可以选择出无病毒的细胞或组织。
4. 细胞或组织的抗病机制:植物组织细胞通过产生抗病蛋白、抗氧化物质等手段,形成对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通过培养和筛选可以选择出具有这种抗病机制的细胞或组织。
植物脱毒组培方法的应用可以用于繁殖无病毒植株、培育新品种、保存稀有植物等。
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脱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b1b6e1e376baf1ffc4fadfb.png)
第二节 脱毒苗鉴定
一、直接检测法 二、指示植物法 三、抗血清鉴定法 四、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五、电镜检测法
植物脱毒技术
一、直接检测法
直接观察植株生长状态是否异常,茎叶上有无特定 病毒可见症状,从而可判断病毒是否存在。如矮缩病 毒引起寄主植物叶片退绿、坏死、扭曲、植株矮缩, 花叶病毒引起寄主植物叶片脉间失绿等。 简便、直观、准确。
植物脱毒技术
三、抗血清鉴定法
(一)原理 人和动物感病后,血清中会产生抗体。刺激抗体产 生的物质多为蛋白质,称为抗原。抗原与抗体间能发 生高度专一性的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免疫反应)。
植物脱毒技术 三、抗血清鉴定法
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故叫抗血清。植物病毒是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因此, 也是一种抗原,注射到动物体内,会引起相应特异抗体的产生。因此,利用特定病毒 的抗血清.通讨血清学反应即可检测该种病毒。 抗血清鉴定方法专一性强、快速简便。分离纯化病毒(抗原),制备纯净的抗血清 是抗血清鉴定中最关键的环节。植物病毒抗血清的制备方法是:先提取、纯化植物病 毒,将高纯度病毒注射到动物(如家兔、山羊、老鼠)体内,再从动物血液中提取和 纯化抗血清。
植物脱毒技术
三、抗血清鉴定法
3.环形接口法 在毛细管或细长玻管中,抗 原抗体通过扩散结合。病毒抗原位于上部呈层 状,少量抗血清向毛细管渗入,至达到足够的 抗原/抗体比率时,在该区域产生可见沉淀物。 此法简单快速。
植物脱毒技术
三、抗血清鉴定法
4.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
基本原理是用化学处理方法将酶与抗体(或抗原) 结合,制成酶标抗体(原),这些酶标记物仍保持其 免疫活性,能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特异结合形成酶标记 免疫复合物,遇相应底物时,免疫复合物上的酶催化 无色的底物,降解生成有色产物或沉淀物,前者可用 比色法定量测定,后者可肉眼观察或通过光学显微镜 识别。
植物脱毒名词解释
![植物脱毒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cc4ab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1.png)
植物脱毒名词解释植物脱毒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将含有有害物质或病原体的植物,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进行处理,达到减少或消除其毒性或病原性的目的。
植物脱毒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和园艺技术,旨在提高种植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人类的食品安全。
植物脱毒技术主要有物理脱毒、化学脱毒和生物脱毒三种。
物理脱毒是指利用高温、低温、光照、辐射等物理力量来杀灭或消除植物体内的有害物质。
常见的物理脱毒技术包括热处理、低温处理和紫外线辐射。
热处理是通过将植物材料置于高温环境中,使其中的病原体或有害物质失去活性。
低温处理是将植物材料置于低温环境中,利用低温的杀菌效果来消除病原体。
紫外线辐射则是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或破坏植物体内的有害物质。
物理脱毒技术操作简单,但对植物的适应性要求高,且处理后的植物材料易受到二次感染。
化学脱毒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来杀灭或中和植物体内的有害物质。
常见的化学脱毒方法包括消毒剂处理、氧化剂处理和酸碱处理。
消毒剂处理是指使用消毒剂来杀灭植物体内的病原体或有害物质。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氧化剂处理则是通过使用氧化性物质来中和有害物质,如过硫酸氢钾、高锰酸钾等。
酸碱处理是通过调节植物体内的pH值,使有害物质失去活性。
化学脱毒技术可对多种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去除效果,但需要控制好处理过程中的药量和浓度,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生物脱毒是指利用生物体的代谢活性来降解植物体内的有害物质。
