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天然产物?什么是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什么?试论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答:(1)在化学学科内,天然产物专指由动物、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生物转化、化学合成与修饰及综合利用等内容的一门科学。
主要侧重研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化学结构、性质、生物活性、生物合成及开发利用等。
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从中获得医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防治药物、医用及农用抗菌素,开发高效低毒农药以及植物生长激素和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
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的意义:有助于从分子层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天然产物,通过化学合成、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基因工程合成、微生物发酵等多种途径定向获得大量目标物,保障人类的健康,满足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的需要。
2天然产物的有效成分:从药理学和生物学角度看指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化学上能用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并且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3天然产物的无效成分:天然产物中无生物活性的成分。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划分是相对的。
天然产物化学按化学结构分类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请举出各自的代表化合物1-2个。
答:(1)糖类和苷类。
结构特点: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酮的碳水化合物,一般为五元环状或六元环状。
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酸,糖醛酸等与另一类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C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实例:灵芝多糖(2)醌类结构特点:含两个双键的六元环状二酮结构包括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实例:蒽醌如大黄酸(天然色素、抗菌)。
(3)黄酮类结构特点:具有酚羟基的苯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实例:槲皮素、葛根素(4)苯丙素类结构特点:含一个或几个C3-C6单位的天然成分实例:香豆素、木脂素(5)萜类与挥发油结构特点:A.萜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的化合物,分子式符合(C5H8)nB.挥发油(精油):是一类具有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天然产物化学
③ 偶合普遍存在,分裂不一定发生
2、13C-NMR
13C的信号分裂:
H对13C的偶合影响突出,仍遵守N+1律
13C的化学位移:
幅度宽,约200ppm,信号重叠少,易 识别。
常见13C-NMR谱类型及特征: ①噪音去偶谱:又叫全氢去偶谱(COM)或宽 ①噪音去偶谱 带去偶谱(BBD):所有碳信号作为单峰出现
天然产物化学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绪论
基本概念
天然产物 有效成分 一次代谢和二次代谢
一、各大类常见结构
O
生物碱:
O
N CH3 OH
OH
O O OH O
OH Glc
黄 酮:
OH O
OH
醌 类:
COOH O
香豆素:
H4 H3 O O
O
O
强心苷:
OH HO
O
O
OH HO
O
皂 苷:
COOGl c Glc O
I = + 1/2
I = − 1/2
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进动频率:
γ ν= ·H0 2π
ν ∝ H0
γ 为磁旋比,是核的常数。
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z
在外加磁场的 情况下,原子 核的核磁矩在 磁场中的取向 不是任意的。
B0 H
0
m = +1/2
m = − 1/2
I = 1/2
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B)
第二讲 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
一.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一般鉴定方法
已知化合物鉴定的一般程序 1.测定样品的熔点,与已知品的文献值对照,比较是否一致 或接近。 2.测样品与标准品的混熔点,所测熔点值不下降。 3.将样品与标准品共薄层色谱或纸色谱,比较其Rf值是否一 致。 4.测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和标准图谱比较,是否一致。
08天然产物化学
核磁共振波谱法
原理
利用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自旋能级跃迁产生的共振信号来推断分子 结构的方法,主要包括氢谱、碳谱等。
应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尤其对于复杂分子的立体结构和 构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优缺点
能够提供详细的分子结构和构象信息,但仪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 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质谱法
原理
如含有红曲霉素、植物甾醇等成分的 产品。
抗氧化保健食品
如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成 分的产品。
其他特定功能的保健食品
如针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保健食品、 改善记忆力的保健食品等。
其他应用
在饮料中的应用
如天然果汁、茶饮料等,提供天 然风味和营养。
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
如使用天然酵母、果干等制作的 面包、蛋糕等,增加口感和营养 价值。
天然产物定义
天然产物是指动物、植物、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以及人和动物体内许许多多内 源性的化学成分统称作天然产物。
天然产物分类
天然产物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海洋类和微生物类等。其中,植物类天然产物包括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 动物类天然产物包括蛋白质、酶、多糖等;海洋类天然产物包括海藻多糖、鱼油、珊瑚等;微生物类天然产物包 括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
黄酮类化合物
定义与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苯并γ吡喃酮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存在 于植物界中。它们通常以游离态 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
分类
根据结构的不同,黄酮类化合物 可分为黄酮、黄酮醇、异黄酮、 查尔酮等。
