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
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文章目录*一、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二、桂枝汤和麻黄汤的比较*三、麻黄汤的功效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1、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是多少麻黄汤中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杏仁(去皮尖)6g,甘草(炙)3g。
比例是3:2。
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着。
2、麻黄汤使用有什么禁忌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麻黄汤和桂枝汤都有发汗功能,麻黄汤发汗力大(方中有麻黄、桂枝、生姜3味药发汗),桂枝汤发汗力小(方中有桂枝、生姜2味药发汗)。
绝不是教材里讲的“无汗用麻黄汤,有汗用桂枝汤。
”而是无汗而咳喘者用麻黄汤治疗;有汗或无汗而有鼻塞、鼻炎、胃肠不适干呕者用桂枝汤治疗。
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
正如前人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
不当则不戢而召祸。
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
”3、麻黄汤如何加减化裁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桂枝汤和麻黄汤的比较从这个病机特点,外感风寒表虚和外感风寒表实这个不同,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证是外邪侵犯人体,这是这个方中的一个侧重的一个重点,桂枝汤证是一个既有考虑到邪犯体表,又有邪侵犯体表引起的体表正气的失去平衡,营卫不和,邪正两方面的反应,这两个不同。
所以证候方面,一个是恶寒发热,无汗,一个是恶风发热,有汗,证候表现上区别,当然其它的还有,象脉浮紧和脉浮缓的区别。
第二方面,在功用方面、治法方面,要体现出来的,麻黄汤证体现是祛邪,整个是祛邪为主,桂枝汤证体现祛邪调正并重,祛邪调正相结合,这是两种思路。
桂枝二越婢一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桂枝二越婢一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
量
导语: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桂枝二越婢一汤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怎样
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桂枝二越婢一汤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处方】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2.3克大枣(擘)4枚生姜(切)3.1克石膏(碎,绵裹)3克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属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轻证。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500毫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
【摘录】《伤寒论》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桂枝二越婢一汤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生活常识分享。
方剂学14、15讲麻黄汤、桂枝汤
所以这个方里组成的情况,麻黄汤,增加麻黄用量,就加倍了。再加石膏,同时这个方里,还有姜枣。对于这个方里姜枣的理解,要结合在桂枝汤讨论里去理解,它在表和营卫,在内调和脾胃,调和气血。姜枣这种基本组合,也是从仲景开始的,突出体现在桂枝汤里。当然一直到后世以后逐渐,像汪昂《医方集解》把很多东西规范的同时,他有好多方里头加姜枣。对内调和脾胃,调和气血,对外可以调要鉴定它是属于表虚的。这是它的主证部分。没有汗出,你很难说明它是表虚特点。鼻鸣、干呕这都出于兼证。当然兼证可以有多样,这作为基础方,列举出来的是体现出感受风寒,特别以风为主的。太阳中风里常见的肺卫不和,它实际上除了营卫不和,还有肺卫不和,这是证候表现。
我们在每个证候分析要分清楚,证候名称,证候表现、病机名称,这之间关系,病机名称加证,就指的这个证候表现一个概括。这个证候的名称。证候名称是病机加证构成的。具体叫证候了,候,那就是这个证的表现有了,这种提法都有些区别。我们现在有很多容易混淆了。
华盖散
组成
麻黄汤去桂枝,加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
功用
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
