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融合度
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细胞融合的方法2.了解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所起的作用3.掌握化学融合法,了解电融合法及CRY-3细胞融合仪的使用二.实验原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在自然情况下的受精过程即属这种现象。
诱导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有: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和电融合。
1. 病毒诱导融合:有许多种类的病毒能介导细胞融合,最常用的是灭活的仙台病毒(HVJ),为RNA病毒。
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有:首先是细胞表面吸附许多病毒粒子,接着细胞发生凝集,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后,病毒粒子从细胞表面消失,而就在这个部位邻接的细胞的细胞膜融合,胞浆相互交流,最后形成融合细胞。
2. 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主要有高级脂肪酸衍生物、脂质体、钙离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性蛋白质和多肽,其中最常用的是聚已二醇(PEG)。
PEG用于细胞融合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可促使细胞凝结;②破坏互相接触处的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从而使相互接触的细胞膜之间发生融合,进而细胞质沟通,形成一个打的双核或多核融合细胞。
3. 电融合:是指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偶极子,并沿着电力线排列成串,然后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穿细胞膜而导致细胞融合。
主要过程包括:1.制备原生质体:微生物及植物细胞有坚硬的细胞壁,需要用酶将其降解,而动物细胞无需要去壁处理。
2.诱导细胞融合:两种亲本细胞的悬浮液调到一定密度,滴入高浓度的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或用物理方法如电刺激促进融合。
3.筛选杂合细胞:在特定的筛选培养基上,让杂合细胞有选择地生长,除去其他未融合的细胞。
细胞融合技术在基因定位、基因表达产物、肿瘤诊断核治疗、生物新品种培育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单克隆抗体技术就是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发展起来的,在生命科学研究核应用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融合细胞的观察实验中发现大部分的融合都是3个细胞的融合,两个相互融合的很少基本没有找到。
细胞融合

Animal cell engineering
动物细胞工程
单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技术 二
◕B淋巴细胞不能在体外无限增殖。1975年 淋巴细胞不能在体外无限增殖。 淋巴细胞不能在体外无限增殖 年 Köehler和Milstein利用杂交瘤技术,使绵羊红 利用杂交瘤技术, 和 利用杂交瘤技术 细胞(SRBC)免疫后小鼠的 淋巴细胞和小鼠的 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和小鼠的 细胞 免疫后小鼠的 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产生抗SRBC单抗的杂 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产生抗 单抗的杂 交细胞株。它既具有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 交细胞株。它既具有 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 体的能力, 体的能力,又具有肿瘤细胞在体外无限增殖的 特点,可不断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产生单抗。 特点,可不断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产生单抗。
Animal cell engineering
动物细胞工程
◑1B) 后天免疫反应的四个阶段: 后天免疫反应的四个阶段:
◔ 遭遇: 巨噬细胞把抗原分解成小片段,专一地表现给 TH 遭遇: 巨噬细胞把抗原分解成小片段, 细胞。 细胞。 ◔ 动员: TH 细胞动员 TK(TC)细胞及 B 细胞,后者生产 动员: 细胞, 专一性抗体。 专一性抗体。 ◔ 扫荡: 抗体及 TK 细胞攻击入侵的抗原。 扫荡: 细胞攻击入侵的抗原。 ◔ 休止: 完成清除抗原后,免疫细胞休息。 休止: 完成清除抗原后,免疫细胞休息。