常见的生物脱毒技术包括微生物处理、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工程等。
微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来降解植物体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真菌和酵母等。
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于含有特定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通过组织再生和分化来消除植物体内的有害物质。
细胞工程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生物降解能力的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从而实现对有害物质的脱毒作用。
生物脱毒技术具有高效、选择性好等优点,但需要控制好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以保证降解微生物或转基因植物的有效性。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课件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8a7e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e.png)
05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的发展前景与挑 战
技术发展前景
高效快速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能够快速繁殖出大量无病 毒的健康植株,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无病毒的健康植株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降低 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
通过大规模快速繁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农业现代化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能够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
丰富园艺品种
通过该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多具有优良性状和适应性的园艺品种。
在生态恢复上的应用
植被恢复
在荒山、荒地等生态脆弱地区,利用植物脱毒快繁技术可以快速恢 复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治理水土流失
通过大量繁殖抗逆性强的无病毒植物,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保 护生态环境。
美化环境
脱毒植物的美观度高,可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环境,提高生态质量 。
01
降低技术难度
通过研究和改进,降低植物脱 毒快繁技术的难度,便于更多 人掌握和应用。
02
应对病毒变异
加强病毒监测和预警,及时发 现和应对病毒变异,保持脱毒 技术的有效性。
03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植物脱 毒快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 法律保障。
04
提高农民认知度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的认知度和 接受度。
详细描述
微茎尖培养脱毒法是切取植物微茎尖组织进行组织培养,通过连续培养和筛选,获得无病毒植株。这 种方法具有更高的脱毒效率和成功率,适用于各种植物,特别是难以通过茎尖培养脱毒的植物。
03
植物快繁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定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植物的离体组织或 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第五节 植物脱毒技术
![第五节 植物脱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d2546e7172ded630b1cb6ea.png)
液摩擦
汁液和金刚砂
至于 温室中
2-6天 观察
出现枯斑 有病毒 没有出现 不含病毒
1.检测方法
嫁接法: 适用于木本多年生果树和草莓、甘薯等
无性繁殖的草本植物,采用汁液接种法比较 困难,通常采用嫁接接种的方法,以指示植 物作砧木,被检测植物作接穗,可采用劈接、 靠接、芽接等方法嫁接。
2.对指示植物的要求
3.指示植物检测法的优缺点
(1)优点:条件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经济 有效的检测方法,所以大多数植物检测用指 示植物检测法。
