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龙门起重机倒塌事故

合集下载

沪东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大事故沪东

沪东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大事故沪东

沪东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大事故沪东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沪东“7·17”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大事故沪东2001年7月17日上午8时许,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对抢救伤员、善后和事故调查工作做了明确指示。

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立即率领经委、公安、消防、卫生、民政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赶到现场,在全力进行抢救工作的同时,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及时取证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有效保护。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同志、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同志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等单位领导于事故当日赶赴上海,组织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国防科工委、监察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全国总工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国家电力公司成立了沪东“7·17”特大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及时有序地开展了事故调查工作,并对事故的善后工作进行了协调和指导。

在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等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有关单位领导和职工耐心细致的工作,善后工作积极稳妥,确保了社会稳定。

通过现场勘察、查阅资料、讯问证人等多方取证和科学分析,查明了事故原因,并对事故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进行了反复研究。

9月5日,领导小组正式形成了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一、600t×170m龙门起重机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龙门起重机主要参数及主梁提升方法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要由主梁、刚性腿、柔性腿和行走机构等组成。

该机的主要尺寸为轨距170m,主梁底面至轨面的高度为77m,主梁高度为10.5m。

沪东“7·17”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大事故沪东

沪东“7·17”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大事故沪东

沪东“7·17”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大事故沪东2001年7月17日上午8时许,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对抢救伤员、善后和事故调查工作做了明确指示。

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立即率领经委、公安、消防、卫生、民政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赶到现场,在全力进行抢救工作的同时,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及时取证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有效保护。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同志、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同志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等单位领导于事故当日赶赴上海,组织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国防科工委、监察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全国总工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国家电力公司成立了沪东“7·17”特大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及时有序地开展了事故调查工作,并对事故的善后工作进行了协调和指导。

在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等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有关单位领导和职工耐心细致的工作,善后工作积极稳妥,确保了社会稳定。

通过现场勘察、查阅资料、讯问证人等多方取证和科学分析,查明了事故原因,并对事故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进行了反复研究。

9月5日,领导小组正式形成了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一、600t×170m龙门起重机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龙门起重机主要参数及主梁提升方法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要由主梁、刚性腿、柔性腿和行走机构等组成。

该机的主要尺寸为轨距170m,主梁底面至轨面的高度为77m,主梁高度为10.5m。

主梁总长度186m,含上、下小车后重约3050t。

正在建造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梁分别利用由龙门起重机自身行走机构、刚性腿、主梁17#分段的总成(高87m,重900多t,迎风面积1300m2,由4根缆风绳固定。

起重机吊装过程倒塌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机吊装过程倒塌事故案例分析

An omnipotent person is really nothing, and an omnipotent expert is really nothing.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起重机吊装过程倒塌事故案例分析2001年7月17日上午8时许,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 ×1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一、600t×170m龙门起重机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龙门起重机主要参数及主梁提升方法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要由主梁、刚性腿、柔性腿和行走机构等组成。

该机的主要尺寸为轨距170m,主梁底面至轨面的高度为77m,主梁高度为10.5m。

主梁总长度186m,含上、下小车后重约3050t。

正在建造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梁分别利用由龙门起重机自身行走机构、刚性腿、主梁17#分段的总成(高87m,重900多t,迎风面积 1300m2,由4根缆风绳固定。

以下简称刚性腿)与自制塔架作为2个液压提升装置的承重支架,并采用同济大学的计算机控制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的工艺技术进行整体提升安装。

2.施工合同单位有关情况2000年9月,沪东造船厂(甲方,2001年4月与中华造船厂合并组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沪东厂)与作为承接方的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乙方,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公司)、上海建设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丙方,同济大学和上海市科委共同建立,以下简称机器人中心)、上海东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丁方,沪东厂三产公司)签订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吊装合同书。

