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物理小故事
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
![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4edb0c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5.png)
1、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
这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23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
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
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
他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很远。
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想。
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
这对牛顿抓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引力”的计算和验证中了。
牛顿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
他首先推求月球和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
因为依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16英尺,但据推算仅得13.9英尺。
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
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
有了这两项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
这使他认为,重力和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
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7个春秋寒暑,到他30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76db3e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a.png)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自然现象及其原因、规律和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这些现象或许平淡无奇,但它们却隐藏着深刻的物理学原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趣的物理小故事,希望能够激发您对物理学的兴趣。
1. 电信号的传输速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用的电子设备都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我们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等。
而这些通讯的过程中,都需要依靠电信号的传输。
电信号在通信过程中的传输速度非常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着通信的质量和速度。
我们普遍认为,电信号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因为我们可以立即看到网页上的图片和视频,手机也可以快速地发送和接收消息。
但实际上,电信号的传输速度并不是无限快的。
电信号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光速的两亿分之一,也就是说,电信号传输1米需要约5纳秒的时间。
2. 磁铁与物体的吸附磁铁有如此强大的磁性,它吸附了许多物体,如铁、钢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磁铁和物体之间的吸附呢?这是因为物质内部的电子自旋磁矩的方向和大小会决定物质是否具有磁性。
当物质内部的电子自旋磁矩互相平衡时,物质就是非常微弱的“非磁性物质”。
但当这些电子自旋磁矩相互作用时,它们会“合作”形成一个大的磁性矢量,这就是物质的磁性。
磁铁的磁性正是由于内部原子和电子形成的这种协作关系。
因此,在接近磁铁时,铁等磁性物质内部的电子自旋磁矩会从随机方向聚集起来,最终形成和磁铁极性相同的大磁向量。
由于两个相同类型的磁性体会相互排斥,这就是为什么铁等物质会被吸附在磁铁上的原因。
3.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通过物体的震动产生,需要通过介质(例如空气、水、固体)进行传播。
我们可以听到声音,是因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空气能够使声音传播呢?这是因为空气分子的热运动会造成气体内部的压力波动。
当原始发出声音的物体如人类就像一个小的喇叭一样,从口中发出机械波,波在空气中传导,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会被“振动”,“震动”气体分子引起的气体分子运动会进一步影响其它分子。
物理小故事范文
![物理小故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0adf525a8102d276a22fc8.png)
物理小故事范文物理小故事物理小故事(一):在学《声现象》中声音的传播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说:“机长,请飞机开的速度不好超过声速,正因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
”在讲惯性时讲了一个身边的故事,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车突然刹车,漂亮女士被后面的年轻人撞倒。
漂亮女士气呼呼地说:“什么德性?”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
”学生听完这样的故事,笑完之后就会觉得物理知识生活。
物理是很搞笑的。
物理小故事(二):爱因斯坦小时候: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
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爱因斯坦总是不以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搞笑的事情。
父亲说:“昨日,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那烟囱只有踩著钢筋踏梯才烟囱内的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著扶手,一阶一阶地最后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乾乾净净的,就以他也和我一样乾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
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最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物理小故事(三):焦耳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齐到郊外旅游。
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
物理史小故事
![物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d70e89769dc5022aaea00b4.png)
物理史小故事【篇一:物理史小故事】在学《声现象》中声音的传播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说:机长,请飞机开的速度不好超过声速,正因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
在讲惯性时讲了一个身边的故事,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车突然刹车,漂亮女士被后面的年轻人撞倒。
漂亮女士气呼呼地说:什么德性?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