素体痰多,肺感风寒证,咳嗽上气,呀呷有声,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华盖散是个常用方,它发散风寒,因为去掉桂枝,所以用于风寒表寒证较轻。其中反映在肺气不宣,兼有痰气互结。三拗汤里仅仅说到咳嗽有痰,引起一点胸闷,痰阻气机。这里痰气互结严重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类病人,平素就是痰湿之体。平素就有痰湿,加上外寒引动,那就痰多。外寒引动引起肺气不宣,那这个痰气互结就较重了。本身有痰就会平时阻滞气机了,所以内外两因素结合,就使得它在肺气不宣,痰气互结上非常突出。表现出咳嗽上气,上气喘,咳喘,咳嗽可以兼喘,呀呷有声,痰气互结产生的,咳喘的时候,产生一种临床上一些哧拉哧拉那个声音。语声不出,可以产生痰气互结,声音发生重浊,甚至于发音不利。咳嗽胸闷,这个程度,根据痰气互结程度不同,可以不同。
麻黄汤中药鉴定题型
麻黄汤中药鉴定题型一、麻黄汤的基本信息麻黄汤是中国古代著名医生张仲景所创立的方剂,属于伤寒论中的一种。
主要成分包括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等中药,具有较强的发汗解表作用。
二、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1. 发汗解表:麻黄具有较强的散寒发汗作用,能够促进体内热量散发,从而达到解表发汗的效果。
2. 暖阳固表:桂枝能够温阳固表,调和气血,使体内阳气不易外泄。
3. 安神定志:甘草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能够缓解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4. 止咳化痰:杏仁能够止咳化痰,缓解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等问题。
三、麻黄汤中药鉴定题型1. 鉴别真伪:首先需要对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等中药进行真伪鉴别。
麻黄的真品应该呈现出黄棕色的条状或细长的圆柱形,具有明显的香气和苦味。
桂枝应该呈现出灰黄色或灰褐色,具有较强的香气和味道。
杏仁应该呈现出淡黄色或淡棕色,具有清香和甜味。
甘草应该呈现出淡黄色或淡棕色,具有甜味。
2. 鉴别混伪:其次需要对中药进行混伪鉴别。
常见的混伪品包括猪鬃、藤椒等。
对于猪鬃,其表面光滑,没有毛孔,并且没有香气和苦味;对于藤椒,其外观与桂枝相似,但是没有较强的香气和味道。
3. 鉴别质量:最后需要对中药进行质量鉴别。
一般来说,中药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1)外观:中药应该干燥、无虫蛀、无霉变等;(2)重量:同等体积下,质量越大说明质量越好;(3)水分:水分过多会影响中药的质量,一般应该控制在13%以下;(4)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对中药的主要成分进行检测来判断其质量。
四、麻黄汤的应用1. 发热感冒:麻黄汤可以缓解发热感冒等症状,促进身体康复。
2. 外感风寒:麻黄汤可以发汗解表,缓解外感风寒等症状。
3. 呼吸道感染:麻黄汤可以止咳化痰,缓解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五、注意事项1. 孕妇和婴幼儿慎用;2.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该遵医嘱使用;3. 服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六、总结麻黄汤是一种具有较强发汗解表作用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等中药。
风寒表证经方用药配伍指南——桂枝二麻黄一汤
风寒表证经方用药配伍指南——桂枝二麻黄一汤风寒表证用方主要是针对风寒之邪在肌表营卫所致的风寒表证而设的一类方剂。
病以发热恶寒,头痛项强,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为特点,其治代表方如桂枝汤、麻黄汤等。
本文介绍桂枝二麻黄一汤的配伍用药。
桂枝二麻黄一汤【组成】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5.4g)g))、芍药一两六铢(3.7g)g))、麻黄(去节)十六铢(2.1g)g))、生姜(切)一两六铢(3.9g)g))、杏仁(去皮尖)十六个(2.5g))、甘草(炙)一两二铢(3.2g))、大枣五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
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功效】解肌散邪,小和营卫。
【主证】太阳中风轻证发热,恶寒,形似疟状,一日再发,汗出,舌淡,苔薄,脉浮缓或弱。
【方义】方中桂枝、麻黄相合,其量比为5:2,以理卫中之邪气强,使邪能从汗出外解,小量麻黄助桂枝以强化解肌透邪之力。
芍药用量大于麻黄,以使芍药、甘草在和合补益营弱之时,而能兼调麻黄助桂枝小解其外且不致大汗出,以托邪从汗出而止汗,此乃芍药量大于麻黄之妙用杏仁与麻黄、桂枝相合,旨在调和肺气以司卫职营。
甘草生姜、大枣相合为用,重在调理中气,使中气调达以充营达卫,使营卫之气和合。
甘草者,又调和诸药以全其效用。
桂枝与芍药相用,一卫一荣;麻黄与芍药相并,一散一收;桂枝、芍药、麻黄相合,散邪之中以益正,补益之中不恋邪,共使营卫和而邪退却。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中桂枝二用量是原桂枝汤量的约五分之二,麻黄一用量是原麻黄汤量的近五分之一。
两方合用之后,桂枝二的作用力则明显大于麻黄一,麻黄一发挥效用又受到芍药、大枣的牵制,故发汗解表之力更小。
太阳中风轻证,用桂枝汤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为何还要变用麻黄汤呢?缘因病虽为太阳中风轻证,但因邪郁于营卫,单用桂枝汤减量,尚显力所不及,对于邪郁太阳营卫之中风轻证,治疗在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时,还当配以少量麻黄汤变方以宣发营卫之郁,使调和营卫之际,营卫郁滞之病机因之而解。
探秘仲景经典药对:麻黄桂枝,二者合用,发汗散寒绝佳!
