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摘要】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基特点、处理技术、应用、效果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软土地基在工程中常见,其特点为承载力低、变形大、稳定性差。

针对软土地基问题,采取合适的处理技术是必要的。

处理技术包括加固、加固填土、振动加固、水泥土改良等方法,这些技术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处理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还能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处理技术还能够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减少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公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公路工程施工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软土地基特点,处理技术应用,处理技术效果,处理技术经济性,技术总结,技术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普遍存在,其特点是土质松软、湿度大、承载力低,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给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软土地基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处理技术,旨在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主要采用加固土法、桩基处理、地基处理等方法来改善软土地基的力学性质。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处理技术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旨在为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和工程效益的增加。

1.2 研究意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软土地基是指土壤中含有大量水分或有机质,其强度和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液化、沉降等问题。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指南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指南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指南
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不良地基,直接在软土地基上施工会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影响路面平整度。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本指南总结了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技术。

一、软土地基主要特点
软土地基具有以下特点: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变形缓慢、液化易发生等。

这些特点使软土地基不适宜直接作为公路路基。

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一)更换法
更换法是将软土全部挖除,再填入适宜的土质。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但工程量大、周期长、造价高。

(二)加筋法
在软土地基上加筋,形成筋格体系,可以提高软土的承载力。

常用的筋材有钢筋网、聚丙烯筋等。

这种方法施工简便,加固效果好。

(三)盐异固法
利用盐的失水固结作用,使软土结构发生改良,提高软土强度。

常用的固结盐包括氯化钙、硫酸钠等。

这种方法经济实用,但需防止盐分析出。

(四)预压法
在软土地基上施加预压,使软土固结、增强承载力。

预压可通过盖重法、真空预压法等实现。

这种方法效果显著,但需控制预压值。

三、软土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要点
软土地基处理后,应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地基承载力、均匀性系数、固结沉降量等。

处理效果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四、总结
选择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处理时应考虑地质条件、周期要求、投资成本等因素,采取技术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

质量控制是保证处理效果的关键。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5-07T04:15:58.238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1月2期作者:马坤[导读] 在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软土地基的情况,若未能妥善处理相关问题,马坤中煤新疆天河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新疆图木舒克市,843900摘要:在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软土地基的情况,若未能妥善处理相关问题,会影响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继而出现不均匀性沉降或是开裂的问题,严重影响公路工程运行质量。

为此公路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软土地基所带来的危害,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重点把握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以及施工效果进行详细分析,选择相对适宜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最大程度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此,该文分析合理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有效策略,有效解决公路工程中出现的软土地基沉降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沉降引言软土路基作为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路基病害形式,其加固作业与沉降控制关系到公路行车的安全与稳定,是人们在建设公路工程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软土地基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阻碍。

软基含水量高、渗透性低、压缩性高,固结变形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在荷载作用下,会出现路基沉降大、稳定性抗滑性不足等问题,给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软土地基的研究与处理。

1软土地基具体特点1.1含水量高众所周知,软地基这个地理形态在我国山区道路中是非常普遍的,因此与我国以往的传统土质地基的含水率比例不同,在软地基中的土壤含水率非常高。

但软地基并不能形成良好的土壤渗透能力,主要因其中的水分能够到达百分之七十以上。

通常情况下,当软弱土层含水率达到一定比例时,土的流动性会提高,所以,在这时就必须加强对地基的加固,但路面施工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所以,在实施对软土地基管理时首先需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固,从根源上维护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

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

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程一、概述公路软土地基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进行合理的处治,以保证道路的安全和持久稳定。

本规程针对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规定,以确保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技术要求1、勘察和设计(1)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试验,确定软土地基的性质、状态和强度等参数。

(2)根据软土地基的性质和强度要求,制定合理的处治方案,包括处理方式、处理深度、处理材料等。

(3)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处理方式(1)加固处理:采用加固材料(如混凝土、灰土、石灰土等)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2)桩基处理:采用桩基加固软土地基,改善其侧向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宏观一体化处理:将软土地基与上部路基一起考虑,设计为宏观一体化结构,以提高整体稳定性。

3、处理深度(1)加固处理深度应达到软土地基的稳定层,一般不应小于2m。

(2)桩基处理深度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

(3)宏观一体化处理深度应保证软土地基与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4、处理材料(1)加固处理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2)桩基处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

(3)宏观一体化处理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路基和软土地基材料。

三、施工规范1、施工组织和管理(1)施工前应详细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2)施工现场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布置和标识,确保安全和环境保护。