学生听完这样的故事,笑完之后就会觉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物理是很搞笑的。
物理小故事(二):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
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爱因斯坦总是不以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搞笑的事情。
父亲说:昨日,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那烟囱只有踩著钢筋踏梯才烟囱内的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著扶手,一阶一阶地最后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乾乾净净的,就以他也和我一样乾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
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最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物理小故事(三):焦耳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齐到郊外旅游。
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
有趣的物理学小故事
![有趣的物理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453194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b.png)
有趣的物理学小故事
《有趣的物理学小故事》
嘿,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个超有趣的物理学小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玩,他家有个特别大的玻璃茶几。
那天我们正
坐在沙发上聊得热火朝天呢。
朋友突然说要给我表演个“魔术”,只见他拿起一个小皮球,就往茶几上一扔,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个皮球居然在茶几上滴溜溜地转了起来,而且转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我瞪大了眼睛,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是咋回事啊?朋友得意洋洋地开
始给我解释,他说这就是物理学里的摩擦力和惯性的作用。
那玻璃茶几表面特别光滑,皮球扔上去的时候摩擦力很小,所以皮球能转很久。
然后又给我详细讲了一堆什么摩擦系数啊、惯性定律啊之类的。
我虽然听得云里雾里的,但就是觉得太有意思了。
我也拿起皮球试了试,嘿,还真的是那样,皮球又欢快地转起来了。
我就在那不停地扔皮球,看着它转啊转,感觉就像发现了一个新的好玩的玩具一样。
然后我又试着换了不同的球去扔,有大有小的,发现还真有点不一样呢,大球转得稳一些,小球好像更容易跑偏,哈哈,这其中肯定也有物理学的道理在里面。
后来我回到家,还时不时想起这个好玩的“魔术”,每次想起来都觉得物理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啊,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这些小事里藏着呢。
一个小小的皮球在茶几上的转动,都能蕴含着这么多的知识和奥秘。
这就是我经历的有趣的物理学小故事啦,真希望以后还能发现更多这样好玩的物理现象。
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有趣经历呀?快来和我一起分享分享吧!。
物理小故事演讲稿
![物理小故事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cc9b1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4.png)
物理小故事演讲稿引言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关于物理的小故事。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探究着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无处不在且深入人心。
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讲述物理知识,不仅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注意,还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原理。
故事一:重力与苹果一天,牛顿坐在树下,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
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重力这个概念。
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来?为什么东西会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呢?经过深思熟虑,牛顿发现,苹果落下的原因是地球对苹果产生了吸引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球引力。
他还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认为地球对苹果施加的吸引力与苹果对地球施加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就是著名的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事二:光的折射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叫阿里的孩子。
这个小村庄的人们都认为,阿里的眼睛非常好,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旅行者,他带着一块玻璃晶体。
阿里看到那块晶体时,发现它折射光线的效果非常特别。
他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就开始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阿里发现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而且他发现,光线在折射时的路径会发生偏移,这是因为不同介质中的光速不同所导致的。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结束语通过这两个小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重力和折射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贯穿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希望这些小故事能够引发大家对物理的兴趣,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物理世界!谢谢大家!。
有趣的科学小故事
![有趣的科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45868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3.png)
有趣的科学小故事在我们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而有些科学知识可能会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呈现给我们。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科学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科学的奇妙世界吧!故事一,牛顿的苹果。
据说,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是因为一颗苹果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当年,牛顿正在树下休息,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牛顿好奇地想,为什么苹果会落下来而不是飞走呢?于是,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最终发现了地球引力的存在,并由此推导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故事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
