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排列图

合集下载

排列图1

排列图1

制表:张秀丽
制表时间:2012年1月
五、排列图的画法
名称 总装 油漆 电气 加工 防护 包装 铸件 其它
频数 25 16 3 2 2 2 2 3
六、典型排列图案例
★实例1:某车型车身异响质量缺陷9\10\11月产品检测结果
***车车身异响质量缺陷统计表2005.12
月份
9
10
11
统计数量 200
97% 99.4% 100%
典型案例剖析
公司要求
生产现状
XXX机床床身合格率≥ 95%
频数(个)
累计百分比%
87.5% 95.8%
79.1% 66.6% ● ●

100%
15
54.1% ●
80%

10
29.1%
60%
7● 6
40%
5
33
21 2
20%
0
0
小组选题
提高XXX机床床身导轨精度合格率
现状调查1:对2011年1~3月生产的床身抽样进行问题汇总
率)和累计比率(累计频率); • 以左侧纵坐标为频数,横坐标按频数从大到小用条状块
依次排列;以右侧纵坐标为累计频率,绘制累计频率曲 线。 • 找出主要因素。按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
0~80%为A类因素,主要因素; 80%~90%为B类因素,次要因素; 90%~100%为C类因素,一般因素。
二、制作排列图的注意要点
2
液压箱噪音
105
3
快速箱异响
27
4
Y向丝杠噪音
12
5
其他噪音
9
453
66.1% 89.2% 95.4% 98.0% 100.0%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

左 键 双 击
修改右侧纵坐标轴数据
出现以下图示
点击累计百分比 折线出现以下画面
点击图表区域
图表工具
依次选择“布局”“次要横坐标 轴”“显示从左向右坐标轴”
出现以下图示
右键单击 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
“坐标轴标签” 选择“无”
位置坐标轴 选择“在刻 度线上”
出现以下图表
左键点击例次的直方图
称为“劳伦兹曲线”
1930年美国品管泰斗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中 20世纪60年代,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在推行自己发明的QCC品管圈时
使用了排列图法,从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
排列图的结构
折线表示累计频率 纵 坐 标
100% 50 81.13%
90.57%
94.34%
90% 80% 70% 60% 50%
40 66.04% 30 20 20 37.74% 15 8
右侧代表 不合格出现 的累计频率
例次
40%
左侧代表 不合格出现 的频数、次数
10
直方形高度表示 相应的因素的影响程度
20% 10% 5 2 3 0%
30%
累计百分比
0
0%
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 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
柏拉图意义
作为决定降低不良的依据
选择“分类 间距”为0
基本完成
进行细节调整
作为决定改善目标之依据
确定主要因素,找出改进着手点
如何制作排列图
收集资料 项目分类
如:2013年6月某日,对病区的住院患者腕
带使用现状进行容填写不完整 腕带字迹不易辨认
特殊人群未使用红色腕带 患者感觉不舒适
整理数据

质量管理工具-统计方法-排列图因果图

质量管理工具-统计方法-排列图因果图

TS16949推进宣传(八)---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一)----排列图、因果图一、排列图排列图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图表工具.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Pareto)提出的.巴洛特发现人类经济领域中"少数人占有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况"的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原理.朱兰(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成为在质量管理中发现主要质量问题和确定质量改进方向的有力工具.1.排列图的画法排列图制作可分为5步:(1)确定分析的对象排列图一般用来分析产品或零件的废品件数、吨数、损失金额、消耗工时及不合格项数等.(2)确定问题分类的项目可按废品项目、缺陷项目、零件项目、不同操作者等进行分类。

(3)收集与整理数据列表汇总每个项目发生的数量,即频数fi、项目按发生的数量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最后一项是无法进一步细分或明确划分的项目统一称为“其它”。

(4)计算频数fi、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首先统计频数fi,然后按(1)、(2)式分别计算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1)式中,f为各项目发生频数之和。

(2)(5)画排列图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频率折线组成。

如图1所示为一排列图实例。

2.排列图用途(1)确定主要因素、有影响因素和次要因素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累计频率Fi在0-80%左右的若干因素。

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图中焊缝气孔和夹渣。

主要因素个数一般为1-2个,最多不超过3个。

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有影响因素:累计频率Fi在80-95%左右的若干因素。

它们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称为有影响因素。

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次要因素:累计频率Fi在95-100%左右的若干因素,其对产品质量仅有轻徽影响,称为次要因素。