(3)施工人员应按照要求取得相应证书,并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2、施工工艺和方法(1)加固处理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和方法,确保加固材料的完全填充和固化。

(2)桩基处理应确保桩的竖直度和间距符合要求,钢筋和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

(3)宏观一体化处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统一施工,以确保软土地基与上部路基的整体稳定。

四、验收和评定(1)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要求和规定。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工程性质作出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表3.1.1软土鉴别表
特 征 指 标 名 天 然 含 水 量(^) 天 然 孔 隙 比 十 宇 板 剪 切 强 度 化 !^) 称
指标值
^35与 液 限
彡 1.0
05
注 : 表 3.1.1中 十 字 板 剪 切 强 度 对 应 的 静 力 触 探 总 贯 人 阻 力 ( 八 ) 约 为 75011? 8。
定观测 8试验工程 8^ 1 一般规定 8 ^ 2试验工程地质勘察 8^ 3试验工程 设计 8^ 4试验工程观测 本规范用词 说明 附加说明
1总 则 1. 0^ 1为确定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软基处治措 施及施 工方法,保证路堤的稳定和正常使用,特制定本规范。 1. 0^ 2本规范适用于软土地基上各级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 1. 0^ 3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遵照国家投资少、效益高、 少占农田和安全实用的技术经济政策。 1. 0^ 4软土地基上路堤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应结合当地工程地质条 件、材 料供应、投资环境、工期要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 就地取 材、分期修建、综合处治的原则进行充分论证,使得设计成果和 施工方案 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1. 0^ 5为做好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应认真收集沿线 的地形、 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合理地利用钻探、 触探、十字 板剪切等现场综合勘探测试方法,做好软土地基各层土样的 物理、力学、 水理性质的室内试验,并对上述各项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 选择有代表性 的技术指标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1. 0^ 6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应包括沉降设计计算、稳定验算 及其相 应的处治方法的设计;软土地基处治施工应包括对各种材料的要 求、各种 处治措施及其适用条件、实施步骤和相应的施工机具。 1. 0^ 7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施工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新工 艺,但必须制定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以保证 工程质 量。施工中必须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并制定技术安全措 施,确保 安全生产。 1. 0^ 8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与一、二级公路路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 行沉降 观测和稳定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作 出必要调 整。 1. 0^ 9处于软土地基上的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在修建前应结 合工程 提前修筑试验路堤,以达到检验设计、指导施工的目的。 1. 0^ 10软土地基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 还应 符合国家及部颁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1. 引言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常常遇到,由于其本身强度较低、可塑性大等特点,给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从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的角度出发,分析软土地基的特点,探讨相关的技术规范,以期在实践中指导公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2. 软土地基特点软土地基是指土体具有较大压缩性和可塑性的土层。

其特点主要包括:1.低强度: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低,易发生剪切破坏。

2.高可压缩性:软土地基的固结指数高,压缩量大。

3.高含水量:软土地基通常含水量较高,导致土体的稳定性差。

4.高灌浆性:软土地基易发生流动变形。

5.可塑性大:软土地基的塑性指数大,易发生塑性变形。

3.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规范在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软土地基的勘察与试验在进行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勘察与试验,以获取软土地基的相关特性参数,包括:•地质勘察:对软土地基进行细致的地层观测和取样分析,了解地质和水文条件。

•土工试验:包括密实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压缩试验等,获取土体的力学参数。

3.2 软土地基路堤的高度设计软土地基路堤的高度设计应考虑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性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软土地基的支持力:需要满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要求,避免发生沉陷和不可逆性变形。

•路堤变形控制:采用适当的设计方法和措施,控制软土地基路堤的变形幅度,确保路堤的平稳性。

3.3 软土地基路堤的加固与增强为了提高软土地基路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通常需要采取一些加固与增强的措施,包括:•土体改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改良软土地基,提高其固结性能和抗剪强度。

•加筋土工构造物:如使用土工格室、土工格栅等构造物来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增加路堤宽度:通过增加路堤的宽度,扩大软土地基的承载面积,降低软土地基的应力。

4. 软土地基路堤施工技术规范软土地基路堤的施工技术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在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公路工程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公路地基的处理是最首要且最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在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下,软土地基因其本身具备不同于普通地基的地质性质,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应该考虑到软土地基可能对整个工路工程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积极的探索在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标签: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第一,公路路面出现沉降问题。

在公路施工环节中,软土地基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导致施工路面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