Animal cell engineering
动物细胞工程
细胞融合
●二、细胞融合的意义 二
◕ 细胞融合能把亲缘关系较远,甚至毫无亲缘 细胞融合能把亲缘关系较远, 关系的生物体细胞融合在一起, 关系的生物体细胞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仅仅依 赖有性杂交重组基因创造新种的界限,扩大了 赖有性杂交重组基因创造新种的界限, 遗传物质的重组范围。 遗传物质的重组范围。是改善细胞遗传物质的 有力手段。 有力手段。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应用
一. 单克隆抗体 1975年英国科学家 Milstein和Kohler将产生抗体 的淋巴细胞 同肿瘤细胞融合,成功建立了单克隆抗 体技术,而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 学奖。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84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principle for produc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2化学法(聚乙二醇)
PEG: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 分子式:HOCH2(CH2OCH2)nCH2OH 性状:白色蜡状固体,具有强烈的凝集、
沉淀蛋白质的作用 分子量 〉1000-6000u,可作诱融剂。
20世纪70年代,华裔科学家高国南发现聚乙二醇能诱导细胞融合
显微镜下的细胞融合过程
细胞融合的过程
细胞互相靠近 细胞膜融合 细胞桥形成 细胞质融合 细胞核融合
细胞融合主要经过了两原生质体或细胞互 相靠近、细胞桥形成、胞质渗透、细胞核 融合主要步骤。
细胞桥的形成是细胞融合最关键的一步, 融合过程中两个细胞膜从彼此接触到破裂 形成细胞桥。
细胞融合过程中两个细胞膜的变化
• 来源
前处理
融合的方法 主要应用
• 动物细胞 不需
仙台病毒,
PEG ,电融合 生产单克隆抗体
• 植物细胞 脱壁 PEG,电融合 创造植物新品种
• 微生物细胞 脱壁 PEG,
高产优质新菌种
加入融合剂
未融合
未融合
融合细胞的类型
同核体
同核体
异核体(杂交细胞)
• 同核体:由同一亲本细胞融合而来
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聚乙二醇介导的细胞融合2012年2月19星期一陈倩倩(118627140313)同作者:郑梦璐谢雨后赵松1、文摘细胞能不受种属的局限可实现种间生物体细胞的融合,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因而是改造细胞遗传物质的有力手段。
它的意义在于从此打破了仅仅依赖有性杂交重组基因创造新种的界限,扩大了遗传物质的重组范围。
但融合后获得的杂种细胞具有染色体异倍性,致使细胞株的遗传性不稳定、植株不育性、畸形、生育迟缓等不符合育种要求的性状出现,直接利用杂种细胞作育种材料目前还有许多障碍。
细胞融合技术避免了分离、提纯、剪切、拼接等基因操作,在技术和仪器设备上的要求不像基因工程那样复杂,投资少,有利于广泛开展研究和推广,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正得到科学界的日益重视。
自从20世纪70年代Kao和Michayluk用聚乙二醇( PEG, polyethyleneglycol) 诱导大麦、大豆等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后PEG 法诱导细胞融合以其容易制备、活性稳定、不需要特别的仪器设备、操作简便等优点, 被普遍地应用于生物、遗传、医药等研究领域. 高体积分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会对细胞产生毒性,是限制其被广泛应用的瓶颈, 此外,由于该方法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 进一步加大了获得理想细胞融合率的难度.本实验主要研究PEG的浓度和细胞浓度对细胞融合率的影响。
2、背景介绍细胞融合现象最初是在动物细胞中发现的。
1958年日本学者阅田善雄用紫外光灭活的仙台病毒在体外诱导艾氏腹水红纲胞相互融合。
1965年他和Harris等在此基础上各自分别采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产主了第一个种间融合并培养成活。
一年后Yerganzan又进一步使用仙台病毒获得了能够增殖的杂种细胞。
后来Littlefield 用缺陷型细胞HGPRT-XTK-细胞杂交,用HAT 选择培养基选出杂种细胞,开创了细胞工程的新纪元,继而推动了整个生物工程的发展。
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estein 和Kohler在体细胞杂交基础上创立了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他们将在体外不能长期生存的经绵羊红细胞免疫过的小鼠脾细胞(B淋巴细胞)与在体外能迅速增殖的小鼠骨髓溜细胞在聚乙二醇(PEG)或汕台病毒的作用下融合而产生杂交瘤细胞,所得杂交瘤细咆承袭了两种亲代细胞的遗传特性,既保存了瘤细胞在体外迅速增殖传代的能力,又继承了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能力,即能分泌抗绵羊红细胞的抗体。
