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_2
地方机关事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地方机关事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国管局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开展了地方机关事务工作情况调研,向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15个副省级城市的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发放了问卷,全面了解了截至2008年底各地方机关事务工作基本情况。
目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在进行,我们将继续给予关注,及时反映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地方机关事务工作的现状。
一、机构建设情况(一)机构设置。
31个省区市中,26个省区市设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局,占8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局;15个副省级城市中,12个副省级城市设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局,占80%。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四川、陕西、新疆21个省区市和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10个副省级城市在政府设立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机关事务工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党委设立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机关事务工作;辽宁省和哈尔滨市在政府设立机关事务管理局,党委不设立,但有专门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广东、广西、云南和宁夏4个省区和广州市在党委和政府分别设立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贵州、西藏、甘肃、青海5个省区市和武汉、沈阳、大连3个副省级城市在党委和政府都未设立机关事务管理局。
截至2008年12月底,4个直辖市所辖95个区县中有64个成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局;27个省区所辖341个市地州中有233个成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局,其中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湖南、广西6个省区所属市地州都成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局,山东淄博、东营和荷泽3市组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方案也已经出台,2009年上半年将实现全省17市都设立机关事务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14个师都成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局;15个副省级城市所属181个区县中有116个成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局,其中杭州、深圳和宁波3市所属区县都成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局。
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篇一:XX联邦政府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基本情况XX联邦政府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基本情况一、XX联邦总务署概况XX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其中地方政府包括县、市、镇、社区、特区等。
按照事权划分原则,三级政府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事务管理和享有相应的管理权力。
据了解,目前XX联邦政府除立法、司法机构外,有11个总统办事机构、14个部、57个独立机构。
各部和独立机构大多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负责管理联邦政府相关事务。
驻各地的联邦派出机构,均由在华盛顿的本部管理。
联邦政府派往各地的工作人员约占联邦政府总人数的80%。
XX联邦政府机关事务工作由联邦总务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简称总务署)统一管理。
总务署是联邦政府行政独立机构,署长由总统征求参议院意见并经参议院通过后任命,直接对总统负责。
作为联邦政府的集中采购和资产管理机构,总务署与联邦政府行政管理和预算局、人事管理局,被称为联邦政府的三大管理机构。
行政管理和预算局主要负责联邦政府各部门组织机构和经费预算管理等项工作,人事管理局是负责联邦政府雇员管理的职能机构。
这三大机构是联邦政府正常、高效、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为联邦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相关服务。
1949年7月1日,总务署根据《联邦资产和行政管理服务法》成立。
总务署由联邦工程署、财政部联邦供应局、战争物资管理局和国家档案中心等4个分散的总务机构合并组成,目的是为了避免“职能重复、开支浪费、物资和场地供应上的责权混乱”。
同时总务署还接受了一些其他机构的有关职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职能有所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增加了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职能。
1996年以来,总务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服务理念、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总务署的主要职责,一是为联邦政府各部门提供办公场所,负责联邦政府机构在全国各地办公楼的修建、维护和经营管理,保证资产的安全运行;二是为联邦政府各部门所需物资设备、公务用车提供优质的集中采购、供应、储存、修理服务和公务旅行、财产处置服务。
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

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根据市编办《关于开展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X机编[2018]17号)的要求,我区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力量,深入街道、镇和区直有关单位,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认真开展调研。
重点围绕历次机构改革以来我区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我区政府机构改革成效和现状区自组建以来,先后进行了两次机构改革。
第一次机构改革从1996年3月开始,按照政企、政事分开为原则,以转变职能为重点,以发展经济、加强服务为中心,合理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效率,达到理顺市与辖区的关系,合理划分职责和权限的目的。
1997年12月,又根据省委省政府、省市编委有关文件精神,从“有利于简政放权,明确职责,提高效率,有利于理顺条块关系,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搞活经济,增强财力,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出发,对区属各街道进行了机构改革,由原有的8个街道合并为5个。
第二次机构改革从2001年11月开始,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精简机关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进行改革,以达到形成结构合理、关系协调、职责清晰、管理科学、精干高效的党委部门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的。
通过两次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改善了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合理设置了机构,理顺了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大幅精简了人员编制,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改进了机关作风,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了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政府的转变。
目前,我区区级党政工作部门由原27个减至现有的23个,其中,党委部门6个,政府部门17个;设立街道办事处5个,镇政府2个。