探秘仲景经典药对:麻黄桂枝,二者合用,发汗散寒绝佳!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太阳证列为六经病证之首证,麻黄桂枝是针对太阳病表实证的主要药对。
一关于麻黄:味辛、微苦,性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解表发汗,宣肺平喘,祛风利水。
应用: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
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
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
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二关于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应用: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
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
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麻黄汤与桂枝汤区别 今后可别再弄错了
麻黄汤与桂枝汤区别今后可别再弄错了关于《麻黄汤与桂枝汤区别今后可别再弄错了》,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麻黄汤和桂枝汤都是能够治疗疾病的两种汤,这两种他有些相似,所以经常被人们搞混淆,实际上,因为两种中药材是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汤的营养不同,治疗疾病的功能也不一样。
一、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比较主要体现在,病机特点、临床证候特点,功用特点、用药特点几个方面。
从这个病机特点,外感风寒表虚和外感风寒表实这个不同,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证是外邪侵犯人体,这是这个方中的一个侧重的一个重点,桂枝汤证是一个既有考虑到邪犯体表,又有邪侵犯体表引起的体表正气的失去平衡,营卫不和,邪正两方面的反应,这两个不同。
所以证候方面,一个是恶寒发热,无汗,一个是恶风发热,有汗,证候表现上区别,当然其它的还有,象脉浮紧和脉浮缓的区别。
二、在功用方面、治法方面,要体现出来的,麻黄汤证体现是祛邪,整个是祛邪为主,桂枝汤证体现祛邪调正并重,祛邪调正相结合,这是两种思路。
所以用药方面来说,这个麻黄汤里面,麻桂相须,针对主证,发汗能力很强。
桂枝汤中桂芍相合,桂枝芍药相配,体现出既散邪又调正,既发散风邪,又调和营卫,所以邪正兼顾,阴阳双向调节这种基本结构。
两个基本结构不同,用药特点不同。
同时由于阴阳兼顾,桂枝汤反映出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的这种基础的结构。
三、麻黄汤(《伤寒论》)和桂枝汤(《伤寒论》)都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的方剂。
但二方由于药昧不同,在具体运用时也各不相同。
麻黄汤的功效是发汗散寒,宣肺平喘,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其特点是发汗力量较强,为辛温解表重剂。
应用本方时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桂枝汤的功效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其发汗之力不如麻黄汤,而善于解肌表、和营卫。
应用率方时以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另外,因外感而服用本方以后,尚须进少量热稀粥以助药力。
麻黄汤_桂枝汤
麻黄汤之于桂枝汤提要:麻黄汤与桂枝汤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尤其是桂枝汤,千百年来,一派百家争鸣的景象从未停息。
概括来说,主要有两个分歧:一者桂枝汤重在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二者桂枝汤重在补益脾胃以生化气血,温阳化气,固表兼以祛散在表之邪。
关键词:麻黄汤桂枝汤调和营卫补益营卫:麻黄汤:麻黄汤由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炙甘草一两组成,首见于《伤寒杂病论》,是《方剂学》辛温解表剂的代表方。
麻黄汤“辛温发汗”,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为发汗之“峻”剂,功用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证治机理:本方主治为外感风寒表实证,乃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首当其冲,寒性收引凝滞,致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即卫闭营郁。
卫气抗邪,正邪相争,则恶寒、发热;营卫不畅,腠理闭塞,经脉不通,则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皮毛内舍于肺,寒邪束表,肺气不得宣通,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束表之象,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法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以外散在表之风寒,宣发闭郁之肺气。
方中麻黄味辛味苦性温,入肺与膀胱经,为“发汗之主药”、“肺经专药”,既开腠理、透皮毛、发汗,祛在表之邪;又轻宣肺气,宣散肺经风寒而平喘,为君药。