细胞融和实验心得

细胞融和实验心得介绍细胞融和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细胞融合、细胞膜的功能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融和实验的流程和技巧,并分享一些实验心得。
实验流程细胞融和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1.选择相应的细胞系: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细胞系,如癌细胞系、原代细胞系等。
2.细胞培养:将细胞培养在合适的培养基中,保证细胞的健康生长。
3.细胞准备:用PBS等缓冲液洗涤细胞,使细胞悬浮在合适的浓度。
4.细胞融和:将需要融合的细胞混合在一起,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如电融合、化学融合等)使细胞融合。
5.细胞分离:用合适的培养基对融合细胞进行培养和筛选,将未融合的细胞分离出来。
6.结果观察:观察融合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等,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分析。
实验技巧在进行细胞融和实验时,有一些技巧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准确性:1. 细胞培养•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保证细胞的健康生长。
•定期观察细胞的形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细胞准备•细胞的浓度要适中,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影响细胞融合效率。
•注意细胞的处理时间,以防止细胞的凝聚或沉淀。
3. 细胞融合•选择合适的融合方法,如电融合、化学融合、病毒介导的融合等,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控制融合条件,如融合时间、融合温度等,不同实验可能需要不同条件的优化。
4. 细胞分离•通过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筛选物质,如抗生素、色素等,将未融合的细胞分离出来。
•注意分离细胞时的操作技巧,避免对融合细胞造成损伤。
实验心得通过多次细胞融和实验的实践,我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1.充分准备:在进行细胞融和实验前,要充分准备所有需要的试剂和设备,并确保实验条件的稳定和一致性。
2.注意细节: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细节操作,如细胞的处理时间、细胞悬浮液的轻柔混合等。
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实验优化:根据实验结果,及时调整实验条件和方法,进一步优化实验流程,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细胞融合的方法过程和影响因素

An Overview of membrane functions
1. Define the boundaries of the cell and its organelles.
1 PEG融合的关键是作用时间 provide mechanisms for cell-to-cell contact, communication and adhesion
动物细胞融合的筛选方式:
1)利用抗药性筛选系统:利用生物细胞对 药物敏感性差异筛选杂种细胞。
亲本A:对氨苄青霉素敏感,对卡那霉素不 敏感
亲本B:对卡那霉素敏感,对氨苄青霉素不 敏感
杂种细胞可以在含有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 上生长
2)营养互补筛选系统:细胞在缺乏一种或几 种营养成分时,不能生长繁殖,即营养缺陷 型细胞。利用两种亲本细胞营养互补作用原 理可以筛选杂种细胞。
优点:
融合率高,达70%-80%,甚至100% 融合率=(融合组多核细胞的核数-对 照组多核细胞的核数/对照组的全部细 胞数)×100% 可在显微镜下定向诱导细胞融合 可直接挑选杂种细胞
第二节 融合细胞的筛选
原理:两种亲本细胞融合的混合物中可能有多种类型细 胞,筛选的目的是获得优良的杂种细胞。
DNA合成途径有两种:
主要途径由氨基酸和其他小分子化 合物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 叶酸是必不可少的媒介,参与嘌呤 和嘧啶甲基合成,氨基蝶呤抑制 FH2活性,阻断FH2到FH4合成。
需两种酶: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酶: (催化胸腺嘧啶核苷产生脱氧胸苷酸) 次黄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HGPRT酶: (催化次黄嘌呤产生肌苷)
