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福利国家理论
福利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
福利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一、福利国家制度的概念福利国家制度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制度。
它强调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责任和作用,旨在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公平。
二、福利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福利国家制度的核心原则是公平。
它强调全体公民无论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因素,都应该享有平等的福利和权益。
这意味着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消除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确保所有公民都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2.福利普惠原则:福利国家制度强调福利的普惠性。
这意味着福利政策应该覆盖全体公民,而不仅仅是特定群体。
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确保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和权益。
3.社会保障原则:福利国家制度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这意味着国家应该通过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公民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基本保障。
此外,国家还应该提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补充保障措施,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公民。
4.责任共担原则:福利国家制度强调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共担。
这意味着政府应该承担主导责任,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同时,企业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障。
此外,社会各方面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共同推动福利事业的发展。
5.可持续性原则:福利国家制度强调福利政策的可持续性。
这意味着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该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国家应该采取措施,确保福利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也应该鼓励公民通过个人努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对福利政策的依赖。
三、总结福利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和可持续性的理念。
它旨在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在实践中,各国需要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福利政策,以实现福利国家的目标。
社会福利学3
社会福利学3社会福利学是关注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通过社会政策和福利措施来提高社会的公平性和人民的福祉。
本文将探讨社会福利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理论。
1.社会福利: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享有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包括金钱、教育、医疗、住房等。
2.社会福利制度:是管理和提供社会福利的制度和机构,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
3.社会公正:指社会福利在分配和享有上的公平性,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公正的福利。
4.社会福利政策:是为改善社会福利状况而实施的政府政策和措施,包括财政支出、税收政策、劳动法规等。
1.福利国家理论:主张政府应扮演更积极的角色,通过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来保障人民的福祉。
2.自由经济理论:主张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能够最有效地提供社会福利,政府应尽量少干预。
3.社会投资理论:主张提供充足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可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1.贫困和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学研究如何解决贫困问题,通过福利措施减少贫困人口,提高社会公正性。
2.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研究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索如何平衡两者,实现可持续发展。
3.社会福利改革:通过分析社会福利制度的弊端和需要,提出改革建议,促进社会福利的改善。
社会福利学是一个研究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的学科,通过对社会福利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促进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提高。
在实践中,需要综合不同的理论和策略,制定出适合社会福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社会福利学是一个研究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的学科,通过对社会福利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促进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提高。
在实践中,需要综合不同的理论和策略,制定出适合社会福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讲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四讲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自由主义的(Liberalist)社会福利思想是西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流派。
在社会福利领域,传统的自由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典主义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穆勒(John Stuart Mill)以及格林(Green Thomas Hill)、霍布豪斯(Hobhouse Leonard Trelawny)等人的思想。
而在当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家中,举自由主义大旗者当以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与弗里德曼(Mildun Friedman)为代表。
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举“反集体主义”大旗,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张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认为人的自由是不可侵犯的权利。
自由主义对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之福利的影响体现在:对制度化的社会福利持否定态度,主张实行剩余式(residual)的社会福利,极力推行志愿主义(Voluntarism),并突出市场与职业福利的作用。
一、古典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从亚当·斯密、穆勒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说是古典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典型。
他们关于自由的观点深深影响了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即社会问题是个人责任的结果,它的解决当然应该依靠自己而不是社会和政府。
政府应承担有限的职能,对社会问题进行有限的干预。
他们的思想对19世纪前期的济贫制和19世纪晚期的社会保险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1776年,亚当·斯密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出版。
在福利思想上,亚当·斯密一直是自由主义的一面旗帜。
(1)自由放任的经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贯穿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主线。
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教学目的:了解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社会理论观点;掌握其社会福利思想..掌握福利国家的理论;并能够分析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教学重点:马歇尔的社会福利思想;与福利国家的理论..教学难点: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社会理论观点;福利国家危机原因的分析..第三节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一、马歇尔生平简介托马斯·汉弗莱·马歇尔Thomas Humphrey Marshall;1893—1981生于伦敦;191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历史学考试;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作为平民战俘在德国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那里;他曾经做过一个短期的研究..返回英国后;他于1919年被选为剑桥历史学会特别会员..1925年;马歇尔进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一直呆到1956年..在那里;他成为一名着名的社会学教授..他本来是一位经济史学者..1925年加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后;首先作为社会工作讲师;1929年转到社会学系;1930年成为社会学高级讲师..后来他曾回忆说;当他开始教授社会工作时;他对这个专业什么也不懂;而后来转到社会学系;他在专业观念上对社会学几乎是同样的无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放弃了作为一个经济史学者的工作以后..