据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就喜欢幻想,他曾经想象自己骑着光速飞行的光线,这个奇特的幻想最终引发了他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最终发展成了相对论。
相对论颠覆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故事三,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立者,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提出了生物进化的理论。
据说,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了不同种类的鸟类,他发现它们的嘴型和食物来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这些观察,达尔文得出了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逐渐进化的结论,这一理论对生物学和人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四,居里夫人的放射性。
居里夫人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镭元素。
据说,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不慎接触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导致她患上了严重的放射病。
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放射性的研究,最终为人类揭开了放射性的奥秘,为医学和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事五,霍金的黑洞理论。
霍金是现代宇宙学的巨匠,他的黑洞理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据说,霍金在年轻时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导致他几乎完全瘫痪。
然而,他并没有被疾病击倒,而是继续研究宇宙的奥秘。
通过对黑洞的研究,霍金提出了许多关于宇宙起源和结构的理论,为我们解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
这些有趣的科学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科学家们的勇气和智慧,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科学的魅力。
30个有趣的科学小故事
![30个有趣的科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33ae2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6.png)
30个有趣的科学小故事当谈论科学时,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可以讲述。
这里分享一些:1. 牛顿的苹果:传说牛顿在观察苹果落下时,领悟了地心引力的概念。
2. 爱因斯坦的迟到:爱因斯坦小时候迟到,他后来证明时间是相对的,所以他并不觉得迟到是件坏事。
3. 达尔文的乌龟: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观察乌龟,从中得到进化论的启示。
4. 拉瓦锡的实验:拉瓦锡在实验室中将铅融化,展示了热量对物质的影响。
5. 居里夫人的发现: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她的研究为放射性物质的发现和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6. 哈雷的彗星:哈雷首次计算出哈雷彗星的轨道,他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宇宙。
7. 火箭发动机的发明:奥伯斯特·冯·布劳恩发明了现代火箭发动机,这推动了航天科技的发展。
8. 诺贝尔的爆炸:诺贝尔在试验新的炸药时意外爆炸,后来发明了诺贝尔奖以弥补自己的愧疚。
9. 巴比奇的计算机:查尔斯·巴比奇设计了一台可以进行复杂计算的机器,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0. 哈克·芬的灵感:一只苍蝇落入哈克·芬的茶杯,启发了他关于浮力和压力的研究。
11. 马克思的化学研究:马克思是一位资深的化学家,他对化学的研究影响了他的思想和理论。
12. 克里克的DNA双螺旋:克里克和沃森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对后来的生物学和遗传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3. 图灵的机器:阿兰·图灵设计了一个被称为“图灵机”的计算模型,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14. 亚历山大·贝尔的电话:贝尔发明了电话,这项发明改变了人们之间的通讯方式。
15.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大发现:哥伦布的航海发现开辟了新世界,改变了人类历史。
16. 阿基米德的浮力: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这一原理影响了后来船舶的设计。
17. 伽利略的斜塔实验: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同样的时间内落地。
18. 赫兹的电磁波:赫兹首次实验性地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这为通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学小故事三到5分钟
![科学小故事三到5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7ca67d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c.png)
科学小故事三到5分钟故事一:牛顿和苹果的启示在17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正在研究万有引力的性质。
有一天,他坐在苹果树下,看到一颗苹果从树上掉落。
这个简单的观察给了他一个重要的启示。
牛顿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落下来而不是飘浮在空中?他意识到,地球对苹果施加了引力,使其向下运动。
这个简单的观察和思考,最终引发了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研究,从而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的发现往往源于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即使是一个看似平凡的苹果掉落,也能激发出伟大的科学思考和发现。
故事二:达尔文的麻雀观察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是进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19世纪进行了一项重要的观察实验,以麻雀为研究对象。
达尔文注意到,同一物种的麻雀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嘴型和食物偏好。
他推测,这些差异可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进而影响了鸟类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达尔文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记录。
他收集了来自不同地区的麻雀标本,并详细研究了它们的嘴型和食物来源。
最终,他得出了著名的进化论理论,认为物种的适应性变异是进化的驱动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家通过仔细观察和系统研究,可以揭示出自然界中的规律和机制。
达尔文的麻雀观察为进化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理论基础。
故事三:居里夫人的辐射研究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对辐射现象的研究为现代物理学和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一起研究了放射性物质,特别是铀。
