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最新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年修订版)》。
2.证候诊断参照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窍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无多种兼杂证候的患者。
2.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 级、2 级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
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高血压3 级、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5.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要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案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 肝阳上亢主证:头晕目眩,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临床路径
1.必需的检查项目(1)基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血生化(钾、钠、钙、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估算的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或口服糖耐量试验(当空腹血糖>6.1mmol 时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项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24小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眼底、胸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及踝臂血压指数(ABI)等、肾和肾动脉CT或超声。
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分计日夜尿量(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eGFR或肌酐清除率、电解质、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4)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5)低钾血症者:测24小时尿钾;(6)测四肢血压(7)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眼底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双肾、肾上腺、肾动脉CT检查(首选)或B超、肾动脉造影(2)睡眠呼吸监测(有可疑睡眠呼吸暂停者)、24小时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3)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儿茶酚胺,血、尿苄肾上腺素、苄去甲肾上腺素(4)血皮质醇节律、尿游离皮质醇(5)血浆肾素、醛固酮(6)主动脉CT/磁共振(7)肾γ照相加卡托普利试验(8)性激素(9)基因检测冠状窦脉粥样硬化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肌酶、电解质;(4)心电图;(5)冠状动脉CT造影;(6)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7) 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
高血压临床路径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一、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xx1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内科学(第八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美国高血压指南(JNC8)及欧洲动脉高血压管理指(ESH/ESC)。
1.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规范的血压测定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见表1)。
表1 血压分类水平和定义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 和<80 正常高值血压120-139 和(或)80-89 高血压≥140 和(或)≥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 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90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3.寻找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按心血管风险分层(见表2):表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靶器官损害指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受损;临床疾患指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4.除外各种继发性高血压。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xx11),3级高血压或需要住院的1-2级高血压患者。
2.除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及严重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
高血压的科学管理:临床路径与规范护理
高血压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原则:遵 循循证医学原 则,结合临床 实践和患者需
求
制定过程:多 学科协作,综 合考虑病情、 治疗方案、患 者意愿等因素
高血压并发症:心脑血管疾 病、肾病、眼病等
护理要点:监测血压、按时 服药、观察病情变化、及时
就医等
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 压并发症的认识,增强自我
管理能力
高血压科学管理的实践与案例 分析
高血压科学管理的实践经验分享
临床路径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案例,总结经 验教训,提高管理效果
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交流平台:建立国际交流 平台,定期举办学术会议、 研讨会,促进交流与合作
共同研究:开展国际合作 研究项目,共同研究高血 压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和预防措施
推广最佳实践:推广国际 上先进的高血压管理经验 和最佳实践,提高全球高
血压管理水平
THANK YOU
汇报人:XX
提高高血压管理的普及率和效果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 的认识和重视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提高高血压患 者的健康管理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广家庭医生制度,提高高血压患 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推进医疗信息化,提高高血压管理 的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高血压科学管理的发展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医 疗机构、科研机构的合作,
原发性高血压:病 因不明,占高血压 患者的90%以上
高血压路径
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住院患者。
一、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或头痛(TCD编码:BNG0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10编码:I10 1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结合本专科诊疗方案制定。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结合本专科诊疗方案制定。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或头痛为主要表现。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眩晕或头痛,无多种兼杂证候的住院患者。
2、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级、2级的初发或经治疗尚未达标的患者。
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高血压病3级、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1、必需检查的项目(1)坐立位双上肢肱动脉血压:坐立位均必须在非同日各测量3次,共计6次;(2)静息18导联心电图;(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糖代谢、血脂常规;(4)尿微量白蛋白(定量);(5)24小时动态血压;(6)心脏彩超;(7)尿常规;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眼底检查;(2)血常规;(3)胸部正侧位片;(4)葡萄糖耐量实验;(5)颈动脉超声;(6)无创周围血管检测;(7)四肢血管超声;(8)C-反应蛋白;(9)头颅CT或MR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3、必须复查的项目(1)坐立位双上肢肱动脉血压:坐立位均必须在非同日各测量3次,共计6次;(2)静息18导联心电图;(3)尿微量白蛋白(定量);(4)24小时动态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治疗临床路径
继发性高血压治疗临床路径一、继发性高血压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二)诊断依据。
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通过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可对继发性高血压进行简单筛查。
以下线索提示有继发性高血压可能:(1)严重或顽固性高血压(2)年轻时发病(3)原来控制良好的高血压突然恶化(4)突然发病,发作性高血压。
(5)合并周围血管病的高血压,对这种病人须进行以下特异性诊断程序继发性高血压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1)肾实质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其它包括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肿瘤、肾结核肾积水等。