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如抗氧化、抗肿瘤、抗心血管疾 病等。例如,槲皮素是一种黄酮 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 抗炎作用。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第一章-总论)剖析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授课对象2002级生物工程学院授课人林治华授课单位制药工程系授课时间 2003~2004二学期天然产物化学教案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天然产物化学为药学专业的专业课,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校的安排,课堂讲课36学时。
天然产物化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常用的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和各种结构鉴定方法。
各论是本课程的重点,在讨论了糖和苷的一般性质和结构研究法基础上,将所有的天然产物按照其结构母核分为苯丙素类、蒽醌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三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生物碱等七个部分,详细论述了它们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并结合生物活性及应用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合物。
现将每章节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时数、教学重点和难点、思考题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2.掌握研究天然产物的方法:(1)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2)掌握色谱技术中洗脱剂选择的原则;(3)熟悉天然产物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部分)重点、难点、疑难解析一、天然产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天然产物是包括了存在于陆生动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成分,甚至还可以包括人与动物体内许多内源性成分(包括天然药物、天然树脂、天然精油、天然高分子、天然香精、天然色素等等)。
天然产物是由各种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复杂体系。
如在陆生植物体内的主要成分就有:生物碱、萜类、甾体、苷类、黄酮类、蒽醌类、糖类、蛋白质、脂类等等。
不同的天然产物在其组成和含量等方面具有生命体的一般特征,某一相同的化学成分可能分布于各种不同的天然产物中,同时,不同来源的天然产物,所含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有效成分(active compound)(1)在药理和生物学角度来看是指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化学上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来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2)在食品领域中,有效成分的范畴可扩展到除生物活性成分、功效成分之外,如:营养成分、天然食品添加剂成分等。
天然产物 (1)
一、名词解释:1:纤维素:由B—D葡萄糖基通过1,4—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2半纤维素:是由多种糖基,糖醛酸基所组成,并且分子中往往带有支链的复合聚糖的总称。
3木素:由苯环丙烷结果单元(C6-C3)通过醚键,碳碳键联接而成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4木质素磺酸盐:又称磺化木质素。
是亚硫酸盐法造纸木浆的副产品,为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木质素磺酸盐可溶于各种pH 值的水溶液中, 不溶于有机溶剂, 官能团为酚式羟基。
通常为黄褐色固体粉末或黏稠浆液。
有良好的扩散性,易溶于水。
5萜类化合物:就是指存在自然界中、分子式为异戊二烯单位的倍数的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
6树脂酸:一类化合物的总称,他们大多具有三环菲骨架,二个双键的一元羧酸,分子式为C19H29COOH,可以认为是羧基替代甲基的二萜类含氧衍生物。
7优油:松节油以单萜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液体。
8重油:以倍半萜长叶烯和石竹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液体。
9高温结晶:松脂蒸馏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树脂酸热异构剧烈,放香后松香冷却缓慢,形成大量枞酸晶体。
10低温结晶:松脂蒸馏后温度较低,放香后松香冷却较快,树脂酸热异构缓和,松香中长叶枞酸含量最多。
11松香改性:通过与羧基的酯化,中和及与双键的加成、氢化、歧化、聚合等,改变松香的理化性能,即通过化学加工得到的松香制品就为改性松香树脂。
12木浆浮油:脂肪酸甘油脂和树脂酸被碱性蒸煮液所皂化并溶于蒸煮液体中,蒸煮液体浓缩后这些混合酸的钠盐浮至表面,称为浮油皂,再冷酸化记得到粗木浆浮油。
13硫酸盐松节油:挥发性萜烯化合物在制浆过程中初级阶段被水蒸汽蒸馏出来,经冷凝后与水分离得到粗硫酸盐松节油。
14浮油松香:亦称为塔尔油松香或妥尔油松香,它是松香三大主要来源之一。
它是以松木为原料,用硫酸盐法制浆生产过程中的木浆浮油废液经加工提取的一种松香。
15缩合类单宁:以黄烷醇为组成单元的缩聚物。
16水解类单宁:具有酯键单宁,主要结构单元为没食子酸,一般以甙的形式出现。
1第一章 天然产物化学绪论
1、一次代谢和二次代谢
▪ 一次代谢产物: ▪ 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
养作用的成分类型。
▪ 二次代谢产物: ▪ 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
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 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2、生物合成假说的提出
植物及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 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是由各 种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复杂体系。
几个相关的概念
有效部位群
单体 有毒成分
有效部位 无效成分
有效成分
一、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 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
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次生代 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 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用途的一门科学, 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目的是希 望从自然界中获得具有一定价值的物质。
黄连素
中药药源的扩大
黄连素 穿心莲内酯
芦荟系列
黄连 黄柏 三颗针 伏牛花 白屈菜
四种药物成为21世纪的“新星”
蓝色药物 绿色药物 基因药物 微生物药物
新药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一些过去未知的植物微量成分被发现,其中不乏具有较 强生物活性的成分
如人参和三七中的环肽,可能是一类新型活性成分;大 蒜水溶性成分的研究,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新药研究 提供先导化合物。
天然化合物与次级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引 起人们的关注,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可能生 合成途径相似.