马歇尔是英国社会学杂志的主要创刊人;曾经编辑了大量有关社会分层和人口方面的出版物..二战期间;他一度被安排到英国外交部任职..1944年马歇尔回到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被任命为社会学研究所的教授..这个研究所就是今天的社会政策系..这期间他所作的关于阶级冲突、社会分层以及人口问题的研究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马歇尔作为英国高级委员会的教育顾问又一次去了德国..1951年回国以后继续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工作;直到1956年..这期间;他担任过社会学系系主任..以后他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社会科学部主任..1960年正式退休..1981年;马歇尔在他剑桥的家中去世..马歇尔的学术生涯分为两个时期..他的大部分社会学着作完成于1945—1960年间;而他的大部分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则是在他退休后发表的..1949年;在纪念着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的一次会议上;马歇尔发表了着名的演讲公民权利与社会阶级Citizenship and socialclass..这篇演讲第一次从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公民权利理论;他进一步提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论;从而成为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第一个社会学理论亚诺斯基;2000..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为英国建成福利国家制度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二、公民权利的理论一公民权利的构成公民权利理论是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石..马歇尔按照社会发展历史将公民权利划分为三种:即民事权利civil Right、政治权利politicaldght和社会权利social right..所谓民事权利也可以称作市民权;它是个人作为独立个体自由地支配自己、所必须拥有的权利..用马歇尔的话来说;民事元素是由个人自由所必须的权利组成:人身自由;言论、思想和信仰自由;拥有财产和签署有效契约的权利; 以及法律权利..民事权维护的是个人的自由和一个人在权利上与其他人的平等地位;它通过约定的法律程序来扞卫人们所拥有的这些权利..政治权利;意指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作为带有政治权威的团体的一名成员;或者是作为这样一个团体成员的选举者..这些权利是通过议会和地方政府的委员会实现的..公民政治权利的作用就在于它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平等地拥有了选举权;因而使公民能够参与到社会政治事务中;不仅承担起对社会的政治义务;而且有了更多的权利..社会权利;意指从少量的经济福利和保障的案例;到完全分享社会遗产;并且根据社会中流行标准过一种文明生活的权利的所有范围..社会权利是以成员资格为基础;它把改善所有社会的福利状况、保护并增加人民在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福利看作是国家行动的目标..社会权利是实现民事权和政治权的前提..从本质上讲;社会权利就是把实现公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看作是一种公共责任..在马歇尔看来;如果没有社会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将是不完整的;民事权和政治权也不能真正实现..正像马歇尔指出的那样;受教育权利基本上不应看作是儿童上学的权利;而应看作是成年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对于民事权的实现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就在于“民事权利是旨在为通情达理之人和知识分子使用而设计的;他们学习阅读和写作..教育是民事自由所必需的前提..”进一步说“政治民主需要有教养的选民;而且科学的制造业需要有教育的工人和技术员”..“提高和使自己文明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责任……依据这个认识;公共基础教育在19世纪的发展是迈向20世纪重建公民权的社会权利的决定性第一步..”换言之;只有在社会权作为公民权利确立起来之后;公民权利才获得了它完整的意义.. 因此;从构成公民权利的这三个部分的情况来看;公民权利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个人自由的条件的阐述..在马歇尔看来;公民权利首先是和个人自由相联系的概念;民事权利的元素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有充分的自由来处理个人事务..而自由作为民事要素要能够发挥作用;必须要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来保障公民有机会、有条件参与到与他的生活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着的政治事务中去;要对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不仅对自己、也要对他人或所有社会成员负责;并通过参与政治事务而不断发展和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利..而社会权利则是保障性的权利;它关系到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幸福;实现社会福祉的障碍能否消除;以及由民事权和政治权所规定的个人权利能否实现的问题..社会权利的实施;最终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扫清障碍;并使公民权利的其他元素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权利作为社会福利权;它将社会福利的元素作为具有社会战略意义的要素确定下来..没有社会权利或社会福利权的公民权利;将是不完整的公民权利..二公民权利的历史演变公民权利不是一蹴而就地形成的;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马歇尔于1949年提出公民权利理论;被称为关于公民权利的第一个社会学理论托马斯·亚诺斯基;2000..在其着名论文公民权利与社会阶级Citizenship andS‘·cialclass一文中;他指出;在古代社会;公民权利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混合在一起的;“权利是合而为一的;因为机构是混合的”..这里所谓的机构混合是指古代社会里将立法、行政和法院混合在一起的状况..但是;马歇尔澄清古代的公民权利与现代社会的公民权利的不同..其最基本的差别在于古代社会里;人们实现公民权利的前提是不平等的;公民权利是与个人特定身份status;密切相连的..“身份则是阶级的标志和不平等的尺度..并不存在所有人拥有的统一集体权利和义务——贵族和普通人;自由人和农奴——是依据他们的社会成员资格授予权利的..’’也就是说在古代社会里;人们所拥有的权利是由人们所拥有的身份来决定的..而身份是世袭的;不会因个人的因素而发生改变;常常也是个人能力无法改变的..这也是古代社会公民权利与现代社会公目权利的根本不同..马歇尔指出;在英国直到18世纪公民权利的三个部分才开始分化..民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形成的时期分别是18世纪、19世纪、20世纪..马歇尔公民权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但在古代社会里;公民并不享有平等的身份;享有公民权利的人群范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随着公民权利的扩大;享有权利的公民阶层也随之增加..公民权利仅限于那些拥有财产的、信仰新教的白色人种所拥有;甚至还限于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逐渐地向妇女、;工人阶级、犹太人、天主教徒、黑人和其他以前被排除在外的群体延伸..这个过程是随着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而发生的..封建社会的解体;对个人来说;逐渐解除了人们的身份限制;享有公民权利的人群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在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基础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投票权和政治参与为标志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得以实现..但是;马歇尔认为;完整的公民权利只能在自由民主的福利国家中才能实现;因为在自自由民主社会里;人民才是平等的;公民才能平等地享有权利;公民身份才能得到最完整的体现..福利国家通过保障所有公民的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从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感到自己十足地是社会的成员;并能够充分参加和享受社会的共同生活..一旦这些权利中的任何一种被限制或侵犯;人民都将被边边缘化并且不再能参加共同生活..换句话说;人民作为公民的意义也就将因公民权利受到侵犯而变得不完整..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公民权利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才获得其完整的意义..而福利国家也正是在公民权利发展的基础上;才获得了社会的合法性.. 因此;当我们进入到福利国家的发展来看待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思想;通过对全民性普遍福利制度的事实来考察马歇尔的思想时;它的理论的和社会政治的意义才会得到充分的显示..三、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马歇尔从历史的角度对公民权利的论述;揭示了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观追求普遍平等和人的自由的实质和价值..从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角度看;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观的形成是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历史发展标志..它把早期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福利思想提高到以权利和人的需要为基础的福利思想;并且使社会福利的性质;由安抚性的救济和策略性的社会控制与统治手段;变成了人们值得为之奋斗的幸福事业和社会政治追求的基本目标..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进步意义钱宁;2003..而我们知道;在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思想没有确立之前;社会福利的理念是慈善救济;社会福利的政策是以济贫法为象征的所谓社会救济..其实质是把向穷人提供某种形式的福利照顾当作稳定社会、平息穷人不满的手段..因而;在济贫法的实施过程中;穷人常常处于一种屈辱和受排斥的状态..而“济贫”的结果也没有真正消除社会不平等..在某种程度上;济贫法还发展了社会不平等..因此;马歇尔指出;20世纪以前公民权利的发展;并没对社会不平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公民权利的内容来看;由于社会权利还没有形成;人们还不能平等地享有社会权利;人们不可能对改善社会福利有任何的要求权;因而;在社会福利的发展中;人;特别是穷人;只能是被动的福利施舍的对象..