行政编制从原356名减至2001的274名,后区域调整以及为解决军转干部安置等问题,市对我区行政编制进行了调整,目前我区行政编制为351名二、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历次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体现在: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目前政府仍包揽太多的管理事务,包括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而有些该由政府管的事却管不到位,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
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关于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关于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机关事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务用车成为很多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的必备工具。
然而,长期以来,公务用车管理问题逐渐引起关注。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务用车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1.首先,我们收集了关于公务用车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以及部分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的管理经验,并进行了前置调研;2.其次,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的相关人员了解公务用车管理的具体情况;3.最后,我们对已启动的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务用车管理项目进行了现场观察和个别深入访谈。
三、调研结果1.公务用车管理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存在以下问题:公务用车的购置、配备和使用缺乏规范,存在超标准、违规使用的情况;公务用车维修保养、加油管理不完善,导致资源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公务用车的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监督机制。
2.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公务用车配备不科学。
部分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购置的公务用车数量超标,型号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导致资源浪费。
(2)公务用车使用不规范。
一些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务用车被私自使用,违反了公务用车管理相关制度规定,严重浪费了公共资源。
(3)公务用车维护不到位。
部分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对公务用车的维修保养工作存在疏漏,导致车辆性能下降,影响了工作效率。
四、改进建议为了加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务用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资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明确公务用车的购置、配备、使用、维护和处置等方面的规定,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
2.规范配备管理。
严格按照实际需要和职能要求,科学合理配置公务用车数量和型号,避免资源浪费。
3.强化监管措施。
建立公务用车的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公务用车的合理使用和维护。
事业单位调研报告范文_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调研报告范文_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调研报告事业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组织,做好事业单位的调研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业单位调研范文,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调研篇1一、事业单位基本情况我县共有事业机构457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390个;差额事业单位26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32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9个,包含乡镇事业单位41个,全额事业单位40个,自收自支单位1个。
系统事业单位203个。
全县共有事业编制7126名,其中,全额事业编制5986名;差额事业编制693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288名;企业化管理事编制159名,包含乡镇事业编制461名,全额事业编制461名,自收自支8名。
实有在职人员10480人,其中,全额拨款8270人;差额拨款1205人;自收自支705人;企业化管理300人,包含乡镇实有在职人数431人,全额在职人数423人,自收自支在职人数8人。
乡镇事业编制出现空编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1、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过于臃肿。
我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85% ,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弱化,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整天无事可做,在编不在岗、混岗现象时有出现。
2、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我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县卫生系统,在这一两年中,虽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等方法,使医资、医技、医质有所提高,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全县卫生系统,工勤人员就有123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的10%,编外聘用人员有228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19%。
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培训不足,有些卫生院中防保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使各项预防保健任务的落实受到影响,给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隐患。
诸如向卫生系统一样,县教育系统、文体系统以及各乡镇事业站所,也都因缺乏专业教师、专业演艺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原因,使本职工作开展被动,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不高。
机关事务 调研报告

机关事务调研报告标题:机关事务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机关事务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机关事务的现状,本次调研着重关注机关事务的管理情况、发展方向、存在问题与优化措施。
通过对机关事务调研,旨在提出相关建议,为机关事务的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
针对机关事务的管理情况、发展方向等问题,调研对象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机关事务工作者及相关专家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意见和建议。
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仔细研究,了解机关事务管理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
三、机关事务管理现状1.机关事务的管理概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目前机关事务管理在部门设置、职责划分、流程规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机关事务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工作量大、压力大、工作效率低等。
2.机关事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机关事务管理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数字化管理、标准化服务、流程优化以及人才培养等。
四、机关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机关事务管理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
部分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和职责划分不够合理,导致管理效果不佳。
2.管理流程繁琐机关事务管理中的流程繁琐,操作不便捷,影响了工作效率。