合同中规定,甲方负责提供设计图纸及参数、现场地形资料、当地气象资料。

上海沪东造船厂600吨龙门起重机吊装过程倒塌事故案例分析解读

上海沪东造船厂600吨龙门起重机吊装过程倒塌事故案例分析解读

4.施工现场缺乏统一严格的管理,安全措施不落实是 事故伤亡扩大的原因
(2)安全措施不具体、不落实。6月28日由工程各方参加的 “确保主梁、柔性腿吊装安全”专题安全工作会议,在制定有 关安全措施时没有针对吊装施工的具体情况由各方进行充分研 究并提出全面、系统的安全措施,有关安全要求中既没有对各 单位在现场必要人员作出明确规定,也没有关于现场人员如何 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条款。施工各方均未制定相应程序及指定 具体人员对会上提出的有关规定进行具体落实。例如,为吊装 工程制定的工作牌制度就基本没有落实。
3.吊装工程方案不完善、审批把关不严是事故的 重要原因
由电建公司第三分公司编制、电建公司批复的吊装工程方 案中提供的施工阶段结构倾覆稳定验算资料不规范、不齐全; 对沪东厂600t龙门起重机刚性腿的设计特点,特别是刚性 腿顶部外倾710mm后的结构稳定性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 对主梁提升到47.6m时,主梁上小车碰刚性腿内侧缆风绳 这一可以预见的问题未予考虑,对此情况下如何保持刚性腿 稳定的这一关键施工过程更无定量的控制要求和操作要领; 吊装工程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编制后,虽经规定程序进行了 审核和批准,但有关人员及单位均未发现存在的上述问题, 使得吊装工程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在重要环节上失去了指导作 用。
2.施工合同单位有关情况
2000年9月,沪东造船厂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 与作为承接方的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上海建设机器人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东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600t×170m 龙门起重机结构吊装合同书。合同中规定,甲方负责提供设计 图纸及参数、现场地形资料、当地气象资料。乙方负责吊装、 安全、技术、质量等工作;配备和安装起重吊装所需的设备、 工具(液压提升设备除外);指挥、操作、实施起重机吊装全 过程中的起重、装配、焊接等工作。

血的教训!沪东中华最惨痛的三起事故

血的教训!沪东中华最惨痛的三起事故

血的教训!沪东中华最惨痛的三起事故沪东中华可能是中国造船业历史上出名的闯祸“专业户”,每隔几年就要出事,一出事就出大事,而且是恶性事故。

2008年沪东中华龙门吊垮塌事故似乎还记忆犹新,而2001年沪东造船厂龙门吊特大垮塌事故更是在中国造船人心中永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

4月15日,江南长兴造船真正“过继”给沪东中华才刚满一个月,沪东中华新领导班子上任还不到半个月,江南长兴造船就出事了,而且又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沪东中华到底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沪东中华接连不断的事故,我们无法了解具体细节,但说到底根本问题还是管理不到位、领导不重视。

逝者不可留,来者犹可追。

重温事故,希望逝者的鲜血铸成的巨钟能时时撞击生者的心灵:安全是个天!2001年沪东中华龙门吊特大垮塌事故伤亡情况:36人死亡,3人受伤2001年7月17日上午8点,在上海市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安装的600吨门式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发生下坠特大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

据上海有关方面事后公布的消息称,有36人在这惨痛的十几秒中被夺去了生命,其中包括同济大学的5位教师和两位博士后。

另有3人在事故中受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2001年沪东中华龙门吊特大垮塌事故应该是中国造船业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工伤事故。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当即对抢救、善后和事故调查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后经调查认定,“7·17”特大事故是一起由于吊装施工方案不完善,吊装过程中违规指挥、操作,并缺乏统一严格的现场管理而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认定,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吊装主梁过程中,由于违规指挥、操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情况下,放松了内侧缆风绳,致使刚性腿向外侧倾倒,并依次拉动主梁、塔架向同一侧倾坠、垮塌。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后认为,这起重大责任事故是由于吊装施工方案不完善导致的。

沪东中华造船公司龙门塔吊倒塌事故

沪东中华造船公司龙门塔吊倒塌事故

沪东中华造船公司龙门塔吊倒塌事故-2本报讯罗丹妮昨天凌晨0点25分左右,位于浦东大道近五莲路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意外事故,两台600吨的龙门吊在吊装作业中倒塌,导致3名工人当场身亡,2名工人受伤。