(2)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将质量影响因素分类之后,重点针对1-2项主要因素进行改进提高,以解决质量问题。

帕累托图

帕累托图

BZ35-2油田
80/20原则(帕累托法则)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在 调查取样中,发现大部份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从早期的资料中 发现,在其他的国家,都发现有这种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 种稳定的关系。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 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核心内容: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分配不平衡 延伸:80%的质量问题是由20%的原因引起的 20%的产品或20%的客户,为企业赚得约80%的销售额 80%的时间用来做20%的事情
BZ35-2油田
排列图的起源
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柏拉)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他发现 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这 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 次要的多数”的关系。 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把这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应用 于质量管理中,便成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图),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专业管理。
排列图(帕累托图)介绍
渤中35-2油田 尹旭
2015年6月5日
排列图的基本概念
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 使用的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 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长方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 线所组成的图·排列图又称帕累托(柏拉)图。
排列图用双直角坐标系表示,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 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分析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 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 (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到右排列,通过对排列图 的观察分析可以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6.绘制柱状图和累计曲线。

排列图

排列图

1 2 3 4 5 6
合计
4
6 200
194
200
97
100
QCC - Page ‹#› Irico Group Corporation
QCC知识
应用实例-作排列图
某商场服务质量排列图
200 180 140 80 频数



累计%
100% 75% 50%

N=200

40
0
25%
A
Irico Group Corporation
QCC知识
QCC - Page ‹#› Irico Group Corporation
QCC知识
二、排 列 图
遵循“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 来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统计规定 1.排列图的特点 2.排列图的应用 3.排列图的实例 4.排列图注意事项
频 200 数 180 140 80 40
● ● ● ●
6、图形规范,标注齐全。 7、累计百分比是折线,不是直线。 8、目标值高的情况不宜使用排列图。
QCC - Page ‹#› Irico G数 右 频率 %
排列图的特点
c、累计百分比折线 邻线夹角小于180度(“其它”对应位置除外)
QCC - Page ‹#› Irico Group Corporation
QCC知识
2.排列图的应用
按重要性顺序显示每一项目,对总体效果的作用排列 改进的机会 。
程序
明确分析的题目 收集数据(尽可能多的)

累计% 100 % 75 % 50 % 25%
N=200
0
A
B
C
D
E 其它 项目

2 排列图分析法

2 排列图分析法

排列图分析法
8 排列图的应用实例 某化工机械厂为从事尿素合成的公司生产尿素合 成塔,尿素合成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 力,上面共有成千上万个焊缝和焊点。由于该厂所 生产的十五台尿素合成塔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焊缝 缺陷,由此对返修所需工时的数据统计如表7-1所 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排列图分析法
序号 1 2 3 4 5
图7-1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5 能达到何目标:非常直观地展示出如何确定问题 的优先顺序,将资源集中在何处才能取得最佳 效益。这种展示让企业各级一看就懂。 6 注意事项:仔细分析结果总是很重要;不仅靠数 据还要利用常识来找出问题的原因和优先顺序。
7 使用程序: 找出问题和可能的原因。收集有关原因 的信息。绘制帕雷托分析图,横坐标表示 原因,纵坐标表示问题,以出现次数、频 率或造成的成本来表示。找出最关键的几 个原因。依据重要性排序,利用改进技术 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
排列图分析法
8 例2 : 某洗衣机制造商出现质量危机。在一次 广泛的可信度测试中,一家大型杂志将其品 排在末位并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 该公司具有完善的失误记录,列出的失误 种类达22种。但运用帕雷托分析法表明,仅 其中的4种失误就占了所有记录的83%。
排列图分析法
本课程学习到此
北京数码神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质上教育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排列图能够从任何众多的项目中找出最重要的问 题,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大小顺序,能了解该项目 在全体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被 广泛应用于确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效果、调查产生 缺陷及故障的原因。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 排列图的绘制,并将其应用到质量过程中去。
一般说来,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图7-1所示, 即:确定调查事项,收集数据,按内容或原因 对数据分类,然后进行合计、整理数据,计算 累积数,计算累积占有率,作出柱形图,画出 累积曲线,填写有关事项。

柏拉图ParetoDiagram排列图

柏拉图ParetoDiagram排列图

第4章柏拉图77第4章柏拉图小打式。

Diagram)排列图一、前言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

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

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 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