他们只能处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按照主流社会或富人的意志生活..所以;尽管济贫法也试图作消除社会不平等的工作;但它却不可能在实际的意义上对改变社会不平等起积极的作用..马歇尔以布思Booth教授对伦敦市民的生活状况调查为例;认为公民权利平等原则真正发展的标志是布思对伦敦人劳动与生活的调查和皇家委员会对老年穷人的调查为标志..马歇尔指出;之所以将布思的调查作为公民权利平等原则的重大发展;是相对于济贫法来说的..在济贫法时代;“贫民”是一个具有道德判断的称谓..“贫民”意味着“酗酒、懒惰、不良生活习惯”等;“贫民”只是施舍的对象;他们没有权利要求国家或富有的人帮助他们解除贫困..救济贫民的直接目的不是促进平等;而是出于稳定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甚至可以说贫民救济的直接目的是保护某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的权利;是对不平等公民权利的维护..因为济贫活动本身就具有标签作用;标明接受救济的穷人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低下的..马歇尔认为布思教授的调查贯穿了平等的思想;所以把它称之为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大发展的标志..然而;布思教授的调查报告更多的是对公民权利平等原则的反映;至多不过是公民权利平等原则在观念上的反映..而公民权利平等原则的真正发展更多的还是因为社会及经济资源分配模式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经济关系;进而推动了人们社会关系的改变..公民的社会权利通过失业保险、教育和健康服务的提供等社会政策在制度层面上获得了保证..马歇尔认为以公民的社会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可以提高公民的福利水平、减少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制度产生的内在的社会不平等..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政治观念;公民权利则是这样的资格:在一个政治地组织起来的社会或民族国家中;公民身份thestatusofcitizenship使个人有资格要求社会或国家对他承担责任;使他能够享用各种社会进步带的好处钱宁;2003..公民权利首先是共同体对个人的成员资格的认可;个人在共同体中可以像其他任何成员一样对共同体负有责任;同时享有共同体的成果..而公民权利实现的最终标志是人的社会权利的实现..再进一步来说;公民权利的接直表达是个人福利权利的实现..因此;我们可以说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为现代社会福利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从而也成为福利国家的重要理论支柱..马歇尔的公民权利为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而社会福利的发展则直接与社会权利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任何法定的权利都会与福利必然具有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性质存在着关联;因为权利存在于那些可以被期待带来福利的利益;以及就平均的计算而言;那些将会带来福利的利益”T.H.Marshall;1976..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权利的实现是以福利的实现为基础的..英国学者皮尔森Pierson提出福利国家的三个指标之一就是公民权利的普及化..根据皮尔森的界定;公民权利普及化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提供不再被单纯地视为对贫穷无依者的施舍;也不再被单纯的视为保持社会的控制;第二;对社会保险/保障的提供被视为国家与公民权利责任关系的一部分;第三;基于以上两点;福利领受不只是同公民身份的象征;而是成为全面行使公民权利的重要步骤..公民权利理论是马歇尔社会福利理论的基础..人人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则是马歇尔社会福利理论的基本原则..公民权利的平等原则体现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享有国家所提供的福利..国家所提供的福利不能以人们的身份为依据;否则就意味着平等的原则被打破..例如;1834年的新济贫法New poor law:在马歇尔看来就不是一部真正的福利法案..因为新济贫法强调的是鼓励个人自己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公共援助并不被看作是公民的权利;政府也不需要对失业负责RoberL.Barker;1987..新济贫法“放弃了对工资体系的干预;也放弃了对自由市场力量的干预..它只对那些因年龄因素或疾病而无法进入市场打拼的人;以及对那些放弃努力、承认失败以及悲悯自怜的弱者提供救济”..这在马歇尔看来就违背了人人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的原则;与社会保障的理念是相悖的..公民权利的理论推动了全民福利制度的建立;为福利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政治道德根据..在公民权利的理念下;福利成为公民在国家中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公民有权利要求国家为其提供共同的福利保障..国家则有义务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以履行其对公民的福利责任..公民权利理论使社会的弱势群体拥有了向国家要求福利的基本权利..这就与过去的把福利当作恩赐的社会福利理念有了本质的区别..当福利是国家或有钱人给穷人的一种恩赐时;施与受双方被置于完全不平等的地位上..接受恩赐的穷人不仅在经济上与恩赐者是不平等的;由经济关系的不平等又进一步导致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因此;接受恩赐的穷人难免被贴上道德标签;他们在接受福利援助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人格的侮辱和道德上的强制;甚至是人身的束缚..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让福利的享有者避免了被标签化;接受福利援助不再伴随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第四节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理论分析在西方国家里;对于福利国家的定义和内容有颇多争议;但是;对于将公民权利作为福利国家的核心概念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马歇尔提出通过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使底下阶层和贫困者都能真正享有公民权利;包括政治上的选举权、言论、结社、罢工等公民权利..马歇尔对公民权利与福利国家的关系的论点;在西方社会所谓“福利共识”年代;成为福利国家的指导思想是直不争的事实赵维生;1999..分析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对我们了解现代社会福利理论问题;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一、福利国家与国家的功能福利国家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它是一种国家形态周弘;2001;是国家功能在现代民主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关于国家功能;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作了千差万别的解释..但是;一般来讲;几乎所有政治理论家都将国家的功能分为对内维护秩序和对外保障国家安全的功能猪口孝;1989..对内维护秩序指的是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侵害;并制止由于私人纠纷导致的公民间的暴力冲突;同时;还要镇压社会成员对国家意志表现出的超过允许限度的反抗..对外保障国家安全指的是防御敌对国家的攻击以及为了国家利益而组织的对外战争..国家的这两方面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国家的三个关键要素:强力、权力和权威..强力表现为对保障国家安全的军事力量;权力表现为对内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统治力量;而权威则表现为国家行使这些力量的合法因素;或政治责任..这三个要素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关联性..对外的强力有赖于对内统治权力的顺利实现;而对内统治权力的实现又有赖于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组织的合法性..在国家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权力和权威交互滋养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对社会的控制;维护着社会秩序..国家可以通过强制手段维护社会秩序;也可以通过获得人民的认同达致良好的社会秩序..但是;权力和权威从来都不可能单独地成为支撑社会秩序的力量..权力和权威在维护社会秩序过程中消长;反映所维护的秩序的不同..麦基弗认为;政治秩序的实质内容从来都是不同的;正如秩序在学校和监狱中具有不同意义一样;政治秩序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也有不同的含义..它对于奴隶国家意味着统治;而对于民主国家则意味着社会福利麦基弗;1966..在专制国家里;国家通过强权压制被统治者的需求;将统治者的意愿强加给被统治者..当国家机器具有足够的力量压制人民时;社会可以表现出稳定的秩序..但是;强权之下必定孕育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反抗..一旦国家机器不足以压制人民时;就会导致政权的更迭;甚至国家的解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在专制国家里;权威也并非消失得无影无踪;统治者也会通过为人们提供福利的方式来获得人民的支持..在现代民主国家里;统治者集团则更多地通过建立权威来实现社会控制..建立权威最好的选择是给人民提供更多的福利..迈克尔·罗斯金等在政治科学一书中提出;建构国家过程五个阶段所可能面对的五种危机:认同性、合法性、渗透性、参与性和分配性;其中分配性在现在民主国家是民众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它的一个经典性问题是“谁得到什么”一般来说多数劳动阶级会把选票投给许诺高工资、增加受教育机会和更多福利待遇的政党..因为无论是在专制社会里还是在民主社会里;普通大众在社会分配过程中总是处于劣势地位..在专制社会里;普通大众的需求遭到强制权利的压制;而自启蒙时代以来;人逐渐站到历史舞台的中心地位上迈克尔·罗斯金等;2002..人不再是国家的工具;而是国家的目的..国家成为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组成自己的国家..这就凸显了国家的福利功能;这就使福利既成为建构国家的手段;同时又是国家功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使国家的社会福利功能越来越得到强化..在欧洲一些国家里;国家的社会福利功能的强化最终表现为福利国家..英国的福利国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体系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生长的..工业化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不仅冲击来自农业社会的人们的生活秩序;同时也威胁到国家的合法性..