目前事故原因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之中。

记者赶到现场时,警方正在疏导围观群众,消防、120急救人员正在进行现场救援处置。

造船公司的大门已经全部封闭,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记者站在附近居民楼高处看见,倒塌的是两台高约八九十米的600吨重的龙门吊。

东侧的一台龙门吊完全坍塌,断裂的钢架横梁砸在一厂房上。

一名穿着睡衣在现场围观的男子告诉记者,他家住在浦东大道近五莲路附近,“睡梦中突然听见一声巨响,感到房子都在震动,我们还以为地震来了。

起身往窗户外一看,很多居民都聚集在楼下。

我们也赶紧逃了出去,后来才知道是沪东船厂的龙门吊倒了。

”据了解,事发时,造船厂的3名工人正在离地面数十米高的龙门吊驾驶室,对一块重900吨的分段船体进行吊运。

“可能是在起吊大型船体钢件时,载荷超重而导致门吊失衡倒塌。

”一名住在附近的老工人告诉记者。

事故导致3名工人从驾驶室摔下当场死亡,而在龙门吊附近进行夜间巡逻的两名保安也不同程度受伤。

这两名保安都40岁左右,被送往东方医院抢救。

其中一人伤势较重,至记者截稿时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事发后,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和上海市安监、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指挥开展救援工作。

艾宝俊副市长要求全力救治伤员,妥善做好善后工作;消除事故现场隐患,防止发生次生事故;成立由市安监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参加的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严肃处理。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总公司及所属沪东中华造船公司也已成立善后处理小组。

据安监等相关部门初步调查认为,事故是由于龙门吊的一根柔性腿突然断裂所致。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龙门起重机吊装倒塌特别重大事故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龙门起重机吊装倒塌特别重大事故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龙门起重机吊装倒塌特别重大事故1、事故概况2001年7月17日8时许,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 l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

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约1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2001年7月17日早7时,施工人员按施工指挥张某的布置,通过陆侧(远离黄浦江一侧)和江侧(靠近黄浦江一侧)卷扬机先后调整刚性腿的两对内、外两侧缆风绳,现场测量员通过经纬仪监测刚性腿顶部的基准靶标志,井通过对讲机指挥两侧卷扬机操作工进行放缆作业(据陈述,调整时,控制靶位标志内外允许摆动20mm)。

放缆时,先放松陆侧内缆风绳,当刚性腿出现外偏时,通过调松陆侧外缆风绳减小外侧拉力进行修偏,直至恢复至原状态。

通过10余次放松及调整后,陆侧内缆风绳处于完全松弛状态。

此后,又采用相同方法和相近的次数,将江侧内缆风绳放松调整为完全松弛状态。

约7时55分,当地面人员正要通知上面工作人员推移江侧内缆风绳时,测量员发现基准标志逐渐外移,井逸出经纬仪观察范围,同时还有现场人员也发现刚性腿不断地在向外侧惯斜,直到刚性腿倾覆,主梁被拉动横向平移井坠落,另一端的塔架也随之倾倒。

2、事故原因分析(1)刚性腿在缆风绳调整过程中受力失衡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在吊装主粱过程中,由于违规指挥、操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情况下,放松了内侧缆风绳,致使刚性腿向外侧倾倒,并依次拉动主梁、塔架向同一侧倾坠、垮塌。

(2)施工作业中违规指挥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施工现场指挥张某在发生主粱上小车碰到缆风绳需要更改施工方案时,违反吊装工程方案中关于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施工方案的作业要求。

如有特殊情况进行调整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的规定。

未按程序编制修改书面作业指令和逐级报批,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下令放松刚性腿内侧的两根缆风绳,导致事故发生。