茴香脑、丁香酚等化合物都有相同的C6-C3骨架 罂粟碱(papaverine)木兰碱(magnoline)小檗碱 (berberine)等生物碱结构中也含有多巴的结构。 萜类中含有重复的异戊二烯结构。
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总论第一部分绪论(天然产物化学)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内容:内容包括各类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鉴定和生物合成途径等名词解释:1)生物活性成分(bioactive components):是经过不同程度药效学试验或生物学活性试验,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作用的成分。
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
(2)有效成分(active components) :具有生物活性且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active fraction):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总黄酮等。
(5)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或分离部分。
(6)单体:即化合物,指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学物质第二部分生物合成一次代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CO2与H2O合成为糖类→代谢出ATP、NADPH、核糖、丙酮酸等→代谢成核酸、蛋白质、脂质类等一次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又称为初级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对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二次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萜类,激素,色素等【二次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的生物中都能发生】生物合成途径(一)、常见的生物合成基本结构单元:C1单元多来源于L-蛋氨酸的S-甲基。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天然产物化学课件1. 分子印迹技术和固相萃取的原理1.1 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技术(MIT)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技术,是指制备对某一特定目标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的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过程,它结合了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具有空间专一识别性。
1.2 固相萃取固相萃取(SPE)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液体试样中各组分吸附力差异而实现分离的。
固相吸附剂对目标组分的选择性越高,则分离效率越高。
混合液通过吸附柱时,目标成分被吸附剂吸附,然后再利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析,达到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种类、性质等选择合适的固相萃取剂和洗脱液及其它优化条件后,可以一步完成萃取、富集、净化等操作,并可以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联用。
固相萃取克服了一般液液萃取及一般层析柱的缺点。
萃取过程简单快速、节省溶剂、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减少了有机溶剂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2.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2.1 SPE-HPLC 联用技术MIPs 用作 SPE 的填料用来分离富集复杂样品中的分析物,具有以下优点:(1)化学和物理稳定性。
MIPs 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高压,能抵抗酸、碱、高浓度离子、有机溶剂的作用,在复杂化学环境中能保持自身稳定性(2)能够反复使用。
已由文献证明 MIPs 反复使用 300 次之后印迹能力也未发生衰减(3)稳定性好。
有报道称保存 8 个月之后其性能也不会发生改变Sellergren 等首先报道了MIP - SPE(MISPE),应用合成的戊烷分子印迹聚合物填充小柱,成功分离了尿中的潘他米丁,不用色谱分析便直接在解吸附后检测出了结果。
其后,更多关于 MISPE 的研究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发展。
具体固相萃取可以分为离线固相萃取和在线固相萃取两种方法。
2.2 在线固相萃取为了克服离线MISPE 的缺点,发展出了在线MISPE 方法。
天然产物化学习题
天然产物化学习题(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碱性氧化铝色谱通常用于( )的分离。
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2、利用较少溶剂提取有效成分,提取的较为完全的方法是( )。
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透析法D.浸渍法3、聚酰胺色谱的原理是( )。
A.分配B.氢键缔合C.分子筛D.离子交换5、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的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次序是( )。
A.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B.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水C.乙醇→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水D.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水6、下列那组溶剂,全为亲水性溶剂( )。
