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史纲真题解析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答案】C【解析】识记类知识点。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7年创建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展的知识点。
题干说橘逾淮为枳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水土发生了变化。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唯物史观相关知识点。
题干说物质生活的矛盾即排除。
物质生活的矛盾即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的原话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知识点。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故A项正确。
B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内容,故排除。
C项是干扰项,故排除。
D项是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项政治安全是根本,故排除。
2019考研政治真题参考答案(分析题)
2019考研政治真题参考答案(分析题)来源:河南文都考研教学研究院王顺利、徐娟老师34.(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人类的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主要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
第一,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第二,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第三,我们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所以,我们要坚持实践是无止境的,理论创新也是无止境的。
35(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民生,文化,外交等各领域也都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分析题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分析题2019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分析题)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978年,中国正徘徊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现代化到底要通过何种方式抵达?自近代以来盘桓在中华民族头上的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之问。
时间定格在这一刻。
中国上百台印刷机转动,不同的报头之下,出现了同一个标题;校园的阅报栏前挤满年轻的面孔,无数学子闻风而至,阅读同一篇文章;千百人重新铺展稿纸,千百支笔重新抖落尘埃,准备书写同一个主题;被一种沉重的沉默笼罩的中国大地,随着第一声响动,忽然爆发出轰鸣。
这是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
这场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
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
料2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时间是理论之源。
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分)(2)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谈谈你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的认识。
2019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9考研政治完整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A.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D.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答案】: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答案解析】: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C2.“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A.颠倒了事物形态的功能之间的关系B.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D.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答案】:B(割裂了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答案解析】:白马非马主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没有把握好,故答案选B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A.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原理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C.人民群众的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原理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答案】: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答案解析】:材料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要体现出来的是人民群众的作用,体现出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2019考研政治史纲选择题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考研政治史纲选择题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9.戊戌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是因为变法政令(A)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诉求 B.采纳了维新派开办国会的主张 C.触动了封建制度的根本 D.具有彻底性和不妥协性解析: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
本考点为史纲大纲解析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第三个知识点: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其中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中第二点: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政治上,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开议院、兴民权,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所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诉求。
C、D为基本史实错误。
10.中共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完全取胜的斗争是(C ) 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香港海员罢工C.安源路矿工人罢工D.开滦五矿工人罢工解析:2018年是刘少奇诞辰120周年。
此题考查史纲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中第三个知识点“中国革命新局面”中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的工人运动。
但是题干的问法超纲,大纲中并没有这一知识点。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发生在1922年9月,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的领导下,一万七千多工人英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承认工人的大部分条件,罢工取得了胜利,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A选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发生在1923年,B选项香港海员罢工由海员工会领导,D开滦五矿工人罢工发生在1922年10月,非中共领导。
11.中共中央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有(B) A.不赞成张学良杨虎城的主张 B.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C.工作重心已向城市转移 D. 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解析:此题考查史纲第六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为了解决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他们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
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国际工人协会B.正义者联盟C.共产主义者同盟D.社会主义工人国际【C】【解析】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所以本题答案为C。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A】【解析】“橘逾淮为枳”说明事物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变化和体现。
所以答案为A。
3.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
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 )A.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A】【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故答案为A。
4.在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否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作为其体劳动的有用性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否能得到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B】【解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所以答案为B。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面斗的行动指南。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 1.单项选择.2.多项选择.5.分析.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2年第9题)19世纪40年代以后, 资本一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但是, 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 其根本原因是A. 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B.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D.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正确答案: D解析: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 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而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因此, 本题正确答案是D。
知识模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2013年第9题)甲午战争后, 维新运动迅速兴起, 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 维新派指出, 体与用是不可分的。
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 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 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 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
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A. 要不要社会革命B.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 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D. 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正确答案: D解析: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核心分歧就在于是否引入和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即是不是变革“根本”, 这个根本就是皇族体制。
A、B两项是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分歧, 维新派选择的是改良与渐变, 革命派选择的是革命与突变。
C项是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分歧。
因此, 本题正确答案是D。
知识模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2015年第9题)近代中国, 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 并为此进行过努力, 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A. 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中B.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C. 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过时D. 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正确答案: B解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Ⅰ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Ⅰ单选题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命名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A.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B.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C.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邓小平是其主要创立者答案:D[解析] 考查对邓小平理论科学涵义的掌握。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型。
本题是单项选择题,答案只能是一个。
ABCD都能说明为什么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命名的原因,其中D予以概括说明。
单选题2、《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答案:A暂无解析单选题3、毛泽东发表的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的重要讲话是在______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改造我们的学习》D.《矛盾论》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等思想。
故A正确。
单选题4、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B.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D.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答案:C[解析]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019年考研政治试题与解析一
2019年考研政治试题与解析一单选题1、马克思:唯物史观A.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B.列宁:武装斗争理论C.邓小平:改革开放理沦D.思格斯:科学发展观多选题2、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教训也是极其惨痛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A.认清国情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B.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C.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多选题3、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主要经验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采取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改造形式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D.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成功结合起来单选题4、马克思:唯物史观A.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B.列宁:武装斗争理论C.邓小平:改革开放理沦D.思格斯:科学发展观单选题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______。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C.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D.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单选题6、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不属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原因是()A.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B.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物质文化需求C.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D.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单选题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A.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B.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C.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D.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单选题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A.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B.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多选题9、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到了和平与发展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单选题10、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B.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法律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前提C.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D.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保障单选题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单选题1、1948年,南斯拉夫对从苏联照搬来的“行政命令式的国家集权式”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
A.社会主义自治制度B.社会主义工人自治制C.人民自治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答案:A暂无解析单选题2、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公安工作的重心和指导思想实现了战略转移,即______。
A.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B.由以打击为主,转移到以防范为主上来C.由单纯依靠公安机关,转移到公安机关与群众相结合上来D.由主要依靠政策办事,转移到主要依靠法律办事上来答案:A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公安事业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同样迈出了新的步伐,得到了长足发展。
公安工作的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迅速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实现了公安工作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移。
单选题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C.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D.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答案:C[解析] 针对目前的新形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从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增长、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单选题4、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
A.理论基础B.现实依据C.时代背景D.历史依据答案:B[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考研政治史纲真题解析
答案】(1)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历史事件。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在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反复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道路。
(2)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于1949年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华民族屹立于东方。
建国后,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产党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
步提高。
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华民族正在不断走向强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