贫穷是工业化过程中的英国首先面对的一个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贫穷成为一把双刃剑;既威胁着贫困者的安全;又威胁着国家的安全..社会福利责任成为国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国家不承担社会福利责任;国家安全就将面临威胁..因为在工业化的同时;劳动阶级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进行政党斗争和议会斗争周弘;2001..这对有产阶级的统治不能说不是一个威胁..统治者必须通过为劳动阶级提供一定的福利;才能稳定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工业化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税源;使国家有了足够的财力用于为人民提供社会福利..J.D.马歇尔把国家对社会福利的承担看作是国家职能的转变;而不是简单地由国家提供福利..在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被看作是与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同步的周弘;2001..传统社会网络无力应付市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确定性危机;只有国家有能力运用手中的权力保护人民免于社会风险..这成为国家政权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建构国家权威的重要途径..国家功能的福利化转向成为工业化以来国家功能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也成为福利国家重要的。
福利国家理论
福利国家理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于1920年出版了著名的《福利经济学》,通过研究经济独立的衡量标准和增进经济福利的途径,窗帘了福利经济学,奠定了西方福利基金下的理论体系。
庇古主张: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使劳动者的患病、残疾、失业和养老能得到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向收入高的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向低收入劳动者增加失业补助和社会救济,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增加普遍的福利效果;实行普遍养老金制度,或按最低收入进行普遍补贴的制度,通过有效的收入转移支付实现社会公平。
20世纪30年代后期,福利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尼古拉斯·卡尔多、保罗·萨缪尔森、约翰·希克斯等人在就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洛桑学派创始人维尔费雷多·帕累托的边际效用叙述冷,即帕累托最优理论,产生了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认为,最大的福利内容是经济效率,而不是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按照这一观点,当生产资源的使用达到最有效的状态与最适度的配置时,经济运行就最有效率,福利就能达到最大,也即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实践方面,福利国家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姆·贝弗利奇。
1942年发布的《贝弗利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强调了社会保险的重要作用,主张社会保险旨在保障个人获得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国家组织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目的在于保障以劳动为条件者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通过不同阶层的赋税差别来实行社会的收入再分配;主张社会福利化,即通过国家提出的一整套津贴补助、社会保险和公共救济制度,包括失业救济、退休金、养老金、家庭补助、医疗保险、卫生保险、住房补贴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和设施,来实现福利国家的目标。
1948年,英国工党正式提出了“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口号,标志着福利国家在西方社会正式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著名经济学家大卫·达维逊、古斯塔夫·卡塞尔和克鲁特·维克塞尔为代表的瑞典学派诞生,当时就提出了收入再分配的主张。
论福利国家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总之,福利国家理论作为当代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建设和社 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福利国家理论的渊源、发展和 现实意义,为建立更加完善、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贡 献力量。
参考内容
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和 成熟的体系。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既有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 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挫折。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西方国家社会福 利制度的历史渊源。
就标志着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角色的转变。该法案规定政府必须通过财政手段 来为弱势群体提供经济保障和社会援助。
总之,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福利,也为实 现社会公正和平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社会科学中,福利是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人类的福祉和幸福。而在福利的 研究中,福利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福利理论以及蒂特马斯典范都是极其重要的 主题。这些主题探讨了社会福利的性质、起源和发展,对理解福利体系及其影 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是蒂特马斯典范。蒂特马斯典范是指由英国学者理查德·蒂特马斯提出 的,关于社会福利的一种理论框架。蒂特马斯典范的核心观点是,社会福利应 该被视为一种商品,它的需求和供给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同时,蒂特马斯也 强调了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重要角色,他主张国家应该通过政策手段,保 障弱势群体的福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国家的政府对于社会福利制度的角色也在不断转变。最 初,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比较有限,主要是通过立法和财政手段来鼓励 和支持民间组织开展慈善活动。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和严重,政府逐渐认 识到自己在社会福利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开始积极介入并主导社会福利制度 的制定和实施。例如,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
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本文旨在探讨经济理论中福利国家这一主题。
我们将首先明确福利国家的定义,然后搜索并整理相关关键词。
接着,我们将分段并以逻辑性方式展开文章,每个段落从不同角度探讨主题。
最后,我们将引用权威资料来支持观点,并得出结论。
一、福利国家的定义与模式福利国家是指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手段,为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健、教育和住房等福利服务的国家形态。
福利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全民基本福利,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提高社会整体福祉。
福利国家的模式多种多样,包括贝弗里奇模式、俾斯麦模式、美国模式等。
这些模式在提供福利的方式、覆盖范围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贝弗里奇模式主张通过全面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民福利,而美国模式则更注重市场机制和个人责任。
二、福利国家的优点福利国家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福利国家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平性和包容性,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
其次,福利国家能够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减少失业现象,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福利国家还为公民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生活保障,有助于提高国民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三、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然而,福利国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福利国家的成本较高,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来实现全民福利。
这可能导致政府债务的积累和财政赤字的增加。
其次,福利国家可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和活力,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就业机会减少。
此外,福利国家也可能出现社会保障制度滥用和腐败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四、权威资料与观点引用针对福利国家的优点和挑战,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米德在其著作《社会公正与经济增长》中指出,福利国家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实现社会公正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他主张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等手段,为贫困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教育等福利服务,同时鼓励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创新。