地下水对地基产生冲刷,导致软土流失。

很多软土地基的下层比较薄弱,其外部压力比较大,导致地基非常不稳定。

软土地基施工中,要提升施工质量,才能提升公路的使用年限。

如果路面发生严重的沉降后,会导致公路的使用年限降低。

第二,破坏路面原有结构。

软土地基自身的稳定性比较差,路基常年受到雨水的侵袭和外部压力,对路面施工材料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中,路面施工一般是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结合水泥混凝土材料,如果路面基础材料配比和路基的关系不能稳定处理,就会导致路面产生开裂问题。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分析软土地基指的是比较松软的土质区域,该类地基结构的强度相对较低,不具备较高的承载力,孔隙比往往比较高,几乎都大于1,甚至不少都大于1.5,含水量往往也比较大,这样就会对施工建设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易发生较为恶劣的问题事故。

一般而言,软土地基的压缩系数约为0.5-1.5Mpa-1,最大可达到4.5Mpa-1。

结合现阶段公路工程项目中遇到的软土地基情况,经过分析,将具体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软土地基的自身强度较差,相应的,其抗变形能力也比较低,在面临外界振动或者是荷载影响时,很容易发生形变,造成地基结构失稳,进而影响到后续公路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耐久性也会受到影响。

在具体应用中,软土地基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不仅可能带来严重的车辙问题,还会出现裂缝等隐患。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的数量逐渐增多。

在公路工程施工前要做好勘察工作,分析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处理意见。

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提升软土地基的硬度和承载力,做好排水处理工作,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严格按照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程序和规范进行,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路桥使用寿命。

标签: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问题;处理技术一、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问题第一,前期勘探工作不够详细,无法为有效开展后续施工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施工设计方案的处理效果不够好,容易给后续的施工造成一定的负担。

第二,软土地基处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相应的处理手段不够先进和全面,容易出现一些工程路堤不够稳定的情况。

第三,分层填筑工作施工过程中,没有全面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开展,采用的碾压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填土工程进行节奏过快,影响到了实际施工效果。

二、公路工程软弱地基施工的处理方案(一)采取换填法技术在软土地基施工中,主要采取的就是换填法,其实这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软性土质进行清理,并且在进行回填,其中考虑到软土的稳定性,会利用碎石进行使用,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想要使用这种技术,最主要的先决条件就是确保其他方式不起效果的情况。

在技术使用阶段,需要对软土的地基进行清理,采取回填的方式,将粉末或者煤灰经过回填进行处理,在处理回填中需要结合排水法进行处理,此种方法更加适用于黄土地基,确保具有非常高效的应用效果。

(二)粉喷桩复合地基方法承载能力是有效检验地基总体质量的重要标准,有效控制好软土地基的总体质量,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粉喷桩复合地基方法,将能够针对公路工程的土体承载力进行有效的改善,采用桩间土和桩体共同受力的方式,能够促进地基沉降的情况得以良好减少,促进填土速度的不断加快,这种方式比起一般性的排水固结方法,能够缩短一半的时间。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人员培训: 对施工人员 进行技术培 训和安全教

施工方案制 定:根据现 场调查结果 和设计要计:确定施 工组织、进 度计划、质 量控制等措

施工方法的选择
施工方法:根据软土地基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定期对维修保养记 录进行整理、分析 和总结,为后续维 修保养提供参考
稻壳学院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地基处理:采用 合适的地基处理 方法,提高地基 稳定性
路堤设计:考虑 路堤的稳定性和 抗滑移能力,进 行合理的设计
PART 3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施工
施工前的准备
现场调查: 了解地质、 水文、环境
等条件
材料准备: 采购、运输、 储存施工所
需的材料
机械设备准 备:选择、 调试、维护 施工所需的
机械设备

监测内容和方法
监测内容:路堤沉降、位移、变形、应力等 监测方法:采用仪器监测、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等 监测频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 监测结果处理: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检测内容和方法
沉降观测:监测路堤沉降情况,判断路堤稳定性
水平位移观测:监测路堤水平位移情况,判断路堤变形情况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 确保材料、设 备、人员等准
备充分
施工过程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 图纸和施工规
范进行施工
施工质量检查: 定期对施工质 量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

软基处理规范

软基处理规范

软基处理规范一、软土地基路基设计原则1、路基在施工期间和完工后使用期间应是稳定的,不因填筑荷载、施工机械和交通荷载的作用而引起破坏,也不应给桥台、涵洞、挡土墙等构筑物及沿线设施带来过大的变形。

2、为避免路基沉降给涵洞、挡土墙等构筑物造成变形破坏,应首先考虑提前填筑路堤、在其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构筑物的方案。

