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2《认识自我》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七上人教版认识自己说课稿

七上人教版认识自己说课稿

七上人教版认识自己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认识自己,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的概念和重要性2. 自我认识的途径和方法3. 自我认识的实践练习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了解自己吗?”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认识自己。

2. 讲解新知a. 自我认识的概念:介绍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情感、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和评价。

b.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阐述自我认识对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3. 探索途径a. 反思: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的反思来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b. 交流: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通过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来认识自己。

c. 阅读: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心理学书籍,帮助他们从理论层面理解自我。

d. 活动: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

4. 实践练习a. 自我评价:让学生完成一份自我评价表,包括自己的优势、劣势、兴趣和目标等。

b. 目标设定: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自我认识设定短期和长期的个人发展目标。

c. 行动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并鼓励他们付诸实践。

5. 总结反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持续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结果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表和目标设定表来评估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目标设定能力。

五、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设计清晰的板书,包括:- 自我认识的四个途径- 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 目标设定的步骤七、教学资源1. 心理学基础教材2. 自我评价表格模板3. 目标设定指导手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优质教案

3.1 认识自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了解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提高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积极接纳自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我的观念,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难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作用;对待他人评价要学会反思。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在古希腊德尔斐城阿波罗神庙的碑铭中镌刻着三句话,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人把“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它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我认识的程度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现在,就让我们停下前行的脚步,给自己一次发现自己和认识自己的机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课堂探究】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拍摄微电影“我们的中学生活”课前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选角度和题材拍摄三个镜头的“中学生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表;让学生思考,对自己展示出来的形象是否满意;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看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比有哪些差别。

教师总结:别人对你的评价是否与你对自己的评价相同。

有时候,我们认识自己不够全面,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从而阻碍了自我发展。

因此,正确地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首先,老师和大家来探讨第一部分内容“人贵自知”。

教师:进入初中,大家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是丰富多样,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受到知识、经验等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增加了大家认识自己的难度。

然而,认识自己又很重要。

知识点一人贵自知活动二阅读感悟——我是谁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材料,其他同学在欣赏中反思,在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展示分享,学生回答并交流讨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认识自我》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认识自我》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3)要求:每人至少说一个优点,且不重复 学生互动,教师归纳小结: ③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 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二)怎样对待他人评价 媒体展示材料: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 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 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自己坐着让父 亲走!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 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着!父亲连忙叫儿 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 怕把那瘦驴压死?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 绑起来,用棍子扛着。 思考问题:(1)你觉得这父子有“趣”吗?为什 么? (2)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呢? 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2.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 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 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
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同时
会思考:“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
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他们中存在着高
傲、自以为是或自卑、闭锁心理,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悦纳自己。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正处于自我
辨识和自我认定的时期,他们处在动荡不安的主观世界
里,很需要找寻一个积极而稳定的自我影像,才不会迷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认识自我》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认识自我》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
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理性对待他人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增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认识自己》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认识自己》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自己的评价,本课引导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他
人的评价,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让学生学会用变化发
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形成更积极的自我形象。
教学策略选
教法:活动教学法、讲授法
择与设计
学法:自主参与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2、自主思考归纳总结
“抓糖的故事”,呈现小女孩抓糖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小女孩不亲自抓糖的心理猜
分享活动从反面来论述如果不正确认识自己会给自己
带来的危害,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第三环节:认识有方,明理导行
多把尺子量自己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重点) 为了突出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 2 个问题。
问题一:我眼中的我,让学生根据认识自己的评价表从 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眼中的自己。 引导学生根据对自我观察和分析以及与他人比较来全 面的、一分为二的认识自己。问题二:他人眼中的我, 开展小组讨论,同学眼中的我,通过他人的评价让学生 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自己。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认识自己》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认识自己》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第三课《发现自己》
第一框认识自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认
识自己、接纳自己,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断
完善自己。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辩证地看待他人和 教学目标
解。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本节课最大的教学特色在于贴
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课例研究综
依据新课标要求,利用讨论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 述
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活动中