福利国家的分类
福利国家的分类
福利国家的分类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问题,它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根据不同的标准,福利国家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政府在福利国家中的作用来划分。
根据这种标准,福利国家可以被划分为三种类型:自由福利国家、社会民主福利国家和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
自由福利国家的特点是政府的作用最小化,强调个人责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提供基本的福利服务,如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但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和个人的力量来满足其他福利需求。
社会民主福利国家的特点是政府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来提供广泛的福利服务。
政府在社会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强调社会公正和平等,支持经济安全和社会凝聚力。
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的特点是政府采取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并通过福利政策来缓解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政府在经济和福利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除了按照政府作用来划分福利国家类型外,还可以根据福利提供的机制来划分。
根据这种标准,福利国家可以被划分为三种类型:俾斯麦型福利国家、盎格鲁-撒克逊型福利国家和欧洲大陆型福利国家。
第四讲福利国家理论
第四讲福利国家理论主要内容: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二、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国家理论三、福利国家危机四、福利国家的改革与启示主要参考文献1.《福利国家经济学》,尼古拉斯•巴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当代西方经济学新进展》方福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辽宁人民出版社4.《福利国家向何处去》,周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中国发展出版社6.《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吴敬琏,上海远东出版社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关于福利国家的典型故事“在20世纪,如果你碰巧出生在瑞典,那就像中了头彩一样。
”——一位美国作家。
20世纪60、70年代,是瑞典的“黄金时期”有个患了轻度抑郁症的人跑到公立医院去看病。
当时正值寒冬,日短夜长。
为了能让病人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医生开了一道处方:去西班牙两星期病假,机票和酒店开销算作药费,全部报销。
1.什么是福利国家布里格斯(Asa Briggs)为福利国家给出了一个著名的界定:“‘福利国家’是这样一种国家,其中,有意识地运用组织的力量(通过政治和管理)至少在三个方面努力减少市场力量发生作用的范围:第一,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而不管他们财产的市场价值如何;第二,使个人和家庭能够应付“社会意外事件”,如生病、年老和失业,以降低不安全感的程度,否则个人和家庭将会面临危机;第三,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服务领域向所有公民提供所能得到的最好服务,不管他们的地位和阶层如何。
转引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福利国家的内容:第一,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体;第二,政府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第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一个简便的界定,就是“社会开支”在一国GDP中所占的比例,比例高的属于福利国家,比例低的属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国家。
社会学理论知识:福利国家与社会——全球化、创新性和实践
社会学理论知识:福利国家与社会——全球化、创新性和实践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与社会的变迁,福利国家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福利国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在改善社会福利方面提供服务的机构,它更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减少社会不公、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福利国家的显著特征就是在保障国民基本权利和创造社会福利方面的高度关注和贡献。
这种关注和贡献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福利水平和社会服务质量。
在福利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性和实践,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深化,国家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和精细化。
福利国家要想实现创新性和实践,首先需要通过全球化来不断强化对比国家的学习和借鉴,使福利国家能够深入理解和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在制定和实施福利政策时更加科学合理。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国家发展大势对于各领域的求解和解决问题迫切需要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因此,福利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应该不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全球福利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社会发展和变革对福利国家的创新性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福利国家不仅需要关注社会和人的各个层面的需求,也需要更深入的开展福利创新,创新不能仅仅保持传统的福利模式。
例如,福利国家的医疗保健制度当前已经越来越强调预防和健康,这是福利国家一个重大的转变。
在未来,福利国家需要更多的把握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使福利创新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发展和变革中。
这需要福利国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提高科学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使福利国家的福利产业真正实现全面和务实的转型。
福利国家需要在创新性和实践的基础上,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合作,充分利用社会的多样性优势和主体力量,确保良好的福利生态环境。
建立福利国家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体在福利体系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创新,促进多元化、普惠化和精准化的福利发展,使福利国家从单一的“政府援助”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型福利国家转型。
福利国家名词解释社工原理
福利国家名词解释社工原理
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社工原理是指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包括社会工作的定义、目标、价值观、理论和方法等。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协调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关系为手段,以提高社会福利和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专业服务活动。
在福利国家中,社会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各种社会福利服务,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社会工作也通过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
在社工原理方面,福利国家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等原则。
同时,福利国家也注重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效率。
总之,福利国家和社工原理都是关注社会福利和弱势群体的领域,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社会学观点下的福利国家问题
社会学观点下的福利国家问题福利国家是指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福利,提供一系列社会福利服务和保障措施,包括医疗、教育、退休金、失业保险等。
这种国家是所有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一种。
在福利国家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所有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公正和平等的机会。
福利国家的实现需要一个社会学观点,它需要从社会学角度探解为什么现代国家需要完善其福利国家制度,以及福利国家如何为公民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社会学观点下的福利国家问题。
一、福利国家的背景与本质福利国家产生的背景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劳动力过剩、贫困、总收入不平衡等。
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福利国家应运而生。
福利国家的本质是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国家干预和财政投入,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国民福利,保护社会参与和公民权益。
其目的在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
实现福利国家需要的是一种富有同情心和奉献精神的国家形态,同时也需要一种稳定的增长模式,充足的财政收入和克制开支的统筹思想。