(2)缺点:不能测出病毒总的核蛋白浓度,而 只能测出病毒的相对感染力。
(三)抗血清检测法
抗体是动物在外来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 一种免疫球蛋白,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含 有抗体的血清即称为抗血清。
2、用于自然繁殖极易感染病毒的植 物,如马铃薯、甘薯、甘蔗、香蕉、
石竹、百合等。
3、用于有性繁殖变异范围大而自 然条件下又不易无性繁殖的植物,
如非洲菊、紫罗兰等。
谢 谢 !
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75%酒精中浸泡30秒左右,用1% 次氯酸钠或5% ~ 7%的漂白粉溶液消毒10 ~ 20min,最 后用无菌水冲洗材料4 ~ 5次。
(3)、茎尖剥离和接种 将已消毒的芽放在带滤纸的培养皿上 解剖镜下剥去幼叶 切下带1~2个叶原基的生长点(0.2~0.5mm) 切下的茎尖转至培养基上(顶部向上)。
(2)培养条件:在茎尖培养中,光下培养的效果
通常比暗培养效果好。
(3)外植体的生理状态:茎尖最好从活跃生长
的芽上切取,一般地培养顶芽茎尖比培养腋芽茎尖 效果好。
4.茎尖培养脱毒的特点:
❖ ﹙1﹚脱毒效果好 ❖ ﹙2﹚后代遗传性稳定
所以是目前生产无病毒苗最安全、 最重要的一条途径。
植物脱毒方法
![植物脱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75ce9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d.png)
植物脱毒方法
1、茎尖培养脱毒: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并不均匀,越靠近茎端的病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2、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培养,脱分化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
3、珠心胚培养脱毒:病毒一般不通过种子传播,由珠心细胞发育成的胚再生的植株是无毒的,并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遗传特性。
4、茎尖微体嫁接:将实生苗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种植培育,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4—1.0mm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
5、花药培养脱毒。
6、热处理脱毒: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C),即钝化失活。
7、化学处理:抑制或杀死病毒。
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脱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03cd9402d276a200292e40.png)
12
2、茎尖培养脱毒法
茎尖培养脱毒就是采取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 法获取无病毒试管苗。 原理: 植物体内病毒靠维管束系统移动,分生组织中没有 维管束存在,病毒只靠胞间连丝移动,速度很慢, 难以追上生长活跃的分生组织,所以旺盛生长的根 尖、茎尖一般都无病毒或很少有病毒分布。
13
在解剖镜下,用锋利的解剖刀进行迅速准确地茎尖剥 离,再利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再结合 病毒检测,就可以获得无病毒的植株。
16
4.低温疗法
低温疗法是基于超低温保存对细胞的选择性破坏 的原理,结合组织培养和病毒检测技术达到脱毒目的
原理:
含有病毒的顶端细胞的液泡较大,胞液中含有的水 分也较多,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易被形成的冰晶破坏 致死,而增殖速度较快的分生组织含的水分少,胞质浓, 抗冻性强,不宜被冻死。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液氮中 的超低温能杀死含较大液泡的细胞,而保存液泡小的 顶端分生组织细胞。这样超低温处理过的植株再生 后可能是无病毒的。
17
低温疗法的操作过程
植物材料的选 择和预处理
装载
冰冻保护剂脱 水
材料恢复生长 和病毒检测
解冻及卸载
冰冻
18
脱毒方法对比
脱毒方法
热处理脱毒 法 茎尖培养脱 毒法 抗病毒药剂 处理脱毒法
优点
方法简单,效果明显
缺点
1、具有局限性,不能去除所有病毒 2、极易使植物材料受热枯死,造成 损失
脱毒率高,脱毒速度 快
1、用于加速某些难繁殖或繁殖速度很低的植 物,或某些需要加速繁殖的特殊基因型, 如名贵花卉、优良资源、果树芽变分离、 工程植株等。
20
2、用于自然繁殖极易感染病毒的植物,如马 铃薯、甘薯、甘蔗、香蕉、石竹、百合等。
第13章 植物脱毒技术 - 副本