亲本A:色氨酸缺陷型
细胞融合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十三细胞融合一、实验目的: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称为融合细胞。
人工细胞融合开始于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极广,不仅名类细胞可以全并,种间远缘细胞也能合并,细胞与组织不同,不排斥异类、异种细胞。
动物细胞如此。
因此融合细胞的研究成为生物学不论在基础理论上或生产实践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如目前在核质关系,体细胞的遗传与发育,新品种的培养,免疫作用,疾病的治疗和性状的改良。
潜伏病毒的研究等方面上,有的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的正在探索之中。
通过实验对体细胞融合有一个清楚概念。
并初步掌握动物细胞合并技术。
二、材料和方法(1)取艾氏腹水瘤细胞。
用注射器剌入接种瘤细胞7—10天的小白鼠腹腔内吸取1或2ml腹水,注放离心管内;加改良的Hank’s液(pH7.4)(缺葡萄糖的Hank’s液,Okaba,1962)以800rpm(转速)离心5分钟,取出上清液,再入改良Hank’s液,搅拌,再同样清洗两次,一次5分钟,一次十分钟,最后再加上适量Hank’s液。
计算每亳升的细胞数量,如与其它细胞合并用,适宜数目一般为107个/ml,即毫升约1000万个细胞。
(2)取鸡血球,在一只公鸡的翼静脉抽取,抽取数量随需要而定,如取5毫升,可用20毫升针筒,先将针与筒用Alsver液润湿,吸入50毫升Alsver 液剌入翼下静脉,吸取5毫升液,注入15毫升Alsver液瓶内,使血液与Alsver 液的比例为1:4。
存入4℃冰箱内务作一星期使用。
作实验时取这种贮备的鸡血球1毫升加入4毫升0。
85%生理盐水以1200—1500rpm离心三次(5分钟、5分钟、10分钟),每次离心后去上清液,加0。
85%生理盐水并搅匀,最末一次离心后,根据沉淀血球量的多少,加入适量0。
85%生理盐水使成1%悬液(0。
1毫升血球加10毫升液体),取1%悬液1毫升加上2毫升或3毫升0。
85%生理盐水或改良Hank’s液,使每一毫升含有血球1500万左右。
细胞融合技术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融合
有 何 同 ? 不 同 ?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细胞工程 实质内容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改变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性状,获得细胞产品 使后代具有双亲 改变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性状,获得细胞产品(使后代具有双亲 的特性) 的特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增殖 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增殖 物理法:离心、振动、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法: 化学法:聚乙二醇 生物法: 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获得分离的单个动物细胞 (胰蛋白酶处理 胰蛋白酶处理) 胰蛋白酶处理 ↓ 诱导融合 ↓ 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产品 细胞产品) 细胞产品 主要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全能性 理论基础 细胞膜的流动性 植物细胞全能性 诱导手段 物理法:离心、振动、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法: 化学法:聚乙二醇 去细胞壁 (纤维素酶、果胶酶 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 果胶酶) ↓ 原生质体融合 (获得杂种原生质体 获得杂种原生质体) 获得杂种原生质体 ↓ 植物细胞培养 (获得植株 获得植株) 获得植株 获得白菜-甘蓝等杂种植物 获得白菜 甘蓝等杂种植物
单克隆抗体
(三)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诊断疾病(识别作用, 诊断疾病(识别作用, 如同位素标记单克隆抗 可诊断肿瘤、 体,可诊断肿瘤、心血 诊断乳腺癌单克隆抗体 管畸形等)优点:准确、高效、简易、 管畸形等)优点:准确、高效、简易、快速 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主要用于癌症治疗, (主要用于癌症治疗,也可运 载药物, 生物导弹” 载药物,如 “生物导弹”)
选择培养基上培养
专一抗体 检验阳性
多种杂交细胞
杂交瘤细胞有何特点? 杂交瘤细胞有何特点?