)应对所有高血压病人初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以筛查除外肾实质性高血压。
体检时双侧上腹部如触及块状物,应疑为多囊肾,并作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测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及血肌酊浓度等,有助于了解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
鉴别诊断困难者可行特殊检查项目如静脉肾盂造影、肾活检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2)肾血管疾病:包括大动脉炎、肾动脉肌纤维结构不良、肾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体征是脐上闻及向单侧传导的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有可能发现高肾素、低血钾。
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和肾脏体积缩小是晚期病人的主要表现。
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敏感和特异性很高的无创筛查手段。
肾动脉增强螺旋CT,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有助于诊断。
肾动脉造影可确诊。
(3)嗜铭细胞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阵发性、持续性或在持续性高血压的基础上阵发性加重。
嗜格细胞瘤高血压发作时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为头痛、心悸、多汗三联症。
24 小时尿儿茶酚胺、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血浆儿茶酚胺均明显升高。
嗜铭细胞瘤患者注入酚妥拉明2分钟后血压下降>35/25mmHg,且持续5分钟以上为酚妥拉明试验阳性。
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肿瘤的数目和位置。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高血浆醛固酮(ALd)、低血浆肾素活性(PRA)为特征。
高血压临床路径
高血压临床路径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高血压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高血压病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10:I10.x00/I10.x03/I10.x04/I10.x05)无并发症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高血压水平分级(1)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高血压病(疾病编码ICD10:I10.x00/I10.x03/I10.x04/I10.x05),3级高血压或须要住院的1-2级高血压患者。
2.除外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及严重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1.个体化治疗,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而不良反应最小,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
2.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压药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思路
其他相关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可能导致继发 性高血压,因此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 于排除或确诊相关病因。
肾血管超声
肾血管狭窄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肾血管超声可检测肾脏血管的情况, 有助于诊断相关病因。
03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的诊断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总结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激素,导致水钠潴留和高血压 。
病例二: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总结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肾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高血压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患者因高血压就诊,查体发现肾脏血流异常,进一步 行肾动脉造影确诊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早期行介入治 疗,成功开通肾动脉,术后血压恢复正常,预防了心 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04
诊断思路流程图
初步诊断
确定高血压标准
询问病史
根据患者情况,确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通常以收缩压和舒张压超过正常范围为标 准。
详细询问患者家族史、既往病史、用药史 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高血压的疾病或 因素。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 重、腰围等指标,以及心肺听诊、腹部触 诊等。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思路
汇报人: 202X-12-26
目 录
• 继发性高血压概述 • 诊断方法与步骤 •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的诊断 • 诊断思路流程图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继发性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于某些确定 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占所有高血压的10-20%。
分类
鉴别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临床路径
高血压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高血压病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10:I10.x00/I10.x03/I10.x04/I10.x05)无并发症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高血压水平分级(1)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 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高血压病(疾病编码ICD10:I10.x00/I10.x03/I10.x04/I10.x05),3级高血压或须要住院的1-2级高血压患者。
2.除外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及严重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1.个体化治疗,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而不良反应最小,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
2.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压药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1. 治疗目标:(1)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2)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3)年轻人或同时患有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
最新高血压病治疗临床路径
日程
入院日
第一天
诊疗
项目
值班医生接诊,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和处置
上级医师看病人心电、血糖、肾功、离子、血常规、心脏超声、胸片、血糖(空腹)、血脂、肝功、乙肝五项、心肌酶、尿常规,双肾超声
用
药
对于高血压急症可以选择硝酸甘油、硝普钠等静脉给药;
对于紧急降压的目标血压控制在:160/95mmHg/24-48小时,血压下降在20%左右。
结合病史和化验结果,重点分析患者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诊断的可能,有必要者需要进一步检查双肾、肾上腺、肾动脉MRI或者16排CT等明确有无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明确有无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颈椎病。
日程
第二天
第三至七天
复方制剂(北京0号、复方降压片、吲哒帕胺/等);
ACEI(蒙诺、一平苏、洛丁新等);
CCB(波依定、洛活喜、拜心同、心痛定等);
ß阻滞剂(倍他乐克、康可、达利全等);
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等)。()内药物选1种。
对于高血压急症病情稳定血压达标后,改用上诉口服降压药物治疗。
可根据患者睡眠、情绪情况加用镇静、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安定、舒乐安定、赛乐特/、左洛复等)治疗。
分析降压失败的原因
饮
食
低盐、
低脂(或和糖尿病)饮食
低盐、
低脂(或和糖尿病)饮食
护理
指导院外饮食和运动
继续指导病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手术
指导及其他
指导病人门诊随访,告知患者理想血压水平和计划达到理想血压的时间,强调药物调整和血压监测的必要性
无
对于无靶器官功能异常和血压控制良好的病例,出院。
对于血压下降不明显或者没有下降病例,加强联合用药,针对不同原因给予镇静、止痛、纠正缺氧等措施。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ppt课件
ppt课件
1
概述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又 称症状性高血压或明确原因的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占5%-10%, 但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 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这比例正逐渐 上升 继发性高血压在难治性高血压中所占比 例较大,若能及时发现并治愈或纠正原 发病,血压可能亦随之恢复正常。
响
特醛症则对肾素-血管紧张素II水平的变化很敏感,
当立位时肾脏相对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II分泌 增加,引起醛固酮水平明显上升
ppt课件 32
卧立位醛固酮试验方法
1.