有必要对流程进行优化,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五、机关事务管理的优化措施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应加强对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建设,明确职责、加强人员培训,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2.优化管理流程针对机关事务管理中的流程繁琐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机关事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了一定了解,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对机关事务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推动机关事务管理的创新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注:本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对机关事务管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思路,但也需要进一步实际操作和深入研究。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开展《关于在中央国家机关住宅小区全面推行物业管理的思考》调研工作的报告2002年7月中旬,国家机关房地产研究会受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房地产管理司的委托,承接了《关于在中央国家机关住宅小区全面推行物业管理的思考》的调研课题,其主要内容是:一、中央国家机关住宅物业管理的特点;二、关于住宅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三、目前制约中央国家机关住宅物业管理发展的原因;第四,如何解决物业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如房改卖房的产权多元化,物业管理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小区建设等。
),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以及目前需要开展的工作。
从2002年7月中旬成立课题组,到12月下旬调研工作结束,历时了5个半月。
现将调研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指导思想调研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住房制度改革和机关后勤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为动力,以新的思维、新的观念,围绕着调研主题及主要内容,深入机关,深入社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工作,为中央国家机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新的思路,加快中央国家机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使其尽快实现向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的物业管理,提出可行性报告供领导决策。
二、制定调研工作计划课题组甫一成立就立即制定了调研工作计划。
调研计划分为4部分,一是调研内容。
主要包括住宅物业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怎样全面推行住宅物业管理,目前亟需做好哪些工作;二是调研方法。
主要采用召开专题座谈会、外出学习考察、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等;三是调研步骤与时间安排。
全部调研工作分为4个步骤进行,时间安排5个半月。
第一步,邀请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部、委、局有关领导和物业管理企业负责人举行专题座谈,时间1个月;第二步,到外省市和民政部进行学习考察,时间1个月;第三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时间1个半月;第四步,起草专题报告与组织讨论修改,时间2个月。
三、开展调研工作一、召开座谈会在7、8月份,课题组先后邀请原国家计委、建设部、新华社、卫生部、广电总局、纺织总会、中国人民银行等16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部、委、局有关领导和部分物业管理企业负责人,就住宅物业管理的有关问题举行了三次专题座谈会。
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表彰全省机关事务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

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表彰全省机关事务系统优
秀调研成果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6.05.16
•【字号】鲁事管发﹝2016﹞21号
•【施行日期】2016.05.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考核评价
正文
关于表彰全省机关事务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
省直各部门,各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为加强机关事务工作的调查研究,增强全省机关事务系统的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全省机关事务系统调研活动。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省直部门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围绕贯彻《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和机关事务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形成了一批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和机关事务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经各单位推荐上报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2篇,现予以通报表彰。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省直部门机关事务管理机构要以此为契机,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全面提升调研能力和水平,围绕机关事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持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调研成果,并积极推进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更好地推动重点工作的开展,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促进机关事务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
附件:关于表彰全省机关事务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docx
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2016年5月16日。
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_1

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篇一:2009-4 浦东新区机关事务管理及运行模式的调查报告内部资料请勿外传决策参考2009年第4期(总第326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调查报告系列之四浦东新区机关事务管理及运行模式的调查报告政策研究室浦东新区综合研究院联合调研组一、浦东新区国有资产管理(一)总体规模和构成情况浦东新区所属各类国有资产基本上分为三类: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的行政事业类国有资产、建设类国有资产(其规模及总量详见下表)。
2008年,分布于一、二、三次产业中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比重分别为0.2%、2.3%和97.5%;第二产业资产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第三产业资产主要以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业为主。
浦东新区国有资产规模及构成单位:亿元2006年3月,根据《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浦东新区部份机构名称的通知》精神,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更名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对国资委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新区政府直属的特设机构,与中共浦东新区企业工作委员会合署办公。
国资委下设办公室、纪工委、党建处、企干处、企业处、综合处、社会事业处和董事中心等8个处室;主要监督管理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重点是陆家嘴集团、金桥集团、外高桥集团、张江集团、浦发集团、土地控股公司、现代产业公司、上工申贝公司和轻工装备集团等9大直属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约占经营性资产总量的98.5%,另有少量企业委托社发局、经贸局、农贸中心、政府办、宣传部等机构监管。