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

⒉ 施工现场组织协调不力 在吊装工程中,施工现场甲、 在吊装工程中,施工现场甲、乙、丙三方立体 交叉作业,但没有及时形成统一、 交叉作业,但没有及时形成统一、有效的组织协调 机构对现场进行严格管理。 10日 机构对现场进行严格管理。7月10日,在主梁提升前 仓促建立了“600吨龙门起重机提升组织体系 吨龙门起重机提升组织体系” 仓促建立了“600吨龙门起重机提升组织体系”,职 责不明,分工不清,施工现场总体调度与协调不够, 责不明,分工不清,施工现场总体调度与协调不够, 致使施工各方不能相互有效沟通。 致使施工各方不能相互有效沟通。乙方在决定更改 施工方案,放松缆风绳后, 施工方案,放松缆风绳后,未正式告之现场施工各 方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甲方也未明确将7 17日的作 方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甲方也未明确将7月17日的作 业具体情况告之乙方,导致沪东厂23 23名在刚性腿内 业具体情况告之乙方,导致沪东厂23名在刚性腿内 作业的职工死亡。 作业的职工死亡。
续⒉ 合同中规定,甲方负责提供图纸及参数、现 合同中规定,甲方负责提供图纸及参数、 场地形资料、当地气象资料。乙方负责吊装、 场地形资料、当地气象资料。乙方负责吊装、安 技术、质量等工作; 全、技术、质量等工作;配备和安装起重吊装所 需设备、工具(液压提升设备除外);指挥、 );指挥 需设备、工具(液压提升设备除外);指挥、操 实施起重机吊装全过程的起重、装配、 作、实施起重机吊装全过程的起重、装配、焊接 等工作。丙方负责液压提升设备的配备、布置; 等工作。丙方负责液压提升设备的配备、布置; 实施液压提升工作( 实施液压提升工作(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是丙 方的专利)。丁方负责与甲方协调,为乙、 )。丁方负责与甲方协调 方的专利)。丁方负责与甲方协调,为乙、丙方 的施工提供便利条件等。 的施工提供便利条件等。

起重机吊装过程倒塌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机吊装过程倒塌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机吊装过程倒塌事故案例分析2001年7月17日上午8时许,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一、600t×170m龙门起重机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龙门起重机主要参数及主梁提升方法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要由主梁、刚性腿、柔性腿和行走机构等组成。

该机的主要尺寸为轨距170m,主梁底面至轨面的高度为77m,主梁高度为10.5m。

主梁总长度186m,含上、下小车后重约3050t。

正在建造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梁分别利用由龙门起重机自身行走机构、刚性腿、主梁17#分段的总成(高87m,重900多t,迎风面积1300m2,由4根缆风绳固定。

以下简称刚性腿)与自制塔架作为2个液压提升装置的承重支架,并采用同济大学的计算机控制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的工艺技术进行整体提升安装。

2.施工合同单位有关情况2000年9月,沪东造船厂(甲方,2001年4月与中华造船厂合并组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沪东厂)与作为承接方的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乙方,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公司)、上海建设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丙方,同济大学和上海市科委共同建立,以下简称机器人中心)、上海东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丁方,沪东厂三产公司)签订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吊装合同书。

合同中规定,甲方负责提供设计图纸及参数、现场地形资料、当地气象资料。

乙方负责吊装、安全、技术、质量等工作;配备和安装起重吊装所需的设备、工具(液压提升设备除外);指挥、操作、实施起重机吊装全过程中的起重、装配、焊接等工作。

丙方负责液压提升设备的配备、布置;操作、实施液压提升工作(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是丙方的专利)。

沪东中华惨痛事故

沪东中华惨痛事故

沪东中华惨痛事故沪东中华可能是中国造船业历史上出名的闯祸“专业户”,每隔几年就要出事,一出事就出大事,而且是恶性事故。

2008年沪东中华龙门吊垮塌事故似乎还记忆犹新,而2001年沪东造船厂龙门吊特大垮塌事故更是在中国造船人心中永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

4月15日,江南长兴造船真正“过继”给沪东中华才刚满一个月,沪东中华新领导班子上任还不到半个月,江南长兴造船就出事了,而且又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沪东中华到底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沪东中华接连不断的事故,我们无法了解具体细节,但说到底根本问题还是管理不到位、领导不重视。

逝者不可留,来者犹可追。

重温事故,希望逝者的鲜血铸成的巨钟能时时撞击生者的心灵:安全是个天!2001年沪东中华龙门吊特大垮塌事故伤亡情况:36人死亡,3人受伤2001年7月17日上午8点,在上海市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安装的600吨门式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发生下坠特大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