是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唯取麻黄发汗之力解卫气之闭,恐难以尽除营郁之滞。
遂臣以桂枝,解肌发表,透达营卫,助麻黄发汗散风寒之力,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发汗之力较强,可使风寒去而营卫和。
肺主宣降,肺气闭郁,宣降失常,故佐以杏仁,利肺平喘;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非但达邪利肺气而平喘,且又复肺气宣降之权,使邪气去而肺气和。
使以炙甘草,既调和药性,又缓麻、桂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致耗伤正气。
四药相伍,风寒得散,肺气得宣诸证可愈。
可用麻黄汤治疗的伤寒表实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疼痛突出。
病人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的征象远较桂枝汤证重。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功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功效
导语:许多的朋友们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有的朋友们经常会出现感冒,加上现在的天气总是忽冷忽热的,难免会因为寒气的侵入造成感冒,接下
许多的朋友们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有的朋友们经常会出现感冒,加上现在的天气总是忽冷忽热的,难免会因为寒气的侵入造成感冒,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一道非常好的桂枝二麻黄一汤,来驱除朋友们身体的严寒而且有着非常好的功效。
桂枝汤治风,麻黄治法寒,桂枝二麻黄一汤,必是风大于寒,大于多少.约为二倍.大于二倍并不是说风有多大,实际上是微风弱寒,其中寒比风更小.从方中剂量看,最大量只用一两多点,少的则按铢算,便知风弱寒微.那么微风微寒是怎样形成的呢
文中说到,是因为服了桂枝汤,出了大汗,病没痊愈,出现脉洪大,又用了桂枝汤,而且煎法也很规矩,但就是不好,现在象虐疾一样,一天发作两次,这种情况容易让人摸不准,吃不透.象虐是一阵冷一阵热,可不可以按虐治呢?又可不可以寒热往来按少阳治呢?文中没有明确说,其实是不可以,为什么不能呢
因为它的脉是洪大,不是少阳的弦脉.洪大脉按说是阳明经脉象,可用白虎汤,但也不能用,因为它并非实热,没有烦渴饮证.
它的病机究竟是什么呢
实际上就是桂枝汤证,初用桂枝汤不得法,出了大汗,汗水流漓,病必不除,病必不除,是不能除尽,但毕竟也会除去大半,所以剩余的只是一小部分病邪,就是微风微寒,这里也不排除会随着出大汗的时候也会再次感受风寒,若是风寒同感,就会出现虐状,而且仅用治风的桂枝汤会不效,无论你煎法多么规矩,怎样依法,因为不单单是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麻黄桂枝升麻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麻黄桂枝升麻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
量
导语:麻黄桂枝升麻汤由于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混合而成,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
那么到底麻黄桂枝升麻汤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
麻黄桂枝升麻汤由于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混合而成,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
那么到底麻黄桂枝升麻汤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为了让您更加详细的了解麻黄桂枝升麻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木香1分,生姜1分,桂枝2分,半夏2分,陈皮2分,草豆蔻仁2分,厚朴2分,黑附子2分,黄柏2分,炙甘草3分,升麻3分,白术3分,茯苓3分,泽泻3分,黄耆5分,麻黄(不去节)5分,人参5分。
【功能主治】妇人先患浑身麻木,睡觉则少减,开目则已而全愈;证已痊,又因心中烦恼,遍身骨节痛,身体沉重,饮食减少,腹中气不运转。
【用法用量】上作1服。
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远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以上就是对麻黄桂枝升麻汤配方的详细介绍,是一个不错之选,不过制作的时候需要适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生活常识分享。
3桂枝二麻黄一汤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桂枝是中药常用的一组配伍,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1. 解表发汗:麻黄桂枝具有温通表里的作用,能够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汗液排出,从而帮助人体解除表面的寒热邪气,适用于外感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病症。
2. 散寒止痛:麻黄桂枝可以温通经络,驱除寒湿之邪,对于寒凝引起的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寒性关节痛、腹痛等。