二、福利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福利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提供免费或降价的社会服务,如医疗、教育、家庭护理、子女照顾、老年护理等,能够增强公民的基本生活能力,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福利国家的实现可以改善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使全体国民受益,增加人口健康状况,降低生命质量损失。
福利国家同时可以保持社会稳定,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福利国家的福利资源分配,能够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平稳转型。
它还能促进社会团结和认同感,减少社会的不满和不公现象,增强公民社会的参与度。
三、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然而,福利国家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
其中,预防社会问题的有效性是首先需要考虑的。
当前,社会问题与全球化、环境和人口为主要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高度分化和资本流动,意味着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之间的矛盾。
此外,环境破坏以及大规模移民也是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
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 • • •
3.三种方式 ——社会保险; ——国民补助或社会救助; ——自愿保险。
二.替马斯对福利国家的福利设想
1.社会福利分三个部分 ——社会或公共福利或社会服务 ——财政福利(收入总税额和救助) ——职业福利
公共福利
——对处于依赖状态的人们的集体干预。分 老弱病残的“天然依赖”和“人为制造的依 赖”及“继发性依赖”。消除这些依赖的责 任必须由社会通过提供公共福利来承担。
• 2.马歇尔以公民权利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福 利观
• 早期的福利思想基础是人道主义;现代的 福利思想基础是人的权利和需要,福利性 质由安抚性的救济和策略性的社会控制与 统治手段,变成了人为之奋斗的幸福事业 和社会政治追求的基本目标;
• 个人有资格要求社会国家对他承担责任,使其能 够享用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 • 公民权利的直接表达是个人福利的实现; • 权利实现是以福利为基础的。福利与社会保障不 再是单纯地对贫穷无依者的施舍,不再是为保持 社会的控制; • 提供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是国家与公民权利责任 关系的一部分; • 领取福利不只是等同公民身份的象征,而是全面 行使公民权利的重要步骤; • 人人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是马歇尔社会福利理论 的基本原则——人人有权利享有国家提供的福利。
2.社会福利必须承担六种责任
——分配与再分配作用; ——促进社会整合和协调; ——对社会变迁中的“去福利”问题进行补偿; ——增进个人和社会的福祉; ——是一种投资而非单纯的消费; ——弘扬利他主义精神。
三.马歇尔的社会福利理论
• 1.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是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一 个重要理论基础和现代社会 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石。 • 公民权利分为三种
2.社会保险原则
• • • • • ——保险给付一律平等原则; ——保险费交纳一律平等原则; ——统一管理原则; ——保险给付符合受益人的基本需求原则; ——保险全面原则(覆盖人的一生及所有方 面需求); • ——保险分类原则(根据人们不同需求.不同 地区的不同生活方式、就业、收入、工作年 龄等差异进行分类,使保险能适合不同类别 的团体或个人需要)
福利国家理论
福利国家理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于1920年出版了著名的《福利经济学》,通过研究经济独立的衡量标准和增进经济福利的途径,窗帘了福利经济学,奠定了西方福利基金下的理论体系。
庇古主张: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使劳动者的患病、残疾、失业和养老能得到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向收入高的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向低收入劳动者增加失业补助和社会救济,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增加普遍的福利效果;实行普遍养老金制度,或按最低收入进行普遍补贴的制度,通过有效的收入转移支付实现社会公平。
20世纪30年代后期,福利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尼古拉斯·卡尔多、保罗·萨缪尔森、约翰·希克斯等人在就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洛桑学派创始人维尔费雷多·帕累托的边际效用叙述冷,即帕累托最优理论,产生了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认为,最大的福利内容是经济效率,而不是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按照这一观点,当生产资源的使用达到最有效的状态与最适度的配置时,经济运行就最有效率,福利就能达到最大,也即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实践方面,福利国家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姆·贝弗利奇。
1942年发布的《贝弗利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强调了社会保险的重要作用,主张社会保险旨在保障个人获得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国家组织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目的在于保障以劳动为条件者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通过不同阶层的赋税差别来实行社会的收入再分配;主张社会福利化,即通过国家提出的一整套津贴补助、社会保险和公共救济制度,包括失业救济、退休金、养老金、家庭补助、医疗保险、卫生保险、住房补贴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和设施,来实现福利国家的目标。
1948年,英国工党正式提出了“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口号,标志着福利国家在西方社会正式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著名经济学家大卫·达维逊、古斯塔夫·卡塞尔和克鲁特·维克塞尔为代表的瑞典学派诞生,当时就提出了收入再分配的主张。
《福利国家》课件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1
1 9世纪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不公和劳动条件恶劣,引发对社会改良和福利的需求。
2
2 0世纪
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加速了福利国家的发展,各国开始建立福利制度和政策。
3
当代
福利国家不断演变和完善,适应社会变革和全球化的挑战,追求更加包容和可持 续的福利模式。
福利国家的关键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
混合模式
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提供福利服务, 结合不同实施方式。
福利国家的挑战与前景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对福利国家的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系统提 出了巨大挑战。
社会需求变化
社会变革和多样化需求使福利国家需要不断适应和 调整时,福利国家可能面临财政压力 和持续可持续性问题。
全球化影响
3 可持续性
福利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应当能够长期维持,以满足社会变化和个体需求的不断变化。
福利国家的目标和意义
1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的食物、住房、医疗和教育等生活必需品。
2 促进社会平等
减少贫富差距,提升社会整体的公平和平等性。
3 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提供福利服务和资源支持,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提供失业保险、养老金、医疗保 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教育体系
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教育机会, 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 教育。
医疗服务
建立完善的公共医疗体系,为人 民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福利国家的实施模式
社会主义模式
政府拥有并提供各项福利服务,资 源再分配程度较高。
资本主义模式
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福利服务,市 场机制在资源分配中起重要作用。
全球化的影响使福利国家面临移民、人口流动等新 的挑战和压力。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讲社会福利
第四讲社会福利第一节社会福利概述一、社会福利的含义与特点(一)含义广义: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依法向国民提供的各种津贴补助、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
狭义:是针对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而设立的福利性收入与提供的专门服务。
➢广义与社保同义;狭义是社保的一部分➢作为学术概念的社会福利,可以基于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专业背景进行不同界定➢欧洲学者将社会福利视为较社会保障更为宏大的理论范畴(二) 中国的社会福利:介于广、狭义之间既包括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公益性事业,如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环境保护等事业;也包括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某一特定群体为对象的专门性福利事业,如为残疾人开办的各种福利企业,为“三无”老人开办的老年福利院,为孤儿开办的孤儿院等;还包括国家发放的各种福利性补贴。
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在逻辑上并列。
中国的社会福利概念: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和特定群体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制度与事业的总称。