(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的控制)。

78品管七大手法3.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步骤1.柏拉图的制作方法步骤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分类的方式有:(1)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项目别、场所别、时间别、工程别。

(2)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别(厂商、成份等)、方式别(作业条件、程序、方法、环境等、人员别(年龄、熟练度、经验等、设备别(机械、工具等)等。

品管(QC)七大手法之排列图(柏拉图)

品管(QC)七大手法之排列图(柏拉图)

品管(QC)七大手法之排列图(Pareto Diagram,柏拉图)什么是排列图法定义: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柏拉托(Pareto)图法,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表方法。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1848---1923)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后被称“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兹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描绘了柏拉图法则,被称为“劳伦兹曲1930年美国品管泰斗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上。

排列图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而制做的。

也就是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按其对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直方图形顺序排列,从而找出主要因素。

其结构是由两个纵坐标和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形和一条折线构成。

主要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频数(出现次数或金额等),次要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累计频率(如百分比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直方形高度表示相应的因素的影响程度(即出现频率为多少),折线表示累计频率(也称帕累托曲线)。

通常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占0%~80%为A类因素,也就是主要因素;80%~90%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90%~100%为C类因素,即一般因素。

由于A类因素占存在问题的80%,此类因素解决了,质量问题大部分就得到了解决。

为了方便理解,下图是对某酒杯制造厂对某日生产中出现的120个次品进行统计,做出排列图,如下图所示:帕累托图排列图的作用 1、作为降低不良依据。

2、决定改善的攻击目标。

3、确认改善效果。

4、用于发现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5、用于整理报表或记录。

6、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

排列图的使用排列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的项目从大到小的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排列图

排列图

通常把问题或因素分成三类
主要问题或因素——累计百分比Fi在80%左右 的一些问题或因素,它们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 键问题或因素,这些项目的个数一般为1~2个, 最多不得超过3个,这些项目被称为A类问题或 因素。 有影响的问题或因素——累计百分比Fi在 80%~90%左右的一些因素或问题,它们对产 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项目被称为B类问 题或因素。 次要问题或因素——累计百分比Fi在90% ~ 100%左右的一些问题或因素,它们对产品质 量影响很小,这些项目被称为C类问题或因素。
排列图的基本形式
有两个纵坐标。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废品数或损
失金额等),用fi表示;右边的纵坐标表示累计百分 比(频率),用Fi表示,排列图中每一个问题或项目的 据点百分比(频率)的数值等于fi与废品总数N之比, 即pi =fi /N 在横坐标轴上放置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或因素,并 按问题或因素数目均分横坐标,按其占百分比的大 小从左向右排列。 排列图中各矩形的高度等于该问题或因素的累计百 分比,横坐标轴上的宽度均分即可。按这两数值画 成一个矩形,其他矩形以此类推。 折线表示各因素或问题的累计百分比, Fi的计算如 下: Fi=p1+p2+„„pi
2、将数据分类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确定每个项目的频数。
3、作一个数据统计表
把收集到的数据,按项目的频数从大到小顺序列填入表中,并计 算出百分比、累计频数、累计百分比、类别。
4、画排列图
按排列图的格式,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出排列图。
例题
某厂眼镜片生产车间,对一个星期内变钯毛坯
报废的废品,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本周共报废 3180片镜片,其中镜片中有结石的有636片, 有气泡的318片,有不感光条纹的1908片,有 碰边的191片,其他原因报废的 127片。请画 出排列图,并指出本周报废的主要问题和因素 是什么? 1、先作废品项目统计表

排列图讲义

排列图讲义
排列图讲义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1
目录
• 排列图概述 • 排列图的制作步骤 • 排列图的分析方法 • 排列图的应用场景 • 排列图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 • 排列图案例分享
CHAPTER 01
排列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排列图是一种图形工具,用于显示在 某一期间或某个时间点上,各个项目 或类别之间的频率分布或数量差异。
质量改进
通过排列图识别关键的质量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 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市场营销
客户反馈分析
排列图可用于分析客户反馈数据,识别出主要的问题和改进点。
市场调研
在市场调研中,排列图可以帮助分析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为产品定位和营 销策略提供依据。
项目管理
项目进度分析
排列图可用于分析项目进度,识别出关键路径和可能的风险点。
案例二:客户满意度调查的应用
总结词
排列图可用于客户满意度调查,帮助企业了 解客户的需求和意见。
详细描述
通过客户反馈数据的排列图分析,企业可以 直观地了解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以 及客户关注的主要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改
进措施。
案例三:工程项目的管理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排列图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人为偏好影响
由于排列图需要手动绘制和标记,因此可能 会受到个人偏好和经验的影响,导致结果存 在主观性。
CHAPTER 06
排列图案例分享
案例一: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总结词
排列图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详细描述
通过制作排列图,可以清晰地了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频率,进而针对主要问题进行改进。有助于企业识 别生产过程中的瓶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柏拉图

