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维度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推荐)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推荐)第一篇:听评课的四个维度(推荐)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来自:望月怀远的博客)评课议课要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五个视角,每个视角分成若干个观察点,总计68个观察点。
教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教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崔允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听课评课的七个维度

听课评课的七个维度听课评课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但是,要想进行有效的听课评课,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下面将从七个维度来探讨如何进行听课评课。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听课评课中,应该首先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现情况。
具体来说,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操作?2. 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3. 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听课评课中,应该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具体来说,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有趣、具有启发性?3.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听课评课中,应该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具体来说,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有效?2. 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3.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听课评课中,应该关注教学过程的整体效果和细节处理。
具体来说,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 教学过程是否有条理、连贯、有效?2. 教学过程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3. 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五、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背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听课评课中,应该关注教学环境的整体氛围和细节处理。
具体来说,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 教学环境是否舒适、安全、整洁?2. 教学环境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状态?3. 教学环境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六、教师能力教师能力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因素,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老师必知的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中国教师杂志2017-09-07 09:38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送上一份干货,每个老师每学期都要经历的听评课,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今天告诉你: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老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老师听评课的四个xx: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老师每学期都要经历的听评课,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听课评课的七个维度课件

听课评课的七个维度课件听课评课的七个维度是指评价一堂课程质量的七个方面。
这七个维度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学氛围的活跃度以及教学效果的显著性。
首先,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是指教师在备课时是否明确了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地向学生阐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是否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达成这些目标。
其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指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符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第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如板书、多媒体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安排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六,教学氛围的活跃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营造了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是否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最后,教学效果的显著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及是否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听课评课的七个维度课件是评价一堂课程质量的七个方面,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学氛围的活跃度以及教学效果的显著性。
通过全面评价这七个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整理)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及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老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老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作者: ————————————————————————————————日期:ﻩ老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老师每学期都要经历的听评课,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教师听评课4个维度20个观视角68个观察点

教师听评课4个维度20个观视角68个观察点教师听评课4个维度20个观视角68个观察点4个维度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不同学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 现和反应,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 趣程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将枯燥的知识 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详细描述
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枯燥的知识变得 生动有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等方式,使 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 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01 总结词: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是听评课的重要维度 之一。
02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测试和作业等方式,评 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02 学生的答题正确率、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等, 都是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依据。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评价教学效果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目录
• 维度一:教学目标 • 维度二:教学内容 • 维度三:教学方法 • 维度四:教学效果
01
维度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总结词
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具体,能够 被观察和评估。
详细描述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指出学生在完 成学习后能够达到的可观察和可 衡量的结果,避免使用模糊或抽
象的语言。
03维度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总结词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 堂参与度。
详细描述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 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 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听评课的四个维度: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转载)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转载)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送上一份干货,每个老师每学期都要经历的听评课,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今天告诉你: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 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 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听评课:4个维度、20个观视角、68个观察点

听评课:4个维度、20个观视角、68个观察点(怎样听评课?首先确定听评维度,然后选择相关的观察视觉,第三选择确定适合的观察点。
点评要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新课程理念,要充分体现正确的教学观、价值观、学生观、教师观。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不同学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老师如何听课和评课?4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师如何听课和评课?4个维度、20个观察视⾓、68个观察点!听评课是⼀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课堂教学质量的⽅法和⼿段。
如何借鉴别、发现优质课的亮点,对课堂进⾏客观准确的评价,需要⼀套可⾏的标准。
我们总结归纳了以下听课、评课⾓度,教师可依此⾼效听课、评课,从⽽相互促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个维度维度⼀:学⽣学习观察视⾓:准备/倾听/互动/⾃主/达成维度⼆:教师教学观察视⾓:环节/呈⽰/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化观察视⾓: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学⽣学习观察视⾓:准备/倾听/互动/⾃主/达成准备1、学⽣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作了准备?3、不同学⽣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能倾听⽼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能倾听同学的发⾔?6、倾听时,学⽣有哪些辅助⾏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互动7、有哪些互动⾏为?学⽣的互动能为⽬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组讨论的⼈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组)的⼈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为?⾃主12、学⽣可以⾃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参与?学困⽣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14、学⽣的⾃主学习有序吗?学⽣有⽆⾃主探究活动?学优⽣、学困⽣情况怎样?15、学⽣⾃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清楚这节课的学习⽬标吗?17、预设的⽬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有多少⼈达成?18、这堂课⽣成了什么⽬标?效果如何?维度⼆:教师教学观察视⾓:环节/呈⽰/对话/指导/机智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向全体学⽣?21、不同环节/⾏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学⽣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语⾏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的课堂⾏为(语⾔/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标36、预设的学习⽬标是什么?学习⽬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38、在课堂中是否⽣成新的学习⽬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如何满⾜不同学⽣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标所采⽤的主要评价⽅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是否有助于学习⽬标的达成?51、⽣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化观察视⾓: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思考53、学习⽬标是否关注⾼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认知⽔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开展独⽴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思考中的错误?56、学⽣思考的⼈数、时间、⽔平怎样?课堂⽓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数、时间怎样?课堂⽓氛怎样?59、师⽣⾏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氛是否有助于学⽣表达⾃⼰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成了哪些⽬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标是否⾯向全体学⽣?是否关注不同学⽣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风格/⾏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对该教师教学特⾊的评价如何?。
评课的六个维度