如同时施工,则需设置达到持力层的基础,以防止过大的位移和沉降。

3、为避免路面的变形破坏,以及连接桥梁、涵洞等构筑物的引路路堤产生不均匀沉降,应严格控制工后沉降。

&工后沉降& 公路工后沉降标准& 市道路工后沉降标准4、在软土厚且长期发生较大沉降的地区及大范围的软土地区,有时候很难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要求的标准内,或者虽能控制但极不经济时,应考虑设置桥头搭板、铺筑临时性路面或分期修建路面等方案。

5、在没有一定厚度硬壳层的软土地基上,不宜修建填土高度小于2.0~2.5m的低路堤,这种低路堤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可使路面发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特别是当软土地基不均匀、重型车辆交通较大时更加明显。

& 硬壳层的作用&硬壳层的临界厚度& 硬壳层与软土层的判别6、为保证路基稳定或控制工后沉降,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选择处理措施时应考虑地基条件、道路条件及施工条件,尤其要考虑处理措施的特点、对地基的适应性和效果,以确定符合要求的处理措施。

7、当软土地基比较复杂,或工程规模很大、沉降控制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应考虑在正式施工之前,在现场修筑试验段,并对其稳定和沉降进行观测,以便根据观测结果选择适当的处理措施,或对原来的处理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

8、经济合理的软土地基路基设计依赖于准确的软土地基勘察。

二、软土地基路基设计一般步骤一个中心:地基处理两个基本点:沉降和稳定四个步骤:1)确定地基条件2)确定地基是否处理3)选择处理方法4)细部设计三个目的:降低地基总沉降加速地基排水固结保证路基稳定设计程序流程图:软基现场观测的主要内容: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适用条件公路工程(包括城市道路)中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划分为五类。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1. 引言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公路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以及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解释和说明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条文内容。

2. 定义和术语•公路:指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通行而建设的道路。

•软土地基:指土质较松软或含有较高水分的地基。

•路堤:指公路的隆起部分,用以提高公路的通行高度。

3. 设计要求3.1 软土地基的勘察与测试•根据路堤设计要求,应对软土地基的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与测试。

•对软土地基的压缩性、渗透性、抗剪强度等指标进行测试,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2 路堤的填筑与加固•路堤填筑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填筑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针对软土地基,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预压、灰浆注浆、振冲等技术手段,提高路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3 路堤排水系统•设计路堤时,应考虑路堤的排水系统,保证路堤内部水分的顺利排除,防止软土地基的液化和路堤的沉陷。

•路堤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其设计应合理,并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4. 施工要求4.1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并经有关部门批准。

•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准备,包括土地平整、基坑开挖等工作。

4.2 路堤填筑与加固施工•路堤填筑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筑层的厚度和均匀性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填筑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验收。

4.3 路堤排水系统施工•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质量,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5. 验收和验收标准•完成路堤设计与施工后,应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包括路堤填筑层的厚度和均匀性、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指标。

•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进行档案管理。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软土地基处理(一)深度不大的软基工程处理对于深度不太大的软基工程,在路堤范围内,将需要处理的软土挖除,动力触探合格后,用碎片石换填,可采用分段挖除。

分段分层回填的方法。

用于换填的石料强度应不小于15 MPa。

分层厚度不宜大于30 cm,石料最大粒徑不应大于层厚的2/3。

依据规范,分层回填的碎片石应碾压合格,表面石块嵌挤紧密无松动.用镐刨不动,一般采用激震力320 kN以上的压路机强震碾压无轮迹。

(二)较深的软基工程处理对于较深的软基挖除换填工程量太大,资料显示。

施工方采用了粉喷桩。

粉喷桩施工采用GPD一5型带计算机控制的粉喷桩机施工,可以严格控制喷粉量,使之达到规范的要求。

施工前先进行成桩试验,数量不少于5根,以掌握对该区段的成桩工艺及各项技术参数,其内容如下:1.满足设计要求的喷粉量和施工工艺参数,即: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和均匀度、气体流量、空气压力等。

2.掌握各种土质下钻进下沉和钻杆提升的困难程度及喷粉情况,以确定合适的技术措施。

3.成桩7 d后进行开挖检查,用目测法、轻便触探、取芯试检查桩体成型情况,搅拌均匀程度,检查深度1.0 m,28 d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取样深度在桩顶下0.5 m、1.5 m处截取。