他们发现,铀矿石放射出一种未知的辐射,能够穿透物体并影响照片底片。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辐射,居里夫人开始提取铀矿石中的放射性元素,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实验和分析。
最终,她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镭和钋,并证明了它们的放射性质。
关于物理的小故事
![关于物理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d769e3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2.png)
关于物理的小故事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穿插相关的物理故事,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树立学生努力向科学高峰攀登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物理的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物理的小故事:警觉的士兵你看过美国西部影片吗?在一部反映古代战争场面的美国西部影片里,有这样1个情节,印第安人跪在地上,把耳朵贴近地面,倾听看不见的远处有没有敌军的骑兵在赶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里也曾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间偷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有道理吗?耳朵通过地下的泥土能听到马蹄声,通过空气不是也一样能听到声音吗?是不是因为声音在地下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呢?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会明白,声音在地下传播的速度确实比在空气中快,但这里利用的并不是这一点,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骑马的速度也要快得多.只要从空气中能听到远方敌军马队的声音,我军还是有足够时间作出反应的.这里最主要的理由是,因为声音在地下传播时,所碰到的使声音散射和衰减的障碍较少,所以能较清楚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这样耳朵贴近地面倾听时,敌兵相距很远时就能听到;加上牛皮箭筒对声音的放大作用(共鸣,就像二胡等弦乐器的共鸣腔一样),听得会更清楚,而在空气中直接侧耳细听的话,等到能够听清时,敌军就已经快到跟前了.关于物理的小故事:鱼有听觉吗鱼有听觉吗?人们谁也没有见到过鱼的耳朵,所以,鱼的听觉似乎无从谈起.但是,有一件事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德国一家大鱼场里饲养了许多鳟鱼,鱼场附近的一座教堂每天早上8时都要打钟,鱼场的饲养员则在打钟之后去喂鱼,天天如此.有一天饲养员在教堂钟声响过半小时后才去喂鱼,却见1大群鱼仍聚集在池塘边,不断把头伸出水面在等食.这件事把饲养员惊呆了,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仔细观察,发现鱼是有听觉的.它们在听到钟声后不久就能进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因此,那天饲养员虽然没有及时赶来喂食,鱼却因已经听到钟声仍然向岸边聚来.鱼不但能听,还会“说”(叫).渔民们都知道黄花鱼会叫,而且叫得很响.黄花鱼发声靠的是体内1种密闭的充满气体的囊,称之为‘鳔”.鳔是黄花鱼的发声器官,还起着共鸣器的作用.在鳔的边上有一排鼓肌,它可以敲击鳔.每敲一次,鳔就发生一次振动,这振动的频率恰好等于鳔的固有频率,因而发生共振,把鳔因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放大,形成了鱼叫.当然,鱼叫与人的叫声不同,它不是从鱼的喉咙里发出的,而是从鱼鳔里发出的.关于物理的小故事:谁帮了盟军的忙?你知道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海军与盟国海军在大西洋上进行过一场激烈的海战.为了达到既能炸毁敌军舰只,又确保德军舰只安全的目的,德国海军在一些重要航道旁,布设了大量新发明的“音响水雷”.这种水雷比磁性水雷灵敏得多,它能在对方舰艇发动机音响的诱导下自动爆炸,从而使盟军舰只在接近德军舰艇之前就被消灭.正当德军自以为得计时,这些音响水雷却在盟军舰只尚未来到时,接二连三自动爆炸,连一条盟军舰艇也未炸着,这件事让德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若干年后,经水声学家和海洋生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在德国海军布设水雷的海域里,生活着1种小虾,它们能发出某些频率的音响.这些音响与舰艇发动机音响的频率一致,于是大量小虾发出的巨大音响,诱爆了德军的音响水雷,使他们想依靠这种新式武器打击盟军舰艇的希望成了泡影.事实上,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都能发声,只不过有些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或次声,上述这种小虾发出的则是与舰艇发动机响声相似的可闻声.因此,在设计、制造、使用海洋测量仪器时,必须周密地考虑海洋生物发出的种种声波,否则就会像德国海军那样功亏一篑。
物理小故事
![物理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424eecf43323968001c92d4.png)
物理小故事物理小故事(一):在学《声现象》中声音的传播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说:“机长,请飞机开的速度不好超过声速,正因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
”在讲惯性时讲了一个身边的故事,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车突然刹车,漂亮女士被后面的年轻人撞倒。
漂亮女士气呼呼地说:“什么德性?”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
”学生听完这样的故事,笑完之后就会觉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物理是很搞笑的。
物理小故事(二):爱因斯坦小时候: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
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爱因斯坦总是不以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搞笑的事情。
父亲说:“昨日,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那烟囱只有踩著钢筋踏梯才烟囱内的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著扶手,一阶一阶地最后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乾乾净净的,就以他也和我一样乾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
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最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物理小故事(三):焦耳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齐到郊外旅游。
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
力学中的小故事
![力学中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9f6c31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e.png)
力学中的小故事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常常会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力学的概念和定理。
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些我听过的力学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