据上海有关方面事后公布的消息称,有36人在这惨痛的十几秒中被夺去了生命,其中包括同济大学的5位教师和两位博士后。

另有3人在事故中受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2001年沪东中华龙门吊特大垮塌事故应该是中国造船业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工伤事故。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当即对抢救、善后和事故调查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后经调查认定,“7·17”特大事故是一起由于吊装施工方案不完善,吊装过程中违规指挥、操作,并缺乏统一严格的现场管理而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认定,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吊装主梁过程中,由于违规指挥、操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情况下,放松了内侧缆风绳,致使刚性腿向外侧倾倒,并依次拉动主梁、塔架向同一侧倾坠、垮塌。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后认为,这起重大责任事故是由于吊装施工方案不完善导致的。

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和主要领导责任的四名施工人员和公司主要领导已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另有13名责任人受到了行政撤职、降级、开除党籍等处理。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起重机倒塌)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起重机倒塌)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起重机倒塌)1)事故经过2001年7月17日上午8时许,在沪东某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2001年4月19日,电建公司及大力神公司施工人员进入沪东厂开始进行龙门起重机结构吊装工程,至6月16日完成了刚性腿整体吊装竖立工作。

2001年7月12日,机器人中心进行主梁预提升,通过60%~100%负荷分步加载测试后,确认主梁质量良好,塔架应力小于允许应力。

2001年7月13日,机器人中心将主梁提升离开地面,然后分阶段逐步提升,至7月16日19时,主梁被提升至47.6m高度。

因此时主梁上小车与刚性腿内侧缆风绳相碰,阻碍了提升。

电建公司施工现场指挥张海平考虑天色已晚,决定停止作业,并给起重班长陈忠林留下书面工作安排,明确17日早上放松刚性腿内侧缆风绳,为机器人中心8点正式提升主梁做好准备。

2001年7月17日早7时,施工人员按张海平的布置,通过陆侧(远离黄浦江一侧)和江侧(靠近黄浦江一侧)卷扬机先后调整刚性腿的两对内、外两侧缆风绳,现场测量员通过经纬仪监测刚性腿顶部的基准靶标志,并通过对讲机指挥两侧卷扬机操作工进行放缆作业(据陈述,调整时,控制靶位标志内外允许摆动20mm)。

放缆时,先放松陆侧内缆风绳,当刚性腿出现外偏时,通过调松陆侧外缆风绳减小外侧拉力进行修偏,直至恢复至原状态。

通过10余次放松及调整后,陆侧内缆风绳处于完全松驰状态。

此后,又使用相同方法,和相近的次数,将江侧内缆风绳放松调整为完全松驰状态,约7时55分,当地面人员正要通知上面工作人员推移江侧内缆风绳时,测量员发现基准标志逐渐外移,并逸出经纬仪观察范围,同时还有现场人员也发现刚性腿不断地在向外侧倾斜,直到刚性腿倾覆,主梁被拉动横向平移并坠落,另一端的塔架也随之倾倒。

吊装作业事故案例

吊装作业事故案例

3. 吊装工程方案不完善、审批把关不严是事故 的重要原因。吊装工程方案中提供的施工阶段 结构倾覆稳定验算资料不规范、不齐全;对沪 东厂600t龙门起重机刚性腿的设计特点,特别 是刚性腿顶部外倾710mm后的结构稳定性没 有予以充分的重视;对主粱提升到47. 6m时, 主粱上小车碰刚性腿内侧缆风绳这一可以预见 的问题未予考虑,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持刚性腿 稳定的这一关键施工过程更无定量的控制要求 和操作要领。 吊装工程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编制后,虽经 规定程序进行了审核和批准,但有关人员及单 位均未发现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得吊装工程方 案和作业指导在重要环节上失去了指导作用。
• 事故原因: • 1、直接原因 • 该吊车的卷扬液压 系统和副卷扬机机 械故障是造成事故 的直接原因。
• 2、主要原因 • 吊车司机对吊车的 性能不了解,没有及 时发现该吊车存在 的事故隐患,致使吊 车“带病作业”,是 造成该起事故的主 要原因。
事故吊车
• 3、次要原因 • 起重工孙某、王某在钢管 起吊后,没有按规定与吊 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强, 是造成该事故的次要原因 • 4、管理原因 • 项目部对外租车辆管理不 到位,吊车租入和使用时 检验和检查不细,没有及 时发现吊车本身存在的缺 陷。
案例2、建设公司2000年“11.3” 起重吊装伤害事故
即将 吊装 到位 的炉 管
卡 环 与 钢 丝 绳
炉管坠落后现场
2000年11月3日,天津乙烯项 目裂解炉施工现场。原第七工程公 司某起重班指挥30吨塔吊,吊装F型 炉管。因吊点选择在管段中心线以 下,同时未采取防滑措施,造成起 吊后钢丝绳滑动,管段急速下沉900 毫米,在强大外力作用下,使钢丝 绳在卡环处断裂,钢管坠落。将刚 从裂解炉直爬梯下到地面准备换氩 气的电焊工付某挤压致伤。