A.甲醇、乙醇、乙酸乙酯B.正丁醇、乙醇、甲醇C.氯仿、乙醚、乙酸乙酯D.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7、中药的水提液中有效成分是亲水性物质,应选用的萃取溶剂是()。
A.丙酮B.乙醇C.正丁醇D.氯仿8、除去水提取液中的碱性成分和无机离子常用()。
A.沉淀法B.透析法C.水蒸气蒸馏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9、测定一个化合物分子量最有效地实验仪器是()。
A.元素分析仪B.核磁共振仪C.质谱仪D.红外光谱仪10、在硅胶柱色谱中(正相)下列哪一种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
A.石油醚B.乙醚C.乙酸乙酯D.甲醇11、采用铅盐沉淀分离化学成分时常用的脱铅方法是()。
A.硫化氢B.石灰水C.雷氏盐D.氯化钠12、在苯环分子中,两个相邻氢的偶合常数为()。
B. 0-1HzC. 7-9HzD. 10-16Hz二、问答题1、溶剂提取法选择溶剂的原则为()。
2、有效成分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第三、四章苯丙素类、醌类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pH梯度萃取的方法对游离羟基蒽醌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其中5%Na2CO3萃取部分得到主要是()。
A.含有-COOH的羟基蒽醌成分B.含有β-OH的羟基蒽醌成分C.含有两个α-OH的羟基蒽醌成分D.含有一个α-OH的羟基蒽醌成分。
天然产物化学习题
天然产物化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7]1.有效成分是指 CA. 含量高的成分B. 需要提纯的成分C. 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D. 一种单体化合物E. 无副作用的成分(三)填空题[1-3]1.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天然药物中各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提取分离方法和结构测定,生物合成途径等。
3. 天然药物中含有的一些化学成分如生物碱、挥发油、强心苷、香豆素、黄酮等,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称为有效成分,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与技术(一)选择题[1-210]A 型题[1-90]4.下列溶剂与水不能完全混溶的是BA. 甲醇B. 正丁醇C. 丙醇D. 丙酮E. 乙醇5.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 AA. 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B. 石油醚、丙酮、醋酸乙醋C. 石油醚、醋酸乙酯、氯仿D. 氯仿、醋酸乙酯、乙醚E. 乙醚、醋酸乙酯、氯仿6.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BA. 石油醚B. 氯仿C. 苯D. 乙醚E. 乙酸乙酯7.下列溶剂亲脂性最强的是 CA. Et2 OB. CHCl3C. C6 H6D. EtOAcE. EtOH8.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DA. Et2 OB. EtOAcC. CHCl3D. EtOHE. BuOH9.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范围最广的溶剂是 BA. 水B. 乙醇C. 乙醚D. 苯E. 氯仿10.下述哪项,全部为亲水性溶剂 AA. MeOH、Me2 CO、EtOHB. nBuOH、Et2 O、EtOHC. nBuOH、MeOH、Me2 CO、EtOHD. EtOAc、EtOH、Et2 OE. CHCl3 、Et2 O、EtOAc12.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的成分,应采取的溶剂顺序是DA. 乙醇、醋酸乙酯、乙醚、水B. 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石油醚C. 乙醇、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D. 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乙醇E. 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乙醇17.提取挥发油时宜用 CA. 煎煮法B. 分馏法C. 水蒸气蒸馏法D. 盐析法E. 冷冻法18.用水提取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时,宜采用的方法是 CA. 回流提取法B. 煎煮法C. 浸渍法D. 水蒸气蒸馏后再渗漉法E. 水蒸气蒸馏后再煎煮法20.影响提取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DA. 药材粉碎度B. 温度C. 时间D. 细胞内外浓度差E. 药材干湿度21.可作为提取方法的是 DA.铅盐沉淀法B.结晶法C.两相溶剂萃取法D.水蒸气蒸馏法E.盐析法23.连续回流提取法所用的仪器名称叫 DA.水蒸气蒸馏器B.薄膜蒸发器C.液滴逆流分配器D.索氏提取器E.水蒸气发生器24.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B A.比重不同B.分配系数不同C.分离系数不同D.萃取常数不同E.介电常数不同26.可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 DA. 乙醚B. 醋酸乙酯C. 丙酮D. 正丁醇E. 乙醇27.从天然药物的水提取液中萃取强亲脂性成分,宜选用 EA. 乙醇B. 甲醇C. 正丁醇D. 醋酸乙醋E. 苯28.从天然药物水煎液中萃取有效成分不能使用的溶剂为 AA. Me2 COB. Et2 OC. CHCl3D. nBuOHE. EtOAc32.采用铅盐沉淀法分离化学成分时常用的脱铅方法是 AA. 硫化氢B. 石灰水C. 明胶D. 雷氏盐E. 氯化钠36.铅盐法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如中性醋酸铅只可以沉淀下面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CA.中性皂苷B.异黄酮苷C.酸性皂苷D.