有一天,牛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突然有人用绳子绑住了它的脖子,想要拉它前进。
然而,牛不管怎么被拉,始终不动一步,只顾继续低头吃草。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按照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牛不管怎么拉,没有铁钳子就别想把它弄走。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弹簧的弹性系数的。
一个人去买弹簧,他试图弯曲弹簧,但发现弯曲的程度越来越小。
他好奇地问商家为什么会这样,商家告诉他,这是因为弹簧的弹性系数已经达到了极限,无法再被挤压了。
弹性系数即弹簧恢复形状的能力,它取决于弹簧的材料和形状,和受力的类型和大小。
如果受到的力超过了弹簧的极限,它就会失去恢复形状的能力。
第三个故事讲述了在平面上施力的问题。
一个人坐在一张滑动的椅子上,另一个人把他推到墙壁上。
结果是什么呢?人和椅子一起滑到了墙壁前。
这是因为他所施加的推力不在坐标轴上,从而造成了一个分向上和另一个向下的反作用力。
因此,他们共同受到的合力向墙壁推,而不是像他所期望的那样只有那个人受到推力。
这些故事虽然看似简单,却反映出了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力学,并在解决问题时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
在现实生活中,力学也在很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结构工程、汽车设计、医学等等。
因此,学好力学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同时也可以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和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幽默幽默小故事
![物理幽默幽默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2f62224cfc789eb162dc800.png)
物理幽默幽默小故事1、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说:“机长,请飞机开的速度不要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
”2、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车突然刹车,漂亮女士被后面的年轻人撞倒。
漂亮女士气呼呼地说:“什么德行?”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行,是惯性。
”3、上完分子运动论——扩散理论后,老师问学生:“上次作业为什么有几个同学错得一样?”学生回答:“因为扩散。
”4、两个吹牛大王坐在草坪上吹牛,一个说:“我的本事大,给我一个电筒,我能够沿着光路爬到月亮上去。
”另一个说:“我的本事更大,能在千里之外遥控电筒开关,当你爬到一半,我关掉开关,让你从半空掉下,摔个粉身碎骨。
”5、奇怪的答案:老师讲牛顿第二定律应用课时,打了个比方,问学生:“一个男同学用很大的力把车往右推,另一个女同学用较小的力把车往左推,会看到什么现象?”一个学生回答:“男同学停止推车,先去教训那女同学。
”另一个学生说:“那女同学找死。
”6、一位妇女因驾车超速被拦住,警察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每小时60英里!”妇女反驳说:“先生,这是不可能的,我刚才只开了7分钟。
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开车还没有1小时,怎么可能每小时走60英里呢?”“太太,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您继续像现在这样开车,在下1个小时您将开过60英里。
”“这也是不可能的。
”妇女接着说:“我只要再行使10英里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60英里的路程。
”7、父亲对儿子讲:“凡物热则胀,冷必缩,这是自然规律。
”儿子跳起来道:“唷!原来如此,怪不得我昨天手被火一烫,就激起一个泡了。
”8、物理复习课上,老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完全弹性碰撞?”皮皮回答:“台球桌上定球碰撞”。
“那什么是非弹性碰撞?”“刚才教室门口‘小不点’和‘胖兄’的碰撞”。
“那完全非弹性碰撞呢?”“溜冰场上男孩一不小心滑向女孩”。
老师怒将粉笔头掷向皮皮,喝斥:“这又是什么碰撞?”皮皮把头一歪,躲过粉笔,答:“这是非碰撞”。
物理小故事课前三分钟
![物理小故事课前三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535d068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4.png)
物理小故事课前三分钟
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曾豪情万丈地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而现代的美国发明家特士拉更是“牛气”,他说:用一件共振器,我就能把地球一裂为二。
他来到华尔街,爬上一座尚未竣工的钢骨结构楼房,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件小物品,把它夹在其中一根钢梁上,然后按动上面的一个小钮。
数分钟后,可以感觉到这根钢梁在颤抖。
慢慢地,颤抖的强度开始增加,延伸到整座楼房。
最后,整个钢骨结构开始吱吱嘎嘎地发出响声,并且摇摆晃动起来。
惊恐万状的钢架工人以为建筑出现了问题,甚至是闹地震了,于是纷纷慌忙地从高架上逃到地面。
眼见事情越闹越大,他觉得这个恶作剧该收场了,于是,把那件小物品收了回来,然后从一个地下通道悄悄地溜开了,留下工地上的那些惊魂甫定、莫名其妙的工人。
原来,它是一件共振器,它的威力主要在于它能发出各种频率的波,这些不同频率的波作用于不同的物体,就能够相应地产生出一种共振波,当这种共振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能使物体被摧毁。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精选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225f46dd4d8d15abf234e11.png)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精选导语: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小编整理的关于有趣的物理小故事。
欢迎阅读!有趣的物理小故事1、绿色的阳光阳光不都是白色或者白里稍带微红和微黄色的吗?怎么会是绿色的呢?阳光有时确实是绿色的,不过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只有两三秒钟,有时还不到一秒钟,所以能看到绿色阳光的人并不多。
1979年7月20日的黄昏,波兰快艇运动员乌尔班齐克率领“晨星号”帆船从旧金山经赤道驶过波利尼西亚,夕阳正缓缓地堕入大海。
满天的晚霞将海面染上了一层淡红,红色的天空,红色的水面,水天一色,正在甲板上的舵手陶醉在这美妙的景色之中。
忽然,就在太阳将被海面浸没的一瞬间,金色的火球突然喷射出耀眼的像绿宝石发出的鲜艳夺目的绿色光芒,犹如一道绿色的闪电划过天际,使周围的一切都被绿色所笼罩,甲板上的舵手不由得惊叫起来,可是等其他船员跑上甲板,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时,落日的余晖仍和往常一样,哪有什么绿光?第二天,全体船员在日落半小时都上了甲板,可是绿色的阳光没有出现。
不甘心的船员连续观察了几天,终于又有几位船员看到了这神秘的绿色阳光。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通常看到的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中单色光组成的,这些光波有长有短。
中午时,太阳光在空气里走过的路程比早、晚时短,这时只有少量的最易散射的紫、青、蓝等短光波被飘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所拦阻,这样的阳光,人的肉眼是感觉不到颜色的,所以看起来太阳光是近似白光,或者白里稍带微红和微黄色。
在清晨或傍晚时分,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特别大,遇到悬浮在大气中小尘粒、小水珠的拦阻机会也大。
这时,短光波就被强烈地散射掉。
只有那些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才能透过这些大气中的微粒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平时只能看到“落日夕阳红似火”的情景。