吊装安全

吊装安全

一、基本情况 该龙门起重机从7月 日开始安装 计划于7月 日结束 日开始安装、 日结束, 该龙门起重机从 月14日开始安装、计划于 月17日结束,主梁提升采用 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每小时可提升高度4—6m。7月16日龙门起重机主梁 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每小时可提升高度 。 月 日龙门起重机主梁 已提升至37m,7月17日上午在提升过程中发生了倒塌,致使现场操作工 日上午在提升过程中发生了倒塌, 已提升至 , 月 日上午在提升过程中发生了倒塌 人和内部安装的技术人员全部被困, 人和内部安装的技术人员全部被困,成为近年来上海市最大的一起恶性 事故。 事故。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Thanks!
二、灾害特点 (一)倒塌场面大,死亡人 倒塌场面大, 数多 钢结构复杂、 (二)钢结构复杂、救援难 度大 社会影响广, (三)社会影响广,造成损 失大 三、救援经过 分组搜寻、 (一)分组搜寻、全力解救面上被困人员 破拆开洞、 (二)破拆开洞、集中力量施救控制室人员 解体起吊、 (三)解体起吊、清理现场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别重大事故
2001年7月17日上午 时50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 年 月 日上午 日上午7时 分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815号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 号的沪东中华造船( 号的沪东中华造船 集团) 限公司的船坞工地上,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 限公司的船坞工地上,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 × 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 梁过程中,由于违规指挥、操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情况下,放松了内侧缆风绳, 梁过程中,由于违规指挥、操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情况下,放松了内侧缆风绳,致使刚 性腿向外侧倾倒,并依次拉动主梁、塔架向同一侧倾坠、垮塌,发生了倒塌事故。 性腿向外侧倾倒,并依次拉动主梁、塔架向同一侧倾坠、垮塌,发生了倒塌事故。上海市消防总队 119调度指挥中心于 时59分接警,先后调派 个消防中队,19辆消防车,20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 调度指挥中心于7时 分接警 先后调派10个消防中队 分接警, 个消防中队, 辆消防车 辆消防车, 调度指挥中心于 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 场实施救援。由于倒塌设备庞大、结构复杂,被困人员多,且时值高温,救援任务十分艰巨, 场实施救援。由于倒塌设备庞大、结构复杂,被困人员多,且时值高温,救援任务十分艰巨,参战 官兵经过近9个小时的奋战 先后营救被困人员38名 这场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约1亿元 个小时的奋战, 亿元, 官兵经过近 个小时的奋战,先后营救被困人员 名。这场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约 亿元,其中直接经 济损失8000多万元。 多万元。 济损失 多万元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别重大事故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别重大事故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别重大事故(一)事故概况2001年7月17日8时许,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170m 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

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约1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该起重机结构主要由主梁、刚性腿、柔性腿和行走机构等组成,该机轨距170m,主梁底面至轨面的高度为77m,主梁高度为10.5m,主梁总长度186m,含上、下小车后重约3050t。

正在安装的主梁分别利用由龙门起重机自身行走机构、刚性腿及主梁17号分段的总成(高87m,重900多吨,迎风面积1300m?,由4根缆风绳固定)与自制塔架作为2个液压提升装置的承重支架,并采用同济大学的计算机控制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的工艺技术进行整体提升安装。