柏拉图

质量改进常用方法之排列图1.排列图的概念排列图也称为巴雷特图(Pareto diagram),由于质量问题常可以用质量损失的形式表现,而大多数损失往往又是由少数质量问题引起的,这些质量问题又由少数原因引起。

因此,明确了“关键的少数”,就可集中资源解决之,避免由此所引起的大部分损失。

用排列图法,我们可以高效、形象地展现出这些关键少数。

2.作排列图的步骤(1)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和收集数据;(2)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将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合计栏;(3)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合格的数据,累计不合格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4)按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中。

“其它”项的数据由许多数据很小的项目合并在一起,将其列在最后,而不必考虑其它项的数据是多大。

参见表6.2.2-1;(5)画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

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的刻度,最大刻度为总件数(总频数)。

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为100%。

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从大到小依次列出各项。

(6)在横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直方柱。

(7)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百分数),描点并用直线连接,绘制累计百分数曲线(巴雷特曲线)。

根据表6.2.2-1的数据做出排列图参见图6.2.2-1。

表6.2.2-1 排列图数据表图6.2.2-1根据表6.2.2-1所作的排列图3.应用排列图法注意事项因素的分类依据不同,得到的排列图也不同。

为关注“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在0~80%间的因素为A类因素;在80~90%问的因素为B类因素;在90~100%间的因素为C类因素。

其它项所占的百分比很大,则分类不够理想,可换一个角度分类。

损失数据可用金额表示时,金额应用纵轴表示。

排列图可用来确定采取对策的顺序。

并且,对照采取措施前后的排列图,研究对应项目的变化,可对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排列图的原理及应用

排列图的原理及应用

排列图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排列图排列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展示数据的方式,通过将数据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在图表中,直观地展示出数据的大小关系和趋势。

排列图的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条形图、饼图、折线图等。

排列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 排列图的原理排列图的原理基础上是数据的排列和展示。

具体来说,排列图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数据排序在绘制排列图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

排序可以按照数据的大小、时序等不同的规则进行。

通过排序,我们可以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展示数据,使数据的大小关系更加明确。

2.2 数据映射在排列图中,数据需要被映射到图形的形式上。

例如,在条形图中,数据的大小通过不同长度的矩形来表示;在饼图中,数据的比例通过不同大小的扇形来表现。

数据的映射是排列图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图表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2.3 图形设计图形设计是排列图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排列图的美观程度和易读性。

在设计排列图时,需要考虑颜色的搭配、字体的选择、坐标轴的设置等。

合理的图形设计可以使排列图更加直观、易懂,提升数据传达的效果。

3. 排列图的应用排列图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数据。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排列图应用场景:3.1 商业分析排列图在商业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绘制销售额排行榜、市场份额饼图等排列图,可以直观地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市场竞争关系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3.2 研究报告在研究报告中,排列图可以用来呈现研究结果和统计数据。

例如,可以使用条形图展示各个研究组的实验数据,使用折线图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结果。

3.3 教育教学排列图在教育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教育统计中,可以使用饼图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分布情况,使用折线图展示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趋势,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相关数据并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学习。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以与散布图法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以与散布图法

统计过程控制(SPC)与休哈特控制图(四)第八章排列图法和因果图法一、排列图法(一)什么是排列图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

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长方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所组成的图。

它的基本图形,见图9-1。

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

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

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

这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关系。

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米兰,把这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中,便成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图),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专业管理。

目前在仓库、物资管理中常用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图的原理。

(二)排列图的作图法1.搜集数据搜集一定时期内的质量数据,按不同用途加以分层、统计。

以某卷烟厂卷烟车间成品抽样检验时外观质量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中的数据为例(表9-1)。