3. 强化肺功能:麻黄桂枝有止咳平喘、宣通肺气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等症状,对于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舒筋活血:麻黄桂枝具有活血化瘀、舒筋利骨的功效,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对于风湿疼痛、肢体麻木等病症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5. 镇静安神:麻黄桂枝中的麻黄碱具有镇静安神、抗焦虑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助于改善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麻黄桂枝属于辛温发散的中药,对于某些体质较虚弱、阳气不足、血压不稳定等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同时,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郝万山讲《伤寒论》:桂枝麻黄合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
郝万山讲《伤寒论》:桂枝麻黄合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前面讨论了太阳表证、风寒表证有汗的用桂枝而禁用麻黄,无汗的用麻黄汤而禁用桂枝汤。
那么似乎有汗和无汗之间,有截然不同的、那当然是截然不同的了,桂枝汤和麻黄汤之间是不能混用的,可是在临床上我们却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表有寒邪闭郁,寒邪并不重,病证的时间已经长了,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用桂枝汤不能够宣散体表的寒邪,用麻黄汤又怕更伤营卫之气,用桂枝也不合适,用麻黄也不合适,所以张仲景就把两个方子结合起来,减小它的剂量,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桂枝麻黄合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
我们打开讲义,看原文的23 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你看,病程已经长了,现在得症状表现是什么呢?“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疟疾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寒热交错,一个是阵发发作,那么这里得如疟状是“寒热交错如疟装”还是“阵发发作如疟状”呢?我们往下看原文就可以知道,从发热的特征来看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发热恶寒同时并见发热比较明显而恶寒比较轻,他没说寒热交错,那是什么如疟状呢?隔过“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下面有一日二三度发,一天发作两三次,因此我们就知道这个证候的特点是“发热恶寒,阵发发作如疟状”,一天发作两三次。
那么这是不是邪气入少阳的表现,是不是邪气传阳明的表现?他下面说了两段话,“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其人不呕说明邪没有入少阳。
我们前面曾经说过,少阳病是胆热气郁的证,那么邪入少阳,胆火最容易犯胃而容易出现起呕、多呕的临床表现,因此在《伤寒论》里常常以呕吐的存在和不存在来提示少阳病的存在和不存在。
所以我们前面讲第四条的时候,那么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那个“颇欲吐”就提示邪入少阳。
我们这里的“其人不呕”就提示这是邪气没有入少阳,没有出现少阳症状。
那么底下一句话“清便欲自可”,这个清字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说:厕,清也,厕所在古代叫做清。
麻黄和桂枝功能主治的异同
麻黄和桂枝功能主治的异同异同概述麻黄和桂枝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两味药材,它们在功能主治上有着一定的异同。
本文将对麻黄和桂枝的功能主治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方式。
麻黄的功能主治麻黄是中药中最早使用的草药之一,其功能主治包括:•发汗散寒:麻黄具有辛温的特点,能够扩张毛孔,促进体表的出汗,从而起到散寒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咳嗽等症状。
•宣肺止咳:麻黄具有宣肺平喘的作用,能够舒张支气管,缓解咳嗽症状。
对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利水消肿:麻黄还可以促进尿液的排泄,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
适用于水肿、尿频等症状。
桂枝的功能主治桂枝是中医药中的一味常用药材,主要的功能主治有:•发汗解表:桂枝具有扩张皮肤毛孔的作用,能够促进发汗,从而解表散寒,对于感冒、发热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暖阳化湿:桂枝具有温阳的作用,能够化解体内的寒湿痰浊,对于寒湿引起的关节痛、湿疹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舒肝解郁:桂枝能够活血化瘀,舒缓肝气郁结的症状,对于焦虑、抑郁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异同对比麻黄和桂枝在功能主治上有着一些共同之处,如都具有发汗的作用,能够起到解表散寒的作用。