认识自己-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认识自己-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认识自己-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掌握做好自我介绍的方法;
3.探究并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做好自我介绍;
2.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

三、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做好自我介绍。

四、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教学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自我介绍和评价的看法,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步骤二:了解自己
1.使用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认识自己;
2.课堂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让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自我介绍;
3.班级集体评价,引导学生探究正确的评价方法。

步骤三:做好自我介绍
1.要点讲解:衣着整洁得体、表情自然、声音响亮清晰、文字简练、主题突出;
2.学生自我介绍训练。

步骤四:正确评价
1.课堂分组,进行学生的互评练习;
2.分享出错的经验,让学生反思。

步骤五:作业布置
完成自我介绍的写作,并在班级内交流互评。

五、教学评价
1.检查学生对自我介绍与评价的理解程度;
2.分享出色的自我介绍,并具体分析成功的原因;
3.针对学生反馈进行课堂总结和改进。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认识自己》说课稿(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认识自己》说课稿(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认识自己》说课稿(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3.1认识自己》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和与他人的交流,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

他们有一定的自我认识,但还不够全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因此,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和与他人的交流,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和与他人的交流,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自我介绍小游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我观察: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

3.自我反思: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4.与他人交流:让学生与他人交流,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完善自我认识。

5.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分析案例,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认识自己》评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认识自己》评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认识自己》评课稿一、引言《认识自己》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重要章节,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价值观念和身心特点。

本篇评课稿旨在对该篇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分析1. 教材背景《认识自己》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一单元,为七年级上册的开篇之作。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价值观念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 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培养自我认同感。

- 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理解他人需求,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思考并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自我规划:鼓励学生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规划。

3.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 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规划,培养自我规划和目标管理能力。

三、评课点评经过对《认识自己》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目标审视,以下是对该单元的几个评课点评:1. 针对个体差异的教学设计《认识自己》这一单元涉及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价值观等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2.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个案或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他人的行为而反思自己的行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024年秋新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认识自己》教案_

(2024年秋新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认识自己》教案_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2.1认识自己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一课时内容《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体会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探索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评价。

本框题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更客观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理性对待他人评价,因为“我”才是一切的根源,只有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才能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提出一些与自身相关的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别人怎样看待我?我怎样适应社会?因而,认识自我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

但由于心理、生理不成熟,掌握和了解的知识有限,社会生活阅历和经验缺乏,因而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同时,难以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这是造成学生行为上出现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政治认同: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

初步了解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生命安全意识和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健全人格:具有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主动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具备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1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培养乐观自信的态度,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

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教学过程:活动一、情景导入(俗语导入)师: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这些话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们学习--认识自己。

活动二、合作探究交流:用词语描述自己的中学生活。

并说说自己展现的形象。

思考:P25下面的三个问题。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答案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回答。

师:自知者明、认识你自己……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活动三、阅读教材P26学生代表朗读本文章。

思考: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师总结: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会越来越关注自我。

活动四:畅所欲言(教材P27探究与分享)问题:(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2)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1)小刚有点自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2)小刚的态度,不利于他的自我发展,不利于和他人的交往,对自己,对集体都是有害的。

思考总结: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意义?提醒: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活动四、我眼中的我(教材P28探究与分享)思考:(1)你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2)你是怎么得出这些认识的?答案提示:(1)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等等。

(2)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政治初中认识自己教案

政治初中认识自己教案

政治初中认识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2. 培养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的能力,学会用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2. 接纳和欣赏自己3. 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4. 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或故事,引发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兴趣,引入新课《认识自己》。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用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5.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6. 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用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用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4. 小组活动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2. 案例材料3. 课堂讨论问题4. 小组活动指导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用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框认识自己教材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

具体相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自我评价标准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相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

”本节课是第三课《发现自己》的第一框内容《认识自己》,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觉察自我形象,并初步了解自己在在同学中的形象,引出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认识和发现自己不仅成为“我”的需要,而且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小刚与队友对话,理解自我探索对中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明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通过“我是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同时觉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共同之处和差异。