评课的六个维度评课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评估活动,通过教学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方向。
评课的六个维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
下面将从这六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可衡量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教学目标的预期效果。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教学目标,结构合理、有机整合,体现完整的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时代性和文化性,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学方法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应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互动性和创新性,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学评价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全面细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应该具有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既能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又能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方向。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第一篇:听评课的四个维度老师必知的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中国教师杂志 2017-09-07 09:38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送上一份干货,每个老师每学期都要经历的听评课,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今天告诉你: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第二篇:听评课的四个维度(推荐)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听评课:4个维度、20个观视角、68个观察点

听评课:4个维度、20个观视角、68个观察点(怎样听评课?首先确定听评维度,然后选择相关的观察视觉,第三选择确定适合的观察点。
点评要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新课程理念,要充分体现正确的教学观、价值观、学生观、教师观。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不同学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准确把握并表达教学概念与原理
知道过程和解题步骤合理规范
4. 传授内容科学谨慎 正确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教学思想方法
准确把握教材各内容的内在联系性,创造性地处理(取舍、补充)教材,
内容系统完善,无缺陷
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准确
5. 重点难点处理得当 能突出重点,围绕重点组织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
7543 40
7543
7.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有机结合
7543
8. 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与媒体
6543
教学 方法
9. 因课制宜,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0. 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 11. 面向群体,注重课堂信息反馈与调节
9753 25 8 6 5 3
8653
教师 基本功
12. 语言清晰、表述可惜、精炼、确切 13. 板书工整、设计合理 14. 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灵活驾驭课堂
项目 教学时间 问题数量 没问题平均占时
复习问题
讲授新课
例题讲解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合计
表 7.7 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
教师提问类型
学生回答类型
教师反馈方式
挑选回答方式
停顿
问题
管记推创批无机认推创打不重肯鼓提提提提提没停适学特
理忆理造判答械知理造断理复定励问问问问问有顿当生殊
回、
、 问、学后后后前后停过停答学
5 432
教师基本 板书正确、工整、美观,布局合理、设计瞩目
5 432
功(15) 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富有激情与活力、语言简练、流畅
普通话规范,富有感染力
5 432
总评
总分 等级
注:90 分以上为优,70~89 分为良,60~69 分为中,60 分以下为差.
评分
表 7.6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所问问题统计表
教学组织、应变机智
法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合理有效地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进步
11. 面向全体,注重课 注意暴露思维过程,提高数学化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身的情感体验主 堂信息反馈与调节 动参与数学学习
随时了解学生双基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习错误
5
432 432
从教材、学情出发,选择灵活多样、有启发性的教法和教具 5 4 3 2
教学手段或媒体的利用,对达到教学目标最优化的思考与分析 说教学方
5
法(20)
具体说出学法知道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恰当运用 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5
432 432
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正确。学生获得移动的终身学习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等一般能力与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
能力
8. 重视教学思想方法 的训练与培养
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发展与应用的思维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训练 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教学主线,帮助学生终结数学思想方法并指导应用
表 7.11 教学方法的评价细则
选用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表 7.2 数学说课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A B CD
说教材 (15)
课题简要分析 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确定及其依据
5 432 5 432 5 432
说目标 (10)
阐述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发展,并说明其依据
5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无歧义,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5 432
教学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各环节安排周密。连贯紧凑、过渡
自然
10 8 6 4
说教学过
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突破合理 程(40) 教学有特色,体现教法、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10 8 6 4 10 8 6 4
各环节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科学、合理
10 8 6 4
讲解准确,重点突破,时间分配合理
听课人
评析 ……
表 7.9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班级
时间
授课人
听课人
学科
课题
评价指标
评价因素
评估等级 分值
ABCD
教学 目标
1. 预设目标明确、具体、恰当,关注生成目标 2. 教学过程围绕目标展开
5432 10
5432
3. 传授知识基础扎实
6543
4. 传授内容科学、严谨
7543
内容 处理
5. 重点、难度处理恰当 6.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
5432 15 5 4 3 2
5432
教学 效果
15. 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精神集中、积极思考 16. 学生接受双基情况良好、目标大程度高
5432 10
5432
评课意见
总分
等级
注:90 分以上为优,70~89 分为良,60~69 分为中,60 分以下为差.
得分
表 7.10 内容处理的评价细则
能为讲授新课提供足够的认识、情感或操作前提 3. 传授知识基础扎实 讲授新内容前,及时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
9. 因课制宜,选择有 选用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内容主次、难易与特点 效的教学方法与媒体 选用的教学方法应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恰当使用教具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
准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学 10. 正确处理主导与 善于启发、示范,恰当把握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指导的“度”,具有良好的
方
主体关系
内
能发散难点;调动教材等相关因素为解决难点作铺垫
容
能根据课型和教材特点设计教学过程,课堂结构科学合理、完善严谨
处
各部分(教学环节、步骤、层次等)之间布局合理、逻辑性强思路清晰、
理 6.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 过渡自然
教学容量适中,时间安排恰当,驾校节奏紧凑
注意形成并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通过训练使学生形成教学基础技能 7.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有机结合
答记
代 题鼓生齐叫叫先叫顿长顿不生
3~5
是忆
替
励提答举未点其或
出适
否
பைடு நூலகம்
、
或问 手举名他不
耐当
提
称
者手 同足 秒心多
示
赞
答者 学
3
等等
答
秒
几几
秒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比 率%
班级 学科
意见和建议
时间 课题 教学过程 ……
表 7.8 听课记录表
授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