2001年7月17日早7时,施工人员按施工指挥张某的布置,通过陆侧(远离黄浦江一侧)和江侧(靠近黄浦江一侧)卷扬机先后调整刚性腿的两对内、外两侧缆风绳,现场测量员通过经纬仪监测刚性腿顶部的基准靶标志,并通过对讲机指挥两侧卷扬机操作工进行放缆作业(据陈述,调整时,控制靶位标志内外允许摆动20mm)。

放缆时,先放松陆侧内缆风绳,当刚性腿出现外偏时,通过调松陆侧外缆风绳减小外侧拉力进行修偏,直至恢复至原状态。

通过10余次放松及调整后,陆侧内缆风绳处于完全松弛状态。

此后,又采用相同方法和相近的次数,将江侧内缆风绳放松调整为完全松弛状态。

约7时55分,当地面人员正要通知上面工作人员推移江侧内缆风绳时,测量员发现基准标志逐渐外移,并逸出经纬仪观察范围,同时还有现场人员也发现刚性腿不断地在向外侧倾斜,直到刚性腿倾覆,主梁被拉动横向平移并坠落,另一端的塔架也随之倾倒。

(二)事故原因分析1.刚性腿在缆风绳调整过程中受力失衡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在吊装主梁过程中,由于违规指挥、操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情况下,放松了内侧缆风绳,致使刚性腿向外侧倾倒,并依次拉动主梁、塔架向同一侧倾坠、垮塌。

方案有缺陷 吊装酿惨祸36人亡

方案有缺陷 吊装酿惨祸36人亡

Adversity is an inevitable process of growth. People who can accept adversity bravely will grow stronger day byda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方案有缺陷吊装酿惨祸36人亡——沪东“7·17”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别重大事故回顾2001年7月17日上午8时许,伴随着震天的巨响,在沪东造船厂船坞工地出现了令人惊恐的一幕: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事故发生后,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有关部门成立了沪东“7·17”特大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

通过现场勘察、查阅资料、讯问证人等多方取证和科学分析,查明了事故原因,最后认定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主要是由于吊装施工方案不完善导致。

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和主要领导责任的4名施工人员和公司主要领导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另有13名责任人受到了行政撤职、降级、开除党籍等处理。

工程情况2000年9月,沪东造船厂(甲方)与作为承接方的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乙方)、上海建设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丙方)、上海东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丁方)签订龙门起重机结构吊装合同书。

合同中规定,甲方负责提供设计图纸及参数、现场地形资料、当地气象资料。

乙方负责吊装、安全、技术、质量等工作;配备和安装起重吊装所需的设备、工具(液压提升设备除外);指挥、操作、实施起重机吊装全过程中的起重、装配、焊接等工作。

丙方负责液压提升设备的配备、布置;操作、实施液压提升工作。

丁方负责与甲方协调,为乙方、丙方的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2001年4月,负责吊装的电建公司通过一个叫陈春平的包工头与上海大力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包工的承包方式签订劳务合同。

该合同虽然以大力神公司名义签约,但实际上此项业务由陈春平(非该公司雇员,也不是法定代表人)承包,陈春平招用了25名现场操作工人参加吊装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龙门起重机倒塌事故
1.事故概况
2001年7月17日8:00左右,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的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主梁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龙门起重机的结构主要由主梁、刚性腿、柔性腿和行走机构组成。

该起重机轨距170m,主梁下底面至轨面的高度77m,主梁高度10.5m,长度186m,重约3050t(含上、下小车)。

正在安装的主梁分别利用龙门起重机自身行走机构、刚性腿以及主梁17号分段的总成(高87m,重900多t,迎风面积1300m2,由4根缆风绳固定)与自制塔架作为2个液压提升装置的支撑架,采用同济大学的计算机控制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工艺技术进行整体提升安装。

2001年7月17日早7:00,施工人员按施工指挥人员的布置,通过陆侧(远离黄浦江一侧)和江侧(靠近黄浦江一侧)卷扬机先后调整刚性腿的两对内、外两侧缆风绳。

现场测量员利用经纬仪监测刚性腿顶部的基准靶标志,并通过对讲机指挥两侧卷扬机操作工放缆作业。

放缆时先放松陆侧内缆风绳。

当刚性腿出现外偏时,通过调松陆侧内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