除九大直属公司由国资委直接出资并监管外,对于原属新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企业,一方面加大清理脱钩力度,另一方面,规范非经营性资产委托监管,通过与受托监管单位签订《委托监管协议书》,明确监管责任。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中的行政事业类国有资产则按《关于进一步规范浦东新区国有资产处臵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中的第六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臵)执行。
关于乡镇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乡镇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报告范文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实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而乡镇机构改革又是最关键的一步。
20XX年底**市完成了乡镇街道机构改革。
2006年全市乡镇街道区划调整后,又顺利完成了乡镇街道机构编制调整工作。
目前,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效果怎样?乡镇街道机构编制管理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矛盾?我们最近到全市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与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干部和事业站所负责人共200余人座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一、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主要成效我市现共有1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38个行政村,32个社区居委会。
乡镇街道机关行政编制为249名,后勤事业编制18名,财政所行政编制51名,编制合计318名,实有人数376名。
乡镇街道“七所八站”事业单位共有120个,事业编制共347名,实有人数为346名。
自2001年以来,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后机构设置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有:机构精简到位,机构设置规范。
全市乡镇街道在近年的机构改革和调整中,由2001年的18个乡镇街道机构,减为现在的15个乡镇街道机构,精简17%;内设机构由126个减少为现在的83个,精简了34.1%;每个乡镇街道事业单位由原来的10个减为8个,精简了20%。
在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后的机构设置工作中,我市按照清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把职能重复、交叉或相近的机构合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将乡镇事业单位的农技、水利等站合并为农业水利服务站。
初步实现了精简、高效、规范的目标。
人员编制压缩,人员结构优化。
乡镇街道机关行政编制由327名减为249名,减少65名,编制压缩了23.9%;乡镇街道事业机构编制由566名减为347名,减少219名,编制压缩了38.7%。
全市乡镇街道领导职数的配备,按照三类乡镇不超过9名、四类乡镇不超过7名的标准进行配置。
机构调研报告优秀5篇

机构调研报告优秀5篇机构调研报告篇一一、机构编制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常说的“机构编制”,其含义是关于法定组织的机构体制、职责功能、组织形式、单位设置、等级规格、人员数量及其结构比例、职务配备额度等方面的规定。
一定的机构和编制是进行行政管理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母管理”,处于源头地位。
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个法定机构的组织发展达到协调、合理、适度、科学的目标,使社会这部大机器运转得更加协调、均衡,减少各类机构纵横两方面的磨擦和冲突。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人,重点是担负着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是否按照法定的、边界清晰的、科学合理的职能履行了职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就无所谓发展观、政绩观的科学化,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很难统筹发展。
如果各级党的机构都能依法执政、各级政府机关都能依法行政、各级政法机关都能依法执法,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自然得到有效地落实。
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
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
这就要求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推动发展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不断推动思想解放,敢于突破,善于借鉴,勇于探索,利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机构编制管理既要管“制”,也要管“活”,在按政策规定,按规章制度,控制机构和编制的随意性增长的同时,运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促进政府机构的优化设置、编制的合理配置。
要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由批机构、批编制、批职数,转为进行政策法规研究、战略研究、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
2024年机关事务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机关事务管理制度一、工作制度(一)行政领导负责制。
实行主任、科长分级负责制。
主任主持全面工作,向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领导小组负责;科长在主任领导下主持科内工作并对主任负责,科室职员在科长领导下工作并对科长负责。
(二)实行民主决策制。
坚持民主集中制,凡办公室重大工作事宜,均在全体职工讨论的基础上,采纳多数人且正确意见,形成工作决定。
(三)坚持调研工作制。
凡办公室干部,年度力争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收集信息,掌握实情和工作主动权,并撰写专题调研报告一份或与简报二期以上。
(四)实施目标管理制。
年初制定办公室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量化科室和个人工作责任。
办领导负责总目标实施,科长负责科室目标落实,科室各责任人负责工作到位。
实施民主评定,半年考核小结,年终全面考核总结。
(五)建立奖惩激励制。
强化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既要建立职工实绩档案,又要与个人分配挂钩,兑现奖惩。
二、学习制度(一)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每月第一、第三周星期五下午为办公室学习时间。
政治学习由办领导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安排;业务学习由综合科列出计划,统一安排、实施;党员学习,按党支部统一安排进行。
党员、干部、职工在集中学习期间,一般不得缺席。
工作人员要自觉、认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二)政治学习内容。
____主义、____思想、____、“____”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学理论和法律法规;现代科技知识等。
(三)业务学习内容。
重点学习本职业务知识,也要学习其它相关知识,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强化自身,增强本领。
三、会议制度(一)支部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学____的方针、政策,传达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研究决定办公室重要工作。
(二)办公会议。
由办领导主持,每月上旬或下旬召开一次,传达和学习上级重要决定和会议精神,开展形势教育,听取和检查工作完成情况,讨论决定办公室重大工作事宜,安排工作。
关于县法院、检察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县法院、检察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县法院、检察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依据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计划和主任会议安排,10月中旬,法工委牵头,组织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在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东升带领下,采取听取县法院、县检察院工作汇报,实地视察法院、检察院服务大厅、办案区域,与两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进行座谈等方式,对我县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目前,我县法检两院全部完成了员额法官、检察官的遴选,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新的司法权力运行模式逐渐开始运行,办案数量大幅增加,办案效率有所提升,办案质量有所提高,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稳步推进,以员额制法官、检察官为基础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初步解决了司法体制改革中最基础、难度最大的“人”的问题。