(三)特点区别于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是通过提供服务、设施和社会津贴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是基本生活保障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如果说社会救助是“雪中送炭”,社会福利就是“锦上添花”,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成员的幸福感。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障对象的全民性保障目标的发展性保障方式的多重性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及其改革若将官方或民间举办的福利设施视为一种社会福利,中国在历史上即有类似措施。
但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其历史异常短暂,现行社会福利政策框架与制度安排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一)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福利民政部门负责的各种福利事务(简称民政福利):与传统劳动保险、社会救济同步产生。
单位包办的职业福利(简称职工福利):是计划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福利;与就业关联,直接惠及职工及其家属;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福利。
(4)福利国家理论.pptx
版社 6.《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吴敬琏,上海远东出版社
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 关于福利国家的典型故事: • “在20世纪,如果你碰巧出生在瑞典,那
就像中了头彩一样。”—— 一位美国作家 • 20世纪60、70年代,是瑞典的“黄金时期” • 有个患了轻度抑郁症的人跑到公立医院去
看病。当时正值寒冬,日短夜长。为了能 让病人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医生开 了一道处方:去西班牙两星期病假,机票 和酒店开销算作药费,全部报销。
1.福利国家的起源(产生)
•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自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普遍实行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国家通过 立法以及行政和社会经济政策,为本国公民提供 广泛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建成了所谓的“福 利国家”。(Welfare State)
布里格斯(Asa Briggs)为福利国家给出了一个著名 的界定:“‘福利国家’是这样一种国家,其中, 有意识地运用组织的力量(通过政治和管理)至少在 三个方面努力减少市场力量发生作用的范围:第一, 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而不管他们财产的市 场价值如何;第二,使个人和家庭能够应付“社会 意外事件”,如生病、年老和失业,以降低不安全 感的程度,否则个人和家庭将会面临危机;第三, 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服务领域向所有公民提供 所能得到的最好服务,不管他们的地位和阶层如 何。”
“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这个概念 是1941年由威廉·坦普尔最初提出来的, 以区别于纳粹德国为统治者服务的“权 力国家”(power state)。人们常常把 1948年7月5日英国国民可以享用国民保 险的这一天作为英国福利国家的诞生日。 从此,现代资本主义历史翻开了新的一 页,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 效法建立了福利国家。
第四讲一体化的欧洲
(3)从政治一体化的角度来看,欧盟基本上属于政府间合作性质 的联盟。
(4)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的角度来看,欧盟是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国际化的产物,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同盟”。
欧盟的国际地位、作用
欧盟的国际地位: 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力量中心,并发挥出独立的影响力;
(四)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 1混合经济: 2充分就业: 3国民收入再分配: 4社会保障:
(五)挑战与危机
1福利的需求和供给的矛盾 2福利国家的新政治(the new politics of the welfare state)文化兴起 3.就业结构的变化和新的就业形式的挑战 4.平等———福利国家永恒的争论话题
式建立外交关系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d.积极推进欧洲联合,实现法德合作,提出“欧洲人的欧洲”口 号。
戴高乐主义实质——民族主义,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 独立,恢复法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2)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新东方政策”是1969年前西德勃兰特政府上台后推行的一条旨 在与苏联、东欧缓和的外交政策。
对70年代西方缓和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西德在国际上的地 位和作用。
新东方政策是西欧外交政策转变的一个标志:目的是企图以北约 组织为后盾,借助西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通过缓和,从政治 上软化苏,减轻苏的军事压力;在经济上干扰苏和东欧,促其 “和平演变”。
它与戴高乐主义、《洛美协定》一起,反映了战后西欧摆脱美国 的离心倾向。
一、西欧
西欧作为一个政治性的地域概念,指的是欧洲西部那些意识形态 和社会制度相同或相似的国家。
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
福利国家大纲
资本主义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讲人:毛顺一、何为“福利”二、“福利经济学”的演变(一)起源1、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福利经济思想(亚当·斯密,马尔萨斯,萨伊)2、提倡国家福利的思想(俾斯麦)(二)主要思想1、旧福利经济学(庇古——“福利经济学之父”)2、新福利经济学 (两者无本质区别)三、“福利国家制度”思想的演变(一)“福利国家制度”思想的产生(【英】威廉·坦普尔于1941年提出) 1、19世纪中期到一战前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3、二战后(现代化理论、集体选择理论)(二)“福利国家制度”思想的基本内容1、收入均等化2、社会福利化3、就业充分化4、经济混合化(三)“福利国家制度”思想的变化1、对“福利国家”的衡量标准和评价原则进行界定(反对唯经济增长是论)2、增加了改善、发展“福利国家”的措施(科技、人才、教育的作用)3、对福利国家的前途进行描绘(“后福利国家”论,“福利社会”论,“福利国家”改革论)四、“福利国家制度”实证分析(一)“全面福利型”福利经济制度(以瑞典福利制度为例)“从摇篮到坟墓”——机构福利 福利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 非保障性福利 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 地方提供的区域性公共福利 企业单位提供的集体福利国际社会捐赠的公共福利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狭义) 社会优抚 医疗保健 “福利国家制度”的概念?年金制度、失业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制度、工伤保险、社会津贴。
(二)“社会共济型”福利经济制度(以二战以后西德的福利制度为例)“注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是以社会保险、社会补贴和社会救济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以“共决权”为中心的“劳资结合”制度。
五、“福利国家制度”的矛盾(对“福利国家”制度的批评)(一)右派的攻击1、福利国家的税收负担抑制资本投资动力2、福利国家所认可的要求、权利以及工人和公会所拥有的集体权力抑制工人工作动力(二)社会主义左派的批评1、福利国家无效力、无效率2、福利国家是压制性的3、福利国家使工人阶级对社会政治现实的理解处于虚假状态尽管资本主义不能与福利国家共存,然而资本主义又不能没有福利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福利国家理论主要内容: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二、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国家理论三、福利国家危机四、福利国家的改革与启示主要参考文献1.《福利国家经济学》,尼古拉斯•巴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当代西方经济学新进展》方福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辽宁人民出版社4.《福利国家向何处去》,周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中国发展出版社6.《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吴敬琏,上海远东出版社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关于福利国家的典型故事“在20世纪,如果你碰巧出生在瑞典,那就像中了头彩一样。
”——一位美国作家。
20世纪60、70年代,是瑞典的“黄金时期”有个患了轻度抑郁症的人跑到公立医院去看病。
当时正值寒冬,日短夜长。
为了能让病人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医生开了一道处方:去西班牙两星期病假,机票和酒店开销算作药费,全部报销。
1.什么是福利国家布里格斯(Asa Briggs)为福利国家给出了一个著名的界定:“‘福利国家’是这样一种国家,其中,有意识地运用组织的力量(通过政治和管理)至少在三个方面努力减少市场力量发生作用的范围:第一,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而不管他们财产的市场价值如何;第二,使个人和家庭能够应付“社会意外事件”,如生病、年老和失业,以降低不安全感的程度,否则个人和家庭将会面临危机;第三,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服务领域向所有公民提供所能得到的最好服务,不管他们的地位和阶层如何。
转引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福利国家的内容:第一,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体;第二,政府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第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一个简便的界定,就是“社会开支”在一国GDP中所占的比例,比例高的属于福利国家,比例低的属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国家。
在西方国家,属于“社会开支”内容的包括像医疗保障、退休金、教育等等必要的福利,它们是通过国家的税收、用非市场的手段经营的(即社会福利的非商品化)福利国家社会开支的比例:瑞典为32%,法国29%,丹麦、德国28%以上,挪威、奥地利、比利时在26%~27%左右,芬兰、意大利在23%~25%之间,瑞士、荷兰、英国在23%上下,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都在18%左右、美国不到17%。