但是像地球一样成曲面的大气,仿佛是一个一端向上的“气体透镜”,当太阳光穿过时,这层大气使白色光折射而发生色散。
物理小故事
![物理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d686dec6294dd88d0d26bc6.png)
物理小故事一群伟大的科学家死后在天堂里玩藏猫猫,轮到爱因斯坦抓人,他数到100睁开眼睛,看到所有人都藏起来了,只见伏特趴在不远处。
爱因斯坦走过去说:“伏特,我抓住你了。
”伏特说:“不,你没有抓到我。
”爱因斯坦:“你不是伏特你是谁?”伏特:“你看我身下是什么?”爱因斯坦低头看到在伏特身下,居然是安培!伏特:“我身下是安培,我俩就是伏特/安培,所以你抓住的不是我,你抓住的是….”……欧姆!爱因斯坦反应迅速,于是改口喊,“欧姆,我抓住你了!”说时迟那时快,伏特和安培一个鱼跃站了起来,但是仍然紧紧抱在一起,爱因斯坦大惑~他俩不紧不慢地说,现在,我们不再是欧姆,而是伏特×安培,变成瓦特了~爱因斯坦觉得有道理,于是喊,那我终于抓到你了,瓦特!这时候,安培慢慢悠悠地说:“你看我俩这样抱着已经有好几秒了,所以,我们不再是瓦特,而是瓦特×秒,我们现在是焦耳啦~”爱因斯坦被说的哑口无言,于是默默地转过身,这时,他看到牛顿站在不远处,爱因斯坦于是跑过去说:“牛顿,我抓住你了。
”牛顿:“不,你没有抓到牛顿。
”爱因斯坦:“你不是牛顿你是谁?”牛顿:“你看我脚下是什么?”爱因斯坦低头看到牛顿站在一块长宽都是一米的正方形的地板砖上,不解。
牛顿:“我脚下这是一平方米的方块,我站在上面就是牛顿/平方米,所以你抓住的不是牛顿,你抓住的是帕斯卡”爱因斯坦倍受挫折,终于忍无可忍地爆发了,于是飞起一脚,踹在牛顿身上,把牛顿踹出了那块一平米的地板砖,然后吼到:“说!你还敢说你是帕斯卡??”牛顿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说:“不,我已经不是帕斯卡了,你刚刚让我牛顿移动了一米的距离,所以,我现在也是焦耳了”《以烛泪洗脸》意大利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家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承担了雕刻《圣母抱基督遗体象》的工作,他经常从天亮就开始工作,一直干到天黑,有时和衣倒在床上,睡到半夜,起来啃几口面包,点燃蜡烛,又开始干起来.因为烛光又暗又散,他很难看清大理石和凿子.于是,米开朗基罗用硬纸做了一顶圆锥形的帽子,在帽尖的洞里插上蜡烛.这样,可以使蜡光集中一些.但烛泪淌下来,常常流得他满脑门都是.米开朗基罗的朋友看见了这种情况就给他送来一些羊油烛,并且风趣地说:"这样,您就不必以烛泪洗脸了."羊油烛融化得慢,凝结得快,米开朗基罗非常感激朋友的帮助.关于浮力的最著名的物理趣味故事——《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原理)的发现》公元前245年,赫农王给金匠一块金子让他做一顶纯金的皇冠。
有趣的科学小故事
![有趣的科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1e286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8.png)
有趣的科学小故事科学不仅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更可以是一场有趣的旅程。
在这场旅程中,科学家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下面列举了几则脍炙人口的科学小故事。
1、奥托·兰肯的实验奥托·兰肯是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在19世纪末期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的实验是为了解释当铜等金属通过加热变得红热和白热时,为什么这些金属会发出颜色不同的光。
为了证明他的理论,奥托·兰肯进行了一个简单而又令人叹为观止的实验。
他首先用一个圆盘来代表一束光线,然后在盘子上放了一个带有颜色四环的透镜。
当这个圆盘以极快的速度被旋转时,人眼看到的颜色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透镜出现了一连串的颜色,就像虹一般。
该实验表明,光线的颜色不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
2、屏蔽蚊子嗅觉的实验蚊子嗜血,不仅会令人恼火,而且还会传播致命的疾病。
一些科学家尝试着找到一种防止蚊子叮咬的方法。
一位叫做苏珊娜的科学家试图打破蚊子叮咬人的嗅觉系统,并设计了一种药物,可以屏蔽蚊子的嗅觉系统,从而防止蚊子叮咬人。
为了测试她的理论,她和她的同事们接受了这种药物的处理,并自愿在一群蚊子的面前晃来晃去,但结果一点效果也没有。
该科学家只好继续研究这种药物,并不断改进它来达到效果。
3、蒸气机的发明蒸汽机是由苏格兰工程师詹姆斯·瓦特在1765年发明的,它引领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
而事实上,这个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发明来源于一桩令人惊奇的小故事。
在瓦特开始进行蒸汽机发明的研究之前,他曾在一个布匹厂工作,为了弄清楚这个厂子为何上下楼梯费力,他细心观察了工人在上下楼梯时的动作,并想:如果能用蒸汽上升的原理来替代人的力量,居高临下的工人就能对楼下的机器产生直接的控制作用,这样就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这也就是蒸汽机发明的初衷。
4、人类足迹的历程人类足迹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是一件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
据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人类的足迹不同。
有趣的物理故事
![有趣的物理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f522ceb9e31433239689345.png)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一、光的反射阿基米德“光炮”是真的吗?相传公元前3世纪,在古罗马与古希腊交战中,罗马人的舰队逼近了叙拉古。
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也参加了城市保卫战,他运用自己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新奇的战术。
即组织了许多妇女,让她们每人手持一面镜子,站在海岸边,用镜子把阳光聚焦到罗马战舰的篷帆上,最终在入侵的敌舰靠岸之前就把他们统统烧毁了。
阿基米德的战术是真的吗?这个传说发生的年代在2300年前,已经无从考证。
但是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蒲丰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的可行性。
他经过计算发现,至少要有1000面镜子,每面镜子的直径起码得有10米,才能把l千米外的船帆烧着。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制作这么大的玻璃反射镜是不可能的。
因此蒲丰认为阿基米德的战术是不可能成功的。
后来,在法国有人根据蒲丰的设计真的制做了一架“光炮”。
它由168块玻璃反射镜组成,每块镜子长15厘米,宽20厘米。
这168块镜子组成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反射面,它所聚集的太阳光能把47米远处的松木板在几分钟内点燃。
但是,若要把1千米远的松木板点燃的话,整个反射面的面积要增大到1平方千米,这当然是难以办到的事。
即使勉强凑到那么大,使用时还有困难,怎么使几百万块小镜子反射的阳光聚焦于一点呢?要使这么许多小镜子同步转动,那得动员多少人呢?由此更可以看出阿基米德的“光炮”在当时只是个美妙的幻想。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宇宙空间安装人造月亮或人造太阳已经成为现实。
二、光的折射高速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暑假里,小明同学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青少年夏令营。
一天上午,夏令营的专车从古都洛阳出发前往青岛。
车子沿着连霍高速公路向东疾驰,坐在前排的小明同学发现,道路正前方不远处一片“水汪汪”,而且车走“水”也走,总是在前头。
小明很纳闷:明明看到公路前方象水淋过一样,可是车子行到近前,路面上却一切正常,而且那“一汪水”一直在道路的前方。
于是便向夏令营的领队老师请教,老师告诉他,这种现象同海市蜃楼的道理是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
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一些关于有趣的物理小故事,希望大家会喜欢!