(三)淤泥洼地软基处理抛石挤淤用于存在多处鱼塘和常年积水的洼地。

对于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采用抛石挤淤法效果最佳。

当路堤较低且淤泥层较厚时。

为增加换土高度。

可用挖掘机自一端向另一端或由两端向中间逐段挖除上部3 m左右的软泥并外运,挖除段落的长短。

以挖掘机能够工作的最大水平距离为准,挖除一个段落后,即可进行抛石。

抛挤时,沿路中线向前抛填,再向两侧扩展。

当软土地层横坡陡于l:10时,应自高处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使低侧边部有2 m宽的平台顶面。

抛石达到地表常水位以上50㎜时,在抛石回填的片石顶面上,铺lO~30 mm厚碎石垫层(砂砾垫层)并整平压实。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基软土处理要求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基软土处理要求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基软土处理要求在公路工程规范中,路基软土的处理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路基软土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壤地层,其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不稳定,容易导致路面沉陷、开裂等问题。

因此,在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路基软土进行合理的处理,以确保公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基软土处理要求:1.软土地质调查:在公路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以了解软土的分布范围、性质和厚度等关键参数。

通过钻探、采样和实验室测试等手段,获取地层信息,并绘制地质剖面图和地质图,为路基处理提供依据。

2.地基处理方法选择:根据软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石方加固、土工合成材料增强、加压混凝土桩等。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需要考虑软土的稳定性、可行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3.软土地基改良: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通常需要对软土进行改良,以提高其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

常见的软土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土壤压实、加固与防护、排水与固结等。

通过改良软土,可以增加其承载能力、降低沉降变形、提高抗冻融性能等。

4.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软土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软土处理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操作、质量监督检验等环节。

关键参数如软土层厚度、处理深度、处理剂用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5.软土处理效果评价:软土处理后,需要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软土的改良程度和工程性能。

评价方法包括现场观测、监测数据分析和实验室测试等。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调整施工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处理效果。

6.档案管理和保护:软土处理工程完成后,应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关键参数、施工过程和监测数据等。

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确保软土处理工程的长期有效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基软土处理要求是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质量控制,软土可以得到有效处理和改良,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工程性能。

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篇一: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程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WYJQ/WYJ004—01—2007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规程2007—12—1发布 2007—12—1实施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发布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规程主编部门:中冶成工上海五冶机械化公司批准部门: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标准委员会实施日期:Q/WYJ004—01—20072007年12月1日关于发布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程》的通知为保证施工质量,由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机械化公司主编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程》通过公司组织专家会审,现批准为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编号为Q/WYJ004—01—2007,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有限公司承建的工程中严格执行。

2007年12月1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第二批企业技术标准编制的要求,在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组织下,会同各二级公司、相关专家等共同完成编写工作。

在编写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并通过了技术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反复修改后,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由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归口管理及具体解释工作。

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时反馈到技术中心,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的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机械化施工分公司主要起草人:沈霞目录1 2 3 4 5总则 ................................................ ................................................... ........................... 1 选用原则 ................................................ ...................................................................... 1 一般规定 ................................................ ................................................... ................... 1 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 ................................................ .......................................... 2 工程验收 ................................................ ................................................... .. (11)篇二: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规程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规程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第二批企业技术标准编制的要求,在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组织下,会同各二级公司、相关专家等共同完成编写工作。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项目日渐增多,且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要充分的了解地基情况,同时,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以此来提升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

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的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及使用寿命。

标签: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软土地基主要是因河流湖泊的长期冲刷而形成的沉积淤泥,具有非常高的含水量,且压缩性能也比较大,而抗剪强度、承载能力方面较低,该类型的地基流塑性则较强。

软土地基则会使得建筑物的各项基础都比较薄弱,这对建筑物的安全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由于软土地基的土质比较差,而内部中的结构存在着一些空隙,如果外部压力比较偏大的时候则会使得土层出现明显的下降。

一、我国的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现状分析(一)施工设备比较落后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我国现已使用了较多的施工机械设备,但是与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的速度来比,施工设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无法达到地基处理的需求,无法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