第一天:卧位醛固酮测定
试验前一天晚10 pm至次日中午12 N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2. 8 am抽血测醛固酮(基础) 3. 抽血后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4小时至中午12 N 4. 12 N抽血测醛固酮(基础)
ppt课件
13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肾脏发射体层成像(ECT) 及卡托普利肾动态显像:患 侧肾脏ECT多有同位素显像曲线平坦, 清除延缓等表现。 使用ACEI后这一特征更趋明显, 多提示存在肾动脉狭 窄。 肾脏ECT还是检测肾动脉血流的优良指标, 在肾动脉狭 窄治疗的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ppt课件
ppt课件 12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肾脏超声:一侧肾脏纵轴显著小于对 侧,直径差1.5cm以上 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血流显像:可测量 肾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脉冲指 数, 是了解有否肾动脉狭窄的一项筛选 试验。阻力指数可以用来估计预后, 阻 力指数增高说明长期高血压产生的狭 窄导致远端血管不可逆损害
肾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动脉狭窄伴肾血管性高血压(ICD-10: I70.1伴I15.0)。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02年AHA《肾动脉血运重建临床试验报告指南》、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年ACC/AHA与2007年TASC的外周动脉病诊疗指南。
1.肾动脉病变:影像检查显示肾动脉主干和/或一级分支狭窄(≥50%),狭窄两端收缩压差>20mmHg或平均压差>10mmHg。
2.高血压:持续增高,多数达Ⅱ或Ⅲ级,<60岁的患者多SBP/DBP同时升高,但老年患者可仅有SBP升高;对ACE 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反应敏感,降压幅度大;肾动脉狭窄解除后血压明显下降或治愈。
3.病变侧肾发生明显血流量下降,GFR下降,甚至肾萎缩。
4.病变侧肾因缺血诱发肾素分泌明显增加,可导致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
5.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大动脉炎和肌纤维发育不良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2002年AHA《肾动脉血运重建临床试验报告指南》、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年ACC/AHA与2007年TASC的外周动脉病诊疗指南。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70.1伴I15.0肾血管性高血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标准住院日≤7天。
(六)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气分析、血沉、C-反应蛋白或高敏C-反应蛋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选择核磁共振、CTA 或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肾脏/肾动脉解剖。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卧、立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2)24小时动态血压;(3)眼底检查。
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表单
□出院准备指导
□出院注意事项(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坚持锻炼、控制体重注意心理调节等)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治疗
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进行健康宣教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观察疗效及药物反应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变异
□无□有,原因:
□无□有,原因: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出院前1-3天
出院日
主要
诊疗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分计日夜尿量
□心电图监测(必要时)
□降压治疗(必要时根据病情给予不影响检查的药物)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
□低钾血症者:测24小时尿钾;
□测四肢血压
□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血来自、眼底检查□决定诊治方案
□开化验单及检查单
□完成病历书写
□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指导进一步介入或手术治疗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继发性高血压发布版临床路径
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ICD:10-I10xx02)或难治性高血压(ICD:10-I10xx1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三)进入路径标准。
(1)发病年龄小于30岁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可能;(2)血压升高的幅度大,通常≥180/110mmHg;(3)血压难以控制,使用三联降压药(包括利尿剂)观察1个月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100mmHg,或动态血压平均血压SBP≥140mm Hg 和(或)DBP≥90 mm Hg;(4)常用的降压药物效果不佳;(5)血压波动幅度较大;(6)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尤其是伴有头痛、面色苍白、心悸和大汗者;(7)坚持服药血压控制良好基础上血压突然变得难以控制;(8)两侧上肢血压不对称或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者;(9)体格检查可闻及腹部肾动脉杂音;(10)自发性低钾血症,尤其是严重的顽固性低钾血症,且在排除利尿剂、腹泻、进食差等原因后常规补钾效果不佳;(11)服用ACEI/ARB后血清肌酐明显升高;(12)与左心功能不匹配的发作性肺水肿,尤其是夜间发作多见;(13)单侧肾脏萎缩或高血压并两肾大小不对称;(14)高血压伴有特殊体貌特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等;(四)标准住院日。
10-14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分计日夜尿量(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eGFR或肌酐清除率、电解质、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4)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5)低钾血症者:测24小时尿钾;(6)测四肢血压(7)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眼底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双肾、肾上腺、肾动脉CT检查(首选)或B超、肾动脉造影(2)睡眠呼吸监测(有可疑睡眠呼吸暂停者)、24小时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3)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儿茶酚胺,血、尿苄肾上腺素、苄去甲肾上腺素(4)血皮质醇节律、尿游离皮质醇(5)血浆肾素、醛固酮(6)主动脉CT/磁共振(7)肾γ照相加卡托普利试验(8)性激素(9)基因检测(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于某种特定的可逆原因造成的血压升高。