绿色的阳光阳光不都是白色或者白里稍带微红和微黄色的吗?怎么会是绿色的呢?阳光有时确实是绿色的,不过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只有两三秒钟,有时还不到一秒钟,所以能看到绿色阳光的人并不多。
1979年7月20日的黄昏,波兰快艇运动员乌尔班齐克率领“晨星号”帆船从旧金山经赤道驶过波利尼西亚,夕阳正缓缓地堕入大海。
满天的晚霞将海面染上了一层淡红,红色的天空,红色的水面,水天一色,正在甲板上的舵手陶醉在这美妙的景色之中。
忽然,就在太阳将被海面浸没的一瞬间,金色的火球突然喷射出耀眼的像绿宝石发出的鲜艳夺目的绿色光芒,犹如一道绿色的闪电划过天际,使周围的一切都被绿色所笼罩,甲板上的舵手不由得惊叫起来,可是等其他船员跑上甲板,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时,落日的余晖仍和往常一样,哪有什么绿光?
第二天,全体船员在日落半小时都上了甲板,可
是绿色的阳光没有出现。
不甘心的船员连续观察了几天,终于又有几位船员看到了这神秘的绿色阳光。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通常看到的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中单色光组成的,这些光波有长有短。
中午时,太阳光在空气里走过的路程比早、晚时短,这时只有少量的最易散射的紫、青、蓝等短光波被飘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所拦阻,这样的阳光,人的肉眼是感觉不到颜色的,所以看起来太阳光是近似白光,或者白里稍带微红和微黄色。
在清晨或傍晚时分,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特别大,遇到悬浮在大气中小尘粒、小水珠的拦阻机会也大。
这时,短光波就被强烈地散射掉。
只有那些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才能透过这些大气中的微粒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平时只能看到“落日夕阳红似火”的情景。
但是像地球一样成曲面的大气,仿佛是一个一端向上的“气体透镜”,当太阳光穿过时,这层大气使白色光折射而发生色散。
当太阳靠近地平线,太阳光几乎呈水平方向穿过大气层时,这种折射引起的色散最明显。
夕阳落下时,红光最先没入地平线下,随后消失的是橙光和黄光。
虽然此时地平线上还留有绿光、
青光、蓝光和紫光,青光、蓝光、紫光波长较短,在大气中尘埃的强烈散射作用下,变得很弱,人的肉眼几乎看到,只有比较强的绿光,能够到达人的肉眼,并且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所以看到的阳光就是绿色的啦。
万有引力物理小故事,带你探索世界的奥秘!
不明真相的爆炸《三国演义》里有一段关于像恶魔一样的噪声的生动描写。
写的是曹操大军追歼刘备。
曹军追到长板桥头。
张飞挺枪立马于桥上,大喝一声,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将夏侯杰惊得倒撞马下而亡。
曹操回马就走。
军士丢盔弃甲,竞相逃命。
后人赞这一喝曰:“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
自然,这里有艺术的夸张,还有心理学上的原因,但却说明作者对噪声的力量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声音的确有大得惊人的力量。
据报道,1959年,10个美国人为了一笔奖金,自愿作超音速飞机噪声作用试验。
飞机从他们头顶上掠过。
尽管他们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但都被噪声击毙,无一幸免!那种惊骇死去的模样,看了真叫人害怕。
这你该相信了吧,因为这并非虚构,而是有案可
稽的呀。
60年代初期,美国空军F104喷气飞机在俄克拉荷马市上空,作超音速飞行试验。
每天飞越8次,高度为1000米。
飞行6个月后,一个农场的1万只鸡,被轰鸣声杀死6000只!幸存下来的4000只,或羽毛脱落,或不生蛋。
而乳牛呢,干脆挤不出奶了!
更使人费解的是,1956年,英国首批超音速飞机试航,一架飞机在地中海上空突然爆炸。
它的爆炸像谜一样,引起了各方面的议论和猜测。
后来对碎片进行化验,发现噪声是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
强烈的噪声,引起了金属结构的疲劳!从此以后,噪声成了航空工业注目的敌人。
其实,在土木建筑设计师的心目中,也怀有对噪声的敌意。
协和式飞机试航过程中,航线下面一些古老的教堂,由于受到噪声破坏,出现了裂缝。
1967年1月29日,三架美式军用机低空掠过日本一个城市时,强烈的噪声掀倒烟囱、震碎玻璃;并把货架上的商品震散,房子内的日光灯震落,造成很大的损失。
1970年,联邦德国威斯特柏格城,曾因飞机的超音速飞行,受到一次强烈的噪声袭击,建筑物发生378起受损事件!火车和汽车的噪声,则更广泛地闯进人们的住宅。
它们大模大样地把家庭用具,如桌椅、炊具、玻璃器皿等摇得晃当作响,把墙壁、屋顶的粉尘震得纷纷扬起,使专心读书的人受惊,把酣
睡中的人吵醒!