鸡红细胞融合最适条件的探讨

表2 时间 ( min) 融合率 ( % ) 21
在 39 5 23
, 不同时间下鸡红细胞的融合率 7 20 8 31 10 35 15 31 20 32 30
Best Condition Studies on Fusion of Chicken Red Blood Cells
ZHAO Yan - yu, ZHANG Yan - hua, FENG Zhao- j un School o f Life Science,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 221116)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a more effective and easier method of cell fusion. Methods: Make chicken red blood cells to fusion, which was induced by PEG ( Mw = 4000) . Results: the most appropriate condition for cell fusion in the chicken red blood cells is 39 centigrade and15minutes. Conclusion: on this condition, the fusion phenomenon of chicken red blood cells is evident. Key words: cell fusion; chicken red blood cells; PEG 细胞融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 胞合并形 成一个细 胞的 过程。在自然条件下 , 体内 或体 外培 养的细 胞均 可发 生自 然 融合 , 用人工的方法亦可诱导 细胞发生融 合。目前 , 细胞 融合 这一技术已成为研究细胞遗传、 细胞免疫、 肿瘤和 培育生 物新 品种的重要 手段。进行 细胞 融合 实验 , 一般 实验 条件 是聚 乙 二醇为诱导剂 , 融 合温度 是 37 , 时间为 30min, 融合 效率低 , 观察效果不 明显。本文 以鸡 红细 胞做实 验材 料 , 对实 验条 件 作了一些改进 , 探 讨 融合 的最 适 条件 , 以 达 到更 好 的实 验 效 果。
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细胞的行为与变化。
【实验材料与用品】1、材料鸡血红细胞2、试剂50%PEG、GKN溶液、Alsever’s细胞保存液、0.85%氯化钠溶液。
3、器材倒置显微镜、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离心管、废液缸、滴管等。
【实验原理】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和和电激诱导融合。
1、病毒诱导融合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时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
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
2、化学诱导融合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
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
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
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
PEG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3、电激诱导融合姓名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
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
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实验步骤】在本次实验中采用的是化学诱导融合的方法,利用PEG使鸡血红细胞发生融合。
浅谈细胞融合及相关问题

浅谈细胞融合及相关问题摘要细胞工程是四大生物工程之一,细胞融合技术作为细胞工程的一项核心基础技术已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而且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本文综述了关于细胞融合的基本理论并重点综述了细胞融合的基本方法及最新进展。
关键字:细胞融合生物技术方法综述绪论细胞融合(cell fusion)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
基本过程包括细胞融合形成异核、异核体通过细胞有丝分裂进行核融合、最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
细胞融合可作为一种实验方法被广泛适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膜蛋白的研究。
自然界存在着自发的细胞融合现象,1838年马勒报道到脊椎动物肿瘤细胞中观察到多核现象。
1875年,朗格观察到脊椎动物(蛙类)的血液中细胞发生合并现象。
有性繁殖时发生的精卵结合是正常的细胞融合,即由两个配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的二倍体。
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人工诱导的细胞融合,在六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而发展起来。
由于它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也能产生种间细胞的融合,因此细胞融合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所以从理论上说任何细胞,都有可能通过体细胞杂交而成为新的生物资源。