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继发性高血压的起因更具明确性,因此在诊断上较为简明直接。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一、病史采集与初步测量1.1 病史采集在患者就诊时,要详细了解其病史,包括家族史、个人病史、用药史等,重点关注可能引起高血压的疾病或药物。
1.2 初步测量血压对患者进行初步测量血压,确立是否存在血压升高的现象。
可以使用手动测量或自动血压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同时应注意测量环境的影响。
二、进一步检查与筛查2.1 实验室检查针对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尿常规等。
2.2 影像学检查根据病史和初步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肾动脉CTA等,以明确存在的病变。
2.3 筛查特定疾病针对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特定疾病,进行相应的筛查。
常见的包括肾动脉狭窄、髓上腺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三、确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3.1 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在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之前,首先要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通过严格的诊断标准和排除法,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3.2 确认存在的病因根据之前的检查结果和病史资料,确认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具体病因。
可以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和筛查结果等,以确立病因。
3.3 评估病因的严重程度根据病史、检查结果和病因的性质,对病因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
四、治疗与随访4.1 目标控制血压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严密监测下进行血压控制。
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4.2 定期随访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包括血压监测、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评估等,以及在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高血压临床路径
高血压临床路径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高血压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高血压病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10:I10.x00/I10.x03/I10.x04/I10.x05)无并发症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高血压水平分级(1)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高血压病(疾病编码ICD10:I10.x00/I10.x03/I10.x04/I10.x05),3级高血压或须要住院的1-2级高血压患者。
2.除外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及严重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1.个体化治疗,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而不良反应最小,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
2.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压药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ICD:10-I10xx02)或难治性高血压(ICD:10-I10xx1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
(三)进入路径标准。
(1)发病年龄小于30岁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可能;
(2)血压升高的幅度大,通常≥180/110mmHg;
(3)血压难以控制,使用三联降压药(包括利尿剂)观察1个月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100mmHg,或动态血压平均血压SBP≥140mm Hg 和(或)DBP≥90 mm Hg;
(4)常用的降压药物效果不佳;
(5)血压波动幅度较大;
(6)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尤其是伴有头痛、面色苍白、心悸和大汗者;
(7)坚持服药血压控制良好基础上血压突然变得难以控制;
(8)两侧上肢血压不对称或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者;
(9)体格检查可闻及腹部肾动脉杂音;
(10)自发性低钾血症,尤其是严重的顽固性低钾血症,且在排除利尿剂、腹泻、进食差等原因后常规补钾效果不佳;(11)服用ACEI/ARB后血清肌酐明显升高;
(12)与左心功能不匹配的发作性肺水肿,尤其是夜间发作多见;
(13)单侧肾脏萎缩或高血压并两肾大小不对称;
(14)高血压伴有特殊体貌特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等;
(四)标准住院日。
10-1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分计日夜尿量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eGFR或肌酐清除率、电解质、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
(4)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
(5)低钾血症者:测24小时尿钾;
(6)测四肢血压
(7)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
血压、眼底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双肾、肾上腺、肾动脉CT检查(首选)或B超、肾动脉造影
(2)睡眠呼吸监测(有可疑睡眠呼吸暂停者)、24小时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3)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儿茶酚胺,血、尿苄肾上腺素、苄去甲肾上腺素
(4)血皮质醇节律、尿游离皮质醇
(5)血浆肾素、醛固酮
(6)主动脉CT/磁共振
(7)肾γ照相加卡托普利试验
(8)性激素
(9)基因检测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基层版)(2015)》、中国库欣病诊治专家共识(20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16),《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16)》,《大动脉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11)》,《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0)》。
1.根据不同继发性高血压病因选择治疗方案。
2. 一般治疗
1)注意饮食
2)适当锻炼
3)控制体重
4)戒烟限酒
5)心理平衡
3. 降压药物治疗
4. 介入及手术治疗
(七)出院标准。
症状相对稳定,确定长期治疗方案。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继发性高血压一般病情比较复杂,疑诊患者需要比较多的检查确定类型,临床路径的变异较多。
1.存在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
2.病情严重,需要介入或手术治疗者,归入其他路径。
3.伴有其他疾病,需要相关诊断治疗。
二、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ICD:10-I10xx02)或难治性高血压(ICD:10-I10xx1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