首先是员额制改革顺利推进。
结合各自实际,创设相应的配套措施,主动化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调整冲击大、遗留问题破解难、岗位变化矛盾多、责任提升压力大等问题,实现了向员额制改革的平稳过渡,确保了符合条件的32名法官和24名检察官顺利入额。
其次是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基本建立。
已经按照〈河南省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及相关要求的比例完成了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司法行政三类人员的分类工作,并分类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促进各类人员各司其职,专业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二、围绕“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和“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任务,着力构建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管理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一是遵循“充分放权”、“应放尽放”原则,突出法官、检察官主体地位。
法院按照案件类型相对专业、案件数量基本平衡的原则,组建了12个由员额法官加审判辅助人员组成的审判团队,实现案件随机分配,合议庭随机组建,裁判文书由独任法官或合议庭签发。
机关作风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机关作风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全面了解机关作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改进机关工作方式,我们开展了一次机关作风调研。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向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服务对象发放,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也实地走访了多个机关,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
1. 机关工作效率不高:许多受访者反映,机关工作效率低下,行政审批和办事效率都有待提高。
2. 机关作风不够务实:一些机关在处理事务时过于官僚,流程繁琐,给群众和企业带来不便。
3. 机关沟通不畅:部分机关内部沟通协调不畅,信息不畅通,导致工作进展受阻。
四、调研建议
1. 加强机关工作效率:建议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办公效能,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2. 建立服务型机关:倡导务实作风,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和企业的需求。
3. 加强机关内部沟通:建议加强机关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孤岛,促进工作流畅进行。
五、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机关作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为下一步改进机关工作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机关作风必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为人民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推进机关事务立法调研报告

推进机关事务立法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区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和一些省区市机关事务部门的职能得到加强;房地产管理体制实现新突破;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机关与后勤服务单位之间新的经济关系基本确立;服务保障工作明显改进;政府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工作初见成效。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严重制约了机关后勤的改革和发展。
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中,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资源占有的分散性、不均衡性和政策标准的不统一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关事务部门干部职工的稳定和管理效能的提高。
上述矛盾和问题,都与机关事务部门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有关。
因此,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的要求,当前迫切需要出台一部《机关事务条例》来规范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服务行为。
下面,以地方省一级政府机关事务部门为例,对机关事务立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原因以及从法律层面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全面,算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关注和更深一步的研究。
一、机关事务立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设与不设机关事务管理局不统一全国31个省、区、市,25个省区市设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局。
其中政府直属正厅级16个(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新疆、陕西),办公厅管理的二级局9个(山西、内蒙、辽宁、福建、江西、广西、海南、云南、宁夏);由省政府副秘书长或办公厅副主任分管,下设一个或几个处室管理机关事务工作及后勤服务的6个(北京、广东、贵州、西藏、甘肃、青海)。
(二)机构称谓不统一从设立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省份来说,有的叫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有的叫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有的叫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有的叫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未设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有的叫行政处,有的叫机关服务中心,有的叫机关事务管理委员会。
事业单位调研报告范文_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调研报告范文_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调研报告事业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组织,做好事业单位的调研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业单位调研范文,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调研篇1一、事业单位基本情况我县共有事业机构457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390个;差额事业单位26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32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9个,包含乡镇事业单位41个,全额事业单位40个,自收自支单位1个。
系统事业单位203个。
全县共有事业编制7126名,其中,全额事业编制5986名;差额事业编制693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288名;企业化管理事编制159名,包含乡镇事业编制461名,全额事业编制461名,自收自支8名。
实有在职人员10480人,其中,全额拨款8270人;差额拨款1205人;自收自支705人;企业化管理300人,包含乡镇实有在职人数431人,全额在职人数423人,自收自支在职人数8人。
乡镇事业编制出现空编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1、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过于臃肿。