通过“了解自我评价方法”,掌握自我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学会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学情分析跨入中学的大门,学生进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正值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关注自己在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如:我是谁?我的能力如何?别人如何看待我?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认识发展规律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看待,容易形成自负或自卑的不良心理。

而自我认识的偏差必然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

由此本节课基于以上学情,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这一主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全面地认识自我,必须既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又注重内在素质;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懂得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不断更新,完善自己;了解认识自我的几种途径。

2.能力目标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培养合作能力,辩证地看待他人和自我的能力。

部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课《正确认识自我》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课《正确认识自我》教案

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1课时认识自己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重点: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难点: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课件展示漫画。

思考: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漫画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

如何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自己”。

1.活动一:课件展示资料。

(一)阅读教材P9“生活观察”自画像:每人拿一张白纸,用文字或图画等形式描绘自己,然后折起来,收集在一起。

猜一猜:每人从中抽出一张折叠的自画像,猜一猜这是谁的自画像并说明理由。

谈谈你对这位同学的印象和看法,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自由回答。

(二)展示图片及文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

教师总结:以上活动说明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2.活动二:讨论以下问题。

(1)你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2)你是怎么得出这些认识的?学生自由回答。

答案提示: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可以从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能力等;可以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来认识自己。

3.活动三:阅读教材P10“探究与分享”。

在不同人的眼里,我有所不同。

数学老师说我是个思维敏捷的学生,语文老师认为我学习很用功;有同学说我性格内向,也有同学说我性格外向;在邻居眼里我勤快又礼貌,在家人眼里我却有点小懒惰,还有些小脾气;爸爸说我已经长大,妈妈却说我还小。

在这么多的评价里,我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

(1)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各不相同,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我”的评价角度不一样,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你觉得“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答案提示:理性对待,不盲从,不忽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2《认识自我》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2《认识自我》说课稿

3.2《认识自我》说课稿【说教材】《认识自己》属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的第3课《发现自己》中的第一目内容。

对应的课标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这一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贵自知”,是告诉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是认识自己很重要,其二是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信;其三是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二是“多把尺子量自己”,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己,也是包含了三层意思。

其一是认识了自己的内容,其二是认识自己的途径,其三是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去应用,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说学情】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更加关注自己。

但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很难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时甚至会会失去自我。

只有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他人对我的认识。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分析。

3. 情感态度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说教学重点】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与途径【说教学难点】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与途径【说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课前老师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在这个自杀事件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PPT展示故事)曾经,一位非常幽默爽朗的同学突然死了,死因不明。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教案
(2)你觉得“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3)全班学生分享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答案提示:
(1)每个人对“我”的评价角度不一样,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对于这些评价,我会客观冷静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用理性的心态去面对他人的评价,无论好坏,我都会勇于面对。
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自己
课时
班级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2)猜猜看。每人从中抽一张折叠的画像,猜测这是谁的画像并说明理由。第一眼看到这张画像,你想对画像中的人说些什么?
(3)谈感受。当事人分享:自己满意的部分,不满意部分;听到别人评价后的感受。
(4)学习方法与技能。每位学生分享,自我评价的方法。
探究六:教材P30探究与分享及方法与技能
(1)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各不相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
(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
答案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26阅读感悟
(1)学生代表朗读本文章。
(2)思考: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提示:这篇短文说明了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会越来越关注自我。

初中政治认识自我教案

初中政治认识自我教案

初中政治认识自我教案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认识自我,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2.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表演、讨论等形式为载体的过程体验,帮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中发展自我。

3.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表演、分析,懂得什么是正确认识自我,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初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的一些基本方法及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些人物的?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我们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来认识他人,那么我们是否曾经认真地理智地认识自己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正确认识自我?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3.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关于正确认识自我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

2.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表演展示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

2.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从而达到正确认识自我的目标。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我》说课稿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我》说课稿

3.2《认识自我》说课稿【说教材】《认识自己》属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的第3课《发现自己》中的第一目内容。