(二)缺乏有效的监管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公路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我国的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方面的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由于大部分的监管部门严重缺乏责任心,在对待工作的态度方面还不够严谨,部分单位还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管措施,对监管工作并未进行有效的落实,这就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纠正,最终导致公路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未重视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針对工程中存在着的软土地基,相关管理人员应将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作为主要的依据,选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这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在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工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存在着盲目性,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为依据,未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没有对地区之间的差异给予高度重视,没有选取最佳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最终导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Jtj017s(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Jtj017s(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目次编制说明总则术语、符号、代号.术语.符号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察.一般说明.初步勘察.详细勘察路堤的稳定与沉降.一般规定.稳定计算.沉降计算软土地基处治及路堤设计.一般规定.垫层与浅层处治.轻质路堤.反压护道.加筋路堤. 预压及超载预压. 竖向排水体预压. 粒料桩.加固土桩. 综合(组合)处治设计. 路堤设计软土地基处治施工. 一般规定.垫层及浅层处治 . 土工合成材料.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砂桩.碎石桩.加固土桩路堤施工与观测.一般规定. 路堤填筑.吹填砂路堤.粉煤灰路堤. 矿渣路堤. 沉降与稳定观测试验工程.一般规定. 试验工程地质勘察 . 试验工程设计. 试验工程观测参考文献编制说明根据交通部公路管理司()工技字号关于下达编制《公路软土路基设计、施工暂行规定》(年底改名为《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肉相应的“规范”的条文说明编制完毕。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起步和迅速发展,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和施工遇到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沿海与内陆等地进行了广泛的科研和工程实践,积累了不少资料和经验。

本规范编制组在收集和总结我国京津塘、沪宁、杭甬、广佛、莘松等高速公路,以及其它沿海与内陆软土地区已建和正在修筑的高等级道路与试验工程的科研成果及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国内外软基工程规范、标准等可借鉴的内容,首次为我国软土地区的公路勘察、设计与施工编制了本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称“规范”)编制共包括以下八章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软土鉴别、分类与术语、符号;第三章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察;第四章路堤的稳定与沉降;第五章软土地基处治设计;第六章软土地基处治施工;第七章路堤施工与观测;第八章软土地基试验工程。

同时,按要求编制了相应主要条款的条文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为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以下称“部一公院”),参加单位为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下称“部重科所”)、上海市公路管理处(以下称“沪公路处”)、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以下称“浙江院”)及广东省高速公路公司(以下称“广东公司”)。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软土路基施工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软土路基施工

2B311020特殊路基施工技术 2B311021软土路基施工
3、浆喷桩施工规定 (1)浆液应严格按照成桩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置,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长时间放置,超过2h的 浆液应废弃。 (2)当钻头提升至距离地面1m时,宜用慢速体升。 (3)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桩身进行复搅。
②对综合稳定材料,应先将石灰和土搅和后一起闷料。 ③对水泥稳定材料,应在摊铺水泥前闷料。 (9)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不少于5~10㎜。 (10)对石灰稳定材料,在拌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大的粘土。宜先加70%—100%预定剂量的石灰拌和,闷放1—2天,再补足需用的石灰 进行第二次拌和。 (11)拌和过程结束时,应及时检测含水率,含水率宜略大于最佳值。含水率不足时,宜用喷管式洒水车 补充洒水。洒水车不应在正在拌和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掉头和停留。 (12)对二级以下公路的级配碎石,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相配合拌和,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稳定材料拌和设备时,应拌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 4.摊铺机摊铺与碾压 (1)混合料摊铺应保证足够的厚度,碾压成型后每层摊铺厚度宜不小于160㎜,最大厚度宜不大于200㎜ (2)下承层是稳定细粒材料时,宜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式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3)应采用摊铺功率不低于120KW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材料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4)在施工期间,两台摊铺机的前后间距宜不大于10米。且两个施工段面纵向应有300-400㎜ (5)水泥稳定材料结构层施工时,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率的状态下碾压。气候炎热干燥时, 碾压时的含水率可比最佳含水率增加0.5-1.5个百分点。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发布时间:2021-10-13T02:48:28.17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5月15期作者:郑彬[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郑彬东平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山东省泰安市 2715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软土地基强度差,易受到压缩,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提高公路建设的施工质量,确保道路的正常运行。

软土地基需要考虑的因素及以往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实施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措施,包括换土垫层法、反压法、静力排水固结法、碎石桩法,确保了公路建设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交通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引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交通运输业不断进步,进入筹备阶段的公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多。

在施工建设环节中,软土地基是较为重要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对该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能够提升公路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建设的顺利推进,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软土地基概述及特点1、软土地基概述软土地基主要是指强度较低,且压缩量高、较为松软的土层。

国外对软土地基的定义为黏土和尘土等颗粒含量比较高的松软土、有机制土等土质结构地基。

由于这些土质比较松软,硬度不高,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不能进行科学处理,就会对公路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公路地基的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发生沉降的现象,危害车辆行驶质量和安全。

对于软土地基,常规的施工方法不太适用,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为后期工程建设打下基础[1]。