社会指标(平均寿命):日本82.07(岁,下同),法国80.87,瑞典80.63,澳大利亚、瑞士80.62,加拿大80.34,意大利79.94,挪威79.78,奥地利79.21,荷兰79.10,德国78.95,比利时78.92,英国78.7,芬兰78.66,美国78.06,丹麦77.96社会指标(每千个新生儿的死亡数):日本和瑞典为3.2,挪威为3.3,芬兰3.7,瑞士4.1,比利时、法国4.2,德国4.3,丹麦、奥地利、澳大利亚4.4,荷兰4.7,英国、加拿大4.8,意大利5,美国则高达6.3。
经济指标(以美元为单位人均GDP):挪威:10万以上,丹麦、瑞士6.7万,瑞典、芬兰、荷兰:5.5万上下,奥地利5.2万,澳大利亚5万,比利时4.9万,法国4.8万,加拿大和美国:4.7万,德国:4.6万,英国4.5万,意大利4万,日本3.8万大体而言,欧洲发达国家属于福利国家,美国一般不称作福利国家。
2.福利国家的理论起源和发展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个报告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被概括为“3U”思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
“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这个概念是1941年由威廉•坦普尔最初提出来的,以区别于纳粹德国为统治者服务的“权力国家”(power state)。
人们常常把1948年7月5日英国国民可以享用国民保险的这一天作为英国福利国家的诞生日。
从此,现代资本主义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效法建立了福利国家二、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国家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解释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并可以诠释西方福利国家存在的理性缘由。
这样,在主流经济学和社会保障及福利国家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对话渠道:社会保障的建立和福利国家的存在,不仅仅是由于“社会正义”的需要,它也是出于“经济效率”的原因。
1.微观经济学与福利国家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会出现失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鲍莫尔(Baumol)和阿罗等经济学家对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批经济学家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旧福利经济学做了重要补充和修改,从而使之在深入研究市场失灵和国家干预合理性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福利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关于福利国家的大辩论,《福利国家经济学》出版(1987年)市场失灵与福利国家(社会保障)1.市场的不确定性2.市场的规模收益易引发自然垄断3.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4.市场不能提供最优数量的公共物品5.竞争性市场常带来不公平的收入分配6.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在保险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实际上也是个委托代理间题,即投保人(代理人)和保险商(委托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将导致市场效率损失。
例如,投保人通过采取保险商不可观测的行动影响到其损失的概率和数量时就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而当高风险的人向保险商隐瞒事实导致后者无法做出区分时就出现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在其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的。
柠檬(a feeble or unsatisfactory person or thing)指旧货。
在旧车市场上,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产品平均质量下降。
市场选择的结果不是优胜劣汰,而是留下差的,所以叫逆向选择。
2、宏观经济学与福利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市场失灵问题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科学,对市场稳定性问题或市场失灵问题的解释,在某些方面,比微观经济学更为详细,更有独到之处。
(1)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市场失灵: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创新,教育,人力资本);(2)社会公平实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收入再分配理论(货币补贴与实物补贴);(3)失业保险供给中的市场失灵:弗里德曼及其以后的失业理论(自然失业率);(4)反通货膨胀中的市场失灵:收入政策理论(贫困补贴与最低收入保障)三、“福利国家”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普遍出现了危机。
首先是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滞胀”,要求削减政府开支和社会福利,减少税收以刺激投资。
但高税收是高福利的基础,减少税收,出现财政赤字,高福利难以为继。
其次是近年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福利国家”高福利、高工资、高补贴、长假期的优越条件,削弱了他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更严重的是,高福利还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西方就业机会外流和第三世界廉价商品大量进入西方市场,“福利国家”竞争力减弱,难以支撑高昂的福利开支。
福利国家的弊端欧洲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曾经对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用,但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社会保障体系所提供的保障水平要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战后,欧洲福利国家的高标准社会保障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较高水平的人均GDP的基础之上的。
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继续快速提高,大大超过生产的增长速度。
1965~1970年,社会福利费用每年平均增长11.6%;1970~1975年,每年平均增长15•3%。
社会保障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从60年代的不到20%,上升到70年代中期的30%左右。
由于社会保障的水准超过了经济的支撑能力,国民收入中越来越大的部分被用于社会保障,所以就会损害长远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二,过高的社会福利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二战后,西欧各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全面承担了增进社会成员普遍福利的责任,这对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对于国家究竞应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多大的作用,并不是没有疑问的:(1)社会经济资源中有越来越大的份额掌握在政府手中,由政府直接支配,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2)国家全面包揽了社会成员的高水平生活保障,使一部分人滋长了依赖国家、靠社会保障过日子的心理和懒惰行为。
(3)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扩大,培育起庞大的福利机构,造成高浪费、低效率和官僚主义。
第三,过高的福利影响国家预算的稳定性。
西欧国家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国家预算。
随着实行福利主义各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于社会保障的一般税收和指定用于社会保障目的的薪给税或社会保险税不断增加。
例如,1965~1984年期间,瑞典税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35.7%上升为50.6%;丹麦从29.4%上升为47.3%;英国从30.6%上升为38.6%;法国从35.0%上升为45.5%。
一些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很高,例如瑞典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高达80%,实行这种以高税率为基础的高福利,虽然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但同时也会使厂商成本提高,资本收益率下降,还会损害因积极工作而获得高收入的那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由于社会福利开支过大和预算入不敷出,实行“福利国家”政策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形成了庞大的财政赤字。
以上问题使福利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陷入困境。
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西欧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和低增长阶段后,它们的这种高福利政策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南美的智利等国家汲取了“福利国家”政策的教训,发展起了与之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国家”的危机最终导致了“福利国家”对福利经济制度的改革。
从“福利国家”发展形势的分析预测来看,“福利国家”的福利经济制度既不会从根本上被推翻或取消,也不会完全按照过去形成的那种模式走下去,福利经济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
四、“福利国家”改革与启示1.瑞典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英国等略)20世纪70年代以后,瑞典的社会保障体系陷入了危机,主要表现在:公共开支比例过大,各项福利开支(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伤残等)大约占政府公共开支的85%,公共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35%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的70%,财政不堪重负;过度福利对劳动者积极性起反激励作用,造成了“福利欺诈”和“福利依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