2.作缺陷项目统计表为简化计算和作图,把频数较少的油点、软腰和钢印三次缺陷合并为“其它”项,其频数为37。

(1)把各分层项目的缺陷频数,由多到少顺序填入缺陷项目统计表,“其他”项放在最后,见表9-1。

(2)按表9-1的表头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百分比。

并填入统计表9-2中。

3.绘制排列图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下:(1)画横坐标,标出项目的等分刻度。

本例共七个项目。

按统计袤的序号,从左到右,在每个刻度间距下填写每个项目的名称,如空松、贴口、......、其它。

如图9-2。

(2)画左纵坐标,表示频数(件数、全额等)。

确定原点为0和坐标的刻度比例,并标出相应数值,本例为100、200、300等等。

(3)按频数画出每一项目的直方图形,并在上方标以相应的项目频数。

如空松458、贴口297等。

(4)画右纵坐标表示累计百分比。

画累计百分比折线,可用两种方法。

排列图的制作方法

排列图的制作方法

在统计工作中,经常会用 到排列图(帕累托图),但很 多同志对排列图的画法都不是 很清楚。下面利用ofice2003讲 解一下排列图的画法.
例如:某线材厂年均产生 废品200支,经过分析其影响 因素主要折叠84支、划伤66支、 耳子18支、麻面14支、其它影 响因素18支,制表如右:
影响因素 折叠 划伤 耳子 麻面 其它
点击图中的“折线”,将表格中的蓝色方框向上拉,将“0” 包括进去。如下图所示。
在图表区右键单击,选择“图表选项(I)”,在弹出的对 话框中,作出如下勾选。
将鼠标移动到“次分类X轴”上,右击,选择“坐标轴格 式(O)”,将“数值(Y)轴置于分类之间”取消,单击 “确定”,将折线起点移至“0”位。如图:
频数 84 66 18 14 18
累计频率 42% 75% 84% 91% 100%
表格制作完成后,我们将它复制到Excel中进行排列图制作: 在表格中增加一行,用于在累计频率列增加“0%”。
1.在Excel中选中表格,单击“插入”里的“图表(H)”选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定义类型”中的“两轴线-柱图”, 单击“完成”。
右击图中的“柱状”,选择对话框中“数据系列格式(O)”, 在“数据标志”中勾选“值”“选项”中将“分类间距”修改为 “0”并勾选“依据数据点分色(v)”,然后点击话框中“坐 标轴格式(o)”,在“刻度”中将“最大值”、“主要刻度单位” 等修改为相关数值,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右击图中的 “次分类X轴 ”, 选择对话框中“坐标轴 格式(O)”,在“图案”中按图示进行勾选,然后点击 “确定”以取消次分类X轴,如下图所示。
右击图中的“折线”,选择对话框中“数据系列格式”,在 “数据标志”中按图示勾选“值”,然后点击“确定” ,如下图所 示。

3、柏拉图

3、柏拉图

2014-12-13
8
柏拉图(排列图)
数据处理 各项目按出现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其他项排在最 后一项(其他项数据不可大于前三项,若大于时应 再细分) ,并求其累积数。 求各项目数据所占比率及累计数的影响度。 其他项排在最后,若太大时,须检讨是否有其他重 要要因需提出。
2014-12-13
(六)调整数据值位置:双击柱形上的数值,在弹出的“数据标签格 式”中选择“对齐”选项进行调整。
2014-12-13
18
柏拉图(排列图)
2014-12-13
19
柏拉图(排列图)
柏拉图数据表:
不合格类型 弯曲 擦伤 砂眼 断裂 污染 裂纹 其他 合计
不合格数
104
42
20 10 83
10 5 88
质量管理工具
——QC七种工具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培训部
2014-12-13 1
柏拉图(排列图)
柏拉图(排列图)
Ç · · Ç Ç4000
3000 2000 1000 0
·Ç ÇÇ Ç° Ç ÇÇ Ç° Ç ÇÇ
100 Ç 90 Ç 80 Ç 70 Ç 60 50 40 30 20 10 0
柏拉图(排列图)
1897年,意大利学者柏拉图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绝大 多数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称为“柏拉法则”。美国 质量专家朱兰博士将其应用到品管上,称为“柏拉图原 理”。 柏拉图:又称排列图,是根据某一期间所搜集的数据,按 问题原因、问题状况、问题发生位置等不同的区分标准进 行分类,并按各分类出现的大小顺序排列,以寻求占最 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 从众多问题点中找出重点问题:质量问题是以质量损失 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多数损失往往是由几种不合格引起的 ,而这几种不合格又是由少数原因引起的,柏拉图是识别 “关键少数” 的一种有效工具。