这对于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1.细胞融合的发展简史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在肺结核,天花,水痘,麻疹等疾病患者的病理组织中观察到多核细胞。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在蛙的血细胞中也看到了多核细胞的现象,但是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1962年,日本科学家发现日本血凝型病毒能引起艾氏腹水瘤细胞融合的现象。
1965年,英国科学家进一步证实了灭活的病毒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以诱发动物细胞融合。
后来科学家又成功诱导了不同种动物的体细胞融合,并且能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活。
细胞融合技术不断改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病毒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工作中。
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利用聚乙二醇(PEG)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
3. 观察并分析细胞融合过程中的现象及结果。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1. 试剂:- Alsver液:葡萄糖2.05g,柠檬酸钠0.80g,NaCl 0.42g,溶于100ml 双蒸水中。
- 0.85%生理盐水- GKN液: NaCl 8g、KCl 0.4g、Na2HPO4·2H2O 1.77g、Na2HPO4·H2O 0.69g,葡萄糖2g,酚红(phenolrad)0.01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 50%PEG液:实验前临时配制,根据需要称取定量PEG(Mw4000),放入刻度试管或刻度离心管内,在沸水浴中加热,使其熔化,待冷却至50时,加入预热至50等体积的GKN液,混匀。
2. 器材:- 显微镜- 离心机- 水浴箱- 离心管- 滴管- 载玻片- 盖玻片三、实验原理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细胞通过质膜融合形成单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
细胞融合的基本过程包括:细胞接触、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本实验采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使细胞膜发生短暂的可逆性融合,从而实现细胞融合。
四、实验步骤1. 将待融合的细胞分别制备成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个/ml。
2. 将悬液置于冰上预冷。
3. 取50μl细胞悬液分别加入两个离心管中,各加入50μl 50% PEG溶液,轻轻混匀,室温下放置2分钟。
4. 加入50μl 0.85%生理盐水,轻轻混匀,室温下放置5分钟。
5. 将混合后的细胞悬液滴加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融合情况。
6. 将融合后的细胞悬液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和分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1.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融合现象明显,部分细胞出现双核或多核现象。
2. 培养过程中,融合后的细胞生长良好,并逐渐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六、实验分析1. 本实验采用PEG诱导细胞融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摘要:细胞工程是四大生物工程之一,细胞融合是生物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基础技术,该技术已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而且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细胞融合技术的不断改进一方面表现在融合剂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新方法上,再者体现在融合对象的不断扩展上。
现在新的细胞融合方法正在尝试将各种物理、化学手段综合应用,使细胞融合的方法和手段向操作更为简便,便于量化研究,同时又能使融合率得到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史及其新的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细胞工程细胞融合技术研究进展细胞融合技术是近2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细胞工程技术。
细胞融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不同种生物的单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
这个融合后的细胞可以培养成为新的物种、品系或成为新的细胞工程产品。
这项技术不仅为核质相互关系、基因调控、遗传互补、肿瘤发生、基因定位、衰老控制等理念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而且在遗传学、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发生生物学、免疫医学以及医药、食品、农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特别是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哺乳动物的克隆以及抗癌疫苗的研发等技术中细胞融合技术已成为关键技术。
随着细胞融合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发展前景及其产生的影响将日益显著。
1细胞融合及其意义1.1细胞融合的概念所谓细胞融合就是指在外力 (诱导剂或促融剂 )作用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源 (种、属间 ) 细胞或原生质体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如取材为体细胞则称体细胞杂交[ 1 ]。