![第13章 植物脱毒技术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c4b8ea08cc17552707220851.png)
2.4 综合脱毒方法
2.4.1茎尖培养结合热疗/冷疗脱毒法
某些病毒,如TMV、PVX和CMV等能侵染正 在生长中的茎尖分生区域,在这种情况下, 需将茎尖培养与热疗法相结合。热处理可在 脱毒之前的母株上或在茎尖培养期间进行。
例子:草莓温性黄边病菌
、马铃薯S病毒和X
病毒、大蒜鳞茎
茎尖培养亦可结合低温处理脱毒(菊花p235)
第13章 植物脱毒技术
引言
主要作物品种的病毒病防治和种质资源的安
全保存是科研和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病毒病防治存在一些困难:?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无毒植株,进一步扩
繁应用于生产,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病毒病 的方法。
1 植物脱毒的意义
应用植物脱毒技术可使品种复壮,明显提高
作物的产量、品质
3.5 电镜鉴定法
(1)超薄切片技术
(2)负染色技术 (3)免疫电镜技术
:免疫学和电镜技
术的结合
4 脱病毒植株的保存
脱毒植株并不具备额外的抗病性,可被重新
感染,一般应种在温室或防虫罩内的灭菌土 壤中。
经检验的无毒植株也可通过离体培养扩繁和
保存。
由茎尖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很少或没有遗传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程序:
①脱毒苗的培育
a.植物材料的选取 b.材料的处理 c.茎尖剥离 d.培养 e.病毒检测 f.无病毒苗的扩繁
②原原种的生产
③原种生产
④一级种薯生产
⑤二级种薯生产
6 通过茎尖培养消除病毒的注意事项
要想得到和繁殖一个品种的脱毒植株,首先
中呈梯度分布。在受侵染的植株中,顶端分 生组织无毒或含毒量极低,较老组织的含毒 量随着与茎尖距离的加大而增加。因此采用 茎尖培养的方法可以消除植物体内的病毒。
植物脱毒的生物方法
![植物脱毒的生物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42a6a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1.png)
植物脱毒的生物方法植物脱毒是指通过各种生物方法,将植物体内的毒素或有害物质清除或减少到安全级别,保障植物健康和生长发育。
植物脱毒的生物方法包括了微生物、植物、水生生物等各种生物体。
本文将介绍这些生物方法的具体措施。
一、微生物法微生物法是利用生长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分解、代谢、转化等途径来减轻或消除农田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从而使植物脱离有害物质的危害。
1、根际微生物法: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能够分解、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污染物,还能够抑制某些有害微生物和促进植物生长。
2、拮抗微生物法:利用好氧微生物生长速度较快、代谢活性强的特点,将其应用到农田中进行有害菌的拮抗,降低有害物质的危害。
3、土壤修复微生物法:应用微生物的代谢、降解、吸附等生物学作用,将农田土壤中毒性物质进行分解、转化,最终使土壤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
二、植物法1、吸附植物法:将有害物质吸附在植物根部,以保证其不能通过根系被吸收入植物体内。
2、分解植物法:应用植物代谢活性强、生物能力强的特点,将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放回土壤中。
3、生长激素调控法:通过植物生长激素的调节,使植物能够逐渐适应有害物质的存在,保持植物健康生长,最后通过人工控制将有害物质的影响降至安全水平。
水生生物法是利用水中各种生物生长发育的特点,通过吸附、转化等途径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影响,从而保证水生植物健康生长。
1、水生植物降解法:利用水生植物的代谢活性降解有害物质。
2、水生微生物吸附法:利用水生微生物的特性进行吸附。
3、生态修复法:建立适宜的水生生态系统,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并通过人工调控水环境、水生生态系统,使水生生物体健康生长,降低水中污染物的危害。
总结植物脱毒的生物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均是通过利用生物的各种生理、代谢特性,来实现减轻或消除有害物质的危害,从而保证植物健康和生长的一种手段。
同时,生物方法也是一种生态的、环保的净化方法,它有利于提高土壤和水资源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片背面沿叶脉出现坏死斑,卷须 和嫩梢坏死
褪绿斑,沿脉斑驳,叶片畸形 新叶上出现叶片扭曲,叶缘残缺呈 破碎状
柑橘碎叶病
腊斯克枳橙、特洛 亚枳橙、卡里佐枳 橙和厚皮来檬