排列图分析法PPT课件

排列图分析法PPT课件

2020/2/18
13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们要确定的分析对象是 尿素合成塔,问题的分类项目主要有焊缝气孔、 夹渣、焊缝成型差、焊道凹陷及其他缺陷,前三 个要素累加起来达到了89.4%。根据这些统计数 据绘制出如图7-2所示的排列图:横坐标是所列 举问题的分类,纵坐标是各类缺陷百分率的频数。
排列图分析法
2020/2/18
16
90
1.2
75
88% 92% 96% 99% 100% 1
79%
60
68%
0.8
49%
45
0.6
37
30
0.4
14
15
8
7
0.2
3
3
2

0
0
1
2
3
4
5
6
7
8
根据表2.1作出图2.1即为排列图。图表均能看出前三项(1、慢泄漏,2、
不制冷,3、噪声大)占80%,是本实例中的关键项,为急待解决的不
2020/2/18
14
图7-2 焊缝缺陷的排列图 2020/2/18
15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不合格项名称
慢泄漏 不制冷 噪声大 外表凹坑 外表油漆 接地电阻 压缩机 绝缘电阻
频数 累计频数 (台) (台)
37
37
14
51
8
59
7
66
3
69
3
72
2
74
1
75
累计百分比
49% 68% 79% 88% 92% 96% 99% 100%
6 注意事项:仔细分析结果总是很重要;不仅靠数 据还要利用常识来找出问题的原因和优先顺序。

第06讲 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的绘制与分析

第06讲 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的绘制与分析

第06讲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的绘制与分析知识点十九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考题类型:1.挑错题;2.记忆类的题目。

第一部分:知识点解析(一)排列图的绘制、分析与判断及其应用排列图也称帕累托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用于找出影响工程或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帮助人们确定需要改进的关键项目。

排列图上有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一条折线和若干条形方块。

横坐标上排着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根据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到右顺序排列。

左边的一个纵坐标表示对应某种质量因素的不合格品的频数或件数等;右边的一个纵坐标表示某种质量因素造成不合格品的累计频率;一条折线称累计频率曲线,也称帕累托曲线。

案例一背景:A施工企业承担某大学教学楼工程项目的装饰工程施工任务,教学楼工程为7层框架结构,外墙设计为陶瓷面砖。

在进行一层外墙饰面砖质量检查中,检查6个项目中超出允许偏差的项目检查点数共50个,详见下表。

一层外墙砖检验批检查不合格点数据表问题:1.简述排列图的应用过程。

2.为提高外墙饰面砖的施工质量,试依据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排列图法确定饰面砖施工质量的薄弱环节。

答题要点:1.排列图法的应用过程:①数据的收集、整理;②绘制排列图;③排列图的分析与结论。

2.通过排列图法确定饰面砖施工质量的薄弱环节。

(1)根据所检查的质量数据进行数据整理(按频数从大到小的顺序重制表格),结果见表。

不合格点数项目频数统计表(2)绘制排列图根据整理数据,绘制排列图。

其中,频数和累计频率应根据数据一一对应。

每个影响因素中的频数上部绘出直方形,并与频数大小一致。

(3)排列图的分析与结论从本工程外墙饰面砖的排列图中可以得出,影响饰面砖的质量影响因素中表面平整度、阴阳角方正、立面垂直度、接缝直线度、其他项目的频数分别为24、16、5、3、2,其频率分别为48%、32%、10%、6%、4%。

根据累计频率的ABC分类管理法划分为A、B、C三个区。

A区:累计频率0~80%,主要因素(A类因素);B区:累计频率80%~90%,次要因素(B类因素);C区:累计频率90%~100%,一般因素(C类因素)。

因果图、排列图、散布图

因果图、排列图、散布图
质 量 是 企 业 的 生 命
科学提品质,聚焦铸品牌
实例
制作帕雷托图的重点项目得出重点项目,
——进行要因的重点层面分析以采取对策
例子:炫丽机能问题分析的帕雷托图。
问题 数量 异响 105 渗漏 93 18.9% 40.2% 装配问题 89 18.1% 58.2% 灯光 74 15.0% 73.2% 四轮定位 功能失效 错漏装 56 11.4% 84.6% 36 7.3% 91.9% 4 0.8% 92.7% 其他 36 7.3% 100.0%
二、起源
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首先提出[某项结果之形成, 必定有其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法找出其原因来。]这个 概念。所以因果图又称[石川图]。
质 量 是 企 业 的 生 命
科学提品质,聚焦铸品牌
三、用途