体细胞融合后可形成四倍体或多倍体细胞。
由此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新的遗传或生物学特性。
1.2细胞融合的意义细胞能不受种属的局限可实现种间生物体细胞的融合,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因而是改造细胞遗传物质的有力手段。
它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打破了仅仅依赖有性杂交重组基因创造新种的界限,扩大了遗传物质的重组范围。
PEG介导的细胞融合

实验七 PEG介导的细胞融合一、实验目的1、理解PEG介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
2、了解影响细胞PEG介导融合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2个或以上的细胞合并为1个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有病毒法、聚乙二醇(PEG)法和电融合方法。
PEG是乙二醇的多聚化合物,一般常用分子质量为MW 4000—6000的50%PEG溶液,首先引起细胞的集聚与粘连,然后改变各类细胞膜的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脂分子双层发生疏松和重排,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合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使细胞发生融合,胞质流通,最后形成融合细胞。
细胞融合频率和活力与所用PEG的分子质量、浓度、作用时间、细胞的生理状态与密度等有关。
三、实验器材1、材料:新鲜鸡血红细胞2、器具: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恒温培养箱或恒温水浴锅,电磁炉、离心管、烧杯、容量瓶、木夹子、载玻片,盖玻片等。
3、试剂与配制:1.0.85 % NaCl 溶液2.GKN液:8.0g NaCl,0.4g KCl,3.56 g Na2HPO4·12H2O,0.78 g NaH2PO4·2H2O,2.0g葡萄糖,0.01g酚红,溶于1000ml重蒸水中。
3.33%(W/V)PEG溶液1. 取10g PEG(分子质量=4000)放入50ml 瓶中,在电磁炉水浴锅中加热熔化后,再边搅拌继续加热6min。
2. 让PEG冷却至50℃,勿让其凝固。
3. 边搅拌边加入15ml预热至50℃的GKN液,再充分混匀,置37℃水浴锅中待用。
4.肝素钠:100ml 0.85%生理盐水中溶解0.04g肝素钠(125U/mg),加入40ml全血。
可先配100倍母液:用0.85%生理氯化钠盐水配成1%肝素溶液(200mg /10ml)。
再稀释:按1:40,用0.85%氯化钠溶液将母液稀释好,再采鸡血。
四、实验方法1. 鸡血的获得:从在烧杯中事先加入配好的肝素钠(100U 肝素/ 5ml全血),到菜市场采集鸡血,按1:4体积比制成抗凝全血,置于4℃冰箱内可供一周内使用。
PEG法诱导细胞融合

实验十PEG法诱导细胞融合一、实验目的1.了解聚乙二醇(PEG)诱导体外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
2.通过PEG诱导鸡血细胞之间的融合实验,初步掌握细胞融合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细胞融合(cell fusion)又称体细胞杂交,是指用人工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细胞融合成异核体细胞,随后,异核体同步进入有丝分裂,核膜崩溃,来自两个亲本细胞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形成只含有一个细胞核的杂种细胞(hybrid cell)。
细胞融合技术是研究细胞遗传、基因定位、细胞免疫、病毒和肿瘤的重要手段。
依据融合过程采用的助融剂的不同,细胞融合可分为:①病毒诱导的细胞融合,如仙台病毒(hemagglutinating virus of Japan,HVJ);②化学因子诱导的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 ,PEG);③电场诱导的细胞融合;④激光诱导的细胞融合。
PEG是乙二醇的多聚化合物,存在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多聚体。
PEG可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引起细胞融合。
该方法应用相对分子质量为400~6000的PEG溶液引起细胞的聚集和粘连,产生高频率的细胞融合。
融合的频率和活力与所用PEG分子质量、浓度、作用时间、细胞的生理状态与密度等有关。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1)仪器、用具:注射器、刻度离心管、离心机、血细胞记数板、水浴锅、滴管、显微镜、烧杯、容量瓶、凹面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等。
(2)材料:成年家鸡。
(3)试剂1)0.85%NaCl溶液。
2)GKN液:8.0gNaCl,0.4g KCl,1.77 g Na2HPO4·2H2O,0.69 g NaH2PO4·H2O,2.0g葡萄糖,0.01g酚红,溶于1000ml重蒸水中。
3)50%(m/v)PEG溶液:①取50gPEG (相对分子量=4 000)放入100ml瓶中,高压灭菌20min.②让PEG 冷却至50-60℃,勿让其凝固。
细胞融合方法

细胞融合方法细胞融合方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的科学技术。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细胞研究、干细胞研究、胚胎发育以及生物制药等。
细胞融合方法通过将细胞膜和细胞质融合在一起,实现细胞间的基因、蛋白质和其他细胞组分的交换。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研究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还可以创建具有特定特征和功能的细胞。