我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85% ,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弱化,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整天无事可做,在编不在岗、混岗现象时有出现。
2、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我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县卫生系统,在这一两年中,虽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等方法,使医资、医技、医质有所提高,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全县卫生系统,工勤人员就有123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的10%,编外聘用人员有228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19%。
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培训不足,有些卫生院中防保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使各项预防保健任务的落实受到影响,给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隐患。
诸如向卫生系统一样,县教育系统、文体系统以及各乡镇事业站所,也都因缺乏专业教师、专业演艺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原因,使本职工作开展被动,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不高。
机关事务管理上台阶调研报告

机关事务管理上台阶调研报告机关事务管理上台阶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决策者决定对机关事务管理进行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当前机关事务管理的情况,探讨如何推进机关事务管理上台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调研和访谈,整理出本报告。
二、调研内容:1. 机关事务管理的现状: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机关事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人工处理事务较多,效率低下。
许多机关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文档处理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影响了办事效率。
其次,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沉淀较少。
许多机关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导致数据沉淀不足,不利于事务管理的统筹和分析。
另外,多部门协同工作不畅,信息流通困难。
不同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协作机制,沟通和信息共享存在问题,影响了事务管理的进展。
2. 推进机关事务管理的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推进机关事务管理的进步:(1) 推广信息化系统应用:各机关应加大对信息化系统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系统,包括电子档案管理、流程自动化等功能。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优化流程和规范操作:对机关常见事务进行流程优化和规范化操作,做好事务的分类和归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统筹管理能力。
(3) 加强部门间协作机制:各部门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多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互助。
可以通过定期会议、信息系统互联等方式,促进部门间的交流和合作。
(4) 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机关应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在信息化系统应用、流程优化等方面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机关事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推广信息化系统应用、优化流程和规范操作、加强部门间协作机制以及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措施,都有助于推进机关事务管理的改进和提升。
我们建议机关领导尽快采取相关措施,落实调研报告中的建议,并不断优化机关事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篇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总“两个普遍”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非公企业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根据省总工会领导关于开展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调研的指示精神,最近,我们赴武汉、襄樊、荆州、宜昌、十堰等市,通过采取听取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检查工作台帐、走访企业等形式,对台商投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基本上掌握了全省台商投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现状。
现将调研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台商投资湖北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始终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重要省份之一。
据对武汉等市的调研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注册台资企业xx家,投资总额xx亿美元,实际投资近xx亿美元。
以电子、高新技术等领域为主,主要涉及光电子、机电、机械制造业、轻工纺织业、化学工业、食品业、医药业、文化教育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从业人员达到6万多人,包括统一集团、远东集团、顶新国际集团、多普达等岛内着名企业陆续投资湖北。
从1987年至今,台商在武汉投资已有23年的历史。
随着两岸关系逐渐缓和,汉台交流交往日益密切。
武汉市现已形成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工业园、武汉黄陂台港农民创业园,即“两区两园”为龙头的对台招商引资平
台,初步构建起该市台商投资密集区的总体框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商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目前,台商投资湖北呈现出以武汉市为中心,向襄樊、荆州、宜昌、十堰等城市幅射的态势。
据了解,台商投资湖北80%的企业能够正常生产,规模以上(200人)的企业60%按照《工会法》的要求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会干部普遍为兼职。
台商投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以上。
由于台商投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职工平均工资普遍高于所在城市最低工资,即使在2019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激烈的时候,湖北台商投资企业也没有出现大批停产倒闭和大面积裁员现象,没有发生大的劳资纠纷,总体上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减弱,已有不少台商投资企业踊跃增资扩股,显示台商投资企业对未来湖北的发展充满信心,成为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之一。
二、台商投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情况
台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与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其它类型非公企业一样,台商投资企业投资祖国大陆,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面临着管理理念的差异和经营模式的选择。
因此,尽管海峡两岸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对立,文化理念不同,但依法经营,采取管理民主化,融洽劳资双方关系的意识或观念在多数台商经营管理者中逐渐形成共识,体现在管理过程之中。
随着台商投资湖北规模的逐步扩大和企业持续发展,如何维护台商投资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渐成为各级工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的看来,在各级工会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