同时,它们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1.应用领域差异–麻黄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咳嗽等寒邪所致的症状,适用于寒冷季节或天气寒冷的地区。
–桂枝主要用于治疗阳虚和湿邪病症,适用于寒湿侵袭的症状,如慢性关节炎、湿疹等。
2.功能作用差异–麻黄以散寒为主,能够发汗,宣肺止咳,利水消肿。
–桂枝以温阳为主,具有发汗解表,暖阳化湿,舒肝解郁的功能。
总结麻黄和桂枝作为中医药材,具有一些共同的功能主治,如发汗散寒的作用。
然而,它们在应用领域和作用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麻黄适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咳嗽等寒邪症状,而桂枝主要用于治疗阳虚和湿邪病症。
此外,麻黄主要以散寒为主,宣肺止咳,利水消肿,而桂枝则以温阳为主,具有发汗解表,暖阳化湿,舒肝解郁的功能。
综上所述,了解麻黄和桂枝的功能主治的异同,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有效的治疗。
深入浅出讲伤寒:现代科学语言解读“桂枝麻黄汤”
深入浅出讲伤寒:现代科学语言解读“桂枝麻黄汤”如前文我们了解到,桂枝汤是用来治疗风邪入侵导致皮肤毛孔“疏松”出现流汗不止的症状,而麻黄汤是用来治疗寒邪入侵束缚收缩皮肤毛孔发烧导致。
所谓的桂枝麻黄汤就是将桂枝汤和麻黄汤组合起来使用,在《伤寒论》中出现过3次,即23条出现的“桂枝麻黄各半汤”,第25条出现的“桂枝二麻黄一汤”,第27条出现的“枝二越婢一汤”。
人体的皮肤肌肉里流动的津血,用来滋养皮肤的称作“营气”,在体表系统起着合开毛孔,守护人体的无形的能量称作“卫气”。
风邪破坏的是人体的“卫气”令毛孔疏松张开而流汗,而寒邪入侵的是人体皮肤表面的血脉,寒邪收缩皮肤毛孔导致脉络收缩而发烧疼痛。
当寒邪束表收缩肌肤毛孔时,通常使用麻黄汤来辛温解表散寒。
麻黄汤在解表的过程中会消耗人体的能量和津血,如果病患身体素来不够强壮,体表肌肤的津血能量不够充足,在使用麻黄汤解表后表系统的防卫能力通常不是很强壮,很容易再次遭受风邪和寒邪,出现二次感冒。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病患在遭遇风寒束表时,风寒束表会导致肺系统内积热,身体肺系统的积热本身也有散寒的作用,但不足以彻底将风寒束表的问题解决;另外,人体气血运行按照每天的时间变化呈规律性运行,清晨到中午,人体的气血从体内向体外运行,体表系统运行的津血和能量较强,体表抵抗力强,下午到子夜,人体的气血从外向内运行,体表系统运行的津血和能量较弱,抵抗力较弱。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见到很多持续好多天的少儿感冒,一到晚上就开始发烧,到了后半夜就会退烧。
《伤寒论》第23条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组方为: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
本条文的意思是:风寒束表导致太阳病后,病患的表现症状一会儿发热,一会儿怕冷,交替出现,如果热多寒少,说明身体正气还比较充足,病人可能会自愈,脉象如果出现微而缓,是疾病变好的象征。
麻黄桂枝的功能主治
麻黄桂枝的功能主治1. 麻黄桂枝的概述•麻黄桂枝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一种药材,它由麻黄和桂枝组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麻黄桂枝性温而味辛,归肺经,具有发汗、祛风除湿、宣肺平喘等功效。
•麻黄桂枝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常用于治疗感冒、流感、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2. 麻黄桂枝的功能主治2.1 发汗解表•麻黄桂枝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湿气和寒气,从而起到解表的作用。
•麻黄桂枝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等疾病,能够缓解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促进身体的康复。
2.2 祛风除湿•麻黄桂枝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排除湿气和风邪,缓解湿疹、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麻黄桂枝常用于湿热病症、湿疹、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病症,能够减轻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
2.3 宣肺平喘•麻黄桂枝具有宣肺平喘的功效,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麻黄桂枝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炎等疾病,能够扩张支气管,促进气体的流通,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2.4 其他功效•麻黄桂枝还具有一定的解痉镇痛、抗菌消炎、抗衰老等功效。
•麻黄桂枝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神经痛、皮肤感染等疾病,能够缓解疼痛、抗菌消炎,延缓衰老。
3. 麻黄桂枝的应用方法•麻黄桂枝可以煎汤服用,也可以制成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多种剂型。
•常见的用法是将麻黄桂枝煎汤饮用,一般每次服用10-20克,一日2-3次。