1. 介绍细胞融合方法的背景和意义细胞融合方法的发展源于人们对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好奇和对于创造具有特定特征细胞的需求。
通过将来自不同细胞的基因和蛋白质相互组合,研究人员可以探究细胞的功能、发育机制以及潜在的疾病治疗方法。
细胞融合方法也为生物制药领域带来了新的机会,可以用于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或抗体。
2. 细胞融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胞融合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基因工程法。
物理法通过使用电脉冲、超声波或激光等物理手段,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融合。
化学法则是通过特定的化学药物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质混合。
基因工程法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到一种带有融合能力的细胞中,从而实现细胞融合。
3. 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细胞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通过融合不同类型的细胞,研究人员可以分析它们在发育、分化和疾病进程中的相互作用。
细胞融合也可用于修复损伤组织和生成新的组织工程。
4. 细胞融合方法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通过细胞融合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将干细胞与其他类型的细胞融合,形成单个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合成细胞。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干细胞的分化效率,并为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提供新的可能性。
5. 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制药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将人类细胞与其他物种的细胞融合,可以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或抗体。
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药物的生产和治疗疾病。
细胞融合技术

灭活的病毒:仙台病毒、疱疹病毒等 (适合动物)
动物细胞融合(细胞杂交) -2个或多个动
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A
细胞 B
物理法 化学法
仙台病毒
灭活的病毒 疱疹病毒
杂种细胞
新城鸡瘟病毒
融合后形成的单核细胞称为 杂交细胞
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过程
病毒颗粒
融合成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 阅读课本第 30-31 页内容,回答问题: 1. 什么叫细胞融合技术? 用人工方法诱导细胞融合,并在一定条件下使融合细胞
分化再生,形成新物种或新品种的过程。
2. 常用的人工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哪几种?哪一种重
复性强,对原生质体伤害小,方法简单,可控性强?
物理法:离心、振动、 电刺激(伤害小,可控性强)
细胞核
细胞核
细胞电融合仪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与作物育种
这幅番茄 —马铃薯图利用传统 有性杂交方法能实现吗?为什 么?
因为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 着生殖隔离,所以用传统 的有性杂交方法是不可能 做到这一点的。
“Potamat
o”
于是,这些科学家试图用这两种植物的体 细胞进行杂交,来实现这一美妙的设想。
4、图中 B为_细__胞__融__合_ 过程,常用
_灭_活__病__毒___ 作为诱导剂,该细胞继 承__双__亲__细__胞___ 的遗传特性,既能
足够数量的细胞群
体外培养 注射到
_分__泌__抗__体___, 又能__无__限__增__殖___ 。
5、 C 过程指细胞培养,该过程包括
C
小鼠腹腔
_原__代__ 培养和 __传_代__ 培养两个阶段,其
细胞融合实验原理

实验操作
5. 取以上细胞悬液0.2ml放入1ml的EP管中,然后放入 37℃水浴中预热,同时将50%PEG液一并预热20min;
6. 20min后将0.2ml的50%PEG溶液逐滴沿离心管壁加 入到0.2ml细胞悬液中,边加边摇匀,然后放入37℃ 水浴中保温20min;
弃去上清加入弃去上清加入gkngkn液少许混匀取少量悬浮于液少许混匀取少量悬浮于载玻片上加入詹纳斯绿染液用牙签混匀载玻片上加入詹纳斯绿染液用牙签混匀3min3min盖上盖玻片观察细胞融合情况
细胞融合
实验原理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也称细 胞杂交,在自然情况下的受精过程即属这种现象。
Alsever溶液:葡萄糖2.05g,柠檬酸钠0.80g, NaCl 0.42g,溶于100ml双蒸水中。
GKN溶液:NaCl 8g,KCl 0.4g,Na2HPO4·2H2O 1.77g,NaH2PO4·H2O 0.69g,葡萄糖2g,酚红 0.01g,溶于1000ml水中。
50%PEG溶液:称取一定量的PEG(WM=4000) 放入烧杯中,沸水浴加热,使之熔化,待冷却至 50℃时,加入等体积预热至50℃的GKN溶液,混 匀,置37备用。
实验操作
1. 在公鸡翼下静脉抽取2ml鸡血,加入盛有8ml的 Alsever液中,使血液与Alsever液的的比例达1∶4, 混匀后可在冰箱中存放一周;
2. 取此储存鸡血0.2ml加入0.8ml的0.85%生理盐水, 充分混匀,15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加入 1ml的0.85%生理盐水,重复上述条件离心两次。 最后弃去上清,加GKN液0.8ml,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