三、抗血清鉴定法 特 • 异性高,测定速度快,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 以完成。植物病毒鉴定中最有用方法之一。 (一)原理 刺激抗体产生蛋白质抗原。抗原与抗体间能 发生高度专一性的血清学反应(免疫反应) (二)方法 1、叶绿体凝集法 2、块茎沉淀法 3、环形接口法 4、酶联免疫法:用梅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微量测 定法。现在灵敏度较高和常使用的方法。
(二)茎尖脱毒方法
1、取样与消毒
可直接选定的植株上取顶芽进行消毒接种。采 顶芽与侧芽消毒接种 。 消毒方法是:剪取顶芽梢段3、5厘米,剥去大 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75%酒精中浸泡30秒
左右,用1%-3次氯酸钠或5%-7%的漂白粉溶液消
毒10-20分,最后用无菌水冲洗材料4-5次。
酒精擦拭手
铃薯Y病毒
马铃薯 马铃薯X病毒 马铃薯G病毒 马铃薯S病毒 斑纹花叶病毒 甘薯 缩叶花叶病毒 羽毛状花叶病毒
1.0~3.0
0.2~0.5 0.2~0.3 0.2以下 1.0~2.0 1.0~2.0 0.3~1.0
鸢尾
菊花
花叶病
各种病毒
0.2~0.5
0.2~1.0 0.2~0.8 0.6 0.3~1.0 0.7~3.0 0.2~1.0
苹果茎沟病毒
苹果花叶病毒 苹果锈果类病毒 葡萄扇叶病毒 葡萄茎痘病毒
弗吉尼亚小苹果
兰蓬王、红玉和 金冠 国光 沙地葡萄圣乔治
葡萄卷叶病毒
欧亚种葡萄
叶片下卷、叶脉间变红
葡萄茎沟病毒
葡萄栓皮病毒 葡萄金黄病毒 葡萄脉坏死病 葡萄脉斑驳病
Kober 5BB
LN33 Baco 22A 110R 河岸葡萄
仅在Kober5BB上会产生茎沟
第二节 脱毒苗鉴定 一、直接检查法 直接观察待侧植株生长状态是否异常,茎叶上有 无特定病毒引起的可见症状,从而可判断病毒是否 存在。 二、指示植物法 将一些对病毒反映敏感,症状特征显著的植物 作为指示植物,用以检验待测植物体内特定病毒的 存在。即指示植物法。 特点:条件简单,操作方便,经济而有效,只 能测出病毒的相对感染力。
3、分别说明植物指示植物法和抗血清鉴定法
原理
4、写出我国的脱毒苗繁育生产体系
5、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脱毒马铃薯生产状况
感染病 毒种类 19
11 4 5 3 10
植物种 类 矮牵牛
百合 马铃薯 大蒜 豌豆 樱桃
感染病 毒种类 5
6 17 24 15 44
植物种 类 苹果
柑橘 葡萄 草莓 桃 梨
感染病 毒种类 36
23 26 24 23 11
所谓脱毒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除去植物 体内病毒的技术。 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 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存 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四)影响茎尖脱毒效果的因素(茎尖脱毒技术
的关键)
植物种类、病毒种类、剥离茎尖的大小(0.30.5mm带1-3个叶原基)、培养基营养
用于脱毒的适宜茎尖大小
植物 病毒名称 马铃薯卷叶病毒 马 剥离茎尖大 小 (mm) 1.0~3.0 植物 百合 剥离茎尖大 病毒名称 小 (mm) 花叶病 0.2~1.0
康乃馨 各种病毒 大丽花 大蒜 甘蔗 草莓 花叶病 花叶病毒 花叶病 各种病毒
二、热处理脱毒 脱毒原理 即热处理脱毒,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 的温度下(35-40度)即钝化失活。 1、温汤浸渍处理脱毒法 材料置于50℃左右热水中 浸渍几十分钟到数小时。 特点:简单易行,成本低,但易使材料受伤。适用: 甘蔗、木本植物和休眠器官的处理。 2、热空气处理脱毒法 将植物用35~40℃的热空 气处理2~4周或更长时间。 特点:损伤较小,操作简便,须严格控制温度时间
生产场所应隔离病毒感染途径,• 好土壤消 做
毒或防蚜等工作。在此种植区及种植规模小的地 方,要较长时间才会感染。而在种植时间长、轮 作及种植规模大的产地则在短期内就可感染。 一旦感染,影响产量质量的,就应重新采用
无病毒苗,以保证生产的质量。
思考: 1、说明植物茎尖培养脱毒技术原理及其影响 因素
2、热处理脱毒原理是什么?
徒长 水稻恶苗病
疮痂
卷叶 马铃薯卷叶病
指示植物法
几种马铃薯病毒的指示植物及表现症状
病毒种类 马铃薯X病 毒(PVX) 马铃薯S病 毒(PVS) 指示植物 千红日、曼陀罗、 辣椒、心叶烟 苋色藜、千日红、 曼陀罗、昆诺阿藜 表现症状 脉间花叶 叶脉深陷,粗缩
马铃薯Y病 野生马铃薯、洋酸 毒(PVY) 菜、曼陀罗
应用植物脱毒技术意义
植物脱毒技术可使植物恢复原来优良特性,
生长势增强,明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产
量的提高幅度最高可达300%。
植物脱毒技术不仅脱除了病毒,还可以去
除多种真菌、细菌及线虫病害,使种性得以
恢复,植株生长健壮,减少肥料和农药施用
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了环境
第一节 脱毒方法