因果图用来分析因果关系、表达因果关系和通过识别 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因果 图可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特别是 树立意识的初期,易于使问题的要因明朗化,从而设 计步骤解决问题。 因果图适用于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以便确定因 果关系,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d.结合改善:与别人的意见相结合,不断启发和改善自己的想法,
发言时要用附合雷同他人发言的方式发表意见; e.如实记录:对于任何人的发言,均要如实记录下来。一是获得全 面的信息,二是给人以重视感,从心里上感召他人多发表意见。
质 量 是 企 业 的 生 命
科学提品质,聚焦铸品牌
2.原因的分析用分层法进行归纳; 3.因果图一般由小组集体绘制,但拥有足够过程知识和经验的
质 量 是 企 业 的 生 命
科学提品质,聚焦铸品牌
操 作 者
没有确认零件型号

鱼骨图排列图

鱼骨图排列图

表1
排列图的作图法
作缺陷项目统计表 为简 项目 化计算和作图,把频数较 少的交通费和餐钦费合并 办公费 为“其它”项,其频数为 电话费 59。 把各分层项目的缺陷频数, 接待费 由多到少顺序填入缺陷项 差旅费 目统计表,“其他”项放 在最后,见表1。 水电费 按表 1 的表头计算累计频 宣传推广费 数和累计百分比。并填入 其他 统计表2中。
THIS IS THE END !
谢谢大家!
2005. 10.10
排列图的作图法
方法:定累计百分比坐标的原点为0,并任 意取坐标比例(即累计百分比的比例与频 数坐标的比例无关)。按各项目直方图形 的中心线或延长线与累计百分比数值的水 平线的各交点,用折线连接。 标注必要的说明。在图的左上方标以总频 数N,并注明频数的单位;在图的下方或适 当位置上填写排列图的名称、作图时间、 绘制者及分析结论等。
how)
所 谓 5
H
W
1
就 是
WHY:为什么必要 WHAT:目的何在 WHERE:在何处做 WHEN:何时做 WHO:谁來做 HOW:如何做
特性要因图画法
一、决定问题的特性 二、画一粗箭头,表示制程
为什么 饭菜不 好吃?
特性要因图之画法
三、原因分类成几个大类,并且圈起來---中骨 四、加上箭头的大分枝,约60° 插到母线--子枝
找 原因
排列图(柏拉图) 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 要原因所使用的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 一个横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 长方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所组成的图。
图1 排列图
排列图(柏拉图)
排列图又称帕累托(柏拉)图。最早是由意大利 经济学家帕累托(柏拉)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 布状况。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 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这 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 的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 关系。 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把这个“关键的 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中, 便成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图),并广泛应用于 其它的专业管理。目前在仓库、物资管理中常用 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图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45 54 55 55 47 63 50 49 55 60 63 45
75
0
32
漏气Βιβλιοθήκη 033出正确的措施:
工人B 不漏气
5
4
7
①使用甲厂提供的气缸垫时,
漏气率%
0
43
25
要采用工人B的操作方法;
漏气
3
7
10
工人C 不漏气
7
2
9
②使用乙厂提供的气缸垫时,
漏气率%
30
78
53
要采用工人A的操作方法。
漏气
9
10
19
不漏气
14
17
31
合计
漏气率%
39
37
38
合计
23
27
50
实践证明,分层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楚的分析 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 而有助于我们尽快的发现事情的本质和原因,作 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例:在柴油机装配过程中,经常发生气缸垫漏气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 题,对“气缸垫的装配”工序进行现场统计。 (1)搜集数据:n = 50, 漏气数f = 19 , 漏气率 p = f /n = 19/50 =38% (2)分析原因:
通过分析,得知造成漏气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① 该工序中负责涂胶剂的三个工人A、B、C的操作方法有差异 ② 气缸垫的两个供货厂家使用的原材料有差异。 针对两个因素,将数 据进行分类列表,得到以下的表格:
H、画直方图
例:为研究某产品的质量状况,从一批产品中抽取了100个特性数 据,如下表所列:
组号