弱生物碱E.糖类37.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水提取液中多糖蛋白质等杂质时,应使乙醇浓度达到 DA. 50%以上B. 60%以上C. 70%以上D. 80%以上E. 90%以上38.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天然药物水提取液,欲除去其中的淀粉、多糖和蛋白质等杂质,宜用 BA. 铅盐沉淀法B. 乙醇沉淀法C. 酸碱沉淀法D. 离子交换树脂法E. 盐析法39.在浓缩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可以除去下述成分,除了 EA. 淀粉B. 树胶C. 粘液质D. 蛋白质E. 树脂40.在醇提取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 CA. 树胶B. 蛋白质C. 树脂D. 鞣质E. 粘液质41.有效成分为内酯的化合物,欲纯化分离其杂质,可选用下列那种方法CA. 醇沉淀法B. 盐沉淀法C.碱溶酸沉法D. 透析法E. 盐析法42.不是影响结晶的因素为 AA.杂质的多少B.欲结晶成分含量的多少C.欲结晶成分熔点的高低D.结晶溶液的浓度E.结晶的温度46.影响硅胶吸附能力的因素有 AA.硅胶的含水量B.洗脱剂的极性大小C.洗脱剂的酸碱性大小D.被分离成分的极性大小E.被分离成分的酸碱性大小47.不适于醛、酮、酯类化合物分离的吸附剂为 AA.氧化铝B.硅藻土C.硅胶D.活性炭E.聚酰胺48.化合物进行硅胶吸附柱色谱时的结果是 B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高的先流出E.易挥发的先流出50.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方式是 B洗脱剂无变化极性梯度洗脱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D. 酸性梯度洗脱E.碱性梯度洗脱55.氧化铝,硅胶为极性吸附剂,若进行吸附色谱时,其色谱结果和被分离成分的什么有关 AA.极性B.溶解度C.吸附剂活度D.熔点E.饱和度56.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DA.醛基B.酮基C.酯基D.酚羟基E.甲氧基57.下列基团极性最小的是CA.醛基B.酮基C.酯基D.酚羟基E.醇羟基58.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AA.羧基B.胺基C.烷基D.醚基E.苯基59.下列基团极性最小的是 CA.羧基B.胺基C.烷基D.醚基E.苯基61.聚酰胺薄层色谱下列展开剂中展开能力最强的是 DA.30%乙醇B.无水乙醇C.70%乙醇D.丙酮E.水62.具下列基团的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中Rf值最大的是 DA. 四个酚羟基化合物B.二个对位酚羟基化合物C.二个邻位酚羟基化合物 D. 二个间位酚羟基化合物E.三个酚羟基化合物63.聚酰胺在何种溶液中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最弱 DA. 水B. 丙酮C. 乙醇D. 氢氧化钠水溶液E. 甲醇64.对聚酰胺色谱叙述不正确项 EA. 固定项为聚酰胺B. 适于分离酚性、羧酸、醌类成分C. 在水中吸附力最大D. 醇的洗脱力大于水E. 甲酰胺溶液洗脱力最小65.化合物进行正相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 B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高的先流出E.易挥发的先流出66.化合物进行反相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 A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高的先流出E.易挥发的先流出70.纸色谱的色谱行为是 AA.化合物极性大Rf值小B.化合物极性大Rf值大C.化合物极性小Rf值小D.化合物溶解度大Rf值小E.化合物酸性大Rf值大71.正相纸色谱的展开剂通常为 EA.以水为主B.酸水C.碱水D.以醇类为主E.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为主72.薄层色谱的主要用途为 BA.分离化合物B.鉴定化合物C.分离和化合物的鉴定D.制备化合物E.制备衍生物73.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 B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E.氧化铝色谱74.凝胶色谱适于分离 EA. 极性大的成分B. 极性小的成分C. 亲脂性成分D. 亲水性成分E. 分子量不同的成分77.不适宜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的成分为 EA. 生物碱B. 生物碱盐C. 有机酸D. 氨基酸E. 强心苷78.天然药物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多糖,欲除去无机盐,采用 BA. 分馏法B. 透析法C. 盐析法D. 蒸馏法E. 过滤法79.淀粉和葡萄糖的分离多采用 DA. 氧化铝色谱B. 离子交换色谱C. 聚酰胺色谱D. 凝胶色谱E. 硅胶吸附柱色谱81.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是 DA.熔点的测定B.选二种以上色谱条件检测C.观察结晶的晶型D.闻气味E.测定旋光度82.紫外光谱用于鉴定化合物中的 CA.羟基有无B.胺基有无C.不饱和系统D.醚键有无E.甲基有无83.红外光谱的单位是 AA.cm-1 B.nm C.m/zD.mm E.δ84.红外光谱中羰基的吸收峰波数范围是 DA.3000~3400 B.2800~3000 C.2500~2800 D.1650~1900 E.1000~130085.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式可用 EA.紫外光谱B.红外光谱C.核磁共振氢谱D.核磁共振碳谱E.质谱86.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 AA.碳的数目B.氢的数目C.氢的位置D.氢的化学位移E.氢的偶合常数87.用核磁共振碳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 AA.氢的数目B.碳的数目C.碳的位置D.碳的化学位移E.碳的偶合常数88.核磁共振氢谱中,2J值的范围为 EA.0~1Hz B.2~3Hz C.3~5HzD.5~9Hz E.10~16Hz89.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 BA. UVB. IRC. MSD. NMRE. HI-MS90.核磁共振谱的缩写符号是 DA. UVB. IRC. MSD. NMRE. HI-MS(三)填空题 [1-14]1.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分离方法有:系统溶剂分离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结晶法及色谱法等。