对应的课标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这一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贵自知”,是告诉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是认识自己很重要,其二是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信;其三是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二是“多把尺子量自己”,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己,也是包含了三层意思。

其一是认识了自己的内容,其二是认识自己的途径,其三是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去应用,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说学情】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更加关注自己。

但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很难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时甚至会会失去自我。

只有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他人对我的认识。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分析。

3. 情感态度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说教学重点】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与途径【说教学难点】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与途径【说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课前老师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在这个自杀事件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PPT展示故事)曾经,一位非常幽默爽朗的同学突然死了,死因不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认识自我》说课稿
【说教材】
《认识自己》属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的第3课《发现自己》中的第一目内容。

对应的课标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这一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贵自知”,是告诉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是认识自己很重要,其二是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信;其三是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二是“多把尺子量自己”,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己,也是包含了三层意思。

其一是认识了自己的内容,其二是认识自己的途径,其三是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去应用,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说学情】
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更加关注自己。

但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很难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时甚至会会失去自我。

只有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他人对我的认识。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分析。

3. 情感态度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说教学重点】
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与途径
【说教学难点】
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与途径
【说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课前老师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在这个自杀事件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PPT展示故事)
曾经,一位非常幽默爽朗的同学突然死了,死因不明。

看情形像是自杀,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说这样一位同学是绝不会自杀的,说不定是谋杀。

事件惊动了公安局,展开了周密的调查,找到了这个男生藏起来的日记,才知道他因为个矮体胖,经常遭到大家调侃,非常难过和自卑。

为了少被嘲笑,他学会了自嘲,经常是同学们还没有提到他的胖,他就抢先发话,拿自己的缺点调侃开涮,大家都以为他很想得开,也乐得打趣,他就成了大伙的开心果。

他在日记里写到:我之所以把自己的伤疤揭开,就是乞求大家不要再拿我逗乐了。

我自己都把自己贬成了这样,你们就不要说了!但是,大家还是不放过我,把快乐建筑在我的痛苦之上。

看来要最终摆脱这痛苦,我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提问:1、为什么同学和老师不相信他是自杀?
学生:同学老师都觉得他是个很乐观开朗的人
2、他为什么要自杀?如果他知道同学、老师眼中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还会选择自杀吗?
学生:因为他觉得别人调侃他是在侮辱他,实际上同学们只是和他开玩笑,闹着玩把他当成开心果。

但是他不知道同学们是这样想他的。

如果他知道的话他不会选择自杀
教师小结:看来这位学生之所以会自杀,主要原因在于他没有真正的了解到同学和老师眼中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也就是说他的死是由于对自己客观自我认识不够,所以说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自我认识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我!
提问:你们平时是通过哪些方法认识自己的呢?
一、认识自我的途径
学生活动一:按照老师指令将自己眼中的我写在书上指定的区域内。

然后踊跃举手和老师同学进行分享。

师问:通过活动一,大家在对自我的认识过程中写道:我是一个个子高挑、双眼皮…..这
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我的呢?(生答: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
(课件展示认识自我的第一二个途径)
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们前后4人一小组,互换书本(纸张),在指定的区域内如实写出你对他人的客观评价。

然后在全班分享。

师问:活动二又体现了认识自我的哪种途径呢?(生答:他人评价)
(课件展示认识自己的第三个途径)
师问:不同的人对我们会有不同的评价,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聆听《父子俩牵驴进城》的故事。

.
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了解了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他们分别是:通过生理、心理、社会等来认识自己;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学生复述)
过渡:当我们通过这些途径对自己有了相对全面、正确的认识,这些认识便会对我们产生帮助,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节课的第二个问题: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课件展示“我”的性格特征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课件展示课本第27页探究与分享的案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通过回答课后的问题概
括出正确认识自己的第二个意义。

三、教师课堂小结:认识自我是一个长期过程,大家要保持耐心,不要着急,相信随着大家年龄和阅历的成长,我们一定会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那么,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收获了哪些感悟?
说板书设计
认识自我
自我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