Xmax
Xmin
1 61 55 63 39 49 55 50 55 55 50 63 39
2 44 38 50 48 53 50 50 50 50 52 53 38
3 48 52 52 52 48 55 45 49 50 54 55 45
二)分层法 Stratification 分层就是将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
条件下搜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划分成的数据组称为“层”,通过数据 分层把错综复杂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清楚。
通常,我们需要将分层法与其他统计方法一起联合使用,即把性质 相同、在同一条件下搜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然后再分别使用其他方法 制成分层排列图、分层直方图、分层散布图等等。
工人 漏气 不漏气 漏气率%
A
6
13
32
B
3
9
25
C
10
9
53
合计 19
31
38
厂家 漏气 不漏气 漏气率%

9
14
39

10
17
37
合计 19
31
38
从右侧的表中就可以清晰
甲厂
乙厂
合计
的看出,不同的工人使用不
漏气
6
0
6
同厂家提供的气缸垫的效果
工人A 不漏气
2
11
13
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提
漏气率%
统计质量控制的新、老七种工具
老七种工具
调查表 分层法 直方图 散布图 排列图 因果图 控制图
新七种工具
关联图 系统图 KJ法 矩阵图 矩阵数据分析法 过程决策分析法 矢线法
§1.老七种工具
一)调查表
调查表是为了调查客观事物、产品和工作质量,或是为了分层搜集数据 而设计的图表。它通过表格的形式把产品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分类预先列出, 在检查产品时只需要在相应分类中进行统计,统计时只需要在表格上相应的 栏目内填上数字或符号即可。 调查表应具有以下特点: • 内容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 填写方便,符号容易记忆、辨别 • 调查、加工和检验的次序与调查表的填写次序应基本一致
h X max X min k
E、确定组界
组界为组的边界,通常最小值开始,先将最小值放在第一组的中间
位置,第一组的组界为:
F、确定各组的组中值
(X min
h) 2
~(X min
h) 2
所谓组中值,就是处于各组中心位置的数值,又叫中心值。
某组的组中值(wi )=(该组上限值+该组下限值)/ 2 G、统计各组的频数
然后在上面将缺陷位置标出;二是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具体的不合格项 目,通过调查统计出每个不合格项目的频数。 C、频数调查表
频数调查表是在数据搜集时用来进行频数统计的表格,这种表格能 很好的满足及时性需要,每调查一个数据,就可以在表格上的相应的组 内作一个标记,这样调查完毕时,频数分布表也就随之完成,我们便能 依据此表迅速的做出直方图,十分方便。
常用的调查表有以下三种:A、不合格项目调查表 质量管理中的“合格”与“不合格”,都是相对于特定的标准、规格和公 差而言的。调查表的目的是统计各种不合格项目的比例。
调查 调 合 日期 查 格
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类型
数 数 废品数 次品数 返修品数 废品类型 次品类型 返修品类型 合格品率%
B、缺陷位置调查表 这种调查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将产品的外形图、展开图画出来,
最大值用Xmax表示, 最小值用 Xmin 表示,极差用R表示
C、确定组数 (k) 组数通常用k表示, k与数据量有关,数据多,多分组;数据
少,少分组。有人用下面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
k 1 3.31 lgn
由于正态分布成对称形,故常取 k 为奇数 D、求出组距 (h)
组距即组与组之间的间隔量,等于极差除以组数,即:
三)直方图 histogram
直方图法适用于对大量计量值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统计 规律,即分析数据的分布状态,以便于对其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对工序或批量产品的质量水平及其均匀程度进行分析。 1) 制作直方图的步骤如下: A、收集数据:一般都要随机抽取50个以上的质量特性数据,并按照先 后顺序排列 B、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出极差
4 45 50 55 51 48 54 53 55 60 55 60 45
5 56 43 47 50 50 50 63 47 40 43 63 40
6 54 53 45 43 48 43 45 43 53 53 54 43
7 49 47 48 40 48 45 47 52 48 50 52 40
8 47 48 54 50 47 49 50 55 51 43 55 43
从右边的两个表格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到 这样的结论:降低气缸漏气率的办法可以采 用乙厂提供的气缸和工人B的操作方法。但 是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漏气率非但没 有降低,反而增加到43%,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由于上面的方法只是单纯 的分别考虑了操作者和原材料造成漏气的情 况,而没有进一步考虑不同工人使用不同工 厂提供的气缸垫,产生的漏气结果也不同, 因此需要更精细的综合分类式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