天然产物化学
化学: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
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天然产物:天然产物是指动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以及人和动物体内许许多多内源性的化学成分统称作天然产物,其中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酸、各种酶类、单糖、寡糖、多糖、糖蛋白、树脂、胶体物、木质素、维生素、脂肪、油脂、蜡、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糖苷类、萜类、苯丙素类、有机酸、酚类、醌类、内酯、甾体化合物、鞣酸类、抗生素类等天然存在的化学成分。
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是2010年04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湘、汪秋安。
该书概述了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研究开发意义,介绍了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的一般方法,对各类天然产物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以及生理活性进行了系统讨论。
《天然产物化学》是2015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玉军、刘星。
内容简介:《天然产物化学》根据编者多年的工作积累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编写而成,第1章介绍了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离的一般方法,其后各章对各类天然产物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鉴定方法、生理活性及应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最后一章介绍了部分代表性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与化学修饰。
《天然产物化学》可用作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医药、农药、粮油食品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工作者参考。
目录:绪论0.1天然产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0.2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史0.3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的意义0.4研究天然产物的一般方法和程序0.5天然产物研究发展的趋势第1章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离1.1概述1.2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1.2.1蒸馏法1.2.2溶剂提取法1.3分离方法1.3.1萃取法1.3.2沉淀分离法1.3.3结晶与重结晶1.3.4色谱分离方法1.3.5分子蒸馏第2章天然维生素2.1概述2.2维生素的来源2.3维生素的分类与命名2.3.1维生素的分类2.3.2维生素的命名2.4维生素的结构和功能2.4.1脂溶性维生素2.4.2水溶性维生素2.5部分维生素的提取与生产2.5.1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2.5.2维生素C的生产第3章油脂和磷脂3.1油脂3.1.1油脂简介3.1.2油脂的结构与性质3.1.3油脂的提取与分离3.1.4脂类的波谱特征3.1.5油脂的生物活性3.1.6油脂的综合利用3.2磷脂3.2.1磷脂简介3.2.2磷脂的结构与命名3.2.3磷脂的物理化学性质3.2.4磷脂制取第4章生物碱4.1概述4.2生物碱的化学结构与命名4.2.1各类生物碱的化学结构4.2.2生物碱的命名4.3生物碱的性质与鉴别4.3.1生物碱的性质4.3.2生物碱的鉴别4.4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4.4.1总生物碱的提取4.4.2生物碱的分离4.5生物碱的鉴定与谱学特征分析4.5.1理化鉴定4.5.2色谱鉴定4.5.3生物碱的谱学特征分析4.6生物碱的提取实例4.6.1长春碱与长春新碱4.6.2延胡索乙素4.7代表性的生物碱4.7.1吗啡4.7.2奎宁4.7.3秋水仙碱4.7.4石杉碱甲4.7.5莨菪碱和阿托品4.7.6一叶萩碱第5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5.1氨基酸5.1.1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和分类5.1.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5.1.3氨基酸的分离分析5.1.4氨基酸的波谱特征5.1.5氨基酸的分离提取方法5.1.6氨基酸总量测定5.2多肽5.2.1多肽的组成和命名5.2.2多肽结构的测定5.2.3多肽的合成和生物活性5.3蛋白质5.3.1蛋白质的分类5.3.2蛋白质的结构5.3.3蛋白质的性质5.3.4蛋白质含量的测定5.3.5蛋白质的提取分离5.3.6酶5.4核酸5.4.1核酸的组成5.4.2核酸的理化性质第6章黄酮类化合物6.1概述6.2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6.2.