一、茎尖培养脱毒 (一)通过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1、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病毒浓度不同,离尖端越远病毒浓度越高。茎 尖或根尖,离体培养便可获得无病毒再生植株。 2、茎尖大小与脱毒 茎尖外植体的大小与脱毒效果成反比。茎尖分 生组织不能合成自身需要的生长素,但下部叶原基 能提供,因而带叶原基的茎尖生长快,成苗率高。 但茎尖越大,脱毒效果差。
适用:多数植物
3、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 目前常采用将热处理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结合 起来的方法脱毒。 特点:既可缩短热处理时间,提高植株成活率,又
可剥离较大的茎尖,提高茎尖培养的成活率和脱毒
率。 适用:大多数植物,并可除去一般培养难以去除的 纺锤块茎类病毒
三、其他组织培养脱毒方法 (一)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将感染病毒的组织离体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再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苗,从而获得无病害毒植 株的方法,即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 部分愈伤组织细胞不带病毒可能有以下两方 面的原因: 一是愈伤组织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快,而病毒复制 速度较慢,赶不上细胞的繁殖; 二是愈伤组织发生了抗病毒突变。
外植体消毒
浸泡5min
器械消毒
酒精灯灼烧
酒精擦拭培养皿
2、茎尖剥离和接种 将已消毒的芽放在带滤纸的培养皿上—器械固 定—解剖镜下剥去幼叶—切下带1-2个叶原基的生 长点(0.3-0.5mm)—切下的茎尖转至培养基上 (顶部向上)。
酒精擦拭
旋转灼烧
显微镜下 获取茎尖
接种
盖好瓶塞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
3.培养
第十章 植物脱毒技术
目的与要求 了解脱毒意义,学习植物茎尖脱毒原理及其 操作程序,了解其他组织脱毒方法及应用,掌 握植物理化脱毒方法。学习植物脱毒苗的鉴定 方法,掌握各方法的鉴定原理,了解植物脱毒 苗的保存和繁殖方法。 具备植物茎尖脱毒技术基础,具有指示植物 鉴定脱毒苗的基本能力,有脱毒苗保存的认知。
25+2℃ ,1500-5000LX,10-16h
一般光照培养比暗培养效果好。其间应更换新 鲜培养基。提高培养基中BA的浓度可形成大量从 生芽。 4.生根诱导 诱导生根的方法是将2-3cm高的无根苗转入生 根培养基继续培养1-2个月可生根。
(三)培养基与培养方式 1、培养基:MS, White , Morel等 2、培养方式:一般采用半固体培养基。
四、分子生物学鉴定
1、双链RNA法
通过提取纯纯化待测植物RNA,并对其进行电 泳分析,可确定dsRNA存在,从而判断待检植物是 否带病毒。 2、互补DNA(c DNA)检测法
也叫DNA分子杂交法
五、电镜检测法
运用电子显微镜可直接检测待检植物体内有无
病毒粒体存在,并根据所观察病毒的形态等对病毒 种类进行鉴定。是较为先进的方法,但需一定的设 备和技术。
全世界已发现植物病毒有近788种。
病毒的危害:
组织和细胞病变
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受到干扰
外观表现不正常状态
由于危害可通过营养体传给后代,病毒对寄
主植物可造成毁灭性危害,导致大幅度减产,
甚至全株死亡。世界作物生产中,病毒危害程
度仅次于真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危害一些植物的病毒数目
植物种 类 菊花
康乃馨 水仙 唐菖蒲 风信子 月季
第三节 无病毒苗的保存和繁殖
通过不同脱毒方法所获得的脱毒植株,经鉴 定确系无特顶病毒者,既是无病毒原种。 无病毒植株并不是有额外的抗病性,它们有 可能很快又被重新感染。所以一旦培育得到无病 毒苗,就应很好保存,这些原原种或原种材料保 管得好可以保存利用5~10年。
一、无病毒苗的保存
(一)隔离保存 通常无病毒苗应种植在隔虫网内,使用300目, 即网眼为0.4~0.5mm大小的网纱,也可用盆栽钵。 栽培用的土壤也应进行消毒,周围环境也要整洁,
(二)珠心胚培养脱毒 柑橘类种子为多胚种子,除具有合子胚外还有珠 心胚,种子一般不带病毒,因此珠心胚植株不易带 病毒。 (三)微尖嫁接脱毒 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 尖(0.14-1.0mm,带3-4个叶原基),以培养脱毒苗 的技术。 脱毒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 —嫁接苗培养——移植。
二、无病毒苗的繁殖 (一)无病毒苗的繁殖方法 1、嫁接繁殖 2、扦插繁殖
3、压条繁殖
4、匍匐茎繁殖
5、微型薯块繁殖
(二)无病毒苗繁育生产体系 我国农作物无病毒苗繁育生产体系归结 为以下模式: 国家级(或省级)脱毒中心——无病毒 苗繁育基地——无病毒苗栽培示范基地——作 物无病毒化生产
三、无病毒苗的利用 无病毒苗在生产中的利用也要防止病毒的再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