2、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一般出现在临近江河区域,或者雨水量比较多的谷地,也有可能紧靠煤矿开采地。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有:(1)土质松散,空隙比较大,很容易携带水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地方标准《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五月目录一、标准制定背景、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3)二、工作简况 (5)1、任务来源 (5)2、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5)3、主要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 (5)(1)组织分工 (5)(2)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分析 (6)(3)标准编写及研讨 (6)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7)1、标准的编制原则 (7)2、标准主要内容 (8)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8)1、术语和符号 (8)2、基本规定 (9)3、软土地基判别与分类 (10)4、广西典型软土区勘察设计 (11)5、特殊路段软土勘察设计 (19)6、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方法 (20)7、动态监测与沉降预测 (32)8、附录 (32)六、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35)七、本标准的实施建议 (36)广西地方标准《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背景、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软土是特殊土的一种,具有分布范围广、零散、厚度不一、性状差异大等特点。

软土天然含水率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物理力学性质差的特点,软土地基的处治常成为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濒临北部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质、气候条件造就了广西软土的特殊性质:软土分布范围广、零散、厚度不一、性状差异大等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区内公路软土地基处治长度平均约占整条线路的1/3。

在广西已建和在建公路中,软基处治方案变更频繁,给设计、施工和管理都带来较大的困难。

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同一地质环境,不同设计单位地基处治方案差异较大,许多方案并不适合广西的软土特点。

另外,若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失当,还会导致路基滑移、不均匀沉降和工后沉降过大等问题,形成路基塌陷、路面开裂、桥头跳车等病害,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和影响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根据广西交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广西将新增公路1.32万公里,其中新增3426公里高速公路。

预计至2016年末,全区公路建成通车里程将达1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6000公里,一、二级公路约14800公里。

若公路软基处治长度按1/3路线长度计算,“十二五”期间将有0.44万公里软土地基需进行处治,可见巨大软基处治需求,需要制定和完善适合广西公路软土地基工程技术配套标准。

国内公路现行规范主要为《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因为要兼顾国内不同地区的技术状况,只能反映国内企业的平均先进水平,不可能对不同地区进行专项研究,而广西目前暂无此类地方标准。

而且,软土工程特性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区域软土的特性相差较大,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治时应区别对待。

外省的先进技术可能因软土工程地质特性不同,或者当地缺乏相关施工经验和机械设备等原因,并不能简单地运用于广西软土。

另一方面,国内一些地区虽然针对某一特定软土地基有一些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但各研究成果往往较为分散,且多偏重理论研究,工程实践并不充分,也缺乏系统的总结和提升,尚未形成普遍适用的标准体系。

因此,针对广西公路软土地基工程特性,根据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在补充专项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开展广西公路软土地基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与现场试验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公路软土地基工程技术标准,可填补我区在此领域的空白,规范广西公路软土地基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和试验工程等内容,对提高广西公路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我区公路软土平均长度约占路线总长的1/3,软土范围较广,该地方规范的编制,还能对今后国标及行业方面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技术相关规范修编提供有力的地方经验支撑。

本规范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软土地基的勘察、设计、施工、质量检测及监测等。

二、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2015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桂质监函【2015】183号文)审查批准,《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范》列入2015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定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5-0204.同时,2015年7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下达2015年度广西交通运输科技标准化及信息化项目计划的通知》(桂交科教函【2015】261号)批复,本项目通过2015年度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项目立项,由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计划于2016年年底完成。

2、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米德才3、主要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1)组织分工广西地方标准《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范》项目任务下达后,编制单位制订了编制工作方案,组织专家和技术专业人员参加,成立了编制工作小组,召开了项目编制策划会议并就标准研制任务分工、进度安排进行了明确。

(2)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分析编制人员根据任务分工进行了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分析工作,一是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标准及研究成果,并进行了认真研究、讨论,了解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经验,特别是“广西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技术标准化研究”课题成果在广西滨海公路、贵港至合浦高速等项目的应用成效。

二是深入工程现场,通过对广西桂来路、靖那路、崇靖路、沿海改扩建等25条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及现状调研、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了解了公路软土处治技术的关键技术要求和控制要点。

三是对前述各项目的实地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公路软土处治过程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失败的,哪些是施工质量问题,哪些是理论上存在缺陷的等,将成功的措施、经验吸取到规范条文上,将不成功甚至是禁止采用的措施也在规范条文上明示,确定了与广西地区环境特点相适应的技术要求及指标。