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6.2.2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6.3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方法6.3.1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6.3.2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6.4黄酮类化合物的用途6.4.1天然甜味剂6.4.2天然抗氧化剂6.4.3保健食品6.4.4化妆品中的应用6.4.5天然色素6.4.6药品中的应用6.5大豆异黄酮6.5.1大豆异黄酮简介6.5.2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性质6.5.3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6.5.4大豆异黄酮的用途第7章糖类化合物7.1概述7.2糖的分类7.2.1单糖7.2.2低聚糖7.2.3多糖7.3糖链的结构7.3.1糖残基种类和分子比例的确定7.3.2单糖间的连接位置7.3.3单糖在糖链中的排列顺序7.3.4苷键构型的测定7.3.5多糖的分子大小7.4糖链的降解7.4.1酸催化水解7.4.2酶催化水解7.4.3其他降解方法7.5糖的功能及应用7.5.1重要单糖及应用7.5.2低聚糖的生理活性及应用7.5.3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应用第8章甾体类化合物8.1概述8.2甾体化合物的结构、命名与理化特性8.2.1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8.2.2甾体化合物的理化特性8.3各类甾体化合物8.3.1甾醇8.3.2甾体生物碱8.3.3甾体激素8.3.4胆汁酸8.3.5C21甾体类化合物8.3.6甾体皂苷第9章萜类化合物9.1概述9.2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9.2.1单萜9.2.2倍半萜9.2.3二萜9.2.4二倍半萜、三萜和多萜化合物9.3萜类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9.3.1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9.3.2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9.4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9.4.1单萜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9.4.2倍半萜化合物的分离9.4.3二萜类化合物的分离9.5萜类化合物的成分分析和结构鉴定9.5.1植物精油的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9.5.2萜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9.5.3结构鉴定实例——青蒿素的结构鉴定9.6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实例9.6.1薄荷油提取工艺9.6.2鄂北贝母中对应贝壳杉烷型二萜的提取与分离第10章苷类化合物10.1苷类化合物概述10.2苷的分类10.2.1按苷元化学结构分类10.2.2按苷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况分类10.2.3按端基碳的构型分类10.2.4按苷元的不同分类10.2.5按成苷键的原子(苷原子)分类10.3氰苷类化合物10.3.1氰苷类的结构类型10.3.2氰苷类的性质10.3.3鉴定反应10.3.4分离和纯化10.4强心苷10.4.1强心苷概述10.4.2强心苷的结构10.4.3强心苷的性质10.4.4强心苷的检测10.4.5强心苷的提取与分离10.4.6强心苷示例——毛花洋地黄强心苷105皂苷10.5.1皂苷的结构10.5.2皂苷的分离10.5.3皂苷的鉴定第11章香豆素11.1概述11.2香豆素的结构类型11.2.1与芳香环相连的C5基团11.2.2与酚性氧原子相连的C5基团11.2.3与碳及氧原子相连的C5基团11.2.4与侧链氧原子相连的各种酯11.3香豆素的分类和命名11.3.1简单香豆素类11.3.2呋喃香豆素类11.3.3吡喃香豆素类11.3.4其他香豆素11.4香豆素的理化性质11.4.1性状11.4.2溶解性11.4.3碱水解反应(内酯性质)11.4.4呈色反应11.4.5香豆素的合成方法11.5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11.5.1香豆素的提取11.5.2香豆素成分的分离11.6香豆素的波谱学特征11.6.1紫外光谱11.6.2红外光谱11.6.3核磁共振谱11.6.4质谱第12章芳香族酸酚性化合物12.1概述12.2芳香族酸酚性化合物结构类型12.2.1苯及苯酚类衍生物12.2.2苯环二元酚类12.2.3间苯三酚类12.2.4萘环衍生物12.2.5连苯三酚类12.2.6二苯烯类及其有关化合物12.2.7蒽菲类衍生物12.2.8地衣酚类12.2.9大麻酚类12.2.10苯丙酸类12.2.11其他复杂类型的化合物12.3芳香族酸酚类化合物的生理作用12.4结构测定方法第13章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与装饰13.1概述13.2紫杉醇的合成13.2.1紫杉醇的半合成13.2.2紫杉醇的全合成13.3奎宁类生物碱13.4鬼臼毒素的合成13.5石杉碱甲的合成13.6土荆皮乙酸的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二、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三、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 四、天然产物化学发展动向
二、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1. 一次代谢
一次代谢指在植物、昆虫或微生物体内的生物 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柠檬96年,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1892种天然药物。其 中57.8%来自植物,23.6%来自动物,14.5%则为矿物
清代的赵敏学,《本草纲目拾遗》,又补充了1021种。 在中国,天然药物又称为中草药,它与中医一起构成了中华民
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2. 天然产物与药物开发
天然药物之所以能够防病治病,其物质基础在于所含的有效成 分。 研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目的在于研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 质与生物活性的关系,阐明其作用机理;