•用于外用时,可以将麻黄桂枝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涂抹于患处。
4. 麻黄桂枝的禁忌与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麻黄桂枝,因其性质辛温,有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麻黄桂枝,以免加重病情。
•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麻黄桂枝。
•长期大量使用麻黄桂枝可能引起中毒,应遵医嘱使用。
5. 总结•麻黄桂枝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宣肺平喘等多种功效。
•麻黄桂枝可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湿疹、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等疾病。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功效与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
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桂枝二麻黄一汤这种方剂吧。
【处方】桂枝1两17铢(去皮),芍药1两6铢,麻黄16铢(去节),生姜1两6铢(切),杏仁16个(去皮尖),甘草1两2铢(炙),大枣5枚(擘)。
【功能主治】解散营卫之邪。
小发营卫之汗。
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1日再发者。
【用法用量】以水5升,先煮麻黄1-2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升,去滓,温服1升,1日2次。
本云:桂枝汤2分,麻黄汤1分,合为2升,分再服,今合为1方。
将息如前法。
【各家论述】①《伤寒附翼》:邪气稽留于皮毛肌肉之间,固非桂枝汤之可解;已经汗过,又不宜麻黄杨之峻攻。
故取桂枝汤3分之2,麻黄汤3分之1,合而服之,再解其肌,微开其表,审发汗于不发之中,此又用桂枝后更用麻黄法也。
后人合为一方者,是大背仲景比较二分之轻重偶中出奇之妙理矣。
②《古方选注》:桂枝铢两多,麻黄铢数少,即啜粥助汗之变化。
桂枝汤减用4分之2,麻黄汤减用4分之1,则固表护阴为主,而以发汗为复,假麻黄开发血脉精气,助桂枝汤于卫分作微汗耳。
第16铢麻黄,不能胜1两17铢桂枝、1两6铢白芍,则发汗之力太微,故又先煮麻黄为之向导,而以桂、芍袭其后也。
【临床应用】①太阳中风《吴鞠通医案》:唐,59岁。
头痛恶寒,脉紧,言謇,肢冷,舌色淡。
太阳中风,虽系季春天气,不得看作春温,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桂枝6钱,杏仁5钱,生姜6片,麻黄(去节)3钱,炙甘草3钱,大枣(去核)2枚。
煮3杯,先服1杯,得微汗,止后服;不汗再服;再不汗,促投其间。
②寒热往来《经方实验录》:王右,寒热往来,1日两度发,仲景所谓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之证也。
前医用小柴胡,原自不谬,但差一间耳。
川桂枝5钱,白芍4钱,生草3钱,生麻黄2钱,光杏仁5钱,生姜3片,红枣5枚。
麻黄二桂枝一小青龙一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麻黄二桂枝一小青龙一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
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种好,对此,下面就为朋友们说一说中药方剂麻黄二桂枝一小青龙一汤,它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养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养生秘诀。
【处方】麻黄(去节)5钱,杏仁(润去皮,同白火石、乌豆煮之,从已至午,捣烂)27粒,桂枝(去皮)3钱,甘草(去头尾,酒润,炎黄色)3钱,芍药(去粗皮,蜜水蒸,晒3次)3钱,生姜(切)3钱,细辛(北地者,瓜水浸1宿,晒干)3钱7分,半夏小半合(用酽醋搅白芥子末,投半夏,洗令涎尽,再以水漂),五味子(取北地肥大者,以铜刀分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已至申,更以浆水浸1宿,焙干)49粒,干姜3钱。
【功能主治】寒疟。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先煮麻黄数沸,去沫,纳诸药,煮取1升,去滓,分2次温服。
未发1服,温服取微似汗,得汗停后服。
【摘录】《痎疟论疏》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麻黄二桂枝一小青龙一汤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生活常识分享。
伤寒论——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
伤寒论——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5)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
今合为一方。
将息如前法。
【临证发挥】刘渡舟医案:刘某某,女,12岁。
初春感受风寒邪气,头痛发热,家人自购“平热散”,服药后汗出较多,随后发热消退。
但第二天发热恶寒如疟疾之发作,上午一次,下午二次。
脉浮略数,舌苔薄白而润。
究其原因,属于发汗太过,在表之邪气反而稽留不解,当用桂枝二麻黄一场小汗之法治疗。
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5克,大枣3枚,麻黄3克,杏仁3克,炙甘草3克,1剂。