噪声愈大,声级愈高,激发物体振动的能量愈大,对建筑物、金属结构、动物和人体的破坏力也愈大!噪声的大小是用分贝计量的。
普通谈话声不大于60分贝;街道旁的噪声是80分贝;公共汽车的噪声是90分贝;纺织车间的噪声是100分贝。
当噪声达到100分贝时,大声谈话已十分困难;达到110分贝时,人们难以忍受;120分贝时,人感到痛苦;130分贝时,人无法忍受:140分贝时,人感到恐惧;150分贝时,人的听觉立即损伤;180分贝时,金属受到破坏;190分贝,竟能将铆钉从金属中拔出来!
随着工业的发展,噪声也在增长。
美国环境噪声大约10年增加一倍。
前苏联大城市的噪声,近10年增加了8~12分贝。
加拿大一位声学专家估计,城市噪声正以每年半分贝的速度增加着。
按此速度增加下去,21世纪的时候,谈恋爱也要大声叫嚷才能听见。
然而,美国专家似乎更悲观一些。
他们估计城市噪声增长的速度每年不是半分贝,而是1分贝。
这就是说,到我们进入2020年的时候,城市噪声将增加20分贝!到那时,人们为了生活得更舒适些,将不是从农村涌入城市,而是从城市流向农村。
奇特的“音乐墙”在法国马赛的卡斯特拉纳
地铁车站,当旅客走近一堵奇特的绿墙时,会突然听到有节奏的现代音乐在走廊里回响,于是好奇心会驱使旅客停下来沿墙往回走,一遍、两遍地重复往返。
他们挥动臂膀,向空中跳跃,每个动作都会产生一个新的乐调。
匆匆忙忙赶着上下班的马赛人,在经过地铁的时候总会兴致勃勃地花一点时间,玩一下这个被发明者称作“互相作用的空间音乐器”。
这堵“音乐墙”是29岁的青年作曲家雅克·塞拉诺发明的。
为什么要给它起这个名字呢?雅克·塞拉诺认为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他原来的本意,即通过运动和空间来产生音响。
他自称是“一位雕塑空间的音乐家”。
在他看来,这音乐墙不属于传统音乐的范畴。
古典乐器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并要有一定的技术才能掌握。
有了互相作用的空间音乐,乐器演奏者和作曲者在音乐方面的关系就大不一样了。
行人是音乐墙的演奏者,但又不是坐在椅子上欣赏音乐作品的听众。
然而,尽管他们是音响的主人,但却不能控制音乐的内容。
他们的地位介于乐队指挥和乐器演奏者之间。
雅克·塞拉诺认为自己并不是作曲家,而是音乐编演者。
他指出:“使我感兴趣的,与其说是音乐,倒还不如说是音乐与音乐墙系统之间的关系。
”
作曲家把音符和乐句输送给电脑储存器。
既是听
众又是演奏者的行人走到音乐墙前就会改变光电元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再经过一组综合器特殊的程序处理,就能随着行人在墙前的运动,发出相应的音乐。
随着行人动作的不同,音乐墙发出的曲调也不断变化,连设计者本人也无法确切预言。
但乐曲的偶然性并不是绝对的。
同一动作重复传入到相同的光电元件里就会发出相同的乐曲。
这样,音乐墙还是有意想不到的用途,即作为音乐疗法的一种工具。
音乐墙可以为运动机能有缺陷的人进行再教育提供大量的服务。
病人可以在音乐墙前重复相同的动作,并通过听觉,自我引导,使自己的动作达到一个较好的准确度。
此外,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把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放到电脑储存器里,那么每个人都能把它们演奏得完美无缺。
如果在商店的橱窗里装置音乐墙不是更能吸引那些潜在顾客的注意力吗?行人不仅可以叫音乐墙发出音乐,而且还可以叫它发出广告信息。
雅克·塞拉诺还有其他志愿。
当他的音乐墙在马赛地铁亮相的时候,马赛芭蕾舞团主任罗兰·珀蒂就想请一位舞蹈明星来墙前跳舞。
自那以后,雅克·塞拉诺力求把音乐墙变为一个表演场所,让舞蹈家在音乐墙前展现舞姿。
舞蹈演员的动作产生音乐,而音乐又反过来为舞蹈伴奏。
舞蹈家一方面是音乐的主演者,另
一方面又在根据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于是音乐舞蹈融为一体。
雅克·塞拉诺甚至想用摄像机来代替音乐墙中的光学元件,并与电子计算机和综合器相耦合,通过图像数字化系统自动作曲,尔后再由乐队来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