已有报道,在三叶薯芋Dioscorea deltoides的愈伤组织培养过 程中加入适量胆固醇,薯芋皂甙元的含量可以由植物干重的 1.5%提高到2.5%。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二、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三、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 四、天然产物化学发展动向
三、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 1.发展史
东汉时期,汇编了第一本有关天然药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
另外对探索中草药加工工艺,改进药物剂型,控制中药及其制 剂的质量,使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天然药物往往含有结构、性质不同的多种成分,且有效成分的含 量一般较低。所以,为了开发研究药物,必须从复杂的中草药组成成 分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出有活性的单体纯成分。
有时,为了改变药效或毒性,还需对其结构进行修饰,以创制 出更好的药物。
这些化合物称为二次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
3. 二次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常见的基本单位: C2单位(醋酸单位):如脂肪酸、酚类、苯酚 等聚
酮类化合物; C5单位(异戊烯单位):如萜类、甾类等; C6单位:如香豆素、木脂体等苯丙素类化合物; 氨基酸单位:如生物碱类化合物; 复合单位:由上述单位复合构成。
是指具有特征结构和生理活性 并可通过结构改造优化其生理 活性的化合物。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二、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三、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 四、天然产物化学发展动向
四、天然产物化学发展动向 1. 研究方法和手段向高、新方向发展
某些具有活性的天然产物含量很少,例如植物生长激素油菜素内酯在油 菜花中的含量仅为10-12左右,这就要求新的分离技术不断产生和发展。
作用:降低血管脆性,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
(槐治花疗米辅助S药ophora japonica 的花蕾中〕 降低血管脆性、防高血压和 动脉硬化的治疗辅助药
一、概 述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将波谱解析方法(NMR、 MS、IR、UV)用于推导化合物的结构,甚至用X-Ray晶体衍 射来确定化合物结构的发展,以及分离手段的进步,天然产物 化学的发展速度大为加快,发现的新化合物数目大为增加,微 量成分、水溶性成分的分离、提纯;稳定性差的活性物资的分 离等也不再是难题了。
4. 天然化合物的主要合成途径
1)莽草酸途径——生成芳香化合物,如酚、氨基酸等; 2)β-多酮途径——生成多炔类、多元酚、前列腺素、四
环素、大环抗生素; 3)甲羟戊酸途径——生成萜类、甾体; 4)氨基酸途径——青霉素、头孢菌素、生物碱; 5)混合途径——如由氨基酸和甲羟戊酸生成吲哚生物碱,
由β-多酮和莽草酸生成黄酮类。
在现代药物研究中,每一次具有轰动效应的药物出现 都伴随着一种或一类新型天然产物的发现,
如: 鸦片中镇痛活性成分和金鸡纳树皮中抗疟活性成分— 吗啡和奎宁;
青霉菌中抗菌活性成分——青霉素;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首先发现于杨树中; 降压药利血平首先来自萝芙木; 长春碱、喜树碱、紫杉醇等抗癌药物皆来自天然产 物。
上述过程对维持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过程, 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故习惯上称之为一次代 谢过程。
糖、蛋白质、脂质、核酸及其聚合衍生物等对机 体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则称为一次代谢 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
2.二次代谢
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作 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生成 表面上看来似乎对生物体本身无用的化合物,如生物 碱、萜类、甾体、多酚等。这一过程因为并非在所有 的生物体内均能发生,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来说又不 起重要作用,所以称之为二次代谢过程。
某些天然产物结构很复杂,例如:沙海葵毒素(palytoxin, C130H229N3O53, 相对分子质量为2679),分子内共有64个手性中心,这 就要求结构测定方法不断创新。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以此为母 体,进行结构改造合成出具有更好效果的药物或农药, 是目前医药研究和农药开发的常规思路之一。例:
O C H 2 BG lc O H
水杨苷
C O O H O
O C H 3
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
H
OO
O
HO
H
O
青蒿素
先导化合物
H
OO
O
HO
H
OCH3
蒿甲醚(抗疟疾病)
5.生物合成的重要性
生物合成是天然药物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了解生物合成的有关知识,不仅对天然化合物进行结构 分类或推测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会有很大帮助,而且对植 物化学的分类以及仿生合成等学科发展均有着重要的理 论指导意义,对采用组织培养方法 进行物质生产也有着 实际的意义。
例如,了解目的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有 意喂养关键的前体物质,可能大大提高目的物质的收率。
一、概述
例如:
HO C H
CH3 CH NHC H3
L-ephedrine 左旋麻黄素
l -e p麻h黄e dErpihneedra左spp旋.中麻,黄平喘素、解痉
(麻黄 Ephedra spp.中〕 平喘、解痉
一、概述
HO
OH OH
O
Rutin 芦丁
OH O
r ut inos e
Rut来in源:槐芦花米丁Sophora japonica 的花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