药后得微汗出而解。
按语:大凡先发热而后恶寒,或发热恶寒同时并存,寒热一天发作两次或数次,如疟状,大多属于太阳病变,多由表证发汗太过,损伤营卫,而邪气又得不到彻解所致,此类病证,或用桂麻各半,或用桂二麻一,效果理想。
俞长荣医案:李某,男,49岁,1963年4月10日就诊。
恶寒战栗,发热,热后汗出身凉,日发一次,连续三日。
伴见头痛,肢楚,腰疼,咳嗽痰少,食欲不振,二便自调。
脉浮紧,舌苔白厚而滑。
治宜辛温解表轻剂,与桂枝二麻黄一汤。
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麻黄4.5克,大枣3枚。
服药后,寒热已除,诺症悉减。
现惟心悸少气,昨起腹中微痛而喜按。
大便正常,脉转弦缓。
此因外邪初解,荣血不足,气滞使然,遂与小建中汤,1剂而安。
按语:恶寒发热,头痛肢楚,日发一次,连续三日,但无心烦喜呕,胸胁苦满,知未入少阳;又二便自调,知未传阳明。
邪在太阳之表,其脉浮紧,本当麻黄取汗,但虑已出汗,不便峻剂发表,故取桂二麻一汤以小发其汗,宣利肺气。
胡希恕先生讲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
胡希恕先生讲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原创:胡希恕经方医学本订阅号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办。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
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在订阅号对话页面,回复“搜索”,可以搜索既往海量文章内容。
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越婢汤方,麻黄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枣十五枚。
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十八铢,甘草十二铢,大枣三枚。
越婢汤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铢,生姜九铢,甘草六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一枚八分之七,弃之。
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药、甘草、麻黄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合方。
旧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当云桂枝二也。
越婢汤方,见仲景杂方中。
《外台秘要》一云起脾汤。
这一节,一般的讲的也都是错的多。
太阳病,发热恶寒说明还在表了,但是热多寒少。
这个热多寒少,是冲着发热恶寒说的,不是这个病特别的有壮热,这个发热恶寒,热较多而寒较少,不是在发热恶寒之后另有大热而恶寒少,不是那个意思。
我们讲太阳病,恶寒是一个主要的证候啊。
这个寒少说明这个表要罢,就要解了。
这个病呢虽然发热恶寒,但是由于热多寒少,表欲解,热不退,恐怕要转成阳明里热的病,是这么个意思。
可是转成阳明里热呢,你看前面白虎汤(26条白虎加人参汤),脉洪大,这个脉微弱。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二麻黄一汤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
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桂枝二麻黄一汤这种方剂吧。
【处方】
桂枝1两17铢(去皮),芍药1两6铢,麻黄16铢(去节),生姜1两6铢(切),杏仁16个(去皮尖),甘草1两2铢(炙),大枣5枚(擘)。
【功能主治】
解散营卫之邪。
小发营卫之汗。
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1日再发者。
【用法用量】
以水5升,先煮麻黄1-2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升,去滓,温服1升,1日2次。
本云:桂枝汤2分,麻黄汤1分,合为2升,分再服,今合为1方。
将息如前法。
【各家论述】
①《伤寒附翼》:邪气稽留于皮毛肌肉之间,固非桂枝汤之可解;已经汗过,又不宜麻黄杨之峻攻。
故取桂枝汤3分之2,麻黄汤3分之1,合而服之,再解其肌,微开其表,审发汗于不发之中,此又用桂枝后更用麻黄法也。
后人合为一方者,是大背仲景比较二分之轻重偶中出奇之妙理矣。
②《古方选注》:桂枝铢两多,麻黄铢数少,即啜粥助汗之变化。
桂枝汤减用4分之2,麻黄汤减用4分之1,则固表护阴为主,而以发汗为复,假麻黄开发血脉精气,助桂枝汤于卫分作微汗耳。
第16铢麻黄,不能胜1两17铢桂枝、1两6铢白芍,则发汗之力太微,故又先煮麻黄为之向导,而以桂、芍袭其后也。
【临床应用】
①太阳中风《吴鞠通医案》:唐,59岁。
头痛恶寒,脉紧,言謇,肢冷,舌色淡。
太阳中风,虽系季春天气,不得看作春温,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桂枝6钱,杏仁5钱,生姜6片,麻黄(去节)3钱,炙甘草3钱,大枣(去核)2枚。
煮3杯,先服1杯,得微汗,止后服;不汗再服;再不汗,促投其间。
②寒热往来《经方实验录》:王右,寒热往来,1日两度发,仲景所谓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之证也。
前医用小柴胡,原自不谬,但差一间耳。
川桂枝5钱,白芍4钱,生草3钱,生麻黄2钱,光杏仁5钱,生姜3片,红枣5枚。
病者服此,盖被自卧,须臾发
热,遍身漐漐汗出。
其病愈。
【摘录】
《伤寒论》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桂枝二麻黄一汤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