(3)标准编写及研讨为确保本技术规程的编写工作有序开展,编写工作组在前期大量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于2018年2月前完成了编制大纲和工作大纲,并经内部评审讨论后,于2018年3月15日召开了大纲外部评审会,评审会针对大纲共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大纲评审专家的意见,以修改完善后的大纲作为项目的工作指导,编写工作组开展了标准正式的编写工作,并于2018年4月上旬完成了工作组讨论稿。

2018年4月16日和4月23日,课题组召开了工作组讨论稿,对讨论稿进行了会审,根据会审意见修改后形成了征求意见初稿。

2018年4月27日,编写工作组召开了征求意见初稿外部评审会,评审会专家针对本规范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共提出了评审意见,起草工作组根据专家建议和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标准的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国家勘察、设计与施工相关标准、公路行业勘察、设计与施工相关标准。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广西软土的性质特点以及广西的地域特点,充分吸收了“广西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技术标准化研究”课题的最新成果。

经过编写组充分讨论,确定标准编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分析国内标准体系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国内外公路软土处治技术现状,尤其是广西境内建成的和在建的公路现状,对已发布的相关软土标准、规范进行梳理、归纳和分类,建立科学、实用、合理的广西软土处治技术标准。

(2)承接性原则标准术语尽量与相应国家、国际、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内容相一致,条文未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

标准技术内容与国家、国际、行业和地方标准兼容,未出现冲突,保证了一致性。

标准技术内容中引用其他标准时,已明确指出所引用标准的内容或名称,增强了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3)可操作性原则标准的起草充分调研了广西区内公路软土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技术现状,广泛征求了高校、公路管理、勘察设计院、施工单位等领域的专家意见。

编写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过反复讨论和修改,以实际能操作、易于推广作为编制本规程的一条重要原则。

2、标准主要内容《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范》送审稿正文内容共分9章,还包括前言和附录。

第1章规定了标准的范围;第2章给出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为有关术语和符号;第4章为基本规定;第5章为公路软土判别与分类;第6章为广西典型软土区勘察设计;第7章为特殊路段软土勘察设计;第8章为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方法;第9章为动态监测与沉降预测。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1、术语和符号(1)第3.1.2条:目前关于软土的定义较为明确,主要是规定天然孔隙比、天然含水率等指标,但广西的软土相对于江浙、上海等地区的软土性质较好,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广西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比规范定义的软土指标要好,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软土,但若按地基稳定与沉降要求来判断,仍不满足要求。

因此,本规范将“部分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的冲洪积土、残积土、填土及其他特殊岩土层,未经处治不能满足上部构筑物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土层定义为软弱土。

(2)第3.1.3-3.1.5条:关于软土、软弱土、软土地基、季节性软土、坡地软土之间的关系。

软土和软弱土平级,互不包含,软土指常规意义上的一般软土,软弱土比一般软土的性质要好,但稳定与沉降仍不满足工程技术要求;软土和软弱土同属于软土地基(基底有软土或软弱土层分布的地基,在公路路堤、涵洞、通道、挡土墙等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移或过大沉降变形);坡地软土和季节性软土属于软弱土。

(3)第3.1.6-3.1.8条:针对广西公路软土处治的一些经验做法,为方便叙述和理解,增加了施工控制水位、复合式换填结构、抛石挤淤强夯置换法等概念。

(4)第3.1.9-3.1.14条,按复合地基的加固原理与计算模式,将其分为了粒料桩、加固土桩和刚性桩3部分,其中粒料桩是散体桩,加固土桩指水泥与土混合作用形成的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等,刚性桩主要指刚度较大的桩,这样细分之后,可有效的压缩规范章节,不用针对每一种桩法进行细说,规范显得更加紧凑,计算思路也更加清晰。

2、基本规定(1)第4.1.2条:原为“当公路软土地基连续长度占项目全线长度1/3以上时,应开展专项勘察设计,单独提交勘察设计成果文件”,后来经过内部讨论后,修改为“当软土为路段较长、范围较广、厚度较大、采用新技术的处治方法或者需与桥梁跨越方案进行对比时,应开展专项勘察设计工作,需单独提交勘察设计成果文件”,这样就比较符合目前的习惯做法,比如在桂来高速路铅锌桩PHC桩处治软土及荔玉路某深厚软土区采用桥梁跨越方案等,均做了专项软土勘察和处治设计。

(2)第4.1.4条:初稿评审会时,专家提出应补充水土对桩体的腐蚀性评价,故增加相关内容(涉及对地基处理桩体腐蚀性问题时,应加强软土和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